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课文

 您现在的位置:&&>>&&>>&&>>&送东阳马生序正文
作者/编辑:佚名
第1篇.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作文摘要:前天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后,我想了很多,作者余濂是明初的散文家,他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可谁想到这样一个伟人背后却有那么多的心酸事,年轻的他为了求学,不惜在冬天雪地里穿着破鞋去上门请教老师,为了能学到知识他面对老师的责骂却是&礼愈至,色愈恭&,满腹经论让他觉的自己很富有,他不与别的富家子弟比吃穿,只想多学知识,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  而后文所说的&太学生&不是与现在的我们一样吗?从小出生在父母的呵护中,像一朵温室之花,不用担心  衣,食,住,行,照理来说我们比宋廉幸运的多了,我们更应该好好读书,有远大的抱负,但像宋濂一样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数的学生整天只和别人比吃,穿,对于自己的成绩却不消一顾,每逢考试都只想多抄几道题目,却不肯自己好好用功,可悲呀!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含辛路苦,只希望儿女都能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可是反而弄巧成拙,这能怪谁,只能怪我们自己,光口头说说长大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头地,可是做的却与说的相反,天上不会掉下黄金的,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
第2篇.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摘要: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现代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    我曾经看过标题为《要“穷”孩子不要“富”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深。这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但是,父母却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临别赠序,是作者宋濂赠给同乡马君则的,他用自己的勤学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学过这篇课文后,我也深受勉励。    宋濂家境贫赛,但爱好读书,于是就从藏书之家借来抄,计算着日子归还,无论天气多么严寒,他都如期归还。成年后的他跑到百里的外乡向当地“先达叩”;在求学的过程中,时常顶着寒风在雪中行走;住旅店时,同舍生穿着华丽,他则用读书来让自己快乐。这是何等的艰苦又是何等的勤奋。    再看看我们当今社会的学生,我们父母整天寸步不离的呵护,我们就像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
第3篇.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词解及译文摘要:1、余幼时即嗜学。我小时就爱好读书。&&&余:我。即:就。嗜:特别爱好。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无从:没有办法。&&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以①:连词,相当于“来”。以②:相当于“而”,不译。“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即“每于藏书之家假借”。每:常常。于:向。笔:名作状,用笔。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指“笔录”,抄写。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走:跑。&之:指所借之书。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人家大都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以是:因此。以:把。“假余”即“假于余”,借给我。因:于是,就。得:能够。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已经成年,(就)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既:已经。加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益:更。7、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叩问:同义复词。叩,询问。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那位前辈德高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这里是拥挤的意思。色:脸色,表情。&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以:连词,相当于“地”。或:有时。至:周到。俟:等待,等。焉:语气词,不译。复:这里指辩解。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卒:副词,终于。1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第4篇. 【】&[送东阳马生序]  作文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摘要: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  我曾经看过标题为《要&穷&孩子不要&富&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深。这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但是,父母却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实验学校初二:……
第5篇.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摘要:2003天门市中考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缦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0分)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1分)   (1)嗜学(
)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录毕,走送之(
(2)俟其欣悦(
)   (3)寓逆旅主人
(4)皆被绮绣(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2004太原市中考题   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13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注释:……
第6篇. 【】&[送东阳马生序]  角色课堂:《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第二课时)摘要:
1.领悟作者“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态度。
2.通过与作者对比,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写出角色脚本。
一.复习巩固,进一步感知课文
1.解释红色的词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
3.翻译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4.回顾课文内容
(1)本文的文眼是哪句?
(2)在学习上,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
二.品读文本,感受作者的精神
1.小组讨论:在宋濂的学习经历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提示:可以从学习条件、学习态度等方面来谈,也可以将宋濂与自己进行对比)
2.班内交流讨论结果。
3.深入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
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4.拓展思考:
在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中,还有谁也在学习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愉悦的体验?
5.畅所欲言:
作者在学习方面,不管条件如何,都勤奋刻苦,永不知足。那么,作者是否也有知足的地方?
假如是你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6.课中小结:
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说:“夫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苦难并非全都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三.脚本展示,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课堂小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1.学习是件非常艰苦的事情,没有坚强的意志、勤奋刻苦的精神,是很难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只要我们爱学习,学习也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相信同学们已从宋濂的艰苦求学中,受到启迪,已经在心中暗暗立下志向:做爱学习、会学习的人!
2.齐声朗读(音乐起)
云在青天书在手
甲骨文字开天地
  竹简百家写春秋
  长空雁过天有字
  万里河山眼底收
  书是一辈子朋友
  天下故事在心头
  书里藏着忘年交
  隔着年代也握手
  太阳不老天不老
  万卷长流水长流
  人生风景何处寻
  云在青天书在手
五.板书设……
第7篇.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学案 练案(约稿二)摘要:
24 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与技能
1.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序”这种文体的特点。
3、学习本文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默读、朗读等方法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感作者勤奋好学的读书精神及对同乡马生的殷切期望。
反复诵读至背诵,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学习作者的好学精神和求学态度。
1、查阅相关资料,做下面填空题。
(1)宋濂,明初文学家。他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散文善于通过人物言谈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形象鲜明,文字简洁。
(2)、这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词。他是古代一种文体,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价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
2、读课文,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既加冠( guān )&
烨(y&)然
寓n&(&逆&)旅y&n(&
)袍b&(敝&)衣
&yu&n(援)疑质理&
遇其ch&(&叱)duō(&咄)
戴朱yīnɡ(&&缨&)宝饰&
3、下面句子哪些地方应略停或舒缓语气?请用“/”标出。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按下面要求找句子。
(1)、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手指不可取胜
(2)、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
①叩问之难:
先达德隆望尊……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旅途之远:&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生活之苦:&&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5、找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解释画了线的词语
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录毕,走送之
③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④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⑤手自笔录 用手;用笔
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8篇. 【】&[送东阳马生序]  八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摘要: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 1.介绍作者。
&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
叩问(kou4)&
绮秀(qi3)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
& 1.指名学生朗读……
第9篇. 【】&[送东阳马生序]  八下第五单元教案《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摘要:
24.送东阳马生序
【目标定向】
  1、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式。
  2、研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现中心的写作能力。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
  2、通过研读,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入境生趣
  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沤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拼搏。刻苦奋进。
二、自学生疑,简介作者及文体特征
  “序”包括“书序”和“赠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三、学习释疑,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把握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按“读课文──释字词──译文句”的步骤进行,如有疑难,小组内讨论解决。
  4、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一组找一词多义;一组找词类活用;一组找出通假字;一组找古今异义。并且做成卡片互相交流(师巡回指导)
  5、附卡片:(有利于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弗之怠(指代“读书”这件事)
 走送之(代词,指“书”)
 益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同上)
 无从致书以观(表目的,来)
 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介词,因为;以:把,介词)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
 以衾拥覆(介词,用)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古今词:
  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走路、步行)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饭汤、汤汁)
  尝趋百里(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势)
  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假……
第10篇. 【】&[送东阳马生序]  C(4-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摘要: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 1.介绍作者。
&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
叩问(kou4)&
绮秀(qi3)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
& 1.指名学生朗读……
  〔送东阳马生序〕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送东阳马生序所属栏目:〖〗
  “送东阳马生序”相关
  〖〗链接地址:
  资料专题提供的送东阳马生序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送东阳马生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个专题: 下一个专题:
| 最新文章备课语文版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课件教案练习下载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nbsp您的位置:>>>>>>送东阳马生序
 会员登陆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页次:1/1 每页:250 本类资料:147 个&&&&&试卷[答案][☆]&&&&67K&&&&4K&&&&5K&&&&571K&&&&10K[答案]&&&&22K[答案]&&&&40K&&&&4K&&&&1K&&&&9K&&&&6K[答案]&&&&8K&&&&10K&&&&7K&&&&4K&&&&7K[答案]&&&&9K[答案]&&&&2K&&&&15K[答案]&&&&15K&&&&7K[答案]&&&&7K[答案]&&&&7K&&&&7K[答案]&&&&10K[答案]&&&&8K[答案]&&&&5K[答案][答案]文学&&&&9K&&&&2K课件&&&&988K&&&&980K&&&&1001K&&&&539K&&&&3542K&&&&782K&&&&706K&&&&58K&&&&876K&&&&444K&&&&414K&&&&971K&&&&955K&&&&1015K&&&&555K&&&&536K&&&&366K&&&&103K&&&&1596K&&&&266K&&&&351K&&&&87K&&&&393K&&&&82K&&&&708K&&&&208K&&&&691K&&&&497K&&&&99K&&&&390K&&&&81K&&&&1509K&&&&69K&&&&359K&&&&719K&&&&360K&&&&68K&&&&421K&&&&250K&&&&106K&&&&607K&&&&129K&&&&28K&&&&146K&&&&4866K教案&&&&3K&&&&3K&&&&21K&&&&7K&&&&6K&&&&4K&&&&10K&&&&5K&&&&2K&&&&12K[答案]&&&&8K&&&&6K&&&&25K&&&&8K&&&&255K&&&&8K&&&&13K&&&&8K&&&&6K&&&&7K&&&&5K&&&&4K[答案]&&&&31K&&&&7K&&&&2K&&&&8K&&&&17K&&&&6K&&&&9K&&&&8K&&&&7K&&&&5K&&&&9K&&&&5K&&&&3K&&&&4K&&&&6K&&&&6K&&&&1K&&&&71K&&&&2K&&&&4K&&&&10K&&&&8K&&&&10K&&&&9K&&&&10K&&&&17K&&&&99K&&&&7K&&&&6K&&&&8K&&&&5K&&&&3K&&&&8K&&&&2K&&&&1K&&&&2K作文&&&&1K&&&&2K素材&&&&2413K&&&&2425K&&&&1183K&&&&3889K&&&&2043K&&&&1215K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