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人以lm/s的速度匀速地竖直向上提起重50N的物体b重为50n,这时人对物体b重为50n施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如果以2m/s的

八年级下册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八年级下册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2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物​理​竞​赛​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相关内容:
江苏阜宁GSJY2012年中考物理全攻略(考点扫描+经典例题 +课堂练习+专题训练 )(四)——光学第三部分& 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一.考点扫描◎知识结构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凹、凸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规律像的大小、正倒、虚实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透镜的应用眼睛和眼镜: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显微镜和望远镜:构造与成像特点考点一&& 透镜1.透镜分为两类:中间____,边缘___的叫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中间____,边缘____的叫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它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______。温馨提示: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并不是一定会聚到一点上!而是指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不是一定不会聚到一点上!而是指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______、 _______和______,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 心、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凸透镜成像规律&5.规律总结:①焦点F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F处成______实像_____实像的分界点,即: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 ,像也_____;物距增大,像距_____,像也_____。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 像也_____。物距增大,像距______,像也______。化”一定要理解(熟记!应用这一规律可以解答凸透镜成像变化类题目。考点三 透镜的应用6.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 ____的____像这个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_____相当于光屏。7.幻灯机、摄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 _____的___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幻灯片是______,银幕是光屏,为使观众看到正着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8.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 _____的___像.要使看到的像大些,应让放大镜_____________。9.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像成在视网膜_____。近视眼要用_______矫正。10.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____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远视眼要用_______矫正。11.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成_______、 _____的实像,目镜成_______、______的虚像.12.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_______、______的实像,目镜成______、 ______的虚像。二.经典例题例1. (;吉林)如图所示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________,对光有________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其应用.解答时应注意微型手电筒与普通手电筒的不同.小灯泡前端A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 用.微型手电筒用相当于凸透镜的A部分代替普通手电筒中的凹面镜起到聚焦作用.答案:凸透镜 会聚例2. (;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解析:从图示装置看出,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当物体距离透镜距离为5 cm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即物距在f~2f之间,此时成一个倒 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2f以外时,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 像,且物距越远,像越小;当物体从2f向透镜靠近时,像在变大,同时像距也在变大,所以D选项不正确,A、B、C选项均正确.答案:D例3.(;菏泽)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________,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图A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图B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图C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图D是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因此,第一空填C,第二空填A.答案:C A例4. (.;广州)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_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___cm.&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而平面镜只是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呈现在屏幕上方便成像.要使物体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必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f&40 cm&2f,即20 cm&f&40 cm,则焦距不可能小于20 cm.答案:放大 倒立 改变光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0三.课堂练习1.下图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2.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一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 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人与镜头的距离应_____30 c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底片上的像是____像(填“实”或“虚”).&& (;菏泽)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________,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________.3.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远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4.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   &&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5.(;杭州)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6.(;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 D.正立缩小的虚像7. .(;菏泽)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00 mm  & B.等于50 mmC.小于50 mm  &&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8.(;哈尔滨)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9.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0. .(;广东)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四.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黄石)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2.(2012中考预测题)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光源S发出的 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 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3.(2010中考变式题)如下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4.(;扬州)如下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5.(;武汉)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6.(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    B.b点    C.c点    D.d点7.(;陕西)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 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8.(2012中考预测题)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9.(;成都)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10.(2012中考预测题)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孔照相机和普通照相机一样,都是光线经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只要是倒立的像都是实像C.只有缩小的像才是实像D.实像可以用照相机拍照,而虚像则不能11. (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12. (2012中考预测题) “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发现,物距等于6 cm时成正立的像,物距等于9& 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距等于8 cm时,成放大实像&&&&&&&&& B.物距等于12 cm时,成放大实像C.物距等于16 cm时,成缩小实像&&&&&&&& D.物距等于18 cm时,成等大实像13. (2012中考预测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与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 cm   B.40 cm   C.20 cm   D.10 cm14. (2012中考预测题)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5. (2012中考预测题)摄影师给小明照完全身像后,又要接着给他照半身像,为了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应(  )A.把照相机适当向小明移动,并把镜头向前伸&&& B.把照相机适当向小明移动,并把镜头向后缩C.把照相机适当远离小明,并把镜头向前伸&&&&& D.把照相机适当远离小明,并把镜头向后缩16. (2012中考预测题)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孔照相机和普通照相机一样,都是光线经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只要是倒立的像都是实像C.只有缩小的像才是实像&&&&&&& 相机拍照,而虚像则不能二、填空题17(;苏州)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________(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18.;潍坊)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 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 cm刻度处的________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19(;桂林)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20.(;株洲)如下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处(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21.(;广东)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________(填序号) &①照相机 ②放大镜 ③投影仪 ④潜望镜22. (2012中考预测题)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取了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并将蜡烛、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1)点燃蜡烛,保持蜡烛、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经过调节之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一定________cm.生活中的________就用到这一成像规律.23. (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是小云同学将两纸筒M、N套在一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当用来看远处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接着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MN间的距离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24.(;安徽)下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25.(2010中考变式题)画出图中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26.(2010中考变式题)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调节;(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__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27.(;包头)(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a.请你在下图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________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________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________.28. (2012中考预测题)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2)小周在图中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_______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_______移动.(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附:1.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大于&& 实3.&答案:D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B10.&答案:&2.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也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太强,所以应戴凹透镜使光线变得发散些.答案:A2.解析:判断透镜对光有会聚还是发散作用的依据,不是看折射光线的形状.而是要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较,若折射光线的发散程度比原来小(即折射光线靠近主光轴),则光变得会聚了;若折射光线的发散程度比原来大(即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则光变得发散了.答案:D3.解析: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幻灯机应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f<u<2f所以应是在c点时的成像;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u>2f,应是在a点时成的像;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应是在d点时成像情况;人眼就是一架照相机,应在a点的成像情况,因此选A.答案:A4.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选项正确.答案:C5.解析:人眼的结构相当于照相机,其视物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晶状体及其附属结构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在视网膜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答案:D6.解析:由图可知,蜡烛经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因此凸透镜应放在C处.答案:C7.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凸,会聚本领变大,使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方,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因此A选项正确;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选项错误;三棱镜是根据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对光有折射作用,C选项错误;平面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入射角越小,对光的传播方向改变越大,D选项错误.答案:A8 解析: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15 cm,物体u=20 cm时,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应选A.答案:A9.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观察完正立放大的虚像后,需要将凸透镜远离花朵,才能观察到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选项正确.答案:D10.解析: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和虚像都是既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也能用照相机拍下来,如可拍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答案:B11. 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同学们学习光学知识的一大难点,考查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掌握好、总结好,根据像变能找到物变,根据物变能找到像变,同时应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掌握,忌死记硬背.本题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则对应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应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像在主光轴上方,则物体应在主光轴下方,因此物体应在Ⅲ区,C项正确.答案:C12. 解析: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解此类题关键是判断焦距大小,判断物距和1倍焦距、2倍焦距的关系.由题意知:6 cm<f<9 cm,u=8 cm时有两种可能.u<f,f<u<2f,所以可能成放大虚像,也可能成放大实像;u=12 cm时f<u<2f,一定成放大实像;u=16 cm时,有两种可能,f<u<2f,u>2f,可能成放大实像,也可能成缩小实像;u=18 cm时,u>2f一定成缩小实像.故选B.答案:B13. 解析:对于凸透镜成像,物距u=2f时,像距v=2f,此时物距与像距相等,由图可知u=20 cm时,像距v也是20 cm,即u=v=2f=20 cm,可知焦距f=10 cm.答案:D14. 解析: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15 cm,物体u=20 cm时,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应选A.答案:A15. 解析:用相机照相时,人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照完全身像后再照半身像,像比原来变大.因此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故应把相机向人移动,并把镜头向前伸.答案:A16.解析: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和虚像都是既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也能用照相机拍下来,如可拍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答案:B二、填空题17解析:从光路图可知,激光经过甲透镜后光线变得比原来会聚了,所以甲透镜是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而激光经过乙透镜后光线变得比原来会聚得轻,起到了发散作用,所以乙透镜为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它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答案:乙透镜 近视18.解析:从题装置图可以看出,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是30 cm&2f,因此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即在60 cm刻度线的左侧,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答案:缩小 左 照相机19解析:从观察图中实验情况可知,像为放大、正立的虚像,故物距小于焦距.答案:虚 物距小于焦距20.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由题甲图可知,此时焦距为15.0 cm,当蜡烛距此透镜35 cm时,即蜡烛在2f以外,所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15.0 缩小21.解析: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远离凸透镜,则像成在视网膜后方;要使像仍成在视网膜上,则需要将光线会聚一点,像距变小,所以看近物时晶状体焦距会变小,这是一种变焦距系统,而像距并没有变化,这类似于照相机,只是照相机是改变像距.答案:后 变小 ①22. 答案:(1)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以内,或光屏在光具座上可移动的距离小于实际的距离)(写出一条即可)& (2)大于20 照相机(答案合理均给分)23. 解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如果看近的景物,物距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适当增大像距.答案:实 变大三、作图题24.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A点射向凸透镜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后一定过焦点和像点A′,所以可作出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则此光线经折射后一定过A′,这条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点.另外从A点发出的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且过像点A′,因此先画出折射光线后,再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是另一个焦点.答案:如图所示&.25.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但凸透镜是折射光线直接过实焦点,而凹透镜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另一侧的虚焦点.答案:&四、实验探究题26解析:阳光是可以看成是平行光,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就是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则其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即焦点,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即是焦距.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体相比,上下颠倒,要使像往下则物体应向上移.投影仪、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答案: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上 放大27.解析:在光的色散实验中,紫光经三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与红光经凸透镜后的会聚程度同样是紫光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紫光经凸透镜的焦距小,红光经同一凸透镜的焦距大;在凸透镜成像时,若先成一个缩小的像,再得到放大的实像,需要减小物距,因此需将透镜向蜡烛移动;若换为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由于焦距小,会聚本领大,光线会提前会聚,像距减小,像变小,因此应使光屏向蜡烛移动.答案:(1)a.如图所示:&b.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 (2)蜡烛(左) 凸透镜(左) 小28.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实验时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能使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小周在图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物距u=35 cm,像距v=20 cm,可知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小,像距越小.因此,老师要求他在光屏上成一个更小的实像,他应当把蜡烛向左移,同时光屏应向左移动.他将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由于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以致光屏上的像变的模糊,所以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答案:(1)光屏中央 (2)远离透镜方向(左) 靠近透镜方向(左) (3)远离透镜方向(右)&
相关内容:
电学专题一知识结构:本部分知识包括《电流和 电路》、《电压、电阻》&&定义&单位及换算&测量工具&使用规则&电路中的关系&&&&&串联&并联电流/I&电流的强弱&1A =103mA=106uA&电流表&相同点:不同点: &I=I1=I2& U=U1+U2电压/U&电流形成的原因&1kV=103V=106mV&电压 表&&I=I1+I2&U=U1=U2电阻/R&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MΩ=103kΩ=106Ω&电流表、电压表&&R=R1+R2&R= 典型例题例1:在如图所 示的电路中圆圈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填上后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闭合开关后,两灯均正常发光。解析:初中物理实验中,电流表电阻可以认为是0,电压表可以认为是无穷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可以将电流表等效为导线,电压表等效为断路。答案:甲、丙为电压表,乙为 电流表(或甲、丙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例2、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如图所示,则电阻R1 和电阻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A、5.6V& 1.4V&&&& B、7V& 1V&&&& C、1.4V& 7V&&&&&& D、10.8V& 2.7V解析:首先,电压表应与用电器并联,即电压表的两端与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此题中应注意电压表V1测的是R& 2两端的电压。其次,电压表或电流表都有两个量程,大量程是小量成的5倍。例3、如图是张华同学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连接的电路。(1)闭合开关,你会观察到灯泡L1、L2的发光情况是&&&&&&&& 。(2)针对上述现象,你认为该电路存在的问 题是:&&&&&&&&&&&&& 。(3)请你在原图上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电流。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X”,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能交叉。解析:本题考查电 流表的使用。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可看作导线,所以电流表A1将灯泡L1短路,L1不 发光。改动时,只需将A2的0.6接线柱改到开关的右侧接线柱即可。&
相关内容:
电学专题二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甲乙两条铜导线的长度相同,甲的横截面积比乙小,现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 )A、&乙导线两端电压大,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也大B、甲导线电阻大,所以通过它的电流小C、甲乙两导线中电流相同,各自两端的电压也相等D、乙导线 的电阻较小,两端的电压也较小2、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并且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阻R断路,灯L变暗&&&&&& B、电阻R短路,灯L变亮C、灯L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灯L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3、有两只定值电阻甲、乙,甲标有“10Ω 1A”字样,乙标有“5Ω 2A”字样。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允许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最高为(&&& )A、15 V&&& B、30V&&& C、20 V&&& D、5V4、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一个电表的示数 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阻R一定断路&&&&&&&&&& B、电阻R一定短路C、灯L的亮度可能不变&&&&&& D、灯L可能变亮&5、如图3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都正常发光,电表完好。如果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位置,那么将出现的情况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灯泡L1、L2不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泡L1、L2变亮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L1、L2变亮&&&& D、电流表、电源烧坏,灯泡L1、L2不亮6、如图4所示,当开关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2;当开关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 )A、2:1&&& B、1:3&&& C、2:3&&& D、3:17、如图5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在1A至2A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在6V至9V之间。则定值电阻的阻值及电源的电压为(&&& )A、3Ω& 15V& B、6Ω& 15V& C、3Ω& 12V& D、6Ω& 12V8、甲、乙两盏灯分别标有“36V& 60W”、“220V& 60W”的字样,当他们分别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时,(&&& )&&&&&&&&& A、甲灯比乙灯亮&&&&&&&& B、乙灯比甲灯亮C、两盏灯一样亮&&&&&&&& D、无法确定哪 盏更亮9、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在ab间接入“6V 6W”的灯泡时,恰好正常发光,如果在ab间换接一个“6V 4W”的灯泡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灯L将变亮&&&&&&&&&&& B、灯L将变暗 C、换接的灯可能烧坏&&&&& D、电路的总功率将变小10、小名利用电能表测定某一家电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一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30min内,消耗的电能为0.6Kw.h,那么这个用电器是(&&& )A、电冰箱&&& B、普通白炽灯&&& C、彩色电视机&&&&& D、挂壁式空调机二、填空题1、甲乙两个电阻的阻 值分别为4Ω和8Ω,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12V的电路中,则通过甲的电流为&&&&& ,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2、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闭合开关S后,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当滑片P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a、c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V和4V ;则当滑片P在最大阻值的一半位置b时,电压表的示数&&&& 2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阻A、B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8所示,则由图8可知,A的电阻为&&&&&& 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路中,则通过和的总电流为&&&&&& 。4、有一个电铃的电阻是10Ω,额定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为使电铃正常工作,应该给它&&& 联一个阻值为的&&&&& Ω电阻。5、规格为“6V 6W”和“12V 24W”的甲、乙两灯,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入6V的电路中,&&& 灯亮些;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10V的 电路中,&&&& 灯亮些。6、电工师傅为了延长楼道灯泡的使用寿命,常将两个“220 V100W”的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灯泡发光时,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通过灯丝的电流为&&& A。三、实验探究题1、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软硬程度不同的铅笔,用途不同,例如,画画用6B软铅笔,写字用软硬适中的HB铅笔,制图用6H硬铅笔。铅笔芯是导体,它的电阻与铅笔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 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说明铅笔芯的电阻与铅笔芯的硬度的对应关系。2、如图9为“测定小灯火炮的额定功率”实物图,其中电源为3节新干电池,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灯丝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A”,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 V、0—15V)。(1)用笔画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小刚合理的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聪明的小刚猜想:A、可能是灯丝断了&&&&& B、可能使变阻器开路 C、可能使小灯泡短路&&& D、可能使电流表开路根据小刚的猜想,请你借助图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刚的猜想。猜想&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如果A成立&&如果B成立&&(3)假如电压表的0——15V量程已坏,小刚仍想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将小刚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 (4)按照小刚设计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 数达到&&&&& 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四、计算题1、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移到的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滑片移到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多少?2、如图11所示的电路,灯上标有“6V& 3W”字样,为单刀双掷开关,电源电压为9V,电阻R2的阻值为18Ω,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1)当S接a时,灯恰能正常发光,求电阻R1的阻值。(2)当S接b时,求电阻R2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 (3)S接a与当S接b两种情况下,求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 &3、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热水器,电热水器的名牌如图14所示。若自来水的温度是10℃,充满水后,小明将调温开关调到如图乙所示位置,接通电源,加热指示灯亮,达到设定温度时,加热指示灯熄灭。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加热指示灯从亮到灭的过程中,热水器中的水一共吸收了多少热量?(2)若 不考虑能量损失,从接通电源到指示灯熄灭需要多少时间?(3)若实际经过2h30min指示灯才熄灭,则该电热水器的 效率是多少?&
相关内容:
电学专题三复习指导一、知识分析:&&&&&&&&&&&&&&&&&&&&&&&&&&&&&&&&&&& 本部分包括电与磁、信息的传递两部分,从历年中考试题和06课改区的试题来看,本单元在考查中题量不大,要求不高,但各省市中考题均有体 现,一般3—5分,题型以填空、选择、作图形式居多,另外还有可能涉及实验.本单元考查的热点通常是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电磁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从能量角度深刻理解发电机和电动机,复习具体要求:1、了解:﹙1﹚磁体、磁性、磁化、磁极的概念&&& ﹙2﹚地磁场及磁偏角&&& ﹙3﹚奥斯特实验及说明的问题﹙4﹚发电机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认知 ﹙1﹚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磁场及性质&&& ﹙2﹚电磁铁的应用及影响其磁性的因素&&&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4﹚影响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因素3、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判定二、试题内容特点及复习注意问题:1、试题特点:本部分与实际联系较密切,能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物理情景,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实验为背景可能会出现一些探究、开放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力,因此必须全面系统的搞好本章复习2、注意问题:﹙1﹚以纲为纲,抓住重点&&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也是中考的依据,要吃透大纲,抓住重点,按大纲要求去做,事半功倍。例如,根据大纲我人把本部分内容归结为“一个关系——电与磁的关系”、“两种机器——发电机和电动机”、“三位科学家——沈括、奥斯特、法拉第”、“四个实验——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原理、研究电磁铁、电动机原理”“四通八达的信息之路”五部分核心内容,复习时一定要抓住这些重点内容,有的放矢。﹙2﹚以本为本,抓好双基本部分内容不多,比较简单,复习中应以双基为主,吃透教材,并适度拓展知识空间,同时注重课本上的实验, 纵观各省市中考试 题,探究性、开放性问题愈来愈多,面这些问题大多以课本 上的实验为背景改变实验条件或对一些环节设置障碍从而提出问题。例如:06河北课改区---根据如图示提出三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如:06辽宁-----小明对电动机的问题感感 兴趣,在家里做了一个玩具直流电动机,研究电动机的转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后想研究电动机转速的影响因素,现在你帮一下小明研究这个问题:A、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B、猜想假设﹙简单说明理由﹚:a.影响因素一: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b.影响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c、设计实验:﹙要设计实验验证你猜想的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实验不但考查了学生综合探究推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复习过程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三、热点举例&本部分出现题型一般为填空、选择、作图、实验,下面以这四种题型为例覆盖五个知识点:﹙一﹚磁性、磁场关键:把握磁体作用、磁极指向性及相互作用、磁化现象、磁场性质、磁场与磁感应线的关系练习:1、请写出一条与图1有关的地磁场的信息:_______________2、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3、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性越_____磁感线永不_____ ___-4、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硬币,以下正确的是_____A、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硬币一定是铁做的C、磁体磁性越强吸引的物体种类越多&&& D、硬币中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被吸引3、如图2,当弹簧测力计吊一个磁体沿水平方向从A端到B端时能表示测力计读数与水平位置的关系是图3中﹙&& ﹚&5、为确定一个铜棒是否有磁性,小明做了如下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让铜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铜棒有磁性B、用线把铜棒吊起来,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指示南北方向,铜棒有磁性C、让小磁针靠近铜棒,若小磁针与其相互排斥,则铜棒有磁性D、让小磁针靠近铜棒,若小磁针与其相互吸引,则铜棒有磁性﹙二﹚电流的磁场关键:把握奥斯特实验、安培定则、 电磁铁及应用练习: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2、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3、电磁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磁继电器是利用____________来______________工作的5、如图4示A是挂在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会_______-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6、&如图5示通电螺线管的 N极在螺线管的______端&7、如上图6示,自动控制电路中,当开关S开断开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A、灯亮,电动机转,电铃响B、灯亮,电动机转,电铃不响C、灯不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D、灯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8、如图7示磁体南极与通电螺线管的右端相排斥,在标出电流方向及电源的正负极9、如图8示,磁体S极与通电螺线管A端相吸引,标出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10、根据小磁针的N、S极指向在图9中标出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11、在图10中标出磁感线方向12、在图11中标出﹙1﹚A端和B端的磁极﹙2﹚磁感线方向13、一同学在做“研究电磁铁”实验时,用两个大铁钉做成电磁铁,如右图说法正确的﹙& ﹚A、要让电磁铁磁性增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滑动B、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多,表明它磁性强C、电磁铁B线匝数多,故通过B的电流小D、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15、如14图示实验现象蕴含许多物理知识,试找出其中三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电磁感应关键: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练习:1、______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和_______方向和_______方向有关.2、要产生 感应电流﹙1﹚____________ 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5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要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则导体ab需做________运动,此时导体中会产生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4、如图16是研究感应电流方向影响因素的示意图比较甲、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与_______有关,比较甲、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与________有关&5、如图5-6-15示,a为放在磁场中的垂直纸面的一个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关于a中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是﹙& ﹚A、a向上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B、a向下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C、a向左向右运动都会产生感应电流且电流方向相反D、a向左向右运动都不会产生感应电流6、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 生感应电流C、感应电流方向只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做成的﹙一﹚发电机和电动机关键:工作原理、从能的转化角度认识两种机器专项训练:1、发电机是根据_______-原理做成的,发电机工作时是把_____能转化为 _____能,发电机的原理现象是由_______在1831年首先发现的&2 、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下面图18四实验装置中对电动机的发明有直接影响的是﹙&&& ﹚&3、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关于电动机说法错误的是﹙&&& ﹚A、电动机是应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原理做成的B、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能使通电线圈持续转动C、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D、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4、下列电器在工作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电磁继电器&& B、发电机&&C、电动机 && D、电饭煲﹙一﹚信息的传递关键:主要掌握电磁波及现代通信方式练习:1 、电磁波的传播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波速为__________若电磁波的频率为97.4MHz,则波长为_______2、1876年______发明电话,话筒是把______信号变成______信号3、现代通信方式方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网络通信,目前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是_______4、下列器物与电磁波应用有关的是﹙&& ﹚A、无线电收音机& B、磁悬浮列车& C、电磁起重机&& D、发电机
相关内容:
&&&&&&&&&&&&&&&&& &&&&&&&&&&&&&&&&& 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测试题1、正在行驶的汽车,如果作用在汽车上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那么汽车将(&&& )&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停止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2、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C、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3、水平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飞行,这是由于(&&& )&A、子弹受到火药推力的作用& B、子弹具有惯性C、子弹受到飞行力的作用&& D、子弹受到惯性力的作用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人飞奔的马绊倒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6、.对于物体的惯性,下列正确说法是(&&& )A.物体在静止时难于推动,说明静止物体的惯性大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易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惯性大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得也越快,这说明物体在受力大时惯性变小D.惯性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与物体的静止、速度及受力无关,它是物体自身属性 7、一架匀速飞行的战斗机,为能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则投弹的位置是(&&& )A.在目标的正上方&&& B.在飞抵目标之前&& C.在飞抵目标之后&& D.在目标的正上方,但离目标距离近些8、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 A、右侧通行&&&&& B、系好安全带&&& C、限速行驶&&& D、保持车距 9、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上,有人竖直向上跳起,他的落地点在(&&& )A.位于起跳点后面&&&& B.位于起跳点前面&&&& C.落于起跳点左右&&&&&&& D.位于起跳点处 10、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有一位乘客做立定跳远,则他(&&& )A、向前跳将更远&&&& B、向后跳的更远&&&&& C、向旁边跳得更远&& D、向前向后跳得一样远1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使原来静止的物体运动以后,撤去外力,物体将不断地继续运动下去,原因是(&&& )A.物体仍然受到一个惯性力的作用&&&&&& B.物体具有惯性,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C.由于运动较快,受周围气流推动&&&&&& D.由于质量小,速度不易减小 1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说行驶中的汽车,只要把发动机关闭,车马上就停下了13.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4.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15.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A.在起跳点之后&& B.在起跳点之前&&& C.仍在起跳点&&&& D.无法确定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17.我国公安部规定,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那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 A.车速太快&&&& B. 车速太慢&&& C.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18.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19.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A.变小; B.不发生变化;& C.变大; D.立即变为零.20.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的惯性比运动时的大; B.物体的惯性随速度增大而增大;C.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惯性也越大; D.物体的惯性大小跟它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都没有关系.21.在一艘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轮船上,一小孩脸朝船行驶的方向坐在座位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下时(& )A.落在小孩的前面; B.落在小孩的后面;& C.落在小孩的手里; D.无法确定.22.质量大速度小的坦克和质量小速度大的轿车相比,&&&&&& 的惯性大。23.在下面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填上“变化”或 “不变化”)小朋友荡秋千_________。雨点竖直匀速下落_________。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向前滑行__________。新课 标第 一网24.桌上放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中间有一个气泡,如图所示,用手推一下瓶子,气泡将__________,如果使瓶子在桌面上匀速运动时,气泡将__________。25.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____________。该定律又叫做______.26.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__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_______的缘故。27.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________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_______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_______而造成的。28.节日放飞的气球下吊一物体,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原因是&&&&&&&&& ,运动一段距离后又向下运动,这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29.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___惯性。(没有/仍具有)30.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的,经过________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31.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_____行驶。(填“加速”或”减速”)32..坐在汽车车箱内靠左侧车窗的乘客,车突然开动时,身体将________,当汽车刹车时,身体将_________,当向右转弯时,身体将_____,转弯时乘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33.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的作用,力是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4.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 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 __。35.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_____,他会向跟车行______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倾倒.36.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_____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37.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实验中要求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 来判断阻力的大小。由实验可知: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______运动. 38.如图是一个演示物体 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柱和弹簧钢片。在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整个过程中,写出两个你观察到的两个物理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物理现象&&&&&&&&&&&&&&&&&&&&& 对应的物理知识&&&&&&&&&&&&&&&&&&&&&& 物理现象&&&&&&&&&&&&&&&&&&&&& 对应的物理知识&&&&&&&&&&&&&&&&&&&&& ③物理现象&&&&&&&&&&&&&&&&&&&&& 对应的物理知识&&&&&&&&&&&&&&&&&&&&& &&&&&&&&&&&&&&&&&&&&&& 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测试题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 D.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2.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由下面哪种情况可以判断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 A.物体保持匀速圆周运动&&&&&&&&& B.物体保持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 C.物体保持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D.物体保持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3.直升机在空中悬停时,之所以相对地面静止不动:是因为直升机(&&& )& A.受到空气的举力&& B.受到地球的重力&& C.受平衡力的作用&&& D.受到的举力大于重力4.重力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在拉力F甲、F乙的作用下以2米/秒和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有(&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下列现象中,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是(&&& )A.停留在水中某一深处的潜水艇 B.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 C.沿田径弯道在匀速奔跑的运动员 D.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6.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均为10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5N,则物体(&&& )A.速度减小 B.按减小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停止运动& 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只要是运动的物体,就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 & C.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一辆重4×105N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5 × 104N,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 A.4×105N&&& B.5 ×104N&&& C.4.5×105N&&& D.3.5×105N9.起重机吊着5 ×104N的物体,加速上升时,钢绳对物体的拉力& (&&& )& A.大于5×104N&&& B.等于5×104N& C.小于5×104N&&& D.不可能作加速运动10.一个物体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的作用下,则物体将& (&&& )& A.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静止状态& C.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11.有一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各拉住弹簧测力计的一端,使弹簧测力计在桌面上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不计弹簧测力计与桌面间的摩擦,则两位同学所用的力(&&& )A.均为10N&&& B.均为20N&&& C.均为40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用手握住瓶子的颈部使其悬空,瓶子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手对瓶的摩擦力与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瓶的摩擦力与手对瓶的压力平衡 C.手对瓶的压力与瓶颈对手的压力平衡&&& D.手对瓶颈的压力与瓶的重力平衡13.一物体重为800N,当它从空中匀速下落时,它所受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 A.f&800N&&& B.f&800N&&& C.f=800N&&& D.无法确定14.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使它(&&& ) A.从静止开始运动&&& B.从运动到停下来 C.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D.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15.两架完全相同的直升机,甲机以5m/s的速度匀速上升,乙机以4m/s的速度匀速下降,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A.甲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B.乙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C.甲、乙两机受的举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1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17.一辆重为5 ×105N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地面的阻力是5 ×104N,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 5 × 105N&&&& B 5 × 104N&&&&&& C 4.5 × 105N&&&& D 5.5 × 105N18.下列各物体中,受力不平衡的物体是(&& )A、地球同步卫星&&&&&&&&&&&&& B、匀速竖直上升的直升飞机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 D、在平直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 19.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一定不是平衡力; B.一定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0.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21.图1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图(&& )22.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因此卫星(&& )A.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受地球的吸引力;C.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D.受力情况不清楚.23.某人以lm/s的速度匀速地竖直向上提起重50N的物体,这时人对物体施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如果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这一物体,那么这个人对物体施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24.气象气球自重98N,吊着196N的仪器匀速上升的时候,空气对气球向上的力是__________N。25.甲、乙两同学分别拉住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各用10N的力将弹簧测力计拉成水平,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26.一个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27.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要作用在_____上,______、_______,并且要在_____上。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28.重为1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_____力和________力的作用,两力的施力物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两力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两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29.方形薄板的重心在&&&&&&& 点;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利用&&&&&&& 的知识来测定,此方法叫&&&&&&& .这个方法是:在物体上任选两点,分别用线将它悬挂起来,在薄板静止时,沿&&&&&&& 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 即为重心.30.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称物体的重力.当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挂上重物以后,重物在&& 力和&& 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根据&&&& 条件,&& 和&& 大小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就是物体所受的&&&& 的数值.31.一个技巧运动员单手支撑在另一个技巧运动员手上,当上面那个运动员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必须&&&&&&& .如果重力&&&&&&& 支持力,他就要坠落,如果重力和支持力不在&&&&&&& ,他就要倾倒.3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在两边挂上不等重的钩码,放开塑料板,塑料板将______ 。在两边挂上等重的钩码。放开塑料板,塑料板将______。结论:要使两个力互相平衡,两个力的大小必须______。在两边挂上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稍向下移动,使两个拉力的方向并不相反。放开塑料板后,塑料板将_______。待塑料板静止时,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__。结论:要使两个力互相平衡,两个力的方向必须______。在两边挂上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使塑料板的两边细绳相互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塑料板后,塑料板将_______。待塑料板静止后,两边细线_____同一直线上。结论:要使两个力互相平衡,两个力的必须在____________ 。3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平衡力。反过来,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 (填一定或不一定)不发生改变。3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N的重物,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牛;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N;当物体以1.5m/s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N;当物体以1.5米/秒的初速度减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N,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5.画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训练题1.写出下列各种摩擦的名称:(1)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2)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大大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__________.气垫船是采用__________的技术制成的交通工具,简单地说,其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__________,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地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 3.图8-11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________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____________________;&(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___________________;&(3)轮胎上刻有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机器上润滑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____________________.5.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______来带动机头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____.6.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 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7.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 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  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8.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会发生& (&&& )& 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9.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10.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滚动摩擦力的有&&& (&&& )A.用卷笔刀削铅笔,刀口与铅笔之间的摩擦&&&&&& B.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与滑梯之间的摩擦&&&& 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1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B.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12.如图12-12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13.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  &&&&&& 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绳子   &&&&&& D.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14.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15.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不妥当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 B.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D.两个物体之间若没压力,即使表面粗糙也没有滑动摩擦力16.为了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人们采用了下面一些做法:①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②螺丝刀的木柄刻上一排凹槽;③移动笨重的箱子时,在箱底垫上几根铁管;④农用脱粒机的轮上常涂上皮带蜡。这些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 A.①③&&& B.只有②  C.①②④&&& D.②①17.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 B.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C.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18.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家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19. 用手握住重5N的酱油瓶子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3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3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为&&&&&&&&&& N.20.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5000N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速度为1m/s,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则摩擦力将___________.若雪橇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某同学用手把5N重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要使木块不下落,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是____N,方向___________.当人手对木块压力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方向大小为5N的拉力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如果拉力增大到6N时,木块将做_____运动,这时的摩擦力是_______N. 2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分别用10N的拉力F甲、F乙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则甲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 24.(1)为了移动笨重的箱子,常在箱子下面垫几根圆棍子,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雨后泥泞路上,是挑担走路滑得厉害还是空手走路滑得厉害是因为_______&&&&&&&&&&&&&&& _____。25.滑动摩擦力在研究有关物体运动情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也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 C表面平整的长木板& D几条毛巾E直尺& F弹簧测力计& G几支圆钢笔(1)下表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得到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接触面&压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木板面&4N&0.5N2&木板面&6N&0.75N3&毛巾面&4N&1.5N①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比较第1、3次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因为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大小,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你用上面器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研究。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上面器材的字母)主要探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 八年级上学期 物理培优练习《一》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碟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  &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或体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的无效的是(&& )  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    B.用棉花塞住自己的双耳  C.用棉毯挂在分隔的墙壁上   D.请邻居歌唱时放低音量 .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 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30°&B.45°&& C.60°&D.90°.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 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 B.0℃&&&&&& C.-40℃&&&&&&&&&&& D.略高于-40℃.目前有些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O℃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 )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O℃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工路等交通,如图2所示。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 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二、填空题.一支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温度是5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测沸水温度是95℃, 若用它测物体温度,读数为32℃,则该物体实际温度是&&&&&&&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__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_____。.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5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 收;光电转换 器将 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 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 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 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没有关系?答____。(选填“有”或“没有”)。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米。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 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1)如图5所示,观众看不见领 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传播的。&(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也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 、&&& 、&&& 三原色依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三、计算题 . 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米/秒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四、综合能力题.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作者乘船在苏州枫桥停船过夜的感受。在“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里,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请写出由这句诗可以直接联想到的相关物理知识,并作简单的解释》(请至少写出4个)解答示例:光的反射——月球反射太阳光,使人看见月亮。⑴                                   ⑵                                   ⑶                                   ⑷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1)此实验说明:&&&&&&&&&&&&&&&&&&&&&&&&&&&&&&&&&&&&&&&& (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A.秒表&&& B.长为0.8m的细线&& C.长为1.0m的细线&&& D.铜球 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 具体操作:&&&&&&&&&&&&&&&&&&&&&&&&&&&&&&&&&&&&&&&&&&&&&&&&&&&&&&&&&&&&&&&&&&&&&& &&&&&&&&&&&&&&&&&&&&&&&&&&&&&&&&&&&&&&&&&&&&&&&&&&&&&&&&&&&&&&&&&&&&&&&&&&&&&&&& &&&&&&&&&&&&&&&&&&&&&&&&&&&&&&&&&&&&&&&&&&&&&&&&&&&&&&&&&&&&&&&&&&&&&&&&&&&&&&&& (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①&&&&&&&&&&&&&&&&&&&&&&&&&&&&&&&&&&&&&&&&&&&&&&&&&&&&&&&&&&&&&&&&&&&&&&&&&&&&&& ②&&&&&&&&&&&&&&&&&&&&&&&&&&&&&&&&&&&&&&&&&&&&&&&&&&&&&&&&&&&&&&&&&&&&&&&&&&&&&&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图11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小明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②取适量酒料放入大锅里加热: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请你说明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解:设汽车鸣笛时到高山的距离为s,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2  2秒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12米/秒×2秒=24米  声音传播的距离  s+s2=v2t=340/秒×2秒=680米  又s+s2=2s2+s1=680米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高山328米。(12分)写出一种相关的物理知识得1分,对应的解释正确得2分。满分12分。光的传播:    月光能在真空和空气中传播。机械运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下落。声音的产生:   乌鸦声带振动发声。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够在空中传播,使人听到乌鸦的叫声。霜(或雾)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夜间遇冷凝华(或凝结)成霜(或雾)。光的折射:    人眼观察到的夜景相当于凸透镜成像。答案:对酒料加热,酒料吸热温度升高.汽化加快;酒气上升至小锅底部遇冷液化.形成液体“地瓜酒”附在小锅底部;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到小锅底部,滴入导管并沿导管流到大杯中。说明:其他正确的说法也同样得分.每一项1分,最多得3分。
用百度搜索本站内容
用360搜索本站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50n的物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