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l铝热反应方程式应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nginx/1.4.7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____②____.(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____.(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欲使上述体系中Al3+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乐乐题库
&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知识点 & “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习题详情
10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9%
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Array.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5mol/(Lomin).(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CO(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②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b.(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Al(OH)3?H++AlO2-+H2O,欲使上述体系中Al3+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盐酸.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9-上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①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②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消耗的CO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V=△C△t=△nV△t求出CO的化学反应速率;(2)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3)根据通过加热引发铝热反应以及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以及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4)根据Al(OH)3的酸式电离;根据Al(OH)3的碱式电离平衡以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解:(1)①因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则K=[CO2]3[CO]311.2g56g/mol=0.2mol,则&&&&&&&& Fe2O3(s)+3CO(g)?2Fe(s)+3CO2(g)&&&&&&&&&&&&&&&&& 0.3mol&&&&&0.2mol所以CO的反应速率V=△C△t=△nV△t=&0.3mol2L10min=0.015mol/(Lomin),故答案为:0.015mol/(Lomin);(2)因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所以说CO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CO(或CO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3)因通过加热引发铝热反应,所以开始速率为零,一旦反应,反应放热,温度不断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选:b;(4)Al(OH)3的酸式电离:Al(OH)3H++AlO2-+H2O,同时还存在碱式电离:Al(OH)3Al3++3OH-,加入盐酸,与OH-反应,碱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Al3+浓度增加,故答案为:Al(OH)3H++AlO2-+H2O;盐酸.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标志等,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不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主要考察你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与“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相似的题目:
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C(mol/L)时间(s)
0.22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1)表中b&&&&c(填“<”、“=”、“>”).(2)20s时,N2O4的浓度为&&&&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表达式).(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A、N2O4的转化率越高&&&&&&&&&&&&&&&&&B、NO2的产量越大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放热反应CO(g)+H2O(g)&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1(CO)和c1(H2O),其平衡常数为K1,平均摩尔质量为M1.恒容情况下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平均摩尔质量为M2.则&&&&K2&和K1的单位均为mol/LK2<K1M1>M2c1(CO)>c2(CO)
“低碳循环”已引起各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和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正成为化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mol/L.(5)以二甲醚(CH3OCH3)、空气、H2SO4为原料,铂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与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相似.请写出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2(s)+2I2(g)?TaI4(g)+S2(g),△H>0&(Ⅰ),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若K=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2)如图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TaS2晶体,则温度T1&&&&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3)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为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25℃时,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mol/L,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c(H2SO3)c(HSO3-)&&&&(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已知反应&2NH3?N2+3H2,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N2+32H2?NH3&的平衡常数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关于下列四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加热N2O5依次发生的分解反应为:①N2O5(g)?N2O3(g)+O2(g)②N2O3(g)?N2O(g)+O2(g)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N2O5,加热到t℃,达到平衡状态后O2为9mol,N2O3为3.4mol.则t℃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3关于平衡常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____②____.(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____.(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欲使上述体系中Al3+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②该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g.则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____②____.(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____.(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欲使上述体系中Al3+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或焊接金属,反应原理:3CuO+2Al高温.3Cu+Al2..
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或焊接金属,反应原理:3CuO+2Al&高温&.&3Cu+Al2O3.现高温加热铝粉和氧化铜混合物,使其充分反应.为检验反应后氧化铜是否有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将锌片插入上层溶液中.(已知CuO+H2SO4═CuSO4+H2O)下列现象能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是(  )A.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B.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C.铝粉和氧化铜加热后有红色物质生成D.锌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若有气泡生成,只能说明氧化铜不足,铝粉没有完全反应,故此项错误;B、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中不会含铝粉,加入稀硫酸时不会观察到有气泡放出;但加入足量稀硫酸没有气泡也不能一定说明氧化铜有剩余,也可能是铝粉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此项错误;C、氧化铜与铝粉混合加热生成红色的铜,因此加热反应结束后无论氧化铜有无剩余,红色物质是一定出现的,此项错误;D、如果氧化铜有剩余,取反应后固体加硫酸时,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色,插入的锌片表面会有红色物质生成,此项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或焊接金属,反应原理:3CuO+2Al高温.3Cu+Al2..”主要考查你对&&金属的冶炼(铁的冶炼),金属活动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的冶炼(铁的冶炼)金属活动性
金属冶炼:金属冶炼是把金属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矿石 ①工业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 ②常见的矿石赤铁矿(Fe2O3)、黄铁矿(FeS2)、褐铁矿(Fe2O3·xH2O)、水铝石(Al2O3·H2O)、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磁铁矿(Fe3O4)、方铅矿(PbS)、孔雀石 [Cu2(OH)2CO3]、赤铜矿(Cu2O)、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铁的冶炼①原理: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主要的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利用还原剂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2Fe+3CO2 ②炼铁的原料及作用:铁矿石:提供原料焦炭:提供能量,产生还原剂石灰石: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③设备:高炉④高炉内有关反应:a.产生CO提供能量:C+O2CO2;CO2+C2COb.在高温下用CO将Fe从Fe2O3中还原出来:3CO+ Fe2O32Fe + 3CO2 c.用石灰石将矿石中的SiO2转变为炉渣除去。CaCO3CaO+CO2↑,CaO+SiO2CaSiO3⑤产品:生铁炼铁高炉中出铁口低于出渣口的原因:炼铁高炉中出铁口与出渣口的高低取决于铁水和炉渣的密度〔铁水的密度大于炉渣的密度)。金属的冶炼方法: ①热分解法(适用于Hg,Ag不活泼的金属的冶炼,加热使其氧化物分解) 如:2HgO=Hg+O2↑ ②热还原法(适用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 Cu金属的冶炼)a.用H2作还原剂(优点:制得金属纯度高,污染小) 如:Fe3O4+4H23Fe+4H2O b.用焦炭、一氧化碳作还原剂(易混入杂质,污染大气,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如:炼铁的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2Fe +3CO2炼锌的反应万程式为2ZnO+C2Zn+CO2↑ c.用Al作还原剂(铝热剂用来焊接铁轨) 如:8Al+3Fe3O49Fe+4Al2O3 d.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Na,Mg等的冶炼) 如:2NaCl(熔融)2Na+Cl2↑ ;MgCl2(熔融)Mg+Cl2↑ e.湿法冶金(从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金属) 如:Fe+CuSO4==Cu+FeSO4定义: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性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 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 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 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可判断金属活动性Mg&Zn&Fe, (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金属活动性越弱,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容易; 金属活动性越强,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难。所以越活泼的金属越不易冶炼,难于冶炼的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迟。 (5)应用举例 a.湿法炼铜我国劳动人民在宋代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术,即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Fe+CuSO4=FeSO4+Cu。 b.从洗相废液中回收银洗相废掖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可用铁置换回收: Fe+2AgNO3==Fe(NO3)2+2Ag。 c.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铜、汞离子工业废水中常含铜、汞等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对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可用铁置换回收:Fe+CuSO4==FeSO4+Cu d.实验室选择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之前的金属都能跟稀 H2SO4、稀HCl反应产生氢气,但Zn之前的金属与酸反应太快。不便操作;Zn之后的金属与酸反应太慢,花费时间太长,从经济效益和反应速率多方而考虑,Zn是最合适的金属。金属与混合溶液的反应 (1)将一种金属单质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的混合液中时,其中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巾最靠后的金属最先被置换出来,然后再依次置换出稍靠后的金属。简记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距离远,先反应”。如将金属Zn。放入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Zn先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与CuSO4反应完后再与FeSO4 发生置换反应。根据金属锌的最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2)将几种不同的金属放入同一种盐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情况与将一种金属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相似,也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的先反应,然后是距离较远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1)等质氢图:两种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此图反映两种情况:①酸不足,金属过虽,产生的氢气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 ②酸足量,投放的两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恰好相同,如6.5g锌和5.6g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2)等质等价金属图:如等质量的镁、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都是+2价,产生氢气的速率和质量不同。此图反映出:①金属越活泼,图示反应物的线越陡,如Mg线比Zn线陡,Zn线比Fe线陡,说明活泼性Mg&Zn&Fe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等质量时,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因此,相对原子质量Zn &Fe&Mg。可简单概括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3)等质不等价金属图:铝、镁、锌与酸反应生成金属离子的化合价分别为+3、+2、+2,此图反映出等质不等价金属与酸反应不仅速率不同而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与金属化合价有关。 可用下面式子计算氢气质量: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前后溶液密度变化的判断方法: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溶质发生了改变,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反应前后溶液的密度的变化取决于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大小。 (1)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小:如Fe+CuSO4== FeSO4+Cu,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2,由于152&160,故该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小。(2)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大:如Zn+H2SO4== ZnSO4+H2↑,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相对分子质量为98;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ZnSO4,相对分子质童为161,由于161&98。故该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大。真假黄金的鉴别:黄金是一种具有金黄色光泽的金属、化学性质极不活泼。黄铜的外形与黄金非常相似,所以不法分子常用黄铜(Zn,Cu合金)来冒充黄金。但二者之间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可用多种方法鉴别。方法一: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Zn+2HCl==ZnCl2 +H2),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没有气泡产生,则原试样为黄金。方法二: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用天平称其质量,用量筒和水测出其体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与黄金的密度对照,若密度相等,则为黄金;若有较大的差异,则为黄铜。方法三:取少员金黄色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若金属块表面变黑(2Cu+O22CuO,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为黄金。方法四:取少讨金黄色金属块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人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若金属块表而出现红色物质且溶液颜色变浅(Zn+CuSO4==ZnSO4+Cu),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原试样为黄金。
发现相似题
与“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或焊接金属,反应原理:3CuO+2Al高温.3Cu+Al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7872124059519261304784491524998高中化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放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物质AlAl2O3FeFe2O3熔点/℃660205415351462沸点/℃246729802750---&&&&& &&&I.(1)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 填“合理”或“不合理”).(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 (填序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II.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为了测定熔融物中两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逐滴加入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定量玻璃仪器&&&&&&&&&&&&&&& 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由上述图形分析可知,溶液中结合OH-能力最强的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最弱的离子是&&&&& 。若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需对混合物进行:过滤、&&&&&&& 、&&&&&&&& 、称量。(3)通过上图数据试计算,熔融物中两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n(Fe):n(Al)=&&&&&&&&& 。
I.(1)合理&&& (2)NaOH &&2Al+2OH-+2H2O=2AlO2-+3H2↑&&&(3)B& 熔融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硫酸或稀硝酸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而且消耗的两种酸量又多;熔融物中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II.(1)& 滴定管&& H++OH-=H2O&&&&&&&&&& (2)& H+&&&&& NH4+ &&&洗涤、干燥&&&(3)& n(Fe):n(Al)=3:1&&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当前位置:
>>>(1)已知: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分)(2)某可逆反..
(1)已知: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分)(2)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选填序号)。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3)1000℃时,硫酸钠与氢气发生下列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4)常温下,如果取0.1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混合液的pH=8。①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0.1mol·L-1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为&&&&&&&&;②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7(填“&”、“&”或“=”)。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5分) (1)3FeO(s)+2Al(s)﹦Al2O3(s)+3Fe(s)&&△H=-859.7KJ/mol(3分)(2) ①吸&增大&&&② D (3) K= c4(H2O)/c4(H2)&&&&&& (4) ①107&&&&&&②>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3即得到3FeO(s)+2Al(s)=Al2O3(s)+3Fe(s),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1675.7KJ/mol+272 KJ/mol×3=-859.7KJ/mol。(2)①据图可判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②根据图像可知,B历程中活化能降低,所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答案选D。(3)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K=c4(H2O)/c4(H2)。(4)①取0.1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混合液的pH=8,这说明生成物Na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与0.1mol·L-1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为10-6:10-13=07。②NH4A溶液为中性,说明氨水的电离程度与HA的电离程度相等。又因为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说明HA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所以(NH4)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则溶液的pH大于7。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贴近高考。该题在注重对基础性知识考查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学习效率。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已知: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分)(2)某可逆反..”主要考查你对&&焓变、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焓变、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
反应热,焓变: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和光能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2.符号:△Ⅳ 3.单位:kJ·mol-1 4.产生原因: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不相等,故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 5.表示方法: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中和热的表示方法:影响中和热测定的因素:
&& 中和反应巾放出的热量为(m1+m1)·c·(t1-t2),其巾溶液的比热容c是已知的,对于给定的反应物的质量m1和m2也是定值,这样求算出的中和热是否接近 57.3kl·mol-1,取决于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把好两关:①隔热关。如:小烧杯周围的泡沫塑料要填满;盖板上两孔只要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即可;倒人NaOH溶液要迅速等,尽可能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散失。②准确关。如:配制溶液的浓度要准;NaOH溶液要新制,因为久置的NaOH溶液可能变质导致浓度不准;量取液体体积时读数要准;对溶液温度要读到最高点。注意事项:
(1)这里的溶液一般要求是稀溶液,这是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相互稀释时会放出热量 (2)强酸与强碱的反应实质是H+和OH-反应(即与酸、碱的种类无关),通过多次实验测定,1molH+和1molOH-反应生成l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 57.3kJ (3)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为基准的,因此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酸、碱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为分数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异同:
注意事项:(1)规定是在101kPa 下测出的热量。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25℃、101kPa下测定出来的 (2)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3)规定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例如 等 (4)叙述燃烧热时、不用“+”“-”,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
发现相似题
与“(1)已知: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分)(2)某可逆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670342424472161322476853699683828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铝热反应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