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cpu哪个好cpu好?

查看: 1405|回复: 0
[智能电视]
4K电视怎么选?电视CPU哪个好?认识智能电视芯片
下载分2643 分
原创币5 点
下载次数144 次
上传次数1329 次
主题帖子积分
笔记本维修
<img src="source/plugin/newLevelGroup/xt2.gif" / title="二星学徒" alt="二星学徒" onmouseover="MyshowTip(this)" tip="等级 二星学徒下一级 还需要5威望" data-bd-imgshare-binded="1" id="tip_71364" initialized="true">
 如今的智能电视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的定义为电视,随着时代的进步,智能电视除了满足基本的电视直播需要外,游戏、音乐等各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
  随着智能电视系统功能越来越复杂,应用越来越丰富,对芯片运算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芯片性能取决于CPU核心数量和运行主频,这会影响UI系统和各种应用、游戏的运行流畅度,如今智能手机都普遍四核、八核了,电视当然也不能落后。
 电视CPU选购考虑因素之一:品牌
  1、MSTAR
  关注智能手机的朋友对MStar(晨星半导体)都不会陌生,作为当下很多热门互联网电视的标配,MStar在电视芯片领域的声势无人可比。MStar(晨星半导体)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台湾新竹科技园。MStar曾经挑战显示器芯片市占率超过六成的市场龙头捷尼(Genesis Microchip),也曾在技术上杠上当时资本额大它近20倍的瑞昱半导体;接着,它夺下联发科电视芯片的宝座;如今,这些领域它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
  2、MTK
  2012年,在MStar逐渐威胁到联发科手机芯片时,MTK联发科终于出手将其收购。MStar旗下的智能手机芯片和其他与无线通信有关的业务并入到联发科,由联发科主攻手机晶片。MStar的重心回到电视晶片,经营LCD电视芯片业务的晨星半导体的子公司保持独立实体身份,继续在智能电视市场攻城略地。
  3、其他(电视芯片产业基本被垄断)
  除了这两个厂商,电视芯片还有高通,nivida,台湾的扬智,国内的瑞芯微,海思等。这些厂商的集成度没有mstar和mtk的高,不过有的性价比更高,有的开放性更好。
电视CPU选购因素之二:芯片版本很重要
5-U.png (39.82 KB, 下载次数: 0)
17:43 上传
  除了芯片品牌的对比外,芯片本身的内核版本也是尤为关键,现在市面上大部分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芯片都是采用ARM 架构,intel的x86还只是小众,Cortex-A 系列处理器是智能电视的主流芯片。
  Cortex-A 系列处理器排名如下:
  Cortex-A 系列后面的数字越大版本越新,也就越好
  Cortex-A5 处理器
  ARM Cortex&#8482;-A5 处理器是能效最高、成本最低的处理器,能够向最广泛的设备提供 Internet 访问:从入门级智能手机、低成本手机和智能移动终端到普遍采用的嵌入式、消费类和工业设备。
  Cortex-A7 处理器:
  ARM Cortex&#8482;-A7 MPCore&#8482; 处理器是 ARM 迄今为止开发的最有效的应用处理器,它显著扩展了 ARM 在未来入门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高级移动设备方面的低功耗领先地位。
& &  Cortex-A8 处理器
  ARMCortex-A8处理器是一款适用于复杂操作系统及用户应用的应用处理器,其结构如图所示。支持智能能源管理(IEM,IntelligentEnergyManger)技术的ARMArtisan库以及先进的泄漏控制技术,使得Cortex-A8处理器实现了非凡的速度和功耗效率在65nm上艺下,ARMcortex-A8处理器的功耗不到300mW,能够提供高性能和低功耗它第一次为低费用、高容量的产品带来了台式机级别的性能
  Cortex-A9处理器
  ARM Cortex&#8482;-A9 处理器提供了史无前例的高性能和高能效,从而使其成为需要在低功耗或散热受限的成本敏感型设备中提供高性能的设计的理想解决方案。 它既可用作单核处理器,也可用作可配置的多核处理器,同时可提供可合成或硬宏实现。该处理器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从而能够对多个市场进行稳定的软件投资。
  Cortex-A15 处理器
  ARM Cortex&#8482;-A15 MPCore&#8482; 处理器是业界迄今为止性能最高且可授予许可的处理器。它提供前所未有的处理功能,与低功耗特性相结合,在各种市场上成就了卓越的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计算、高端数字家电、服务器和无线基础结构。Cortex-A15 MPCore 处理器提供了性能、功能和能效的独特组合,进一步加强了 ARM 在这些高价值和高容量应用细分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Cortex-A57
  cortex-a57是ARM针对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设计起点的CPU产品系列的旗舰级CPU,它采用armv8-a架构,提供64位功能,而且通过Aarch32执行状态,保持与ARMv7架构的完全后向兼容性。在高于4GB的内存广泛使用之前,64位并不是移动系统真正必需的,即便到那时也可以使用扩展物理寻址技术来解决,但尽早推出64位,可以实现更长、更顺畅的软件迁移,让高性能应用程序能够充分利用更大虚拟地址范围来运行内容创建应用程序,例如视频编辑、照片编辑和增强现实。新架构可以运行64位操作系统,并在操作系统上无缝混合运行32位和64位应用程序。ARMv8架构可以实现状态之间的轻松转换。
  Cortex-A72处理器
  Cortex-A72是ARM性能最出色、最先进的处理器。于2015年年初正式发布的Cortex-A72是基于ARMv8-A架构、并构建于Cortex-A57处理器在移动和企业设备领域成功的基础之上。在相同的移动设备电池寿命限制下,Cortex-A72能相较基于Cortex-A15的设备提供3.5倍的性能表现,展现优异的整体功耗效率。
  推荐:
  2015年在智能电视中最强的芯片当属MStar晨星旗下的MSD6A928,它采用四核ARM Cortex-A17设计,足以流畅运行已有的所有应用。具备超强的4K解码能力。
  考虑到Cortex-A17、Cortex-A53已经成为主流,采用Cortex-A7、Cortex-A9的电视实在有些令人担心了,虽然可以通过简化系统功能的方式保证UI流畅度,但未来的智能应用可能就无法流畅运行了。而且由于4K电视屏幕分辨率是1080p的4倍,对运算性能要求也更高,A17、A53芯片应该是购买时的首选。
  总结:未来的智能电视,或许看直播已经成为它功能的很少一部分,它更多的可能是个大屏的游戏机、音乐播放器,甚至要胜任大部分PC的工作,因此CPU的要求会
(98.8 KB, 下载次数: 0)
17:43 上传
(27.13 KB, 下载次数: 0)
17:43 上传
承接:青岛地区笔记本维修业务,有意者站内信或留言。
Powered by Discuz! X3.2 -wLicensed
& 2016 Comsenz Inc.玩游戏的电脑用什么CPU好?
玩游戏的电脑用什么CPU好?
09-03-05 &
一般Internet和AMD 随便一款都可以 主要还是要看你电脑的配置如何 如果要想在玩游戏的时候很通常 建议一下基本配置 显卡:七彩虹独立显卡 两G内存 其他的一般就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千万不要用酷睿6300 我06年12月就买了,哭死我了。强烈建议用AMD速龙4200+以上 AM2接口 双核 好用还便宜,加2G内存 用虚拟机都不卡,酷睿6300稍微差一点。但是价格高 回答者: nvidialsy - 试用期 一级 &#160; 4-14 13:11我来评论&&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提醒评价已经被关闭 &#160; &#160;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60; &#160; &#160; 好0% (0) 不好100% (1) 相关内容o &#160;这配制玩游戏怎么样? o &#160;请大家帮我看看这个电脑配制玩游戏可以的么。 o &#160;请电脑高手指导一下配制,主要用来玩游戏 o &#160;关于电脑升级配制.升级一台玩游戏的电脑.主要是玩CS... o &#160;帮忙推荐个适合玩游戏的配制,我打算升级电脑
&#160;更多关于玩游戏的电脑用什么CPU好?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玩游戏 电脑 电脑 cpu &#160;其他回答 &#160; &#160;共 3 条酷睿好。配965的主板。 回答者: hl_0107 - 经理 四级 &#160; 4-14 12:47Athlon 3600+就可以了 回答者: jhzxz1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60; 4-14 12:486300的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游戏对CPU一般有要求,可先看游戏对电脑配置的要求!本本大型3D游戏玩不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再好的CPU也要加个好显卡玩游戏才行的。CPU也没有特定好不好的。不过一般玩游戏用AMD的可能会好一点点。 但是如果要做平面设计,大家可千万不要使用AMD,否则…… 600元以下购买AMD Athlon64 3000+和Sempron系列,600元以上,AMD的CPU完全没有性价比,不建议选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玩游戏推荐AMD的,比如7750办公推荐INTEL的,比如E8200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AMD的比较好再佩上A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建议用AMD速龙4200+以上 AM2接口 双核 好用还便宜,加2G内存 用虚拟机都不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CPU的主要生产厂家无外乎就Intel公司和AMD公司,其中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最新的酷睿2成为CPU的首选。当然还有其他的CPU,像我国的龙芯,台湾的VIA威盛。也可以去十大品牌网MAIGOO那里看看其他的品牌。我的是AMD7750盒装CPU,三级缓存。整个机子就CPU好点,主板什么的都不行。我也准备把其他的都换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超刺激的xxx片地址&&啪啪啪&&高清哦&=====》&&&&&&&&&&&&&&&&&&&&<&&&&&&各种类型都有&你懂的!&手机也可以看滴!&&&&不要太上瘾!&&f尀sw刘46闊f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AMD 和 Intel 的 CPU 各有什么优势和特点?
Intel 的有 Turbo Boost 和超线程技术,看上去很强大的样子,但是同样四核的情况下 AMD 的要比 i5 便宜好多,两个有很大差别么?
AMD 价格便宜的原因是它在高端领域(简单的说,就是2000RMB以上的CPU领域)完全没有能够跟 intel 可竞争的产品。而这会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认为 AMD 的 CPU 就是不如 intel,从而使得群众更加认可 intel。群众认可度低的产品,必须要通过价格打开销量,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群众对 intel 的盲从又导致了 intel 有足够的价码跟PC产商谈判。例如 intel 可以威胁PC产商说只要你敢用 AMD 的CPU,我就把提供给你的 intel CPU 全线撤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样会造成很多 PC 产商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中小产商全线 intel ,不敢引入 AMD。因而在品牌预装领域,AMD 也就只能占 20% 左右的市场而已(现在是超过了20%)。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所谓“AMD的CPU比intel输一点点”只是一个指标上的象征意义,它并不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用户的实际普通使用中,intel cpu 除了跑分以外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你的计算机不是专门用来跑分的,而且跑分程序通常专门为 intel cpu 特定优化)。在同频的 K10 跟酷睿中,应用程序并不会明显的更快与更慢。我在日常使用i5跟AMD四核中,也没有明显的肉眼可见的快慢感觉。
我使用过数十款 CPU,其中 intel 的数量两倍于 AMD 数量,现在正在用的电脑中也有三台 intel 一台 AMD,这主要因为 intel 的 CPU 更高产,AMD 生产一代 CPU 的时间,intel 已经生产了两代。自然升级 intel 会偏多些。——但是论性价比来说,intel 在低端基本没有性价比,因此更适合公款购买。如果你可以花最多的钱买最高档的电脑,毫无疑问 intel CPU 可以具有更强的性能,你应当把有限的公款买电脑的指标尽量投放到无限的 intel CPU 身上。但如果你并不追求一切顶级,预算又非常有限,那么在同样的价格下你大抵可以用 AMD 配置出性能强得多的电脑。
技术方面,在目前的阶段,对于x86架构,无论AMD还是intel大致都优化到了接近极限,两者基本上都在每一代产品中不断的互相学习或说偷学对方的技术,楼主提到的 turbo-boost ,在AMD下一代CPU里面一样有,而超线程技术,在AMD的下一代CPU里面一样也会内置,只是因为商标原因AMD不能把自己的技术叫做超线程而已,另外L3缓存与CPU内置内存控制器这样的技术是先出现在AMD中然后被intel 酷睿i系学习走了,APU这种东西intel跟amd其实也是同步研发出来的,虽然看起来是amd先广告,实际上intel很快就会有类似的产品。将来这个趋势会继续保留,也就是说两者的技术差异除了广告商的噱头以外,并不会有太本质区别,每一代都在互相学习,不会有任何技术导致用户肉眼可以看到的运行速度差别。
如果对比同主频下的单线程应用程序性能,在当今年代谁都很难做到大幅度提高,谁都不可能大幅度甩开差距。因此,性能其实已经并不是选择CPU最主要考量的因素,现在的选择变得更加明朗:
1。看制程,更精细的制程(例如22nm小于35nm)能够支撑更高的主频,更少的发热量,更低的功耗。因而,更先进的制程一般来说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制造出更好的CPU,intel大兴土木在各地建设晶圆厂就是如此,因为只要 intel 不断提升制程,即便 CPU 在架构上不变化,也可以持续的领先与甩开对手。
——看制程,选 intel 几乎永远是对的,intel 的 CPU 更贵,正因为 amd 的同一代制程总是会比 intel 晚一年半载才能上市。但是,市场规律发现,一旦 amd 同一代制程的产品上市,DIY市场的关注热点就会扭转过去,因为在同样的制程下,amd 无疑具有更好的性价比。比较悲催的是,往往这个时候不久,intel 下一代制程的 CPU 已经出来。。。如果你总是有钱买最新一代制程的 CPU,那么你肯定需要买 intel。这并不意味着 intel 的旧制程 CPU 也是香饽饽。
2。看功耗与核心数量的比率,并行处理年代,大家发现只要堆砌足够多的CPU与核心就能达到你想要的计算能力,因此,计算能力的瓶颈被功耗瓶颈所代替,更多的核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意味着你必须提供更多的电力。AMD在制程方面已经无法同 intel 抗争,剩下的办法只能是优化功耗,APU的出现,承诺的是每单位功耗的运算能力更强。换句话说就是运算能力除以功耗,商数更大。这算是一种很可行的继续维持竞争能力的方式,因为在总运算能力方面很难超过 intel 的前提下走功耗路线是正确路线。——很难说AMD的翻身路线一定能奏效,但在研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个积极的好的发展方向。
K8时代的AMD可是让Intel的P4颜面尽失。AMD曾一度以相对性能而非真实主频来命名自己的CPU型号,即相对较低的主频就能达到跟更高频Intel处理器同样的性能。那个时代的P4也是很多人眼里高频低能的代名词。但是虽然技术上一度领先,但AMD无论在市场营销还是产业链控制上都要比Intel逊色很多,因此即使在那个黄金时期,AMD也没能凭借明显的技术优势而大幅抢占市场份额。而Intel的酷睿系列处理器的很多概念其实也是从AMD那里抄来的,个人猜想可能AMD当时遇到了一些严重的技术瓶颈,导致提出了概念,却被对手抢占了先机。
现在对于AMD来说无疑是一个低潮期,只能在中低端产品上跟Intel拼性价比。但是高科技行业总是风水轮流转,说不定很快AMD又会有独占鳌头的技术优势而令Intel再度愁云笼罩。
??说了这么多似乎没有回到楼主的问题。就现在而言,Intel,特别是用Sandybridge开始,已经在高端处理器上占据了全面的优势,基本上可以说,对于顶级PC来说,Intel是唯一的选择。而AMD则凭借性价比,在中低端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中低端市占率依然不尽如人意正是其糟糕市场营销水平的写照。
另外,英特尔这两年对于构架的更迭,在部分消费者眼里看来有些过于频繁,直接导致一两年前的主板想升级CPU,却发现已经无法兼容。而AMD则相对支援性更持久一些。其实这也是AMD在中低端市场的一个优势,但AMD同样没有好好宣传利用。
这个问题我在一本杂志(《微型计算机》)上看过不错的论证的。大意是说英特尔“Core”处理器的微架构胜于对手,而AMD K8处理器家族则拥有更胜一筹的连接架构。
下面是文章最后的总结文字:
如果说微架构决定了计算机大脑的智商,那么连接架构所决定的就是神经系统的敏锐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性能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微架构的战争中,英特尔获得了绝对的胜利,Core以卓越的指令并行性和每瓦性能确立了x86处理器的巅峰,x86芯片首度在技术上达到RISC芯片的水准。
但在连接架构的竞争中,局面却决然相反:AMD系统集成内存控制器HyperTransport直连总线让CPU获得卓越的内存使用效率;Fusion架构让GPU又获得同样出色的内存效率,Torrenza协处理器平台让超级计算机的构建变得更简单易行。而英特尔一直拘泥于传统的连接架构,开发人员没有从全局的高度来对整套平台的连接架构作任何优化设计,虽然它最终也将进行变革,但明显是追随AMD的后尘。倘若英特尔能够在连接架构方面前卫一些,配合一流的微架构和领先的半导体技术和产能,AMD将完全没有机会。
我们只是从技术角度探讨微架构与连接架构的问题,对PC来说,连接架构之于性能的影响还不是那么巨大,微架构的差异为显性因素,所以如你在诸多评测中所见,Core 2 Duo平台在性能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四路乃至八路服务器系统中,AMD Opteron则获得更多技术层面上的认可。
其实排名第一的答案说的很好了,不过我补充一点,AMD的APU其实非常有优势。APU的CPU部分确实是性能比较弱,只相当于英特尔的i3,不过老实说其实也不算太差,平常办公什么的也够用,但是优势就在于强大的显示芯片,几乎是白送的一块显卡,真的完全不用再去弄块显卡,这样一来预算就缩减不少,再加上整机功耗的降低,电源也可以用稍微功率低点的。有人说那点电省下来有什么用,其实省电是其次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把省下来的预算扔到散热方面。APU平台玩游戏的话其实也很强的,如果达到同等效果用英特尔的处理器加上英伟达的低端显卡,可能要贵上好几百,唯一的缺点就是很依赖内存,上双通道的话会好很多。玩游戏特别是玩腾讯代理的那些游戏的同学我建议还是上APU平台,总比用蛋疼的GT610狂牛版好得多吧...最后补充一句,APU平台就不要交火了,不太划算,说白了APU就是为了消灭低端显卡的存在。
俺是AMD的老粉丝了,第一次用还是20年前的486晚期时代,用的AMD 5X86-133,当时号称是速度最快的486,相当于奔腾75。这20年用过K6-2、巴顿2500+、 Athlon64 3200+、PhenomII 955、A8-3870K,当然在期间也用过i家的P2、P4、 DualCore E5200等等。用加下划线那三个,不图别的,就是价格便宜,那会儿俺还是穷学生和打工仔时代,买不起高档货。再后来选择PhenomII 955就不是考虑价格因素,是追求性能。当时I家刚出CORE2,PhenomII基本还能与之平起平坐。对AMD的失望,是从A8-3870K开始的,我是12年的夏天左右购入,当时宣传都是融合技术,APU什么的,但是使用中发现,这块U对温度、发热控制特别不理想,写稿子编文档等等最简单工作时,该U温度极低,不到30度;但是稍微遇到多媒体处理(比如用魔影工厂转视频,或浏览有FLASH动画、流媒体视频的网页),温度就迅速提升,超过80度后就自动关机。换降温能力再强的散热风扇也没用,顶多是把升温到关机时间延长了2分钟这一代APU号称“融聚”,不过里面那个6550D的GPU核心实在是鸡肋,关键是和系统内存共享,受到DDR3内存带宽瓶颈限制,发挥不出全部能力。A8-3870K是我使用的最后一块AMD产品,之后的推土机系列和使用推土机核心的下两代APU,因为已经有小白鼠尝试过其坑爹的性能,所以我干脆就没入手。看到AMD这两年混到这地步,多少感到遗憾。不过,作为农企的老用户,多少还保有一些单纯的好感,也一直关注着今年这个传说中要农企要打翻身仗的ZEN了。
自从 Intel 有了 Core 2,AMD 就开始一路滚粗到现在。
K7 K8时代的AMD把intel P4 PD 打的找不到妈,后来intel core一出,领先AMD太多了,一下子找不到方向,若不是后面收购了ATI,这日子就真不好过了,显卡部门的利润全拿来砸CPU部门上了。现在的AMD普遍价格比较低,性能比较低,同价位的AMD和intel,单核性能intel强太多,多和核性能,4只手打2只手,总能强一点吧,在功耗上,AMD同样是硬伤,但是现在软件都往多核心去优化了,最后怎么选择还是看消费者。高端市场,bulldozer输的一塌糊涂,别说跟ivybridge
haswell sandybridge比,就跟最老的一代bloomfield比,也讨不到任何好处,单核心同频下依然输,就跟自己上一代45NM 羿龙II比还落后了一点。intel其实让AMD死也很简单,现在AMD还活着也是因为《反垄断法》的保护而已,其实AMD现在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不去和intel争什么老大,现在老老实实推出APU就很好,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只要质量过关,APU在以后还是能被市场所接受的。
请用“AMD 开核”google下,有很多的故事。我就遇到过一个,三年前,某些用户运行我们的软件总是莫名其妙崩溃,崩溃点就是一条很普通的浮点指令,从代码上看就是在绘制一个圆角矩形,这种代码绝对不可能崩溃的。通过分析崩溃报告,发现他们都是AMD的CPU,后来我了解到原来还有开核这种事。某些攒机的小厂商,把AMD的三核CPU开核后当四核卖,导致某些贪便宜的用户上当。AMD的工艺还是不如Intel,良品率略低。
做为多年DIYer,这个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个人看法,欢迎来喷。
赞同一楼的说法,AMD就是一跟班的,一直没有特别大的技术优势。从DIY角度来看,AMD的U就是性价比高,一般用用的话,还是不错的。AMD一直是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的。无论双核,三核,四核,AMD的性能都是一般,中低端的U都是各有千秋,高端平台绝对是Intel更厉害。哪怕是前两天刚刚发布的推土机U,也是性能一般,真的一般。只能靠性价比来吸引人。
再来说Intel的U,Intel这么多年,在个人PC市场上,一直是领军人物,这个有目共睹。无论是U的制造工艺,还是指令的优化,都是绝对NB,尤其是Intel的Tick-Tock战略,更是强烈的影响着全球的PC市场。中低端平台,Intel和AMD的U各有千秋,但是,在高端平台,基本都是Intel的天下,尤其是到了Core时代,也就是酷睿时代。
在笔记本领域,AMD的U的本子,基本都是中低端的配置,性能一般,价格占优。而且,各大PC厂商推出的很少。Intel的U就是绝对的主流了,从上网本的Atom到低端的Pentium/Celeron,再到中高端的Core/Core 2/Core i3/i5/i7等等。全面覆盖高中低平台。
在X86服务器领域,AMD的U就是小众平台了。无论是成套的Server,还是推出的板子,都是小众。Intel Xeon,绝对的领军平台。中小企业的Server基本都是Xeon平台,用AMD的太稀罕了。IBM也感到了Xeon的压力,小机也表示,鸭梨很大。
Apple自从结束了Power PC之后,就全面转向了Intel平台,无论是本子,一体机还是工作站。和Apple的合作,除了Intel的U之外,也就是NV的板子,独显/集显。AMD唯一能参与的也就是集显/独显了。U,根本别想。
回到重中之重的地方,台式机领域,品牌机和DIY。在中低端平台,基本AMD还是灰常NB的。Lenovo,Acer,DELL,HP等等,都推出了各个价位,各个定位不同的PC,办公/家用,都有。没什么,就是价格优势。很便宜的价格可以买到三核/四核,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Intel来说,相比起AMD,还是贵一点。但是Intel有更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这个也是Intel比AMD占优的地方,除了性能。DIY领域,AMD和Intel定位分明。AMD主战中低端平台,U+板子,集成声卡显卡网卡,加上内存,硬盘,其他附件,19的显示器,入门平台,绝对的NB,价格便宜,性能能满足大众需要。Intel就是绝对的中高端平台的霸主,只要玩DIY,玩游戏,那么,Intel的U绝对没错,性能在那摆着。SNB平台的推出,中高端DIY游戏机,还有AMD什么事么?2600K,风冷,长期@4.5G,妥妥的。当然,A饭那种是例外,追求扯淡的3A平台,除了A饭,没人会买账。
(突然发现歪楼了,这个风气不好。打住,回到楼主的问题)
在CPU综合应用技术上,Intel的东西比AMD多的多。从CPU内部的指令集,指令优化,还是配合Chipset,内存,硬盘的综合技术,Intel都是N0.1,AMD只有干看的份,没那技术和实力。但是,Turbo Boost技术,这个只有高端的i5/i7上才有,低端的i3是木有的。简单说,这东西就是个自动加速的技术,自动提高主频,主频高了,速度就更快,尤其是转码片子的时候。(这个地方肯定有人说为什么不用GPU,GPU如何强大如何如何。这个,转码的时候,纯CPU虽然速度没有GPU快,但是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出现乱码和颜色失真的情况。转变3的时候,G,还是慢,慢,慢。)超线程,Hyper Threading,HT技术,这玩意当年在P4时代很火,单核+HT,那就是双核心了,像双核U。包括现在的i3/i5/i7都支持HT技术,双核U,HT,就是四个线程。四核U,HT,就是8线程。八核U,HT,就是16线程。如果是Xeon U,双路,那么任务管理器里可以看到24线程的壮观场面.......
同样都是四核的U,AMD的一般来说,综合实力比Intel同级别的U要差一点点。哪怕AMD刚推出的推土机U,利用四核打双核,六核打四核,八核打六核的战术,还是不占优,充其量是半斤对八两。在需要绝对CPU计算的地方,CPU指令集和优化程度决定其性能强弱。但是,CPU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其他的应用场合,CPU就要协同其他单位作战了。CPU工作单位是主板,主板的核心是Chipset。U再好,没有好的Chipset配合,还是白搭。从当年的Intel自己的i Series芯片组,VIA,SIS,ALI等等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Intel自家的U和芯片组配合,性能没得说,但是价格贵。所以才有了第三方的芯片组。AMD当年也是一样,自家的芯片组甚至没有NV给做的好,干脆直接都让NV做了。所以,简单综合,绝对CPU计算的地方,Intel和AMD各有千秋,Intel的U的性能,越是高端平台越是厉害。但是,在综合应用上来看,Intel的U+芯片组,那更是比AMD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大多数测试软件的跑分来看,Intel在大多数项目上占优。
AMD,做CPU里面,做显卡做的最好的;做显卡里面,做CPU做的最好的。
所以说,中低端,AMD占优,中高端,Intel占优,高端平台更是没AMD什么事了。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AMD,要是不他的存在,Intel这个坑爹货,价格更是贵,而且更是频繁的换接口。AMD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大宝,价格便宜量又足,好用。AMD,加油,AMD,刚刚的!!!
amd没有说的那么不看说什么amd用两年就卡了什么的我也是笑了amd的cpu跟Intel差距不大。也就百分之5到百分之10左右吧。apu直接把Intel打的连妈都不认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cpu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