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战电视剧有几种雷

揭秘你不知道的抗战时期地雷战 土造雷一年报销上千鬼子|抗日战争|游击队|地雷战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揭秘你不知道的抗战时期地雷战 土造雷一年报销上千鬼子
敌后游击队土造地雷大如西瓜
  对于抗战时期发生在山东地区的地雷战,人们可以说耳熟能详。但是,地雷战是怎样开展的?地雷有多少种?面对敌后军民遍地开花的地雷,日军想出了 怎样的应对办法?敌后军民又想出了怎样的反制手段?不见鬼子不拉弦是怎么个拉法?地雷是怎么由防御武器变为进攻武器的?这些问题,人们心里未必有准确的答 案。
  1943年3月,鲁中军区的民兵爆炸英雄高运成,携带两枚地雷,奔袭临沂市汤头镇。临沂汤头镇以温泉闻名,直到今 日,仍是中国四大甲级天然温泉之一。日本兵到了中国也没改喜欢泡温泉的习惯,经常去汤头镇的温泉泡着,一来二去就被八路军游击队惦记上了。布雷任务是县武 委会主任下达的,而且明确要求专炸鬼子,以此破坏日军谋划中的扫荡计划。
  高云成接到命令后,一面动用堂弟的关系调查汤头镇到温泉必经之路北城门的情况,一面亲自带两名队员到现场勘查,确 定埋雷地点。他发现北门的伪军下半夜全都回营睡觉去了。利用伪军的懈怠,高云成在3月5日带着挑选出来的13名游击队员背着两颗地雷隐蔽潜往汤头镇北门, 下半夜就把地雷埋在北门外不远处。为了保证安全,高云成将这13人还分成了几个战斗小组,分别担任警戒和掩护,万一伪军没有回营,就准备边打边撤。
  第二天一大早,汤头镇日军的小队长带着手下去温泉泡澡,结果出了北门就踏响了地雷,日军被当场炸死3个,重伤两 个。气急败坏的日军找不到埋地雷的八路,只能把守卫北门的伪军一个班和便衣汉奸全都拖出去枪毙了。这次攻势布雷,只耗费两颗地雷却彻底打乱了日军的扫荡计 划,而根据地军民毫发无损,因此当时山东军区的机关报《大众日报》特意对此次战斗做了报道。
  鲁中地区泛指泰山、徂徕山、鲁山、沂蒙山等山脉起伏的地区,是山东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也是山东军区及鲁中军区机 关的所在地。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后,很快筹建起两个兵工厂。后来逐渐发展为山东纵队兵工总厂,其中大碾猴子窟的第2分厂,负责炸弹生产, 到抗战胜利前夕,300余名工人每月可生产近10万枚手榴弹、1500个地雷。但由于鲁中军区直到日军投降后,才建立起基山观、黄家洼火药厂,因此鲁中军 工厂生产的制式地雷,虽然采用了铁质雷壳,却只能装填黑火药,破片数量,杀伤范围比较有限。
  1939年,邢台县青年铁匠石成玉在参加八路军后,被分配到柳沟铁厂担任手榴弹制造技师。当时八路军时常出没在日 军的交通线上,单凭步枪和手榴弹不能阻击敌人的疯狂进攻,于是八路军军工部向石成玉下达了研发地雷的任务。石成玉以前并没有见过地雷,只能先研究军工部收 集的地雷图样,琢磨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好在此前石成玉已经拥有了制作手榴弹的经验,他使用胶泥,制作了一个雷体的模型,然后找到翻砂工,进行试铸。雷体 做好后,石成玉又带着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改进,在雷体中装填黑火药,装上拉发雷管,这样一枚重达10公斤的地雷就制作完成了。
  任何种类的地雷,都由雷壳、装药、引信三大部件组成。石成玉等八路军军工人员,首先利用手榴弹的拉发引信,制造拉发地雷。
  很快,在军工部领导和前方部队要求下,八路军军工部开始研发便携式地雷,在收集各方意见后,决定将地雷质量定在5斤,后来在八路军军工部文件中一般将其称为“五斤雷”。五斤雷的优点,除了质量较轻,便于携带外,还在于生产容易,价格低廉。
  即便有了易于生产,便于携带的五斤雷,八路军上下仍然感觉地雷不够用。这主要是由于负责生产的柳沟铁厂的产能主要用于满足手榴弹的生产,1941年,八路军军工部共生产了超过60000枚手榴弹,仅制造了10000余枚10公斤地雷和五斤雷。
  为了解决各根据地对地雷旺盛的需求,和八路军军工部有限的产能间的矛盾,中央军委及时提出“炸弹生产要力求充足” 和“普遍设立炸弹制造厂”的指示,时任军工部部长刘鼎,向彭德怀副总司令提出了各根据地分散发展军工生产的建议。据刘鼎回忆,他当时是根据早年在闽浙赣边 区设立地雷部和组织地雷生产的经验,要求军工部各厂集中生产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炮弹、火炸药、掷弹筒等武器弹药,重点供应主力部队,由各军分区自行设立炸弹 厂,八路军军工部出技术骨干和干部,各县政府组织手榴弹和地雷的生产。于是,在太行山区,一场全民爆破运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全民爆破运动初期,由军工部负责技术指导、培训骨干并供应一批雷管,各分区则大力在民兵中普及地雷制造技术。 1941年3月,八路军军工部在武乡县温庄村和黎城县东崖底开办了第一届地雷训练班,分期分批培训武委会主任和部分民兵队长,刘鼎、石玉成等军工和地雷专 家亲自向学员传授地雷制造和爆炸物知识,并编写下发了《地雷制造使用法》、《各种地雷触发装置法》等小册子。1941年夏秋季,地雷训练班培训的“种子” 回到各地开始层层培训,一时间根据地“村村会造雷、户户有地雷”,涌现出了一大批民兵爆炸英雄。
  最初,军工部的地雷训练班准备普及铁壳地雷制造技术,但刘鼎等人很快发现,大部分基层单位缺乏安全的铸造条件,于 是改为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当时的一本民兵爆破教材,这样介绍雷壳的选材:“铁壳当然好,此外铁壶、酒瓶、醋坛、罐头盒子、木头、凿孔的石头等等,无一不 可用。”
  在实践中,抗日军民逐渐发现漫山遍野的石头,最适合拿来作地雷。首先石头遍地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石雷 伪装性好,而且石雷的杀伤效果也很出色。当时有民兵爆破英雄编了顺口溜:“一块青石蛋,当中凿个眼,装上四两药,安上爆发管,黄土封好口,弦子拉外边,事 先准备好,到处都能安,鬼子来扫荡,石雷到处响。炸死大洋马、留下机关枪,保卫老百姓,保卫公私粮,石雷真顶用,大家赶快装。”
  在制作地雷的过程中,根据地军民逐渐进行了分工。青壮年都参加了青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民兵组织,白天劳动生 产,晚上打铁制作钢钎,挑选搬运石块还有验收石雷也是青年民兵的活,老人们则负责碾制炸药和制作引信爆发管,年轻的妇女和儿童一般是一边放哨,一边给石雷 掏洞。石雷战之前妇女放哨都是拿针线活,后来全都改拿钢钎敲石头,山上山下沟里沟外,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随着地雷战在各根据地的推广,日伪的活动范围逐渐被压缩,例如在晋绥军区,1944年9月至日, 抗日军民消耗681颗地雷,炸死或配合毙伤敌人2800余名,其中被地雷炸死炸伤者1924名,占敌军总伤亡的86%。直到日本投降,鬼子也没有找到对付 八路军地雷战的有效方法。
  不过,从日军的记述来看,1944年以后被游击队地雷战毙伤的日军人数是在逐渐下降的。这种下降的原因,是日军慢 慢只敢在据点里那一亩三分地转悠,缩在仿佛龟壳一般的城墙、碉堡之中,恐惧的向外面张望。就像电影《地雷战》主题曲中唱的“用地雷筑起钢壁铁墙,炸得敌人 寸步难行,炸得敌人无处躲藏”,地雷战的意义就在于降低最终剥夺鬼子的机动能力。
  之所以说地雷能找上鬼子,就是因为算准了,鬼子要出来四处烧杀抢掠,你既然要抢,我就可以在你的必经之路必取之物上做文章,你要么是无处躲藏的自己找炸,要么就是缩回去寸步难行,这道双选题无论鬼子选啥,八路军游击队都是赢家,鬼子都是失败者。
  当然,日军也不会老老实实地让八路军用地雷消灭他们,相反,日军为了对抗敌后军民的地雷战,可谓是机关算尽。在解 放后拍摄的著名军教片《地雷战》中,民兵爆炸英雄赵虎,第一次看到驻青岛的日本鬼子工兵带来的地雷探测仪,好奇地问雷主任“鬼子的放大镜能照见地雷?”。 有趣的是,最初将日军当时装备的二式地雷探测仪称为放大镜的,正是日军自己。
  1941年,日本陆军为了应对东南亚英国陆军的地雷阵,开始研发新型地雷探测仪,以代替性能落后的九八式和百式地 雷探测仪。为了能够探测敌方非金属壳体的地雷,日军要求新式地雷探测仪必须拥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设计师改用了比百式更大直径的搜索线轮,前线的日军工兵 部队戏称其为“天眼镜”。
  作战中,日军一般会以多名工兵呈倒三角队形通过雷区,一次开辟一条较宽的道路。在游击队活动的区域作战时,除了在行军队列前方设置多名工兵外,日军也会尽量排除工兵对路旁的沟壑进行排雷,防止在遭到突袭试图寻找掩体时被赶入预设雷区。
  但是,即便有了先进的地雷探测仪,日军仍然被地雷炸得寸步难行,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时的八路军军工部很早就考虑了日军使用工兵排雷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作了多拉火式的反工兵地雷。据八路军 军工部黄崖洞兵工厂的地雷专家石成玉回忆,反工兵地雷的研发是受到日军刺激,日军在遭遇八路军埋设的制式铁雷后,专门调来工兵进行排雷,甚至狂妄地在埋地 雷的地方留下字条,调侃八路军的布雷工兵。为了打击日军工兵的嚣张气焰,石成玉和其他技术人员齐心合力,在地雷底部加上弹簧击针,日本工兵在排雷时会触发 击针,导致爆炸。多拉火式反工兵地雷后来又在冀中发展为“胡子牌地雷”,这种地雷上有多个触发和拉发引信,民兵认为这些引信多如胡子,于是起名“胡子 牌”。
  在斗争中,敌后军民还发展了其他几种反工兵地雷。首先是在电影《地雷战》中出现的土化学雷。当年把这种地雷称为 “动发”地雷,也有戏称为“扳不倒”的。土化学雷内部装有敞口硫酸瓶,稍有翻转就会倾倒出来引燃炸药。除了土化学雷外,还有一种被称为“仙人脱衣牌”的地 雷,这种地雷其实有内外两层,日军在拆除时只要将外壳撬开,就会触发击针,导致地雷爆炸。
  但是,日军也是很狡猾的,他们在吃过反工兵地雷的亏后,又搞了新花样。首先是发现地雷后不立即排除,只是标注,待 日军撤到安全位置后,再采用拉拽的方法来引爆。其次是经常驱赶老百姓去踏我们埋设的地雷阵。对于这些伎俩,民兵也很快揣摩出了反制手法。《地雷战》电影中 出现了所谓“前踏后炸雷”,就是当时民兵设计用来对付日军诡计的。另外,民兵当时还制作了空中跳雷和子母雷。空中跳雷是在地雷下面装上木托,木托下面安放 发射药,日军触发地雷后地雷会被发射药推到空中再爆炸。子母雷则是在大雷上面加上多个小雷,或捆绑手榴弹,大雷爆炸后小雷四散横飞,杀伤范围极大。
  日军自己也很快发现地雷探测仪只能作用在铁质雷壳的制式地雷上,碰上民兵自制的木雷、陶雷、瓷雷和石雷,根本不起作用,只能捡起地雷探知棒在地面上瞎戳。
  地雷探知棒听着玄乎,其实就是一根长木柄前部装上金属探针,使用时士兵躬身将地雷探棒以斜45度插入地面,通过接 触找寻地雷。这种探雷方式较为简单,士兵一学就会,但是效率低,精度差,即便大批士兵排成密集队形扫过雷场,也不能保证找到所有地雷。尤其是使用不够熟 练,心里却对地雷怕的够呛的普通日本兵,手一抖就可能会漏过去几枚,这些漏网之雷总能给日军以巨大的伤害。
  当时抗日军民埋设的地雷最主要的引爆方式是眼见为实的拉发。所谓拉发,是通过拉火绳人工控制爆炸,这种方式的优点 是可针对特定目标引爆,又不需要在埋雷的同时布置踏板等装置,隐蔽性强。在作战中,抗日军民主要用拉雷打击日军,甚至是专炸日军军官,被日军驱赶在前面踏 雷的伪军也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伪军甚至趁着爆炸的混乱投诚缴枪,这也成为一种搞伪军兵运工作的好手段。
  但是,拉雷也是最考验人的一种地雷战战法。为了保证地雷拉响,拉雷绳不能过长,一般以30米为宜。负责拉雷的战士 必须要等日军接近到30米以内,才能拉响地雷。而且在实战中发现,拉雷绳必须是徐徐拉紧,太快或太慢都会导致地雷无法引爆,这对战士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极大 的考验。
  不过,抗日军民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枪雷结合战术。在作战中,抗日军民逐渐将拉单雷变成了拉地雷阵,例如将地雷 阵布设在道路边的沟壑中,待日军大队接近后,由预先埋伏的神枪手从多个方向对日军尖兵或军官进行狙击,将日军赶进沟壑等处隐蔽,拉雷手再趁乱拉响地雷。这 套战术也被用来打击前出探雷的日本工兵,经常是工兵被冷枪击中后,日伪军四散躲避,再吃上地雷阵,只能灰溜溜的撤退。
  随着地雷战的发展,我抗日军民逐渐将村落周围用于防御的地雷阵,改为前出埋到日军据点门口的攻击性地雷阵,用地雷战和游击战来围困敌人。
  为了打击作为机动力量往来救援的日军列车和汽车队,八路军军工部还研发过专用的反汽车地雷。据军工部技术人员回 忆,制式反汽车地雷,是通过精密地控制压发引信的灵敏度,保证敌人步兵甚至骑兵通过时地雷不会引爆,而等到汽车开过来时才会爆炸。但是,日军也很快想到了 反制的办法,这就是提高车速,这样有可能在地雷爆炸前冲过地雷场。不过这点小伎俩在聪明的抗日军民面前很快就破产了。1943年秋天,晋察冀著名的民兵爆 炸英雄姬纪海就曾巧妙地通过障碍器材和地雷的结合,成功的打击了日军的汽车队。
  当时,日军凭借汽车队的速度优势,每天往来骚扰我们的根据地。姬纪海先派出几组侦查员预先摸清日军的行动规律。然 后将四枚反汽车地雷布设在雁翅河南岸日军的必经之路上。又在地雷前方布设了12枚2寸长的铁钉,地雷的压发踏板布设在铁钉阵的侧面。上午10点,日军的汽 车队如期而至,5辆汽车开得很快,彼此距离却很远,妄图借此躲过我军布设的地雷阵。
  但是,当头车和二号车压上铁钉阵之后,立刻趴了窝。后三辆车只能减速绕过前车,正好成为反汽车地雷的好靶子。据姬纪海回忆,当时日军汽车的车厢板、轮胎甚至乘车的日军尸体四散纷飞。最后,幸存的日军勉强修好了1辆汽车,飞快地掉头逃命去了。帖子主题:地雷战 求真相
共&2922&个阅读者&
军号:3067129 工分:870
左箭头-小图标
地雷战 求真相
文章提交者:iameasy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儿时最喜欢看的电影就是地雷战,当时觉得特别过瘾,一颗地雷能炸死好几个小鬼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学会了思考,又有了很多的疑问。1 石质地雷的威力到底有多大?2 地雷里是什么火药?3 头发丝真的能做引线吗?望高人指点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地雷战 求真相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70158 工分:374
左箭头-小图标
不要侮辱先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9513 工分:2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转自萨苏博客一名侵华日军眼中的地雷战分析战例我们可以看出,八路军对(日军)汽车的袭击,常常是缘于对日军杀害当地住民等残虐行为的报复。日本人,总是把中国人当成“没法子”的国民,认为是低一等的民族而加以轻蔑。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以牙还牙的观念。作为儒教国家,在没有遭到对手攻击的时候,便不主动攻击他人,他们实际是一个有着这样高贵理念的民族。-
---- 对招远姜家张家伏击战的描述 《华北战纪》 P204 桑岛节郎电影《地雷战》是我国经典的抗战题材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当时民兵们经常使用的教学片。作为八路军在华北抗战中的重要战术之一,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脍炙人口。但是,历史上地雷战的真容,却一直不甚为人们所了解。甚至一度有人撰文,称《地雷战》是“科幻影片”,真实的历史上地雷战对日军几乎没有威胁,反而常常误伤自己人云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怪论,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今天的人们对当年的战争渐渐失去感性认识,于是有人便借机来“打扮历史”,另一方面,地雷战和台儿庄,平型关这样的一次性战役不同,它的战果分散,每一次给敌方造成的杀伤有限,不大可能被记入对方战史,因此难以证实。缺乏敌方史料对战果的证实,是地雷战真相难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如果看曾直接和八路军周旋作战的日军下层官兵的回忆,就能够比较清楚地理解他们对于地雷的恐惧。原日军独混第五旅团第十二独立警备队卫生曹长桑岛节郎,无疑就是这些日军下层官兵中的一员。1942年,桑岛被征召从军,到山东与中国抵抗力量作战。 1945年日本战败时,桑岛等日军从八路军的重围中拼命杀出,沿胶济线撤退到青岛,并从青岛乘船回到日本,1946年复员。他所做的战时回忆录《华北战纪》(日本图书出版社 1978)中,多处谈到了八路军地雷战的威力。桑岛节郎 (1945.3山东龙口,时任卫生班长)桑岛的这本《华北战纪》,其中包含大量可与中方战史对照的珍贵资料。例如,他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在中国抗日武装的军事精神压力下,日军历史上发生的唯一一次集体暴动哗变事件 – 馆陶事件;他也认真地记述了反战同盟到他所在的炮楼下进行宣传的经历。这些,都是此前研究抗战史料中的空白点。萨为了对桑岛此书中描述的水道集之战进行考证,曾发文请求熟悉历史的朋友帮助,其中顺便提到了桑岛所描述的地雷战。结果,这篇文章被春秋中文社区老胡版主看到。于是,他写下了一篇翔实文章来讨论桑岛描述的八路军地雷战。全文如下:在日军眼皮底下拉响地雷——地雷战中的“拉雷手”春秋的老胡萨苏兄在日本搜集到一些“侵华日军下级军官对自己参加战斗的回忆”,认为“如果对照中国方面的记载来读,有些内容会更有价值。”他举的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地雷战”的——“例如,有的日本老兵描写在山东被埋设的地雷一次炸死炸伤九名战友。靠地雷取得如此战果是因为八路的地雷并非踏发,而是拉发。八路实行这种地雷战时,会选拔出特别勇敢和矫健的战士一名,在距离地雷仅仅十几米远的地方(再远可能拉雷就困难了)控制拉火装置。他会监视日军的行进。只有当地雷可以造成最好的杀伤效果时,才会拉火。当然,这名战士也因此会遭到未死伤日军的追射,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日军经常在遭到地雷袭击后,看到拉火的八路军战士从隐蔽的位置一跃而起,飞快地奔跑脱离。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山东是武术之乡这个话题来。而这种直观的描写,在我们以前对于地雷战的叙述中,是颇为罕见的。”埋下去就没法管的“踏发(压发)地雷”的命中率,肯定不如有专人控制的“拉发地雷”。《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关于“地雷战”的理论文章中,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压发地雷“命中率较差”。虽然文章也说了“事先经过对敌情做详细的调查研究,机动灵活地进行埋设,命中率还可以提高些”。但是,在日伪军大兵压境、疯狂扫荡的情况下,“做详细的调查研究”是极其困难的。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就常常必须依靠“优点是命中率高”的拉发地雷了。而且压发地雷缺点不止于此,杨成武将军回忆地雷战时曾说“没有看雷的(即使用没有控制的压发地雷),效果小,不及时,甚至炸到老百姓和自己人。就是打垮了敌人,我们自己不敢硬扑穷追,怕炸伤自己。”这样,布置专门的战士“在距离地雷仅仅十几米远”的地方控制地雷,几乎在敌人眼皮底下拉响地雷(杨成武将军也回忆“线长拉不动雷”),就是地雷战中必须采用的战法了。负责控制拉发地雷的八路军战士或民兵,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拉雷手”。他们“监视日军的行进。只有当地雷可以造成最好的杀伤效果时”猛地一拉地雷的雷绳……这样近距离拉响地雷的战法,类似拉响手榴弹伏击敌人。但是却比用手榴弹伏击效果更好。“拉雷手”可以等日伪军走到地雷的旁边再拉雷绳,投掷手榴弹却难有这样的准头。如果也埋伏在“仅仅十几米远”的距离投掷手榴弹,大幅度抬起身体、挥动手臂的动作,显然会提前暴露自己——“拉雷手”却可以在完全隐蔽的情况下,用极小的动作拉动地雷的雷绳。那么,日军走进雷区,遭遇地雷的袭击后,残敌是否会反击我军的“拉雷手”呢?不少介绍地雷战的的文章,都说日伪军遇袭后都是一片惊慌,顾不上追射“拉雷手”。“拉雷手”可以从从容容撤离,乃至继续打击敌人——有一本《地雷战》中有这样的描写:“当敌人进入雷区后,只见那个同志用力一拉,‘轰!轰!’两声巨响将两个伪军掀到了半空,其余的日伪军吓得趴到了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了。直到硝烟散去好一会儿,惊魂未定的敌人才慌忙从地上爬起来……”训练有素的日军,当然不可能是全部都这么反应迟钝、都这么愚蠢无能的。从当时来自于敌后战场一线的记述来看,日军遭遇地雷袭击后,会迅速组织疯狂的反击。在《胶东抗大》(抗大一分校校史研究会烟台联络组编)一书中,当年胶东抗大地雷组战士马保军的回忆文章,记叙了山东战场的一次“地雷战”。1942年冬,日军扫荡山东省胶东地区的牙山一带,我军胶东抗大地雷组2名战士林军、李仁,在一个山口控制地雷袭击了一股日军(这股日军是参与合围马石山后返回的。这次地雷袭击,也是为著名的马石山勇士们报仇)。林军、李仁先是在50米远的地方控制拉火装置。但是日军尖兵部队进入雷区后,拉雷却失败了——在较远的地方控制地雷果然能是困难的事情。日军的尖兵部队过去后,林军、李仁检修了地雷,改用约30米长的麻绳当雷绳——雷绳长30米,在山区崎岖不平的地形上,控制拉火装置的战士距离地雷仅仅十几米远的地方。一刻钟之后,他们用地雷成功消灭了后面骑马的2名日军军官。大队敌人反应过来之后,随即“用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一齐向地雷组隐蔽处的小山以及西侧后边两个山岗约400米的范围内,猛烈地射击了约1个小时。”在日军的疯狂扫射下,文章用较为轻松的一句话叙述了2名控制地雷的战士脱险——“林军、李仁两同志只用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脱离了敌火力网,转移至西北山岗”。“只用了20分钟左右”——其实应当这么说,仅仅约“400米的范围”,脱险就用了20分钟!在日军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的火力网之下,这20分钟的脱险经历中有多少枪林弹雨和惊心动魄;能够冲出火力网又必须得有怎样的速度和敏捷啊。这2名控制地雷的战士,无疑就是日军眼中那样“特别勇敢和矫健的战士”。翻开尘封的史料,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雷战中,“拉雷手”“遭到未死伤日军的追射”,确实“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战场三记》中,记述了1944年底在山西省临南县(今合并进山西临县)听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主任介绍的地雷战情况:“中雷的敌人,常常不一定全部炸死。末死的敌人疯狂地报复。他们搜索两边的山坡,如果发现了拉雷的民兵,一定穷追。拉雷的民兵牺牲了很多。”山东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朱则民在《一九四五年山东人民武装工作汇报》中提到:日军把“用骑兵追捕民兵拉雷手”作为应付地雷战的办法,胶东西海民兵曾经“被敌骑兵追得吐血。”即使是“特别勇敢和矫健”,单单一跃而起后“飞快地奔跑”,在日军专门准备好反击“拉雷手”的骑兵追射之下,也显然是常常难以脱险。地雷战辉煌的战绩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英雄悲歌。当然,“拉雷手”不是只依靠“勇敢和矫健”脱险的,还依靠适当的战术:事先布置好战斗组、狙击组,配合、掩护“拉雷手”撤退;在“拉雷手”往后跑的路上再预先埋好“压发地雷”,以阻击追赶而来的日军——这都是常用的办法。我军甚至采用“拉雷掩护拉雷”的战术, “埋在路上的头一个地雷拉响了以后,敌人搜山,民兵就跑。敌人看见民兵只有一个人,拼命地追赶。于是往往中了第二个拉雷。原来在民兵准备逃走的路上,预先埋了第二个拉雷,敌人追来时,管理第二个拉雷的民兵把导线拉了……”在这样战术的打击之下,“敌人碰见了地雷,残敌只有慌忙逃进据点之一法”。按照杨成武将军的回忆,在冀中平原,我军的战术更到了精妙的程度——把地雷战、地道战充分结合:地道的洞口附近埋下“拉发地雷”,在敌人靠近洞口时拉响地雷。这样又袭击了敌人、又封闭了这个地道道口,“拉雷手”从另一个地道洞口转移,使得敌人无可奈何。勇敢、矫健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得来的战术,这是地雷战取得胜利的法宝。绝大部分的“拉雷手”(无论是八路军官兵还是地方的民兵),在战争来临之际还都只是普通的农民。正是“坚决消灭侵略者,武装起来保卫家乡”的豪情壮志,使他们成为了敢于“在日军眼皮底下拉响地雷”矫健战士;使他们也能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制定出新的战术和训练有素的侵略军继续周旋——我想,这就是彪炳史册的“地雷战”可以“小河边,大路旁,用地雷筑起万里屏障;山沟里,山顶上,用地雷筑起铁壁铜墙”(电影《地雷战》主题歌),让日本侵略军“寸步难行、无法躲藏”的原因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50727 工分:30799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你认为 石头雷会不会炸死人?如果你认为不能炸死人?那 请你讲出道理?如果你认为石头雷.能够炸死人!一次能够炸死多少人?这要根据你所埋的地雷大小.及地雷的威力.人群的分布密度来决定的!再有 纠正你一个错误!用于地雷起爆的头发丝?那不叫引线. 那叫弦 !头发是能够用于地雷起爆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4条记录]&分页:
&对地雷战 求真相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赵仁兴:“地雷战”里的埋雷兵
来源:&&日13:26
地雷战时期的赵仁兴(右一)。
日,山东省海阳市赵疃村87岁的地雷战老民兵赵仁兴,在自己的家里向大家介绍地雷战打鬼子的故事。
“1943年,我还在学校上学,我们赵疃村民兵队的赵守福大哥见我机灵有学问,就鼓动我参加了民兵爆破队。1943年晚秋,盘踞行村的日寇要到寨头村扫荡。在日寇经过赵疃村回据点时,我们民兵队长赵同伦和赵守福、赵乾江还有我们几个民兵,在村东的青纱帐埋下了两颗大地雷,敌人经过时全部踏响,共炸死炸伤鬼子13人。”
赵仁兴说:赵疃村是电影《地雷战》中赵家庄的原型,电影里的“爆炸大王”赵虎就是以赵疃村民兵赵守福、于化虎等为原型塑造的。“参加民兵爆破队后,我放下了学业,天天和赵守福、于化虎以及村里的民兵研制地雷,在战斗实践中我们发明和制造了踏雷、绊雷、水雷、慢雷、子母连环雷等数十种地雷,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赵仁兴回忆说:“赵疃村之所以能成为‘地雷村’,是因为1942年日寇在行村镇设立据点,派驻了一个小分队,并在离赵疃村4公里的土木山上安置了t望哨。鬼子往返都必经赵疃村,我们靠连环雷、葫芦雷、滚石雷等10多种地雷,让鬼子吃了数不清的‘铁西瓜’。
赵仁兴回忆说:“1944年,在八路军和民兵们的联合打击下,行村一代的日本鬼子处处挨炸,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轻易出动。一天夜里,赵守福全身抹上黑泥,背上三颗地雷,在日伪军必走的西门、南门、北门分别埋下一颗地雷。第二天一早,日伪军一开门,三颗地雷几乎同时爆炸,十几个敌人上了西天……”
赵仁兴说:“1944年秋天,我和爆破组的6名民兵一起,在赵疃村西南的麦地里布下了地雷阵,专门炸那些下乡清乡和抢老百姓粮食的鬼子。一次,一个大佐带着一大队鬼子全副武装向着赵疃村奔来,我们巧妙地将地雷阵进行了修饰,日本鬼子根本发现不了眼前的庄稼地就是地雷阵,他们骑着大洋马,威风凛凛,结果,地雷阵在鬼子们中间开了花,日本大佐当场被我们埋下的地雷炸死……”赵仁兴说“为了打鬼子,我们民兵队全都豁上了。我两次受伤,伤好了之后,继续埋地雷炸鬼子!”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和地雷战的成功与普及,在赵疃村地雷战的示范带领下,海阳地雷的花样不断推陈出新,地雷战的战术也由战术防御改为主动进攻。“民兵们根据地形发明了很多品种,有连环雷,专门打敌人的中队,从头响到尾;有水雷,鬼子们在陆地上被炸怕了,改走水路,民兵就把葫芦割开放进地雷,再用蜡密封,放在河道里;还有滚石雷,把地雷藏在乱石堆里,敌人在上面休息的时候,连雷带石头,把鬼子打得不轻……”说起地雷,赵仁兴激动万分。(韩加君/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1-。)
(责编:夏伟、李璐颖)
图片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雷战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