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关于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数学兴趣的研究性学习

加强数学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文教资料》2005年17期
加强数学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摘要】:正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加强研究性学习,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6【正文快照】: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 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 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 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加强研 究性学习,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保罗;;[J];教学研究;1982年02期
蒋基建;[J];高等农业教育;1986年03期
周丕创;[J];高等教育研究;1986年01期
冯培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6年04期
;[J];江苏高教;1986年05期
张学政,李鸿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87年04期
,李克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苏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7年02期
皇甫正贤;;[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87年02期
叶志钢;;[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美萍;;[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赵波;;[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白洁;;[A];第六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陈桦;刘云飞;;[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熊元新;阮江军;刘涤尘;曾宪钦;;[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袁义厘;高井全;孙建玲;王晓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杨桦;;[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黄伯云;易丹青;汪明朴;苏玉长;肖来荣;林高用;宋练鹏;柏振海;余志明;卢雅红;曹显良;;[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理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刘春惠;;[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范卫星;;[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兴国(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李扬;[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张纪欣;[N];中国教育报;2001年
孙丽红;[N];光明日报;2001年
陶潜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喻才英;[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刘运东;[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本报记者 余海波;[N];光明日报;2002年
王昌尧;[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何敏;[N];重庆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兴华;[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黄种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林立举;[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董璐;[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陈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刘海宁;[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杨亚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黄恒忠;[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张先龙;[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周益平;[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通过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学数学》2011年07期
通过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摘要】:正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数学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种学习方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巨大的作用.其实,数学教学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发现的智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6【正文快照】: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数学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种学习方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巨大的作用.其实,数学教学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发现的智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1从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杰;;[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林婷;[J];数学教学通讯;2004年06期
严标;;[J];成才之路;2008年10期
邓斌;;[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年02期
周香;[J];湖南教育;2003年09期
吕林海,王智明;[J];中学数学;2003年12期
盛涛;[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钱立凯;朱维宗;;[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6年04期
刘伟华;;[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3期
吕恒海;;[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红;;[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苏香妹;;[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陶小敏;;[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蒋建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缪天生;;[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刘冠杰;;[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仇国政;;[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于仲秦;;[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王传娥;;[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刘红蕾;;[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旭红;[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本报记者  何秀丽;[N];哈尔滨日报;2006年
;[N];大众科技报;2007年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学
侯建芳;[N];今日信息报;2008年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李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张滢;[N];福建科技报;2008年
吴卫兵 李智强
陆道军;[N];江苏科技报;2007年
徐灵甫;[N];金华日报;2006年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徐启发
王后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毕节地区民族中学 曹静彧;[N];贵州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广军;[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侯新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潘苏东;[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刘健智;[D];西南大学;2007年
倪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郝琦蕾;[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龚正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王秀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于海波;[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马宏佳;[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克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冯杰利;[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杜颜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李永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汪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杨金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郭建军;[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于海涛;[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孙宗梅;[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陈薇;[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有关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书籍
有关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书籍
08-11-06 &匿名提问
把做题当成做游戏
只要找到兴趣就可以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松江校区运行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各院系教师的努力下,教学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由于诸多原因(例如,生源结构变化、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多数教师在新校区停留时间有限等),松江校区新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成绩与虹口校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英语学院一年级精读教学组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酝酿实施很多常规课堂教学外的教学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 制订一年级学习规范。新学年伊始,发给每个同学一本小册子。这本《学习规范》详细说明全学年课内外学习要求、学习重点,提供精读课教学进度表、课外英语活动时间表。还需附一份推荐书目,包括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应注意的是,所推荐的书必须在校图书馆、学院资料室可以借到,或本市书店可以买到。 二, 严格执行导师接待制度,用足用好每周两课时导师接待时间。我们的经验是抓好几个结合: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学生自愿参加与导师主动约见学生,专业指导与思想政治工作,教室与办公室相结合。 三, 组织新老生交流。在辅导员办公室协助下,分别邀请虹口校区高年级的优秀本科生及研究生赴松江校区为新生现身说法,介绍、讨论各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 四, 设订语音语调“纠察”月。宜在11月进行。教师根据前一两个月的观察,针对学生英语音语调中常见错误,编制一份检查表,包括音素、单词、词组、短句、长句、段落,要求学生朗读。挑出错误,及时帮助纠正,并在检查表上签署意见。“纠察”应一对一进行,教师主要利用导师接待时间。“纠察”月结束后,还应经常随访或组织朗诵会以巩固成果。五, 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发动最多数同学参与。英语演讲比赛是个传统活动,但以往常常出现少数同学参加,多数同学不太关心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推出“四周法”:第一周,征集演讲题目,要求全院一年级每个同学至少提供两个题目,然后张榜公布(相同相似题目可合并),评议投票。第二周,周初评出获奖题目,确定前四名为指定比赛题目,奖励作者;有意参赛同学开始撰写演讲稿。第三周,星期四或五,举行班级演讲比赛,选手演讲后须回答听众提问,教师鼓励每个同学参与提问;经全班同学投票,选出两名参加年级比赛选手。第四周,周初两名参赛者再次排练,请其他同学从演讲内容、语言、台风等角度提建议和意见,并设计问题;星期四或五,年级演讲比赛隆重举行。至此,所有同学都或多或少参与了比赛,关注程度大大提高,班级荣誉感亦油然而生。 六, 编辑、录制有声背诵文选。背诵是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我们首先统一了学生的这一认识。在选择背诵材料时,我们发现现已正式出版的背诵文选要么题材太单一(多为诗歌和文学作品)或内容缺乏现代感,很多同学不感兴趣;要么没有配套录音带,无法在背诵中模仿语音语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决定自行选材、编辑配有录音带的背诵文选。近日已将书面材料及磁带分发给学生。选材时,我们注意了内容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以及题材的多样性。背诵材料包括诗歌、散文、名著节选、演讲、电影对白、戏剧、访谈、流行歌曲歌词等等。 七, 试行课题研究性教学法。每学期,要求学生做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并作报告。历时约六至七周。学生根据兴趣结合成三至五人的科研小组,确定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现事实法”(fact-finding),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获取某一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二是“调查法”(survey),就某一主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提出解释和结论。论文报告(presentation)要求学生尽量采用多媒体的演示方式。我们认为,课题研究性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外语专业相对缺乏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八, 运用原版电影辅助英语教学。我们为学生开设了“每周电影秀”(weekly film show)。这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寓教于乐。我们精选经典影片以及能反映英语国家历史、文化、风俗、人民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的影片。并提供每个同学一份书面材料(影评、影片介绍、影人简介等)。要求学生观看影片时注意思想内容和语言特点。观后进行讨论,写出观后感或影评,模仿演出影片片断,总结语言。 注意DVD效果好于VCD。 九,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例如:趣味听力竞赛,“啄木鸟”改错大赛,写作比赛、英语模仿秀,英语游戏晚会。这些活动既有利于专业学习,又可活跃课余生活。 以上这些教学措施,在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现记录于此,希望与各位同行交流商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看看这篇文章,或许会给您启发。 1. 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孩子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尤其对小学生更为重要。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扰。只有当孩子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才会主动地学习,持久地学习,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调查显示,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都能钻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而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上往往很被动,学习不专心,敷衍了事,遇到困难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2. 刚入学的孩子只对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正确教育的引导,孩子开始对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发生兴趣。约从三年级起,孩子更喜欢比较新颖的、需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作业。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初是没有学科差异的,在教育的影响下,才逐渐对不同的学科产生不同的兴趣。我们常听孩子说,我喜欢哪科,这主要取决于孩子的这科成绩好。学龄初期的孩子的学科兴趣是不稳定的,孩子喜欢成绩好的学科,心情愉快,成绩不好就有痛苦情感。因此,小学阶段的家长应注意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保持和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3. 孩子为什么厌倦学习 学龄前家长放纵孩子,没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上学后,家长一反常态,整天督促加压。想想看,孩子还会有学习热情吗?“学习”从家长的嘴里出来,在孩子心里变成了巨大的包袱,学习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孩子开始厌学,认为学习就是给家长学的,敷衍了事。所以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放下思想包袱,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为孩子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恢复、保持和提高学习兴趣。 4.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1、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3、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4、可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5、鼓励表扬。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6、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该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 怕是某一科的成绩。 7、目标倾斜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在努力工作或学习时,“痛苦”作业的前方应同时安排有快乐的报酬。也就是说,不管多么痛苦的作业,只要前方有自己最期待的东西,就不会感觉特别痛苦。这就是“目标倾斜法”。家长可以为孩子设计两种“目标倾斜法”,使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5. 1、“先苦后乐”的“目标倾斜法”。先了解孩子想要看的电视节目,收看前的一段时间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孩子不仅乐意接受,而且比平时多学,效果也好。 2、“先乐后苦”的“目标倾斜法”。孩子正在看喜欢的画本或电视节目,如果打断他,孩子会不高兴甚至反感和反抗,即使学习也心不在焉或者赌气翻书、胡乱作业,学习效果不会好。与其如此,家长不如把时间调整一下,等孩子把画书或电视看完,再嘱咐他们去学习。家长必须明白,时间是为提高效率而定,必要时可做调整。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而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 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没有兴趣的学习形同一种乏味而又低效的服役.    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兴趣的培养是非常主要的. 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促进. 我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数学思维,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一、 激发学习兴趣,关键在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学生牢固的、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以及学习兴趣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作用.    首先,教师以自身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来感染学生. 通过言语和行动向学生传递良好的信息,让学生知道老师喜欢所教的学科,喜欢学习和钻研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满足,从而使学生受到影响,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 激发学习兴趣,重点在设计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 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热烈愉快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1. 精心设计新奇导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导语意在达到引起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开头课中设计问题情境总是遵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有一定趣味性,指出学生思考的方向,并和旧知识结构发生联系. 只有符合这样要求的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一接触重叠问题情境,就像吸铁石一样产生一种定向反射(生理机制),随即产生不随意注意,继而转化为随意注意(心理机制). 于是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学习动机.    2. 板书设计不拘一格    板书有利于突出感知对象. 心理学实验的数据告诉我们,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90%以上来自眼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觉去接受信息,而如果把口头讲述与形象的板书示意结合起来,用板书突出重点,重要部分用线要不同色彩、不同字体标示出来就显得醒目,有利于激发兴趣,突出感知对象.    3. 课件制作声色俱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前只是一张图表几行文字简单的课件己不满足新课改的需求了. 教学中潜心研究设计一些有声有色的这课件形成一个“动感地带”,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充分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4. 课堂提问难易适度    教学中提出适当的问题,可引起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要提出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准备回答. 所提问题太简单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探索之趣;问题太难了,学生百读百思不得其解,也会丧失信心,没有了兴趣.       三、 学法指导,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改善       有些学生善于摹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也有的学生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感兴趣,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教师要根据这种情况,在上课的时候,充分引导学生注意听课,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 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和认识深层次的知识内涵,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也需要教师给予指导. 怎样指导才能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呢?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应设计好有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维的问题,如:题目要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哪些条件你就有办法了?你能从已知条件中找到你需要的条件吗?等等.对于那些独立思考并获得成功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还有其它办法吗?解决这类问题和一般方法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吗?等等.督促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思维的深入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时,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任务.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提高和改善思维,才能创造数学飞跃进程.教学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数学灵感的培养的研究性学习_百度知道
数学灵感的培养的研究性学习
不只停留在看懂的阶段、不光看课本上的例题,放平心态,动力就来了。研究性学习的话。因为课本上的例题比较简单培养灵感、多做题、调整好心态,勤奋努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这样才能培养探究精神?能否以此类推(假设证明题条件结论换一换会做么)3,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1,又是比较经典的模型。提升方法有,要好好听课当然光上课听懂是不够的,必须以练习题辅助。希望楼主采纳,一旦有所进步,难度一定会上去、从现在开始,要好好挖掘2,灵感自然会有。你能否在答案遮掉下流畅地把过程完整地写出,感受这道题要考你什么,在脑海中立马反应出知识点4。里面运用了大量的特殊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数学是一门思维学科,发展几何思维与类几何思维,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以形成并丰富数学知识组块,在我们目前的数学教育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造性人才,如何设计、鼓励大胆猜测,特别缺乏思维方法的学生才起作用、重视数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应用、强调数形结合。4,提倡块状思维。
3,任何有益的方法都只对那些有学习积极性而苦于学习方法不好。2。
其实,我认为没有万能的教学法、重视整体分析、渗透数学的灵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养成善于猜想的数学思维习惯,把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能力统一起来
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数学研究性学习对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数学研究性学习对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兴趣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