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能和机械能和内能 笔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内燃机进行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内燃机进行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B.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C.知道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就可以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D.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眉山模拟
A、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内燃机不可能把内燃机得到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故A错误;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故B正确;C、知道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求出单位体积物质的量,但求不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C错误;D、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说明气体的温度减低,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减小,故D错误;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内燃机进行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主要考查你对&&阿伏伽德罗常数,物体的内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阿伏伽德罗常数物体的内能
阿伏加德罗常量:
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都相同,这个数的测量值NA=6.02×1023 mol-1。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它把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体积这些宏观物理量和分子质量、分子体积这些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了。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备注: ①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还跟物体所含的分子数有关 ②物体做机械运动具有的机械能对物体的内能没有贡献 ③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与温度、体积的关系:
&(1)内能与温度高低的关系温度只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不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也会因状态不同而内能不同。如0℃ 的冰和0℃的水,冰变为同温度的水要熔化吸热,而质量不变,分子数不变,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所以所有分子的总动能不变,而吸热内能要增大,所以应该是其分子势能增大了。 (2)内能与体积大小的关系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称为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宏观上,决定于体积和状态。由于分子间距离变化了。在宏观上必然会引起物体的体积变化,因此我们说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但同样是物体的体积增大,有时表现为分子势能增大(如在r&r0范围内),有时表现为分子势能减小(如在r&r0范围内)。一般我们只笼统地说物体的体积变化了,分子势能也变化了。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内燃机进行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6703290720250369290751100117102564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284
入库时间: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D.&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①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②汽油机只有在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④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热值,燃料的质量,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有关.
解答:&&& 解:A、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不符合题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C、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
D、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仅仅跟燃料的热值有关,跟燃料的多少及燃烧情况等都有关系,不符合题意.
点评:&&& 本题考查热学的相关知识,简单但较综合.影响某个物理量变化的因素往往不止一个,要全面分析.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题型:多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北京
A、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比热容的大小、温度降低的多少有关,与温度的高低无关,故A错;B、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B错;C、物体分子间有间隙,但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铁块很难被压缩,故C正确;D、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故D正确.故选C、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主要考查你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做功、热传递),热量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分子间的作用力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做功、热传递)热量的计算
&&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是不会相互抵消的,当与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引力等丁斥力,分子之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0-10m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1.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义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3.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同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 4.同体物质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缘故;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原因。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原因。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2)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3)热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4)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注意:(1)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是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2)热传递是把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不是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注意: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做功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这要看物体消耗的能量是否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如举高物体时,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变成了物体的势能,并未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就没有改变。如何区别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即内能的变化是由于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引起的,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物体内能减小。&&& 如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功(图甲)棉花燃烧表明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了,也就是说,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了。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就会发热(图乙),表明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铁丝的内能增大,铁丝内能的增大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计算公式: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 Q=c×m×△t.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②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 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 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J/kg),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焦耳J m———表示某种燃料的质量———千克kg q———表示某种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单位: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4.184焦. 注意:1千卡=1000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4.184千焦 例题详解:例1 将100g水从20℃加热至90℃,要供给多少热量?一根铁钉的质量约10g,从1000℃的红热状态冷却至25℃,会放出多少热量?[c水=4.2× 103J/(kg·℃);c铁=0.46×103J/(kg·℃)]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1(t1-t01)=4.2 ×103J/(kg·℃)×0.1kg×(90℃一20℃)=2.94× 104J,铁钉放出的热量Q放=c铁m2(t02一t2)=0.46× 103J/(kg·℃)×0.01kg×(1000℃一25℃)=4.485 ×103J。
答案:见解析水果热量: 1、苹果100克/52大卡 苹果是最多人会选的瘦身水果,因为它有丰富的果胶,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和排除体内毒素,最棒的是还可以降低热量吸收,再加上苹果的钾质很多,可以防止腿部水肿。当然啰,苹果的卡路里也不高,所以才有专吃苹果的苹果减肥餐产生。2、香蕉100克/125大卡 很多水果减肥餐都少不了香蕉,因为香蕉含有丰富纤维质、维他命A、钾质和果胶等,所以可以有效地整肠,这样就能帮助排便。香蕉也有排除水分的效果,不但是最佳瘦身水果,也是吃了会让肌肤水当当的美颜圣品,不过香蕉的热量较高,吃多了,会有变胖的疑虑。3、葡萄柚100克/28大卡 欧美人都爱吃葡萄柚等酸性水果来塑身,因为酸酸的水果可以促进肠道消化功能,葡萄柚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可以消除疲劳,还能让肌肤美美的呢!加上葡萄柚的热量和含糖量少,是最佳的明星减肥水果。4、凤梨100克/32大卡 凤梨也是属于酸性水果,可以整肠和助消化,加上凤梨富含酵素能有益毒素分解,促进排水,所以也是想要瘦的人可以适量食用的水果,不过吃凤梨最好不要在餐前吃哦,因为它会伤胃,所以一定要先吃点东西垫垫胃才能食用,所以啰,虽然好吃,也不能吃过量。 5、奇异果100克/50大卡 奇异果甜美多汁,又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特色,成为最受欢迎的美容和塑身水果。带点酸甜好滋味的奇异果,能防止便秘、帮助消化和美化肌肤,即使拿来当减肥餐,也会让人吃得津津有味,而它也一样是属于低热量高营养成分的优质水果。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9349330302614368925143026191480当前位置:
>>>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
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内江
A、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无关.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除了引力,分子间同时还有斥力的存在.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它们的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才能扩散到对方分子的间隙中.扩散表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主要考查你对&&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内能的概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内能的概念
能量的转化形式:&&&& 有什么运动形式就有什么性质的能量,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相关的能量。不仅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机械能还可以与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等等进行转化。如何判断机械能的形式:&&&&& 机械能有动能、势能两种形式,势能又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判断一个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应根据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进行分析。例1:现有四种不同情景中的物体:①在水平冰面上滑行的冰块;②悬挂在教室屋顶上的日光灯;③钟表内被卷紧的发条;④发射升空的火箭。其中,______具有动能;____具有重力势能;______具有弹性势能(选填物体序号)。解析:动能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故在水平冰面上滑行的冰块具有动能;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故悬挂的日光灯具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故被卷紧的发条具有弹性势能;发射升空的火箭既在运动,又被举高,故它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答案:①④②④③ 说明: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是以水平地面为参考平面,认为位于水平地面的物体不具有重力势能(或重力势能为零),而位于高处或空中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如何判断机械能的变化:&&& 判定机械能的变化时,要同时判定动能与势能的变化,看两者的总和怎样变。例1下列事例中,物体机械能增加的是(&& ) A.随直升机匀速上升的救灾物资 B.落地又弹起的皮球 C.缓缓降落的“神舟“飞船返回舱 D.上升的滚摆解析:A中物资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会增加;B中的皮球最终会静止在地面上,所以机械能会减小;C中返回舱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会减小;D中的滚摆在转动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有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成内能,所以机械能会减小。答案:A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的实质是分子(原子)的相互渗入。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3.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即分子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 扩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2)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牛扩散现象,没有相互接触的物质,是不会发生扩散现象的。(3)扩散现象足两种物质的分于彼此进入对方,而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 (4)气体、液体和同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5.& 扩散现象的物理意义 &&&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用密度不同的同种气体实验,扩散也会发生,其结果是整个容器中气体密度处处相同。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份。 &&& 在扩散过程中,气体分子从密度较大的区域移向密度较小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掺和,密度分布趋向均匀。在扩散过程中,迁移的分子不是单一方向的,只是密度大的区域向密度小的区城迁移的分子数,多于密度小的区域向密度大的区域迁移的分子数。 6.&&扩散现象的实质 && 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内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由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分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分子发生碰撞的情况也不同。这种碰撞迫使密度大的区域的分子向密度小的区域转移,最后达到均匀的密度分布。判断扩散现象的方法&& 确认某种现象是否属于扩散现象时,关键是要看不同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是自发形成的,还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还是由于宏观的机械运动形成的。由于分子运动而自发形成的属于扩散现象,受外力作用下的宏观机械运动形成的现象就不属于扩散现象。例如,秋天,桂花飘香属于由于分子运动而形成的扩散现象,而冬天,雪花飘扬是由于雪花受重力和风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它不属于扩散现象。热和能,能源知识梳理:&&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是不会相互抵消的,当与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引力等丁斥力,分子之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0-10m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1.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义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3.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同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 4.同体物质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缘故;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原因。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原因。定义:
影响内能的因素: (1)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还受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的影响。(2)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存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休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同一物质,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也不同。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理解物体内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内能是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2)任何物体存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3)内能具有不可测性。只能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不能确定这个物体具有的内能究竟是多少,因为内能是物体的所有分子具有的总能量,宏观量度比较困难。
0℃的物体有无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我们易误认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分子动能 &&&& 物体内部由分子组成,且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由于运动永不停息,所以内能永不为零。由于运动杂乱无章,速率有大有小,无法准确描述某一个分子运动速率,所以描述其运动快慢、动能大小时可用是否激烈等词语,比较科学的描述是平均速率、平均动能。 温度越高,反映了分子运动更激烈,平均动能越大。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程度的体现。物体分子运动更激烈和物体温度更高,是同一个意思。 分子势能 &&& 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反映在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和分子距离上。当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距离发生变化时,宏观上会发生物体物态和体积的变化。但体积变化并不显著,我们往往考虑不多,更多时候,还是从物态去判断分子势能。 &&& 在物态变化时,分子势能的变化具有一个特点——突变。例如,0℃的冰化成0℃的水,虽然温度没变,分子动能没变,但由于融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吸收的能量用于增加分子势能,故此,我们说,分子势能是增加的,内能是增加的,而温度不变。
发现相似题
与“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28323413264195609208269397325418281当前位置:
>>>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水凝固..
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有关C.超导体电阻为零,适合做电阻丝D.电路中发光越亮的电灯,它的额定功率就越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需要继续放热,温度保持凝固点不变,内能减小。A正确,选填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物体吸放热的多少无关,B选项无关;超导体电阻为零,对电流无阻碍作用,不能做电阻丝,C选项错误;灯泡发光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额定功率表示灯泡正常工作时的实际功率,D选项错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水凝固..”主要考查你对&&内能的概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内能的概念
影响内能的因素: (1)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还受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的影响。(2)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存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休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同一物质,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也不同。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理解物体内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内能是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2)任何物体存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3)内能具有不可测性。只能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不能确定这个物体具有的内能究竟是多少,因为内能是物体的所有分子具有的总能量,宏观量度比较困难。
0℃的物体有无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我们易误认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分子动能 &&&& 物体内部由分子组成,且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由于运动永不停息,所以内能永不为零。由于运动杂乱无章,速率有大有小,无法准确描述某一个分子运动速率,所以描述其运动快慢、动能大小时可用是否激烈等词语,比较科学的描述是平均速率、平均动能。 温度越高,反映了分子运动更激烈,平均动能越大。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程度的体现。物体分子运动更激烈和物体温度更高,是同一个意思。 分子势能 &&& 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反映在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和分子距离上。当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距离发生变化时,宏观上会发生物体物态和体积的变化。但体积变化并不显著,我们往往考虑不多,更多时候,还是从物态去判断分子势能。 &&& 在物态变化时,分子势能的变化具有一个特点——突变。例如,0℃的冰化成0℃的水,虽然温度没变,分子动能没变,但由于融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吸收的能量用于增加分子势能,故此,我们说,分子势能是增加的,内能是增加的,而温度不变。
发现相似题
与“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水凝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179933933504218392454174253702119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能和内能 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