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差的学校任何进行新课程教学观

作者:郑婉慧中学数学研究 2006年05期     一、正确对待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年多的新课程数学教学,教师们反映了许多问题,如内容多,课时量不够;习题难,学生做不了;课程结构变化大,要求的教学资源多,排课困难;对于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难于把握;对于评价特别是高考心里没底。认真分析其原因,可以反映出高中数学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1.高中新课程数学教材的问题   与我国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相比,本次改革无疑力度最大。新课标,与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无论在基本理念、知识结构、内容安排,还是在实施操作上都有较大变化。北师大版新教材比原有教材有较大改变,知识体系上,如三视图、概率等内容的加入,一次函数、三角形等内容的提前等;引入与阐释知识也有很大不同,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当然北师大版教材也有不妥当的地方,恐怕还不少。事实上,无论是新的高中课程方案,还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还只是专家们的一种设计。虽然它经过数百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员的研讨,但它离实用仍有距离。我们进行实验,就是希望由此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教师对新教材认识存在的问题   实验产生的问题不能都归咎于课程标准或教材,也有教师的原因。   例如,对“课时量不够”,固然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反思我们的教学,恐怕有些原因还是出于自身。不少教师习惯参照高考命题,对某些知识点延拓加深。原来教学内容相对较少、课时量较多,可以这样做。但新课程对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要求与原有大纲有较大不同,如果仍延续原有习惯,课时量就可能不够。又如,过去习惯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全部习题(包括练习和复习题),但新教材却有些习题很多学生不会做,于是有人认为教材习题太难。事实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要适应人性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教材将习题编成三种层次,供学生选做。因此有些习题有学生不会做也不奇怪。这说明过去的某些观念要改。   3.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及具体内容的界定不够清晰   举例说,高中几何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两部分。“立体几何”分“立体几何初步”和“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分“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和“圆锥曲线与方程”。必修课程仅要求学生掌握“立体几何初步”和“解析几何初步”,其定位是清楚的。“立体几何初步”以三个载体(三视图、直观图、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空间图形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对于只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学生来说,已经达到基本要求。而对于希望在理工(包括部分经济类)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还需要学习“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借助向量定量地处理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向量既是几何对象,又是代数对象,还有很好的物理背景,自然成为搭建几何和代数联系的一座桥梁。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不同内容定位差异,按照《标准》对不同内容的要求,避免在必修课程要学生达到选修课要求,加重负担的情况出现。     二、深入研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1.努力领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设计思路   教师在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应努力领会其基本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设计思路,熟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新教材的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模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其根本所在。在实践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使用教材,设计新的教学过程,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的“药引”,引发进取心和求知欲。比如讲三角函数应用时,我设计了一堂古代数学名题的故事课“塔顶几盏灯”。我国明代数学家吴敬,自幼酷爱数学。1420年元宵节,在钱塘江的一座亭子里,几位书生欣赏五彩缤纷的夜景,对着倒映在江水中的美丽灯色,开怀畅饮,轮流吟诗。一位少年腼腆地说:“诸位仁兄诗才横溢,妙句连篇,小弟也就不再班门弄斧,另吟一首请听:‘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盏盏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塔顶几盏灯?’”大伙听后,连连称赞,并一起仰望前方那座用灯点缀着的七层白塔,深思良久,却无人能算出答案。这位少年详细讲解后,大家才恍然大悟,一起举杯称贺,祝愿他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位少年就是吴敬。后来他果然不负众望,成为杰出的数学家。同学们,你们能做出这道名题吗?全班同学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讨论相当激烈,进取心得到增强。   另外,要加强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各校高中数学备课组最好能备齐至少五个版本的教材。要摒弃“轻大纲,重教材”“教学即等于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素材,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念。   建议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大体按以下三点来把握:(1)对已删内容,如所有版本教材都未出现,一般不要再捡回。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线段的定比分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数,极限等。(2)对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内容,一般应按所教版本教学。如有不同处理方式在另外版本出现,对解题可能产生影响,则应适当告诉学生。如函数概念的引入,可先讲函数,后讲映射;也可先讲映射,后讲函数。北师大版采用前一方式,这是课标建议采用的。这种方式可更好的与初中衔接,从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按教材规定教学即可。又如,北师大版将增、减函数和增加的、减少的区别开来,逻辑严谨。但教学中可考虑增补旧教材关于增、减函数的定义,以便使用。(3)对新增内容,如必修3中的算法,不同版本表达方式和选用例、习题有差异。备课时,如能多参考一些版本,必能帮助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和效率。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必修课教学阶段,选修系列1、2教学阶段和总复习阶段。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前阶段知识会在后阶段中得到巩固、应用、延拓和加深。例如,函数的有关知识会在导数中得到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会在圆锥曲线中得到应用;立体几何初步有关内容会在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中得到应用,而且所有判定定理和许多命题的证明,所有角度和距离的计算都会采用新的方法处理。在总复习阶段又对前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就是在这种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完成。因此,切忌在必修课教学就按照总复习教学的要求一步到位。   2.不同生源层次的学校在同一知识内容的教学要求上是应该有区别的   例如,对立体几何初步中有关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生源差的学校只需按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方法让学生知道并会使用即可,生源好的学校则可通过说理,甚至是证明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又如,新课标要求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淡化函数的奇偶性、反函数等概念,将双曲线从掌握降为了解。生源差的学校,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时量,只需按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即可;生源好的学校,在这些地方适当延拓加深也行。   即使是同一学校,对具有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教材中的练习题、习题和复习题中的A组题应要求所有学生完成,但B、C两组题较难,一般只要求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选做即可。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此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作者介绍:郑婉慧 广州市真光中学,510380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联系电话:400-010-5668
搜索关键词:
学校如何与商家合作进行生源扩张
&作者:&来源:& 浏览次数:664
培训学校的同行们在课程宣传推广时,尤其是新推出的课程,往往会遇到很多阻碍。首先,资金回报率问题,让我们不敢花大钱大打广告。其次,很多校长或者管理者不懂得招生推广,害怕推广没有效果,也不知道如何向家长介绍自己的课程,进而让家长报名。第三,很多新推出的课程没有任何的市场基础,也就没有口碑的力量为我们的宣传加料,家长也完全没听过我们的产品,在最开始的时候,就不会有家长对我们的课程感兴趣。无法与家长建立信任,让家长报名,也是很难的。
很多培训学校的校长朋友都会害怕遇到这种困境,有时候这种困境,会变成绝境!
所以在这个时候,咱就可以跟商家合作,而且这种合作,一定是彻底的三赢合作:学校、商家、家长。对于家长来说,只需要在儿童影楼、游乐场、西餐店多消费点,就可以获赠培训学校的礼品,或者体验课程--虽然他们以前没体验过,但毕竟是件有价值的赠品;对于商家来说,可以促进单笔消费额的增加和消费人数的增多;对于培训学校来说,可以轻松借助商家的渠道,把培训课程推广出去,创造出大量的新学员,并吸引他们进入自己的学员数据库,从而持续不断的参加我们的培训班,甚至成为我们培训学校的忠实粉丝,当我们推出新的课程的时候,他们也会第一个报名!
当然,你可以明白,在这场&三角关系&里,培训学校才是最大的赢家。因为,新课程推出时,学校本来生源就不多,但是,借助商家的销售渠道,快速地把你的培训课程普遍了整个市场。
客户渗透与客户合并有较大的区别,客户渗透策略往往是实力差距悬殊的双方开展合作的模式。此时,实力较弱的一方,不得不把自己的产品捆绑到别人的产品上,从而借助别人的渠道进入别人的市场。
举个例子,首先,咱推出的是新课程,或者咱是新的学校,或者咱虽然做了多年,但是家长不了解。所以,咱不可能一次搞定家长和学生,咱得给他们免费试学或者参加体验课的机会,那么咱的赠品就是培训课程,同时也可以有一些小礼物。
这些东西,无论小礼物还是课程,跟商家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比,还是算实力较弱了,所以,咱可以实施客户数据库的渗透策略。
那么,商家最关心什么呢?最核心的,还是销售!因为现在的观念,有钱不算钱,那叫现金;不仅要有现金,还要有现金流,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加盟肯德基、麦当劳,或者开连锁酒店。
因为,做快餐和酒店,有稳定的现金流嘛。
有的校长自然会问,人家要不同意咋办?
这很正常,因为路需要咱自己趟。如果你一说,商家就明白了,不需要你详细解释,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你也不用做了,因为别人早就做烂了!
所以,要广撒网,张三不跟你合作,还有李四,当你跟李四谈成之后,也许王二就会主动找你了。
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课程打动不了商家老板,真正打动商家老板的是你的促销方案。
亲爱的校长朋友,希望你重复读几遍这篇文章,思考培训学校跟商家合作的要诀。无论你是自己做的还是加盟的教育项目,无论你做了多久了,也无论你在本地培训市场所占的份额,在你的眼前,都有数不清的生源在等待你开发。
招生,根本就不神奇!办学,也没咱想象的那么难,那么累。
&&& 链接:
&&& 教育培训联盟网是中国教育培训联盟旗下网站,为联盟线上资源共享平台。设有最新资讯、项目交流、教育商城、教师学院、管理学院、下载中心以及联盟专题等部分。每日为您带来最新鲜的行业资讯,最专业的行业态度,最独特的行业视角,最先进的资源共享。关注联盟网,关注教育培训行业,关注你身边的培训学校事件!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编辑:weian
  摘 要:本文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 计算机 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计算机人才的竞争是日趋激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牢固掌握所需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它为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1、生源情况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上初中时是被教师所冷落的对象,因而普遍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心,学习自觉性较差,自控能力较差,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上学的目标不明确,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上职校是为了混文凭、找一份工作,因此学习缺乏动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笔者在职业教育教学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电脑操作、技能学习方面兴趣极高,对参加课外活动、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他们渴望在计算机课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用电脑及时灵活地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许多学生喜欢上网,但是并没有合理地利用网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与提高自己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们喜欢上网,喜欢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电影。
  3、教材内容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计算机的教学需要一套实用性强、内容新颖、层次配套、版本升级换代很快的教材。但许多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是五花八门,有的教材本身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与职业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是不适应的,实用性明显不足;有的教材内容陈旧过时。这样教材的利用率不高,学生学习完课程后表现为应用能力不强,常常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前景感觉很迷茫。
  4、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的知识呈现滞后状态,一小部分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的计算机教师往往又因为职业学校待遇较低而跳糟或兼职于其他计算机行业,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导致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业务素质与水平能力普遍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措施
  1、教材改革。职业学校应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计算机知识的时间性和阶段性特点,选择优秀的理论教材或自主编写实践课教材,避免理论知识过于教条化、过多、过繁,让理论知识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
  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职业学校根据生源的低起点情况,可制定兴趣导入、任务驱动、细讲多练、作品展评等教学设计模式。教师在授课时以兴趣导入,设计一些起点较低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基本操作教学中,突出知识、技能点的示范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所学软件中各技能点的操作方法。比如在讲授Photoshop的图层、选区、路径等教学内容时,在分阶段讲解的同时,还要结合相关典型案例进行操作讲授。
  3、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对于双师型的要求不但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应具有扎实的实际操作水平、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技巧,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职业学校可把计算机专业课教师送到企业、公司等进行实践学习,使他们成为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还可以从企业、公司等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工作,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4、改革考试考核方法。职业教育直接担负着向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合格技术人才的职责,学生应具有实际的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考试中,应突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比如,对于网页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一些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应当以实践技能考试为主,理论考试可只占20%&30%的比例,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学生高分低能这一现状,使他们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储存、处理、传输信息的工具,已成为信息社会中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电脑技术日新月异,只有科学地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竞争能力。
  [1]查有梁 课堂模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名符 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程俊静 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4]郑俊乾 技能训练方法简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5]张立杰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1 (4)。
  [6]杨开城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中国电化教育,2004 (4)。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相关推荐
[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417025" data-title="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data-image="">新课程杂志社:浅谈课改中的历史教学_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
摘 要:课改是教学日益人性化的发展,历史课改也同样势在必行,但由于社会和一些客观原因,历史课改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以课改中的历史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力求探索历史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课改;历史教学;途径&   课改是一项重大的探索,其实质是唤起教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但历史课改因为种种原因在具体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对历史的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知识体系与新课标模块式的教学体系相脱节&   在许多学校,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通常被称为“副课”。由于中考时,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只是把它当成故事课,而且部分老师或学校领导班子也视之无关紧要,所以,有些学校的历史课常常被冷落。&   二、农村学校没有历史专业的教师,随便哪个教师都能参与历史教学&   在许多生源较差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许多教师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中照本宣科、得过且过,学生则稀里糊涂,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再加上许多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时还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这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容量,导致多数教师感到课时过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三、课程如何设置,各校没有具体标准&   对于历史课程该如何设置,目前也没个定数,各个学校各行其道,,自行制订方案。但在没有指挥棒的情况下,多少会有些盲目性。如,历史必修共三册,在初一是应该开几册呢?很多学校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另外,这三册应该如何安排,据我了解,各个学校也不同。有的学校按以往惯例先上必修一后上必修二;有的学校先上中国史部分,再上世界史。把三本书重新整合成类似以前的通史形式,把专题史又改回到原来的通史,这种形式学生容易接受,老师也容易教,效果也不错。&   四、设备不齐,资料不全,教师授课捉襟见肘&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目前处于经济困难的学校,资金欠缺,而无法购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多媒体教室不足,图书馆的藏书量不足,电脑数量不足。老师缺少实施的教学环境,学生缺少获取资料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单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笔搞课改,实在是步履维艰。&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历史课堂改革要不断提升,要以学生为主,要以课堂为基础进行学习和改进。不断总结,解决课堂中的细微瑕疵,转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思想。&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本文标题:新课程杂志社:浅谈课改中的历史教学当前网址: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基于生源地差异的在校大学生可雇佣性学习动机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为例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农民对家庭承包表现出一种反复冲动的现象,是一部生动的农业生产力“暴动”史.这种现象可称之为“规律性冲动”,它蕴藏着当代中国农民家庭承包的历史逻辑;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对自主经营的追求是家庭承包反复冲动的历史根源;亿万农民摆脱生活困境的强烈意愿是家庭承包反复冲动的历史动因;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实干创造是家庭承包反复冲动的历史主线;执政党各级领导层对农民创造的逐步理解、默认和肯定是家庭承包被短暂允许、并在1980年代初最终取得合法地位和获得历史性突破的历史条件.这些历史逻辑充分表明,以农民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事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原则.
YANG Youchao
CHEN Zhongwei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可雇佣性的心理契约及其违背问题研究”,安徽经济预警与战略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国外高校智库建设研究”,校教改项目“智能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研究:以《商贸英语阅读》课程为例”,“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研究”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课程教学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