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一百年的爱情年

404 错误页-中邮阅读网杂志内容需付费!3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您可以:请检查刚才的输入到寻求帮助回首页清华一百年_快乐童年,已将一去不复返_天涯博客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世界会改变摸样。
  如今,可以自豪地告慰,
  已经实现了昔日的愿望。
  大千世界缩短了时空差距,
  心事浩茫可以自由驰骋在互联网上!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40556位
(6)(25)(52)(30)(3)(2)(10)(6)(17)(43)(4)(3)(7)(21)(2)(1)(3)(2)(1)(1)(1)(1)(2)(2)(3)
  在水木清华一百年的校庆时候,国内媒介总算客观承认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他们引用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的话语说,“清华大学建校源自庚子赔款,百年来,这笔款项仍在运作,即使到现在,新竹清华每年还收到庚子赔款支票“。陈力俊还表示,1949年,清华校长梅贻琦前往美国处理“清华基金”保管运用事宜。1956年,清华在台建校,梅贻琦借用清华基金利息补贴教授薪水,并兴建宿舍。清华基金的经费来源,是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代管庚子赔款的红利等。陈力俊说,即使到现在,新竹清华大学每年还收到庚子赔款支票。他说,外界常以为清华基金是两岸清华各取一半,但根据他和北京清华校长顾秉林的确认,证实这笔基金仅拨给台湾新竹清华。      云南“西南联大纪念碑”    &        据说还曾经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历史学家”史靖,曾这样记述他的老师,“闻一多随着许多达官贵人和豪门望族的子弟一道,走进了美帝国主义者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庚子赔款’堆砌起来的清华留美学校”。(史靖.《闻一多》)。        “清华”有多少“达官贵人和豪门望族的子弟”?我们不得而知。至于说清华是用“庚子赔款”堆砌起来的,可能是对的,不过有个事实不容否认。八国联军也只有这么一个“美帝国主义国家”,还肯退还“庚子赔款”堆砌成这么一个清华学校,其余的“帝国主义者”都把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囊括而尽去了。      从1909年开始,至辛亥革命前,清政府总共送出去三批留美学生,胡适、赵元任、竺可祯、梅贻琦等民国文化界人物,就位列其中。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主持的清华学校改制为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比正规大学少了一二年,目的是准备派遣学生游学美国。学校隶属于外交部,校长由外交部遴派。学生是由各省按照“庚子赔款”摊派数量的比例公开考选而来。那时侯风气未开,大多数人视游学为畏途,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子弟飘洋过海去父母之邦。当年,中国孩子游学美国,曾经轰动美国朝野。总统亲自召见,致辞欢迎,勉励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自己国家。一些美国老太,看见梳着小辫子的中国娃娃,更是喜欢得不得了,纷纷把现实领回到自己家中,免费供应食宿,生活照顾无微不至,方便孩子学习。    诗人学者的闻一多教授就是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的,他的老家是湖北浠水下巴河镇陈家大岭,相当闭塞,而其家庭居然指导他考入清华学校,这绝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闻一多先生有个同班同学罗努生(隆基),“五.四”时期的学生YUNDONG领袖,57年又成为右派头目。他常常自诩,“九年清华,三赶校长”。闻一多却说说,“那算什么,我在清华前后各留一年,一共十年呢”!一多先生在清华的第一年,因英语不及格,留级一次,被编入了一九二一年级,最后又因“五.四”运~动再留一年,所以是十年。在清华,很少有人能住上十年的。一多先生第一年的不及格,是因为他考入清华学校前根本就没有学过英语,否则以他的聪明和用功,是绝对不会留级的。          清华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那是在1925年以后的事情了。1937年7月,抗战爆发,清华大学被迫南迁,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在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大,直至1946年才返回北京,仍恢复清华大学校名至今。        从年,梅贻琦担任校长17年,栉风沐雨、颠沛流离,个中滋味只有校长最为心知肚明。梅校长生前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1949年以后赴台湾,在新竹继续开办“清华大学”。他一生心系学校教育,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实为古今中外大学校长之楷模。          梅贻琦校长              分类: |
| /tribe/showArticle.jsp?groupId=17416&articleId=fa706cde7b64e6ce24fa92a24bbbb81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百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