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卷子都考什么题型,做过卷子的人说说。

2012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五
教师招聘网推荐:
一、基础知识(第1&5题每题3分,第6、9小题各4分,第7、8小题各2分,第10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狭隘(&i) 哺育(bǔ) 言简意赅(gāi)
B.驰骋(chěng) 真谛(d&) 咄咄逼人(duō)
C.脸颊(ji&) 青睐(n&i) 诲人不倦(huǐ)
D.酝酿(ni&ng) 冗长(rǒng) 一蹴而就(c&)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符合语境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3.在下面句子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各种急需的物资运往灾区。
②一方面人人都有实现温饱自足并谋求发展的,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必将导致一部分人在竞争中落后。
③什么是&艺术&?专家们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更何况普通老百姓了。
A.源源不断权利尚且
B.络绎不绝权利既然
C.络绎不绝权力尚且
D.源源不断权力既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让毫无准备的居民措手不及,到目前已导致6万多人丧生。
B.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C.我们的语文老师学识渊博,巧言令色,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
D.今天的张家界引人注目,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里的奇山异水。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负威慑流芳百世源远流长
B.寒暄署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
C.偏袒蒙昧重蹈覆辙积腋成裘
D.学藉暴躁浮想联翩山清水秀
6.按要求默写。
①_________,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②人家在何许,_________。(梅尧臣《鲁山山行》)
③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8.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哪里?写出两点理由。
9.某学校五(1)班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举办了一次&趣味学语文&专题活动。这次活动包含了演讲、猜谜语、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成语接龙。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兴师动众 __________ 城下之盟 __________
②活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一句口误,请修改(只改一处),并说明理由。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乃至汶川等地遭受巨大损失。&
③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稿中的一句话,请将它改为通俗的表达(尽量口语化)。
&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
10.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
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
二、阅读理解(本题共7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第11、13小题各2分,第12小题4分,第14、15小题各4分,共16分)
一样的渺小
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
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
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
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一天,画家偶然得知100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定前去拜访。
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
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
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
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
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
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画家大喜:&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刻,两手一拍道&回家!&
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11.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
12.结合上下文,解读划线的两句话。
13.请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15.请你就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
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0题。(第16、19小题各2分,第17、18、20小题各4分,共16分)
长河落日扁(节选)
①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中跑得快。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光线曲折。
③ 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原来空气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这种密度差别并不大,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④ 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折。这样,人们有时就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远处景色,这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夏日炎炎之时,海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贴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因此,处于地平线下的景物发出的光线成拱形传播,向下折到我们的眼中,看起来景物悬在空中,像是仙山琼阁。我国渤海中的蓬莱仙境就是这样形成的。沙漠里的情况则相反,沙石吸热,温度比空气高,甚至放进一枚鸡蛋也能煮熟。这样,沙石附近空气密度特别低,使远处树木发出的光线弯曲,自下而上折入我们眼睛,并且形成倒影。这使在荒漠上备受干渴之苦的驼队觉得临近大湖,遇到绿州了。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千百年来的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妙的想象!
⑤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⑥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16.第①段&捣鬼&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
17.改正第④段划横线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
遇到绿州了。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
答: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18.作者在第②段写的&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的作用是:_________
19.第③、④段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光线在空气中的变化曲折:第③段是从变化的角度,而第④段则是从变化的角度。
20.从内容上看,这是一篇说明文,请你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个能说明光线折射现象的事例,并说说对你的启示。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5题。(第21、22、24小题各2分,第23、25小题各4分,共14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 &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21.文章最后一段的&增长点&在文中的意思是。
2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3.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
2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全文的意图。
25.读了全文,请你再写出一句你学过的能体现&新思想&的文言语句。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6~30题。(第26、27、28小题各2分,第29、30小题各3分,共12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录毕,走送之(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3)媵人持汤沃灌(  )(4)左佩刀,右备容臭(  )
27.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既加冠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
28.翻译下面句子。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9.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30.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1~3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 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将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
31.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  )
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B.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
C.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
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32.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
B.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东印度农民。
C.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
D.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
33. 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
B.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
C.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
D.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34.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
C.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
D.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相关推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础知识
1.C 【解析】青睐(l&i),悔(hu&)人不倦。
2.C 【解析】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不符合语境。
3.A 【解析】略。
4.C 【解析】C中,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用在此句不恰当。
5.A 【解析】B应为各行其是;C应为集腋成裘;D应为学籍。
6.①江流天地外
②云外一声鸡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一个&生&字,好在赋予了明月与潮水活泼的生命,好在凸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景象壮观,气势宏伟。
8.①显示了实验楼的功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②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动脑)能力。
③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出自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任答对两点得满分)
9.①众志成城
②改正: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汶川乃至四川等地遭受了巨大损失。
③日,第29届奥运会要在北京举行,规模很大。
10.①有一颗火热的心,给人们送去光明。
②以你有限的刻度,量出无限的长度。
二、阅读理解
11.我懂了(&我明白了&等)。
12.①说明画家在取得成绩后很自负,目空一切,目中无人。
②说明画家能平等待人了,变得谦逊了。
13.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能改正。
14.不同意。结尾作用有:①使小说情节完整。因为画家上山的目的是为找禅师解决人生的困惑,没有这个结尾,不能表明画家的困惑已经解决。 ②点明小说主旨。当自己心态改变后,看别人也就高大了。
15.为下文刻画人物服务。
17.&州&改为&洲&;&及&改为&即&
18.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光线的折射现象
19.距离、温度
示例:隔着装水的杯子看物体,物体会发生改变。启示:①凡事要问个为什么,要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探究、发现。②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进行发明创造。
21.追求的最高境界
22.(作家)只要有新的思想,(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23.A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写出了开采文章的新思想就像开采矿石一样,应该更深入思考,更精选淘沥,力求得到与众不同的精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开采文章新思想的方式。
B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写出了作品中有了新思想就如同闪电般耀眼明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的新思想对读者产生的深刻影响。
C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写出了文章的新思想如同生根发芽的种籽,最终能长成参天大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对读者产生的巨大作用。(选择其中一句分析即可)
24.B 【解析】略。
25.示例: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26.(1)跑(赶快)(2)等待(3)浇洗(4)气味,这里指香气
27.A 【解析】略。
28.(1)(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2)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9.(1)刻苦学习(2)博览群书(3)虚心求教
30.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
31.B 【解析】由文中第一自然段&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可知。
32.D 【解析】由第四自然段相关内容可知在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所以D项符合文意。
33.C 【解析】用排除法,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可排除A、B、D三项。
34.A 【解析】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所以马戛尔尼使华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应该知情。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责任编辑:曹未霞)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文章阅读人人小组 - 上海普陀区2014年的教师进编考试都考些什么?
上海普陀区2014年的教师进编考试都考些什么?
上海普陀区2014年的教师进编考试都考些什么?有参加过13年考试的老师没有?给说说题型,都考些什么内容?
为了保证您的体验,小组智能反垃圾系统自动清除了部分广告楼层,如有疑问请看
教育热点话题
全站热门话题
同类热门小组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请输入验证码|||||||||||||||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说说我心中的好老师
来源:  8:17:00 【】 
  编者按:新世纪已走过第一个十年,90后陆续走出校园,00后逐步成为小学中的&主力&。在社会转型的同时,学生的年龄结构和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在成人层面,无论是老师还是社会,整体上还不能适应这种格局转换,在教育心态、方法等方面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教育部表示,我国将逐步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在完善教师资格标准方面进行探索。那么,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又是怎样的?《》2010年第16期&校园话题&栏目就此进行了专题讨论。  学生论坛平凡的邹老师  下学期我将步入大三,高中英语老师兼班主任邹一虹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高二时我的听力水平很差,就向邹老师请教,她说:&我那里有听力磁带,你拿回去听,然后我帮你改。&就这样我开始了每天中午15分钟的听力训练,把听到的句子写在本子上,邹老师利用下课后的时间来改。虽然占用了午饭时间,但她一点怨言也没有,仿佛在为自己女儿辅导。  奇迹出现了,一次考试我听力得了24分(满分30分),我清楚地记得,老师当众表扬我:&可能有很多同学听力都可以拿到24分,但是对于粟灵智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后来竟有其他班的同学来向我请教英语,从他们口中得知,邹老师在他们班上也表扬了我,并向他们推荐我的学习方法。这给我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也坚定了我学好英语的信心。  回想起来,邹老师总是会在我每一点进步上给予鼓励。真的很感谢她,让我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河池学院 粟灵智我的老师&&牛牛  我的高中班主任姓牛,娇小可爱,大家第一次见面就给她起了个绰号&牛牛&。她知道了也不生气,笑眯眯地说:&叫吧,不过,你们要知道牛牛发起飙来,老虎也不见得是对手哦!最好别惹我。&大家哄堂大笑。结果没多久,大家就见识了她的厉害。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见牛牛跟个小女生似的,没放在眼里。她说什么大家也不听,有几个男生还故意搞怪,想把她气哭后起哄。谁想到,牛牛老师站在讲台前5分钟低头不语,在大家都以为她哭了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响,一本书重重地摔在讲台上,牛牛老师喝道:&你们行啊,欺负人是吧?今儿自习不上了,我就摆个擂台,哪个不服放马过来,难得倒我,我拜你为师!&大家本来被吓了一大跳,一听这话又来了精神,轮番上阵,什么刁钻古怪、专业生僻的问题全都丢过去。而牛牛老师沉着应战,一一化解,令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事后,她笑眯眯地说:&怎么样,当时我吓不吓人?不过,不把你们彻底收服,我对不起你们爸爸妈妈。&感动得人差点掉下眼泪来。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我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了吧,没错,就是牛牛。这样的老师,谁能不喜爱呢?什么?你说我们班的成绩?当然是第一了!牛老师的课绝对精彩,不信你来听听!河南省新乡市 姜亭亭1&&&
文章责编:柳絮随风&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1:17:58)?&&( 11:15:55)?&&( 11:12:36)?&&( 10:04:12)?&&( 10:01:03)?&&( 9:46:45)
?智能练习?智能评估
扫描二维码下载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长期从事公务员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曾参加05年申论考试的阅卷工作
公务员考试资深数学培训专家。率先提出数字推理"五大题型";首创数学运算"七大模块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资深公务员考试录用培训专家,公务员考前培训辅导教材主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试卷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