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报汉语拼音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数是不是比去年多很多

微信号:kkkaoyan
当前位置: >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3年考研经验
摘要:日,是一个非常值得我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成功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付出了一年多的心血终于得到了一个好结果。
&&名师答疑:
  日,是一个非常值得我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成功考取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付出了一年多的心血终于得到了一个好结果。我也深深知道的辛苦,更懂得考北外的艰难。所以我想写一些东西,不仅来纪念我在考研这段路上的经历,也希望有更多有梦想就去实现的师弟师妹们。 & &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我本科的学习情况:我的大学本科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的一个很普通2本A类学校,虽然它是当地唯一一所综合性的本科,但是每次当别人问起我的学校,我都要用一大段话去解释。我的本科专业是对外汉语,当时我报考时觉得这一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专业,但当我入学之后,才发现,它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专业。但是我一直非常喜欢,这也就坚定了我要考研的念想。  开始着手准备考研是在2012年1月份,由于那时候正值放寒假,考试比较多,仅仅开始了对英语的复习。直到放完暑假回到学校时,正值三月份,才算是真正投入到了考研的复习状态中去。我感觉我复习的已经不算早了,网上的论坛里许多牛人甚至说暑假才开始,为了在计划内完成任务,我还是提前准备了,果然是对的,因为13年的考试时间提前了20多天。  (一)选择院校的问题  选择学校可以说是一件很难但又很重要的事情。我刚开始定学校的时候,我就先复习一些公共课,尤其是英语真题,反反复复的做了三遍,然后我就把一些主要的参考书目,例如现代汉语、文化要略、引论(这些都是几乎每个学校都要考的,只是版本不一样)都看一下。刚开始复习时,我几乎很少买书,我的原则就是能借则借,能省则省;而且再加上我考的是本专业的,很多书目本科时候就买过,在我们学校的馆里也可以借到许多相关的专业书,上上下下,我看过的专业书还真不少,有点遗憾的是我看过一遍之后就基本忘记了,但对于理解问题还是有很大好处的,就当做是开拓眼界吧。  定学校的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相当纠结啊,刚开始我也想报北大,可是北大招生都好几年没有扩招了,再加上还有30%的推免,所以剩下的名额只有10几个了。接下来我选中了,它招的人数是60人,看起来不错,可当我一看它的真题,北师大全是考的文学史方面,文学史是我的弱项,所以我又开始动摇了。后来征求了许多老师的意见,对于北京和上海的学校我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最终还是决定要继续我的坚持---北漂。  我几乎把北京所有的学校都找出来了,比如说、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传媒大学、都做了详细的调查。首先我排除的是人大,因为人大的汉硕被分配到苏州;首都师范,同样也是注重文学史;中央民族大学在复试时候要表演中华才艺;北京语言大学,我觉得它不是985,也不是211,以后从事其他职业的话不被认可,关键是我当时一直以为北京语言大学是没有专硕的;,以表演啊影视著称的,对外汉语教育这一块实力相对来说没那么强,其实后来我也后悔过当初报考中传的话或许自己压力没那么大,我看过中传的题,确实不难。但我还是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北外,否则也不可能有机会被录取的,总之一句话,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能够坚持下去真的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学校的事情就这样定了,面对别人的质疑,我从未动摇过。  (二)利用好暑假  之所以将这个作为强调的一点,是因为我觉得暑假这段时间真的很重要。我的暑假也让我倍感难忘。暑假我一天都没有回家,一来是因为开始全面复习了,二来是因为离家较远,来来回回会浪费很多时间。我所在的地方暑假极其热,是那种站着都能出很多汗的热,再加上学校宿舍、自习室都没有空调。我的好多同学都回家了,只有我一直坚守阵地,但我感觉庆幸的是,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我也过的很充实。有时候天气太热,我就坐在KFC或者学校食堂里学习看书。暑假我也参加起航的政治全程辅导班,隔一天上一次课,也算是政治开始起步了。暑假总体上我是把重点放在了专业课上面,尤其是现代汉语,我找了许多版本的现汉来看,上上下下大约有6、7个版本的,而且我把它们全都做了笔记,所以可以说,一整个暑假我都在搞现代汉语,文化要略和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基本都只过了一遍。后来我也反思过,觉得有点浪费了暑假的时间,暑假时候应该对专业课要考的东西集中精力复习,并且最好结合一些练习题练习,如果那样的话效果会更好。  我们学校的暑假只有45天,可以说很快就过去了。9月份的时候,传来了13年1月5、6号考试的消息,意味着考试提前了20多天,心理一下子就突然紧张了起来,因为我当时还没有做过任何练习题,心理十分着急,再加上政治才刚开始复习,心理很没底。我差不多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接受了这个现实,然后我就开始了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日子了。   (三)全面展开  9月份开学后,我就全面展开了复习的广度,专业课、英语、政治同步进行。每天早上我也起的不是很早,但是我要求自己8点必须坐在教室里。早上先复习政治两小时,然后十点钟左右开始做现汉的真题。我的大部分现汉的真题都是在跨考里下载的,考研论坛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偶尔你可以看一下,上面有很多有用的资料,很有帮助。我经常浏览的就是:汉语国际教育考研论坛。上面有许多师兄师姐的经验帖,也有许多复习的资料,我的资料都是从上面下载的,各个学校的回忆版的真题,可以用来练一下手也是非常好的。边做边查找书,很容易记住不会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很费时间,但你第一次查了,下次看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记答案,加强印象了。  在整个复习中,有许多除了学习更加重要的东西。    1.心态    其实状态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学习几天就放松去干别的事情,那样的话,心容易散,一旦心散了,复习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会降低。在复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几乎没有逛过街、唱过K,觉得一旦你去做这些事情,不仅仅是浪费几个小时,而是一晚上或者一下午,那样,计划的事情就完成不了了。   2.计划    考研是一件很考验个人意志力的事情,不同于高考,高考时候有老师督促,有不会的问题可以随时问老师,但考研就不一样了,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去兼顾、去了解。因此,计划相当重要。在我考研复习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都用一张小纸来写下今天一天要完成的事情,当然计划都是比较细节的比如今天做英语哪一年的真题,复习政治那几张的内容,做哪几张的现汉练习,我复习的时候一直都是各科目齐头并进,这样既不觉得枯燥,也更容易加快复习的进度。刚开始有的时候确实完成不了上面所写的计划,但是第二天、第三天你心里就有了一种约束力去完成,到后来还会提前完成,那我就会自己再加点内容进去。   3.作息    考研确实是一个需要分秒必争的过程,其实在时间方面我也觉得自己利用的不是很好,但每天至少保持10小时的复习时间就算是很高效率了。当时我们宿舍就我一个人考研,每天我起床时候其他舍友都在睡觉,而晚上我回去时候她们都已经睡了。但是我觉得作息时间上一定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像我当时,我每天早上起得不是很早,因为我起的太早的话一上午都会打瞌睡、头晕,很没状态,所以我每天都是7点多起床,8点半之前就坐到教室里,中午吃完饭,我会先读一会书,等到1点的时候在教室里桌子上趴着睡午觉,大概睡到2点半,起来洗把脸,开始做英语,做一套真题,做完英语就复习专业课二的内容,比如说引论、教育心理学、文化要略等,晚上我也睡的比较晚,一般11点半才回宿舍,甚至有时候十二点才回去。  4.信心    考研需要一个很强大的内心,要时时刻刻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在我看书很累的时候我就会用手机上新浪微博,我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些、考研论坛、考研直通车等公益的微博,每天上面都会有一些很励志的话,我就把他们转发过来,看了之后心里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我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很繁琐的问题,第一遍我跳过了,看第二遍时候,稍微有点印象,看到第三遍,我就告诉自己必须记下来,万一考试时候会考到怎么办,所以对于一些细微的东西,千万不能放过,给你自己留下遗憾。在考研过程中,我经常会和一起考研的同学们在吃饭的路上讨论一些现汉或者文化要略的问题,有时候问起一个非常细微的东西我也能说出来,我的同学就说不会考到的,但我说,我的学校出题很偏,我怕会考到,所以就记了,事实证明,记得细绝对有优势。   5.冲刺  到了最后的一个月时候,我当时心理其实是十分着急的,尤其是对于教育心理学这一块,看了好多遍都记不住,于是我就在网上下载了200张的练习题,有的有答案,有的没有答案,我就一个一个查书,一个一个上网百度搜答案。用了一个星期就做完了。然后我就对所有考的科目进行概念的总结、框架的总结,尤其是一些会考到名词解释的,都总结下来,每天早上找一个空教室背诵,背到10点回去做一套政治题,每天晚上10点开始,再背一次。最后一个月的时候,非常有效  (四)初试    初试时候,我和我的几个同学一起住在考场附近的酒店里,虽然考场离我们学校打车只要10 来分钟,骑车只要20多分钟,但是我觉得不想让自己心里不踏实,所以还是选择住在考场附近的酒店里。酒店的话也要选择一个环境好的、安全一点的。在考试前再复习一下,一直以来是我觉得很有效的一种方法,能有更大的印象。在考试的过程中其实一点也不紧张,但是唯一感觉就是时间有点紧,答政治时候,我尽量从多角度来答,毕竟角度越多越容易捕捉到知识点。  答英语时候,我是按照自己平时练习的顺序,即先做4篇阅读、再做新题型、再写两篇作文、再写翻译、最后写完型填空。由于我考试时候作文上面花费的时候较多,想用了很多时间,再加上我作文打了草稿,所以写完作文就基本剩下半个小时的时间了,看到翻译时候完全不知道再说什么。今年的翻译比较难,我就把看懂的单词写了出来,就开始写完型,完型我边涂机读卡边写,看了第一遍之后觉得完型挺简单的,就认真又看了一遍,两遍完型加涂卡就用了十分钟,后来还剩五分钟时候我就检查了一下作文的单词,整个考英语的过程还是蛮紧张的。    考专业课一时候,非常轻松,虽然也有很多不确定答案的,比如改病句了、加标点了,但感觉总体上还是都会做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大题,感觉时间刚刚好。    考专业课二时候,时间特别紧,全是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最后还有个1500字的跨文化的作文。在写的过程中,有一道题我不会写想先空着后面再写,可是我却忘记留位置了,于是我就划掉了下面的一道题答案,重新写了一遍,这里就浪费了好久时间,以至于后面还剩半个小时我才开始写1500字的论文,那个赶呀、急呀,好在我最后也写完了,不知道有没有1500字,但是考完专业二时候我的胳膊疼了两天。   初试两天的时间过的特别快,考完了以为就轻松了,没想到后面的日子更加难熬。  (五)出成绩  北外一向是慢节奏,比北京所有的学校出成绩都迟,北语也差不多时间出。查到成绩后我觉得不是很高,我才考了350多,心想等着调剂吧。后来又过了大约一个多星期,大约2月底,出了国家线,汉教的国家线不高,去年300分,今年310分,政治英语都是40分,我看到自己高出国家线那么多分,觉得应该能进入复试吧。于是3月份我回到学校后就准备毕业论文和复试的东西,期间正好赶上了公务员考试,我当时还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复习了一段时间的公务员考试,然而报名的时候我却放弃了。一心不能二用,记得是清明节前一天,学校出了复试成绩线,专业分数划到239,而我的专业课分数是240分,可以说是擦线而过,因为北外复试只看专业课分数,所以分数一样的应该很多,但是对于擦线而过的我真的是十分担心。北外复试没有公布名单,所以只要你达到了学校专业线,就自己打印复试通知书按照日期去学校复试好了。  (六)复试  我是提前一个星期去的北京,一去了就感冒,整个人很恍惚,还好我及时调整了状态,把该做的、该准备的都弄好,心里才有了底气。  复试分为三天,第一天是资格审查和英语听力,资格审查只要求带学生证、身份证、复试通知书。听力也非常简单,六级的水平,只占复试的2%。第二天就是专业课面试,早上的时候大家先在一个大教室里,老师先点名,然后就分组进行复试,上午四组下午四组,每组大约都是十个,反正去复试的大约有70人。我是被分到下午组,在学校晃晃荡荡等了一上午,下午1点半开始。  我是第二个面试,进去之后老师先叫我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因为完全搞不清楚情况,我就问了一句是中文还是英文,老师说中文,我就介绍了自己的名字,专业,本科学校,特长。然后有个老师就问我学校是广东的,会不会说粤语,我就自己即兴编了一段说了。然后其中一个老师就开始问我专业课问题,首先问了我如何辨别元音,我就把元音的概念说了,老师又补充问道,元音的分类,我就说了单元音分为舌面、卷舌、舌尖。然后那个老师点了点头,我心想应该是比较满意吧。  后来一个老师问我如果在火车上遇到几个外国人,而他们正在用外语谈论中国人闯红灯等不好的习惯,问我会怎么办。我就回答说要给他们一些正面的中国印象,部分的人有不好的习惯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等等,这些问题考察的就是跨文化交际一些内容。然后又有个老师问我如果教一些2、3年级外国小孩水果的名称,该怎么教。我就说要拿实物来教,他就顺势问了如果课堂秩序混乱怎么办。最后有个老师就问了我有什么特长,我就说主持,他又接着问,与中华才艺有关的,我没办法了就说书法,然后老师就问我写什么书,我就回答了楷书,老师就又问我写什么体,我说欧体,他就问欧体有啥特点,我就随便说了比较工整。后来才知道问我的那个老师可是一个书法大家,我觉得自己有点班门弄斧了。  接下来其中一个老师就开始用英语问我,她首先问我汉语国际教育用英语怎么说,我就说了,然后她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说在网上查到的,她就又问我,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应该朝哪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更适应做对外汉语教育这份工作。我第一遍没听清楚,老师就用更简单的词语解释了一遍,我就东扯西扯说多积累点实践经验,貌似这一部分老师不是很满意。然后我以为就结束了,老师突然叫我到前面抽纸条,每张纸条上面有一句话,先叫我读一遍,我抽到的是:他们很喜欢《唱支山歌给党听》这支歌儿。我当时就有点懵,因为我不知道拼音中要不要写书名号,但我注意把轻声和儿化写对。在我写的过程,听到老师们在笑,一开始我还没多大注意,后来一个老师就问我我写的有什么问题没?我就说唱支山歌给党听这句话是不是应该大写,老师就继续提示,词与词之间的距离怎样,我就说距离一样,然后其他老师就笑。然后我又说,一个词的几个拼音中间应该是没有距离的,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这里出了大问题。最后考了我一个笔画:凸,我写完之后老师还特意问我知道这个字有几划吗?我当时凭印象答的,我记得凸和凹都是五划,写的时候就注意笔顺了,根本没数,我记得凸和凹都是五划。  第三天就是体检了,北外的校医院很难找,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的。  复试过程还是比较偏重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这一块的内容,语法知识很少问到,一般不会给你一个句子叫你分析什么的,但是会问到现汉的一些概念东西。语言学的专业会问什么离合词、语法、词汇等比较难的语法问题。  复试当时觉得自己问题都答上来了,之后的几天老是回想当时的情景,觉得自己表现得一点都没有条理,而且我感觉自己说话很快。一直煎熬了8、9天,原以为五一之前才出录取结果,没想到23号就在网上查到了录取结果,悬了一年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非常感谢我自己坚持了一年做这件事情,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为自己做主。 &
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空间或微信:kkkaoyan
跨考教育(粉丝18.7万)
相关文章推荐
全国面授课程
2015年考研数学强化课程
<font color="#ff年考研英语长难句
2015年考研管综写作解析
2015年考研英语翻译指导
2015年考研专业课免费视频
研友互动,师兄学姐答疑解惑群
2015考研英语交流群
2015政治考研交流群
15数学答疑交流考研群
2015考研交流群
二战考研QQ群
免费考研直播群
【今日共享资料:30话题数:22】
已有368人参与此话题已有287人参与此话题
已有431人参与此话题已有128人参与此话题已有123人参与此话题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首先要对大家说的是,考研过程一定要沉下心来,不管你感觉有多少书有多少内容没有看,不要慌张,一点一点按照计划推进,最后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其次,考研是自己跟自己的竞争,报考任何学校的难度都是一样的,如果真的决心考研,完全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虽然这句话说过很多遍了,但是真的是至理名言:相信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我是工作三年后打算考研的,并且是跨专业,原因很简单,三年的职场经历让我明白一定要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去做。我今年成绩:政治65+,英语65+,汉语基础100+,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15+,总成绩355+。今年的汉语基础语法分析比重增加,这是我的弱项,考得比较烂。成绩并不是很好,但基于我个人的情况,我的经验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的价值。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主要是想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如果能帮助到别人就更好了。
在投入复习之前,要做的是了解要报考的学校、专业的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前辈经验,买好各种真题各种参考书。然后给自己做一个总体进度表,在学习过程中再将总体目标进行细化,从月到周再到每天做什么会逐渐清晰。从八月份开始准备时间应该绰绰有余,四门科目每天都要看,循序渐进。
我是那种坐不住的人,注意力难集中,集中了又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也不是个很有意志力的人,生活中也常常是宽以待人待己,然而知道自己的缺点然后去克服它战胜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所以,相信我吧,只要你真的去努力,你就会成功。
对于文科生来说,政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我完全是靠着高中时的那点底子去应付的。考研政治改革
后少了经济学那一块儿,轻松很多。主要说以下几点:
1、复习资料:
《考研政治大纲解析》
《徐之明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
2、复习过程:
高教出版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第一遍边看边做题,有利于梳理知识点构造知识结构体系。这个过程有点慢,但是不要着急,第一遍大概要花2个月时间。不要等新大纲出来才看政治,如果政治没有大的改革,完全可以用去年的大纲,从8月份开始第一遍。我用的题是《徐之明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连选择题的解释都很清晰。第二遍10月-11月,背诵相关知识点,就是那些一条一条的理论,不然做问答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到底要往上写些什么,记忆的同时不要忘记持续做题,练习做问答题。第三遍12月-考前,我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做真题,真题的问答题差不多是政治大纲解析每一章一道大题,然后我就把每章觉得比较重要的部分再加强了一下。
选择题非常关键,得选择题得天下。选择题就是多做题,多记忆,对答案时多思考;问答题相信大家都有一套自己的答题方法,我的方法就是按点陈述,相关的知识点都写上去。
英语是我的弱项,每次做真题那么多单词不认识,那么多长句子读不懂,感觉近几年考研英语越来越难,复习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英语能不能过线,最后考了67分真是出乎意料。不过这次考研让我真的体会到学英语必须得靠日积月累地练习,让量变变成质变。
1、复习资料:
& &《高中英语基础知识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 薛金星
& &《考研英语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郭崇兴
& &《考研真题黄皮书》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张剑、曾鸣、刘京霄
& &《12句作文法》学苑出版社 王长喜
2、复习过程:
A、大学六级过后我就没怎么碰过英语,这次捡起来,时隔5年之久。就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复习吧,《高中英语基础知识手册》很不错,看完之后唤起了我对英语语法的记忆。这个能为阅读理解打好基础,帮助分析长句难句;
B、我的整个英语复习都是围绕真题来进行的,从95年做到了11年,重点在近5年的,前几年的当练习。我把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做完之后都一句一句地分析,并且翻译过来,这个过程对提高阅读能力、翻译能力真的很有帮助。另外我很讨厌一个一个单词枯燥的背诵,从来没有背过词典,因为记不住啊,我喜欢通过文章来提升词汇量。这里隆重推荐郭崇兴老师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最突出的就是每篇阅读理解后都有生词表,最重要的是词汇量非常丰富,节省不少查单词的时间。《考研真题黄皮书》是口碑很好的,里面对文章进行分段解析,有长难句分析,非常全面。考研英语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读懂了文章,但不一定会做题,好多时候我都读懂了文章选错了答案,所以还得多练习,把近些年的真题翻来覆去做就OK了。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先看问题再读文章,带着问题读文章,在文章中的每段找答案,千万不要通读完一篇文章后再去做题;
C、作文。大家都说作文是非常需要功底的,但是当我用了《12句作文法》之后,居然觉得自己也能写出篇像样的作文了。这本书真的很好,它主要教你写作文的思路,特别适合我这种完全谈不上作文功底的人,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能力就靠它了。
三、汉语基础
& & 我今年在复习的时候,参照了前辈的经验,前辈说北大的汉语基础考得很基础,完全按照样卷出题,于是我就主要复习基础知识,对于一些有难度的语法分析就没有加强练习,结果今年北大的试卷汉语应用能力部分不全按照样卷出题了,完全体现了对汉语应用能力的考察,它增加了主观分析题,语法分析题,对于我这种跨专业的难度还是有点高,如果没有复习到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了。记得有一道题是说一下《汉语拼音方案》的优势,复习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去记忆这些意义啊、优点啊之类的知识点,所以只能根据仅有的记忆胡乱往上凑。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提升自己语法分析能力;二是对一些一条一条的知识点要去记忆。
1、复习资料:
&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版 北京大学中文系
&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
& &《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郭锡良
&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蜚声、徐通锵
&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
& &《现代汉语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齐鲁书社 李军编写
& &《现代汉语辅导及习题精解》中国水电水利出版社 任路主编
& &《现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崇文书局 曾常年主编
&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历年考研真题》中文考研网
& &其他学校考研真题 互联网
& &《96-05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真题》 互联网
&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真题or模拟题》 互联网
2、复习过程:
& &A、根据网上搜的经验,北大版的《现代汉语》是核心书目,我就只买了北大版的《现代汉语》,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一边,循环复习并记忆,花了有2个多月的时间,直到十月中旬才看完第一遍。前面的语音、汉字、词汇部分还好,但语法部分看完了之后发现自己一点儿都不会做题,当时心里那个焦急啊。然后去网上搜信息,然后买了黄廖版的《现代汉语》,这时已经是11月份,然后我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黄廖版的《现代汉语》,算是第二遍复习,没有做笔记,只是边看边做练习,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我觉得还是要以黄廖版为主,北大版为辅;
B、现代汉语分五个部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
语音部分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挺难的,但是不要怕,就一点一点地去分析去记忆,把国际音标翻来覆去地写,好好分析一些概念,比如音素、古今语调、音变、音位等,第一遍时有难度,看第二遍的时候就觉得容易多了,万事开头难嘛。
文字部分也还好,把该记的都记住。以前有考繁体字的写法,我还专门练习了好久,结果今年没有考,但是不知道以后考不考,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还是注意一下。
词汇一章有一些以前没有接触的概念,跟着书好好学习掌握就没问题。
修辞部分只考几个题,让你判断下面句子用的修辞法,把黄廖版现汉的修辞过一遍,记住每种修辞的特点,做做练习就没问题了。
最重要的是语法部分,这完全考的是汉语应用能力,首先一定要掌握理论知识,然后多做练习,多总结。这部分光看《现代汉语》是不够的,看完之后发现自己做语法分析题还是没有清晰的思路,我复习的时候对这方面没有重视,导致考试的时候一看到卷子就懵了。这里推荐陆俭明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看完之后保证你会恍然大悟,语法要这样去分析,有了方法和思路就能举一反三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大家都说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教材,但我看的时候非常头疼,因为里面的知识点好多好细,我压根儿就记不住,还是等以后自己上了个层次之后再来用心学习。
C、会考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繁体字的古文,要求给古文标点,解释文中几个划线词语的意思。古文是需要一定功底的,一时半会儿难以提升,但我们还是要去读读古文,增加点语感也是好的。《古代汉语》读一读里面的文选,认一认繁体字,翻译一下文章,看一看词义分析,还能顺便记一下汉语国际基础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
《语言学纲要》也是前辈推荐要看的书,应该是语言文字学专业会考的内容,对汉硕来说没太多用处,如果不为了考试还是值得一读的,我就看了一遍,然后全忘了。
《现代汉语八百词》是一本词典,当然不可能全部读完,主要是为了近义词辨析做参考,多背几组近义词的辨析,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其辨析的思路和方法,看到一组近义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
三本习题集都还是不错的,《现代汉语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齐鲁书社李军编写)放在第一轮复习时使用,因为里面有很多填空题,帮助记忆。《现代汉语辅导及习题精解》(中国水电水利出版社,任路主编)放在第二遍有所提高了再做,里面的题目有一定难度并且很不错。《现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崇文书局曾常年主编)就平时练练手好了。
各类真题、模拟题用在第三轮复习,花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这些题都是很有用的,都是些考试题,很有含金量,说不定你在做北大试卷的时候就看到某题是某某学校某某年的考题。
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这部分主要考中国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对外汉语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写作。北大今年出题还是按照样卷来出题的,填空、判断、选择和作文。北大在文化知识那一块儿主要侧重于中国文化,外国文化考得不多也比较简单,不像有的学校会考很多外国文化,那我就头大了。复习之前我也参考了前辈的经验,买了好些书,后来发现真的是看不完啊,有几本书就没有看,还有好几本就浏览了一遍,什么也没记住。这门专业课考试范围那么广,不靠日积月累真的不成。
1、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要略》及笔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程裕祯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钱理群
《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游国恩
《外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孟昭毅
《世界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明滨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樊葳葳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文仲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及笔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刘珣
&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历年考研真题》中文考研网
& &其他学校考研真题 互联网
& &《96-05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真题》 互联网
&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考试真题or模拟题》 互联网
2、复习过程:
& &A、因为题型主要是选择、填空、判断,考的主要就是对一些知识点的记忆和了解,不像一些分析题一样,需要去记忆大段大段的内容,所以我觉得在背诵这些内容也比较容易,如果在记知识点时加以扩充,比如去了解这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去了解整个历史故事,记忆起来就更加有趣而深刻。
《中国文化要略》是要全部背诵的,在网上找相关的笔记打印出来结合书本一起记忆,在背的过程中也给自己出一些填空题,用作复习。一定要循环往复地看书,今天看新内容前要复习昨天看的内容,明天再复习今天的内容,第一遍确实要花很多时间,但这样也会扎实...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