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合物1.6g,完全燃烧生成送3.6g省内流量水和4.4g二氧化碳,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为什么?

某物质1.6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
练习题及答案
某物质1.6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中(  )A.只含C、H元素B.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化学式为CH4D.化学式为C2H6O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找答案上)
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218×100%=0.4g3.6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6g×1618×100%=3.2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44×100%=1.2g4.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6×244×100%=3.2g则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为:1.2g+0.4g=1.6g,而且该物质的质量为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只含有C、H元素,而不含O元素;故A说法正确;∵1.6g该物质中含有0.4g H 元素、1.2g C 元素;则该物质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12:0.41=1:4;由此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化学式为CH4;故C说法正确;故选AC.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某物质1.6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任何一种化学反应,其反应前后的质量总是不会变的。物质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前提条件是,一个物体在作用时必须在密闭的环境下,质量才会相同,假如是在大气中,质量会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常考误区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例如,将2g水加热变成2g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然相等,但这是物理变化,不能说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但是其体积却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第一个&质量&二字,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是所有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
例如,2g氢气与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并非生成10g水,而是1g氢气与8g氧气参加反应,生成9g水。
④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不能把生成的特别是逸散到空气中的气态物质计算在&总质量&之外而误认为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常考知识点
(1)解释问题
①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生成新物质,不能产生新元素(揭示伪科学的谎言问题)。
②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
(2)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首先要遵循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量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其次各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3)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理解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可通过计算确定具体的元素质量。
(4)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比较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的多少,找出原子个数的差异。但不能忘记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5)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时,首先寻找两种已知质量的物质,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成正比即可计算得出。注意观察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6)确定化学反应的类型
判定反应的类型,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从数值上看,反应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最增加)。如果是微观示意图,要对比观察减少的粒子和增加的粒子的种类和数目再进行判断。
(7)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对与否关键是看等号两边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同时注意化学式书写是否有误。
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技巧
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考点名称: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语言,正确、熟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必需具备的重要基本功。
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1.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化学方程式既然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形式,显然,有某一反应存在,才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没有这种反应存在,就不能随意写化学方程式。因此,掌握好反应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首要条件;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相等的,这是为实验事实所证实了的、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基本定律,化学方程式必须科学地表达这一规律,这就要求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即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要注意&四查&
一个完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必需是各种物质的化学式正确、注明了必要的反应条件、配平、并标明了沉淀&&&或气体&&&符号。为此,写方程式时要注意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检查。
(1)查化学式。化学式写错是写化学方程式时最常见的错误,这是根本性的错误。化学式是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化学式写错,就等于那个反应不存在,写出来的化学方程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2)查配平。上面提到,化学反应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无疑是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这样的方程式当然是错的。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更能导致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发生错误。所以,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要逐步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技巧。
(3)查反应条件。不少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缺少了反应条件,有的反应是不能发生的,或进行得很慢。化学反应常有这样的情况:反应物相同,但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因而会得到不同的产物。也就是说,反应条件能影响某些反应进行的方式。所以,必要的反应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但是我们知道,在常温之下,水是十分稳定的化合物,根本不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很明显,&直流电&这个反应条件非常重要,不能遗漏。
(4)查标号。即:要检查在生成物的化学式旁边是否正确标明了沉淀符号&&&或气体符号&&&。
坚持&四查&,可以有效地防止写化学方程式时可能出现的缺这少那的错误,确保用正确的、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反应事实。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宏观)
2、表示物质的组成(宏观)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微观)
4、表示分子的构成(微观)
5、表示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量)
6、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量)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某物质1.6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6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1mol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消耗氧气179.2L(标准状况下).它的分子中碳原子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该有机物可能是(  )A.CH3CH2CH2CH2CH3B.C.D.OHC-CH2-CH2-CH2-CH2-CHO
科目:高中化学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实验测知1.6g该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3.6g和4.4g,则该有机物的组成是(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肯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判断
科目:高中化学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关于该有机物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B、该有机物是烯烃且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nH2nC、该有机物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D、该有机物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科目:高中化学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实验测得1.6g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的组成为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把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把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Ⅰ.取一个三通管(三个管口都未密封,与空气相通),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如图1,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Ⅱ.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观察到相关现象后,停止实验.Ⅲ.取下图1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B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2),观察实验现象.&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且图1中产生的气流较缓慢.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Ⅱ步骤中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2)实验Ⅲ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若不改变图1的实验装置,还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补充的实验是.(4)取1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5.4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7.6g①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②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Ⅰ.取一个三通管(三个管口都未密封,与空气相通),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如图1,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Ⅱ.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观察到相关现象后,停止实验.Ⅲ.取下图1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B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2),观察实验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且图1中产生的气流较缓慢.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Ⅱ步骤中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2)实验Ⅲ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3)若不改变图1的实验装置,还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4)取1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5.4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12g157.6g①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②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专题6_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专题6_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_百度知道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
4;&&nbsp:2;&& ③可能含O;&&nbsp、H的原子个数比为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 ⑥分子中C;& B.①②⑤&&nbsp、H;&&& ⑤分子中C;&&&&nbsp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H的原子个数比为1; ②一定不含O,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 C.①③⑥ ④一定含O;&nbsp:①一定含C
提问者采纳
分子中C:4;正确、H,即1.6g某物质中含氢元素质量=0.4g,即1.6g某物质中含碳元素质量=1.2g;④一定含O,元素的质量不变,故⑥正确,所以可判断该物质中①一定含C;②一定不含O:化学反应前后:0.4g/1=1,故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4.4g×12/44×100%=1.2g、H的原子个数比为1.2g/12
试题分析, 3.6g水氢元素的质量=3.6g×2/18×100%=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错误,③可能含O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3.6g省内流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