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12月就要考2外,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培训班这三个我都比较感情去,请上过校外培训班的给我推荐下,西安地区培训

  作者:zeyuchunqiu 回复日期: 19:55:26 
    楼主 我今年大三 想往商务英语方面发展 打算考商务英语研究生 二外日语 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话以后好就业 哪个比较不错呢 初步定在西班牙语和韩语 (西班牙语上选修课时学过一点)  -----------  还用说?当然是西班牙语!!!!
  《标准韩国语》(第二册)学习笔记(第十八课)       http://user.//blog/
  牛人,要多向你学习!!
  很佩服楼主啊  我一直想自己能学会三门外语就好了  我英语是专八  日语二级  西班牙语刚自学了不到两周    以后还要向楼主多多请教!
  《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学习笔记(第十五课)      一、词汇  1、de importancia=importante  2、imponer que的从句主语如果与主句不同,从句里就要用虚拟式  3、un orden是指“秩序”;una orden是指“命令”,其带起的从句主语不同于主句时也要用虚拟式  4、estar en silencio=be in silence;guardar/mantener silencio:保持安静  5、en cuanto a相当于de表“关于”时的意思  6、(1)sorprenderse por sth.:对某事感到惊讶  (2)sorprender是表感情的动词,因此其重句要用虚拟式  (3)estar/quedar sorprendido:处于吃惊的状态(若后跟重句de que,重句里也要用虚拟式)  7、(1)lograr与obtener、conseguir是同义词  (2)lograr+动词原形:终于做成……  8、所有词类(包括重句),前面加上定冠词之后就变成名词,若这样形成的名词较长的时候一般要置于句后  9、responder de=be responsible for  10、cara a cara:面对面    二、陈述式过去完成时  1、形式:haber的过去未完成时+动词的过去分词(-ado、-ido)  2、用法:表示过去的某动作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    三、指小词、指大词  (一)指小词  1、在名词之后加上一些后缀,可用来表达该类事物较小的物体,有时带有怜悯、喜爱的感情色彩(类似于中文里在人的姓之前加“小”,或名之后加“儿”的用法,但中文只限于人的姓名,不能广泛地推到所有名词上去)  2、加上后缀的规则:把名词最后的o/a去掉再加后缀,如果不是以o/a结尾的话则直接加后缀,词的性与数要保持不变  3、后缀的种类:  (1)ito/a,如:ni&o/a--&ni&ito/a、casa--&casita、perro--&perrito、pobreza--&probrecito/a(注意这里有正音现象)  (2)illo/a,如:polo(棍子)--&polillo(小棍子、筷子)、chico--&chiquillo(注意这里有正音现象)  (3)cito/a,如:coche--&cochecito  (二)指大词  1、在名词之后加上一些后缀,可用来表达该类事物较大的物体,有时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2、加上后缀的规则:名词最后是元音时,把该元音去掉再加后缀;名词最后是辅音时则直接加后缀;词的性与数要保持不变  3、后缀的种类:  (1)ón/ona,如:caja(箱、盒)--&cajón(大木箱、抽屉、小木屋)  (2)azo/a,如:animal--&animalazo、perro--&perrazo(大笨狗)  (3)ote/a,如:libro--&librote、cabeza--&cabezota    四、感知动词  1、感知动词包括ver、oir、sentir等表感官所感觉到的意思的动词  2、感知动词的两种句型  (1)感知动词+a sb.+副动词(-ando、-iendo):看到某人在做某事(重心在“某人”)  (2)感知动词+动词原形+a sb.:看到某人做了某事(重心在“做某事)  *记忆诀窍:放在前面的成分就是句子的重心    五、与英、德类似的词汇  importancia(英:importance)  multitud(英:multitude)  imponer(英:impose;德:Volont&r)  orden(英:order;德:Ordung)  vagabundo(英:vagrant)  consecuencia(英:consequence;德:Konsequenz)  rabioso(英:rabid)  silencio(英:silence)  murmurar(英:murmur;德:murmeln)  nobleza(英:nobility)  tono(英:tone;德:Ton)  sorprender(英:surprise;德:Provinz)  brusco(英:brusque;德:brüsk)  sospechar(英:suspect)  responder(英:respond;德:respondieren)  gobernador(英:governor)  embarazoso(英:embarassing)  severo(英:severe)  violentamente(英:violently)
  太强大了
  LZ的毅力让人佩服,别说那么多语种,我想能学好三门外语已经是我一辈子的目标了。目前正在重拾英语,英语听说都很难过关呢。  关注你学西班牙的笔记···
  向lz致敬!我就是那种出于娱乐心理自学的韩语,现在忘得差不多了,想当初还想学日语来着,结果现在一事无成。现在的我打算考gre和tof,也没有放弃学习日语和韩语的原始渴望,还有学法语的德语的冲动,不过除了英语是为了学业,其它语言基本出于娱乐或者是想着将来没准做份兼职或者出门不必带导游的心理。看到lz这么伟大,决心向lz学习,不过就是不知道能坚持下来不,希望得到lz大人的鼓励啊!!!
  向lz致敬!我就是那种出于娱乐心理自学的韩语,现在忘得差不多了,想当初还想学日语来着,结果现在一事无成。现在的我打算考gre和tof,也没有放弃学习日语和韩语的原始渴望,还有学法语的德语的冲动,不过除了英语是为了学业,其它语言基本出于娱乐或者是想着将来没准做份兼职或者出门不必带导游的心理。看到lz这么伟大,决心向lz学习,不过就是不知道能坚持下来不,希望得到lz大人的鼓励啊!!!
  复“巨蟹小白”:    学语言是极其艰苦的,尤其自学,更是需要很坚强的毅力~~~所以没有实际的利益在背后支撑,能学下去的不多;即使能学下去,日常用不上,也会很快忘记~~~~    所以,还是找你最需要的语言来学吧~~~
  《标准韩国语》(第二册)学习笔记(第十九课)        http://user.//blog/
  《标准韩国语》(第二册)学习笔记(第二十课)       http://user.//blog/        (按:《标准韩国语》第二册到今天就全部学完了~~~~春节之后继续开始第三册的攻读~~~)  
  送牛迎虎:我的牛年总结与虎年展望      牛年很快就要过去了,虎年很快就要来到了,趁此时机,又是要总结过去一年、展望将来一来的时候了。    贯穿在我这一年里的关键词有两个:外语与小说。估计在下一年里的关键词也仍然会是这两个,那就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写这篇“年终总结兼明年展望”的报告吧(一笑)。      一、小说    其实我是从2008年下半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写小说的。那正好是北京奥运会开始的时候,也正是我坐在电脑前开始敲出我的第一部小说《千重苦夏》的时候。当然,准确来说,那不是我一个人写的小说,是诺诺先写的初稿,然后我作大改。《千重苦夏》只是个十万字不到的短篇,因此到北京奥运会结束的时候,这部小说也就大致写完了,开始在网络上发布出来,然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至少是出乎诺诺这第一作者的意料之外。    而我,则开始独力写起《大唐女儿红》这部真正的长篇。写到应该大概是10月份的时候吧,《千重苦夏》在网上逐步地发布完毕,读者朋友的强烈反响激发起我更大的热情,于是在《千重苦夏》的基础上展开了比《大唐女儿红》更为庞大、也更为松散的《凌烟阁》系列。    《大唐女儿红》的写作持续到2009年5月份的时候结束,总计字数有50万。不过《凌烟阁》已在字数上破了它的纪录,因为截至目前为止已发布的达到67万有多,但二十四部中只发了八部(当然现在连载着的是第八部的番外,也就是实际上发布到第九部,只是因为这是番外,最后整个系列的总部数相应增加到二十五部)。    写作是一件艰苦而又常常会陷于万分孤独的感觉之中、可谓“自讨苦吃”的事,但为着写出好小说时的快乐,以及读者或持续或断续甚或是偶尔的支持,就一直持续了下去。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没有铁杆读者的支持,实在难以想象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因此,在这里必须再三地感谢这些支持我到今天的铁杆读者。    排名第一的自然必定是诺诺,她自己也是写手,写作之苦是深有体会的,所以应该比较能体会到当她作为我的读者时不断地给予我动力是多么的重要。其次是小普和小S,她们是自《千重苦夏》时代就一直贯彻始终地支持着我的最铁杆的读者,完整地看过我迄今为止所有的作品,作为写小说的我,等同是在她们的注视下成长起来的。    话说,有一次在某足球论坛里浏览的时候,看到一个球迷的签名档是这样的:“最大的心愿:下辈子仍然是利物浦的球迷!”虽然我自己并不是利物浦的球迷,但看到这个签名档,一时感动得想流下泪来。我一个个人当然不可能跟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老牌球队相提并论。但我要说,很多时候,当感到创作的路上前方茫茫之时,也很需要读者给我这样令人感动的话语。    最近成为我的读者、极其活跃于留言交流的还有子慕、小乌、甜甜圈等,希望你们能陪伴我一直地走下去……    《凌烟阁》系列我会尽我所能地写完它,虽然我真的不能作任何的保证。我自己心里知道,我曾经有过多少次想要放弃继续下去。只是我作为一个还算是颇有坑品的作者,即使想弃坑,至少也会把现在手头上写着的那一篇完成。这样有个过渡缓冲的阶段,似乎过一段时间又能振作起来,或者更重要的是,读者的支持又让我振作起来了。    一方面是工作有忙有闲,另一方面是灵感有多有少,对创作这种事情,是很难像对待外语学习那样定一个严格的进度的。但我会尽己所能,保持一个星期写三章,这样可以维持着现在一周三更的频率。      二、外语    本年最让我深感快乐的一件事,就是学习外语了。    虽然以前读大学的时候也基本上是靠自学而学了日语,但为什么现在事隔那么多年之后忽然又起了自学外语的念头,还真的把它付诸实施了,甚至越学越多了呢?    这其实跟前面说到的写小说的事儿还真有点关联。正如前面说到的那样,我其实从2008年下半年起就开始写小说,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与精力,花去了我所有的工余时间。然后到2009年5月份的时候写完了《大唐女儿红》,接着又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写完了《凌烟阁》系列中迄今为止最长的一篇《相敬以德》(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里,《凌烟阁》系列里应该也不可能再有比它更长的了)。这时我一方面有一种筋疲力尽的虚脱感,但另一方面忽然不再像之前那样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埋头敲字之上,也让我有一种无所事事的空虚感。    在想怎么填满这空虚感的时候,我忽然起了要学德语的决心。    其实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想学德语。当时在日语和德语之间犹豫,不知道要以哪一门为第二外语。最后决定了学日语,是因为一来觉得英语已经是一门欧洲语言,第二外语应该学一门亚洲语言来平衡;二来是当我悄悄潜入学校的“第二外语德语”校选课的课堂里听了一节课之后,我认定我很讨厌那个自以为是、傲慢骄横的老师,于是德语就这样给淘汰出局了。    然而,其实此前我有试过自学德语。那是在日本回来之后,一来是觉得日语已经学得差不多了;二来是在日本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语言天才。这家伙三个月之内就从零基础进展到考过了日语一级,是我所知道在最短时间内日语学到这个程度的人。然后在日本的时候他却在那里学韩语,到我要离开日本回国时他又转战到德国去了。临别时,他把一堆学习语言的资料送了给我,有德语,有法语,还有韩语。但这些资料不是很齐全,例如法语只有教材没有磁带,而韩语更是只有磁带没有教材,唯有德语的资料最齐全,有全套二册的《德语速成》及其配套的磁带。于是国家后,我自己买了一本德语小词典,以那本《德语速成》为教材学了一阵子。但从那教材有做过笔记的页面来看,当时我只学完了语音的部分,再多学了几章就没有坚持下去了。    我一向以自己的毅力顽强而自负。但为什么当初没能学下去,我已经不是很记得了。我想应该是教材的问题。因为即使这一次我重新再学,开始时还是用这本《德语速成》,语音部分都没有完成就已经觉得有点学不下去了。幸好现在有网络,我在网上大搜一通之后,确定了一批教材组合(是的,需要的是一批教材的组合,而不是某本教材。这世上是没有完全合适我们的教材的,只能在若干教材之内各取所长)。这次,我学成了。一个月后,我就写下了《自学德语入门一月通攻略》的长文,因为我至少是已经达到了新东方的“德语一月通”那教材所涵盖的程度。    此后就是提高加强,扩大词汇量、巩固语法。于是我又变得比较闲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在与某人的谈话时,我意识到现在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最紧缺的外语人才是西班牙语和韩语,我完全凭兴趣学下来的德语几乎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用不上的语言即使学下来也很难维持,于是我一方面琢磨着怎样想办法创造条件把德语用起来,另一方面也涌起了要学西班牙语和韩语的冲动。    从那一场谈话回来,我又在网上海搜了一通,下载了大量的西班牙语与韩语的学习资料。我本来是打算先学其中一门再学另一门,但两门语言都看了一下之后,竟是难以取舍,便索性两门都一齐学了(一笑)。幸好这两门语言一门是西方语言、一门是东方语言,书写、语法都截然不同,绝对不会产生混淆的危险。    就这样,主要是利用晚上三个小时的时间,以及平时一有空就见缝插针的背背单词和典型例句,轮流地一天学一门,从大约是7、8月之间起,一直孜孜不倦地学啊学啊,不知不觉之间,到了现在牛年尾、虎年头,韩语方面我已经学完了《标准韩国语》的第一、二册,词汇量积累到了TOPIK中级的水平(最近刚开始背高级中的5级的词汇表);而西班牙语也学到《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的尾部,同时正在以何仕凡编写的《基础西班牙语》和《西班牙语速成》为阅读材料,一课接一课地扫里面的词汇。    韩语其实并不难,过了语音关之后,无非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惯用型。而这些惯用型的接连结构主要就五类(我总结为“和型”、“谓词简体型”、“判断句尊称型”、“请型”以及“将来时型”),比日语的“未连连终假命推”的七种句型还机械(其实日语的接连结构也是五种,分别是五十音图中的五段,但如果根据句型的内容本身划分是有七种,韩语却只能按连接结构来分,其句型内容与其连接结构没有太强的联系)。    而更容易的是韩语的词汇。韩语中的汉字词比重较之日语更多,只要学每一个新单词的时候都去查一下字典,确定其是否汉字词,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记背这些单词完全就是a piece of cake或“식은 죽 억기”(韩语俗语:喝凉粥一般的容易)。    西班牙语我感觉其实比德语还难些(网上很多人的意见却是倒过来,奇哉怪也。德语也就难在变格,可变格只有3种各16个,即共48个。西班牙语的动词变位却是每个时态就有6个,时态若不计入完成时态的重复性,也有陈述式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过去未完成时、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虚拟式(含命令式)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过去未完成时、将来时,虚拟式的完成时至少是9种。再加上三种词尾的规则变化有别,即使er与ir的重复性较大而只当作是一种来算,也是54×3=162个。这还只是规则变化而已,算上不规则变化,更不得了。当然德语动词也有不规则变化,但德语常用的时态只不过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两种;一般过去时基本上只出现在书面语里;将来时只需要加助动词,无需作动词变位,而且很少使用。虽然也有虚拟式,但实际中用得不多,据说若非是为了应付考试基本上可以不学,哪像西班牙语中的虚拟式用得极其广泛,非学好不可)。    不过西班牙语的好处是大量的词汇与英语是差不多的。英语的词汇主要由罗马语族的词汇和诺曼语族的词汇构成,罗马语族的词汇与德语同源,诺曼语族的词汇与西班牙语同源,所以学了英语之后,学德语和西班牙语的词汇时都可以省不少劲。我个人的感觉是,西班牙语中跟英语类似的词比德语中的更多。再加上掌握了西班牙语的一些语法知识(如副动词、过去分词等)之后,对其由动词变化而成的名词、副词、形容词就很容易记忆。因此西班牙语的词汇记忆之容易,只是稍逊于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记忆韩语词汇的方便。    于是,学到去年12月底的时候,我又开始觉得很闲了,便把本来打算两年后才要学的越南语提前了开始。越南语的学习基本上是玩票性质,有空才学,没有制定任何的进度要求。越南语的学习倒是让我见识了一把什么才是真正困难的语音。之前学韩语的时候觉得韩语的语音挺困难的,跟越南语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后来我看到一个帖子,里面有网友提到,语言的困难不在语音、书写这些方面,因为这两方面都是平时要经常使用的,最多只会造成入门的时候有麻烦,学下来之后就不会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用这种标准来看,语法才是一门语言真正困难的地方。对此我深有同感。确实,越南语的语音是难,但学多了单词,听多了示范发音之后,慢慢就能克服。    以上是对牛年外语学习的一个简略的小结,下面是展望一下未来的虎年要怎么继续深入学习各门外语。    1、韩语  (1)继续学完《标准韩国语》第三册  (2)语法:学完上述教材之后,像学德语时那样看一本完整的语法书,现暂定为《新编韩国语实用语法》  (3)听力:以延世大学、首尔大学的第一、二册这些初级教材为听力材料,以听写的方式练习听力;之后提升为听写韩国综艺节目,最后提升为听写韩剧台词    2、西班牙语  (1)继续学完《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但不打算再学第三册,因为发现这套教材过于书面语。之后以新东方西班牙语一月通的文本学习,其实是复习性质,因为学完《现西》第二册后应该已经达到新东方一月通所涵盖的程度。  (2)语法:学完上述教材之后,看一本完整的语法书,现定为英文版的《西班牙语语法大全》  (3)听力:以《viaje al espanol》、《Espa&ol ABC para aprender》等外国初级教材为听力材料,以听写的方式练习听力;之后提升为听写《Destinos》的教学电视剧    3、越南语:在上述韩语、西班牙语的教材学习全部结束后,制定有进度要求的计划,推进以《初级越南语实用教程》为主干教材的全面学习。      接下来的一年,希望继续与有志于小语种学习的朋友们一起努力、携手共进!!!
  春节结束鸟~~~~继续新的一年的学习~~~        《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学习笔记(第十六课)       一、词汇  1、los reyes:国王夫妇  2、enarmorase de sb./sth:爱上某人/物  3、la primera/segunda mundial guerra:第一/二次世界大战  4、dudar后面跟重句、且主语不同时要用虚拟式  5、(1)retirar与quitar、sacar同义,也是使用retirar sth. de的搭配  (2)retirarse与marcharse、irse同义  6、vacío的反义词是lleno  7、ser hecho de madera=be made of wood  8、significar=tener sentido  9、ofrecer ofenda a……:向某人进贡;la ofenda para:对……(神)的贡品    二、条件式简单时(即过去将来时)  (一)动词变位  1、规则变化(ar、er、ir结尾的都一样,因此这里只以comer为例)  yo
comeríamos  tú
comeríais  él(ella,usted)
ellos(ellas,ustedes)
comeríán  *注意:全部都要在i上加重音符号  2、不规则变化:将来时(将来未完成时)是不规则变化的 ,这里也是不规则变化,在不规则词干之后加相应的规则词尾  (二)用法:当主句是过去时态(包括简单过去时与过去未完成时),用在重句中表过去的将来    三、被动态  1、结构:主语(受事者)+ser+动词的过去分词(+por+施事者)  2、时态、数由ser的变位反映;动词的过去分词有性、数变化,与主语保持一致(注意:数在ser与动词的过去分词上都要体现出来)  3、复习有类似含义的“自复被动句”:se+动词第三人称形式(反映时态,并与主语保持数的一致)    四、副动词的用法小结  1、动作的方式:相当于中文里的“……着做……”,“做……”是动作,“……着”就是副动词(按:英语的现在分词也有这一用法,但下面两个副动词用法则是英语的现在分词所无)  2、动作的时间:相当于时间状语重句,但主重句的主语必须一致  3、动作的原因:相当于原因状语重句,但主重句的主语必须一致    五、补充语法:更具体的关系代词  1、形式:  (1)基本形式:el/la cual(单数)、los/las cuales(复数)  (2)会话常用形式:el/la que(单数)、los/las que(复数)  2、用法:  (1)用来替代带起重句的que、quien,用于主句里有两个名词(如名词修饰名词、主句在主语外的其它成分里有名词的情况),重句里指代哪一个容易引起混淆时。区分的办法是:或者用阴阳性、单复数的区别来区分;若仍无法区分,则指物的时候用cual,指人的时候用quien  (2)即使不存在混淆的情况,使用cual也显得比较优雅,常用在sin、por或多音节介词(如acera de、contra、entre、sobre)之后    六、课文里需要解释的内容  1、tarde o temprano=sooner or later:迟早  2、……la gente se reunió yi entre todos llevaron el enorme caballo……:直译是“人们聚集起来,且在他们中间把那巨马带进……”,意为“人们合力把巨马搬进……”  3、&No tienes donde alojarte?:译为“你没有地方落脚吗?”,这里donde既是tener(tienes)的宾语,又用作带起后面的重句  4、Lo compa&amos los dos.:译为“我们两个陪伴他”。los dos在这里是指“我们俩”(疑问:这里按理应该用过去时态,为什么却是用了现在时?)  5、……lo tendremos entre nosotros dentro de poco.:直译是“不久我们将拥有他在我们中间”,意译为“不久我们将跟他在一起”;dentro de poco是“不久”的意思    七、与英、德类似的词汇  príncipe(英:prince;德:Prinz)  enamorar(英:enamor)  griego(英:Greek;德:griechisch、Grieche)  ofensa(英:offense)  vengar(英:revenge)  dirigir(英:direct)  famoso(英:famous)  invasor(英:invader;德:Invasor)  dudar(英:doubt)  conquistar(英:conquer)  retirar(英:retire)  soldado(英:soldier;德:Soldat)  enemigo(英:enemy)  alrededor(英:around)  campamento(英:camp;德:Camping)  desierto(英:desert)  lanzar(英:launch;德:lancieren)  significar(英:signify)  prisionero(英:prisoner)  ofrenda(英:offering;德:Opfer)  reinar(英:reign)  profundo(英:profound)  cuerpo(英:corpse;德:K&rper)  armado(英:armed)  tesis(英:thesis;德:These)
  Sindy,牛人啊,佩服佩服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一课)      http://user.//blog/
  《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学习笔记(第十七课)      一、词汇  1、estar convencido de:convencer这个动作所产生的状态  2、punto:可表示“句点、网址中的圆点”  3、plata也可用来表示“钱”  4、luchar contra=fight against  5、encargarse de:负责……    二、原形动词的小结  (一)作名词  1、作主语(英语里要用主语重句的情况)  2、作表语(英语里要用表语重句的情况)  3、某些动词后面可以直接跟其它动词的原形(类似于英语里情态动词的情况)  4、大部分动词后面加a后接其它动词的原形(类似英语里动词不定式的情况)  5、跟在某些名词短语之后(英语里要用动词ing形式的情况)  6、跟在某些介词(前置词)之后(英语里要用动词ing形式的情况)  (二)作动词  1、后跟直接宾语  2、通过介词(前置词)连接而后跟状语  (三)在感知动词(oir、ver、sentir)之后,与动词所属的主语一起构成感知动词的直接宾语(英语里或者是用宾语重句,或者是用不带to的不定式,这时动词所属的主语是感知动词的直接宾语,如“I hear her sing a song.”)    三、指类与指代  (一)指类:在单数名词前加定冠词,但其实是指整个类别,如la mujer(全体妇女)  (二)指代:为避免重复而使用各类代词或其它方式  1、代词:包括lo一类的宾格代词、le一类的与格代词、esto一类的指示代词、tuyo一类的物主代词  2、其它方式:同义词、近义词或其它手段    四、其它需要解释的内容:  1、在词汇例句中的“Los sitiados sospecharon que los sitiadores……”,los sitiados是“被围困者”,los sitiadores是“围困者”。由此可见,动词的过去分词充当代名词时含被动之意,在过去分词基础上再加r而构成的代名词则含主动之意    五、与英、德类似的词汇  forma(英:form;德:Form)  cuadrado(英:quadratic;德:quatratish)  antigüedad(英:antiquity;德:Antiquit&t)  Europa(英:Europe;德:Europa)  convencer(英:convince)  retornar(英:return)  punto(英:point;德:Punkt)  elaborar(英:elaborate)  Plan(英:plan;德:Plan)  navegación(英:navigation;德:Navigation)  existencia(英:existence;德:Existenz)  océano(英:ocean;德:Ozean)  Atlántico(英:Atlantic;德:Atlantik)  rico(英:rich;德:reich)  imperio(英:empire;德:Imperium)  Aisa、asiático(英:Aisa、Asiatic;德:Asien、asiatisch)  India(英:India;德:India)  ganar(英:gain)  enriquecer(英:enrich)  aceptar(英:accept;德:akzeptieren)  costoso(英:costly)  único(英:unique)  reconstruir(英:reconstruct;德:reconstruieren)  reconquista(英:reconquest)  católico(英:catholic;德:Katholik、katholisch)  firme(英:firm)  creencia(英:credence;德:Kredenz)  flota(英:fleet;德:Flotte)  época(英:epoch;德:Epoche)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二课)        http://user.//blog/
  今年下半年目标- -学车之后就学德语,向楼主学习
  学习,学习
  楼主,真的很崇拜你哦!想在这请教你一下,我是四川学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的大二学生。我想学一门小语种,能对专业有实际用途的。同时还是希望不要太难了,要尽量容易掌握比较好。我一直很渴望学习西班牙语,但很多人说西语容易跟英语混淆,反而两样都学不好,最后得不偿失。而且日语入门简单些,对旅游专业也更有实际的用处。请问是这样的么?你觉得我适合学什么语言呢?同时,能推荐一些关于这门语言好的语言培训机构或者高效培训班么?(地点定在成都,北京。尤其以成都为主)如果你能真诚地帮我分析一下,将感激不尽!顺便可以加你QQ吗?
  另外,我跟着教学视频学了一下大舌音,发现我根本不会颤,会不会无法学习西班牙语呢?如果报了名学了半天才发现自己压根无法学习这门语言岂不是白白浪费这么多。。而且我们老师也说日语对旅游专业更实用,因为日本人喜欢组团旅游,购物,而西方人不太爱。还有就是,以后我可能会出国读研,但不想在国外长期生活或者工作,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学习西班牙语是不是不太好?因为学西语要想出路好只能去国外发展,国内需要的地方太少了。但是也听有的人说日语更难。。
  《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学习笔记(第十八课)         一、词汇  1、traición de:对……的背叛  2、valer/merecer la pena+动词原形:值得做……  3、用过去将来时可表达一种委婉的劝导,表“应该……”  4、montar表“骑”时是不及物动词:montar en+交通工具;montar是及物动词时表“开设、堆积”  5、extra&o的动词extra&ar是表“想念”,在南美国家用得比较多,在西班牙则较多使用pensar en sb.或echar de menos  6、sereno用来形容天气时也表示“晴朗”   7、temor的同义词是miedo;monstrar temor a sth.:对某事表现出害怕  8、por completo=enteramente、totalmente  9、vencer也有“过期”的意思  10、tender trampa:设置陷阱;caer en una trampa:掉进陷阱    二、词汇例句中需要解释的内容  1、Aunque se le presentaban muchas dificultades……:这一句的主语是muchas dificultades,谓语是自复动词presentarse,表“出现”之意,le是自复动词所支配的另一个普通的间接宾语(自复动词都要支配自复代词作间接宾语)  2、Podemos encargar a Antonio que nos compre lo que necesitamos?——这一句里的compre是comprar的虚拟式,因为encargar带有祈使的含意,且主句与从句的主语不同  3、encargar还可以表“订购”之意,“从某人那里订购某物”用“encargar sth. a sb.”的句式  4、sin darse cuenta是“不知不觉”的意思  5、La primavera llega sin que nadie se dé cuenta de ello:直译是“春天来到,没有人觉察到这件事”,ello是指代“春天来到”这件事,不是指代“春天”本身,因此是阳性    三、课文中需要解释的内容  1、“……por medio de intrigas y traiciones y valiéndose de su superioridad armada, ……”:这里的valiéndose de是valer的副动词的用法,仍能使用动词的自复功能,因此副动词后面跟自复代词se    四、与英、德类似的词汇  distinto(英:distinct)  intriga(英:intrigue;德:Intrige)  superioridad(英:superiority)  destruir(英:destroy)  episodio(英:episode;德:Episode)  conquista(英:conquest)  emperador、emperatriz(英:emperor、empress)  extra&o(英:extraneous)  sereno(英:serene)  mensajero(英:messenger)  impresionar(英:impress)  vencer(英:vanquish)  facilidad(英:facility)  trampa(英:trap)  invitación(英:invitation)  encuentro(英:encounter)  someter(英:submit)  convertir(英:convert;德:konvertieren)  cristianismo(英:Christianity;德:Christentum)  habitante(英:inhabitant)  amenaza(英:menace)  fuerza(英:force)  rebelión(英:rebellion;德:Rebellion)    (到这一课,《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的学习就结束了!因为这套教材过于书面语,口语性不强,所以不打算继续使用它的第三册了。接下来的学习主要是增加词汇、巩固语法、强化听力这三方面。为此,将进行以下的学习:  1、把《基础西班牙语(上下册)》、《西班牙语速成(上下册)》作为阅读材料,并记背所涉及的词汇,这样词汇量可达2000左右。  2、把新东方的“一月通”教程文本中的语法看一遍,这其实是对“现西”的前两册语法作整体复习重温;其词汇部分也全部记背下来,因为据西语专业的网友说那些词汇极为实用。  3、看完英文版的《西班牙语语法大全》,巩固已学语法及把还未学到的语法也全面掌握。  4、以《Viaje al espa&ol》、《Espa&ol ABC para aprender》等外国初级教材为听力材料,以听写的方式练习听力;之后提升为听写《Destinos》的教学电视剧。  但以上的学习就不会再像“现西”前两册的学习那样有学习笔记发布了,但是这可不等于我没有再学西语了啊~~~请各位也正在学习的西语的朋友也继续努力,不要放弃哦~~~~)
  回复“莫莉古”    我在QQ已经答复过你了。这里再补充一下。    大舌音一般人不是三两天就能发出来的,也不能说试了一下发不出来就觉得不能学西班牙语。还有谁说西班牙语在国内的需求量不大?如果你是从事对外贸易的,绝对需求量极大~~~~(不过你一定只要局限在做导游的话,那就好像是不太大~~~~)    日语的话,做导游好像也没有什么用的感觉~~~~其实使用外语最多的始终不是导游行业,而是对外贸易~~~~做导游的话,可能学广东话是最有用的,哈哈~~~
  还有,这世上并不存在“容易学的语言”,所有语言都是难学的,难在不同的地方而已~~~如果从一开始就抱着想偷懒取巧的心思,那最好不要开始,否则后面遇到困阻的时候就没有决心和毅力坚持下去鸟~~~~~
  楼主 我来学习了,mark下, 英语准备好好学精,然后把西班牙语学好,把那个墨西哥MM 追到手,呵呵
  分地区整理的B2B网站
  是技术贴,我都要MARK
  刚开始学,记个号,迪迪真的是牛人,向你学习,呵呵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三课)        http://user.//blog/
  楼主呀,你那有你们多时间去学这些东西呢,工作之外难道没有别的事情分身吗
  工作之外,我就是学习~~~~
  楼主楼主。。。。你Q多少。。我加你好吗??
我现在读专B。读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可是这个专业很空洞,尽是理论。而且将来毕业后有谁会聘个专科的去管理呢。。  
高中的时候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玩,结果等到高三快毕业的时候才长大,才想学习,可是那时已太晚。。  
在专B学校读能学到的东西很少,每天都是很无聊。而且毕业后也不知道怎么办,懊恼悔恨了一个学期终于想通了,再懊恼下去什么也不能得到,还不如现在自己努力。。  
我的老师跟我说现在自己去自学一门小语种,学对将来有帮助的。。可是那么多小语种,真的是不知道学什么好。。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四课)          http://user.//blog/
  楼主强大啊,我曾经也想着学很多外语,老师说人的精力有限,就没学了,就英语还行,学习法语,日语,德语的念头始终都有,就是没楼主的毅力啊,今天早上还在找培训班,准备学法语的  向楼主学习!
  对了,楼主,问你个问题,你自学的外语发音怎么解决?你看着书,不听的话貌似学不准的吧,比如德语的,好像跟拼音差不多,但是法语的我去哪里找?
  楼主好强啊!我学一门英语就够呛了,现在上了研究生还是够呛。
  外语发音听教材的示范发音啊。还有网上也有很多教发音的视频,自己用心去找一下。
  看你的帖子比较有动力,楼主很有毅力啊,自己学这么多种语言,很佩服
  好帖子 先收了 谢谢
  太强了,
  这么多的语言我也很感兴趣都想学,但不知道怎么学好!慢慢来吧,学习LZ.
  我正准备学英语和韩语。英语有点基础。  韩语0起点。
  *****小广告,删除并封杀1年-- 广西的甘蔗-- 操作时间: 13:36:04 -- 898464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五课)        http://user.//blog/
  不会吧,你学这么多要学到什么时候啊···  
  animo ole ole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六课)        http://user.//blog/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七课)        http://user.//blog/
  楼主真牛!!请教楼主,我想学英语,但以前学的音标、语法都已经还给老师了,属于零基础,但要求不高,下半年准备到越南背包行,能够解决基本的吃住行就可以了。麻烦楼主介绍一下应该先从哪入手,用什么教材。先谢谢了!!
  到越南旅行为什么不是学越南语,却是学英语?现在的越南人英语可不行哦~~~    英语零基础的话,找本中学教材(就翻回你以前的中学教材)跟着学就是~~~
  说的那么漂亮,却压根不见你用外语交流?英,日,韩,德,你到底什么行,还是什么都不行?真是说的比唱得好听?!
  作者:ylc200510 回复日期: 21:12:54 
    说的那么漂亮,却压根不见你用外语交流?英,日,韩,德,你到底什么行,还是什么都不行?真是说的比唱得好听?!  --------------  天涯上总有你这种吃不得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人。我用外语交流的时间都是以小时计费的,你还没有资格来让我浪费时间!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八课)        http://user.//blog/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九课)        http://user.//blog/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课)        http://user.//blog/
  神奇的三十分钟与三个月      曾经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么一项研究的结果:一种行为坚持一个月,就会成为习惯;坚持三个月,就会变成牢固的习惯,即如果不那样做,你反而会觉得很难受。    在今天春节期间回父母家的时候,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健康节目,里面介绍一个北京的前胖子减肥成功的案例。那人以前超级地胖,节目中显示他最胖的时候穿的一条裤子,只一个裤筒就能容纳两个男性成年人还绰绰有余。可他只不过是凭借着跑步这项最简单的运动,就成功地减至堪称“精瘦”的体型。听他的介绍,他就是坚持每天跑步三十分钟,这样跑了三个月后,体重就开始显著地大幅下降了。    最近辅导一位零基础起步的朋友学日语,目标是要一年至一年半之后考取日语一级,以便可以到日本留学。为此我在网上搜到了一篇“我是如何一年内考取日语一级”的文章,其中介绍练习听力的方法,恰恰正是我教那朋友的方法,就是做听力练习:把听力材料逐字逐句全部听录下来,听懂一个词就记一个词,听懂一句就记一句,听不懂就反复地听,实在还是不行才看一下文本。那文章介绍的方法比我所说的更详细之处,是它加上的时间的规定:一天至少听半小时,至少坚持听三个月。用那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突然之间,我发现我能听懂日语了!”    最近,我自己也开始在练韩语的听力。因为我已经学习到《标准韩国语》的第三册,同时也在背TOPIK的词汇表,高级词汇都差不多背完了。有了这样宽厚的词汇量基础,大致上我不大可能是因为不认识某个词汇而听不懂,只会是因为我对声音反应不过来。我拿延世大学的《韩国语》做听力资料。这本书一课有五小节,我就每天晚上听写一小节(连课文和练习在内),大致上要花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能听写完。现在我才听到第五课,也就是说,其实花了一个月时间还不到(而且中间有断续,因为要加班或其它事忙的缘故而没能天天晚上都做这个听写练习),但我已经觉得自己开始能听懂韩语了。这所谓的“开始能听懂”,是指一句话听下来,我虽然不能每个单词都抓住,但我已经能够迅速地在脑子里反应出句子的意思。这让我信心大增,决定以后不管再怎么忙,还是得每天都挤出至少半小时来听写韩语,哪怕这半小时并不足够让我听完一小节课文。    每天半小时,坚持三个月!    就是那么简单!    从现在起,我还要把这个办法用到减肥上去,每天跑步半小时!    坚持!努力!你就能见证三十分钟和三个月的神奇!
  自从我在网上连载自己学习各类小语种(包括德语、韩语、西班牙语、越南语)的笔记以来,很多朋友加我的QQ,然后问我学习的各个方面的经验。有一部分朋友,还是问最重要的英语如何学。英语是我学习的第一门外语,是十几年前学的,我已经忘记了入门时是什么一种感觉了,便觉得很难回答这些朋友的问题。    后来我想了一下。以我学过这么多门语言得到的一个感觉,那就是语言的学习是一理通、百理明的,有其相通之处。或者我把自己以前学英语的情况谈一下,不但对人数更远为庞大的想学英语的朋友有助,对学习其他小语种的朋友一定也是有益的。事实上,此前我已经写过关于德语、韩语、西班牙语的入门经验谈,即使不是学这些语言的朋友也可以去我的QQ空间看一下,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共同的启迪。      简单地归纳,一门语言的习得无非是看、听、写、说四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涉及词汇量(不仅指单独的单词,也包括习惯搭配的短语)和语法这两个要素,从而构成一个4×2的矩阵平面。我就从这个矩阵平面出发,来介绍一下我学习英语的过程。    另外,以防读者对我的情况不了解,我先说一下我当时学英语的情况。我那个年代,学校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而且我生活在一个小城镇里,在我18岁之前除了在电视机上见过老外,再也没有在身边见过一个西方人,因此是没有什么老外可以帮忙练听力、口语什么的。那时也根本没有互联网可以提供海量的免费的学习资料。所以我学习英语的条件可以说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因此我想现在的大部分朋友比我当年的条件,只会更好,不会更差。      一、看(读)    我接受的,是最传统的中国式的英语教学。因此,从一开始就练得最强的,便是看(读)的能力了。其实我个人觉得传统的中国式的英语教学也没什么不好,对于初学入门的人来说,那是一种不错的方式。看、听、写、说四个方面,都要涉及到词汇量和语法,因此应该在入门阶段就尽快把词汇量和语法这两个要素解决了,然后当你觉得哪个方面欠缺,就能集中精力地解决那个方面的“短板”。而传统的中国式的英语教学,正是最能快速、扎实地解决词汇量和语法这两个要素的。问题只不过在于,接下来是如何在看、听、写、说四个方面把这两个已经积累起来的要素的能量发挥出来而已。    而词汇量和语法,没啥说的,就是背吧。很多人不喜欢背,但我觉得最省劲的方法其实就是背。背单词、背能反映语法的典型例句、背课文,这些事情在初级入门的阶段坚持做上一段时间,很快就能解决词汇量和语法这要素,并同时已经把“看”这一方面完成了。    (一)词汇量    以我学习英语为例。那时初中的课程很轻松,我们的学校严格地落实执行“减负”要求,下午几乎全是自修课。(在我记忆中,只有星期一下午有一堂正课,星期四有一堂课外兴趣班的课,星期五有一堂班会课。但每天下午都有两堂课的时间,因此至少有一堂自修课。而第三堂课是学校留给我们到外面操场去进行体育运动的,如果你不需要每天都去进行一下体育运动的话,那堂课其实又是自修课了。)于是我往往很快就完成了当天的所有作业,剩下的时间就是在那里反复地背单词。    背单词的事情我一直进行到大学阶段。读中学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词汇量还不错,考试时偶尔会出现一些课本里没教过的单词,别的同学遇到了就只能交白卷,我通常却都认识,甚至在课堂上曾经纠正过英语老师在词汇上的错误,以致很多年后那个老师还记得我,在我大学毕业后再去探访他的时候,他感叹说现在的学生虽然很早就学英语,但说到词汇量之丰富,却是比不上那个时候的我。    但进了大学,我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因为毕竟我是来自于一个小城镇,与那小镇上的学生比,我的英语词汇量是很厉害了;可一旦进入了一个全国性的重点大学,与全国的精英学生一比,那还真是差远了。入学第一学期初的英语摸底考试,我的英语成绩只够进入中等班,英语精英云集的快班是没我份了。一向是学习尖子的我对此很受刺激,于是发奋图强要急起直追。当时我反思自己的成绩达不到进快班的原因,总结出两条:第一,就是词汇量不够。第二,是听力完全不行。这都是因为我来自普通小镇的缘故,当时高考又不考听力的,中学的学校也就根本不去费心给我们练听力。其实我那初中的英语老师算很好了,一直坚持用英语给我们讲课,而这是学校并没作要求的。但到了高中,英语老师换了,就没这样做了。    听力的事情且留待后面再说,这里先说怎么增加词汇量。当时我先是去找了一本四六级词汇手册来背,后来背完了就再找到一本清华大学编的TOFEL词汇手册,再后来这个也背完了就找了本大约有三万词汇量的袖珍小词典。后来这就成了我学习其它语言时增加词汇量的不二法门——以一本有三万词汇量的袖珍小词典作背单词之用。    背单词的办法是这样的:并不是从头到尾一个接一个地背。而是去找该种语言的书籍来看,看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这小词典,把这个生词划起来。一天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就会遇到一定量的生词,当天就把这些生词背下来。这些生词因为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有上下文,背单词时就回想一下这个生词是在什么上下文中出现的。因为阅读的内容是有故事情节的,在一个有故事性的背景下记这些生词,就比较容易记住它的意思,也不会是孤立地记这个生词了。    当天记下的生词,以后还要反复地记背。把那小词典(或词汇手册)按页数分成六等份或七等份,一天温习其中一等份,这样一个星期(不算星期天是六天,算上星期天是七天)下来就能把你曾经在这小词典里划过的单词全部复习一遍了。发现有记不住的就把那一页的小词典折起来,当天与后一天再温习它一遍。    事实上,我所有其它语言也是这样学的。曾经用过一本日语小词典,因为那词典的纸质比较差,轻不起我这样反复地翻看、折页,到最后是被我“折磨”到纸页破碎、装订线都断了。另一本德语小词典,虽然纸质好一些,没有给我折破了纸页,但外面的软皮封面还是给我翻断了,后来我就索性把那软皮封面拆下来扔掉。其它语言的小词典虽然未到破烂不堪的境地,但也因为每天都被多次地反复翻看而变得脏兮兮、黑乎乎了。    是的,什么时候你把一本小词典翻烂了,什么时候你就可以不再去背单词了。(现在我就不再需要天天背英语、日语、德语的单词,韩语等背完了TOPIK高级之后也差不多可以放下了。)每门语言,大致上1000的词汇量是入门级,2000的词汇量是初级,3000的词汇量是中级,的词汇量是高级。(日语所需的词汇量要高一些,3000算是初级,6000算是中级,10000才是高级。但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是不需要背的,因此总体算下来,需要记背的日语词汇量并不真的要那么多。)当然,这样的词汇量是指你真的都懂、都掌握的,不是说你光认得那个单词、模糊地记得它的意思。所以词汇量其实不需要追求太多。GRE的词汇手册我就没有去背,因为我又不打算出国读书,里面那些词汇大多很偏门,平日根本用不上。    当然,根据你自己的专业或职业所需,你要扩展有关方面的词汇量,这就要因人而异,还要因时而异了。    (二)语法    语法是应该学的,而且就应该在入门之时打下扎实的基础。到了中、高级阶段,反而不需要再考虑了。    现在很多人不齿于传统的中国式的语言教学方式,推崇外国那一套“交际导向”的语言教学方式。是的,外国那种教学方式是可以让你很快就能够与外国人作简单的交谈,好像马上就能用起来,很有作用似的。但是,我要说,也就仅止于此。如果不好好地掌握语法,你永远无法深入,永远就只能停留在跟人家说说“今天天气真好”、“你身体还好吗?”这类打哈哈的对话之上。如果你身处国外,还能有个语言环境让你能慢慢潜移默化地学到中级水平。但像我们大部人身处国内,并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那就更是只能永远停滞在入门、初级那种低水平上。    我曾见过一个欧洲青年,他精通多门外语,他介绍自己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时,只说了一句:语法很重要!    我又记得曾两任英国首相、以政治家之身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邱吉尔,在谈及他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这可是他的母语!)能力时也说了一句:要学习语法!    语法怎么学?快速上手的办法还是背:背诵能反应语法要点的典型例句。这一点对于日语、韩语这些几乎纯粹是靠惯用型支撑起来的语言,尤其重要。而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这类欧洲语言则还不够,还必须背课文,在一个有上下文的语境里去体会语法所起的作用。    初中三年的英语教材,我把里面所有课文都背下来了。那时我每天步行上学,单程是15分钟,上午一来一回,下午一来一回,一天下来就是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里,我就是一边走,一边低声地把那个学期的英语教材里的课文一篇接一篇地背(有些老师都还没教的,但我已经预习过了,就已经背下来了)。    学日语的时候,也是这样。每天坐车到学校去,单程就是一个小时,一天是一个来回,就是两个小时。也是利用这个时间背日语二级、一级的考试里要考到的惯用型的例句。    后来学德语、现在学西班牙语和韩语,都是这样。至少是入门到初级那三个月的时间里,都要背书的。背句子,背课文,在这过程里不但是记背了语法,还背了词汇量、习惯用法,还培养了语感,有了初步的口语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阅读    当然,这一节的重心其实还是在看(读)的方面。这方面看似是传统的中国式语言教学最擅长的,但这不等于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在课堂上学就够了。课堂上那一点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自己在课外大量地进行阅读。    我开始大量地进行英语的阅读,是在大学阶段,就是痛感自己的词汇量不够的时候开始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词汇量。当时我的做法也很简单:走到大学图书馆里去,在“英语”那一分类之下找书看。我都是找小说看,尤其是通俗的流行小说。因为这类作品有情节,有趣味性,可以吸引你克服语言的障碍而坚持一直看下去。先看中国人改编的简写版(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看的第一本简写版的英语小说是史蒂文森的《金银岛》),然后在积累了相当的词汇量后直接看原著。    找合适的读物的方法也很简单,你翻开其中一页读下去,发现一页之内你不懂的生词在5个左右,最多不超过10个,那就说明这本书的难度是适合你的。一天读这本书5页到10页,先不查字典,凭上下文大致地猜意思。看完当天的指定量之后再去查字典确认你猜对了没有,并且把这些生词记背下来。当然,记背的时候回忆一下它是出现在小说的哪句话、是什么样的情节背景,从而为这个生词构造一个鲜明生动的来源。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学中文的事。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会认字的,因为在我还没有上学之前,我就已经会认字了,而父母也没有专门地教过我。我大概是四、五岁的时候,在舅舅家里,见到他的书架上有一本《一百零一夜》,就拿下来看起来。舅母见我这么一个小孩拿着这么一本大部头在那里看,以为我是在装模作样,取笑我说:“你看不懂就不要装啊。”我马上回答她:“我不是在装,我都看懂了。”她不相信,从里面选了一个故事要我念给她听,我就一字一句都念出来了,只有极个别的字是不懂的。然后,据我的母亲后来回忆,说我那时天天就背着这本大书到幼儿园,把里面的故事念给同班的小朋友听,小朋友们都爱听我念里面的故事,不喜欢听幼儿园阿姨讲的故事。    我有想过我是怎么在完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学会认字的。我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性,是我哥哥当时已经在读小学,晚上父母会辅导他做功课。那个年代不要说互联网,连电视都是没有的。我这小孩子没有任何的娱乐,就只是坐在一边看父母监督哥哥读书。很可能是这样,我就从父母教哥哥读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    然后,我也是在完全没有人教的情况之下,学会了繁体字。这繁体字是怎么学会的,我倒是有点记忆了。因为那是小学时的事情了,我能记得那个时候的事情了。应该是因为家里有很多繁体字印刷的旧书,而父亲也会经常借些港台原版的武侠小说回家看,于是我跟着一起看这些繁体字的书。我能清楚地记得,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已经能完整地看完金庸的《笑傲江湖》繁体字版。有个别繁体字不认得的,或者是根据上下文猜,或者是根据相似的简体字猜,实在还是猜不出来,并且严重影响我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的,我就去查《新华字典》。(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汉字字典里是同时有标注繁体字的。)    学会繁体字对我后来学日语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基本上日语中的汉字就是繁体字,这让我在记背日语词汇的时候省了好多的劲。      (二)听    听力是学习英语(及很多其它外语)的心头一大痛。因为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很大,于是这就等于接触到其它国家的机会很少,不像欧洲那里小国林立,随便收听一个外国语言的电台很容易。    初级听力怎么练?英语(还有日语)我已经学了太久,不记得了。我只能以最近学习的其它外语的听力是怎么练起来的加以说明。我写过一篇叫《神奇的三十分钟与三个月》的帖子,说的就是初级阶段的听力怎么练:    ==============  最近辅导一位零基础起步的朋友学日语,目标是要一年至一年半之后考取日语一级,以便可以到日本留学。为此我在网上搜到了一篇“我是如何一年内考取日语一级”的文章,其中介绍练习听力的方法,恰恰正是我教那朋友的方法,就是做听力练习:把听力材料逐字逐句全部听录下来,听懂一个词就记一个词,听懂一句就记一句,听不懂就反复地听,实在还是不行才看一下文本。那文章介绍的方法比我所说的更详细之处,是它加上的时间的规定:一天至少听半小时,至少坚持听三个月。用那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突然之间,我发现我能听懂日语了!”     最近,我自己也开始在练韩语的听力。因为我已经学习到《标准韩国语》的第三册,同时也在背TOPIK的词汇表,高级词汇都差不多背完了。有了这样宽厚的词汇量基础,大致上我不大可能是因为不认识某个词汇而听不懂,只会是因为我对声音反应不过来。我拿延世大学的《韩国语》做听力资料。这本书一课有五小节,我就每天晚上听写一小节(连课文和练习在内),大致上要花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能听写完。现在我才听到第五课,也就是说,其实花了一个月时间还不到(而且中间有断续,因为要加班或其它事忙的缘故而没能天天晚上都做这个听写练习),但我已经觉得自己开始能听懂韩语了。这所谓的“开始能听懂”,是指一句话听下来,我虽然不能每个单词都抓住,但我已经能够迅速地在脑子里反应出句子的意思。这让我信心大增,决定以后不管再怎么忙,还是得每天都挤出至少半小时来听写韩语,哪怕这半小时并不足够让我听完一小节课文。  ==============    初级听力的练习就这么简单。不需要买什么专门的听力教材,就用其它入门级的教材的MP3来作听写练习就行。不过一般来说,听力练习很难马上就练,因为没有相应的词汇量的话,你即使听到了那个音,但因为你不懂那个单词,你还是听不懂!韩语是因为我不太急于要学会,就一直没练听力,直到现在“看(读)”的能力已经达到高级了,才开始动手去练听力。如果你想比较平衡地发展你的阅读和听力的水平的话,应该在达到初级词汇量之后就开始练听力。也就是说,你用一本教材学语言,学完它的第一册之后,你就可以找其它的教材的第一册来作听写练习。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教材的第一册,其词汇量、语法都是大同小异的,有了其中一本的基础之后再用另一本去练听力,词汇量构成的妨碍就不会太大。    至于进阶的听力,那就是直接听广播、看电视了。前面说过我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听力太差,于是要急起直追。当时我的英语当然已经早就过了初级阶段了,因此是属于进阶层次的听力提高。方法还是很简单,就是天天听BBC、VOA。听得懂听不懂都努力地去辨认里面的单词和意思。我是这样鼓励自己的:只要每天多听懂一个单词,那就是有收获有进步!    当然,现在有网络了,网上有海量的听力资料。(尤其是英语!)大家根本不用愁找不到原汁原味的听力资料去练习,无非就是坚持而已。看美剧时,不要看字幕。打开一个空白的“记事本”文本,把窗口的形状拉成细长的条状,把字幕的部分遮挡起来。    先找一部相对来说语速不算快、词汇不算复杂的剧集,看一遍。当然不可能都看懂的,大致上掌握了该集的梗概,然后开始做上述的听写练习,把台词一句一句地听下来。也是一天做上半个小时。做完半小时的听力练习之后,又把剧集看一遍。做过听写练习的部分你肯定听得比较明白了,(虽然可能语速的缘故你还是不能把每个单词都抓住。)还没做听写练习的部分就当作是重复再听一次,这次尽量抓住比第一次更多的单词,而且运用你已经看过整整一集所得到的信息来协助你的耳朵去抓单词。每天做半个小时的听写练习,同时天天又再重复看一次这剧集,到你把这一集全部听写下来之后,大概你已经把这一集重复听了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这样一集下来,花的时间当然比较多,开始时可能要一个月才听完一集(我建议是选那种20分钟就已经讲完一个简单故事的动画来看,不要一上来就练那种45分钟长、集与集之间还有关联性的肥皂剧),但你会感到自己的听力有明显的进步。    然后再换一部难度高一些的剧集来练。其实不需要练很多集,坚持三几个月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能达到听懂电视剧的程度了。有了这样水平的听力,在目前的中国,基本上已经是无往而不利的了。      (三)写    在语言学习中,“看”是最容易的,“听”是其次的,但不管是看还是听,都是属于被动接受,因此相对来说都算是比较容易的。但“写”和后面要谈的“说”都是属于主动表达,那就真的是比较困难了。而说又比写更难,因为写是可以慢慢地想,说却是有时间限制的。这就跟听比看难是一个道理。也正因为如此,其实最难的说是应该放到最后去练的。先把写练好了,有了写的基础,再练说的时候无非只是把反应速度练起来而已。这跟前面我主张也是先练好看再练听是一样的:有了看的基础,词汇量和语法都不会成为妨碍之后去练听,那听的练习无非只是把你对声音的反应速度练起来而已。    写虽然比看和听都难,但写是可以在很早的时候就练的,因为反正写什么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当你词汇量不多、语法没有完全掌握之前,你可以先写些简单的东西,回避使用复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前面说了,我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但我在初中就已经开始用英语写日记。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是很记得了,但应该是初二吧。那就是说,在我只学了一年到一年半的英语之后(而且还是学校那种进度甚慢的教学),就已经开始练习写了。    用写日记的方式来练习英语的写,其实无非是把我学习中文写作的办法照搬到英语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看图作文比赛。比赛回来的途中,我听到老师们在交谈,说起怎么才是最好的练习写作的方法。其中一个老师的话我记住了,那就是:天天写日记!这老师没有教过我,她并不是要求我按她说的去做。但我听到了她的话,我就马上做了起来,而且一直坚持到读大学的时候,还有天天写日记。现在出来工作了,事忙,不可能天天写,但只要遇上我觉得是重要的事情,或是有了重要的想法和感悟,还是会写日记。    写日记不难,难的是天天写!我这个人应该是有点文字天赋的,但如果不是从小学四年级起一直坚持天天写日记写到大学,我想我的文字能力也不是凭空就会冒出来的。到初二的时候,我就把天天都正在写的中文日记,一周抽出一天用英语来写。写了之后交给当时的英语老师给我修改。那英语老师对我这主动学习的行为只夸奖了一句:这样的英语文章就是这学校里正读着高中的学生也多半写不出来。    刚才说写可以迁就着自己掌握的词汇量和语法来写。不过我初中时练习写英语日记,却没有太多的顾忌,都是把本来要用中文写出来的日记换成用英语写,不会因为英语学得不多就另想简单的题材。反正有老师给我改,我想不出来怎么写的单词就填一个中文在里面,甚至有时整句话都不知道怎么说,就整句话都用中文写,让老师给我一一地改过来。当然,还有些句子我是用英语写了,但是不附合英语的习惯,老师也给我重写了。我回去就好好对比、体会老师的修改。这样一周一篇的写下来,我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会怎么用英语写东西了。    而到了现在,除非是严谨的法律文本与文学性的小说作品,平时用英语写东西是不需要用很难的单词与语法结构的。我们学英语也不是为了做文豪,小说作品可以不管了。而严谨的法律文本,那东西还是交给律师去做吧。不要说英语的,就算是中文的,这些东西都是由专业人士去处理比较安全可靠。因此,真的,初中阶段所练起来的那英语写作能力,其实已经足够应付这一辈子的所需了。    再说一句题外话。其实我觉得写这能力,主要还不是语言能力,而是你的文学能力。如果你的中文文章写得好,你的其它语言的文章也会写得好的。从小学到中学,我写的语文文章几乎每一次都被语文老师拿到班里去作为范文朗读。在大学的时候,英语老师也特别喜欢拿我的英语文章向全班朗读。为此她还问我:“以你英语这么好,为什么是到了我这个中等班,不是到快班去?”在日本的时候,日语写作课的老师也是经常拿我写的日语文章读给同学听。其实以我当时的日语水平,无论是词汇量还是语法,都远远不及很多已经在日本呆了很多年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很多第一外语就是日语的韩国留学生。因此绝不是因为我的日语能力很高,而是我擅于写作,我知道怎样回避使用我不懂的词汇和语法,把句子写得简单直接,降低犯语法错误的机率。    然后,最重要的是,我很会编故事!自从小学时起,我就已经把写学生习作当编小说那样写,因此文章的内容有很强的情节性,也就很有趣味性、可读性。于是,大家该明白了,那些英语老师啊、日语老师啊,其实是因为被我写的故事吸引,而不是被我的英语或日语水平所震动。而因为我用的词汇、句子简单,语法错误极少,因此他们能看得懂。只要他们看懂了,他们就会爱看我写(其实是编)的故事!    让我举一个例子吧。日语写作课上,有一次的命题作文是“我的生日礼物”。这是一个被人写烂了的题材,但我写出了新意。我写自己在日本过生日那天,因为初来日本,没有什么朋友,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过。我自己给自己买了几小块生日蛋糕,(因为日本的物价太贵了,我可买不起一大个的那种生日蛋糕!)回家的路上却遇上下雨,没带伞,于是蛋糕有大半被雨淋坏了,不能吃。回到家里,我把还能吃的蛋糕放在桌上,去把淋湿的衣服脱下来洗个热水澡。谁知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有野猫从开着的窗户进来,把那仅余的蛋糕也偷吃掉了!在我生日的这一天,却事事都那么倒霉,我几乎都要哭出来了。正在这时,远在国内的父母打电话来祝我生日快乐,我把这些倒霉事向他们诉说,他们大笑了起来。听着他们的笑声,我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于是那些不开心都一扫而空了。这,就是我收到过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以上就是我那篇日语文章的大概内容。当然我现在是用中文复述出来,所以用的词汇比较复杂。但一个达到日语三级水平(也就是初级水平)的人——当时我大概也就是那么个水平——,完全是可以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式把这个故事讲述清楚的。那日语老师很喜爱这篇文章,一边向着全班读,一边她自己都在不停地笑。其实她是为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开心,而不是为着我的日语写得很深奥很美妙。    其实,我在日本的时候有专门为着学日语而在图书馆里把日本小学生的国语教材借出来仔细地阅读,发现里面的文章都出自一些散文名家之手,用到的词汇和语法根本不难,所以才被选进了给小学生学习的教材里。但这些文章的魅力之强,可以说是看得我为之倾倒不已,从此才知道日本文学之美绝非在小说,而是在散文。(我个人认为日本的小说其实大部分很烂!)    所以,真的,好的文章不需要生僻深奥的词汇,不需要繁复转折的句型,用外语写作其实更多是取决于你的文学功底,而不是你的语言能力。有初级水平的人,已经能写不错的文章。有中级水平的,那就更不用愁了。      (四)说    前面提过了,说其实是最难的,事实上我的英语最后练的也是这个。不久前有人问我:“你的英语口语那么好,怎么练的?”    这问题一时倒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练起这个口语来的。读大学时,当我把词汇量和听力的关闯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开始考虑要练口语,于是每个星期六或星期天就跑图书馆的英语角去。我能想到的、可能有助于我练起了口语的缘故,就只有这一点了。不过说真的,以我现在的记忆,我还真没觉得当时那英语角对我有多大作用。我记得自己在那英语角里,似乎只是重复又重复地跟不同的人,说着些相同的、而且很浅层的话题,比如互相作个自我介绍。当然,也许英语角的作用是有的,只是一切发生在我不知不觉之间吧。反正出来工作之后,工作上需要我把英语说出来,我张口就开始说了。开始时当然难免有点结巴,但说着说着就进入状态了,哗啦哗啦的只顾得上一个劲的往外倒。(我是个急性子的人,说话的语速都比较快,所以说英语时也说得很快的。)    我认为,说这能力是个厚积薄发的东西。当你词汇量足够多、语法足够熟练,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你会说不出来。如果一开始说不出来,最多是因为你的性格比较内外,脸皮薄,容易害羞,不敢说话。这就算是在说母语的时候,也有些人天生就不怎么能当众说话的,一说就结巴,脸红,两腿发颤……    前面我提到我曾写过一个帖子《神奇的三十分钟与三个月》,这帖子里提到一个人一年之内就考过了日语一级。他在那帖子里也谈到他怎么练日语的口语,无非就是大着胆子说出来。他说他在一个重点大学旁听日语专业本科生的课,那些学生都用中文提问,只有他用日语提问,有时甚至把老师都难倒了。    我看了之后潜心想了一下,在课堂上用外语提问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不是的!在课堂上提问,要说的句子基本上就以下这几个,例如:“对不起,老师,我想提个问题。……这个单词(或句子、语法)我不懂,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好吗?……这个单词(或句子、语法)跟另一个类似的单词(或句子、语法)有什么区别?……谢谢,我明白了!”其实大部分时间要说话的是那个老师,不是你!这过程里面要说有什么难,难的是听力,不是口语!如果你有心在课前做一下准备,把这些要用到的句式以外语写下来,记住,然后上课的时候就大胆地说出来,一点都不难!    对了,这就是我刚才说过的,其实你应该先练好写,然后说就变得很简单了。当你在写的方面没问题的话,那么说无非就是个根据目前的情景所需,把你曾经写过的有关方面的词汇、句型,从你的脑子里迅速地调用出来而已。如果你已经写过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已经很熟悉这方面的词汇和要用到的句型,这调用也就很快了。    这里也顺便可以回答那位朋友问我,为什么我的英语口语那么好。其实是因为那是工作上的事情,我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很熟悉很了解,经常要用到的词汇和句型其实数量是很有限的,对我来说已经是烂熟于胸了。但如果你忽然要我说一些工作以外的,我不熟悉的事情,我还真的一时不能说得那么流利、那么快。但这不是因为语言能力,而是因为内容我不熟。这不要说是用英语,就算是用我自己的母语,也未必说得出什么话来。    这也让我想起我的一位同事,她平时是个十分活泼健谈的人,是我们的活宝,有她在就总是有欢声笑语。但最近她跟我说起一件事,是她偶然地被邀请去跟一个与她平日的生活圈、交际圈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吃饭,居然一晚下来她说不了几句话。因为那些人说的东西都是她不熟悉的,她根本就插不进话去!    因为她不是在说外语,所以她不会把问题归咎于她的语言能力。可当我们是在说外语时,我们就会以为是我们的语言能力不行,导致我们说不出话来,于是感到很焦虑、很沮丧。其实不是的!只要前面三项(看、听、写)都过关了,说就只是个克服你的害羞心理的过程,以及你跟你的说话对象要真的有东西可谈!    我又想起那位精通16门语言的匈牙利语言奇才卡莫•洛姆布在她的那本《我是怎样学外语的》小书里谈到的一件事:她有一次在一列火车上遇到一个蒙古妇人。尽管她精通那么多门的外语,但还是不懂那蒙古妇人所会的任何一种语言。但她对于烹饪很感兴趣,于是她跟这蒙古妇人通过用手比比划划,居然也“交谈”甚欢,从那蒙古妇人那里学会了怎么做一道美味的蒙古食物,并事后在家里做成了这道菜,从此成为她的孩子最钟爱的餐台食物之一。这说明什么?说明“交谈”其实是可以不用懂语言的!像做菜这种也算颇为专业的话题,涉及到的词汇绝不简单,但这两个人之间仍然能互相“听”懂对方。这靠的是双方对这一话题都感兴趣,而且大致上是知道厨房用具、食物材料、工艺程序的概念(是概念,不是词汇!),于是沟通就成为可能。    关于说,我最后再讲一个其实应该很多人都提过的诀窍。那就是如果你不知道某个概念的单词是什么,你就用类似的词汇代替,或用一个句子来进行解释。以前读过一个故事,不知道是真的还是编的,是说一个人在考试时记不起怎么说“僧人”这个单词,就用一个句子“住在庙里、没有头发的人”来代替。结果老外考官看了很赞赏,给了他高分。我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用英语跟人家说话,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脑子突然短路了,居然连“陌生人”(stranger)这个单词都记不起来怎么说,但我完全是不慌不忙,用一个重句“those I don’t konw”就把这个单词替代了过去,对方一点都没察觉我在那一刹那其实是忘记了如此简单的词汇,只有我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五)关于考试,及外语学到什么程度算是够    前面已经把看、听、写、说都谈了个遍,应该是这篇“经验谈”结束的时候了。但我还是想在这最后再加一部分。    很多人来问我应该学什么小语种。我却总是反问他们:你的英语学好了没有?英语是最重要的,英语没学好之前,不要学其它小语种。    然后很自然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算是英语学好了呢?    我的回答也很简单:如果你打算出国,至少你要考过TOFEL;如果你不打算出国,就要高分(至少是100分制下考到85分以上)考过英语六级。    于是又有人在网上看到我这个答案就讥笑我,说英语六级算什么高难度啊?考过六级就能算是英语学好了吗?    看来这些人不明白我所说的“考过”是什么回事。考试这东西,其实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因为考试是有技巧的,只要你掌握了技巧,然后对考试的内容有很基本的掌握,就能考过。正因如此,新东方之类的专门培训人们去考试的机构就应运而生,而且大发其达。这里我不是批评新东方,而是从真的掌握一门语言的角度来说,怎么去考试而又能考过了,才能说明你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呢?    我所说的考过,是指绝对不允许使用像新东方那样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去做任何的备考工作,而是纯粹地靠着你自己对这门语言的掌握,直接就去参加考试,而还能考到这样的高分数,那就真的是你的本事了。    以我自己为例,我读大学时考四六级,是没有做过什么应试的事情的,顶多是考前为着了解有什么题型而做了一两份真题。我是通过前面提到过的方法(看英语小说、听英语广播、写英语周记、到英语角聊天,结合背小词典、背反映语法的典型例句、背课文),积累起英语在看、听、写、说的全方位的能力,然后就去考试。当时四六级是100分制的,我的四级考了98分,六级考了92分。话说四级的那个听力,当时我觉得那语速真是慢啊,听得我几乎就要睡着觉了。    这样不作任何备考就参加考试而能考取高分,那靠的就是厚积薄发。因为你并没有特意地为考试做过专门的准备,你事前完全不知道考点在哪里,因此虽然一份试卷所能涉及的东西不可能太多,但你对那门语言的掌握必须有一座冰山那样的体积,才能对这一份试卷所涉及的冰山一角应付自如。    话说回来,这本来才是考试的真正用意嘛!    当然,四六级或TOFEL都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考核。结合你自己的工作或专业所需,肯定是要再扩展有关领域的词汇量和知识的。但有了那个大冰山为雄厚扎实的基础,这些扩展是很容易,甚至是很自然而然的事。    工作上够用,那就行了。还是之前那句话,我们学语言不是为了做那种语言里的文豪。语言这东西本来也是学无止境的,我们不可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一种语言上去。重要的是打下了一个足够扎实、也足够宽厚的基础,然后当你觉得不够用的时候,在这基础之上再加深加宽就是啦!    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要学得好,最终还是要经常地使用它。有不少朋友会来问我?你这样学过了英语、日语就不再学了,转去学其它小语种,会不会把它们忘了啊?怎么会呢?高中之后,如果你读的不是文学系,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再学中文,但你会把你的母语给忘掉吗?    经常地使用一门语言,就是最好的保持记忆、进而是更进一步提高发展这门语言的最佳办法。所以,我也经常向那样问我应该学什么小语种的朋友建议:找一门你真的能用得上的语言吧!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一课)        http://user.//blog/
  我也想要像楼主这么厉害!!!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二课)        http://user.//blog/
  mark....                  没有话说了。。。。  天涯上的牛人果然是数不胜数。。。。    汗。。自己先把英语中和日语中过了再说。。。  其实一直想学西班牙语的说。。。  唉。。。    可惜没啥能力。。。。  英语日语都没学好。。。
  欢迎加入德语学习与交流群:
  顶一下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三课)        http://user.//blog/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四课)        http://user.//blog/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五课)      http://user.//blog/
  马克啊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六课)      http://user.//blog/
  有没有学法语的呢?我觉得法语与英语最接近和相似,所以比较容易学!我的二外就是法语,而且也自学了有一段时间了.有学法语的来交流一下.Welcome to visit my English blog:http://xiaohuahui2007./  A demain,Merci, Monsieurs et Mademoiselles!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七课)        http://user.//blog/
  mark  学英语的,日语是第二外语    要学西语和德语!
  楼主好强大啊,我也要学西语。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八课)         http://user.//blog/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十九课)      http://user.//blog/
  楼主在哪个城市?此外能透露一下多大了吗?很佩服。。。  我现在这两年的也在努力学外语,目标是明年年底之前日语和英语达到很流利,但这个界定很麻烦,所以以取得上海高口证书为依据。希望明年年底能达到目标。 如果这两门过关以后下一个目标是韩国语。不过这两年才开始认真学习外语,起步比较晚,后悔啊 呵呵。
  你真牛啊,我一个英语就怎么也学不会???
  楼上的别担心,把我博客里英语资料都给你分享了  .cn/s/blog_673c0b.html
  LZ很强,你的学习外语经历或许并不是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但是我在其中看到了坚持的力量,不管学的是什么,坚持下去总会有所收获。
  to 大三的路口:我的经历适合所有人,如果有人想COPY而不能COPY,那仅仅是因为他没有毅力而已,与他的智商或能力没有关系~~~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二十课)                http://user.//blog/
  顶下,先留个脚印..
  请问楼主学好西语后做外贸有前途吗?现在学西语的好像很多了,找工作也比以前难了吧
  回huoluowusheng:学英语的人更多,但英语真正好的人还是有用;西语同理~~~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二十一课)        http://user.//blog/
  敬告想学小语种(尤其是韩语)的朋友        ??自从我在网上连载自己学习各类小语种的学习笔记以来,很多朋友加我的QQ,向我表示想学小语种。  ??  ??对于他们,我都会问他们两个问题:第一:你学好了英语没有?第二:为什么你要学这门小语种?  ??  ??对于第一个问题,如果回答为否,我接着一定是建议他们先把英语学好去想学其他语言,因为英语是最重要的,英语没学好之前去学其他语言,影响了英语的学习,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定是得不偿失的。不止一个人跟我说过类似的话:“因为英语学不好,对英语厌烦了,所以想学……语。”这种逻辑在我看来是很奇怪的。英语学不好就要继续学,而不是对它厌烦。再说,英语在我学过的这么多语言之中,其实算是比较容易的一种,如果英语都不能学好的人,那我很难想象他能学好比英语更难、用处却比英语更差、因此从“性价比”来说肯定是远低于英语的小语种。  ??  ??至于怎么算是学好了英语,英语要怎么学好,我在《我的英语学习经验之谈》(http://user.//blog/)说得足够详细了,这里不再重复。  ??  ??对于第二个问题,很多人,尤其是学生,更尤其是那些出于哈韩而学韩语的小朋友,基本上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答案。很多人信誓旦旦的声称他们是出于兴趣,因为热爱某小语种(通常是韩语),于是想学,并且一定能坚持下来的。可惜正如粤语中的一句俗话“发誓当食生菜”!反正在我见到的这么多这种人之中,真的仅凭兴趣而把韩语学下来的,迄今为止只有一个人。可正是这个人,在学完之后,却发现他根本没有机会用上韩语,只在一次逛街时遇上一对韩国情侣向他问路时用过一次,还要在一急之下忘了用敬体说话!他向我坦言:很后悔!早知道是不值得在这上面浪费那么宝贵的时间的。  ??  ??是的,我问这个问题,所期望于这些人的回答,就是“因为我在生活或工作中用得上”。什么兴趣之类的空谈,我是不相信的。语言的学习是十分艰苦的,如果你选择的是自学,那就更是苦上加苦。要克服这些困难,靠的其实不是什么聪明才智,而是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坚持,从而去突破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要遇到的一个接一个的瓶颈。而在你的生活或工作中用得上,不但是给你施加了坚持下去的压力,更是让你通过有机会使用而更容易、更好地真正掌握语言。  ??  ??不久前一位正在学韩语的网友跟我说,她是在语言班学的,那个班上本来有15个学生,但现在只剩下9个在坚持,这9个都是因为在韩资企业工作,或因为打算要到韩国去读书。  ??  ??在各大韩语学习论坛上,我冷眼旁观地看着绝大部分的“哈韩”一族小朋友为着纯粹的兴趣而去学韩语,却只不过是在《标准韩国语》第一册的前13课(即仅只是韩语的语音部分)就已经被韩语的语音之难撞得头破血流、难以为继。少数“幸存者”再贾余勇坚持下去,也是疲师不堪再战,学完第一册共30课就草草收兵,对韩语的认识顶多只能用“入门”这极低的水平来形容。  ??  ??而我,大约是在一年前开始学习韩语,一路从《标准韩国语》第一册学至现在第三册,差几课就要全部学完,其速度算不上摧枯拉朽,但胜在进度稳定,一直是保持着“匀速直线运动”的良好态势。不过,进度还是其次的,重要的是,我的基础打得扎扎实实,不像很多人看了我的学习笔记之后感叹说“我把教材都看了n遍了,还没有你学得仔细”。那是因为教材不是小说,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学”的。而要学的话,是要背书的。在学《标准韩国语》之前,我是用首尔大学的网上教程(共20课)来入门的,那里每一课书我都全部背下来了,还每课看需要增加了一些语法讲解部分中的例句来背。而《标准韩国语》的每一课的语法讲解,我全部都选择了典型例句来背。我可绝不是只是把它们“看”了一遍!  ??  ??这一年里,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朋友说要跟着我一起学韩语。但我没见到有谁能“陪”我走到这最后一步。为什么?不是因为我特别聪明,严格来说也不是因为我特别能坚持,而是因为在决定学习韩语之前,我就已经看清楚了我是可以用得上韩语的。事实上,我现在已经在用,学到的韩语已经在给我赚取着不折不扣的真金白银!  ??  ??所以 ,还是我在《我的英语学习经验之谈》的最后说的那句话:选择一门你用得上的语言来学吧!不要跟我空谈什么兴趣了。尤其是语言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机会使用的话,就算给你学下来了,很快也会忘掉。为了保持着它,就要不断地花费时间在它上面,不断地复习、背诵,迟早你会觉得太不划算,于是不愿意再坚持下去。所以,要用得上的时候再学吧。再说,这世上可以学习的东西多的是,不是非学语言不可的。  ??  ??当然,其实很可能一些人是为了“炫耀”而想多学几门小语种的吧。我曾经给一个培训班上日语课,见到班上有一名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问她为什么要学日语,她的回答竟是:“我的一个同学都已经考过日语三级了!”原来是为了攀比!这样的学习动机,怎么可能支撑得你去面对学习一门新语言所要克服的困难?果然,这名学生连五十音图都学不会!
  mark、。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二十二课)        http://user.//blog/
  你们都好牛啊
  学习最重要...  -------------------  本贴发自iPhone!!易读精灵 - 天涯阅读器  
  《标准韩国语》(第三册)学习笔记(第二十三课)        http://user.//blog/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班牙语培训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