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香港科技大学大概需要比重本线高多少分?我在网上找不到序数相关数据,希望广东考上港科大的学长学姐能报一

( ??o?o`)?上面non-jupas local的你給我站著??來自local的怨念??&br&有人說我要先證明我是一個學渣??&br&簡單的說就是科大最重視HKDSE的英文和數學??而這兩科我都是踩著minimum requirement進來的??7分裡拿4分??雖然我覺得沒有mainland能看懂這個分有多渣(趴。再簡單點來說就是,我的英文和數學水平(至少以考試來說)是在我們院裡的local裡面墊底的??&br&&br&如果你說這不夠渣,那我想問你能給我一個大家都認同的學渣的定義嗎(偷看??&br&原諒我人比較傲??喜歡跟比我好的人作比較,所以大概我只能當一輩子的(自認為?)的學渣了OTL&br&&br&1)複習MATH1003的時候旁邊的人是MATH1023,MATH1023,MATH1023和MATH1023啊哈哈哈哈哈??&br&&br&2)問個數學題:&br&A:這個不是我高中學的嗎&br&B:這個不是我初中學的嗎&br&C:這個不是我小學學的嗎&br&D:??&br&我:別說了這是你幼稚園學的是吧??所以要怎麼做(?*?*?)&br&&br&3)上個課,旁邊的大神在刷票圈刷微博刷票圈和刷微博。而我在看著他刷。然後我GG了他A+??這樣??嗯。&br&&br&4)大神拿著他LANG 5777這樣的成績來跟我說,我考得好差啊只有5??你多少啊???ヾ(〃?〃)σ天真的寶寶誠實回答完之後,大神說??幸好我其他都是7(w&br&&br&5)CS major的大神跑來Level 1 的CS課虐學渣,哦我就是說你ヾ(=д= ;)難得在課上看見他一次,屏幕上的Title:敍利亞戰爭為什麼打不完??其他時候在睡覺,手機裡全是他的睡顏??(對不起好像暴露了什麼叫做偷拍狂魔的奇怪屬性&br&&br&6)會有人來問??你是不是討厭mainland學婊了呢(っ ω )っ(當然他也是一個學神??純玩笑??我也不討厭??嗯&br&&br&7)出龜期間??群裡的畫風:龜從4.3到3.9的人一個一個的說自己爛龜??而寶寶在??看動漫!嗯!愉快愉悅的看動漫??&br&&br&8)拿著滿分的截圖一(呸)臉(呸)擔(呸)憂(呸)地問我??這個分是不是沒UPDATE啊??這個分是不是有哪裡不對啊??為什麼我是滿分??這個情況發生過2次??周期性的??然後我一瞄自己的分膝蓋就沒了。&br&&br&9)想了想??還差個SBMT就齊了全部課??這個也沒什麼??就是別人起來present??我連他說的是什麼題材都還沒聽懂??他就說完了??然後好多人鼓掌我也一起拍(其實完全沒聽懂??&br&&br&10)去MATH supporting centre??題做了一半,問TA??TA:嗯這之前的你是怎麼做出來的??然後發現自己竟然答不上來??嚇尿了。&br&&br&11)會跟母上說自己身邊的學神學霸學婊都怎樣怎樣厲害??然後母上就會覺得我進了一個特別6特別6特別6的大學??繼而擔心我會不會找天去跳蘑菇??&br&&br&12)在票圈發:祝大家拿A??會被一群學神說:A+呢??你們有考慮過我這個B-的人類嗎??&br&&br&13)別人來教我做作業會恨不得直接幫我做了??因為怎麼講我都不明白(._.)??&br&&br&14)會發現不是所有大腿都能抱??有的大腿太粗根本抱不住(感覺好污)??2秒被甩下來??(因為太渣??以大腿的思維根本不明白你為什麼不明白??&br&&br&15)別人說自己是學渣的時做會有一群人來:學婊。自己說自己是學渣的時候會有一群人來:抱抱ヾ(^▽^ヾ)&br&&br&16)在Liba做了一半題,大神來了??坐下來開始做題??做完了收拾東西要走了??我還在做同一題??????&br&&br&17)大概因為香港DSE或者我們學校的關係??我們高中的分數都會偏低??比如說mean是40多分,最高是70分那樣子??然後第一次出分看到自己是90+會特別高興??然而後來發現身邊的人全是滿分??&br&&br&18)寒假在補別人Fall sem上的課的notes??&br&&br&&b&&u&話說竟然被我想出來好處??&/u&&/b&&br&&br&1)不管是哪個課的問題,隨便問一個人都肯定知道??嗯??方便(哭&br&&br&2)特別容易滿足??別人拿到那個龜會哭上3天??我拿到那個龜??嗨森得要請自己出去吃大餐??&br&&br&3)看誰都是學神學霸學婊??然後每看到一個就有動力學習??在LIBA無聊就看一眼身邊的學霸就覺得不能hea了!(只能維持1分鐘
( ??o?o`)?上面non-jupas local的你給我站著??來自local的怨念??有人說我要先證明我是一個學渣??簡單的說就是科大最重視HKDSE的英文和數學??而這兩科我都是踩著minimum requirement進來的??7分裡拿4分?…
哈非常了解,毕业生求赞&br&&br&&p&有好多同学一直困惑金融数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难不难,是不是能够顺利毕业。我就以一个学姐的身份给大家讲讲我的理解。&/p&&br&&p&首先对所有课程进行一个概念上的分类,总共可以分为三大类:金融类课程,编程类(计算机类)课程,和数学类课程。但每类之间也有相互的交叉和重叠。数学类和计算机类是作为基础工具来支撑金融理论的构建和实现的。&/p&&br&&p&从课程展示结构来看也有两大类:一种是听授类,另一种是独立项目。听授类顾名思义就是老师讲课,课程中会有小组作业,presentation,课程结束也会有大作业或者考试,因课程而异;独立项目就是教授立项,跟着教授做为期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研究,可能是实验室研究也可能是直接跟着某个公司的项目走,会将理论结合实际。&/p&&br&&p&金融类课程主要有:金融衍生品、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的定价方法研究等&/p&&p&数学(统计类)课程主要有:SAS, 高等概率论与统计,风险管理,随机分析等&/p&&p&计算机类课程主要有:C++, JAVA,VBA等&/p&&br&&p&其实具体选哪些课程要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而定。就我个人而言,首先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缺乏什么,什么是对我将来有用的。因为我是数学专业出身,因此数学统计类课程对我来说相对容易好理解,而金融类课程还是比较陌生,计算机类是我的弱项。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所有金融类定价的实现都离不开编成。虽然C++的得A率比较低,并且开始学的时候真的很痛苦,但我还是选择了C++。因为我觉得我在乎的并不是仅仅一个成绩,而是更大的能力提升,所以当时在做取舍的时候也是很挣扎的。其次对于比较重要的数学类课程我进行了一些巩固,比如随机分析和高等概率与统计。对于金融类课程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补充课外的知识,不光是老师课程里讲的,否则如果你是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衍生品这块的内容很难一下接受并且吃透的。&/p&&br&&p&对于是否选择独立项目还是要看个人能力和时间安排。因为独立项目是你一人或者最多和一个partner合作完成,通常难度比较高。如果做到中间走不下去真的很尴尬。当时我们选择了一个波动率衍生品相关的课题。中间碰到了各种头疼的问题,但最后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还是解决了。所以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特别是想要申请博士的同学,这种项目是个很好的机会。&/p&&br&&p&最后,工作之余在玩智慧变现之路~&/p&&p&有任何关于科大金融数学的问题欢迎加我QQ私聊,任何申请,文书,面试的问题都可以。QQ号:&/p&&br&&p&贴张念书时的校园照片吧,很怀念&/p&&img src=&/3d5acbf0a257dd_b.pn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3d5acbf0a257dd_r.png&&
哈非常了解,毕业生求赞有好多同学一直困惑金融数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难不难,是不是能够顺利毕业。我就以一个学姐的身份给大家讲讲我的理解。首先对所有课程进行一个概念上的分类,总共可以分为三大类:金融类课程,编程类(计算机类)课程,和数学…
恩。。。偶恰好刚从港科研究生毕业哎,来给你描述下俺们HKUST的僧活哈~&br&&br&总的来说呢,研究生在工作日就是上课和科研,早上最早的课是九点,大家一般呢都是8点到九点之前的时候起床,起得太早呢比如说8点之前校园里真的会很安静(⊙o⊙)哦,不过可以一早去游泳健身然后健康的吃个早饭。&br&&br&晚上大家睡得不太早,12点前睡呢,会被大家夸是健康的好孩纸。晚睡不一定是很忙啦。。。但是很忙的时候一般睡不早,尤其是在有deadline的时候,╮(╯▽╰)╭&br&&br&其实研究生的喜怒哀乐基本上是一个人决定的,他就是你的老板。这个银,如果nice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你的hkust生活一定很惬意,尽情享受科大以及HK提供的一切与学习相关和不相关的资源;但如果不nice很push,那很有可能你要常常熬夜赶个deadline每周组会present外加时时心神不定的刷着邮箱。恩。。。UST的孩纸刷邮箱真的是病&br&&br&周末呢可以稍稍放松啦~~~ 一般大家回选择出门逛街吃饭和hiking,离科大不远都可以满足的~ &br&&br&离开科大后真的很想念科大的生活,祝你也可以enjoy吧&br&就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你哈~~~~(&_&)~~~~ 最后发一张科大美丽的海岸线&br&&img src=&/0fc2fe7e2cd62b9ad12de4_b.jpg& data-rawwidth=&3648& data-rawheight=&2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648& data-original=&/0fc2fe7e2cd62b9ad12de4_r.jpg&&
恩。。。偶恰好刚从港科研究生毕业哎,来给你描述下俺们HKUST的僧活哈~总的来说呢,研究生在工作日就是上课和科研,早上最早的课是九点,大家一般呢都是8点到九点之前的时候起床,起得太早呢比如说8点之前校园里真的会很安静(⊙o⊙)哦,不过可以一早去游泳…
&p&我眼中的香港:&/p&&p&&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眼中的Hong Kong_香港科技大学吧&i class=&icon-external&&&/i&&/a&&/p&&p&当我们是一位高中毕业生的时候,我们在选择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去尝试了解一个学校所在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特点,这个城市的建设,这个城市的文化甚至这个城市的语言天气等等。
在香港生活也快4年了,从2012年成为新生到现在即将毕业,在香港我经历了很多,也对这个城市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从小在北方内陆长大的我,唱着七子之歌长大,却对香港和澳门几乎一无所知,当我得知我即将来到这个城市读书时候,心里很憧憬也很忐忑,憧憬着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也为了这里存在的挑战而感到忐忑。四年之后的今天,回看过去的一幕幕,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城市的喜爱愈来愈深。长时间的殖民历史以及现在的特区身份带来的仍然小流量的两地交流导致我们内地人和香港人的互相了解不够充分,双方的了解更多得是通过媒体,这其中存在不少的误解。那些携带着这两种背景的特殊群体,即在香港打拼的内地人被称为“港漂”。作为这个特殊群体的一员,我想以自己的视角为那些高考应届毕业生揭开香港的神秘面纱。这篇文章中,我们从表面到深层次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p&&br&&p&整体&/p&&p&香港是一个礼仪和秩序之城,人们之间关系都很融洽,地铁巴士上乘客们会保持安静,路上车速很快,但是行车很有秩序(我从没有见过车祸)。香港人有排队的好习惯,安静而有秩序。香港的公共设施有很多都被使用了很多年,然而这些公共设施仍然被维护的很好。金融业仍是香港的支柱,这里密集的金融机构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金融才俊来这里工作。香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每一位努力的人提供者一样的成功平台。&/p&&br&&p&语言&/p&&p&来香港之前,我觉得四年之后的我一定操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谁知来到香港后才发现,这里的生活语言主要是粤语(是的,我来之前都不知道这里也讲中文,而且不知道粤语竟然这么难懂哈哈······),香港有的本地人的英语口音会受一点粤语的影响,但大都讲的十分流利。这里的工作语言比如发邮件开讲座等很多还是用英语,香港人普遍普通话不是很流利。所以,浸泡在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中,“两语三言”的技能可以很快练就。熟练掌握英语甚至可以熟练讲粤语真的非常有用。英语重要性无需多言,走遍世界英语都可以帮你有效沟通,而粤语在华语中仍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华人都习惯于讲粤语。(熟悉粤语看TVB很爽哦!)&/p&&br&&p&&b&天气和风景&/b&&/p&&p&香港的天气比较潮湿,夏天时候因为潮湿所以显得十分闷热,室外走一圈会满身是汗。冬天则是比较湿冷,北方的孩子因为这里没有暖气所以开始时很难适应冬天的阴冷。天气晴朗时香港的蓝天,山景和海景都很漂亮。 &b&香港科技大学坐落在西贡海边,西贡这里是香港比较美丽的海湾,天气好时,海景十分漂亮。&/b&我喜欢在晴天的早晨,拉开窗帘,白云蓝天下,看着宁静的深蓝色的海面上飘满白帆。那种美好的感觉永远无法忘记。 香港美丽的景色使得远足(hiking)这项运动十分流行,很多日本人甚至专程坐飞机来香港hiking。天气好时,hiking沿途有山,有海滩,有村庄,有瀑布······非常美丽&/p&&br&&p&&b&香港的公共服务和设施&/b&&/p&&p&之前有人问过我这两个问题,这种贴近生活的东西十分重要。就公共交通来说,香港是我见到过最便捷的公交系统。身边很多的朋友曾去国外交流,回来之后无不感慨香港的公共交通之便捷。无论美国,欧洲,亦或是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所有人的反馈都是:香港最棒。港铁(香港地铁)的准点率和快捷闻名世界。在香港,地铁基本可以到达每一个地方。换乘也十分方便。此外还有很多的大巴小巴连接着各个地点。&b&香港的公共医疗基本免费。&/b&只需缴付几十港币的挂号费即可看病,后续的住院,身体检查,买药都免费,这也是为什么香港人的平均寿命能够排在世界前列。香港的建筑比较密集,而且夏天闷热持续比较久,导致香港人因地制宜地把各个大型建筑连接了起来。所以在香港出门办个事情完全可能一直走在建筑物里边,空调常开,凉爽舒适。此外香港很多公共设施的细节都做得比较好,等你来香港慢慢感受。&/p&&br&&p&&b&Nice&/b&&b&的香港人&/b&&/p&&p&
港人这个名词近来被不断强化。媒体上关于“中港矛盾”的报道似乎在把一些争论引向更偏激的地步。很多人担心来到香港会感到隔阂。我觉得这些担心有点过度了。每每看到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我和很多朋友都感觉到无奈。 媒体作为舆论的制造和引导者,其实应该 去客观地看待一个事件,而非一味地片名地过度解读一些现象甚至因为一部分人而去攻击一整个群体。而读者作为这些媒体的受众面,大都没有机会真正的接触香港,接触这里的一草一木,仅凭媒体的只言片语,他们便出来发声,出来声讨。这就是为什么我和朋友们感到愤怒和无奈 。不管两地媒体还是个人,我真的希望所有人能够在发声之前全面客观的思考问题。香港人其实大都很nice。&/p&&p&
接下来,我想说一下我对这里的看法和喜爱。事实上,在我的眼里,香港市民十分单纯,善良和直率。四年里,在不少课上我都与香港本地生一起合作完成课业项目。他们会微笑着倾听你的意见,积极的思考和讨论, 十分友善地聊起各种话题。当然,很多香港人也愿意为自己的观点发声。他们关心着这座城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关心着这个从小生他们养他们的城市,他们希望这个城市变的更好。以前的我也很好奇为什么香港本地生会对政府的政策那么了解和关注,因为我们来这里读书的这些内地同学大都更关心的是学业而非时政。&b&然后,香港人对于“一座城”的概念是超乎我们想象的,这就是四年之后我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差异。&/b&这无关政治,就像我爱着我的故乡山西,我希望它变得更加富有一样。之前在回到高中母校包括在网上问答时候,总有人问我去科大读书会不会有地域隔阂,甚至有人问我会不会被本地人“歧视”。 双方的不了解造成了这样的误解。事实上港人的友善和单纯让我对这个城市的喜爱增加很多。回想生活的每个点点滴滴,在办公室的职员,在食堂的打饭阿姨,在马路上遇到的阿sir······所有人都会对你笑,让你心情倍儿棒。香港人整体的教育水平和素质非常的高,我相信来到香港读书会你感到非常的舒适,每天面带微笑给所有你遇到的人say
hi,开心的生活着。&/p&&br&&p&香港的机遇:&/p&&p&1.
&b&香港的就业机遇我认为主要来自香港本地的金融业和香港旁边深圳东莞等地的创业创新势头。&/b&本土金融业不需多言,各式各样的金融机构每年给大学生提供很多实习和工作机会。这些国际知名的金融巨头大多提供高额的报酬,吸引着全世界的金融才俊报名竞争那些工作岗位。&b&香港科技大学的商学院在世界排名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与本港其他院校的竞争中也占尽优势。&/b&笔者过去三年的这几届同学中,有不少人本科刚刚毕业即拿到了年薪超过一百万甚至两百万港币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商学院的招生竞争都很惨烈。除了本土的金融行业,近几年兴起的来自深圳周边地区的创业势头也深深吸引着香港的学生前往工作。深圳周边地带聚集了大量的中级工程师,高科技产品的产业制造链完备,这里被很多人称作“东方硅谷”。正如我们学校李泽湘教授所说,深圳有很好的人才规模和质量,甚至有很多领先硅谷的地方,比如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完整的制造产业链。在深圳,一个产品的创意可以在一夜之间被完备的工业链加工成成品,这是硅谷所不具有的效率。这里诞生和孕育了很多高科技公司,比如产品风靡全球的无人机公司大疆。这个由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创建的公司早已稳固了它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上霸主的地位。此外,华为,腾讯和固高(国内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公司)等公司也在深圳东莞等地有很重要的研发基地。然而,尽管高科技产业密集,内地在深圳附近的知名院校确实不多,人才供不应求。这一反差导致了香港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和机械工程等专业的人才备受周边公司青睐。这些同学往往一毕业就会拿到不错的工作录取。各公司争相抢人的现象十分常见。&/p&&p&2.
香港对于希望出国学习的学生来说也是满是机遇。这一点我在之前对比内地学校和香港学校时提过过。香港院校与海外院校有很多的交流项目,就科大而言,这些项目提供太多机会使得学生有时候都会觉得无法选择,打个比方,在2016年的暑假,我本来打算跟随理学院去欧洲的慕尼黑理工交换,这样在上课的同时又能学习德语,又能游览欧洲。然而,过了几天我又发现学校的国际生事务处发布了美国知名院校的交换,我又申请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交换,因为这所大学在学术方面可能造诣更深,事实上,这两个机会我都拿到了,但最终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而遗憾放弃。拿到顶尖大学的交换机会对于科大现在的学生十分容易。很多项目甚至无法报满,这种情况在内地大部分大学根本无法想象。另外,全英文教学以及和国外一样的教育体制(没有班级,没有辅导员,自己对自己负责)使得香港的学生更容易适应国外的生活,实现无缝对接。&/p&&br&&p&香港的挑战&/p&&p&与机遇并存的往往是挑战,香港亦是这样。留下工作的同学面临的将是高额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房价的高企令很多人只能租房生活,无法买房。金融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这种竞争诞生了很多金融业新宠,当然也让一些人沦为了炮灰。此外,对家乡的思念,部分人对不同文化环境难以适应等都是“港漂”面临的挑战。&/p&&br&&p&正如北漂一样,港漂也是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不惧怕生活的挑战,相信凭借自己的双手完全可以打造一个美丽的明天。他们在这个繁忙的城市中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有时或许孤独,但年轻的他们独自承受着这种孤单为自己的未来默默地耕耘。我想致敬每一位年轻人,每一位在异乡漂泊的年轻人,家乡永远是我们自己心灵中无法抹去的土地,纵使漂泊在天涯海角,我们都知道,我们终将回到生我养我的那个家乡,那里有父母,有亲人,有儿时珍贵的记忆。然而,趁年轻,去奋斗,我们在香港,我们在奋斗!&/p&&br&&p&欢迎大家来到香港,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做客学习!&/p&
我眼中的香港:当我们是一位高中毕业生的时候,我们在选择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去尝试了解一个学校所在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特点,这个城市的建设,这个城市的文化甚至这个城市的语言天气等等。 在香港生活也快4年了,从2012年…
港大校友来了!&br&&br&1. 名声和历史积淀:&br&国际排名港大总是香港第一,这个没有争议,因为港大是香港最综合的大学,历史久、校友多、影响力大。科大只有文理工商。港大不但文理工商没有短板,而且医学、建筑、法学都是香港第一,在全亚洲也是前列。&br&港大现在盛产政治小喷油,但是不要忘了曾经也是生产过香港一半的中流砥柱的。远有各届司长议员,近有你将来会遇到的面试官和HR。&br&&br&2. 港生生源:&br&现在的数据不知道,但是我上大学那几年,论所有本地生平均入学分数,港大肯定是最高的。分开来看各专业录取分数的话,各校都有“状元专业”,科大有环球管理,港大也有MBBS,IBGM,精算,什么的。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政治不正确的说,在学校认识的很多学E&F, arts, 还有医学院非MBBS专业的local同学,素质差到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被录取的。&br&&br&3. 校园文化:&br&曾经跟一个科大毕业的高中校友有过这么一段对话。&br&学长:(你)这么conservative,肯定是港大不是中文大毕业的。&br&我:
你觉得港大conservative?&br&学长:对啊,中大就很liberal。&br&我:
那你们科大呢?&br&学长:科大只有nerds。&br&&br&Just kidding. 港大每年搞那么多幺蛾子出来,我可不觉得是conservative。&br&&br&港大校园文化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搞政治和hall。&br&爱搞政治的,包括学生会也包括其他学生组织,这几年的大事件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细说了。我们从来不曾主动参与,却完全没有办法避开。有时候是被直接针对的一方。有时候眼睁睁看着学生会拿着我们交的会费乱搞。有时候被侵犯到自己上课说话集会的自由。&br&Hall,就是带住宿的社团或者带社团的宿舍。宣传很美好。现实是hall的活动都过于形式主义且浪费时间了。很多住hall的local根本就不在意学习,一天的典型生活是晚上8点到凌晨2点都用于hall内活动和hall内社交上。少不了的是打扰到别人,就像港大的任何其他活动一样。&br&&br&正常的活动是有的啦,院系学生会、体育社团、支教、商业社团,都有的,就像其他任何一个大学一样。有学霸有学渣,开学不学习期末不睡觉,小圈子出pool拍拖挖墙脚,愁失恋愁实习愁交换。正常人的大学生活,在哪里都是差不多的啦。&br&&br&另,港大在闹市区,没有什么校园,学生住在校外,情侣没有地方散步约会,古惑仔没有地方约架,文青没有地方对着月色弹吉他。但是,一旦习惯了打球前先预约、在教学楼对着落地窗练舞、考试郁闷了进城吃好吃的以及逛街、每天下课跑个山的生活,感觉还是不错的。。。&br&&br&话说回来,香港这么一个又小又产业集中的小世界,不同大学的气质又能有什么大的差别呢,再怎么象牙塔,或者再怎么激进,看的还是一样的新闻,读的还是一样的书。
港大校友来了!1. 名声和历史积淀:国际排名港大总是香港第一,这个没有争议,因为港大是香港最综合的大学,历史久、校友多、影响力大。科大只有文理工商。港大不但文理工商没有短板,而且医学、建筑、法学都是香港第一,在全亚洲也是前列。港大现在盛产政…
香港科大学术风气:这要分本科生 研究生了。&br&本科生中本地生占80%,除了少数大神外整体学风很颓。&br&研究生中大陆生占80%,具体没了解过,但是跟国内大学差不多吧。&br&&br&学术腐败:&br&没有听说过,这面能当上教授的官二代是有才能的官二代。&br&况且受到香港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术腐败应该不会有。&br&&br&教学模式:&br&你可以把他理解成在食物充足的茫茫大草原上放羊/马。&br&较清北的优点就是学生的发展更加自主,发展机会更多,资源更充足,设施更完备。(香港政府和赛马会一年一个亿的投入已经20年了)&br&同时非常需要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颓过去就颓过去了,没人管。不想国内有辅导员有各种指标卡着。这面没有辅导员没有班级没有各种评比纯英文教学环境下课了大家爱说什么语说什么语爱选什么课选什么课学费特别贵但是学校说他们还是亏本收学费科研设施非常完善研究领域非常先进科研经费非常充足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非常多的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教学质量因教授而异晚上不熄灯早上不吹哨从来不出操没有强制体育课不限电不限网不查房可以偷偷带妹子回来住简而言之就是死在宿舍床上都不一定会被大妈发现( ? ▽ ` )?&br&说简单了就是你在大草原上是练了身肌肉出来,还是光卧在那里长膘了,取决于你自己。&br&&br&而且计算机系没有编译原理这门课……=。=&br&&br&师资力量:&br&港科的师(ke)资(yan)力量(大学的师资主要是用来做科研的吧)在大中华区还是数一数二的。你可以找一些教授搜搜他们的背景。但是他们来授课的话……这个就不好说了呢&br&&br&就业前景:&br&嗯……什么叫前景好什么叫前景不好呢…………&br&大陆本科生基本上毕业后留香港做商业方面的和出国读理工PhD的占绝大多数。&br&剩下回国的大多都去创业了。&br&研究生不晓得了。
香港科大学术风气:这要分本科生 研究生了。本科生中本地生占80%,除了少数大神外整体学风很颓。研究生中大陆生占80%,具体没了解过,但是跟国内大学差不多吧。学术腐败:没有听说过,这面能当上教授的官二代是有才能的官二代。况且受到香港社会环境的影响…
申请越早越好。荷兰学校越早越有可能拿到奖学金。我本人曾申代大,港科一年硕和tue(埃因霍温理工)。结果后二者都录了而代大因为绩点低拒了。重点放在哪个不重要,我建议都申一申。荷兰学校不要申请费,材料也差不多,都申了tud,干嘛不申tue。tue要求低还有极大的ALSP奖学金概率。这个奖学金钱比代大的校奖还多,而且tue在荷兰也不差代大很多,你看不上也可以当做保底。这个学校会参考你高中成绩,对本科绩点低的人比较友好。港科一年硕士和两年硕士发的学位都是Msc,但是两年申请难道会比较大。代大是科研型的学校,如果你的目标是回国教书什么的,代大更受认可。tue相对更倾向于引领学生走入工业界,毕竟是飞利浦赞助的学校……&br&说的略多,语无伦次。总之祝你取得好结果。
申请越早越好。荷兰学校越早越有可能拿到奖学金。我本人曾申代大,港科一年硕和tue(埃因霍温理工)。结果后二者都录了而代大因为绩点低拒了。重点放在哪个不重要,我建议都申一申。荷兰学校不要申请费,材料也差不多,都申了tud,干嘛不申tue。tue要求低还…
我个人觉得的排名是:科中港城理。不过坦白说,对你申请phd没有太大意义。&br&&br&定几个你想去做的方向(感兴趣的,或者有前景的),然后在香港范围(科中港城理)找这个方向最top的教授,就是今年和去年都还在最top的会议或者期刊发文章的人。如果某个你感兴趣的方向在香港范围内都没有人做的特别好,这个方向你就别考虑了,或者别考虑香港了。&br&&br&通过上面那一步选出九到十个教授,三个方向,每个方向三个教授。接下来你要看这个教授在他科研工作里面的参与度高不高,就是他是否还在科研的第一线。这点非常重要。&br&&br&走完这一步,估计排除得剩下五、六个教授了。然后你要看他培养学生的能力怎么样,就是他现在带的以前带的在香港读phd的学生怎么样。有的教授是自己牛,学生带不起来。或者以前所在机构的同事牛学生牛,在香港这边还不一定能带出好学生来。这点也非常重要。&br&&br&再走完上面这一步后,应该筛选的剩三个教授左右了。然后每个教授看两篇他们最新的论文,感觉一下自己有没有特别做不来的。如果有自己特别不想做的,也排除掉。&br&&br&这样选出来的两三个教授,不论他们是什么title(助理教授、副教授或者正教授),是来自哪个学校的,都是你合适的导师人选之一。在这两三个人里面,你可以最后根据学校的排名来分一下先后。&br&&br&最后补充一下港大的特色吧:计算机理论好,生物信息学好。生信是一个交叉学科,在计算机领域内显得有些偏 不过具备发nature的可能性,而且其实在工业界有相应的产业。计算机图形学好,三个老师,都很有影响力。有一个系统方向的新老师很牛,他的论文在亚洲没几个人能发。有一个量子计算的意大利人也挺好,文章偏数学物理,因子特高。&br&&br&港中文的计算机视觉特牛。其它就不了解了。汤晓欧,王小刚是一个组。还有贾佳亚是另外一个组,贾佳亚还会去siggraph上刷点cv application的文章,猛得很。大家知道siga天然是a类期刊tog,比cvpr,iccv还要猛一些。&br&&br&港科的特色其实我认为是计网,计算机网络,包括分布式计算,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这些。个人的意见而已,港科其实挺多方向都有不错的人。系主任杨强是ai方面的大牛。但感觉港科搞ne的人要多一些。&br&&br&比如数据库的方向,港科之前一直都会在vldb,sigmod上有文章的。&br&&br&就这样,祝好。
我个人觉得的排名是:科中港城理。不过坦白说,对你申请phd没有太大意义。定几个你想去做的方向(感兴趣的,或者有前景的),然后在香港范围(科中港城理)找这个方向最top的教授,就是今年和去年都还在最top的会议或者期刊发文章的人。如果某个你感兴趣的…
我就这么直说了吧,港科就是拿钱砸的几个华人教授和前些年吸引的一些高考状元,这些年也不行了,加一部分清华得博士整天灌水paper,那个CS世界前几得排名你笑笑就好,其他工科也是如此。欧洲美国随便拉一个好点学校的本科硕士教学水平都超过香港的大学不少,科研除了在灌paper还有什么,香港有这个工业cs环境吗?而且都是拿来当跳板而已。
我就这么直说了吧,港科就是拿钱砸的几个华人教授和前些年吸引的一些高考状元,这些年也不行了,加一部分清华得博士整天灌水paper,那个CS世界前几得排名你笑笑就好,其他工科也是如此。欧洲美国随便拉一个好点学校的本科硕士教学水平都超过香港的大学不少…
&img src=&/0c87dc84cdeea42afabf7_b.pn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0c87dc84cdeea42afabf7_r.png&&&br&&img src=&/ebd73b510f04079cd1acd1_b.png&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ebd73b510f04079cd1acd1_r.png&&&img src=&/17771fbbd294e043de04706_b.png& data-rawwidth=&568&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17771fbbd294e043de04706_r.png&&&img src=&/c6eaeb2ebda_b.pn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c6eaeb2ebda_r.png&&&br&just for fun
just for fun
含金量的几个要素:&br&1、难度: 极高,且mphil高于phd。港中科三校难度可媲美美国top30,且很少考虑外系生(毕竟只有两年没时间教你)。&br&2、去向:mphil约一半毕业生会被欧美名校录取(理科去美国的多,Harvard,MIT,UCLA,etc.),博士生留港教书的也很多。&br&3、体验:老师很牛,据说经费也很多。(我是本科生没读过不知道)系内有不少高水平的交流机会(seminar,academic exchange,etc)。只要录取都是全奖,每个月还能有4000左右生活费。
含金量的几个要素:1、难度: 极高,且mphil高于phd。港中科三校难度可媲美美国top30,且很少考虑外系生(毕竟只有两年没时间教你)。2、去向:mphil约一半毕业生会被欧美名校录取(理科去美国的多,Harvard,MIT,UCLA,etc.),博士生留港教书的也很多。3、…
我刚刚毕业于MGCS(Master of Science in Global China Studies). 我是念完本科才来读这这边的master的,而我个人感觉,3+1的同学可能会比较辛苦,因为既要完成港科大这边的学业,又要去应对内地本科大学的任务。尤其到了下学期,3+1同学还要写本科毕业论文,有的还要申请去北美等地深造,亦或是找工作,时间会不太够用。&br&&br&讲授该专业各个课程的老师,都是来自于各自领域的“大家”。 MGCS5001 的授课教授是李中清,有关他的事迹请百度,维基…这个专业是“理学硕士”,更侧重于研究方法的学习。开始课程包括近现代中国历史,帝制中国社会经济史,比较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冲突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研究,比较学视角下的国家政权构建等等。另外为了提高我们流畅运用英文进行写作的能力,这个专业还专门开了“高级学术英语写作与口语训练课程”,听说类似的课程以前只为RPG也就是研究型硕士开设。&br&&br&根据教授的说法,这个专业叫“环球中国研究”是因为希望引导大家从全球或者多维角度来思考古代、近现代包括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或者现象。环球两字倒不一定指的是该专业同学或者老师来自五大洲四大洋,哈哈实际上内地学生在这里占据了绝大多数。教授希望我们能学会批判性的思考问题,所谓critical thinking。学到一些史实、数据、现象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希望我们能学会独立地、批判性地思考身边的问题;在为自己的见解辩驳时,最好拿出充分可靠的资料来佐证。基于香港高校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不知道不熟悉的有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br&&br&有同学觉得这个硕士项目花费颇大,但收获有限。怎么说呢,见仁见智吧。我个人感觉这一年在港科大收获了不少。港科大素以学习压力大而闻名,我也是到了以后才听到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 这样的称呼,但是就如教授跟我们开的玩笑:it is too late, because you have paid the tuition fees……去年九月开课头两周,我们就开始了“写”作业的痛苦生涯,写字打上个引号,是因为较之过去在内地上本科英文课上的写作,这里的写作训练才是真正的严谨和严格。四六级论文和雅思论文放在这里就只能算是开胃小菜了。我记得大概是在去年十月,过完国庆假期以后,很多同学感慨:最近怎么感觉压力这么大呢!……因为科大春、秋学期上课只有十三周,国庆区区一天假期结束后,很快就有期中考试。环球中国研究专业去年各个课程都没有期中考试,但是有一门课在十月中下旬要提交一篇1000词左右的小论文,所以大家还是有些压力的。写作训练课LANG5070,整个一学期写作量累积会达到好几千词,每次作业老师会认真批改,并时不时在课下时间找我们谈话谈心,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同时要对自己有信心。PS: MGCS5010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初步,之前没有好好学数学的童鞋可能要花些工夫了。&br&&br&写的有些乱了。&br&&br&在香港、在港科大的短短一年就要过去了。这是我第一次来长江以南,第一次来香港。在港科大我很有幸结识了环球中国研究专业众多优秀的同学,他们都来自内地的顶尖高校,本身又是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这个专业招收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社会学,国际政治,经济,金融,会计,还有哲学,文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等等。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坐在一起,在课上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哈哈。我相信这个专业大多数同学都很享受这样的学习过程。而看起来教授们也乐于和我们这些学生打交道,课上讨论互动大家都很积极,下课以后还有不少同学继续和教授探讨争辩。今年5月份举行毕业聚餐的时候,我们把一年以来教过我们课的教授都请来,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最后还举行了互换礼物的小活动,很是依依不舍…&br&&br&关于毕业后出路,很多同学比如3+1的,会选择继续在内地学校读研深造,也有留在港科大读Mphil和PhD的,还有去海外深造。找工作的同学,很多是和原来本科专业相关的,比如去酒店管理,去银行等等。
我刚刚毕业于MGCS(Master of Science in Global China Studies). 我是念完本科才来读这这边的master的,而我个人感觉,3+1的同学可能会比较辛苦,因为既要完成港科大这边的学业,又要去应对内地本科大学的任务。尤其到了下学期,3+1同学还要写本科毕业论…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学婊。&br&&br&&br&&b&顶锅盖逃&/b&&br&&br&&br&醒来一看发现在座的各位不都是学婊了_(:з」∠)_恩,还需各自加油向自己的想要的方向去努力吧,无论是学渣学霸学婊,还是答主这样普通的小学民w霸渣嘿~&br&&br&&br&靴靴室友把辣鸡食品分给我,特别好次,拯救了很多硬刚的夜晚(??`)ノ?&br&&br&&br&&br&放个图卖萌,卖完萌就跑:&br&&im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19& src=&/e73ae65101bcd7e299c9a9_b.jpe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学婊。顶锅盖逃醒来一看发现在座的各位不都是学婊了_(:з」∠)_恩,还需各自加油向自己的想要的方向去努力吧,无论是学渣学霸学婊,还是答主这样普通的小学民w霸渣嘿~靴靴室友把辣鸡食品分给我,特别好次,拯救了很多…
一定一定保持高GPA &br&&br&autumn就选independent project 和老师保持好关系 努力学习 好好做项目 时不时和老师提想申请phd &br&&br&winter的时候申请 &br&&br&spring继续做一学期ip 这样spring结束的时候 即使你boss不要 还有别的教授要的
一定一定保持高GPA autumn就选independent project 和老师保持好关系 努力学习 好好做项目 时不时和老师提想申请phd winter的时候申请 spring继续做一学期ip 这样spring结束的时候 即使你boss不要 还有别的教授要的
我和韩神做了一年的同学,每次化学课上都被carry,最佩服他的认真,人还长的帅,每次看他在图书馆学习就分分钟感受到男神气息。问他题目还能秒回,思维很快根本跟不上,但是超级耐心,解释的超级仔细。&br&太对话想说,此处地方太小,写不下韩神的好。&br&最后,同学,你渴望好龟嘛?韩神来帮你
我和韩神做了一年的同学,每次化学课上都被carry,最佩服他的认真,人还长的帅,每次看他在图书馆学习就分分钟感受到男神气息。问他题目还能秒回,思维很快根本跟不上,但是超级耐心,解释的超级仔细。太对话想说,此处地方太小,写不下韩神的好。最后,同…
我说下本科吧&br&港科技的商学院是这三者中最好的 而且业界名声很好 虽然看排名过于片名但港科技三年亚洲第一的商学院排名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尤其是里面的gbus/qf/econfinance &br&港大的名气太好了 主要别人一听是港大出来的都会很认可你的个人能力 港大商科在港大内部的排位算中上游吧&br&港中文我是觉得跟前两个还是有差距
有点说综合不如港大说专科不如科大&br&我当年是拿了这三所的conditional offer
留位费我交了港科技和港大 港中文当时没交费主要就是上面说的理由 &br&后来去了港科技
我说下本科吧港科技的商学院是这三者中最好的 而且业界名声很好 虽然看排名过于片名但港科技三年亚洲第一的商学院排名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尤其是里面的gbus/qf/econfinance 港大的名气太好了 主要别人一听是港大出来的都会很认可你的个人能力 港大商科在港大…
作为科大人,我自己认为是——钱砸出来的。钱砸哪里哪里好不是么?刚开始创校的时候,就是高新聘请名校教授(没有高薪人家也不愿意来啊)。我非常爱科大的一点是他的务实,其实科大真的重在“科技大学”这一点了,人文环境不如中大港大,所以也没有那么多校园思潮啦什么的,也不会动不动就去为六四如何如何,支援罢工什么的(当然我觉得我们人文社科学的科研是很厉害的)。总体来说比较务实。毕业生最受欢迎也不难理解,商学院确实牛逼再加上强大的理工科,根本就比历史系中文系这种相对好找工作吧,而且我觉得学校career center的指导挺管用的。&br&&br&不过呢,要知道科研的排名都是教授跟博士生们拼出来的,引一句比较鸡汤的话吧”你见过香港每天凌晨三点的样子么?”,这句话,我想我们实验室大多数人都能够这么说。。。
作为科大人,我自己认为是——钱砸出来的。钱砸哪里哪里好不是么?刚开始创校的时候,就是高新聘请名校教授(没有高薪人家也不愿意来啊)。我非常爱科大的一点是他的务实,其实科大真的重在“科技大学”这一点了,人文环境不如中大港大,所以也没有那么多校…
其他我不知道,就说说商科吧,或者说是金融业。&br&&br&今年几大外资投行 IBD summer analyst科大学生收到的offer约等于港大中大之和&br&&br&收到return的几乎全是科大的&br&&br&想进金融业的话 UST不会错的
其他我不知道,就说说商科吧,或者说是金融业。今年几大外资投行 IBD summer analyst科大学生收到的offer约等于港大中大之和收到return的几乎全是科大的想进金融业的话 UST不会错的
容易吗?只好比较的来说。个人只经历了两场面试。相较于港大的面试,科大的面试我感觉更加认真负责,从流程上看就稍显不同。港大是所有人划分成小组进行群面,面试的问题比较宽泛。科大的面试是由学院进行的,面试的考官也是各个学院的教授,可以发现这样的一种面试对某一部分人是很有优势的。这一部分人就是:对这一大类的学科较为熟悉,较为感兴趣,相关知识懂得比较多的人。而我相信这样的面试是不太需要准备的,纯粹靠你日常的积累。负责任的面试的好处是能够让你进来了,知道你为什么能够进来,进不来,科大帮你做了一个很好的选择。抱歉没有太多知识性的帮助,但是这是我的一点思考
容易吗?只好比较的来说。个人只经历了两场面试。相较于港大的面试,科大的面试我感觉更加认真负责,从流程上看就稍显不同。港大是所有人划分成小组进行群面,面试的问题比较宽泛。科大的面试是由学院进行的,面试的考官也是各个学院的教授,可以发现这样的…
我只能说,工作几年后,你要是能申到HKUST的MBA项目,那还是吊炸天的。&br&学校牌子是可以,香港可以说港中科三校是一个级别,其他是另外一个级别。不过香港好像没几家开金融工程的项目,貌似就这一个是叫金融数学的吧?其他要么是统计或者精算风险管理一类的。&br&郭宇泉和吴立新两个人在学术界应该也算是小有名气,起码也是出过不错的教材的人。但是香港这个地方,满大街英美牛校的海归,我不觉得国内本+HKUST的一年硕能有什么优势。美国那几个顶级MFE项目的学生都会申下香港的大行吧,我不是很清楚HKUST那个项目的人有多少人能拿到面试。本来香港quant职位就没美国那么多,非quant的金融职位又特别看学校出身,自己掂量吧。&br&&br&千万别以为3月面试或者4月面试,他们太特么没逼准了!我当年申请的时候,2月9号截止申请,通常3月15号面试笔试。 结果我1月底投的申请,过了半个月才知道,人家1月8 9号来北京和上海溜达了一圈,顺便找人面试了下,哪怕你面试都不会也都发offer。结果没算准rejection rate,1月中旬接offer的人已经超出了计划,后来把准备去武汉的面试都取消了(面试通知都发出去了)。听说第二年吸取教训,又3月份开始面试笔试了。&br&&br&感觉如果去了能好好表现,抱个老师大腿,然后读个金融数学的博士可能不错,反正香港只要4年时间,每个月还有钱拿,这样去向可能更稳妥。
我只能说,工作几年后,你要是能申到HKUST的MBA项目,那还是吊炸天的。学校牌子是可以,香港可以说港中科三校是一个级别,其他是另外一个级别。不过香港好像没几家开金融工程的项目,貌似就这一个是叫金融数学的吧?其他要么是统计或者精算风险管理一类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不到序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