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pp的特性

释义/共聚聚酯
共聚聚酯(Z-树脂):是全新的透明工程塑料系列,高透明度高抗冲性高耐化学性的完美组合。
物理特性/共聚聚酯
透光率达91%,达到有机玻璃的透明,冲击性韧性极好接近甚至超过聚碳酸酯。
用途/共聚聚酯
适合注塑、挤塑、挤吹加工,可应用于化妆品包装、透明文具、透明家电、牙刷、玩具、医疗、吹瓶、薄膜、片材等等透明材料应用的领域。[Ayoungfirmwithcenturyofexperience!
机械性能/共聚聚酯
PETG共聚聚酯具有很高的韧性,作为片材、管材和包装容器,性能仅次于聚碳酸酯。
光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共聚聚酯
PETG的低结晶或不结晶性使其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在表面光泽度极高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透明性,10mm厚的片材的透光率仍在80%以上。PETG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耐化学物质的作用,如家用洗涤剂、稀酸、稀碱等,但有些化学试剂和溶剂对它的性能也会有所影响。另外,PETG阻隔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也很强。由于材料本身是透明的,成型时无需添加助剂,因此用作食品包装材料不会污染食物,是一种环保产品。
相容性/共聚聚酯
PETG的相容性主要体现在与其他高聚物共混时的相容情况。相容性好,无疑又为它的应用拓宽了一个领域。如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光泽度、韧性和耐热性都很好的工程塑料,但存在耐化学性、耐应力断裂的能力和加工性能都很差的缺点。如果PETG和PC的相容性很好,那么也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1:51:47
贡献光荣榜聚丙烯PP共聚与均聚的区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聚丙烯PP共聚与均聚的区别
|0|0|文档简介
总评分4.8|
浏览量30918
&&聚丙烯PP共聚与均聚的区别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CAS号是,MDL号是MFCD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编号系统
EINECS号:
RTECS号:WL6478000
PubChem号:[1]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物性数据
1. 性状:有液体状胶乳和固体状橡胶两种,有苯乙烯气味。
2. 密度(g/mLat 25°C):0.9-0.95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1.04
4. 熔点(?C):未确定
5. 沸点(?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C,760mmHg):未确定
7. 折射率(n20/D):未确定
8. 闪点(?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未确定
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C):未确定
11.蒸气压(mmHg,37?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114.4 ?C):未确定
13.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临界温度(?C):未确定
15.临界压力(M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溶解性:不完全溶于汽油、苯和氯仿[1]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毒理学数据
皮肤/眼睛刺激数据:
兔子眼睛接触:50mg/24H反应:轻度[1]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9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7、 重原子数量:1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27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1]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性质与稳定性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发生
避免强氧化剂[1]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贮存方法
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确保有良好的通风[1]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合成方法
(1) 由丁二烯和苯乙烯进行乳化共聚而得。用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为乳化剂,用过硫酸盐为催化剂,必要时,另加适宜的分子量调节剂和适宜的反应速度调节剂。由此所得者为液状胶乳。  如进一步在加热釜中(亦可同时加入其他食用级配料)进行凝聚,凝聚物经压榨除去浆液后,用加碱的(或不加碱的)热水进行洗涤,并用水淋洗,一直到成为中性。最后将凝聚体加以干燥,以除去可挥发性物质。此为由乳胶制成的固体状橡胶。75/25固体状橡胶亦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在己烷溶液中用丁基锂为催化剂,进行溶体共聚而成。共聚后残存的溶剂和挥发性物质可用热水处理法或滚筒干燥法除去。  上述两种固体状橡胶的最后成品可制成板状或均一的可自由流动的颗粒。其中可含有食用级抗氧化剂。颗粒形式者,并可含有适当的分散剂。
(2) 用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为乳化剂,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必要时添加适量的分子量调节剂和适宜的反应速度调节剂,由丁二烯与苯乙烯乳化共聚即得乳胶。  如进一步在加热釜内进行凝聚,凝聚物经压榨除去浆液后,先后用稀碱液和水洗至中性;最后将凝聚体干燥除去挥发性物质,即得固体橡胶。75/25固体橡胶也可由丁二烯和苯二烯在己烷中用丁基锂为催化剂,进行溶液共聚,再除去溶剂而得。
3.用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为乳化剂,以过硫酸盐为引发剂,由丁二烯与苯乙烯进行乳化共聚制得胶乳,再经凝聚、干燥得固体橡胶。75/25固体橡胶也可由丁二烯和苯二烯在己烷中用丁基锂为催化剂,进行溶液共聚制得。
4.工业上合成丁苯橡胶有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又分高温工艺和低温工艺,其中,以低温乳液聚合使用较多。低温乳液聚合丁苯橡胶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原料,以松香酸皂或脂肪酸皂等乳化剂在水中乳化,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聚合:
将丁二烯、苯乙烯、乳化剂(如歧化松香皂)和水及碱混合成乳液,加入引发剂(如过氧化氢对孟烷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活化剂(如硫酸亚铁、EDTA或吊白块等)和调节剂(如叔十二硫醇等),在低温下(5~8℃)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反应达到预定的转化率时,加入终止剂(福美纳等),然后脱气、混合,加入稀硫酸和盐水凝聚,经过皂化、洗涤、真空吸滤,再次洗涤、粉碎、干燥即得成品。
溶聚丁苯橡胶是以丁二烯及苯乙烯为聚合单体,正丁基锂为引发剂,抽余油或环己烷为溶剂,四氢呋喃为结构调节剂,在聚合釜中进行间歇式无规共聚,聚合转化完成后,加入偶联剂进行偶合反应,然后经汽提水析凝聚,回收溶剂及四氢呋喃,含水胶粒经挤压脱水、膨胀干燥、压块包装后即为成品。[1]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用途
用于制造海绵橡胶、浸渍纤维和织物,还可直接用作胶粘剂、涂料等
用于铝塑复合管、无油密封、工具制造、圆珠笔握手套、汽车电器塑料件等
作胶姆糖基料,我国规定可用于胶姆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用于食品着色。也用于羊毛、蚕丝、尼龙、皮革、纸张、塑料、木材、医药和化妆品的染色。  用于制造丁苯胶黏剂,也可与天然橡胶并用生产溶剂型压敏胶,还可  用于增黏SBS溶剂型胶黏剂。乳聚丁苯橡胶为通用型合成橡胶,能与其他合成橡胶混用,用于制造胶管、胶带、轮胎、胶布制品、鞋类、电线电缆、胶黏剂等。溶聚丁苯橡胶用于制造轮胎、输送带、胶管、模制品、胶布、胶鞋及医疗制品等。[1]
.物竞化学品数据库[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枝共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