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大学学和中山大学的企业管理谁性价比高 我知道招录比貌似是中山高一点 中山的排名也高一点

>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排名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排名
【同济大学考研网
企业管理】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排名
唯一权威的同济大学考研网站为大家提供:同济大学企业管理排名,本站由同济大学研究生创办,更多同济大学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排名方面的信息是考生在决定报考之前必须要好好关注的一个信息,往往能够帮助考生判断自己报考的专业院校与自己的情况是否相符。每一年,根据大学研究生专业的发展情况,部分研究机构会对研究生专业进行一个排名比较,此排名并不固定,会根据专业的发展情况、在国内取得的成就等不同因素综合而得,参照此排名能够对考研人在选择确定自身考研目标时取到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对照排名变动情况,可以对同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进行一定的估算,明白考研的难度等,此排名是考研人不可或缺的参考信息,下面我们会对同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近几年在国内的排名进行列举,为考研人提供考研选择考研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帮助。
企业管理研究生专业排名_评价网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开此专业学校数
中国人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企业管理
开此专业学校数
中国人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企业管理(124)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B+等(38个):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B等(37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三峡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侨大学、济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C等(25个):名单略
由此三年的排名变动情况,我们不难看出:该专业在全国的水平还是不错的,2011年排名第九位,非常靠前的排名,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准都是值得肯定的,考生在备考中应多多做好准备。 来源:
同济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的常见问题总结:
资料购买流程说明:
>>考研资料分类:今天晚上比较无聊,科普一下老中山大学52年院系调整_中山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今天晚上比较无聊,科普一下老中山大学52年院系调整收藏
在52年的院系调整中,存在一个“五大母校”之称,指的是当时的南京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这五所大学基本是民国时的名牌大学(带有国立,厦大除外),所以也不难想象为什么被动刀最惨啦    ------这是一条小尾巴,咿呀咿呀喂。~
中山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拥有八个学院(文、法、理、工、农、医、师、研)。中山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工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工学院。(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2、农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农学院。(现在的华南农业大学)3、医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医学院。(后来的中山医科大学)4、师范学院参与组建华南师范学院。(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调整后的中山大学保留文理法研学院,并入岭南大学文、理学院,并将广州以及中南地区部分高校的有关系科调入,校名不变,校址迁往原岭南大学校内(现在的南校区)。(著名教授陈寅恪、陈序经、姜立夫、容庚、梁方仲其实都是原来岭南大学的,原中山大学的教授据说只留下一个)    ------这是一条小尾巴,咿呀咿呀喂。~
插    ------我是来自天顶的崩坏之神,我是灾祸的旋律~
中山大学第一次院系调整具体情况如下:(1)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划出去,与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的有关系科合并在一起,分别成立了独立的高等专门学院,即在广州成立了 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华南医学院、华南师范学院。(2)原中山大学的部分系科还在全国范围内调离、配置。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系主任赵却民教授率领全系师生21人前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主任陈国达 教授率领全系师生49人调去湖南中南矿冶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由哲学系主任朱谦之 教授率领前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调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由人类学系主任杨 成志教授率领。他们分别于、17、20日前往南京、长沙、北京等地报到。(3)新中山大学的构成吸收了多方资源,具体有原中山大学文、法、理各学院, 岭南大学文理科各系,华南联合大学文法科各系,以及财经学院和广东法商学院。第一次院系调整后的新中山大学主要以原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的文理学院构成。根据广州区高等学校调整工作委员会的安排,新组建的中山大学校区由石牌迁至原 岭南大学校址。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址,迁入了新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等学校;中山大学原百子岗校址,兴办华南医学院。日,调整后的中山大学举行隆重开学典礼。华南地区第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也由是成立。首次调整后的新中山大学,设有中文、外文、历史、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生 物、地理、财政、金融、会计、贸易、企业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等18个系, 另有俄文、会计、金融、企业管理4个专修科,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植物等3个研究 所。全校共有5263人,其中教授300人,副教授114人,讲师111人,助教242人, 职员414人,工人639人,学生3443人。
第二次院系调整但是院系调整的工作并未由此结束,在中南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山大学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这次院系调整从1953年7月下旬开始准备, 9月底正式进行。为了搞好这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做了一些准备,如成立财经、政法各系调整工作组,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并在调整过程中组织好迎送工作,切实解决教师子女入学等问题。此次中山大学院系调整的具体情况是:(1)把原设在中山大学内的财经、政法各系分别调至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等院校。(2)将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中高等师范等院校部分有关科系师生调至中山大学。(3)1954年,将全国惟一的语言系由中山大学调整到北京大学。语言系主任王力教授带领全系师生48人整体迁出。1953年第二次院系调整(未计1954年语言学系调出) ,中山大学总共调出教师131 人,其中教授75人,副教授18人,讲师15人,助教23人;学生666人,其中财经各 系618人,政治系48人。调入中山大学教师总人数3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6 人,讲师2人,助教1人,学生总人数419人。此外,在调整中还对图书、仪器、设备 等进行了调配。中山大学图书馆原藏有前华南联合大学及广东法商学院所藏财经政法图书资料,全部调配给中南财经、政法学院,如有复本,则将复本调配给上述二校。根据上述原则,书籍在日前分三批装箱调出,共计67676册。
这样,在两次院系调整完成后,新的中山大学师生就来自于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 学、广东法商学院、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中高师和原中山大学等9所不同的院校。中山大学两次院系调整一方面一些有悠久历史或有成就的科系,如天文、地质、语言、人类等系被调出。一些卓有影响的教授、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如陈国达、朱谦之、杨成志等被调离。另一方面,中山大学的文理各系科以及图书仪器设备等都得到了充实,还从各院校调来文理各系教授、副教授27人。
学者沈登苗曾以90年代中科院编纂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收录的中国科学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52年院系调整前后这些著名科学家的分布和去向,结果如下表:
  解放前,中大作为中国高校   第一个设立天文系,   第一个建设天文台,   第一个创办地理系,   第一个设立民俗学系的高校,   凭借文、理、法、工、农、师范、医齐全的七大学院和 名师汇集、成果卓著, 在1935年与清华、北大一起作为三所最早设立研究院的超级名校存在……
一、传统的国立大学(31所)校名 所在地 中央大学 南京 重庆大学 重庆政治大学 南京 四川大学 成都北京大学 北平 南开大学 天津清华大学 北平 北洋大学 天津中山大学 广州 山东大学 青岛西北大学 西安 河南大学 开封交通大学 上海 山西大学 太原同济大学 上海 兰州大学 兰州暨南大学 上海 厦门大学 厦门复旦大学 上海 广西大学 桂林浙江大学 杭州 贵州大学 贵阳英士大学 金华 云南大学 昆明安徽大学 安庆 东北大学 沈阳中正大学 南昌 长春大学 长春湖南大学 长沙 台湾大学 台北武汉大学 武昌
失去了石牌校园,甚为可惜,那里才是中大的魂
失去了石牌校园,甚为可惜,那里是中大的魂。现在华工华农的民国时期的建筑的瓦当上,都写着“中大”或“中山大学”字样
挽~历史~——看帖是一种责任,回帖是一种义务。
好高超的样子。。。看不下去o(╯□╰)o
以前了解过,每回都会觉得可惜。但是总是回头的人是走不了远路的,中大的未来还是得看我们
去了南校区,那里的建筑,人文深深吸引我,愿在那里有个美好的学年。
我不想四年呆在中珠啊——我喂自己袋盐&&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1 (KHTML, like Gecko) Chrome/21.0.1180.92 Safari/537.1 LBBROWSER
前辈你在说什么啊。我知道我只是来水经验的啊。十五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中山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样?
能不能详细描述您在中大读的专业状况以及其前景。能否具体描述一下中大具体的学术氛围和办学理念?
按时间排序
是个性价比很高的学校!不要太多的分,就可以有一种在C9读书的感觉!如果你底气够足,看不上清北也可以! 个人认为中大作为学校来说,很好!我有后辈 分还可以的话,我会推荐他去!。。。。。。。。。。。。。。。。。。不过最近看到好多 中山的说自己学校排名前十,还是有点浮躁啊!
除了珠海校区,其他都好
(中大本科生)是个怎样的学校,大概是个自由的学校。一切自己来,没有任何限制。估摸每一个才进中大的学子,都会在学院主持的开学第一课上了解到这一句话,而这一句话的印迹深度也远远超过校训印在脑海的痕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本身的含义比较开阔,可是说得多了也就变得很怪诞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最后汇成了一股风气徜徉在校园的每一处。并且,有种矫枉过正的倾向。某个知乎的问题貌似是:在中大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有个高票答案说的不错,有些中大的学子有种自负的气息,大概是在珠三角这里一家独大所造成的,又或许就是上面的那句话的理解错误。但总的来说, 这里很好。
“吾校矗立,蔚为国光。”
中大各个校区尤其是珠海校区的环境都属于国际一流水平。 我是学软件的, 当时学校给的能够自由使用电脑的机房至少有5个, 自从从中大毕业以来, 我这辈子就再也没用过配置如此之高(内存、CPU)的电脑。在中大上学久了, 觉得自己身在日本、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 千真万确的感受。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文不对题啊…是不是只有抖机灵的才有赞?————————————————背景:中大校友,物理系,逸仙班(逸仙学院前身)专业状况:大一修理工院化院生科院和岭院大部分的专业课,大二选物理方向后跟理工院基地班一起上物理方面的专业课。大三大四就没什么课了,主要跟导师做点研究。大一入学的时候就有导学,我当时的导学是某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大三还可以再选一次导师。然后有专项经费(985经费)可以做科研。院里面的教授很多都挺牛逼的(也有水的),基本上都很容易接触,讲座也不少。另外还有巴黎高师班,是巴黎高师的教授过来授课,不用额外缴学费,每次考试都是回宿舍开卷考一天,非常屌。就业前景:进逸仙班的大部分还是准备做学术的,当时我们物理方向的30多个人里面成功毕业的绝大部分(20多个人)都在本校直博了,方向主要还是物理方面的,有几个去管院读工商管理博士去了,剩下的有去北美欧洲香港还有国内某高校继续做物理的几个人,还有几个转行读金工还有会计什么的。直接就业的大约有三四个,去了四大还有游戏公司啥的。总的说来就业不差(如果博士算就业的话)。学风:很大!珠海校区的话确实风很大,海边嘛,没事还会刮刮台风。如果把学风用重视考试来衡量的话,个人感觉中大学风不行,尤其是珠海校区。不过我觉得搞学术跟搞gpa两码事了,除非要出国或者保研,GPA搞那么高也没啥意思。如果说搞学术本身的话,没跟其他学校比较过,但是我当时的经验是中大本身软硬件资源还是不少的(国内而言),剩下的就看自己了。办学理念:难道全国有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是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吗?
很好,但是不够自由
快来黑一下中大,不然怎么对得起中大的威名,一片祥和赞颂的答案,怎么和国内其他高校区分呢!
虽然来中大以前,都没想过自己要来中大,一直都想去北方的大学,到了中大后,尽管是珠海校区四年建制,因着自己的兴趣和社团,往南校跑了好几趟,真心喜欢南校。待了一年,很喜欢中大的感觉,很自由,很喜欢中大人文院系,虽然我不是啦,庆幸自己能到中大,虽然大一过得很苦逼,没调整心态,马上大二了,要好好把握在珠海的剩下三年,珍惜这段难得的清闲时光…
每个学校都有杰出的校友,这个问题很以偏概全。
路过答一个,中大物理本科,针对我们专业学习气氛不浓,想混日子不是很难(不过物理嘛。。。不管怎么混都是有长跪不起的感觉的),但如果你牛的话机会有很多:除了普通班之外,还有物理学基地班,逸仙学院(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理论物理强化班(外教)CERN实习,大亚湾值班,国内高校交流营,国外交换什么的更多隐藏选项可以自己发掘本科就业率堪忧(但同院的其他专业会好很多),因为毕业大多数人继续深造,而且保研名额很多学院对物理学专业比较重视,授课教师中牛人不少,比如我们那年《力学》直接是院长教的
中大培养出来的学生,敢想敢做,勇于创新。。与北方学校完全不同。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会伴随人的一生。。一个北方的人,可能很难意识到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来日光复,俺们就是嫡系
最强的是医学院和后来居上的岭南学院,老中山医对中大的感情非常复杂,因为中大前十地位有很大程度上跟中山医被其合并有关,毕竟按医学实力中山医可以排在全国前五的。Anyway,其实211重点大学在哪读都一样,关键看你是什么样的人,是放纵自己还是保持住努力,两种人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会以及眼中的学校自然而然的很不一样。
我没有那么骄傲,我只觉得我们学校还好。
中大,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应届毕业生。
四年来的感觉:
开放包容,自由,无歧视。
虽然每年拿很多省级项目,但综合能力全国高校中真不怎么样。
没有如雷贯耳的知名教授和学者。(我指陈寅恪前辈那样的人物)
校园很漂亮,外来人员很多,多失窃案件发生。
多帅哥美女和各种牛人。
现在说不出对她有什么感情,我更喜欢北方的一些高校。中大像一个公寓,没有归属感。
当年中山大学校学生会主席选举搞了一个学生直选,结果校团委的领导直接被团中央警告了,就这一点我也挺佩服中山大学的了。
在这里度过了非常美好的四年 在广州的车水马龙里 中大南校依然保持着都市里罕见的静谧和安宁 毕业了这么多年
仍然对她怀有很深的感情
学校对学生是很不错的 老校区的住宿硬件一直在改善
如果你是学生 欢迎你报考
岭南第一高校
中大是一个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在南方影响力很大,在北方则差一点,这有很多原因,例如中大的学子大多数在珠三角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广东工作机会很多。总的来说,在综合性大学里,中大比不上北大复旦南大,但综合水平在南开,武大和厦大差不多,各有千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关于广东高校经济管理考研的择校分析及建议
(0) (0) 本站小编
21:01:49 阅读(0)
下面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广东经济学择校分析的,当然我相信对考广东学的同学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关于经济类择校的文章,论坛上可以说不少了。但是我看了那么多,基本没有一篇靠谱的,起码分析广东的学校经济类就业情况的,几乎都是胡扯的。那些人有些说不定根本没在广东混过,也没有做过任何市场调研,就出来指点江山,误导一届又一届的人。而下一届的人,由于自身的认识局限,辨析能力的不足,很多时候根据这些错误的信息做出非理性决策。当你认真看完我写的文章、贡献出来的就业数据以及我对每个学校的考取难度的分析后,我相信你会不得不感叹,为什么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会偏离现实如此之远以及什么是信息不充分的狗血。
  我来给广东学校经济类专业排个名。
  至于排什么名,不是学科排名也不是学校牌子排名,而是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的排名。而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是由学校牌子、学科实力和行业的校友底蕴等主要因素决定。学校的牌子可以参考211和985以及知名企业宣讲等指标,而学科实力可以参考师资力量、重点学科等指标。例如中国人大的金融是国家重点学科,排名也比清华大学前,但是清华大学牌子硬,就业好,那么虽然清华学科底蕴不如人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清华金融比人大金融好,起码从就业机会和平台上可以这样说。而同济大学是985,而上财只是个211,但是上财的金融学科实力确实比同济好,而且金融界的校友底蕴也很深厚,不是同济能比的,上财金融就业机会和平台确实优于同济,于是即使同济是985,上财只是个211,我们仍然可以说上财的金融比同济金融好。
  本人通过自己手头掌握到的招#聘#信息、宣讲会和笔试名单,为了保证就业数据来源的可靠,我都会给出就业数据来源网站(主要是应届生求职网和一些公司的官方网站),而网站论坛会审核的,很难发上来,所以我已经整合到一个文档里面了,大家可以下载来看,我还在文档里面对这些就业数据做了全面的分析的。根据我掌握的就业信息,我得出的就业机会和平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由于深圳大学在深圳,考虑到这个特殊性,你要我说华师广外和深大经济类哪个好,我真的不好说。但是个人认为,只要中大华工暨大三个学校的金融你能考上其中一个,就没必要考虑深大了,至于为什么我会这样说,下面在分析深大的时候,我会给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当然我觉得还有必要说明下的什么是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例如这里我把华工排在暨大前面,那是因为我看到一些券商给机会华工,但是没有给机会暨大,但是我没有发现有给机会暨大但不给机会华工经济类的企业,于是我就基本判断出华工经济类平台优于暨大。而有些证券公司确实同时给机会华工和暨大,但是华工拿到的机会比较多,于是我就说华工经济类的就业机会多于暨大,当然这里的机会主要是指相对机会,例如A学校金融学毕业生100人,B学校金融学毕业生25人,而某公司同时给了A和B公司10个笔试名额,那么我们不能说A和B拿到的机会一样多,而应该说B金融学毕业生拿到的机会是A学校金融学毕业生的机会的4倍。
  下面我按排名对每个学校进行分析:
  中山大学(985&211,下面简称中大):中大既有学校的牌子,也有岭南学院的牌子,经济类就业机会和平台省内第一可以说毫无悬念的。中大对比同档次的厦大武大南开之类学校,在广州的知名外企,例如宝洁和四大所、汇丰恒生等外资银行确实有优势,但是说中大金融在珠三角的就业堪比清北复交,那绝对是扯蛋的,而且扯得很离谱。因为宝洁四大等知名外企,基本不在清华北大金融研究生就业考虑的范围,清北复交基本都是银行总行、券商和基金核心部门,再说中大金融毕业能去银行总行和券商基金核心部门的,真的不多。当然如果想进宝洁、四大会计所、外资银行和珠三角的国企的,中大相对同一个档次和考起来难度相当的厦大武大南开,确实有优势。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想在深圳混迹金融高端的,中大也可以,中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券商和基金的宣讲会了,但是我认为选厦大比较好点,毕竟厦大在深圳金融界的校友势力很大的,或者求稳选中南财、西南财大这些综合实力不强,但是在深圳金融界校友势力庞大的老牌财经类。
  中大的难度:中大岭南学院和港澳所,11年学术收分最低375,而且都是冷门的经济类专业(政经、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之类的),金融学复试400分,不少经济学复试都将近400了,被刷的最高分414,其中400分被刷下来的不少(补充说明:中大的专业课压分很严重,而且专业课又不简单,中大的380分可以约等于华工暨大的400分),对于中大这个难度,我想说,考中大有实力冲400的,而且有志于金融高端的,可以考虑下复旦金融专硕了,起码复旦的金融专硕难度估计跟中大经济学差别不大,但是就业肯定好很多。而那些考中大只能考330-370的,我希望你们需要慎重选择,中大固然是好,但不要做无辜的炮灰。可以退其次考虑华工或者暨大都可以,起码考中大能考330-370的,考华工暨大希望还是很大的。
  中大的奖学金和学费设置:中大学硕奖学金覆盖率约60%以上,每个月400块钱的补贴,学硕学费1W年(数据如有误欢迎指正)。金融专硕没有奖学金,学费2年7万。中大是广东省学校中,政府拨款(其实就是纳税人的钱)最多的,但是奖学金覆盖率最小,学费贵,从中大奖学金和学费的设置,我没有看到中大宽厚的一面,倒是看到葛朗台的品质&&财多但吝啬。
中大专业课:中大虽然没有给出参考教材,但是一般都是参考以前的教材,范里安的微观和多恩布什的宏观还有中大自己出的那两本图解。中大的专业课难且压分,考中大的同学专业课就要下足功夫了。中大的性价比:中大11年的难度和它的就业来看,中大的性价比无疑是低的。当然这个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包括一些中大本校比较客观公正的人。
  华南理工大学(985&211,下面简称华工):作为广东省每年企业宣讲会最多,500强企业宣讲会,能排在全国所有高校第十位左右的学校(这个数据我后面会奉上),感觉华工在民间的地位远远跟不上它在业界的地位。因为如果列举在全国学生和百姓中认知度最高的15所学校,肯定没有华工的份,但是从&名企配名校&,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历举全国15所最好的学校,肯定有华工的份,当然这里的就业说的是整体就业。华工经济类横向比较肯定不如中大经济类那么强势,纵向比较肯定也不如华工的工学那么强势。但是有人说华工的牌子是理工科打回来的,经济类就业恐怕会受歧视,华工的牌子是理工科打回来的不假,但是如果华工的经济类就业受歧视,那么广东的学校,除了中大的经济类就业还可能不被鄙视外,其他学校早就被鄙视了。我为什么敢这样说,还是那句,这是我从一些招经管为主的招#聘#信息(例如很多证券直接写明广东目标院校中大华工),宣讲会和笔试名单(华工经管类笔试名单广东第二多)得出的结论,这些就业数据我前面说了,我已经整理成一个文档,供大家参考的。但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华工经济类就业的地位,甚至根本不知道华工有经济学,所以很多想考广东学校的,不敢考中大,就退而求其次考暨大,暨大不敢考的,考华师广外都不考华工。其实华工只看学科实力也不至于那么弱的,起码金融学专业,只看学科实力在广东只次暨大中大的,有几个博导的。而且华工招人少,找工作内部竞争很小,相对机会更多了。
  关于华工的难度:11年国家线A区国家线350分,华工经济学330分(华工是34所,自主划线),所有经济学330分复试,金融学350分复试,复试被刷还可以调剂金融专硕,居然低国家线20分还可以上华工经济类,意味着华工比广外华师广商还要好考20分,但是广外华师广商这几个学校就业机会和平台跟华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而10年华工经济类划线320,国家线330,就连金融学都要接受校外调剂,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华工贵为一线城市的985,经济类就业在广东仅次中大,居然在10年被国家线羞辱10分还得接受校外调剂。10年之前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华工的学费和奖学金设置:学硕每年学费7K(全国找不到比这个便宜的了吧),学术一等奖奖学金覆盖率50%,免学费加每个月400块生活补贴;二等奖奖学金覆盖率30%,免学费;剩下百分20%是三等奖奖学金,奖励5K,自己交2K的学费。这个是学硕第一年的情况,第一年覆盖率100%,进来后第二年华工根据第一年在学校的表现重新评奖学金,奖学金覆盖率80%。金融专硕学费8K(全国估计找不出比这个便宜了吧),一等奖奖学金免学费,二等奖奖学金奖励4K,自己交4K学费,总共覆盖率40%。11年华工金融专硕只有1个人上线,剩余全部调剂。
  华工的专业课:华工的专业课参考教材,微观是平狄克而宏观是多恩布什。华工虽然是中级教材,但是考试的难度就是初级,而且专业课估计还会放点水,毕竟华工的生源那么差,不放水分数就更难看了。华工的性价比:华工学费最便宜,学术奖学金覆盖率100%,金融专硕学费8K还有奖学金,广东省一流的大学,一线城市的985,经济学比国家线还要低分,关键就业机会和平台在广东仅此于中大经济学,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想华工经济学应该是全国性价比最高的了。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狗血!
  如果你是女生,想来广东发展,没有男朋友,而且觉得考中大经济学有风险的话,可以优先考虑华工经济学了。为什么,华工是女生择偶的天堂,华工能赚钱的,品性纯良不花心,优秀的男生太多了。我觉得女生读得好不如嫁得好,我认识几个华工师姐,毕业的时候参加华工的校友会,解决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了,华工校友会事业有成单身的师兄应该不少。我有一个观点,不必苟同。就是:一个女人这辈子如果有个幸福的婚姻,那么她这辈子至少不能说是失败的;而一个女人如果这辈子没嫁个好老公,没个幸福的婚姻,那么她其他方面再成功,那她这辈子至少不能说是成功的。当然我不是说你考来华工就有个好婚姻,但最起码能增加你嫁个能赚钱的,品性纯良的,优秀的老公的概率。
  为什么华工在广东学校中企业宣讲会最多,为什么华工500强企业宣讲会能排在全国第十左右的位置,那是因为华工的男生毕业后在社会确实能做出点事情出来,有些还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在业界赢得很高的声誉。
  暨南大学(211,下面简称暨大):坦白说,把暨大放在第三的位置,我压力还是挺大的,毕竟暨大经济类比华工好这个几乎可以说是主流和权威的说法。但是如果这里的&好&不包含就业因素,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暨大经济类学科水平是跟中大一个档次的,我也很认可暨大的学科水平,中大岭南学院不少导师还是暨大经济学硕士,岭南学院副院长陈平暨大国际金融本科。但是我前面说了,就业机会和平台跟学科水平有关系,但跟学校牌子也有关系。我发现很多证券的招#聘#信息,都指明在广东要中大华工,没有写明要暨大。也确实看到有证券公司在广东只给了机会中大和华工金融的。而且有些银行也只是来中大华工各开一场宣讲会。
  我把暨大放在第三,是综合了很多就业数据的(数据已经整合到一个文档)。当然暨大可以对我的排序进行反驳甚至批判也可以,但是我希望拿数据出来说话,只要是有理有据,我都很乐意接受。而且暨大有一点不是很好的,就是招的人太多了,找工作内部竞争很大的。因为企业招人,例如某个企业在广东招经济类专业,只要中大华工暨大,每个学校招多少人,企业心目中都有个大致的比例的,暨大招人多,内部竞争就大了。
暨大的难度:根据过去暨大历年的难度,加之11年高分满天飞,暨大11年经济类复试的分数可以说偏低,也就是11年可以说暨大的小年。经济学有些350就可以复试了,最高的是数量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370+,金融学复试370,复试比例1.5:1,复试被刷的可以调剂金融专硕。而且暨大11年经济类专硕都有接受校外调剂。当然我说了11年是暨大的小年。
  暨大的学费和奖学金设置:学费1.5万,听说经管学术第一年是全公费,每个月400或者500补贴,具体不是很清楚,对暨大有兴趣可以打听下。至于第二年的情况,这个我倒不是很清楚,对暨
  大有兴趣的可以多方面打听。至于暨大的专硕,感觉暨大明显歧视专硕的。暨大专硕11年学费2万一年,12年不清楚,听说还要调高。而且第一志愿考暨大金融专硕的没奖学金,学硕调剂过来的才有,至于专硕奖学金情况怎么样,我倒不是很清楚。我知道就这么多,对暨大有兴趣的可以多方面打听。
  暨大专业课:参考教材高鸿业的两本宏微观,暨大的参考教材对很多跨专业的人估计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根据考暨大的朋友反馈,暨大专业课也没怎么压分。暨大的性价比:11年是暨大的小年,如果只看11年,暨大的分数偏低了一点点,所以11年来看暨大性价比略微偏高。综合历年来看,暨大性价比正常。所以考上暨大的同学,是没有亏的。
  华南师范大学(211,下面简称华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211的重本,下面简称广外):华师广外我真的不好排,而且我把它们谁排在前面,估计另一方都不开心,所以我就把它们放一起吧。至于广外华师哪个好,那就看你的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偏好了。好的,想到外企就业,例如四大会计所和外资银行之类的,可以考虑广外。想进国企、教师的可以考虑华师。单看学科水平,华师好点。华师广外几乎都可以说,上了国家线就可以读的。至于学费,学术应该都是全免学费的。专业课的,具体我不是很清楚,可以多方面打听。
  广东商学院(二本,下面简称广商):我为什么要把广商也拿出来说呢。那是因为我在广东商学院身上又看到了&信息不对称的狗血&。大家想下,广外和华师口碑、就业机会和平台都优于广商,而且广外华师跟广商一样是上了国家线就可以读的学校,也就是这3个学校难度差不多是一样的。那么那些人为什么还考广商呢,你们不知道华工有经济学,但是总知道华师广外有经济学吧。所以对第一志愿考广商的,我真的没办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考广商。当然如果冲着某个大牌的,有人脉的导师去的就另当别论。
  深圳大学(二本,下面简称深大):前面说了,深大不参与排名,但是鄙人也认为能上中大华工暨大,可以不需要考虑深大了。我说深大是二本,是因为广东人心目中它是二本,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外省人把深大看得那么高。深大经济学的热度跟暨大差不多,但是学科实力和学校水平都跟暨大不在一个档次。而管理学跟华工热度差不多,同理学校水平和学科实力跟华工也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深大那么热,这里也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不充分的狗血。可能有些人认为深大地理位置好,在深圳机会多就业好,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扯蛋。深大在深圳机会多和就业好是有前提的,是相对跟它水平差不多的学校的,例如深大相对广西大学、湘潭大学在深圳就业当然好。
  但是外省的随便一所名校去到深圳都可以秒杀深大了。例如西财金融在深圳就业秒杀深大,电子科大通信类专业去到深圳就业可以秒杀深大了。深圳为什么会成为众多名校蚕食的地方,跟深大的学校实力有一定的关系的,深大在自家门口抵挡不住外省名校的冲击啊。所以我想说,深大之于深圳,不是华工中大之于广州,广州的可以说任何一个企业,都会给机会华工中大的学生,而外省的名校(例如华科武大之类的),确实很难在广州的客场干掉校友势力庞大的华工中大。但是深圳估计很多知名企业都不怎么欢迎深大的。例如深圳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万科华为中集康佳在广东都只来华工中大开宣讲会招人,根本就没去深大(这个数据应届生求职网可以看到的)。就连深圳校友马化腾一手创办的腾讯QQ在广东也只来了华工中大宣讲招人而已。所以那些,以为深大在深圳很牛的,再理性地想想我说的话吧。深大的学校实力和在深圳的就业地位,值不值得你们这么高分考进去。
发表评论 已经有0条评论
考研教育网 阅读(18) 评论(0)
20:51:34 新浪教育 阅读(8) 评论(0)
11:26:12 新浪教育 阅读(3) 评论(0)
19:13:36 新浪教育 阅读(3) 评论(0)
19:13:08 新浪教育 阅读(44) 评论(0)
15:18:04 新浪教育 阅读(13) 评论(0)
15:16:49 新浪教育 阅读(3) 评论(0)
15:15:40 新浪教育 阅读(26) 评论(0)
15:11:19 新浪教育 阅读(9) 评论(0)
11:42:56 新浪教育 阅读(2) 评论(0)
免费考研网 阅读(20) 评论(0)
11:17:43 新浪教育 阅读(8) 评论(0)
22:33:23 新浪教育 阅读(9) 评论(0)
21:05:14 新浪教育 阅读(45) 评论(0)
16:11:05 新浪教育 阅读(13) 评论(0)
15:16:49 新浪教育 阅读(18) 评论(0)
10:15:18 免费考研网 阅读(59) 评论(0)
阅读(42) 评论(0)
阅读(36) 评论(0)
11:10:54 免费考研网 阅读(77) 评论(0)
海文教育 阅读(44) 评论(0)
07:32:46 海文教育 阅读(35) 评论(0)
20:31:39 新浪教育 阅读(1) 评论(0)
20:23:46 新浪教育 阅读(7) 评论(0)
14:24:54 新浪教育 阅读(2) 评论(0)
14:24:32 L 阅读(30) 评论(0)
10:18:33 网络资源 阅读(16) 评论(0)
21:29:25 新浪教育 阅读(59) 评论(0)
20:28:59 新浪教育 阅读(19) 评论(0)
20:25:27 免费考研网 阅读(49) 评论(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济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