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层与转换层上层剪力墙超之间的引线如何计算?是直接算高差吗?

查看: 7285|回复: 8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496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4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请问在图中,同侧双引和上下引线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用同侧双引或上下引线?
(17.68 KB, 下载次数: 119)
17:0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38帖子
技术员,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引线箭头代表的是引线方向,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50帖子
三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不知道有没有比较规范的解释?期待明确一下~
我一直人为他们没有绝对的用法,因为各处看到图纸都不一样,我自己的用法和身边的人也不一样。
我是以配电箱作为起点,一个回路走过来,走到需要放置标记的地方,如果要网上走,就用楼主图中的第一行第二列的上引线。然后到了上面一层就是刚才要引到的地方,就放一个图中第二行第一列的下引线。
觉得这样比较形象,圈圈代表当前的管线位置,需要上引就箭头向上出去,到了上一层,箭头向圈圈来,说明是下面引上来的。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519帖子
同意楼上的看法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76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感觉楼主说的也确实是问题,不过也不用太在意细节啦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09帖子
四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83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看了楼上的还是不太明白,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055帖子
四星工程师, 积分 10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第一行第三列:电源出线路既有去到上一层的,也有去到下一层的;
第二行第三列:本层的配电回路既有从楼上配电箱引来的,也有从下层配电箱引来的;
第一行第四列:本层电源从下层引来,同时还有其它回路引去上一层;
第二行第四列:本层电源从上层引来,同时还有其它回路引去下一层。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01帖子
二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第一个:表示当前层往下引线用。
第二个:表示从当前层往上引线。
第三个:当前层既有向上引的线,还有向下引的线。
第四个:从当前层的下面某一层引向当前层之后,再向上引。
第五个:从当前层的下面某一层引向当前层。
第六个:从当前层的上面某一层引向当前层。
第七个:是第五第六的综合。
第八个:从当前层的上面某一层引向当前层,在引向下面(和第四相反)。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四等水准里的,高差是怎么计算的啊?就是高差改正数,还有改正后高差,最晕的就是高程!呵呵,我是刚学工程测量的,希望懂四等水准的童鞋给我指点一下!还有就是高差调整于分配!好像叫什么四舍六入!等得就是这些,反正是这一方面的,希望谁懂得能教教我,本人不耻下问!呵呵
数字爱茜茜4688
四等水准 先已知起始点A的高程HA闭合路线,测一圈测回HA点,此时有新的HA读数HA'用HA'减去HA,得一个差值f根据路线长或测站数,将f分配到每一站(如第一站路线长3,总路线长30,则第一站的高差改正数为f*3/30 把此改正数加到测得的高差上),就得改正后高差用起始高程加每段改正后高差,就得到终点高程高差与高程:高差是两点间高程的差值,高程是一个点所在位置的属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闭合差按测段长度比例计算出各段的高差改正数,各段高差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就是该段的最终高差,从已知点按改正后高差相加就得出该点对应的高程
扫描下载二维码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一个书架有两层,如果从上层取10本放到下层,上层的本数就和下层一样多了,原来上层比下层多多少本?列式计算.
原来上层比下层多10+10=20(本)
保证正确,放心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何计算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_百度知道
如何计算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
提问者采纳
具体定权看你是按距离定权还是按测站定权,就用这个单位权中误差和每两个相邻点高差的权计算相邻点高差中误差。这种说法就是不考虑基准点本身的沉降问题,那就是绝对精度。如果考虑基准点本身的沉降,这个就是相对的概念,那就得在路基沉降影响范围之外选取稳固的基准点了,用于评定一次观测的精度严密平差之后不是有单位权中误差么
提问者评价
谢谢您的帮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高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潮层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