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学好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怎样学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英语专业怎样学习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查看: 4769|回复: 33
如何学好船舶专业英语
阅读权限200
下边这篇文字,是小女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到后半夜的。助人为乐是小女快乐的根本,分享给大家,希望有点帮助。
当然这个分享是第一步的,后面还分享了船舶英语学习的推广,但微信公众号“某小女船舶英语课”是公益的。
所以,不喜欢看广告的看前面的大段,
喜欢看广告的,直接看最后的几句。
管理员蜀黍就当什么都没看见,这里只有一个学雷锋做好事留名的某小女~~
关于如何学好英语,每天都有人在百度找经验,拿着度娘的“水经鞋”,削了脚,生生的套。学习英语十几年,只学会了简单的问候、吃喝、问路。择业时一个不小心误入了船舶行业,发现专业英语竟是行业必修课,蒙圈了一大波船人。于是,又有人在问如何学好专业英语,可恨百度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某小女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主要的都是4个步骤——兴趣、坚持、重复、应用,专英大抵也是如此。1.兴趣肯定有人要说自己对英语完全没有兴趣。那么某小女告诉你一句影响了她多年的话:“需要,就是最大的兴趣”。也许你需要与外国公司商谈业务,或研究源于国外的公约、资料,或在现场舌战外国船东、船检……也许你工作经验丰富,就因为英语薄弱而始终留有短板、难于提升,也许你工作中真的一点专英都用不到,但你意在储备,翘首等待一个“人走高处”的机会……这时的你就像苍蝇一样乱撞,看到有专业英语资料就去下载,看到有船舶英语群就急忙申请。最后当然是电脑里保存了各种船舶英语大全却从未看过,加入了各类英语交流群却只说中文。不要对自己失望,因为这至少说明你还有需要,就学习的4个步骤而言,你已经完成了25%。2.坚持毫无疑问,坚持是世上最大的力量,励志的榜样举不胜举,而你也是坚持的劳模。想想看,你已经在手游中连续签到了多少天?各种游戏里手耕不辍,是否早已成为了亿万富翁、顶级玩家、键盘狂魔,傲世四方?而你每天又勤劳的刷了多少遍朋友圈,发表了多少条记录,点了多少赞?如果你以沉默代替回答,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懂得坚持的人。至此你已具备了50%的学习能力。3.重复十几年英语生涯,无数次学英语从单词书开始,从A背到C,再从A背到C,又从A背到C……你是如此有耐心的人,“重复”这门技能你也早已炉火纯青,而你却不自知。4.应用眼瞅着有资格华山论剑了,可英语却还是那么糟糕。因为你错在一直在把英语当成学问在学,而没有主动将其当作技能在使用。仿佛那些所谓的“国际惯例”告诉你,只有掌握了专业词汇才能去读专业书籍,才能去与歪果仁交流。于是我们一直默默的躲在无数个“船舶英语汇编”、“轮机英语大全”里记忆,然后...忘记。见到歪果仁想着终于可以练练手了,却发现脑袋中只有零星的几个单词在飘来荡去,方圆一公里净是尴尬。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怎么破?1. 乐趣——找点乐子。专业词汇大多是专有名词和动词,所以记忆一个词汇,你先要知道这个“名”代表什么物,而这个物怎么“动”。不然背了十几遍,终于记住导流帽可以写作fair water cap,但当螺旋桨导流帽就在你面前时,你却只能说this……此时,在记忆专业词汇时,关联配图和说明就显得颇有意义。如果能再使用视频、音频等形式调动各类感官,就更好不过了。2. 坚持——与人为伴。就像跑步,只有你自己在跑,必定很容易累。而与人相邀,领跑有成就,并肩有话题,落后有榜样,无论怎样你的坚持都有动力。而假以时日,回头望去,你竟发现,最怕累的你居然已前行了这么远。3. 重复——勤于复习。忘记是必然,不忘是偶然。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在100多年前就得以验证,人类的记忆量在2天后就会变为刚记住时的28%,相信我,你绝不是特例。4. 应用——真情实景。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把一本叫做&如何骑自行车&的书从头背到底,你肯定也不会骑。原因在于骑自行车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叠加,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学会一项技能,核心问题是练,切身的练。学习专英只会比学骑自行车更为复杂,于原版材料中记忆,在大脑中转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知识才会终究变为技能。 压箱底的葵花宝典都无私奉献出来了,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那么,来“某小女船舶英语课”吧,你需要的把专业英语放进脑子里的四个步骤,我们这里都有。最后,引用某知名背单词APP中的话:知识不是一般的商品,买回来不是你的,放书架上不是你的,存硬盘上也不是你的;只有累过,烦过,咬牙切齿过,山穷水尽过,柳暗花明过,才会是你的。从今天起,与小女一起翘(XUE)首(XI)柳(CHUAN)暗(BO)花(YING)明(YU)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阅读权限200
一直想学好船舶英语,可就是不到位
同感。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到位的解释各人有不同。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5 积分
阅读权限70
之前还以为发错版块了,原来这里才是点睛之笔!
正式员工, 积分 9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阅读权限50
一直想学好船舶英语,可就是不到位
助理工程师, 积分 20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5 积分
阅读权限70
为小女妹子,顶起!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2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8 积分
阅读权限70
某小女应该不是船厂的吧
助理工程师, 积分 23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6 积分
阅读权限70
:lol:lol:lol
工程师, 积分 41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4 积分
阅读权限90
微信内怎么听不到英平呢。
阅读权限200
微信内怎么听不到英平呢。
输入框里回复关键字“1.1”、“2.1”(目前只有两个),收不到语音吗?
试用期员工, 积分 3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 积分
阅读权限30
谢谢楼主心得,已加微信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6 积分
阅读权限70
每天都要用到英语,自然提升很快,船厂的多和外国船检船东聊聊很快就很6了
新报到员工,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 积分
阅读权限10
关注中,不断支持
试用期员工, 积分 2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1 积分
阅读权限30
头像被屏蔽
内容不错。
正式员工, 积分 6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6 积分
阅读权限50
I&&have to collect
阅读权限200
I&&have to collect
没有微信群哦,这位小帅,只有一个qq群。因为大家分享文件方便一些。
What is the QQ group number?&
阅读权限200
fanfeng 发表于
I&&have to collect
新报到员工, 积分 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阅读权限10
收获多多,赞一个
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77 积分
阅读权限70
有人回复,神马意思?冷饭热炒?
阅读权限200
有人回复,神马意思?冷饭热炒?
放到小女自习室的专栏里了。
冷饭热炒的多了,还有人在回复2008年的技术贴呢,而且前面有几十层已经说过了答案,不知道后面的人为嘛还要再回复一遍。
Powered by 龙de船人
Imarine Inc.北外、上外等英语专业学生都是怎么学习才能做到在短短四年之间水平大幅提高的?
北外、上外等英语专业学生都是怎么学习才能做到在短短四年之间水平大幅提高的?
没有谬言、没有妄言、没有谎言我年北外英院本科,年北外英院MTI硕士,已经工作两年多。大体看了其他同学的回答,学弟学妹真多,对于北外的教学方法和特色都提到了。尤其是精读课将语言学习和人文、思辨结合起来,也是让我受益最多的。现在高校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就连小城镇的都很少,而其中北外似乎还更“贵族化”一些。我入学的时候,老师问有没有农村的,我们班上只有两个人举手,而且我和那个同学都知道自己只是出生在农村,后来已经搬到县城了。而其他同学都是二三线城市、更多是省会城市来的。年级中绝对不乏入学时英语水平已经好过大四时的我的(不单是口条好,是真的语言功底好)。他们来自哪里,其他回答也都说了——出身好不是人家的错,而且我们把他们的优秀归结于出身和成长环境,对他们也不公平。我入学时的情况:山东某地小县城,纯高考,因为爱英语报考北外。英语语法基础好(高考146),发音和口语为0(没夸张)。本科期间精读、泛读、写作等都是班上很不错的。发音问题大、口语差,开口就错。各种不懈努力,口语课和辩论课积极磨炼,到了大三下的时候,发音基本没问题了,口语也好了。(见下文关于发音部分)英语学院的学生手册前面有个文学作品书单,我会找看上去有意思的去图书馆借,每学期读一些,而且每个寒假或者暑假都会借五六本带回家读完。那个时候读的比较痛苦,但还是硬着头皮读。记得大二整年,我每天中午不午休,听一个小时的听力,做听写等,因为中学的时候这个也比较缺。精读课文大声朗读,每篇都背诵。(见下文关于精读部分)还有就是经常和老师讨论各种问题,每个疑问都不放过。此外想不出还有什么特别努力之处了,真的是很久远之前的事儿了。大二专四优秀,大四专八优秀(时间没安排好,作文没写完)。大二还是大三的时候开的辩论课,记不清了。当时有一团美国的学生来我们学校参加辩论交流赛,每班选出一名同学和美国同学配组。我和班上另一同学报了名,分别抽取老师给的题目做陈述,然后班上同学打分决定谁可以和美国同学配组。另一名报名的同学是北京的,非常优秀,口语特别好,准备的也很充分,但是辩论的时候刚好把题目说反了,可能是因为这个,虽然我发音不好,但是也逻辑清楚、观点明确,因此分数多了一点点。这是我想起来比专四专八都觉得自豪的一个小成就,因为口语是我的最短板。大三有了口笔译课,开始热爱翻译。保送了英院MTI,保送考试成绩第一。研一去考了CATTI二级的口译和笔译。口译发挥的很烂,竟然也过了。现在工作中遇到外商,他们说我'speak with a nice accent',公司的老人和我一起参会,会后见到我会说“这个姑娘厉害”,说的“正宗”……他们说的可能就是本科时老师们有时开玩笑说的北外学生的非美非英的“国际标准音”吧。补充一点,我本科就做翻译兼职,研一考了CATTI二级口笔,但是研二才对中译英和英文写作开了窍。所谓开窍——就是在中译英和英文写作时可做到99%心中有谱——保证没有错(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实并不容易,我想把这种感觉叫做“软语法”——很多人的写作虽说在“硬语法”上没错,但是其实是错的)、别人问我任何一句为什么这么写我都可以说出理由。那之前,虽然写过很多英语作文、新闻稿、论文,做过不少中译英,但是其实心里都蒙着一层含糊的东西,不太敢说自己笔下的都是对的,相信大家也有这种感受。自己竟然本科的时候就跑去做翻译,想想也是不应该。专八过了,哪怕优秀,也不代表能正儿八经用英语写点好东西。最感谢潘XX老师把我们折磨死的议论文写作:您说的都对,文章就是要那么写,每两句间都要有逻辑衔接,每个观点都要有出处——那不是变态的要求,我们当时是蜗牛,所以不理解马儿为什么那么跑。笔译、口译不说了,语言功力到了,水到渠成。PS:我不是那种不跟同学交流只知道学习的自卑暗黑系——当班干部、参加学校活动、极为热心的一个人儿~——点没有为自己的发音和口语感到自卑,同学们也都会帮我纠音,不明白有什么好自卑的,可能我自带自信基因吧。-----------------------------------------写给本科学弟学妹想对和我一样出身小城镇普通家庭、没多少钱的学弟学妹们讲一点感想。 先声明:我不是理想主义疯子,也不是现实主义油子,介于两者之间。 之前有人天真发问“不出国如何练就一口流利口语”,我傲慢回答,“您出国就一定能练就流利口语么”。 借用李长栓老师曾经的一句调侃:“多少留学生在国外待几年,回来桌上放着《英语口语九百句》。”(书名大致如此,不知道有没有这书,但总之是这意思。) 现在,帮在国外念书的中国留学生写作业、写论文,在国内已经形成产业。 对出国留学的同学没有偏见,我自己就认识很多在国外省吃俭用、非常努力的同学,而且这种代写作业、代写论文,在国内也常见得很。 我经常说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品质是理性的乐观和强大的行动力。这是我个人最标榜的品质。我们要理性、不要自认傻叉;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要平和、不要动辄冒火;要包容、不要动辄鄙视。但是可以鄙视那些自以为是和歧视别人的人。心中默默一笑即可。 因此,不是鄙视留学生群体,只是说确实有这种现象存在。我个人就多次遇到有人推荐这种活儿。我心胸不够开阔,在某种程度上不适应社会,因此会对对方说:“我不帮人写作业,以后别推荐这种工作。” 那个时候我在上学,总想着法子打点工、做点兼职,可我从感情上不愿意给人写作业,原因很简单:“你爸妈花钱让你出去读书,你作业都不自己写,对得起你爸妈的辛苦钱么。”所以一篇作业给一万我也不会写。 但是现在一想,这违背了我理性的原则。1.
本来知识就是可以贩卖的,何况写个作业拼凑个东西,可能根本没太多创造性成分,你只是花了功夫,又不是卖给他一个专利或者把相对论卖给他。2.
他是个成年人,和你素昧谋面,他对不对得起爸妈的辛苦钱用不着你来管。3.
他作为一个成年人做出了这个决定,他雇你干活、你赚你的钱,符合我所标榜的“体面地赚钱是最有尊严的生活方式”。4.
这样的孩子,出国大都为了混个学位、镀层金,家里应该不差,可能啊,我只是说可能,爸妈是同意并且赞许他们这么做的——咱家有钱让你上学,能拿到学位就行,学习不要累着,以后也不愁生活。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那么多人非常自然地、心里一点鼓都没打,就投身了这个生产作业和论文的产业,并且每天若无其事地招揽人才加入其中,一篇作业得A多少钱,得B多少钱,价格分明。 可是我还是觉得不对劲、觉得别扭。想想为什么,因为这里面有欺骗的成分?你帮他写了作业,他毕了业、拿了学位,但是他其实不值得拿那个学位。可是,这样的学生去的应该是只要花钱就能去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可能学位也不太值钱。而且你不帮他写,总有别人帮他写,甚至没人帮他写,他也能毕业拿到学位。 现在我已经不是学生了,也明白了这所有的道理,可我还是觉得心里别扭,还是觉得不愿帮人写作业。为什么? 如果你们大学期间,想做兼职赚点钱,发现代写作业比自己做翻译或者当家教更赚钱,会投身这个工作么? 有的人会——这么早就比我更适应社会了,给你一个赞。 有的人不会。通常这个时候,会有人脸上挂一副看到了真理的样子告诉你:“哎呀你太天真了,这社会就是这样,有什么办法。” 你会心慌,会觉得:“我是不是太书呆了。” 我也心慌过,可我现在不心慌了,我会对那人说:“我就是很天真,这是我的选择,你想代写作业还没那水平呢。”你要相信,很多人以为自己看到了100,其实他只看到了1,他嘲笑面露疑惑的另一个人“这么简单都不懂”,却不知道那个人看到了99,只是在思考还不知道的那个1。希望你做第二个人。而且我明白了我为什么不愿意给他们写作业(这里我100%真诚了,which必然带来一些黑暗话语和负面情绪):我这么努力可是没钱去留学,凭什么你们有钱去留学还不自己写作业! 哈哈。高考完的同学们,在你们着急挑学校、报志愿的时候,会有很多“过来人”在你旁边憋着这样一些话,但可能不会说出来:其实不管你上什么学、学的好不好,以后都是那样,和有钱、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没法比。 他们说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现在的大学,农村和小城镇学生越来越少(最起码感觉北京的大学如此),大多学生是省会城市或者二三线城市来的(这在小城镇和农村学生看来已经很fancy了)。但是在学校期间,大家都是一样学习、一样讨论问题,没有太大差别。等到找工作、谋生活的时候,你就看到现实:你得什么都尽全力、什么都做到第一、辛苦努力20年,或许才能得到别人一出生就有的东西,而还有一些别人一出生就有的东西,你辛苦努力50年也没有。 可你若信了这个、并放弃努力,那就太悲哀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能跟和自己一样出身的人去比,拿一个努力的自己的将来和一个不努力的自己的将来去比。不说什么打破阶级壁垒这样的大词儿,只是在自己原来基础上尽力做到更好,给自己更好的生活而已;而别人生在有钱家庭,和自己没关系。 往往说那些丧气话的人,他们没有什么都尽全力,他们没有什么都做到第一,所以他们连本来可以得到的一些东西也没有得到,他们看到自己不如意的生活,看到你前方还有无限可能,就给你泼些冷水,告诉你这社会的不公,好让自己心里好过。所以,不要相信他们。也不要让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彻底摧毁你学习的动力。很多同学大学四年稀里糊涂就晃荡过去了,真是可惜,可能很多人入学的时候就没把大学当作学习的地方。 提醒:现在硕士、博士一抓一大把,不要觉得自己有个学历就如何,上了大学就如何。不好好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学历毛都不是,管你这个华那个大,这个硕那个博。 相信大学期间的可能性,不要浪费那些日子。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大学四年都是你进入社会前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机会。具体如何打造有机会再论。当然,我说了,这篇文儿写给除了爱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天分一无所有的弟弟妹妹们,不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可以生活无忧的人另论。我们追求的是啥?当你不愿意给人写作业,你就可以不去写,因为你有这个选择的能力——你可以做自己愿意做的、不做自己不愿意做的,还能有好的生活,这就是了不起。你可以不听那些“女生嫁人才有生活保障”的论调,因为你会明白,她们不是因为相信这个论调而去嫁人,而是多半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嫁人然后这么说;而你,既可以选择一个人活得很好,也可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并且不必把自己的幸福全部赌在一个男人的任何品质或能力上。 提升自己的能力,自己想得到的尽力去得到,别人牺牲了一些你不愿意牺牲的东西、做了你不愿意做的选择而得到的,你也不羡慕,你就自由并快乐了。 自由就是自己做出选择,自己承担后果。你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有选择权,让自己自由。多么cliché的一句话,但是还是要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哪二者来着……)。 以上。---------------------------------------------------关于说和写——“哑巴英语”也要学好大家都非常关注口语这回事,似乎对于学英语来说能流利地说才是最酷的,同时也是最难的。先声明,此文不是从语言的实用角度来说的,而是从一个语言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出发做的探讨。也可以说有实用的考虑——现实生活中读英语文本或者处理英文邮件靠猜反而经常谈哑巴英语之害的人不在少数,想对他们说:“且慢!书面英语您能处理好,就算一句说不出来,咱也服啊”。抱怨哑巴英语的时候,停下来问一下自己,一般英文报刊杂志,你能看懂多少?写一篇英文小文,能真正做到语法正确、逻辑严谨、语意连贯么?甚至换成汉语你能做到后者么?难道这些真比开口说英语简单?这么说不算较真,在通过模仿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也就是自然的母语学习状态下,读写比听说要难,所谓需要“学习”的部分其实就是读写,我们语文课不学听说吧。英语国家的六七岁小孩看不懂报纸、写不出文章,但是说起来很流利。就像我们小时候学母语,不认字、不会写,可是会说。语言本身是只有声音的,不需要文字而存在。但语言发展到现在,大都有了文字,而且最美、最经典的语言大都固化成了文字流传。书面的比口头的似乎更“高级”一些,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普遍的感受。现有条件下,我们学习英语没有像学习母语一样的环境。当然,如果从小就有好的外语环境或者教学方法,能说很好的口语,在此基础上学习读写、提高文字素养,也就是按照学习母语的方式来学,肯定是好的。无奈的是,我们大都没有这种条件,是按照哑巴英语的方式学的。但我想说,只有有了好的书面功底,你才可能学着不哑巴。如果书面素养缺失,就算不哑巴,不也就是英语国家六七岁孩子说话的水平?母语是通过模仿习得的,外语学习没有这样的环境,在这种条件下,搞明白语法是一种可行、甚至必要的学习方式,不应该一味排斥。没有人模仿,就总得有个系统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怕是口语也要语法正确,不然人家听不懂。我总是听到“人家能听懂就行了”的说法,为错误连篇的口语开脱。说一句语法错误的话,对方根据环境加上猜测,或许能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如果大段大段地说,语法错误造成的干扰太大,光为了听懂就能累死人,所以对方会选择皱着眉头纳闷。去听一下汉语歪七倒八的外国人说汉语,就知道这种所谓的“能听懂就行”的发言简直是折磨听者。说话要让人听懂,也得让人听着舒服,听着太累对方或许根本不会听,也就无所谓听懂,而语言正确是这两者的基础。就我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来看,书面功夫远难于口头功夫。这里的书面功夫是指写出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语意连贯、经得起论证反驳的文章,口头功夫是指说得清晰、明白、流利(“出口成章”水平的另说)。我之前一直都是哑巴英语,山东临沂某县,高考英语146分,进了大学发现自己发音一塌糊涂,老师都听不懂,更别说口语了。但是我书面基础好,通过一段时间的纠音,加上辩论课的练习,口语就进步很快。这个时候,当有人听你说的内容,而不只是很流利的表象之后,好的书面基础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夸夸其谈但言之无物的比比皆是——口语的提高(其实书面也是)不仅在于外语本身,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和逻辑是否清晰。梅仁毅老师一次开学典礼还是什么场合说了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他说:一个人的外语水平最准确的体现形式,是给他时间思考、查证之后他能写出来的文章的水平。我很认同这一点。语言学习的目标:写出来的让人读着赏心悦目,说出来的让人听着轻松明白。这都需要不断提高。本文只想强调,在书面学习为主导的现实外语学习状况下,不要一提英语学习就大谈哑巴英语之害。练习口语很重要,但是书面英语不耽误你提高口语,哑巴英语你也未必能老老实实学好。我没上国际学校,大学之前没有口语教学,受哑巴英语“之害”多年,知道说不出话的痛苦,但我还是认为——说只是雕虫小技,外语的“哑巴”部分才不容小觑。------------------------------------------关于发音之前聊过口头英语只是雕虫小技的观点。但是雕虫小技也需要练习不是,因而专门写一篇小文谈所谓的“如何练习口语”。首先,在你是为了交流而非播音或者表演的前提下,我不同意要么英音要么美音的说法。印度和澳大利亚也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加之现在英语成为国际语言,很多不同国家操不同母语的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他们的口音更是五花八门、千差万别。就算是为了与这些人交流,你也要接受并且习惯这些口音。我个人极讨厌听到印度口音、中东口音、爱尔兰口音等就默默在心中嘲笑、似乎人家有些“土”的做法。尤其是经常听到一些人说“你不知道今天公司一客户,说的那英语呀……”如何如何,似乎人家口音特别你就有权利听不懂。请注意:语言无所谓“正统”,口音不应是判断语言好坏的准则,能否处理所有这些口音也是你英语素养和能力的一部分。我个人的观点是,你可以对着英音或者美音去模仿、去练习,但是没有必要追求一定说成那样。模仿时最应该注重的是节奏和语调,而非单个单词的发音甚至每个元音、辅音的发音习惯——前者是让人听着舒服连贯的关键,而后者只要正确即可。今天先说后者:单个音和单个单词的发音要正确。(受过比较像样的英语教育因而单个单词发音没有问题的请绕过此文。)我是北外英院的学生,我们大一有一个学期的“语音课”,这门课上老师带我们把所有的元音和辅音过一遍而已。我们发音很差的同学说这门课效果不如预期的好,还说怎么只有一个学期,但是我现在觉得就这一个学期的课其实学院都不愿意教——首先,很多同学的发音很好、没有问题,不需要这门课;其次,你是大学生了、是成年人了,发音这回事,还要老师专门课上教?话虽如此,我们这些从小受哑巴英语之害、十个单词读错九个还不自知的同学们,压力还是很大的。首先是看着单词不查音标“妄读”导致读错。我读错引起过误解的有green读成grain的音,noun读成none的音,等等。都是我在大一课堂上犯的错,老师同学搞半天才知道我说的啥,我也才知道自己原来一直都读错。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回到我之前说过的——你还没到看到单词就能读对的水平,那你就去查音标。我整个大一都在查音标,遇到哪个单词怀疑自己以前读错就去查音标。更要命的是看着音标也不确定怎么读。我的问题极其严重,说起来我都不记得高中的时候到底是怎么说英语的,哗啦哗啦读半天、背半天都读的啥、背的啥,真是哭笑不得。要问以前音标学没学,也学了呀,可见这就是虽然“学了”但根本没有“学到”。就像我一直纠结有些/n/和/l/不分的南方同学小时候汉语拼音里的/l/和/n/应该学了呀,那怎么没意识到这俩不一样呢。问了很多人他们都稀里糊涂,同理,我这大学以前的音标也是稀里糊涂,教的稀里糊涂、学的稀里糊涂。大一入学由于我们有些同学的发音错误过于严重,几个老师轮流用中午半小时的时间帮我们纠音。随便读一段课文,基本上所有的发音问题就暴露了,老师给指出来,我们回去注意练、注意改。这是很有效的方法,比自己一直模仿奏效的多,因为自己读不对,也就听不出差别和对错,因而需要有人指点,剩下的就靠自己了。我当时的问题,严重的有单词末加[?]、[?] 发音不饱满、[au] 和[?]分不清且发不饱满,等等。最最严重的是[s]和[∫]分不清楚。老师问我:那“show”这个单词你以前怎么读。我就蒙圈了,想想说“应该就是读成/s?u/吧……”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高中以前真是这么读的,而且还变来变去,从来不想对错。我的发音问题很多都是受山东方言的影响,我们那儿的话就是汉语拼音的[s]和[sh]不分,加上后鼻音严重,“干什么”会读成“gan seng me”。总之别的发音问题我意识到了之后都慢慢改正了,大二的时候还被纠过“man”里面的[?],但[s]和[∫]不分是困扰我最久的,虽然我意识到了、也每次注意,但是还是会随口说错。我的记忆中一直到大四这才基本上摆脱了这个口误,自那之后我的发音也只能说是没什么大错了。说这么多,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我觉得像我发音问题这么多的就能改过来,别人肯定也没问题。说发音是雕虫小技是因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是一个机械的模仿改正的过程,但是没有技术含量不代表不费时费力。想想也是挺心酸的,为啥没从小把我教好,让我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纠正。需要改正发音的同学,一开始还是要有一个老师或者发音好的同学帮你,因为在你自己读不对的时候你也听不出来自己的错误。要放下面子,错了就错了,那就改呗。我当时就让周围同学听到我哪个词读错了就告诉我,如此一来,长时间习惯了正确的发音之后,就改好了。而且改好之后你就明白了这里面的缘由和门道,就知道了为什么会如此,会更明白方言对自己普通话的影响以及对英语的影响,会更有意识地把三种话都说对,甚至可以去学习、模仿别的语言和口音。总之纠音的过程让你把发音这个无意识的自然形成的过程提升到有意识的层面,让你对自己为什么这么说话、应该怎么说地更好以及如何改正更加明白。---------------------------------------------------关于背单词和单词书有人问“每天学英语还是学不好怎么办”这等界定不明确的Non-question。回答者纷纷列出自己读过的各路图书,诗词歌赋、古典文学,就差直接《尤利西斯》和法语原文《追忆逝水年华》了,甚至搬出小时候看到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旧词典和英文版《毛泽东选集》。且不说看透了多少,这一副出身书香世家的高端路线就想让人几个耳光扇过去大吼一声:问问题的同学得搞明白自己为什么学英语,着重想在哪方面提高,只做交流之用还是做语言工作者?这两者差别很大。“每天学”是怎么学的?学了多久?在您心中如何算“学好”?如何学英语这个问题能说的东西太多——阅读、听力、发音、口语、写作,这些是语言技能,同时也是学习方法,每一项都可以写无数篇文章。但是拆开看就两个问题,一是学习方式、二是学习素材。 如要推荐学习素材,那可以写一车文章了,但是方法更有讨论的价值,因为素材和个人兴趣关系很大,再说只要是好的语言,什么素材都可以用,最好是学习者自己感兴趣的。 我的感觉是:用原文读物比用专门为语言培训撰写的读物好,根据自己的兴趣一点点阅读积累比功利地记、背有效。我以下对学习方式中的词汇这一块写一点心得。 个人经验:山东高考146,大学之前哑巴英语,大一入学时发音、口语一塌糊涂。自认目前发音和口语已经不太差。专四、专八优秀,除了考学、专四、专八、课业考试外,没参加过其他英语考试。 关于单词书:我个人一本没有用过。只有在考专八前翻过几页那个星火的什么,发现书中错误不少,于是没有再看。后来我从这些书编者的角度做了一下思考,他们迎合的是读者的什么需求?比如某人要考专八或者GRE或者托福,忧虑自己的词汇量不够,于是买来一本所谓专八单词、GRE词汇或者托福词汇,对着一条一条看自己认识多少,不认识的就去所谓“背”。下面分析一下这里面扯的地方。首先,比如“专八单词”这个概念,本身就不符合基本常识和逻辑。有一群单词叫“专八单词”?真让人哭笑不得。如果,仅仅是如果,这些考试的命题者真有一个词库,规定题目不可超出这个词库,那这些所谓的“专八词汇”和“托福词汇”还有其道理。但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不太可能有这样一个具体词库存在。考试中总会出现一些很罕见的词是你不需要认识也能答对题目的,这些词是否存在于这词库中?如果有这样的词库,阅读理解命题者如何选文?一篇难度适合专八考试的文章可能因为有几个单词太罕见而不被选入?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有passive vocabulary和active vocabulary之分,前者是能够看懂、听懂的,后者是能够正确运用(口头、书面)的。考试对这两者都会考察,但考察的词汇范围大有不同,也就是说有大量的词要求考生能够认识词义、做简单处理,还有一些词要求考生能准确的运用。如果只是为了应试,对于这两种词汇也应做区分,但大部分词汇书都没有这样的区分。我个人不知道这些考试的命题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从常识上判断,所谓的词汇书只是编者自己列出的词单,就是说根据他们的估计,掌握了这些单词(且不说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基本够能够通过那个相应的考试。如果他们的估计是准的,那这些书的参考性还是有的。英语语言到底有多少单词几乎不可能统计。The Oxford Dictionaries suggest thatthere are at least a quarter of a million distinct English words (Wikipedia)。这大约25万词汇按照被使用的频率是有梯度的,可以区分出最常用的几千词、几万词。或许可以大体估测一下要通过某个考试大体需要掌握频率最高的前多少词,而这就是这些词汇书的唯一意义,这一点他们做的准不准我无法判断。你若相信,可以用他们的词单,毕竟单词量还是越大越好,但是不推荐使用他们的解析和例句。我并不反对这些书,如果有质量高的自然是好,但是我所见过的对词的释义方式和给出的例句都不太好,因此我的建议还是对着高质量的英文素材和词典学单词、学英语。推荐的词典:建议全英或者双语的高阶牛津、朗文、柯林斯、美国传统词典,等等。这些都很好,越多越好,你会发现对同一个词的同一个义项他们都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有可以互相补充的地方。之前推荐过灵格斯,把这些都下载下来,你可以查到同一个词在各大词典中的释义。比较有特色的是柯林斯,非常适合用于写作,因为它的释义方式是将单词或者短语放在句子中,你读了释义也就知道如何使用了:比如对comprise这个词的释义:com|prise /k?mpr'a?z/ (comprisescomprising comprised)1 [VERB] V n, be V-ed of n, V-edIf you say that something comprises or is comprised of anumber of things or people, you mean it has them as its parts or members.(FORMAL)The special cabinet committee comprises MrBrown, Mr Mandelson, and Mr Straw...The task force is comprised of congressional leaders, cabinet heads andadministration officials...A crowd comprised of the wives and children of scientists staged ademonstration.2 [VERB] V nThe things or people that comprise something are the parts ormembers that form it. (FORMAL)Women comprise 44% of hospital medical staff.= form, make up 对于刚接触这个词的同学,可能会比较困惑,因为这个词确实很调皮——它的主语和宾语可以颠倒,它既有“由什么组成”的意思,也有“组成什么”的意思,而且表示前者的时候既可以直接接宾语,又可以用“be comprised of”。柯林斯词典对这个单词的释义把这些用法说的一目了然。这是它的一个特色。还有一个叫做“牛津学生搭配词典”的,很适合用于写作或者翻译。 关于“背单词”:我不相信要专门去“背单词”,但是如果你要背的话,以下:“背”哪些单词1、词典里的词汇,一页页翻过去,找那些你觉得眼熟但只是眼熟的词儿。2、你所信奉的词汇书里的词儿。3、你在阅读、看剧、听听力时觉得感兴趣的词儿,它可能让你觉得似乎老见到但是一直没搞明白,它可能让你觉得是这个句子的关键(不认识它就看不懂这一段),它可能是你知道其他意思但是不明白为啥用到这儿的那种,这就靠你跟单词的缘分了。如果说我记过单词,就只根据第三种记过(课本上的单词表除外)。“背”单词的啥发音、词形、词义、用法。仅仅一个词的后两者可能在词典上就整整半页、一页、甚至两三页,你最好着重记在你遇到它的那个地方它所使用的那个词义和用法,其他的也顺便看看。怎么“背”找一个小本子,把遇到的有缘词记下来,简单记一点词义以及遇见它时它所在的句子。没事儿拿出来翻翻,发现忘了的再去词典上熟悉熟悉。要根据学英语的目的有针对性的提高:我本身是英语专业,学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学业和交流,它是我安身立命的工具,所以要追求相对较大的active vocabulary。词汇不仅仅追求认识,要掌握如何使用、用在什么语境中。遇到生词,不仅追求搞明白,还要学习是用在哪儿、如何用的,争取自己以后在写作或者翻译的时候能用上。此外,较好的英语让你可以直接阅读原文、观看原文影视剧,直接欣赏英语语言之美。这是学习英语最大的perk了。学习语言是细水长流的过程,我从心底觉得,要如何学好,其实大家都明白。关键是开始学,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一本书一本书。------------------------------------哪些人该学英语之前跟人聊公众号的营销,我说我要是发点标题党或者噱头,好歹点击量还多点,要是就发实实在在学英语的内容,点击量就少。别人会说些丧气话:“哎呀,事实就是大家都不爱学英语,只爱玩。”我哭笑不得,都不学英语我还做什么。我说:一万个人里面可能有1000个想学点英语的,这里面有100个真的会去学,有10个适合我所写内容的难度,而其中只有一个人喜欢我的风格——我就是要找到那一个。于是问题来了:那个人会在哪儿。群体1:工作白领除非你的职业特别需要英语,或者你想从事很需要英语的职业,否则不建议你花大量时间去学。原因:英语是可以自学的,但无论自学还是在校学习,都需要长时间持续输入,每天花一定时间做精读、精听。上班阶层一般没有这个时间。再者,英语若只学皮毛,达不到顺利输出(包括笔头和口头)的水平,在实战中的作用基本为零,因而对你的职业发展也没有太大作用,除非你下定了决心就是要学到能说能写的程度。插一句,花大笔钱上那种所谓口语速成班,每周去和外教瞎聊两三小时,像是一个笑话,我不认为真能有什么帮助。一门语言的习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以,对上班阶层的建议还是专注于自己的职业所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此外,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工作中要用到英语的,外贸人员、职业翻译人员、英语教育人员,但是这些人大都有了一定的英语水平,如果觉得我的公众号可以帮助提高,也欢迎关注。群体2:大学生这是最应该学习英语的一群。大学期间是你唯一可以自由学习同时又有大量时间的人生阶段。不要听“学英语以后没用”的论调。事实是,说这些话的人,英语没学好,因而只能选择不需要英语的工作,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肯定没用。是不是很好笑的逻辑。是有很多工作不需要英语,但是我眼见到各种工作中会用到英语的地方越来越多。把英语学好,你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多很多选择、增添很多竞争力,何乐而不为?大学四级和六级是很简单的东西(虽然我没考过),绝不应该是英语学习的目标。要学,就要学到说能说溜、写能写对,这才是你的竞争力所在,别小看这一点,很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都做不到。群体3:英语专业在校生相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来问“怎么准备四六级”这种问题,你们更不应该只知道问“怎么准备专四专八”,引用侯毅凌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咱们是科班出身,要有科班出身的样子。专四专八是很简单的东西,但也不是就靠所谓的专门准备就能过的。考试之前做些真题、适应下题型和时间是合理也是必须的,但是你学英语的目的不是过这两个考试。事实:每年很多人说着如何准备专四专八、花大量时间备考,可该通过多少还是通过多少。决定你能否通过的不是你的准备,而是你整体的语言和思维能力。(金句预警)学英语其实就是在学一样东西:能够辨识何种语言为对、为好、为美,并且去吸收学习,能在输出时做到对、尽量好、追求美——这是你的实战能力。把这种能力提高了,什么考试也不成问题。------------英语精读和精听的量主要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想真正花时间、下功夫学英语的非学生人群。而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主张,要做到的不能仅限于我今天说的。之前说过:“科班出身就要有科班出身的样子”。 从一位用户的以下问题开始谈:读英语原作材料的过程中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以小说为例,该抱什么心态去读?是了解情节,自己开心就好,还是在读的过程中记一些相关表达?但若顾及背诵语汇的话,整个阅读速度减慢,初衷也似乎会变得功利,若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变得不想阅读怎么办?其实看英文影视剧也是这样,有些人觉得抱着学英语的目的就不想看了,与以上用户的体验类似。阅读过程中追求的是什么应该问自己,也只有自己知道。我相信大多数人读外文作品或者看外文影视剧是带着双重目的的,一是娱乐欣赏、二是学习外语(即所谓“功利”的那部分)。 这问题其实就是问欣赏、娱乐和学习之间有没有矛盾。 关注情节、欣赏文学作品/影视剧和外语学习之间并不矛盾,且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事实1:如果只是为了欣赏或者娱乐,并无外语学习需求,请去看翻译本、去看译制片或者带中文字幕的。 事实2:如果想把书或者影视剧作为外语学习材料,或者读的部分初衷就是为了学外语,那必然是功利的、枯燥的、让人难受的,因为外语学习本身就是个功利的、枯燥的、让人难受的体验(大部分时候)。相比用你不感兴趣的材料来学,用你本身就感兴趣的小说或者影视剧,还能好歹减轻一下痛苦。事实就是这么让人难过。 事实3: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艺术性很多在于其语言,既然你来挑战原文作品,就是为了欣赏其原文之美、之有趣,如果不分析语言、不读透读懂,有很多精妙之处都会错过。所以你学习语汇的过程也在帮助你更深层次地欣赏原文。 事实4:在语言基础还没打好的时候,如果所有语料都只是泛泛地读一遍或者听一遍,对于自己不懂和没掌握的部分不管不顾,无论看过的总量有多大,对于语言输出水平的帮助也不会很大,因为你根本没搞懂,还谈什么吸收。语言学习需要泛读,但最主要的还是精读、精听。但确实,如果忙着查词典或者背诵语汇,就没法阅读了。我的做法和建议: 第一遍看的时候就是去“盲目”欣赏,无论是你在乎的是情节、人物、还是幽默元素,先一口气读完、看完。(注意所读素材难度要适合自己当下英语水平,这个问题我们还会讲。) 之后找台词密集的、精彩的、自己喜欢的片段做精读、精听,也就是将其作为语言学习的材料去研究透彻,做到100%理解。 100%理解的标准:别人问你任何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和前后句什么关系、某个词为什么这么用、为什么用在这儿、各个代词指代的是什么、各个动词的主语/逻辑主语是谁,你全都能够答出来。 精读的量:一部小说如果从头到尾精读,耗时巨大且不太实际。北外本科大一、大二的精读课,一个星期也只学一篇课文而已,但是这篇课文要从里到外全方位学烂。所以我觉得,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一个星期研究透彻约1000词的文本即可,这个文本难度最好在你能看懂70%的程度(我知道这相当于没说,70%是什么难度,靠大家自己体会了),并且包含一定量的生词。 精听的量:一次研究几分钟的听力片段,一周听透两三段即可。不要以为少,我做过很长时间的字幕,知道一段五六分钟的新闻,语速不用很快,就近千词,加上这是听、不是读,够你忙活了。能够读英文原版书籍证明已经有较好的语言基础,且有时间去做泛读,这是非常好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有一定的泛读量,本科期间总要完整的读至少二三十本原版书籍,这是至少。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和已经上班的人群,我相信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做泛读的,在这种情况下,每周坚持少量的精读、精听,在提高英语实战能力方面,强于花同样的时间做泛读。这一点请相信我。 学有余力自然可以泛读,如果没有时间,那就只做精读就好。就算是有泛读,也不要企图一部小说的所有生词都去查,有我上面说的精读量就够了。我所说的精读、精听量看起来不多,但要一直坚持下去。--------------------------------别老拽复杂句,拽不好不如不拽我回忆自己刚高中毕业时的英语水平是什么样、本科阶段英语学习中有什么困惑、以及我后来对于英语学习的几次重大领悟。 我们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注重被动应用,考题大多是选择题。单选题和完形填空要求我们识别语法错误、知道哪些用法是正确的。阅读理解考察我们能否看懂,对于输出能力的考察近乎没有。只有很少的分数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写作。而回答问题也大多都是从阅读材料中找答案。唯一真正考察输出能力的写作,对文章的要求止于“对”,即无硬性语法错误;而所谓“好”,我记得老师教给我们一句箴言——“能用词组就不用单词,能用复杂句就不用简单句”——认为这是多得分的法宝。 我当时对这法宝深信不疑,也在写作文时积极践行。老师说这样能加分肯定是有道理的,我们也不能说阅卷老师不知道何为好的英语因而荒谬地将以上信条作为好文章的标准。事实是,那个时候我们掌握的语汇量少,决定了我们能用英语表达的思想很有限,能准确运用的“短语”、“复杂句”本就不多,所以有这些元素也就似乎显得高人一筹。当时老师还强调,当不确定的时候不要乱用复杂句,如果用错了会扣分。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能100%准确判断么?请看下例:1、他来自美国,人很好。Comingfrom the US, he is a nice man.2、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有着悠久的历史。Standing in the East of the world,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history.语法正确么?很难说错。现在分词结构的逻辑主语确实是主句的主语。可我看到这样的句子,虽不能直接打上×,可是会觉得别扭。现在分词结构不是一个孤立的语法成分,可以任人摆布、随便使用——不是每个“A does X and Y”都可以换算成“Doing X, A does Y”。现在分词结构的形式本身是有意义的,它蕴含着某种因果或时间关系。例如:3、Having slain the dragon, theknight took his rest. 终于杀死了巨龙,骑士可以休息了。4、Seeing her son was sound and safe, she was relieved. 看到儿子无恙,她松了一口气。而上面两句,“他来自美国”和“他人很好”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和“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使用了现在分词,句1给人的感觉是“美国人都很nice?”;句2给人的感觉是“东方的国度都很古老?” 这时你会说,我们还学过,分词结构可以表示“伴随”。 确实是,例子有很多:4、Carryinga blue parcel, the boy crossed the street.男孩带着一蓝色包裹穿过了马路。5、She lay in her bed, weeping bittertears. 她躺在床上悲伤地哭泣。6、She stood at the corner talking to her friends.她站在街角和朋友们聊天。7、He looked everywhere in the room trying tofind the piece of paper. 他找遍了房间想找到那片纸。句1和句2不也是表示“伴随”?不是,也不能。 以上4、5、6、7不让人觉得别扭,1、2就别扭。为什么,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当现在分词和主句都是描述一个正在发生的具体动作的时候,就不会别扭,这是严格意义上的“伴随”——同时做两个动作。但是“heis nice”和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是一种状态,不是动作。 同理,如果把句4改为“Carryinga blue parcel, the boy is tall”,就立马别扭了,你不会觉得这是伴随(即“男孩拿着包裹,同时个子很高”),你只会觉得纳闷“他拿着包裹就高了?” 总结一下:现在分词表示“伴随”,需要句子主语同时在做两个具体动作。除这种情况外,现在分词的使用要表示某种明确的逻辑关系。一不小心说太多了。下面开始说主题。 以上只是拿现在分词举例子,同样的还有过去分词、独立主格结构等“花样儿”,他们都不是可以随便拿来用的。 但是很多学生的作文和翻译中充满了这样的句子,几乎每句话的开头都要来一个现在分词或者过去分词,独立主格更是用的铺天盖地。 其实,很多地方没有必要使用这些结构,还有很多地方使用了这些结构就……说不上错,但是别扭。说到底,你要表达的意思本无需用这些结构,用了反而不合适,所以干嘛拽这些?其实:He is from the US and is a nice man.China is in theEast of the world. It has a long history.这就得了。本来就这么点事儿,也不是什么缜密思辨或者宏大思想,非得用复杂句作甚。用了复杂句,说的还是这么点事儿。 再其实,如果你去读一些原文书籍或者外文报道,会发现这些“花样儿”在英语中用的根本不是那么频繁。用得其所,合适、简洁,表达出想表达的逻辑关系,自然是好,但是没有必要刻意去用。而且行文精不精彩的根本不在于是不是使用这些花样。这些花样是语法手段,本身没有太大的表现力。想想汉语中,我们会说某篇文章写得好是因为其“语法正确,句式复杂而准确”么?为什么英语写作中会强调这个?因为是外语,所以语法基础没打牢的时候喜欢炫语法,似乎写出了长难句就显示了自己语言功底好。往往结果是语法基础还是没打牢,写出的“长难句”逻辑混乱,看不出里面谁跟谁干嘛,像是堵住的水管,根本不流淌,看半天也不明白。 我没有反对长句,长句写好了很见功底。反对的是认为句式复杂、花样多就是好文章的观点。一篇文写的好,当然要思路清晰、有思想、有新意、可以启发人,按下这些先不说,光说语言层面,关键在于用词。一个个词汇,尤其是动词,才是文章中充满生命力、会闪光的那部分,而语法结构只是把它们粘连在一起的手段。语法手段用得好,给了文章逻辑,让它流淌起来;而词汇用得好,才让它灼灼生辉。
发表评论:
馆藏&1850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