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电流互感器器的二次B相接地

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能否用其他相接地代替二次绕组中性点接地?它与互感器容量有什么关系?_百度知道
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能否用其他相接地代替二次绕组中性点接地?它与互感器容量有什么关系?
要标准答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我们电厂就是B相接地的,N不接地,这个和容量没有关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同期回路接线。现在没有这种接地方法了。一起中国穷 为了节省几根电缆 ,这样造成了日后维护检修等很多麻烦,以及和现在设备的不配套。现在都是统一的N接地,这样就简单明了。
电流大了以后会烧互感器的
其他类似问题
电压互感器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
电压互感器三次绕组与二次绕组共用一根n线引起的故障剖析
摘 要:1故障现象
日5点30分,某220kV W4线发生B相接地短路,两侧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同时W2线两侧保护动作跳闸,幸三相重合成功。其一次系统简化接线如图1所示。
优质期刊推荐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为什么要接地?部分采用b相接地的原因?-技术交流-中国电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 >>
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为什么要接地?部分采用b相接地的原因?
时间: 8:45:47点击:
  内容简介: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为什么要接地?部分采用b相接地的原因?答: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接地是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因为一旦绝缘破坏使高压窜入低压时,对可能在二次回路工作的继电保护人员和运行人员有危险,同时,...PT二次侧为什么要接地?部分采用b相接地的原因?
答: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接地是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因为一旦绝缘破坏使高压窜入低压时,对可能在二次回路工作的继电保护人员和运行人员有危险,同时,二次回路绝缘水平低,若不接地,也会被击穿,使绝缘损坏更严重
从理论上讲,二次侧任何一相端头或中性点直接接地都可以。发电机的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大都采用b相接地,也有采用中性点接地的。采用b相接地的主要原因是:
(1) 有的地方用两只单相电压互感器PT接成V/V形作为三相使用。为了安全,二次侧要接地,接地点通常就选两个绕组的公共点。为了接地方便和对称,习惯上总是把两只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绕组的首端分别接在A相和C相上,而把公共端点接于B相,则二次侧对应的公共端是b相,于是就成了b相接地
(2) 采用b相接地,可以简化同期系统的接线。因为,如果两组三相电压互感器,一组采用Y,y形中性点接地,一组采用V/V形b相接地,在进行同期操作时,则必须采用,否则会造成短路。而电压互感器PT都采用b相接地后,就可以省去隔离,用线电压来检测同期,从而简化同期系统接线,减少电压回路的电缆芯数和同期的档数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b相的接地点,一般放在之后,这是为了防止当电压互感器PT一、二次间绝缘击穿时,使二次b相绕组经b相接地点和一次侧中性点形成短路而烧坏
对于b相接地的三相电压互感器,应在其二次侧星形接线的中性点加装一只220V的击穿保险,目的是:当电压互感器一、二次间击穿而b相熔断器熔断时,使窜入低压侧的高电压击穿保险器,从而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仍有保护接地
装有距离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其二次回路均要求中性点接地,因为断线闭锁装置要求有零线。所以一般发电机和变电站的10KV以上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都是中性点接地的
以上信息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为什么要接地?部分采用b相接地的原因?由中国电气网会员自行提供,该页面为中国电气网技术交流分类信息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为什么要接地?部分采用b相接地的原因?的详细描述页,更多技术交流请查看
上一信息栏目是:
本页链接:
免责声明:该企业及个人负责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中国电气网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上一篇:下一篇:
发表我的评论
中国电气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费发布电气设备,,信息-,,专业网站,电气设备产品网络交易平台本站信息均由会员自行发布,真假自辨,本站不承担因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Email: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由B相改N相的实施方法--《福建电力与电工》2005年04期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由B相改N相的实施方法
【摘要】:介绍了220 kV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由B相改为N相的改造方案及安全措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M451【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福建省电力系统大多数变电站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均采用N相接地方式,仅有个别旧变电站仍采用B相接地方式。原B相接地方式的变电站具有同期回路简单的优点,但若在PT端子箱处B相经击穿保险接地,当雷击故障情况下该保险被击穿,易造成保护误动作的事故。随着变电站综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严璋;叶蜚誉;黎季勋;浦文宗;;[J];高电压技术;1980年02期
邵方殷;[J];电网技术;1981年01期
;[J];华东电力;1981年02期
;[J];华东电力;1981年02期
褚家浩,张连琳;[J];华东电力;1981年04期
陈邦兴;;[J];华北电力技术;1981年01期
哈罗德·M·贾罗那克;叶荣泗;;[J];四川电力技术;1982年04期
郭际康;黄建邦;;[J];电力建设;1982年01期
项稷;;[J];电力建设;1982年03期
林振湖;朱成豪;;[J];工业建筑;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末卿;;[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苗国瑞;钟杰;;[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杨伟;;[A];年度电气技术论文集[C];2001年
吴琼;;[A];二○○二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2年
王为瑞;曲洪胜;;[A];第十二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2年
张卫东;崔翔;;[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500kV宝峰变电站管型母线制作QC小组;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500kV宝峰变电站管型母线安装QC小组;;[A];全国第第24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成果汇编[C];2002年
周文俊;戴堂云;喻子易;丁成良;黎文安;;[A];’02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漆文辉;;[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郝红;;[A];山东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QC成果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罗丽华;[N];中国电力报;2000年
;[N];中国电力报;2000年
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总经理
李俊杰;[N];中国电力报;2000年
;[N];中国电力报;2000年
杨体;[N];中国电力报;2000年
孔鲁;[N];中国电力报;2000年
郭幼英;[N];中国环境报;2000年
吴志成;[N];福建日报;2000年
杨牧龙;[N];广西日报;2000年
巩国强;[N];华北电力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志良;[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赵志斌;[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廖小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唐欣;[D];中南大学;2005年
郭剑;[D];清华大学;2005年
周乐荣;[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齐磊;[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焦尚彬;[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王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卢斌先;[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声;[D];四川大学;2004年
戴志勇;[D];重庆大学;2004年
陈政;[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邵小强;[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苏国梁;[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杨先义;[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杨俊;[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王小艳;[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胡昌斌;[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赵磊;[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流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