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条小学数学方程应用题应用题!感恩戴德,我是大白,急死了

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第一卷 楔子
项羽孙权同时来 不引起纷争才叫怪东方龙吟寅卯时分,一灯破晓。
东方龙吟夙读晨耕,披阅《东坡七集》至百卷之尾,慢慢陷入冥想沉思。
突然,电脑屏幕不堪久遭冷落,自动呈出“星空模拟”幻象,现出一片虚拟世界,令龙吟若迷若醉,若寐若醒:茫茫宇宙,幽冥世界,群星映射,流走奔涌;有个亮点,跳跃前来,先如奔星,后若烛光,进而如日似月,耀于中天,环宇通明。其下又有一球,悠然旋转,愈转愈缓,愈近愈晰,原来便是地球。接着电闪雷鸣,阴阳相薄,乌云密布,周天皆暗,唯有一光如柱,直射地球中部一个洼坑的左侧。
屏幕下方出现坐标:北纬30&6’,东经103&51’。
接着镁光耀闪再三,只见图像周围,群山突兀,江水澎湃。九顶于上,邛崃环左,峨嵋耸立于下;右侧诸江,汇成滔滔岷水,滚滚而去。此时图像顺时针调转九十度,再变俯瞰为平视,浩浩乎西向扫描,面前俨然一大戏台。
台上真的在演戏。上演一i让人屏息静听的好戏。
只见高台之上,端坐一人,年约三十左右,趾高气扬,面带怒容;两侧各有卫士四人,执戟而立,面目冷峻,如同泥塑。舞台下有一羸弱之人,坐在薄薄草垫子上,仰面而视。
突然,台上之人大吼道:“你找死哪!上回那陆贾,像个长舌妇似的在这儿唠唠叨叨,我说,你再敢烦我,就把你放到油锅里烹了,弄去喂狗!后来他连屁都没敢放,拔起腿就跑了。你是何人?难道你长着铜头铁脑袋,不怕油煎火烧吗?”
草垫上的人心平气和,侃侃而谈:“霸王休怒。我侯公只是一个平头百姓,没有陆贾那么大的名气,死了也不足惜。虽然我从汉王那儿来,但不见得就是汉王的说客,说话做事也不见得不替您大楚着想,您不妨先耐心听听我的话,要是我说的有理,对楚汉两国都有利,那我就没有白跑一趟;要是您听了不高兴,再把我和太公一道扔进油锅也不晚,省得就太公那把老骨头,吃起来没有味道。”
楚霸王项羽听了这话,不禁觉得好笑,脸上有一些笑容似欲绽出,但旋即又收回,重新绷起脸说:“我就不放老东西回去,看那个泼皮无赖能怎么样?”
“霸王!上回汉王兵败而归,一想到把老父亲和妻室丢在了彭城,心中是有些郁闷。但他到处纳贤良,邀豪杰,调蜀汉三秦齐魏之师,集巴蜀汉地天下粮草,要与霸王您决一死战,您以为汉王这番举措是为了向您索要一个老父亲吗?错了!您还记得上次汉王与您交兵时,您将老太公推到阵前,说汉王若不撤兵,就把这老祖宗给烹了。可当时汉王一点都不介意,还笑着道:‘我与你项王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是烹了他老人家,那就分我一碗肉,我们一起承担这不孝的罪名吧。’您这种办法吓唬曾参那种儒生是有用的,可对汉王行不通。为什么?因为汉王的目的是夺取天下!在他看来,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什么事都可以退而次之。您知道吗,汉王从彭城出逃时,他的一儿一女与他同车,他怕人多车慢而被您的兵将追上,竟把自己的一双儿女全都推到了车下!大王啊,他连儿女的性命都不怜惜,难道还会为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而对您俯首称臣吗?”
“这种恶人,父母妻子儿女的性命都不管,真是畜牲都不如!把他作为对手,我都觉得恶心!”项羽高声叫着,还拍了一下身边的案子。
“大王!您的话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却过于意气用事。汉王不看重父母妻子儿女,他看重的是什么?他看重的是天下,是天下整个江山啊!只有非常之人,才能做出非常之事。汉王把铲除暴秦为要务,解脱民众困厄为忠孝,是大忠大孝。您可以说耻于和这不孝父母、不恤妻儿的人为伍,可您却不能说羞于和解救天下万民为己任的非常之人为伍啊!一般庸人孺子,大可以负荆请罪,跪在您的大营前,哀求您放回老人,大王您也一定不忍于心,念着旧日兄弟共灭暴秦的情谊,把老人送出营来。可汉王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举天下之兵与您决一死战,他真正的目的仍然是与您争夺天下,而您正好帮他加了一个举兵救父的好名声,天下人都会认为汉王才是真正的忠孝之士,而您却陷进了不孝不义的指责之中!”
项羽蓦然一愣,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想了半天,他冷冷地说:“我最恨的人是刘邦这个泼皮无赖,与他的老父亲本无怨仇,我说要烹他的父亲,只是一句气话,说出来心里痛快痛快罢了。”
“大王!谢谢您平心静气听我侯某说话,请您再继续听听,若我站在大楚的利益上,会怎么想这件事情。想当年秦始皇暴虐无度,天下人纷纷揭竿而起,第一个扯起义旗的是您项楚。那时,天下人都认为正义在您项楚,英雄豪杰纷纷投奔的,还是您项楚。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所向披靡的,没有人比得上大王您;兵强将勇、百战百胜的,没有人比得上大王您;诸侯敬畏、惟命是从的,没有人比得上大王您;割地裂王、分封诸侯,势力最大、疆土最广的,依然没有人比得上大王您。可只不过才八年之久,您的疆土却越来越小,智谋之臣越来越少,而败仗却越来越多,勇将直臣出走的越来越勤。大王您想过没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项羽皱了皱眉头,轻声答道:“我也一直纳闷,可是怎么也想不通这道理。”
“大王您和人赌博过吗?赌博的事儿,首先要有源源不断的赌资,有了财路子,就能心平气和地和对家赌个输赢,今天我输了,那没关系,明天又输了,也没关系,我有本钱,一定会有赢的一天。您与汉王争夺天下,就像这赌博,只不过赌资不是钱财,而是天下人心。可大王您太性急,没等赌阵布好,就把身上的钱全都押给了对手,自己空着手与人对阵,您自以为本事高强,肯定会把钱赢回来,可您输了,输了不要紧,可您还沉不住气,要动怒,要做不理智的事。”
“照你说来,我项羽已经失去了天下人心?”项羽有些吃惊,俯身向前靠了靠。
“大王,既然您真心想听,侯某我就给您直言。昔日您与汉王结为兄弟,约天下义士共诛暴秦,并说好谁先打进长安,谁就可以作秦王。汉王首先进兵长安,与秦地之民约法三章,严饬军纪,秋毫无犯。而大王您入关稍后,进了长安,就火烧阿房宫,杀戮数十万无辜,使秦人心寒如冰,把您当成凶神恶煞,把汉王视作仁义之君。一下子您就把天下人心失尽,先失了仁。接着您又自封西楚霸王,离开长安,建都彭城,还让汉王也离开长安,另封给他汉中,又失了信。当初天下豪杰与您共举大义于薛城,共立楚怀王孙子为天下至尊,可您到了彭城之后,却把那楚王无理撵走,尽管他原是个牧童,可他是天下豪杰一起拥立的啊!这样一来,您再失了大义。即使如此,您还有一统天下的资本,那就是您手下的人才,以范曾之忠、陈平之智、韩信之勇,安定天下易如反掌,可您却气死范曾,赶走陈平,冷落韩信,结果您又失去了智。仁、信、义、智,这四点都是您本来拥有的宝贝,是问鼎天下最基本的资财,可都被您丢得光光的,而且还都送给了汉王,您怎么再与汉王一赌天下呢?如今天下情势,汉王已是个豪商巨贾,大王您却破落得露了瓮底儿。天下就是一个大市场,所有的人都愿意与豪商巨贾一块做生意,有谁愿意与穷光蛋一块瞎摆乎呢?当然,大王您还没到穷光蛋的地步,您还有一点资财,那就是您手中的老太公。如今老太公在您手中关押了三年,说不定哪天他就会死在您的军中。那时您可就什么都没了,天下再也没有人会理您了!”
项羽听了,大为悌怖,急忙起身上前,拉住侯公说:“侯先生,那依你之言,我该怎么办呢?”
侯公怡然笑道:“大王,依我之见,您可以把您手中唯一的资财卖出去,用他换回一笔财富。”
项羽大为不解:“卖给谁?连刘邦都不要他爹了,谁还会来买这老头儿?”
“大王,既然如此,您就把老太公请出来,好生款待,让他吃得满面红光,再换一身新衣,用四乘之车,把他送回汉王之处。这样,天下之人便会以为大王您还是有仁有义的,如果汉王还与您刀兵相见,那他便会失去人心,就等于他把赢去的资财又给您送了回来。我想,汉王肯定会与您重归于好,再以鸿沟为界,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大王自可解去盔甲,建号东帝,安抚东方诸侯,让楚国民众休养生息,以待天下之变。汉王本来就比您年长二十多岁,由着他活也活不过您啊!再说了,汉王一向喜欢安逸享乐,说不定他因此感恩戴德,安于做大王您的藩属之国呢?”
项羽听了,甚为高兴,他向众臣叫道:“好!快传我的旨意,就按侯大爷的话办了,我要与老太公置酒高会,三日之后,送他老人家回去管教他那不肖的儿子!”
大幕徐徐落下,台下掌声如雷。
转眼屏幕再启,又是一番场景:只见一人手持书简,焦躁不安地站于宫庭之中,独立好久,一言不发。突然,他仰天长叹:“曹阿瞒,你欺人太甚!难道我孙仲谋只会按你的旨意行事,非要把刘备杀了,成全于你才成吗?那样我不就成了千载耻笑的懦夫了吗?三尺童子都不屑为的事,怎么能由我做呢?可笑,可笑!曹阿瞒,看我如何回信,驳你个体无完肤!”
台上的孙权刚刚拿起笔来,走到台前,欲向观众述说心中郁闷,只听台下有人尖声高叫:“停,停,停!”
镜头再转一百八十度,只见台下坐满了观众,这些人个个峨冠博带,神情肃穆。正中一人,身穿龙袍,头带紫冠,几条珍珠练串在额前微微飘摆。显然是他摇了头,才有人高声让戏停下来的。
“苏爱卿,你编的这i戏,道白很是精彩,然而朕不明白,怎么刚才项羽与侯公还正说着话,转眼之间,又成了孙权与曹操对答了呢?”
“是啊!刚才是秦末汉初,转眼又成了三国鼎立,岂不是变得太快,让皇上怎么能不摇头呢?”那个细声细气的人跟着帮腔。原来这人是大宋皇宫历侍三四位皇帝的老太监,名叫陈衍,而他扶侍的皇帝到底是仁宗,还是英宗、神宗、哲宗,此时尚弄不清。
只见皇上身后走出一人,体态略胖,面长髯密。动静徐纡自然,神色不卑不亢。他从容上前,轻轻地向皇上跪施一礼,答道:“皇上,臣苏轼所编之戏,分为两i。前一i写的是侯公游说项羽,为汉高祖索回了刘太公;后一i则是孙权回信曹孟德,今天一同献上,供皇上御览。”
“你写的这两i戏,史书上实有其事吗?”皇上问道。
“皇上,这两件事情,司马迁的《史记》和陈寿的《三国志》都曾写到,不过叙述简略,一带而过。臣以为恰是古人未写的地方,臣补写出来,再加演绎,方才有趣。如果前人已写详尽,臣再拾人牙慧,不仅臣苏轼觉得毫无新意,皇上您可能也会以为了然无味,所以臣才将古人语焉不详之事,虚拟出来供皇上与众位大臣观赏。”
皇上频频颔首:“嗯。如此说来,还是有点意思的。”
苏轼见皇上没什么异意,便站起身来,准备让戏接着演下去。突然,皇上身后又站起一人,高声叫道:“皇上!臣有一言,请皇上明察!”
众人一看,原来是史臣司马光。“皇上,苏轼所写之事,史实真与不真,臣以为既是戏剧,不可苛求。然而自秦末而迄三国,臣的《资治通鉴》从第八章起,一直写了七十余回,洋洋数百万字,却被他大幕起落之间,一带而过,真让老夫心里憋气!臣司马光与苏轼同为先贤欧阳修公之后学,深知为文简约之理,然而两汉数百年事,被他一笔抹杀,臣以为这样太没章法!”
皇上看着司马光,先是笑了一笑,然后转头又问苏轼:“苏爱卿,你说呢?”
苏轼笑道:“皇上,戏便是戏。若按司马光所言,述说古人故事,定要循章遵矩,慢慢道来,那么一i戏需演上几十年、几百年方能演完,皇上您的大晟府内,纵然有百万艺人,也不可能把秦汉以来的故事,从头到尾全部再现一遍啊!”
司马光毫不相让:“不对!我不是那个意思!虽然戏文不可照搬历史,可也要讲究启、承、转、合之法,决不可过于仓促,让人应接不暇啊!自古为文为人,都要前后有个照应。难道是老夫太老了,跟不上你的脚步了?什么‘虚拟’不‘虚拟’的,听到这个词儿,老臣心里就不舒服!史实便是史实,为何要去‘虚拟’?今天当着皇上,我实话实说,这样的戏,我看不下去!”
苏轼突然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司马光啊司马光,要不然我怎么老叫你‘司马牛’呢?你就像条老牛,直筒筒的,不知道拐个弯儿!戏文就是戏文,它是在台上演的,不是给人放在案头考证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还有不同的时间,都要集于一个地点,择其精要,加以再现。在这舞台上,只能求其神似,不求形似。您的《资治通鉴》写得老练精到,苏轼深感敬佩,可我的戏文若这么写法,岂不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人家连闻都不愿意闻,谁还有耐心看下去呢?”
众人听了,无不开怀大笑。
司马光站在一边,嗫嚅半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在他身后,又有一人走了出来,只见他帽子高高,身子瘦削,面带菜色,容颜枯槁。他一不是大臣,二不是诗圣,乃是宋朝一个大儒,他来听戏,体现了皇上包容百家、野无遗贤的旨意。一见司马光没了言语,他便站了出来,给皇上重重一跪,然后慷慨陈辞:“皇上!苏轼戏文,全是杜撰,于史与经,考无凭据。臣听到刚才他所‘虚拟’的侯公之言,一派纵横家言论,完全是苏轼自己的言语。蜀学汗漫无际,为所欲为,一向为大儒所不齿,微臣以为,苏轼这番言语,上扰圣心,下乱民情,请皇上明察!”
苏东坡听了这话,并没回答,只是抬起右手,捏着鼻子,“吭―吭”几声,只是向外出气,并没有捏出鼻涕来。众人知道,他是要将一股冬烘之气,排于自己的气息之外。于是全都大笑起来。
那人显然明白这是何意,于是怒道:“你――无礼!”
苏东坡这才笑着说道:“大儒先生,今天我们是看戏,不是学派之争;你要想说什么礼法,也等戏散了,到了朝堂之上,再说不迟。什么‘上扰圣心,下乱民情’?未免言过其实了吧!”
“非也,非也!苏轼,你把市井小民之语,强加于侯公和项羽之口,这也罢了,可你字里行间,充满对汉高祖的不敬与亵渎!汉高祖是一朝天子,开国之君,所谓‘泼皮无赖’之语,都是司马迁等人恶语中伤。对汉家高祖如此无礼,我朝之人看了此戏,会对大宋太祖太宗如何呢?”
“你――”苏东坡纵然满腹言语,此时却说不出了。
“皇上,臣还有话!”大儒见自己占了上风,便撇下苏轼,面对皇上又说:“皇上!苏轼戏文,更有不合圣贤遗训之处!古今圣君,治理天下者,不外乎‘仁、义、礼、智、信’五字。可苏轼戏文,只说项羽不仁、非义、无智、失信,独一个‘礼’字,他只字不提。难道项羽便是天下礼仪的典范么?孔子以来,儒家治国,以‘礼’为先。我朝贤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谨守一个‘礼’字。没有‘礼’,天下便会大乱,苏轼之诗之文,处处都是‘情’字,‘礼’如凤毛麟角,他根本就不愿提起,臣早就说他是个大不‘敬’之人!今天的戏文,又是一个例证!皇上,有礼才能有法,近来朝臣只争变‘法’,不谈复‘礼’,更不知‘克己复礼’。臣恐常此以往,国将不国矣!”
皇上本来兴致很高,听了这番言论,想说是,心里别扭;想说非,却又说不出口,想了半天,他只好站起身来,将龙袖一甩,对身旁傻站着的陈衍怒气冲冲地说:“还看什么?起驾回宫!”
于是台上台下,各色人等,霎时全作鸟兽散。
苏东坡颓然跌坐凳上,无可奈何地吐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他转过身来,环顾四周,只见不远的地方,尚有一人没有离去,直面向着自己,拂髯而笑。
东坡惊讶地走过去:“哎呀!荆公,你也来了?今天我的戏,演砸了!让您见笑了。”
那人好像正是赋闲已久的王荆公王安石,此时他只是拈须而笑,对苏东坡的解释不置可否。
东坡以为认错了人,更是吃了一惊。他走近了些,边走边问:“呃,您怎么不吭声?莫非你不是王荆公,而是蜀郡戏子扮演的?再不然,您是等着收拾东西?难道我屁股下面坐着你家凳子?没有啊,我站着啊?!”
王安石这才嘿嘿笑了起来。他慢慢地走到东坡身边,拉着他的手说:“子瞻,你那戏文,写得十分佳妙,能看透其中深意的,非我莫属。然而你的锋芒,已被风霜磨钝。若是我写,我还要加上汉高祖的一句最精彩的口头禅。”
东坡见那人果是王荆公,而且对自己大加赞赏,便高兴起来,他急忙追问:“高祖哪一句口头禅?请荆公道来。”东坡心想,汉高祖是徐州丰沛之人,我苏轼曾在那里当过多年太守,知道徐州人口头的活鲜话儿数不胜数,一时竟想不出汉高祖爱说哪一句来。
王安石先是不说,自己憋着,也让苏子瞻憋着。
憋了好久,荆公突然高声大叫:“腐儒!我不想再拿尔等帽子撒尿!”
东坡先是一愣,随即便与荆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先是仰天,后又俯地,朗朗笑声,惊得空台回声再三,群山呼应无穷,霎时日色昏暗,仿佛天公惊惶失措,不知人间“一时多少豪杰”。
二人笑了半日,东坡才慢慢拉过王安石的手:“荆公,来到眉州,便到了我的老家。子瞻想请您去吃一点蜀郡风味,不知你有兴致否?”
“什么蜀郡风味?莫非又是‘东坡肉’吧?不行,年纪大了,油腻的东西吃不了啦。还有,辣的也不行。”王安石一面欣然应诺,一面提出两个条件。
“呃!荆公,我说的这种风味菜,既不腻,也不辣,其实刚才你已点出来了!”
“什么,我刚才说了什么?这看戏的地方,我干嘛要点菜?我点了菜么?”这回该王安石摸不着头脑了。
“是啊,您刚刚还大声叫着:‘腐儒!’今天我请您吃的,就是蜀郡的腐乳啊!”
二人携手,大笑而去。
此时屏幕亮了起来,上面出现一行字幕:
荆公坡公,此番宴罢,蜀郡腐乳,名扬天下。
阅读数[1474]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我真该感恩戴德--《福建质量管理》1994年02期
我真该感恩戴德
【摘要】:正 熟人好说话,这或许是真的,至少假酒假烟相对地不会向你倾销,兔子不吃窝边草唉!我楼下的那这小店铺的店主就曾指着我想买的那种烟对我说:"这是假的。"记得我走时曾有点困惑:"假烟怎么还摆着卖?"店主说:"现在都这样,没有办法。"而旁边站着一位汉子大概认为我应该感激而不该请问店主,急着插嘴称赞店主"买卖公平",于是我买了店主说是真的那一种烟,唯唯告退了。这已是几个月前的事了,但在我的脑海中却一直浮现出那位店主在同我说他卖的那一种烟是假烟
【关键词】:
【分类号】:F203【正文快照】:
熟人好说话,这或许是真的,至少假酒假烟相对地不会向你倾销,兔子不吃窝边草唉里我楼下的那这小店铺的店主就曾指着我想买的那种烟对我说:“这是假的.”记得我走时曾有点困惑:“假烟怎么还摆着卖?”店主说:“现在都这样,没有办法。”而旁边站着一位汉子大概认为我应该感激而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价格月刊;1980年21期
那天琳;[J];商业研究;1981年04期
;[J];中国劳动;1981年01期
;[J];中国劳动;1981年07期
裴本善;[J];上海会计;1982年09期
王文彬;;[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2年05期
张建昌;[J];商业研究;1983年01期
石生章;[J];经营与管理;1983年06期
;[J];宏观经济研究;1983年15期
冯正为;;[J];浙江金融;198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尤鸿治;;[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吴子昆;;[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于进;;[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程光华;;[A];老兵话当年(第七辑)[C];2004年
张少先;;[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三)[C];2005年
管美英;;[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汪广润;;[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张贵华;;[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冰隅;;[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北京日报;2000年
刘小聘;[N];中国妇女报;2000年
陆昕;[N];中国文化报;2000年
《茂名晚报》记者
邓新建;[N];法制日报;2000年
刘艳;[N];国际金融报;2000年
河南省安阳市 程树吾 王新海 晁怀志;[N];光明日报;2000年
王波;[N];光明日报;2000年
邱晓冬;[N];工人日报;2000年
郑红深;[N];人民日报;2000年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
谢戎彬;[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瞿晓峰;[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我是太原的,现下走投无路,明天急用救命qian, 谁能帮我渡过难关,定当感恩戴德,日后图报,一定加_百度知道
我是太原的,现下走投无路,明天急用救命qian, 谁能帮我渡过难关,定当感恩戴德,日后图报,一定加
谁能帮我渡过难关,明天急用救命qian,定当感恩戴德我是太原的,现下走投无路,日后图报,一定加倍奉还
提问者采纳
敢,只要给钱。
我需要用好几万了。就算让我带货都行
接黑活,只要你出的起,我就能干
10万砍人一只手想好在回答我!砍完立即离开
想都不用想,干。先付一半,事成之后另一半,另外给三天时间。让我摸清楚对方的出门规律
能成交吗?能的话马上进行
先付一半钱我要想想
那你说,定金必需有,还有就是完事之后,怎么收钱
钱打过去还是咋的
定金打卡,完事之后现金
定金百分之30
我不喜欢有整没零,多个零头
你过来吧我给你全部然后我们的人跟在你后面有必要帮助你!
多个58零头
汕尾陆丰甲子不行的话就打款再过来
先收定金,没有定金不干活,收到定金,我就会出现在你家楼下
行有行规,不用我多说吧
有没有个痛快话,能办就成交,不能办就各走各的。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感恩戴德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我现在也走头无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美国第一次打服日本:日本后来感恩戴德 - 上海资讯网
旗下栏目:
美国第一次打服日本:日本后来感恩戴德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邵逸夫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美国海军如今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已经成为常态。早在100多年前,美国海军“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中,向亚洲国家展示力量就是他们的重要使命之一。 美国黑船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让日本走向近代化 所谓的“大白舰队”由16艘新锐战列舰和7艘雷击舰组成,堪称20
美国海军如今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已经成为常态。早在100多年前,美国海军“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中,向亚洲国家展示力量就是他们的重要使命之一。美国黑船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让日本走向近代化所谓的“大白舰队”由16艘新锐战列舰和7艘雷击舰组成,堪称20世纪初美国海军的精华,也是美国军事实力快速增长的象征。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力主推动海军建设计划,要求通过强大海军来保卫海外权益,确保“门户开放”政策的实现。按照总统的精心策划,这支新建成的舰队要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环球航行,向英国等老牌海上强国和日本这样的新兴东亚强国显示美利坚的海上力量。为了让整个舰队更为显眼,适当柔化军力宣示色彩,罗斯福特别下令所有舰只一律漆成华丽的、具有喜庆意味的白色,世人因而称之为“大白舰队”。文/CFP理财师 薇/信:aayy1618,交流有价值的现货(原油,天然气,白银,铜)投资,获取每日行情资讯!美国黑船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让日本走向近代化日,“大白舰队”从弗吉尼亚州汉普顿海军基地起航。当时巴拿马运河还未开通,“大白舰队”沿大西洋一路南下,先后访问了巴西、阿根廷,然后穿越麦哲伦海峡北上,经过智利、秘鲁、墨西哥,最后来到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休整两个月后,“大白舰队”再度启程,先后访问了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菲律宾。日,经过近1年的长途跋涉,“大白舰队”抵达日本横滨港。
: /mil/0823.html
责任编辑:邵逸夫
朝鲜在去年底成功进行发射卫星之后,国外媒体就按照其以往习惯,判断朝鲜可...
解放军少将竟然是台湾间谍??!!媒体披露了十个潜伏中国大陆最出名的台湾...
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境外的媒体就像那个总是高喊...
About NetEase -  -  -  -  -  - 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阴谋与爱情》叶隽  席勒的一生事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青年时期,年,以17岁的席勒在《施瓦本杂志》发表抒情诗为标志开始其文学生涯,到狂飙时代最后一部剧作的完成;第二阶段为学者时期,年,此为席勒的转型沉默期,即分别以其两部学术著作的完成为标志;第三阶段为古典时期,年,是与 歌德建立友谊,并开创德国古典文学时期的魏玛十年,这一阶段,席勒多头并进,创造力焕发,不但在他所擅长的抒情诗、戏剧方面继续创造,而且开拓了新领域如叙事诗、文学批评等。其编辑活动则尤其值得引起重视,如编文学月刊《季节女神》、《诗神年鉴》等。
  而《阴谋与爱情》的发表和上演在席勒的第一阶段事业之中,有着鼎盛时期的标志意义。因为,同样是青年时期的作品,在《阴谋与爱情》中,席勒明显地将目光投向了市民社会,即平常人的生活情境,剧本关注的是市民生活与政治运作的结合点。正如席勒自己所定义的,此剧乃“市民悲剧”(Einbürgerliches Trauspiel),其要反映的,正是作者自己身处的德国社会。
  瓦尔特与斐迪南这对父子之间对于“幸福”概念的不同理解就很能说明问题,在瓦尔特看来,所谓的“幸福”首先是“通向公爵宝座的康庄大道”,他这样强迫自己的儿子去意识自己已经获得的“幸福”:
  别的十个人用尽九牛二虎之力还爬不上去的地方,你却游戏一样地睡一大觉就给抬举上去了!你十二岁当候补士官!二十岁当少校!是我在公爵面前用尽心机才弄到手的。你将来还会脱掉军服加入内阁!公爵还说起过当枢密顾问――当公使――非常的恩典。
  所有这一切,在老宰相的眼中,当然是“光明的远景”。然而,可惜的是,作为新生一代,这位理应对父亲感恩戴德的儿子,却做出了叛逆的举动,他居然敢说:
  因为我关于伟大及幸福的概念和你的不尽相同。――你的幸福差不多总是靠害人出名的。妒忌、恐怖、毒害就是照出君王陛下的微笑的惨愁的镜子――眼泪、诅咒、绝望就是这些受尽称赞的福气人大吃大喝的筵席,他们大醉一场醒过来,就这样一颠一拐地拐到上帝的宝座前面而且堕入永劫。――我的幸福的理想是朴素的,是在我自己的心里。我的一切愿望都埋藏在我的心里!――
  在宰相的心目中,还有对权力运作那种极为深刻的参透的认识,“实际的权力比权力的标志更有价值”。于是,权力作为一种无所不在的罗网,就向只有“彼岸理念”、没有“此岸力量”的斐迪南压来。这一点斐迪南不是没有认识:“宰相的权力是大的――父权也是一个强大的字眼”。他甚至意识到这两种权力,世俗行政权力与传统伦理权力结合在一起会有多么巨大的现实杀伤力,“连什么暴行都可以在它的折缝里面隐藏,他可以闹得非常大――非常大!”但他却昂然不顾,他愿意以死亡来面对暴力:“听着,露伊丝!伸手给我!正如上帝在我断气的时候都不会离开我一样的真实!――如果拆散这两只手的时间真要来到的话,那也就是我和世界一刀两断的时候!”是的,斐迪南也确实以行动证实了他的誓言,当他无法用武力保护自己心上人的时候,他终究还能威胁父亲,以揭露宰相发家史做交换,换得暂时的平和。
  在上代人的瓦尔特价值观中,“幸福=权力”,有了权力当然就获得了幸福;但在下代人的斐迪南的眼里,“幸福=爱情”,似乎拥有了爱情就拥有了一切。斐迪南如何完成自己的思想形成的,其实很重要。通过文本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斐迪南不愿意满足于既得利益,他们这代人(包括受他思想影响的露伊丝)有着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价值选择。然而,新旧之间,也就是说斐迪南与露伊丝的爱情,就必然与现行的制度与道德规范产生冲突,矛盾由此展开。作者尝试表达的内涵是什么呢?
  其实,这一尝试既深刻展现了其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揭示出席勒在德国文学史上的位置。在席勒之前,莱辛与歌德对这一问题都有所接触。尤其是莱辛,其三大名剧之一的《爱米丽雅?迦洛蒂》(Emillia Galotti)就已将锋芒指向贵族统治,诸如公爵古斯塔拉(Prinzvon Guastalla)、侍卫大臣玛里奈利(Marinelli)、公爵情妇沃尔希娜(Orsina)等,可以被看作是《阴谋与爱情》中同类型人物的前身。不过,较之莱辛借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来讲故事,席勒将场景设置在当时的德国,讽喻现实的勇气确实值得敬佩。其问题说明白了,就是“市民社会”的兴起。
  亚里士多德是“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始作俑者,他在《政治学》一书中的使用,包括“政治社会”、“公民社会”或“文明社会”多种内涵。市民社会主要还是西欧历史语境中的概念,其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具体到各个国家,亦不尽相同。对于德国来说,更是极具个性特色。一方面,可以说它在早期就具有很好的市民社会基础,因为它与法国等不同,是“自由城市的国家”;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神圣罗马帝国徒有其名,却难副其实,不但民族国家建立之路迟缓,经济发展亦极为落后。这就导致了市民社会的发展亦随之停滞不前。所以,与英、法资产阶级民主阔步前进相比,德国长时期内都处于封建统治势力强大的局面。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在德国,资产阶级甚至连自己的公民自由和自己的统治所必需的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没有来得及取得就卑贱地做了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的尾巴。”虽然,德国的情况很特殊,它没有像英、法那样实现了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力的绝对占有,而是发展出一套以容克为中心的妥协性构架。但不管怎么说,虽然很迟,德国毕竟还是建立起了平等的公民权。
  这个命题,在席勒时代还是显得过于超前了一些。个人岂止是不能分享政治决策权,缺乏政治自由,甚至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与人权保障都要受到威胁。虽然,18世纪的普鲁士已在实行开明专制,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der Groe,)甚至称自己为“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在其代表作《反马基雅维里》中指责德意志各邦的封建王室君主:“他们没有哪一点不是自以为同路易十四相仿;他们也营造自己的凡尔赛宫,拥有自己的情妇,豢养自己的军队。”这话说的真是绝妙,席勒笔下的公国,正与此差相仿佛,然而变革已经开始,专制岂能永恒?大邦的君王都已渐向法治,――当时有一个小故事,说是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无忧宫”(Sans-Souci)边有一座磨房大风车,挡住了视线,他多次想买下都没成功,后来扬言要把主人赶走。磨房主人的回答是:“柏林还有个法院呢!”――小国的公爵难道真的能阻挡历史的滚滚车轮?席勒时代德国市民社会的“方生未艾”,至少在此剧中已经初显端倪,斐迪南与露伊丝的真挚爱情“生死以之”,终将证明“化蝶之恋”背后蕴藏的潜在市民社会力量的不可轻忽。
原载:《中华读书报》
阅读数[1106]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方程应用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