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专业特点有什么特点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具备哪些能力,请留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6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特别推荐: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与传输理论及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一定的创新精神,具备工程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 ...
专业特色与优势
&&& 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形成了基于TFTO工程教育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TFTO指“三融合,三面向”,也即为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融合,教师科研与企业研发相融合,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相融合;面向企业,面向工程,面向珠三角。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与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评价与质量保障等方面与企业进行 ...
信息学院无线电&[1993]
信息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93]
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1990]
友情链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介绍 - 本科生教育|课程介绍 - 信息工程学院
本科生教育
[1] => 课程介绍
">本科生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介绍课程名称课程简介电路分析原理电路分析基础分为电阻电路分析、动态电路分析及正弦稳态分析三大部分。电阻电路分析部分包含: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大规模电路分析方法概要,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等内容。动态电路分析包含:电容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二阶电路,冲击函数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交流动态电路等。正弦稳态分析包含:阻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的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 本课程作为电子、通信等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进入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电路分析原理实验本实验是《电路分析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基础,这些基本技能训练对培养科技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经过这一阶段的实验教学训练以后,学生除了能够选用实验设备,估算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操作外,还应该能够根据理论知识判断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能够判断线路工作是否正常以及能够具有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时还重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电工基本测量仪器与工具。线性电子线路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介绍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及线性应用;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方法,用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对各种基本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性能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一些常用的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以及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集成运放的原理和应用。线性电子线路实验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课,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熟悉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调试电路的基本方法,培养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其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交通信息与控制等领域。本课程主要讨论确定性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描述与特性,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与变换域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在某些重要工程领域的应用。数字电路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半导体存储器、PLD及其应用、可测试性设计、脉冲单元电路、A/D和D/A等内容。数字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是《数字电路》课程的配套实验课,是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在《电路分析基础》、《线性电子线路》和《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基础上,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字电路与脉冲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分析和设计等基本技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字电路芯片和脉冲单元电路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教学计划中第一门系统讲授程序设计的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介绍一种具体的过程型程序设计语言及程序设计技术,使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结构, 理解计算机学科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通过C/C++语言程序的编辑、编译、上机调试等基本操作操作,能够编写C/C++语言程序 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编制程序及调试程序的手段,加强对同学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实验内容以C++为编程工具,涉及C++基本语法、程序基本控制结构、编程方法和常用算法为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与技术介绍给学生打下基础,适应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电子,通信工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核心课程。内容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但侧重数字通信,它对信息传输所需的现代化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给予了较详细和较系统的讨论。通过此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掌握传输的基本原理及通信系统的理论分析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深入学习之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信原理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实验课程,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很好地在掌握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掌握传输的基本原理及通信系统的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多类型的实践环节,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所学的基本通信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的深入学习相关通信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非线性电子线路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介绍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运用特性及功率合成电路和整流稳压电路,谐振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电路构成,正弦波振荡器的原理;频谱搬移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原理及常用的振幅调制、解调电路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解调原理及常用调频、解调电路等。非线性电子线路实验熟悉常用高频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这些仪器在非线性电子线路调试、测试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实验课,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熟悉非线性和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设计、调试电路的基本方法,培养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数字信号处理本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以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内容为主,兼顾现代信号处理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离散信号和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数字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有限字长分析及随机信号的基本概念;以及多抽样率信号处理、谱估计等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本课程系统地讨论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算法和基本实现方法。教材伴有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有利于理论应用于实际。数字信号处理实验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包括数学变换工具和数学描述方法的掌握,基本技能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掌握,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实现,包括软件(常用算法以及软件程序包,如 Matlab, Labview 等)和硬件 ( 常用 DSP 芯片 ) 的实现及其发展方向。使学生受到理论和实践性训练。电磁场与电磁波本课程在电磁学的基础上,使用矢量分析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数学工具,对电磁场与波作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概念及方法,为微波技术、天线等后继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静电场、恒定电磁场的基本规律措助矢量分析作更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总结,然后重点讲解稳态场的种种解法;第二部分内容为时变电磁场,首讲解宏观电磁场的普遍规律—Maxwell方程及含义,电磁场的位函数表示,波动方程以及波印亭定理,然后讲解平面波的传播、极化、反射和折射,最后讨论电磁波辐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本课程主要介绍INTEL公司的)CPU的原理与接口方法。内容主要包括:8086CPU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扩展;I/O扩展;中断和定时;常用接口芯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利用8086CPU进行简单的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接口芯片的使用方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等院校工科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本实验课程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开发编程,掌握微机接口电路的设计和控制方法。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强化相应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雷达原理本课程以船用导航雷达技术为背景,介绍雷达探测目标及测量目标距离、方位、速度,显示目标等基本原理,雷达微波传输及天线系统架构,收发机、显示系统及中频电源等的电路构成,雷达使用性能与技术性能分析,雷达信息处理及ARPA系统构成原理,介绍雷达发展新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本课程主要针对连续系统,兼顾离散和采样系统,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综合和设计及采样系统理论等内容。电视机原理数字电视技术是一门方兴未艾、前景广阔的技术,本课程针对“数字电视”相关的热点问题,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前端处理、传输、重现以及系统组成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数字电视的国内外发展、标准规范及其基本理论,了解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学习其他视频设备打下基础。计算机导论本课程主要介绍有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微机为例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主要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常用应用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系统和信息系统。信息与编码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通信系统,通过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过程来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共同规律。主要介绍信息的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和信道编码理论。重点在于信源和信道的测度的概念,包括熵、平均互信息、信道容量等,要求掌握香农第一、二定理,并对一般通用的信源编码方法和信道编码方法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信息论有所了解,尤其应对香农第一、第二定理有深刻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数据库技术本课程以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为主线,以关系型数据库为重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库系统在实现的全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建模、数据库建模(以关系型为主)、数据库的实现(以Access、SQL Server等为例)数据库SQL语言应用及数据库的应用开发等。本课程涵盖了整个数据库原理、设计、实现及开发应用等相关技术,内容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工学专业本科生,轻理论重应用,结合最新数据库发展技术,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并结合有大量的应用示例。通过学习,掌握数据库相关知识及技术,可以实现基本的数据库应用及开发。无线电导航原理本课程主要介绍无线电导航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要求,定位精度与导航系统工作区等内容。简要介绍无线电测向,罗兰C定位系统 ,具体介绍GPS/DGPS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以及船舶综合导航系统等。现代交换技术 课程介绍了现代各类交换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工作原理,以及相互间的继承、发展和适应性。从通信网概念出发,介绍交换技术的发展、原理及应用,由此引出相关关键技术;着重阐述了电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以及新的交换技术,如ATM交换和MPLS,光交换和软交换等。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适当结合一些实际应用系统,加深对原理和应用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对现代交换技术和我国电话网现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无线通信原理以面向21世纪的无线通信为背景,介绍无线通信的系统组成、信道特性、编码与调制、抗衰落技术、多天线技术、多用户接入、干扰管理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为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集成电路应用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介绍集成电路(模拟,数字电路)的外部特性,基本应用方式和基本应用电路, 并介绍集成电路设计制作时的实用技术,配合大量实验操作。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大学英语和电子信息类课程的结合,是英语教学从基础阶段向实际应用阶段的转变。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越来越重要。本课程主要介绍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中的常用专业词汇、专业术语,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已成为电子工程设计的重要手段. Protel具有对电子线路进行原理图设计、PCB印制电路板设计、模拟仿真等功能. 是电子工程师进行电路设计常用软件. EDA技术以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为设计载体, 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编程, 利用软件开发工具(MAX+PlusII)自动完成专用集成芯片的设计. 适宜电子系统的开发和研制, 是电子技术发展方向之一.FPGA与VHDL语言本课程主要介绍基于VHDL语言的数字电路设计。内容主要包括:FPGA与VHDL背景知识、VHDL基本语法结构、VHDL代码的编写方法、以及基于VHDL的基本数字电路设计实例,在实验课程阶段通过大量编写代码、调试、修改等过程获得数字电路设计的实战经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本课程主要介绍INTEL公司的8051系列单片机的原理和接口设计。内容主要包括:80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扩展;I/O扩展;中断和定时;键盘设计与显示器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8051系列单片机在控制领域的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网络通信通信网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涉及因特网、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光传送网、固话网、移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等各种形态的网络技术和应用。本课程讨论网络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共性规律,将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知识有机结合,讲述以TCP/IP体系为基础的分层次网络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并以不同网络服务和应用为例,介绍网络协议的交互机制和关键技术。网络通信实验《网络通信实验》是《网络通信》课程的配套实验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修课,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TCP/IP协议的工作机制,熟悉TCP/IP的协议的安装、配置和应用,掌握利用网络获取各种资料的技能;理解网关、子网掩码与ARP协议的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组网和开发网络应用的基本技能;掌握Wireshark协议捕获工具软件的使用,捕获网络中传输的IP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加深对TCP,UDP,ICMP,IP等常用网络协议的理解;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原理和基本配置以及VLAN的划分、配置;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的安装和基本配置。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分析网络通信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打下较好基础。移动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是电子,通信工程的一门专业课,内容包括信道特征分析、系统结构、组网及其关键技术等,对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给予了较详细和较系统的讨论。通过此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无线传输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深入学习之前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本课程系统的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数字图像的发展简史、基本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数字化与显示、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彩色图像处理、数学形态学及其应用、图像处理软件、图像的数字水印、图像分析系统、图像数据库与基于内容的检索、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等内容。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以各类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定义、分类、发展趋势、选用原则、一般特性等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相应的电路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设计要点的基本技能。DSP芯片的原理与技术《DSP芯片的原理与技术》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测控与自动化等专业的通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应用系统设计为主线,系统介绍了DSP芯片的基本结构、开发和应用,包括TMS320C54x的体系结构、原理和指令系统;介绍了汇编语言开发工具、汇编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实例;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DSP芯片的片内外设应用和DSP系统的硬件设计,并通过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介绍DSP芯片的开发过程;对集成开发环境CCS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最后会结合一个例程,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在专用的系统开发平台下完成实验任务。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本课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在先修课程学习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应用有所了解,能设计简单的嵌入式应用系统.电子仪器实习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规范、严肃认真求是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模拟电路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目的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了《线性电子线路》和《非线性电子线路》二门课程后,进一步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电子线路实际应用的了解,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电路设计方法,元器件选择,焊接调试等实际应用技术和工作方法,是学习电子电路知识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 2.课程设计的要求 (1)运用所学过的线性和非线性电子线路的知识,研究参考电路,并提出理论分析结果,对其中的部分技术参数给出设计数据。 (2)焊接实验电路,学会电路调试和数据测试,并与理论数据作比较,给出合理解释。 (3)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路课程设计1.教学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脉冲数字电路》课程的相关的实践课程,目的在于巩固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将其综合、提高,并通过接触实际电路,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在电子元件、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要求 本课程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为“555计数器”,每组都要完成,在此基础上,再完成选做题。选做题有彩灯控制器、常用BCD码转换器和算术运算器三个,可任选其一。考核内容分为硬件焊接制作和课程设计报告两部分。电子工艺、劳动实习《电子工艺、劳动实习》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它既不同于培养劳动观念的公益劳动,又不同于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开始接触电子产品的生产实际,了解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的调试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准备必要的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生产劳动纪律。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1.教学目的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单片机原理》课程的后续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完上述两门课程之后,应能依据所学的知识及课外查阅的资料完成预定的课程设计任务。 2.教学要求 本课程设计主要在实验箱上完成,要求学生认真研究实验箱上提供的软硬件资源,独立编写选定的设计题目源程序,并与实验箱上的硬件紧密配合,从而完成设计任务。电子综合设计电子综合设计》是在学习了一些本专业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程后所开设的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实验类课程,目的在于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结合当今电子系统设计、制造发展的趋势,有目的地增强学生电子系统的实际设计能力,使学生动手参与电路原理图/电路板的设计、各种元器件的选择和焊接装配,并结合软件程序,调试系统,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培养学生面对实际任务时的综合分析/设计和具体实施的能力。电子系统综合实验本课程主要学习SystemView动态系统仿真软件的组成及使用方法,并能使用该软件进行基本的电子系统或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及CCS开发调试软件的使用。其内容包括模拟信号的各种调制方法、滤波器和线性系统的设计、利用锁相技术设计数字频率计、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和解调及用CCS来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程序的开发和调试等。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对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学生将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了解有重要作用。毕业实习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安排学生进行生产现场实际动手操作和实践见习,并辅以专题讲授。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获得对专业的基本知识应用的感性认识,培养一定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在劳动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申报书
您的位置>>> -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申报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申报书&
发布时间: 11:05:20 
点击数:1593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 报& 书
&&&&& &&&&&
&&&&&&&& 080701&&&&&&&&
&&&&& 20141125 &&&
专 业 网 址& &/eie
山西省教育厅高教处 制
1958199460
5020052014
&&&&&&&&&&&&&&&&&&&&&&&&&&&&&&& 2~4门;建设特色专业实验室1~3个;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进一步完善教师结构队伍,培养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二、师资队伍建设
201492317611185355
200SCI6EI80
三、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
09309131125218530030%
一、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与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
3CPLD/FPGA
教材建设:21
MATLAB11MATLAB
三、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与项目
&四、实验室建设
1604.4m21255522811001503.2m22000m210.8m2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与数量
金额(万元)
CPLD/FPGA实验箱
台湾友晶科技
信号与系统实验开发系统
清华教仪,武汉凌特
信号与系统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清华教仪,武汉凌特
高频电子线路
频谱分析仪
南京盛普,固纬
通信实验室通用
信号发生器
通信实验室通用
数字示波器
固纬,安捷伦
通信实验室通用
数字示波器
通信实验室通用
数字示波器
通信实验室通用
频谱分析仪
通信实验室通用
制冷井实验箱
通信实验室通用
液位流量检测装置
通信实验室通用
PSD位移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实验
超声位移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实验
CCD电荷耦合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实验
过程校验信号源
台式万用表
通信原理实验箱
通信原理实验箱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与数量(续)
通信实验室通用
金额(万元)
通信实验室通用
通信实验室通用
联想启天200
通信实验室通用
联想启天2400
通信实验室通用
联想启天2610
通信实验室通用
A4000奔4 2.4
通信实验室通用
虚拟示波器
通信实验室通用
虚拟示波器
通信实验室通用
信号高频实验室通用
频率测试仪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
光纤通信实验箱
光纤通信实验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综合实验装置
智能仪器、虚拟仪器、
传感器原理实验
移动通讯综合实验箱
LTE-YD-OZB
移动通信实验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装置
微波与天线实验
程控交换实训平台
程控交换实验
4.1学校的支持保障措施
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地方高等学校。学校将一以贯之,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注重专业建设,培育特色专业;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将给予全方位大力支持,包括相关政策倾斜以及人力、物力的合理协调,并严格执行教学研究项目1+1经费计划,投入足够的配套经费,以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五、学校学术委员会意见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突出,完全有条件和能力完成特色专业的建设任务,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六、学校审核、推荐意见
该专业建设目标明确,办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独特,具有创新性。该建设方案明确、可行,项目进展安排合理,预期成果具体可达。
学校高度重视专业教学改革和特色专业建设,将对该项目给予全方位大力支持,包括相关政策倾斜以及人力、物力的合理协调,并投入足够的配套经费,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同意申报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七、省评审专家意见
组长签字:
八、省教育厅意见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信工程专业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