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的辩题:如何辩论道德比法律更重要,详细点谢谢差一点了!

第三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辩论赛举办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第三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辩论赛举办
日期: &&信息来源: 新闻网记者 兑妍槿 黎小童
5月10日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大学第三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辩论赛在理教107室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白雪秋,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德英,校团委副书记李楠,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魏中鹏,哲学系党委副书记聂锦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宇文利、李毅红、秦维红、张会峰,以及北京大学辩论协会会长屈素瑞,首届北大思修辩论赛上场辩手郑子牧担任评委。
北京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辩论赛,是学校为增强国家级精品课、北京大学素质教育核心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而开辟的重要教学实践,是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组织的一项重大学生活动,自2011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旨在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延续课堂思考,启迪学生思路,展示北大辩才。
日前,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热映,对青春的追忆和怀念日渐成为热门话题。思修辩论赛紧随时代热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了“青春终将逝去,是该循规蹈矩还是随心所欲?”的辩论主题。辩论正方由曹观海、胡倩卿、梁森、杜金雨四名同学组成,他们的立场是“青春应该循规蹈矩”;辩论反方由任鹤坤、佟雨珂、熊明烨、孟聪四名同学组成,他们坚持“青春应该随心所欲”的观点。参加比赛的辩手全部从本学期思修课堂中选拔产生。本次辩论赛还设置了微博墙,方便在场观众进行交流互动。
19:00,辩论赛正式开始。在开篇立论环节,正方一号辩手曹观海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出发,说明循规蹈矩能帮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在前人积累的经验上走向成功,让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而反方一号辩手任鹤坤则认为,在我们拥有青春的时候要勇于做出个人选择,保留真诚和纯粹的梦想,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在接下来的攻辩和对辩环节,双方辩手从身边出发,结合自身实际,用“高考还是竞赛”、“是否修经双”等北大学生之间的热门话题举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场内观众的阵阵掌声。
辩论会现场
在评委提问环节中,校团委副书记李楠结合场上辩论情况,向正方二辩提出“你是否修了双学位?选择双学位时是什么心理?”的问题。正方二辩回答:“规矩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广泛性。我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和允许下选择了心理学双学位,这也是一种循规蹈矩的表现。”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德英则向反方提出“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如果你因为随心所欲而遇到了很大的挫折,怎么办?”的问题。反方同学认为,在拥有青春的时候,没有人会永远不犯错。不论是哪种选择都有可能犯错,那么为什么不遵从自己的心,让自己做命运的主人?
在最精彩的自由辩论环节,正反双方再次就随心所欲与循规蹈矩的范围问题发起辩论,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将整场辩论赛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最后的总结陈词中,反方四辩孟聪坚持:“随心所欲是在道德基础之上的。我们说的随心所欲,是指自己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不完全遵从前人的经验。随心所欲并不是忽视主流,不顾道德、法律与家庭。随心所欲带来创造社会价值的可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人生体验。随心所欲做好自己才能收获幸福。”而正方四辩杜金雨认为:“在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下的随心所欲正是循规蹈矩的一种表现。所谓规矩就是告诉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选择,在这些选择中的自由选择其实就是循规蹈矩。有了社会化,有了社会化的规矩,才能收获更好的青春。想要达到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就要适应这社会的规则,才能最终改变规则。”
现场同学积极互动
辩论环节结束之后,由评委现场为正反双方打分。在等待评委打分时,现场观众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进行了以“圆梦北大,筑梦中华”为主题的现场互动提问。随后,北大本届十佳歌手之一邓君蕊同学为同学们演唱了《致青春》,口琴协会刘沛东同学深情演绎了《同桌的你》,勾起了大家对青春往事深深的回忆。
哲学系党委副书记聂锦芳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白雪秋对辩论赛进行了点评。聂老师表示,看完整场辩论赛有一种震撼的感觉。这是北京大学课程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他希望选手在准备时能够加入一些哲学家的思想,多看些哲学书籍,并将课程内容和辩论比赛相结合。白雪秋老师从辩题出发,指出青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整场辩论赛十分精彩,正反双方八位同学思维开阔、逻辑严密,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是一场宣扬正能量、展示北大学子风采的辩论赛。
最终,坚持“青春应该循规蹈矩”的正方获得了本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辩论赛的胜利,反方四辩孟聪获得了最佳风采奖,反方二辩佟雨珂获得了最佳思辨奖,最佳辩手称号则由正方二辩胡倩卿获得,并现场举行了颁奖典礼。
编辑:剡溪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 加入收藏 |  |  | 
投稿地址 E-mail:xinwenzx@ 新闻热线:010-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 技术支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改善社会风气法律比道德 一辩辩词 PDF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改善社会风气法律比道德 一辩辩词 PDF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7|
上传日期: 19:02: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改善社会风气法律比道德 一辩辩词 PDF
官方公共微信下节大思修课要辩论,给我们的辩题是学习知识比学习做人重要...._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4,954贴子:
下节大思修课要辩论,给我们的辩题是学习知识比学习做人重要....收藏
这不公平啊。。。。。。what's the ****!!!
TOEFL 考试,90% 的考生均进入了第一或第二志愿的大学。
不一定会输阿
立场本身不占优势
越是这样对方特容易把话说的太肯定,你就揪住打倒一气呵成
这有什么的…立场越难赢起来越有快感不是嘛。
这有什么的…立场越难赢起来越有快感不是嘛。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用法律保护道德
思修课安排了一个小组进行辩论,辩题就是陌生人社会对社会发展是否有利?
在未知辩题时,我以为这个辩论只是一场表演,走流程,走形式,打默契牌,唱感情戏,所以也没把辩论这个作业当回事。直至接到辩题(听说是思修课老师选的,我只想说她是一个颇有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的好公民,但她的一些看法,满腹牢骚,听来实在让人心饭,...简直是放屁!当然我是极力支持个人言论自由的,你要放就放吧,我最多又难受又痛苦地尊敬地倾听,因为很明显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很需要听众的人。)我才开始认真的想,近段时间让人愤懑心痛一系列事件。怕被人扼成了社会的一块心病。我问自己,难道人性冷漠,麻木就是陌生人社会么?难道我们这社会就真的是陌生人社会?何谓陌生人社会?没有其他途径,百度一下,得知“陌生人社会.....
那究竟是怎么得出这一个定义的呢?近几年,道德,这一又高尚有脆弱的话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总理呼吁高房地产要流着道德的血液,文人作家呼吁企业家要身负道德义务,社会大众更是声讨看客们对生命的无视,拷问他们的良心品性.这些都引起了中国人对社会道德的高度审视。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这些让人心酸的道德审判背后都源于一个同样的滥觞,那就是法
玩法律手段,钻法律空子。有些事情只需用最简单的逻辑和道理就可明是非,但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路上,一切都需走有关的法律程序,但时常还没走到头,普通人已经走不下去了,贴切地说是捱不下去。这一路充满了艰难险阻---用金钱收买真相,用权力恐吓公道,用名利诱惑屈服,用暴力治理铮铮汉子..
那么谁还愿意以身试法呢?
走法律程序是我们在法治文明的一大要求,构建法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当这一套程序被人为地歪曲了真理,悖论确以其强大的力量玩尽法律手段,钻法律空子,最终悖论就成了法庭审判下的真理,让普通人避法院而远之。如果普通人呢在这条法律之路可以畅通无阻的维护真相,那就会有更多围观的愿意挺身出庭为被扼的英雄作证,欲救还休的尴尬还怕么?
司法不正,审判不公。”前有孙中介,彭宇,今有小悦悦,他们都是以身试法试道德的献祭者。钓鱼案让人们心存戒惕,人不可随便救,不可随便搭,彭宇让人步步惊心,人不可以随便救,不可以随便扶。小悦悦更是用她脆弱的生命显示了道德的脆弱。没有司法保证和保护背景下的的社会道德脆弱到即刻就可被内心的小疑虑,小纠结打败。围观的18人该做的是反省,而不是在道德谴责中用自己的思维嫁祸于人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用反问的口吻试探“若是你遇上了这种情况,你敢扶吗?说的容易做的时候难!”这用只可做敷衍,人性可以战胜胆小与恐惧,只有你有这份真心的力量。同时,公民之所以会形成自发的道德围攻就说明人心尚在,对道德建设还有热忱。痛定思痛,大众还是不应该只是做谴责,更多的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道德不死,使道德生命力能在呵护中成长,变得坚强。
同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也可以看到,看客是不敢扶,而不是毫无助人之心。只是在缺乏人身保护之境,内心的不安稳和畏惧打败了他们的恻隐之心,成为了纠结的看客。重建社会道德,首先要给社会一个有保障,安全可靠,不会让人因做了好事而担惊受怕的可信的,公正的环境,我们要用法律保护道德
,但又区别与为道德立法,而是用法律保障道德施与受得安全。这是让现今脆弱的道德生长的最好土壤。当然,承载着道德血液的每一位公民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他们就是浇养文明的园丁,他们掌控着社会的方向。在此,我想借用韩寒在微博里头提到的话: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如果诸恶一直在作,甚至越做越过,乃至是非颠倒,这一切都不影响后面的那句,众善奉行。
只有众善够重,诸恶才能被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谢差一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