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求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总结精髓!!!!!

初中物理学习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初中物理学习总结
上传于||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学​习​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内能
发布日期: 22:25:50
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人们通常以10-9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之间、液体之间、气体之间;扩散得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课本P3图13.1-2实验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都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注意: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机械运动的区别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很远时,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之间的强大的作用力,不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十分微弱,,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2、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四、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第2节
内能一、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的单位:焦耳(J)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做功。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⑴热传递发生的条件: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⑵热传递的方向:在热传递的过程中,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即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 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⑶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达到温度相同(称为热平衡)。⑷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即内能从高温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⑸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符号是Q单位是焦耳(J)。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⑴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而实现相互转化,即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4、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第3节
比热容一、比热容1、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课本P11)⑴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所要控制的因素: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加热的热源要相同(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 就可以认为相同时间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⑵实验方案: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⑶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2、比热容:⑴定义:一定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⑵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⑶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反应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比热容的大小只决定于物质本身,与物质的质量大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温度的变化均没有关系。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⑷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3、水的比热容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比一般物质的比热容都大。它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⑵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主要应用在两方面:一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那么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这样有利于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物质。二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大,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二、热量的计算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t0表示初温,t表示末温。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表示初温,t表示末温。3、可以将以上两个公式合并为一个公式Q放=cmΔt。其中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4、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热量损失,则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即Q吸=Q放(热平衡方程)
其他最新帖子【图文】2013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全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3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全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4.0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