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在川南地区有哪些大、中型川安化工厂厂?包括计划建设的?

2015年9月西南地区重大规划动向一览
9月23日,重庆市规划局首次发布《重庆大都市区规划》,以后,“大都市区”内的区县,将在交通、产业、功能、空间尺度、空间结构五大方面一体化发展。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波介绍,重庆“大都市区”,是重庆市规划体系的一个新概念,包括了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战略中前三个圈层,即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简单地说,主城区加上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这12个行政辖区,包括万盛、双桥经开区,今后都将成为重庆市规划的“大都市区”。
如何规划都市?
重庆大都市区将形成以山水、田园、森林等生态空间为图底,长江、嘉陵江、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主要交通廊道为发展轴带,“一心多极网络状”、高度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主城区,由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组成,是重庆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面积约5473平方公里。
“多极”指依托城市发展新区现有(城区发展起来)的12个行政辖区,包括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等,是承担主城区功能疏解、集聚新的产业和人口、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规模化城市地区。
“网络化”指由环形和多条放射状城镇发展轴,联结形成的轴带圈层网络化空间形态。
交通如何连接?
重庆大都市区内,将以城市轨道、市郊铁路、铁路环线为骨干,各级换乘枢纽和场站为节点,组织客货运输。
客运方面,内部构建以城市轨道、市郊铁路为骨干的运输网络。正在研究市郊铁路接驳江北国际机场,以后从一些区县到机场,就更方便了。江北国际机场幅射周边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货运方面,推进客货分线,依托铁路枢纽环线和铁路外环线,布局涪陵、合川、永川、綦江等大型货站,疏解主城区货运压力,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并且将使用“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式联运,打通货运“最后一公里”,让铁路、公路无缝连接港口,通过“黄金水道”到达世界各地。
外部则是构建“米”字形的高速铁路,除成渝客专外,还将规划加快建设到郑州、昆明、长沙、西安等地的高铁,可以达到350公里/小时。
9月1日,来自重庆市交委消息称,为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对纳入《重庆市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三年行动计划》的交通项目,市交委已经全面启动了前期工作,对明年开工的重点项目今年将完成前期工作。
2015年发展蓝图一览
9月7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川南、川东北、攀西和川西北五大经济区2015年重点工作方案。方案的出炉,让五大经济区今年的发展蓝图变得清晰。
2020年将建成1000家以上智能工厂(车间)
&10月8日,省长魏宏主持召开省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决定近期筹建几支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行动计划》提出,将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题,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方向,把四川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信息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战略资源精深加工、名优特新消费品研发制造基地,率先建成西部制造强省和“中国制造”西部高地,并明确规模结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5大类20余项发展指标,预计到2020年科技创新对四川省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建成1000家以上智能工厂(车间)。
2020年轨道交通建设里程将达到650公里
9月20日,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成都已完成新一轮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按最新的轨道交通规划来看,成都将构建包括高铁、市域铁路、地铁和有轨电车在内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到2020年,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将达到650公里。
成都轨道交通打造“一轴双核六廊” 天府新区“环+放射”
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都中心城区要加速成网,天府新区核心成网,形成放射骨干,打造全域基本覆盖的综合轨道交通体系,轨道交通布局为“一轴双核六廊”的功能空间结构。
具体来讲,“一轴”指城市中轴线,“双核”指成都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六廊”则为:都江堰—郫县—成都中心城区、青白江—新都—成都中心城区、邛崃—大邑—崇州—温江—成都中心城区、蒲江—新津—天府新区、淮口—龙泉驿—成都中心城区、空港经济区—天府新区。
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天府新区的轨道交通编制规划也已出炉。天府新区核心区轨道交通网络,以“环+放射”的结构来打造。
高铁:规划6条出川高铁
在轨道交通建设上,成都将采取铁路、地铁、有轨电车“三管”齐下的方式,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
除了地铁,高速铁路和一般铁路也是成都未来发力的重点。规划明确显示,未来将新增成都至重庆、西安、郑州、武汉、昆明、贵阳等多个方向,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出川通道。
成都还要构建以市域铁路、城市快速轨道(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为主体,快速公交系统(BRT)、常规公交等各种公交方式融合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可靠、高效、协调的大公共交通体系,改善公交系统服务水平,提高公交系统整体效率,建设“公交都市”。
6条有轨电车线路情况一览
近期公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到:到2020年,成都将建成运营有轨电车线路6条,长度近100公里。目前,除了新津的在建项目,成都的益州大道、IT大道有轨电车项目在今年内也有望开建。据成都地铁公司负责人介绍,成都有轨电车计划近期2020年建成100公里—150公里,中期2025年建成约400公里,远期2030年建设800—1000公里有轨电车。2020年,有轨电车每天的运量力争达到60万—100万人,2025年力争达到250万—350万人,到了远期力争实现500万—600万人,远期轨道交通的总目标则是2300万人/天,实现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总量占比70%。
5年预计投数千亿元
日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四川省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对除“三州”外的贫困县全覆盖,与此对应,所有贫困县至少形成两个二级及以上(“三州”三级及以上)的对外公路通道,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和新村聚居点通硬化路。由此形成一个快慢搭配、外通内畅的交通网络。
2016年至2020年,四川省将投资1180亿元,确保建成雅安至康定、汶川至马尔康等7个高速公路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宜宾新市至攀枝花、绵阳至九寨沟等4个项目;力争完成新改建贫困地区国省干线公路5903公里。
未来5年,四川省将实施农村公路建设4.8万公里、渡改桥333处。为解决农村公路有路缺桥问题,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将总投资6亿元,完成桥梁建设2万延米。
利基础设施方面,四川省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贫困地区人人喝上干净水,丘陵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山区和高原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
电力基础设施方面,将优化改造110千伏农村电网骨干网架结构,解决35千伏及以下电网过负荷、供电质量差问题,提高10千伏配网“手拉手”供电比率,提高运行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运行水平,消除配网“卡脖子”及“安全隐患”问题。从具体项目来看,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将投向通村达户工程,工程建设规划总投资236.6亿元,其中,220千伏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3.3%,35千伏工程和10千伏及以下工程占总投资的68.7%。
通信基础设施方面,未来5年,在88个贫困县年均完成1000个左右行政村通宽带任务。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0%。
四川完成所有11501个贫困村新村建设
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新村建设扶贫专项方案》,明确将以新村建设为综合载体,加快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同步提升扶贫新村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到2020年,完成所有11501个贫困村的新村建设。
新村建设扶贫对象范围,将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的88个贫困县为重点,统筹推进全省其他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和贫困村新村建设工作。
在改善农村贫困户住房条件方面,到2020年四川省将全面完成5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对建不起房、改不起房的16.65万户特困群众,由政府主导提供农村廉租房;在地震基本烈度8度及以上设防区,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房实施抗震设防改造。
在提升扶贫新村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方面,四川省将统筹推进设施配套建设,推动“三建四改”配套工程和“1+6”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实施水电路通信和广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创建、沟渠堰塘环境整治和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加强和构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在贫困地区推进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工作。
近日,《贵安新区开发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出台,2015年至2017年三年时间,新区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实施开发建设重大项目280个以上,其中新建成220个以上。到2017年,新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80万人左右,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0亿元,新区产业园区要素聚集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城市主体框架及相关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心区建设初具规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西江经济带建设
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任务分工》,明确贵州加快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大通道、重要能源基地、生态走廊、产业园区等8项建设任务,助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
打造互联互通大通道
铁路:加快推进贵阳至南宁客专建设前期工作,确保2015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沪昆客专贵阳至昆明段建设,力争2016年建成通车。加快成贵铁路建设,力争2019年建成通车。有序推进隆黄线叙永经威信经镇雄至毕节等铁路建设。
公路:加快推进毕节至镇雄等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力争2015年建成杭瑞高速毕节经六盘水、普立至宣威段(除北盘江特大桥),2017年建成毕节至镇雄高速公路。协调广西加快建成厦蓉高速桂林至三江(黔桂界)段,力争2016年建成通车。协调广西加快建设银百国高乐业(黔桂界)至百色段。
航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共同推进龙滩电站通航设施提高通过能力建设。配合开展珠江水系航运规划修编,力争将北盘江-红水河航道由四级提升为三级纳入规划。加快推动都柳江干流航电一体化建设,协调广西加快推进洋溪、梅林两级枢纽建设。
航空:按照贵阳机场“一小时飞行圈”规划,共同打造贵阳-昆明、贵阳-南宁-东盟国家航线网络。共同推动贵州与云南、广西、广东等重点旅游景区直飞、环飞航线建设。
大通关建设:加强贵州与沿海沿边地区通关协作,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合作模式和检验检疫直通放行业务模式,争取跨关区、跨检区口岸直通试点,实现监管互认、信息互换、执法互助和口岸、海关、检验检疫部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通关。
建设西江上游重要能源基地
加强与广西发展改革、能源等部门合作,共同争取将兴义电厂二期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力争2017年开工建设;稳步推进南北盘江等重点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加快推进黔南、威宁等地风力、光伏发电,积极推进垃圾发电。深入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继续落实“黔电送粤”,加快推进“黔电送深”。鼓励广东、广西、云南企业参与贵州煤炭资源整合及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共建珠江—西江生态廊道
2017年建成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构筑以自然保护区为支撑的西江流域生态屏障。2020年建成珠江中上游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跨区域开展珠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共同争取国家将泛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积极开展滇黔川三省交界区域联合环境执法。2015年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监测数据共享制度及环保执法合作机制。加快推进万峰湖流域环境整治,加强万峰湖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家禽养殖业和蔬菜、茶叶、中药材、花卉等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到2017年,六盘水、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地建成面向粤、港、澳的100万亩蔬菜、500万亩马铃薯供应基地;到2020年,把贵州建设成为粤、港、澳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工业转型升级:以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园区为平台,合作共建“大数据飞地产业园区”。推动射电天文数据处理中心、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等一批大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深化桂黔铝及铝加工战略合作,加强装备制造业合作,加强大数据、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旅游业:依托民族风情、红色历史、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建立旅游战略联盟,整合旅游资源,合作开发优势特色旅游项目,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线路。2020年将贵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大健康医药产业:共同推动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苗医苗药、中医药等民族医药优势,共同推动新医药产业发展,2020建成国家重要的民族药业基地。
会展服务业:依托广交会、中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知名平台,每年开展投资贸易对接活动,共同推动现有品牌展会向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共建产业园区
推进广西百色市与贵州黔西南州等相邻地区产业园区合作,加快瓮福500亿元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华润集团毕节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威集团毕节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对口帮扶共建园区建设步伐,推进都匀经济开发区与广州产业园、黔桂煤电铝一体化生态工业基地建设。
联建特色多元城镇体系
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优化沿线城镇布局,加强城镇间分工协作,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培育形成功能互补、共建共享的城镇带。2017年联手打造一批高铁新城,2020年建成功能互补、共建共享的城镇带,形成全国城镇化“第三横”发展格局。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推进教育协同发展,共同提高义务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探索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医疗卫生交流合作,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反恐应急专业队伍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治安信息共享和防控协作机制。
共建开放合作平台
深化黔粤、黔桂合作,加快建设连通广西、面向东盟和联通广东、面向港澳的交通大通道,加快建设贵广高铁新型城镇带,把贵广高铁经济带打造成为泛珠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深化黔南、河池区域合作,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接,延伸整合产业链,支持黔南河池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2016年启动黔南、河池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
8月份推进情况
贵州省重点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真抓实干、突出实效,想方设法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百日会战各项目标任务正在稳步推进,会战成效初步显现。
8月份,贵州省百日会战项目共开工建设260个,建成投产(投运)221个,分别占百日会战目标任务的16.7%和21.8%。全面推进的8683个项目到位资金1212亿元,完成投资1412.5亿元,分别占百日会战目标任务的23.8%和25.6%。
各地百日会战期间投资完成情况详见表1:
百日会战投资目标
百日会战完成投资
其中:1708个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百日会战期间完成投资634.5亿元,占百日会战目标任务的24.7%。各地百日会战期间投资完成情况详见表2:
百日会战投资目标(亿元)
百日会战完成投资(亿元)
完成比例(%)
云南省日前发布《云南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沿边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第一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按照与“十三五”规划和兴边富民工程相结合的要求,云南省决定从2015年到2020年,先边后内,实施两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以25个边境县110个沿边乡镇所辖814个行政村和沿边19个农场为范围,覆盖9036个自然村、426个农场生产队,60.5万户、242万人,覆盖人口占边境县总人口的35.4%。第一轮从2015年至2017年,以110个沿边乡镇所辖373个沿边一线行政村为范围,覆盖3783个自然村,同时,兼顾沿边19个农场。第二轮从2018年至2020年,以110个沿边乡镇所辖其他441个行政村为范围。
通过努力,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的目标。“五通”即: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互联网。“八有”即:村委会有合格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合格卫生室和村医,自然村有宜居生活环境,户有抗震安居房,人均至少建成一亩高稳产农田地,人均至少建成一亩特色高效的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果,人均每年至少出售一头以上商品畜,每个劳动力至少学会和掌握一门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三达到”即: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以内、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所在县(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或超过所在县市平均水平。
据介绍,第一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抗震安居、产业培育壮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寨环境整治、劳动者素质提高6项工程31个子工程,三年总投入65.6亿元。基本思路是通过具体工程的实施,整合资源、整村推进、项目到村、扶持到户,切实推进“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建设,力争使边境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中,安居房建设和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是重中之重。抗震安居工程包括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居房建设,将实施7万户(其中边境农场0.1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房建设,三年投入28.2亿元,占计划总投入的43%,目标是把沿边村寨建设成为“村美人和谐”的生态宜居“幸福家园”。
实施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包括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特色经济林、畜禽产品养殖、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高稳产农田地、退耕还林还草、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科技兴边富民专项建设9个子工程,总投入6.735亿元,占计划总投入的10.3%。目标是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打造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投入较大的还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实施乡村公路硬化、村内道路硬化、农村电网全覆盖、农村安全饮用水提升改造、宽带互联网、广播电视户户通6个子工程,总投入24.64亿元,将通过推进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毛细血管”。
5年内计划投万亿元建综合交通运输路网
8月31日,从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 云南确立综合交通建设5年大会战(2016—2020年)专项目标,明确提出从2016年开始,5年内将投资一万亿元建设综合交通运输路网。
5年会战规划明确提出,聚焦滇中城市经济圈,加快滇中城市综合交通建设。率先在滇中城市经济圈建成集高速公路网、城际铁路网、航空网、现代物流集疏运网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滇中城市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此外,云南将按照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化衔接、零距离换乘”的要求,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做到公路、铁路、机场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调管理,促进各种交通方式在区域间、城乡间、城市间、城市内的有效衔接,提高运行效率。5年间,实施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100个重大工程,估算总投资10000亿元,计划投资600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5个,估算投资5000亿元,计划投资3100亿元;新建项目55个,估算投资5000亿元,计划投资2900亿元。
其中,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公路网是其中重要一部分,即建成枢纽型、功能型、网络化、智能化的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网,实现滇中城市互联互通。
公路网将突出重点,加快迪庆、怒江、临沧高速公路建设。打通省际“断头路”、“瓶颈路”,实施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实现与四川、贵州、广西、重庆高速公路快速连接。基本建成适应开放型经济的公路网,推进连接周边国家高速公路和国家级、省级口岸高等级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沿边高等级公路。共实施高速公路重点项目48个,总里程4049公里,其中新建国家高速公路692公里、地方高速公路1500公里,估算投资5637亿元,计划投资380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2个,估算投资2453亿元,计划投资1881亿元;新建项目26个,估算投资3184亿元,计划投资1919亿元。
5年内将建成七出省五出境路网
日前从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云南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省正积极推进“七出省、五出境”公路通道建设,着力构建“互联互通”交通运输支撑体系。
“七出省”通道分别是昆明经攀枝花至成都通道,昆明经水富至重庆通道,昆明经富源至贵阳通道,昆明经普立至遵义通道,昆明经罗平至兴义通道,昆明经富宁至百色通道,大理经德钦至芒康通道。“五出境”通道则分别是昆明经磨憨至泰国曼谷公路通道,昆明经河口至越南河内公路通道,昆明经瑞丽至缅甸皎漂公路通道,昆明经腾冲至印度雷多公路通道,昆明经清水河至缅甸皎漂公路通道。
据介绍,云南省规划的“七出省、五出境”公路通道云南境内段里程共约4090公里。“十二五”期间建成高速公路2000公里,到2020年底,将建成高速公路6000公里,水运通航里程达到5000公里,“七出省、五出境”通道基本建成,滇中环线基本贯通。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表示,云南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新,西接缅甸连印孟,是我国唯一可同时与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相通相连的关键省份。同时,云南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西进可复兴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南亚东南亚,融入三大丝绸之路的省区。
一方面,以“七出省、五出境”通道和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内联、外通、省内成网”的高速公路网布局,为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支撑,为建成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保障。截至目前,昆明至成都、昆明至贵阳、昆明至百色、昆明至越南河内4条通道云南境内段已全部实现高速化;昆明至重庆、昆明经瑞丽至缅甸皎漂、昆明至兴义、昆明至磨憨、昆明至遵义5条通道云南境内高速公路剩余路段已全部开工建设;昆明至雷多、昆明经清水河至缅甸皎漂2条通道云南境内高速公路剩余路段的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仅剩大理到拉萨通道尚未全线启动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另一方面以沿边国道G219建设为重点,加强普通国省道建设,2020年底,沿边干线公路G219全面贯通,提高云南对外开放水平。与此同时,以建制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完成建制村公路建设,推进重点路网改造、窄路面加宽改造、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实施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车、通邮政。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9月17日,昆明市政府分别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中国电信云南公司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两大电信运营商将与昆明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电子政务提升等方面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昆明市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的协议内容显示,双方将在完善通信基础设施、促进信息惠民利民、带动智慧升级和产业转型三大领域十五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加速政务云、区域产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基础能力建设,在社会管理、安全保障、公共交通、产业升级、医疗健康等领域推动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加速昆明“智慧城市”建设等。此外,以“宽带乡村”建设为基础,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积极推动宽带提速降费,在年内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4G全覆盖、实现8个郊县803个行政村有线宽带覆盖,同时,将推动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人保、社保、医保和劳动就业信息进村入户,推广普及医保“村医通”。
昆明市政府与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将围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九大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把传统农业升格为O2O线上线下协同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重点推动和扶持“互联网+特色农业”发展;在“互联网+工业”领域,加速推进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促进工业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开展昆明中小企业“智慧企业”达标认证工作,推动“互联网+中小企业”落地实施等。据了解,未来五年内,云南电信将在昆明市投入35亿元,建设包括移动互联网、城乡宽带光网、昆明泛亚云计算中心、智慧城市平台、智慧家庭及大数据等在内的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6000元/m²
6300元/m²
3700元/m²
5500元/m²
5800元/m²
7100元/m²
4100元/m²
6200元/m²
5500元/m²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五大经济区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川办函〔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将《成都平原经济区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川南经济区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川东北经济区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攀西经济区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川西北生态经济区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以下摘录“川南经济区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 ”一、加强规划引领(一)编制实施《川南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川南经济区综合交通线网规划》、《沱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规划》、《越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规划》等规划。(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川南四市人民政府)(二)组织开展《长江上游及主要支流岸线资源开发研究》、《自贡内江同城化发展研究》、《川南四市应急管理联合协作机制研究》等事关川南经济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川南四市人民政府)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三)完善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旅游、市场、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资源开发和能源等专项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重大项目协调会商制度。(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研究建立企业行业协会联系机制,推动川南四市各行业广泛合作交流。(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五)加快川南城际铁路、成贵铁路、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等项目建设,争取渝昆铁路(四川境内段)年内开工建设,推进蓉昆高铁成都经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自贡(宜宾)段、沿江铁路西昌至宜宾段前期工作,加快宜宾铁路交通枢纽中心建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川南城际铁路公司,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六)加快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四川境内段)建设,年内建成宜叙高速公路、叙古高速公路。推进G8515线荣昌至泸州(四川境内段)、宜宾至威信、仁寿至宜宾、仁沐新、宜宾至新市、内江至南溪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联合打通城际间瓶颈路、断头路,整治烂尾路、破损路。(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川南四市人民政府)(七)加快长江宜宾至重庆川境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推进长江上游水富至宜宾航道整治工程、沱江自贡至泸州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务实推进宜宾、泸州两港整合,力争有阶段性进展。(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八)加快推进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批复可研。探索共建川南水务集团。(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川南四市人民政府)(九)加快推进泸州、宜宾机场迁建工程和自贡凤鸣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建设进度。(责任单位:自贡、泸州、宜宾市人民政府)四、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十)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进川南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十一)加快长宁—威远、滇黔北—昭通(四川部分)等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推进富顺—永川区块勘探开发,研究设立川南地区页岩气综合勘查开发试验区。(责任单位:省能源局、国土资源厅,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十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白酒、机械、化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川南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十三)积极培育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三大工程,加快推进现代物流示范区建设。重点培育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构建川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群。(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促进局)(十四)搭建创新创业转化孵化平台,探索省市共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研究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责任单位:科技厅、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十五)推进川南全域旅游开发,以川南文化旅游展示活动为平台,合力推出酒文化、盐文化、竹文化、恐龙文化、大千书画文化、水上休闲等旅游新产品,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景区和线路,编制川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责任单位:省旅游发展委,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十六)加快川南经济区要素集聚和资源整合,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研究建立川南产业园,开展川南新区前期研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投资促进局,川南四市人民政府)五、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十七)推进川南“一卡通”建设,开展景区市民卡优惠试点。加快川南通信一体化,形成取消移动通信漫游费和长途通信费实施方案。推进区域大数据平台建设。(责任单位:省政府金融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十八)推进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级平台建设,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范围。加强区域传染病防治、重大疫情联防联控,促进急救网络系统互联互通。(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川南四市人民政府)(十九)共同举办各类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资源服务共享,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文化厅)(二十)加快推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大乌蒙山片区教育扶贫力度,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教育厅)六、推进市场一体化(二十一)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本,支持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研究设立川南城市银行。加快建设川南金融信息服务网,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省发展改革委)(二十二)研究建立区域物流合作机制,促进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川南经济区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口岸物流办、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七、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二十三)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健全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厅)(二十四)加快推进釜溪河—威远河流域、越溪河流域综合治理,继续推动岷江、沱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八、推进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二十五)利用各类经贸和投资促进活动平台,联合开展招商引资、投资促进、项目推介活动。(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省投资促进局、省发展改革委)(二十六)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城市群建设,加强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交流互鉴,深化与滇、黔、渝等毗邻地区区域合作。(责任单位:川南四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
四川房地产网媒联盟
蜀ICP备号 | 川B2- | 宜网安 | 地址:宜宾市临港区地中海蓝湾28栋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安化工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