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初中物理竞赛题题 动量的

(学生活动)思考:如图6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斜面;滑的水平地面上,小斜面;在大斜面的顶端;无初速释放后,小斜面下;滑,大斜面后退;小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和m,底边长分别为a;和b,试求:小斜面滑;到底端时,大斜面后退的;距离;解: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进阶应用:如图7所示,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均质半球,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在球顶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
(学生活动)思考:如图6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斜面,互相倒扣着放在光
滑的水平地面上,小斜面
在大斜面的顶端。将它们
无初速释放后,小斜面下
滑,大斜面后退。已知大、
小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底边长分别为a
和b ,试求:小斜面滑
到底端时,大斜面后退的
解: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解题过程从略。 m答:(a-b)。 M?m
进阶应用:如图7所示,一个质量为M ,半
径为R的光滑均质半球,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在球顶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由静止开始沿球
面下滑。试求:质点离开球面以前的轨迹。
解说:质点下滑,半球后退,这个物理情形
和上面的双斜面问题十分相似,仔细分析,由于
同样满足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我们介绍的“定
式”是适用的。定式解决了水平位移(位置)
的问题,竖直坐标则需要从数学的角度想一
为寻求轨迹方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坐
标:以半球球心O为原点,沿质点滑下一侧
的水平轴为x坐标、竖直轴为y坐标。
由于质点相对半球总是做圆周运动的
(离开球面前),有必要引入相对运动中半
球球心O′的方位角θ来表达质点的瞬时位
置,如图8所示。
由“定式”,易得: Mx = Rsinθ
而由图知:y = Rcosθ
不难看出,①、②两式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轨迹的参数方程。为了明确轨迹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参数θ消掉,使它们成为:
+ 2 = 1 MR2(R)M?m
这样,特征就明显了:质点的轨迹是一个长、短半轴分别为R和
五、功的定义式中S怎么取值?
在求解功的问题时,有时遇到力的作用点位移与受力物体的(质心)位移不等,S是取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还是取物体(质心)
的位移呢?我们先看下面一些事例。
1、如图9所示,人用双手压在台面上推讲台,
结果双手前进了一段位移而讲台未移动。试问:人
是否做了功?
2、在本“部分”第3页图1的模型中,求拉
力做功时,S是否可以取绳子质心的位移?
3、人登静止的楼梯,从一楼到二楼。楼梯是
4、如图10所示,双手用等大反向的力F压固
定汽缸两边的活塞,活塞移动相同距离S,汽缸中封闭气体被压缩。施力者(人)是否做功?
在以上四个事例中,S若取作用点位移,只有第1、
2、4例是做功的(注意第3例,楼梯支持力的作用点并
未移动,而只是在不停地交换作用点),S若取物体(受
力者)质心位移,只有第2、3例是做功的,而且,尽
管第2例都做了功,数字并不相同。所以,用不同的判
据得出的结论出现了本质的分歧。
面对这些似是而非的“疑难杂症”,我们先回到“做
功是物体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根本点。
第1例,手和讲台面摩擦生了热,内能的生成必然是由人的生物能转化而来,人肯定做了功。S宜取作用点的位移;
第2例,求拉力的功,在前面已经阐述,S取作用点位移为佳;
第3例,楼梯不需要输出任何能量,不做功,S取作用点位移;
第4例,气体内能的增加必然是由人输出的,压力做功,S取作用点位移。 但是,如果分别以上四例中的受力者用动能定理,第1例,人对讲台不做功,S取物体质心位移;第2例,动能增量对应S取L/2时的值――物体质心位移;第4例,气体宏观动能无增量,S取质心位移。(第3例的分析暂时延后。)
以上分析在援引理论知识方面都没有错,如何使它们统一?原来,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力学中,功的狭义概念仅指机械能转换的量度;而在物理学中功的广义概念指除热传递外的一切能量转换的量度。所以功也可定义为能量转换的量度。一个系统总能量的变化,常以系统对外做功的多少来量度。能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等各种形式,也可以多种形式的能量同时发生转化。由此可见,上面分析中,第一个理论对应的广义的功,第二个理论对应的则是狭义的功,它们都没有错误,只是在现阶段的教材中还没有将它们及时地区分开来而已。
而且,我们不难归纳:求广义的功,S取作用点的位移;求狭义的功,S取物体(质心)位移。
那么我们在解题中如何处理呢?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1、抽象地讲“某某力做的功”一般指广义的功;2、讲“力对某物体做的功”常常指狭义的功;3、动能定理中的功肯定是指狭义的功。
当然,求解功地问题时,还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上面的第3例,就相对复杂一些。如果认为所求为狭义的功,S
取质心位移,是做了功,但结论仍
然是难以令人接受的。下面我们来这样一个处理:将复杂的形变物体(人)看成这样一个相对理想的组合:刚性物体下面连接一压缩的弹簧(如图11所示),人每一次蹬梯,腿伸直将躯体重心上举,等效为弹簧将刚性物体举起。
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做功的是人的双腿而非地面,人既是输出
能量(生物能)的机构,也是得到能量(机械能)的机构――这里
的物理情形更象是一种生物情形。本题所求的功应理解为广义功为
以上四例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要么,受力物体情形比较复杂(形
变,不能简单地看成一个质点。如第2、第3、第4例),要么,施
力者和受力者之间的能量转化不是封闭的(涉及到第三方,或机械
能以外的形式。如第1例)。以后,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学生活动)思考: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维持匀速v运转。将一袋货物无初速地放上去,在货物达到速度v之前,与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为f ,对地的位移为S 。试问:求摩擦力的功时,是否可以用W = fS ?
解:按一般的理解,这里应指广义的功(对应传送带引擎输出的能量),所以“位移”取作用点的位移。注意,在此处有一个隐含的“交换作用点”的问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每一个(相对皮带不动的)作用点的位移为2S 。(另解:求货物动能的增加和与皮带摩擦生热的总和。)
(学生活动)思考:
如图12所示,人站在船
上,通过拉一根固定在铁
桩的缆绳使船靠岸。试问:
缆绳是否对船和人的系统
解:分析同上面的“第
六、机械能守恒与运动合
成(分解)的综合
物理情形:如图13所示,直角形的刚性杆被固定,水平和竖直部分均足够长。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A、B两个有孔小球,串在杆上,且被长为L的轻绳相
连。忽略两球的大小,初态时,认为它们的位置在同一高度,且绳处于拉直状态。现无初速地将系统释放,忽略一切摩擦,试求B球运动L/2时的速度v2 。
模型分析:A、B系统机械能守恒。A、B两球的瞬时速度不等,其关系可据“第三部分”知识介绍的定式(滑轮小船)去
(学生活动)A球的机械能是否守恒?B
球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的理
由是什么(两法分析:a、“微元法”判断两个
WT的代数和为零;b、无非弹性碰撞,无摩擦,
没有其它形式能的生成)?
由“拓展条件”可以判断,A、B系统机械
能守恒,(设末态A球的瞬时速率为v1 )
的方程为:
L112m2g = m1v1 + m2v2
在末态,绳与水平杆的瞬时夹角为30°,设绳子的瞬时迁移速率为v ,根据“第三部分”知识介绍的定式,有:
v1 = v/cos30°, v2 = v/sin30°
两式合并成:v1 = v2 tg30°= v2/
解①、②两式,得:v2 = 3m2gL m1?m2
七、动量和能量的综合(一)
物理情形:如图14所示,两根长度均为L的刚性轻杆,一端通过质量为m的球形铰链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质量为m和2m的小球相连。将此装置的两杆合拢,铰链在上、竖直地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轻敲一下,使两小球向两边滑动,但两杆始终保持在竖直平面内。忽略一切摩擦,试
求:两杆夹角为90°时,质量为2m的小球的速度
模型分析:三球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
量守恒,并注意约束关系――两杆不可伸长。
(学生活动)初步判断:左边小球和球形铰链
的速度方向会怎样?
设末态(杆夹角90°)左边小球的速度为v(1方
向:水平向左),球形铰链的速度为v(方向:和竖
直方向夹θ角斜向左),
对题设过程,三球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mg( L-11122L) = mv1 + mv2 + 2mv2
三球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v1 + mvsinθ= 2mv2
左边杆子不形变,有:
v1cos45°= vcos(45°-θ)
右边杆子不形变,有:
vcos(45°+θ) = v2cos45°
四个方程,解四个未知量(v1 、v2 、
v和θ),是可行的。推荐解方程的步骤如下――
1、③、④两式用v2替代v1和v ,代入②式,解θ值,得:tgθ= 1/4
2、在回到③、④两式,得:
5v1 = v2 ,
3、将v1 、v的替代式代入①式解v2即可。结果:v2 = 3gL(2?2) 20
(学生活动)思考:球形铰链触地前一瞬,左球、铰链和右球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解:由两杆不可形变,知三球的水平速度均为零,θ为零。一个能量方程足以解题。
答:0 、2gL 、0 。
(学生活动)思考:当两杆夹角为90°时,右边小球的位移是多少? 解:水平方向用“反冲位移定式”,或水平方向用质心运动定律。 答:32L 。 8
进阶应用:在本讲模型“四、反冲……”的“进阶应用”(见图8)中,当质点m滑到方位角θ时(未脱离半球),质点的速度v
的大小、方向怎样?
解说:此例综合应用运动合成、动量守恒、机械
能守恒知识,数学运算比较繁复,是一道考查学生各
种能力和素质的难题。
据运动的合成,有:
????v点?半球 = v点?地 + v地?半球 = v点?地 -
?其中v半球?地必然是沿地面向左的,为了书写方
?便,我们设其大小为v2 ;v点?半球必然是沿半球瞬时位置切线方向(垂直瞬时半
?径)的,设大小为v相 。根据矢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可以得到v点?地(设大小
为v1)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同时,我们将v1的x、y分量v1x和v1y也描绘在图中。
由图可得:v1y =(v2 + v1x)tgθ
质点和半球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v2 = mv1x
1对题设过程,质点和半球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gR(1-cosθ) = Mv2
12mv1 ,即: 2
1122mgR(1-cosθ) = Mv2 + m(v12x + v1y)
三个方程,解三个未知量(v2 、v1x 、v1y)是可行的,但数学运算繁复,推
荐步骤如下――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78高中物理竞赛――动量、能量习题等内容。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动量、角动量和能量(含答案解析)_学科竞赛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动量 角动量和能量 § 4.1 动量与冲量 动量定理 4.1. 1.动量 在牛顿定律建...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动​量​和​能​量​专​题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动量和能量专题一...  高中物理竞赛――动量、 高中物理竞赛――动量、能量习题 ――动量 一、动量定理还是动能定理? 物理情形:太空飞船在宇宙飞行时,和其它天体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但是...  能量和动量3-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专题模拟练习试卷及参考答案_学科竞赛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能量和动量(三) 题1 如图 1, 已知渐缩弯管段在水平面内, 转角为 ? ...  高中物理动量能量典型题 20页 免费 高中物理自招生动量和能... 暂无评价 9页 免费 高中物理科竞赛讲义动量... 8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  28--32届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类汇编---动量与能量_学科竞赛_高中...1 v0 2 (11) 方向向前,开始重复初始的运动. 评分标准:本题 20 分. 第 ...  高中物理奥赛必看讲义――动量与能量_学科竞赛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动量和能量第...此时,碰撞中“不合题意”的解可能已经有意义,如弹性碰撞中 v1 = v10 , ...  物理竞赛练习(2能量与动量)_学科竞赛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竞赛练习 2(能量与动量) 1.如图所示,水平细杆 MN、CD,长度均为 L。两杆间距离为 h,M、C 两端与...拜托各位,一道动量问题【物理竞赛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132贴子:
拜托各位,一道动量问题收藏
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m的木版A&B置于水平地面上 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候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现在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0.4mg的恒力F,假定AB碰撞时间急短且碰撞后粘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版,求每块木版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龙膜PPF隐形车衣车漆透明膜什么价格?上海隐形车衣贴膜哪里好?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某省高考题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三个运动过程
1.&C在A上加速&C同时加速
2.&碰撞&AB总动量守恒
3.&C在B上减速&AB一起加速&直至三个物体速度相等
要求C不掉下来&就是要求在过程1和过程3中不会掉下来
根据所给数据可以计算
---------------------------------&
以下是广告&希望版主能适当保留&
生活所迫&多谢&多谢&
高中物理及竞赛辅导&
&
&
&地点天津&
理论物理博士&
曾带一学生获物理奥赛一等奖&
带另两学生进入复赛&
&
q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5楼动量守衡??
无摩擦冲量??
博士??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高中物理比赛——动量、能量习题[精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中物理比赛——动量、能量习题[精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竞赛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