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城市西式建筑与中式建筑都很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论坛热点推荐
江西城市建筑风格:复兴中式还是推广西式?
主题帖子kiss
级别:大江舰队少将, 积分 6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0 积分
级别:大江舰队少将, 积分 6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0 积分
建筑技术是力学的范畴,跟西方什么狗P先进技术没关系,7 ^) d9 G&&p4 _' K- H" ?
大家都在学物理,大家都在做建筑,
不存在什么西方东方的区别,
我们说的是建筑风格,5 v2 x. Z4 y8 ^: m
我们要有自己的建筑风格,8 w) j# L1 x) Z' S' \7 [: |&&p: R
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度和光污染。
景瓷网特惠价:¥8869.00元
工艺:釉上彩
方式:只需0元预约参与抽奖
奖品:电信版iPhone6
主题帖子kiss
级别:大江舰队少将, 积分 5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9 积分
级别:大江舰队少将, 积分 5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9 积分
南昌小子 发表于
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现代 !' Y9 Q&&C! V: C; N
现代的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是时尚!
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文化传统, ...- H6 s3 _/ `* X) j8 N
事实上文化传统已经被糟蹋的所剩无几,更谈不上什么追求,河蟹旗帜下,疯狂的膜拜西方的所谓经典,远的看看鸟巢,大裤衩(世界上最丢分的设计)等,再看看国外的那些历史传统建筑,保护的那么完好,我们呢?# G9 b8 C! d4 k# n" _
0 o8 x. C% s0 ^) O" \
紫荆城的总设计师样式雷一祖是我们江西人,不知道他们看到这些所谓十佳建筑会是什么感受......% R2 _: l$ V, D+ z- w
主题帖子kiss
级别:大江舰队少将, 积分 5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9 积分
级别:大江舰队少将, 积分 52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9 积分
根本就没有白花齐放,当今神州,西洋之花四处泛滥
主题帖子kiss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我觉得都应该有,只是要合理的规划罢了。比如说一栋高层大楼,你一味的中国化,你会觉得好看?
而低层的住宅就可以遵循中国传统风格。
主题帖子kiss
千城一面!!!!!
主题帖子kiss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灭神钺 发表于
18:38 &&M: F* ^" q: ~# d* v" t% q3 u
建筑技术是力学的范畴,跟西方什么狗P先进技术没关系,&&f7 |; e: ?5 E
大家都在学物理,大家都在做建筑,% i4 m/ r, {&&b, ]$ Z' g+ z8 s
不存在什么西方 ...) Y; z$ ^: f5 C( n' N; @
建筑技术是力学的范畴,好啊,就算这技术中国发扬光大,可以造出800多米高的传统木塔嘛?
还有,建筑材料属于什么范畴,我想钢,玻璃,混凝土可都是西方的,没有这些,现代的中国城市早停滞不前了。
&&T/ K5 a& N# L1 C+ [1 c
主题帖子kiss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鹏城民工 发表于
事实上文化传统已经被糟蹋的所剩无几,更谈不上什么追求,河蟹旗帜下,疯狂的膜拜西方的所谓经典,远的看 ...( C4 Y4 ?; u5 U9 P5 v* t
宫廷样式雷确实是咱们江西的骄傲,小的也佩服本人也很喜欢类似故宫的皇廷建筑。. k& ?6 k, _: K" f' r: n+ W- p. f
但是假想下,如果全中国城市都像开封清明上河园一样,街道似杭州宋街般,能够满足中国如此巨大人口的需求嘛,到时候岂不是更加造成土地紧缺,房产急缺,恐怕社会会动乱的哈。再说真像这样的话,那些所谓的名胜古迹就成了我们天天能见的,也就没有什么参观和旅游价值罗。$ N' {6 s/ X6 P# s* V&&V&&l! A
主题帖子kiss
我还是选择中立吧。
现代城市建筑基本上都是高层建筑,而高层建设又起源于西方,所以要是我们做现代建筑,就逃避不了西方的影子。
要是其他的普通公用建筑(非高层),可以多吸取一些中国元素进去。7 v% N2 \4 ]$ Z
我比较喜欢九江中医院南院那个建筑,高层很简洁,副楼的大厅是个八卦的造型。中西合璧。
主题帖子kiss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式建筑的设计理念更能体现建筑与自然的包容与和谐关系,这也是世界建筑设计所推崇的灵魂所在。
主题帖子kiss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级别:大江舰队下士, 积分 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要让后代看到我们中国的古代美
大江高级会员
发帖量达到3000
大江百万身价
kiss达到5000
大江资深会员
发帖量达到5000
大江千万富翁
kiss达到10000
大江亿万富豪
kiss达到20000
美女与瓷器
Powered by
微江西安卓客户端二维码
微江西苹果客户端二维码您的位置:&
  城市的景观是由建筑物、构筑物、城市街道、广场空间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纵观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景观,与二十年前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以及城市风貌也迎来了空前的创作繁荣。无论是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还是地产商大面积开发的新一代住宅,在建筑风格的多样化方面,可以说百无禁忌,各展神通。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业超越了公园绿化的水平,更接近于游乐主题公园的个性。地标性公建项目作为政府业绩的标志,多追求城市景观的新高度,而地产开发楼盘多以追求西方建筑风格来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卖点。虽然不同的项目由不同的出资方、设计方、审批方共同决定其建筑形态,但是综观大江南北各大城市这20年来的代表性建筑形态,仍不难发现这一代建筑在审美取向上的一些突出共性。
  每个城市景观的典型代表就是地标性建筑。各大城市都有一些规模最大,高度最高,形象最醒目,功能最重要的重点项目。由于这些重量级、标志性的项目多被用为城市的名片,甚至是国家的象征,所以肩负着“形象工程”的使命也无可非议。这些大型公建多由国外著名公司或大师担纲或挂名设计,在建筑造型方面,更多的是强调惊世骇俗、怪异另类;在工程投资方面,更是不计成本。国家级重大项目追求标志性是必要的,比如悉尼歌剧院因其造型创意突出,所带来的工程复杂性和成本提高都超乎常人预计,结果工期延误十七年,造价翻了六倍。但这一项目为城市的旅游收入,甚至国家形象地位的提高都带来不可估量的长久回报。中国需要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一些城市地标,但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不能所有项目都为追求新异而不计成本。
  受此影响,重点项目之外的其它公建设施或企业总部办公楼,也都把追求标志性、气派、豪华作为建筑外观的首要原则。于是乎,在一些商务性公建聚集的区域,每座建筑都争当地标,争奇斗艳,唯我独尊。每个企业或者每栋大厦都在追求霸权式的自我表达。由于设计和审美水准的不齐,有相当多的惹眼建筑反而成为丑地标。而这些新的大型项目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忽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也不顾项目所在区域的历史文脉。其结果使得城市中心越发缺乏人性的魅力,也加速了中国城市与建筑传统的消亡,更使得中国各大城市千城一面。可以说,中国建筑的民族特色正在消亡。
  在各地的房地产开发楼盘方面,地产产品外观设计可谓百花齐放。在这个气吞山河的大盘时代,无论档次高低、区域如何,所有的楼盘都有两个最大的共性:一是把殖民风格当作高档的标志。建筑风格虽然争奇斗艳,但多为照搬国外的传统民居形式。除非洲和南美洲的建筑风格以外,无论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都在中国的楼盘设计中有所尝试,在各大城市都有规模巨大的国外住宅粗劣的复制品,似乎是又一轮的租界与殖民的建设浪潮。二是把奢华作为美观的标志。多数项目追求外观的豪华、精美、显贵、奢侈。甚至有的住宅外观同洗浴中心相差无几。通过戏剧化夸张的手法,给建筑披上了炫耀浮华甚至异域风情的外衣。许多建筑超期复制外国宫殿甚至赌城的形象,把超越现实生活的意境移植到我们的居住社区。
  透过这些城市景观,不难看出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社会心态的媚俗,新消费主义倾向,和文化上的不自信。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得价值观同消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谓新消费主义即是指把消费作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全球新兴消费主义的大背景下,庞大市场以追求消费为动力。消费总体趋势是提前消费与高档名牌消费,消费活动极尽豪奢;嗜赌消费促进了周边国家和地区赌业的繁荣;价值观遭到颠覆,对思想境界和学识的追求远不敌财富的诱惑;购房购车及拥有其它消费品是身份与成就的象征;消费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主要方式,“我消费,故我在”。在建设与开发领域,售楼处,房展会,甚至奢华精美的楼书无不透射着纸醉金迷的消费情结。
  这种穷人乍富的心态所导致的建筑外观价值,恐怕只能用浅薄,庸俗,张扬,以及短视来形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越是时髦的东西寿命越短。浮华如过眼云烟,建筑与城市的价值更需要文化的积淀,以及前瞻性的眼光。住宅是我们花费一生积蓄或是半生积蓄的最大一项投资。居住在社区中的生活要持续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沉稳,内敛以及持久的品位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回顾几年前那些因时髦、前卫、另类而火爆的明星项目时,是否还会为其所吸引?当我们欣赏欧洲小镇那宜人的环境、亲切的尺度、平和的氛围,或者游览江南水乡,比如周庄、乌镇、同里,留恋那些自然生长、朴实无华的悠闲宁静时,我们是否会反思奢华是建筑的唯一价值吗?
  城市景观是集体意志的决定,是社会心态的反映,是国民经济水平、文化品位和自我形象追求的综合成果。我们无意指责某一开发商或某一设计师的觉悟与品位。在完成了城市建设与地产开发第一个阶段的历史使命后,整个行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城市建设也满足了基本社会需求,无论是政府,建设方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更加理性地重新思考我们对建筑和城市的价值取向。一个地产项目,或者一座城市的价值要更多地依靠技术品质和文化内涵来进一步提升。
  中国民族风格的衰弱也是必然,强势的经济势必带来强势的文化。中国建筑所表现出的缺乏文化自信心与公然崇洋,令人羞耻但在开放初期难以避免。好莱坞、迪斯尼以及麦当劳是西方文化的三大法宝,但西式建筑文化对中国城市价值的影响恐怕远比这三者的后果严重。建筑是百年大计,是不动产投资,是社会财富的积淀。这种集体自觉地建设西式文化的短视行为,将使我们在未来民族文化崛起后的城市改造中付出更高代价。审美的取向是随经济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秦佑国教授曾用一条曲线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西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直至经济达到一定高度,西化趋势才会转而下降。我们不能设想未来五年或十年以后,中国的意见领袖们如张艺谋,聂卫平,崔健,李敖等名流会以住在港督府,外滩小洋楼或者青岛八大关为荣。他们不会退回到鲁迅时代穿长衫,但肯定会找到一种适合于表达自己的,具有民族身份的居住表现方式。现代升级版的苏州园林,乔家大院,北京王府也许是一种选择,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生活舒适性。
  另一方面来讲,城市景观中中式民族风格的再兴也将是必然。建筑是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国际的。现代中国风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需要加入现代的生活理念,并应用最新的工艺材料和技术。日本同中国一样,具有悠长的建筑文化历史和成熟的传统建筑风格。但是日本形成了现代的日本建筑风格和现代的日本民居风格,而中国目前民族文化的建筑载体仍然是传统的建筑形式。虽然有很多项目试图尝试“唐风”,但仍未形成现代中国建筑风格和现代中国民居风格。形成现代中国风只是时间问题。中式现代建筑风格究竟什么样并不重要,不同的开发商与设计师正在作出不同的尝试,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一天肯定会到来。
设计名人圈中国城市建筑的“趋同化”
摘要: 考察过中国不少城市的建筑,只得出一个结论:似乎就去了一个城市。因为每个城市的建筑都有其它城市建筑的影子,感觉大同小异,没点创意,使得笔者颇有点&审美疲劳&,不禁感慨中国的城市建筑正在日益&趋同化&!
  关键词: 城市建筑 趋同化
  笔者总结了一番,觉得中国城市建筑风格不外乎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美式的建筑高度加玻璃外墙;欧式的穹顶石柱加广场;以及中式的人造&古董&。几乎每个城市的建筑都离不开这&三板斧&,就像是我们以前的革命&样板戏&,每个城市都在唱。
  中国城市这么多,从何说起呢?笔者作为广州人,就拿自己的城市&开开刀&吧!说实话,笔者对广州的城市建筑也是颇有微辞!
  古城岂可随意摧残
  广州是个有着2800多年历史传统的文化古城,近代以前又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Canton&作为广州的英文译名早已闻名于外。因此,广州的城市建筑在保留了传统岭南风格的同时又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以西关骑楼和沙面租界建筑群为代表的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风貌。
  但令人痛心的是,随着前几任政府的一句&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广州传统的城市建筑风格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遭到了不断的破坏与摧残,我们不禁要质疑,难道建设国际大都市就要以破坏古城的建筑甚至把其夷为平地为代价?!
  随着广州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城市建筑亦日新月异。为了重点体现&新&和&异&,旧城改造便是政府必然选择的方式。然而不知是因为我们政府内部缺乏城市建筑方面的专家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咨询过这些专家,使得广州的旧城改造在短短的十几年来不断犯错误:
  首先是建设性的破坏。我们不妨以上下九步行街为例,可以说,上下九步行街是广州传统西关骑楼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似乎可以给广州人带来一些安慰!政府也对此津津乐道,以此表明自己是如何注重广州旧建筑保护的。然而,以笔者看来,这只是镜花水月的表面文章,根本不值大抒特抒!表面上看,政府是出于保护西关骑楼旧建筑的动机,而主动对其外部进行装修翻新,令其得以完好保存。但是仔细想想便知,政府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商业动机,为了发展这里的商业,就得利用&上下九西关风情&这一卖点吸引消费者和商家,聚集人气和财气,所以在此搞了个步行街,把这里的骑楼建筑通通翻新一遍,等商业搞上去了,政府的税收收入自然就多了。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这种翻新只是在骑楼外墙涂上一层墙面漆粉饰一下便完事了,最多就是换过一些窗还有加装一些射灯,于是,经不起风雨和岁月磨练的它们,已逐渐露出了它们的本来面目;而且经过射灯长时间的高温照射,对骑楼的外部带来潜移默化的破坏。只要我们平时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上下九骑楼被破坏的种种蛛丝马迹。
  其次是房地产开发的破坏。由于了解到政府有意大力改造旧城,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抓紧这一难得的发财机会在旧城区推出各种楼盘,纷纷搞起房地产开发的&圈地运动&,对有碍楼盘发展的旧建筑&有拆错,没放过&。广州的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就是在这种&圈地运动&中被&圈&掉了,一去不复返!据统计,这使广州的旧城人文资源损失了80%.每当笔者偶尔还看到一些旧建筑像一个被欺凌的小孩子卷缩在周围的&高个子&的包围之中时,心中顿生失落之感!!!难道真的是应了一句话:&城市建筑有一半的破坏是由于侵略者,而另一半的破坏则是由于受教育者。&难道我们受的教育就是&破坏&?!!!而这种短视功利的破坏令广州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魅力大减,为城市建筑的&趋同化&埋下了祸根!
  新城建筑的程咬金&三板斧&
  广州一面拆除旧城,一面建设新城,为的就是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派。但是旧城被拆了,割断了自己的历史传统,由于先前根本没有好好总结过自己的建筑风格,于是新城的建设表现得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迷失了方向。怎么办?没办法,只能copy别人的,copy就意味着&相似&和&累同&,于是,&趋同化& 开始了!
  看看以天河为代表的广州新城的建筑吧,天河的所谓现代化建筑充分体现了程咬金的&三板斧&:
  首先是美式的建筑高度和玻璃外墙。众所周知,美国的城市建筑是以&摩天大厦&著称,像帝国大厦、世贸大厦等等。而我们广州也不甘示弱,上世纪80年代有 &63层&,90年代有&中信&,21世纪还有&双子塔&。这些都是美其名曰&广州地标&的高楼,可谓是在&更高、更快、更强&上下了一番苦功,后两者还不好说,但绝对是&更高&,大有一柱擎天之势!而无一例外地,这些高楼都是以玻璃外墙作包装的,除此以外,还有像市长大厦、天河电脑城等建筑都是以玻璃外墙作包装的。似乎除了玻璃外墙,就没别的东西能够体现现代化了!而这种玻璃外墙,全国各地都在用,香港、上海、北京、南京等等城市,谁不在用?!
  其次是欧式的穹顶石柱加广场。城市往往被人称为&石屎森林、文化沙漠&。广州自然不想让人如此称呼,所以在满城的美式建筑高度和玻璃外墙以外,还得向我们非常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学习,以增强自己的文化气质。于是大量的欧式穹顶石柱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珠江新城里在建的锦汉展览馆就是体现。其实欧式建筑我们本来就有,难道忘记了沙面租界里的那些旧建筑了吗?英式、法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应有尽有。不把原来的保护好,却要重新学人家的,这是哪里的逻辑呢?!硬要东施效颦,在本来不是欧式风格的建筑上硬是加上个穹顶或是石柱什么的,是不是有些恶心呢?!可是除了广州,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做同一件事,穹顶石柱还嫌不够,还要动不动就来个欧式广场,与周围的环境格外&协调&,让人仿佛去了欧洲旅游,要是真的能够免费去欧洲旅游,谁不想啊!
  再次,就是中式的人造&古董&了。这恐怕算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体现了!包括广州在内的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有意无意地刮着一鼓复古风,主要是用来蒙&老外& 的,在本来没有一点古味的建筑上加个城门、亭盖子或是重檐硫璃瓦屋顶之类的东西,让&老外&觉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简直就是&误人子弟&,蒙得了&老外&,却蒙不了&自己人&,谁会认为那些不伦不类的东西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综观导致城建&趋同化&的&三板斧&,笔者觉得这背后反映了一个实质问题:中国的建筑师至今未能找到一种可以同时表达自己城市文化传统和现代性的设计手段。导致了一方面我们只能copy别人的东西,一方面让外国建筑师把中国变成自己设计理念的&实验场&。像广州的会展中心、新机场等现代建筑都与中国设计师无缘,全是外国人的作品。但广州是我们的广州,自己的城建应该由自己去负责,不是吗?!解决包括广州在内的中国城市建筑&趋同化&的唯一道路只能是找到一种可以同时表达自己城市文化传统和现代性的设计手段。而这点,只能靠我们本土的建筑师去完成。
  笔者十分期待终于有一天广州被外界的评价是:&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
我来说两句 ()
本月热门下载
建筑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不看等于白来
第1页:中国各城市建筑
第2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3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4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5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6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7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8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9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0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1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2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3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4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5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6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7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8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19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第20页:中国各城市地标建筑
  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有浮玉桥衔接两岸。这一传统的中式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贵州巡抚江东之创修算起,到一九八一年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为止,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茸。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11/10 13:4911/09 08:5111/07 09:3111/06 08:1711/04 08:0411/02 07:4310/31 13:17
房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式建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