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写论文要用到,请问哪里有长江各个水文测站的历长江年径流量量数据?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对长江宜昌站月平均径流量突变的分析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对长江宜昌站月平均径流量突变的分析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0:55: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对长江宜昌站月平均径流量突变的分析.DOC优秀水利工程论文范文—《关于冶木河流域主要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的分析》
依据冶木河冶力关水文站近30a的水文监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距平分析法和不均匀系数法对主要水文要素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径
&《关于冶木河流域主要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的分析》
  摘要:依据冶木河冶力关水文站近30a的水文监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距平分析法和不均匀系数法对主要水文要素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减小倾向率分别为226万m3,a、1.5mm/a和o.舵1万t/a;输沙量的年内集中程度强于降水量,而降水量强于径流量;榆沙量的年际变化明显强于径流量和降水量,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强于降水量,并呈逐渐增强的态势。
  关键词:水文要素;时空变化;分析;冶木河
  1流域概况
  冶木河是洮河中游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太子山南麓,源地海拔3920m,流经夏河、卓尼、临潭、康乐等四县,介于东经&一&,北纬35001&55&一35。10&2l&之间,河流全长77.3km,平均坡度为2.68%,流域总面积l328kmal]。流域呈椭圆形,地表起伏较大,山大沟深,气候高寒湿润,山地阴坡森林茂盛,植被良好,主要支流有利加沟、尕巴沟、池沟、八角河等,主要灾害类型为霜冻、冰雹及暴雨。冶力关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多年平均径流量1.863亿m3,年输沙量7.68万t,年降水量510.2mill,年蒸发量1077.2mm;多年平均气温5.5℃。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来源
  冶木河自1980年设立冶力关水文站,开展径流、泥沙、降水、蒸发等项目的监测,具有1981年至今的水文资料系列,该站控制面积1186hn2,占全流域总面积的89.3%。因而,采用年近30a的降水、径流、泥沙资料,分析主要水文要索的时空变化过程。各项资料摘自历年水文年鉴和甘肃省水文资料整编成果,均经严格审查。翔实可靠。
  2.2分析方法
  (1)趋势分析法:通过建立水文序列Xi与相应的时序i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而检验时间序列的趋势性,其斜率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时间序列的平均趋势变化率。用一次线性回归方程表示为田:
  z,涮wi+b(1)式中:聋广时间序列;g&.--.--相应时序;口-&■剡生榜匿斜率,用于定量描述序列的趋势变化特征;6&&截距。
  (2)距平分析法:运用距平分析法,将各数值与其平均值进行对比,可以直观的反映数值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程度。其公式为啊:f事(日广而『o),&(2)式中:卜距平百分数(f=1。2,3?n);日f呻i个观测值;协一时间序列平均值。
  3分析与结果
  3.1水文要素年际变化分析
  (1)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冶力关站主要水文要素近30a来的变化趋势,从各水文要素年际变化过程(图1)来看,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从拟合的线性方程斜率来看,减少倾向率分别为1.5咖以、226万m3/a和0.021万妇,年径流的趋势变化率最大,降水量次之,输沙量相对较小。说明径流量的长期衰减趋势大于降水量,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与暴雨特性、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帅,从其年际变化过程看出,除日因测验断面上游800m处发生泥石流,致使含沙量呈数百倍增加外,其他年份的变化与径流量基本保持一致,但减少变化率要比径流和降水小得多。
  (2)不同年代变化分析
  将冶木河冶力关站年降水、径流、输沙爨30B监测数据以10a为时间段,对其进行距平分析,结果列于表2。
  年系列平均年降水量510.2娜。从各时间段来看,20世纪80年代大于多年均值5.8%,90年代小于多年均值5.7%,21世纪以来有所回升,与多年均值持平。如果以降水距平百分率&20%作为判断降水资源丰、枯的标准阁,近30a来,降水资源基本保持平稳,处于正常水平。近30B中,最大年降水量699.0mill,出现在1985年,最小年降水量361.3lllnl,出现在1995年,最大是最小的1.93倍;从各时间段的极值比来看,略呈增大趋势,但总的来说变化幅度不大,说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相对平稳。
  198l~2010年系列平均年径流量I.863亿m,。按照SL250&2000f水文情报预报规范》丰秸水评定标准,20世纪80年代大于多年均值17.8%,属偏丰水时期;9D年代小于多年均值10.6%,属偏枯水时期;21世纪以来虽然小于多年均值一7.2%,但属于正常来水时期。近30a中.径流距平百分率最高的是1985年。达62.1%,其次是1984年、2003年、1999年和1981年.距平百分率分别为56.2%、41.7%、30.1%和27.8%;距平百分率最低的是2010年,为一39.2%,其次是1991年、1997年、1995年和1996年,距平百分率分别为一38.3%、一36.5%、一33,O%和一31.3%,可以看出,在偏小的5a中,除最小年份发生在2010年外,其余4次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可见20世纪90年代处于枯水时期。从各时阅段的极值比来看。星增大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径流的丰枯变化越来越显著。径流的变化比降水的变化幅度要大得多。这除与降水的影响外,也反映出人类活动对产流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
  年系列平均年输沙量7.68万t。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和降水、径流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但变化幅度远大于降水量和径流量,近30a中,最大是最小的23.64倍。从近10a的变化看,&30日因泥石流含沙量高达50kg/m3以上,致使年输沙量达39.0万t。除此之外的其它年份相对较小.说明就以10a计的短时间尺度而言,气候的变化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流域的水沙关系产生重大影响19l,这主要与特殊沙情有关;除2003年的特殊沙清外.近108的平均年输沙量仅为5.55万t,说明通过冶木河上游森林区的保护和治理。水土保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减小,这对冶木河含沙量的减小起到了积极作用。
  3.2水文要素年内变化分析
  从冶力关站水文要索多年平均年内变化情况(图2)看,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占到全年降水的78.O%,汛期各月所占比例在13.9%一17.2%之闻,分布比较均匀,其中7月所占比重相对较大;12月和1月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00%和o-6%。径流的年内变化与降水略有不同,主要集中在5一lO月。占全年径流的74.3%,各月所占比重在10.9%一13.5%之间,其巾9月所占比重相对最大,1月和2月份来水量最小,仅占全年的2.5%和2.O%;3月中旬至4月初由于气温坦I升。冰雪融水补给明显。常常出现春汛,3&4月的径流占全年的10.7%;而10。12月份,虽然气候逐渐变冷降水较少。但因流域内植被良好,前期涵蓄水量较为丰富,退水缓慢,10月径流占到全年的13,2%,仅次予最大的9月份。而11.12月的径流占到全年的10.5%,与3&4月份径流基本持平。而输沙量的年内变化与暴雨洪水分布有密切关系,且比降水、径流量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全年的舳.3%,其中7月份所占比重较大,达25.0%;4月和9&10月份泥沙含量较小,占全年的17.9%;其余5个月含沙量很小,输沙量仅占全年的1.8%。
  从主要水文要素年内不均匀系数的变化过程和多年平均情况(图3、表3)看,总体趋势为输沙量年内不均匀系数明显大于径流量和降水量,且变化非常剧烈,而降水量的年内不均匀系数大于径流量,降水量和径流量年内不均匀系数的变化相对比较平缓,表明输沙量的年内分配最不均匀,降水量次之。径流量较小。从不均匀系数均方差统计结果来看,不均匀系数的均方差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输沙量、径流量、降水量,反映出输沙量的年际变化明显强于径流量和降水量,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要大于降水量。
  从水文要素年内不均匀系数各时间段的变化来看,降水量在3个时间段中,20世纪80年代年内变化相对较弱,而90年代的年际变化相对较强;径流量80年代年内变化相对较强,而以10a为时间段的年际变化呈逐渐增强的态势;输沙量近10a年内变化相对较强,而年际变化同径流量的变化相一致,但近10a的变化更为剧烈。
  通过对冶木河流域冶力关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30a的水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
  (1)主要水文要索均呈现衰减的趋势。年径流、年降水量和年输沙量的减少倾向率分别为226万m3/a、1.5mm/a和0.021万妇,年径流的衰减趋势明显大于降水量,输沙量的变化相对较小。
  (2)以10a为时间段而言,降水量的变化较为平稳,处于正常水平;径流量20世纪80年代处于偏丰水时期,90年代处于偏枯水时期,进入20世纪以来的10a处于正常水平;输沙量的变化和降水、径流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但变化幅度远大于降水量和径流量。
  (3)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占到全年的78服;径流量主要集中在5一10月,占全年的74.3%;输沙量主要集中在5&8月份,占全年的80.3%。输沙量年内更为集中,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相对较小。
  (4)输沙量的年际变化明显强于径流量和降水量,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强于降水量。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呈逐渐增强的态势,而输沙量近10a中的变化更为剧烈,主要系特殊沙情的影响,其他年份随着流域治理程度的逐步加大,年输沙量在显著变小。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省四级河流划分及水文特征值标注[R].兰州: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9.
  [2]王国庆,张建云,贺瑞敏,等.黄河中游气温变化趋势及其对蒸发能力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32&36.
  [3]李洋,晓妹,艳伟.石羊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水文,):85&88.
  [4]冯国章,李瑛,李佩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量化研究[J].
  [5]黄锡茎,李惠明,金伯欣,等.水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李义天,孙昭华,邓金运,等.泥沙输移变化与长江中游水患[J].泥沙研究,):33&39.
  [7]凡炳文,陈文,李计生.洮河泥沙分布及变化分析【J].地下水,):118&120.
  [8]王群英,龚道溢.华北降水资源的变化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103&108.
  [9]张信宝。文安邦.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河流泥沙近期变化及其原因[J].水利学报,):56-59.
(责任编辑:工程师职称论文代写)
------分隔线----------------------------
工程论文网联系方式
水利抢险救灾应急指挥系统(以下简称应急系统)是对洪涝、干旱...
根据年赛剥水文资料舟析,流域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
依据冶木河冶力关水文站近30a的水文监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
通过对黑河干流沿程控制站泥沙的变化分析,表明河流泥沙主要...
文章主要对土石坝工程类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渗流进行分析以...
本设计主要针对工厂、都市乡村等恒压供水系统设计,实现供水...长江水文网
水资源评价(2004)(4)
径流量评价概述
稿件来源:水资源研究编辑部&&&发布时间:&&&作者:&金栋梁&&编辑:&刘予伟
QmaxQminQmax / QminCV
P~R P+Pa~R(2)
&&&&&&& H~Q(3)
W1=W2A1/A2(5)
W=W+W+WW+WWW+W(8)
R = EE =PRE13
E = [AA1E + A1 E] / A 14
506070506070
E=P+E/ 217
&&&&& = E / P
&&&&& = E / E
=0.50~1.60=0.46~1.40
W= P1+P2EF21
W=Pt-EtF23
PRE=PR=R/P
300~5000km25%~10%4%
PRPR=R / PR1=PER2 = P
= Y ’/ Y(25)
100m0.0175 / 100m0.0545 / 100m6
&&&&&&&&&&&&&&&&&&&&&&&&&&&&&&
84.3km2940m44127
1&&&&&&&&&&&&&&&&&&&&&&
表2&&&&&&&&&&&&&&& 江西营站以上流域点径流计算成果表
图7& 江西营站控制流域径流等值图
1 = [PRE] / E
2 = [R / P] /
[1] 121981
[2] 621987
[3] & 19814
[5] & 1989
责任编辑:
2005新版长江水文网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版权所有&
ICP 备案证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邮政编码:430010
技术支持电话:027- Email:您的位置: &
21世纪长江黄河源区径流量变化情势分析
摘 要:以长江、黄河源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尺度半分布式水文模型(VIC),结合江河源区气象站多年实测温度、降水数据,检验了VIC模型的适用性。模型能较好模拟江河源区地表径流,其Nash系数和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2(长江源区),0.8(黄河源区)。基于率定后的VIC模型,运用高分辨率的动力降尺度气象强迫资料,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江河源区径流量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未来30~50a,长江、黄河源区年均径流量将分别增加8.58%、9.19%;未来80~100a,长江、黄河源区年均径流量将分别增加17.16%、7.21%。相对于年而言,尽管年均降水增加0.06mm/d,但是黄河源区年径流量却将减少1.98%。运用植被情景假设及年动力降尺度气象资料,模拟分析了植被变化对江河源区地表径流的影响。从4种地表覆被情景假设可以看出,林地地表覆被产生径流量最小,裸地最大。
优质期刊推荐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近50年来长江-黄河源区气候及水文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近50年来长江-黄河源区气候及水文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0:01:2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近50年来长江-黄河源区气候及水文环境变化趋势分析.DO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江年径流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