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放弃就业参加高考就业率高专业

压力大就业难 家长盘算弃考比高考更合算
滴答网讯 记者从济南市招办获悉,山东2011年高考报名现场确认阶段已经结束,35000余名济南考生报名,比2010年又减少了2000余人,已是近5年来第4次下降。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济南放弃参加2011年高考的学生人数与以往相比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
弃考族有所增加
记者从济南市招办了解到,2009年济南市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为37200人,比2008年减少2000余人。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37043人,比2009年略降百余人。2011年,济南高考报名人数再次大幅下降,比2010年又减少2000余人。“高考弃考族日益增多,是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一位中学校长表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省实验中学今年有近50人放弃了高考,山师附中也有部分高中生放弃了高考,济南高中生出国的数字正在逐年上升,一些高中还开辟了班。
学生想摆脱“一考定终身”
到国外读大学可以避开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而且在目前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通过留学来开阔视野、提升英语能力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放弃高考准备出国的高三学生小旭对记者说,“我曾在国外读了两个月小学,让我对国内外教育的差别有了切身感受。国内中小学教育注重知识灌输,而国外则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国内外的高考制度也有很大差异,国内高考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而国外高考则一年举行多次。另外,国内参加高考的人多,优质大学数量却很少,一般都是优质大学选学生,而学生选择的机会较少。
一名将儿子送到加拿大读大学的家长说:“在国内,孩子们陷入了为升学而学习的怪圈,每天都在无休止地机械做题,而加拿大很注重对孩子创造力和自立能力的培养,从这方面来看,孩子越早出国越好。”
应试与就业压力是主因
济南七中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杨老师分析认为,学习、考试、就业压力大,以及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是中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高中教育的一切都指向了高考,学生学习是为了应试,这脱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幸福。国内高等教育的部分内容过于陈旧,全新的知识体系没能及时建立起来,而国外的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和创新能力。在教育体制方面,国内是严进宽出,国外则是宽进严出。诸多原因让一些优秀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
【早前新闻】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论坛强推帖全国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
[]&[字号: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提示】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表示,2009年我国有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在万高考报名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这就意味着尚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2009年的高考。&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 2009年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达629万。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说,报名人数较去年减少3.8%,而招生计划增长4%,“这样考生的入学机会就会比去年增加”。姜钢提供的数据说,2009年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去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吴晶 蔡玉高)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2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就业难并非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适龄人口总量的减少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直接原因。
  根据教育部2日公布的统计,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1020万,比上年减少3.8%。这一数据与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的状态形成了对比。2002年到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由527万人增长到了1050万人。
  84万考生放弃高考的五个理由
&  6月2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2009年高考报 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30万,将有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考。他非常明确地“不同意”将高考“遇冷”归咎于“就业难”的结论。
  高考报名人数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而相对减少30万,这十分正常;但84万之众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却并不正常。事实上,每年都会有数以十万计的应届毕业生弃考,这就成为不能忽视的教育问题。
且来分析一下这些学生到底为何弃考―――
  一是为出国弃考。来自一些中学的统计显示,一些高考生正在放弃国内高考,而转投国外高考。这成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比如,北京市西城区统计的实际参加高考人数,比此前报名人数减少100多人。重庆2009年约有300学生放弃高考,选择留学。
  二是为提高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2009年早些时候,重庆即传出万名学生放弃报考的消息。据调查,部分学生弃考,是由于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事实上,学校出于升学率考虑,动员部分“高考无望”的学生放弃高考,在一些地方已是公开的秘密。
  三是因为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在学费方面,仅以我国高校当前的最低学费标准5000元/年计算,这一标准是农村居民纯收入(2008年为4761元)的105%。这还不计算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以及参加各种培训、考证的费用。而在发达国家,大学学费标准,通常不超过国民可支配收入的20%。
  四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弃考。据报道,湖北一名高三女生因惧怕高考,在2009年高考前夕选择了离家出走。这种情况的弃考并非个例,由于老师、家长给学生过大压力,一些孩子不堪重负,在高考之前精神接近崩溃。
  五是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部分考生根据自己的实力,认为参加高考也无法考上,于是放弃高考外出打工。
  以上原因,只有第五个属于“正常”,其余都属于“不正常”。对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弃考来说,这反映出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下降;对“被自动”放弃高考来说,反映出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对因学费高而放弃高考,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反映出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过于沉重,而高校的教育回报降低;对因考试压力过大而放弃高考,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是,考生的选择十分狭窄,弃考只是无奈之举。
  姑且不将高考“遇冷”归咎于就业难,但从对学生及其家庭负责的态度出发,也很有必要具体分析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学生在辛苦数载之后,过高考之门而不入;还有必要分析究意是哪些学生放弃了高考,为此,就需要首先掌握最精准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分析历年的弃考原因,找出应对的办法。
  当前,我国正在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主导思想就是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在这个背景下,84万应届毕业生弃考,正提供了如何扩大公平、提高质量的分析案件。而弃考数据库的建立,就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所以,是轻描淡写,对此问题一笔代过,还是认真调查,积极反思,检验着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心。(新京报社论)
就业难不是高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据此前部分省份公布的考生报名人数,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在减少,其中山东减员最多,达7万人。四直辖市同时减少,北京减少1.6万,上海减少1.63万,天津减少1.2万余人,重庆减少0.7万。
当然,也有省份有所增加,比如安徽增加4万,江苏增加3.2万,广东报考人数增加3万,等等。
姜钢非常明确地“不同意”将高考“遇冷”归咎于就业难的结论。姜钢承认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就业造成了影响,“但要说给高考造成影响,我不这么认为,起码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姜钢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现阶段参加高考的适龄人口在减少,“但区域性也有所变化”。他提供的数据佐证自己的解释,去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为849万,2009年则减少到834万,而到明年则要锐减到803万。(中国教育新闻网)
就业难与高考人数减少是两码事,高考与就业同样也是两码事。大学教育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就业,因为除了技术性知识以外,大学教育的很多方面是培养文明的人格素养,它包括社会责任感、道德法律意识、世界观以及文明社会的种种行为意识。如果仅仅要找好职业,多赚钱,那只要学赚钱的学问就可以了,没必要去拿一纸大学文凭。既然高考与就业无关,又谈何因为就业难而不参加高考呢?
  实际上,就业难反映的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即当前劳动市场是供大于求了。就业难绝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事,研究生、博士生、大专生、职业技校生、农民工,等等,都存在着就业难的情况,如果说因为就业难,就不上学,难道文盲还反而好找工作吗?
  有数据表明,未来大学适龄人口逐渐减少,2013年的时候将要比2008年下降50%左右。一方是庞大的校舍、师资力量,一方是不断减少的生源,可以预见,2013年后部分高校将被淘汰。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实际上,一些农村现在根本就没有小学甚至初中了,因为小孩都随父母进城打工了。2009年广东、江苏、重庆高考报名在增加,而别的省在减少,也正好反映了这样一个人口流动的问题。
  中国的很多问题都与人口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结构的不合理是问题的根本。庞大的高校如何在高考适龄人口结构的变化中,进行产业转型,人员分流等工作,是必须应该面对的问题了。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高考人数减少实际是个好事。正如专家所说,社会的成才观将逐渐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人们可以更多地从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而不必“唯高考、大学是从”。& (千龙网 孟嗣贵)
【评论】放弃高考,还是被高考放弃?
近日有不少媒体关注重庆市万人放弃高考这一“罕见”现象。3月3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徐光木文章,作者反驳了针对此新闻的“读书无用论”,认为放弃高考是权利体现、理性选择,“我们从走进高中校园的那天起,就有权选择参加高考还是直接就业。”。
  作者反驳“读书无用论”的理据,有一点我深表赞同,即升学的回报、教育的回报,两者是不同的。但将两者区分开来,对放弃高考就能合理“辩解”吗?区分教育与升学,看上去,放弃高考倒似乎成了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果真如此吗?如作者所言,放弃高考是权利的体现,那选择参加高考当然也是权利的体现吧。权利不单体现为选择有无自主权,更应该体现为选择自主权是不是站在“免于匮乏的自由”上。
  因此,我得出两个结论:其一,针对万人放弃高考的新闻,读书有用与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问题;其二,放弃高考无关理性选择,它根本就不是学生、家长身上哪种价值观念的投射,而是涉及到教育权利是否平等的问题。
  教育的回报不等于升学的回报,知识的价值毕竟无法衡量嘛。可是,升学的意义就能轻易忽略吗?你回家自学,去读社会这本所谓的“大书”,都是教育的实现。然而,你能否享受到公共教育,能否获得国家信用垫底的学历,这就要靠升学来实现。
  升学不是必须的,而且要靠实力,但它首先应该能给人以平等的机会。而从社会学眼光看,升学是一种社会流动的方式,它对社会阶层的构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正是公共教育为让人们在社会晋升中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起点,抹平了“出身”的差别,让社会变得更加开放。
  然而,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别,尤其是城乡对比起来,差别更加明显。那么,城乡学生入学条件的差别,可想而知。除了资源投入,还有招生体制,造成不平等升学机会的因素当然还有很多。如果教育平权都无法做到,又怎能提供社会晋升中的起点公平?
  因此,从教育平权的眼光看,万人放弃高考的新闻,其实也可以说,是高考放弃了很多人。(长江日报 肖畅)
(责任编辑:李爱华)[]
09-05-08 11:08?
09-03-30 09:16?
08-11-08 09:56?
08-09-25 10:40?
08-06-30 08:39?
08-06-21 09:20?
08-06-19 15:48?
08-05-28 14:23?
08-03-18 14:21?
09-05-26 01:10?
热点标签:
|&&&&</span都市时报记者 张小燕  据统计,今年全国高考生达912万人,比去年减少3万人。全国高考人数连续5年下降,而近年弃考人数以每年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据教育专家测算,今年大约有100万高三应届生放弃参加高考。他们中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有的选择上技校,有的则选择提前就业。  大批学生为何放弃高考?相关专家认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上大学的“里程碑”意义减弱,高考对改变命运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使许多学生放弃走高考这座“独木桥”,而选择了其他出路。  现象:  云南多个考点出现考生缺考  云南省今年有23.6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考,具体的弃考人数目前还没有统计数据,但不少考点都出现考生缺考现象,有的一个考场有10多张考桌是空着的。  据云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的远程视频监控显示,今年高考,陆良八中文史类076考场内,至少有10张以上的考桌是空的,双柏一中、下关一中、通海一中、嵩明一中等多个考点也都存在缺考现象。  而在以“三校生”为主的昆明西山区实验中学考点,高考首日每个考场基本有3—7人缺考。据了解,缺考学生大多已通过了4月份举行的全国自主招生考试, 大部分已被职业技术学校录取,所以他们放弃了高考。  出路一:  花百万元出国留学 不想在国内高校混日子  高考期间,千万学子在考场奋笔疾书时,今年18岁的周周却在家平静地等待着托福考试的成绩。她放弃了高考,准备出国留学。周周说,为了准备出国留学,她从上高三以来,就一直在准备托福考试。今年5月底,她参加了托福考试,现在就等着成绩出来了。而她的高中毕业证,在高二会考完之后就拿到了。  “我留学的地方定在美国加州,具体要申请哪所学校,现在还没定下来。”周周表示,她所在的高三班总共有60多名学生,准备出国留学的就有七八个。“现在国内的大学良莠不齐,很多资源国内都没有,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也不好找。我不想虚度这四年时间,想趁年轻出去多长点见识。”  “虽然不参加高考了,但是也轻松不起来。”周周坦言,出国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面对国外大学里激烈的竞争,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现在估算下来,出国留学四年,差不多要花上百万元的费用。”  在云南,像周周一样打算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的学生还有很多。今年高考期间,被网友称为“学霸姐”的云师大附中高三学生罗舒元,就因已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录取,而放弃高考。  昆明外国语学校GAC—ACT留美预科中心的李老师表示,近年来,云南放弃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自2008年起,该中心已有200多名学生顺利出国。而今年报名参加该中心预科班的高中毕业生已经有七八十人了。“因为去国外留学不需要高考成绩,只需要通过雅思、托福、SAT、AP等形式的语言考试,所以,前来咨询出国留学的70%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中有不少是直接放弃高考的。”李老师说。  出路二:  上技校学一技之长 也可找到好工作  “我成绩不太好,考不上什么好大学,与其在三流的大学里混日子,还不如学得一技之长,将来也好找工作。”已经打算在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市场营销的小赵如是说。在身边其他同学为准备高考忙得焦头烂额之时,放弃高考的小赵却已经找好一份临时工,准备为自己的旅游计划攒钱。  “现在,高考也不是唯一的出路,我相信只要自己够努力,学得一门技术,将来也能找到好工作。”小赵自信满满地说, “对于我放弃高考的选择,父母也很支持,希望自己能学好技术,将来找份好工作,报答他们。”  昆明某技术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设置的专业主要有计算机、汽修、电焊、会计等专业,这些专业都倾向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都可以从零开始学习,最终掌握一门技术,学生毕业之后,都可以拿到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报名来这里学习的既有大专或大专以上的学员,也有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士,还有高中毕业的学生。”  而据央视最近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仅有6%的用人单位看重学历,有33%的用人单位在意有没有工作经验,有58%的用人单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最重要。这也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在许多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发愁或者嫌工资太低的时候,一些有技术专长的蓝领却吃香起来,蓝领工薪超过白领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专家:  大学生就业难是高中生弃考主因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所长高军表示:“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对技术工的需求与日俱增,加上前几年农村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以及人们对国内高等教育弊端产生的抵触情绪等,都是导致现在学生放弃高考,或出国留学或去上技校的因素。”  高军认为,随着近年来大学扩招,大学教学资源出现匮乏,加上课程、专业设置不合理,致使大学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国内很多二流、三流高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只是拿到了一纸文凭,而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高中生放弃高考而寻求别的出路,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有很大的关联。  “目前,很多人对国内的教育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出国留学的学生也越来越低龄化,不少学生初中没毕业,就出国留学了。”高军表示,国外可供选择的名校资源较多,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如果考不上国内一流大学,就会考虑出国留学。  除了出国留学,很大一部分弃考学生选择上技校。高军认为,这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农村学生,与其让家长花一大笔钱供自己上大学,毕业后又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好好学一门技术。国内很多企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是很大的。”  高军表示,现在已不再是一个高考决定命运的时代,如果学生有自己的规划和追求,放弃高考或许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社会、学校、家长们应该尝试鼓励这些学生去探索未来的路。”  ·观察来源都市时报)
13-06-09·
13-06-09·
13-06-09·
13-06-09·
13-06-09·
13-06-08·压力大就业难 家长盘算弃考比高考更合算
日 09:10:56
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济南放弃参加2011年高考的学生人数与以往相比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
  滴答网讯 记者从济南市招办获悉,山东2011年报名现场确认阶段已经结束,35000余名济南考生报名,比2010年又减少了2000余人,已是近5年来第4次下降。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济南放弃参加2011年高考的学生人数与以往相比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
  弃考族有所增加
  记者从济南市招办了解到,2009年济南市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为37200人,比2008年减少2000余人。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37043人,比2009年略降百余人。2011年,济南高考报名人数再次大幅下降,比2010年又减少2000余人。“高考弃考族日益增多,是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一位中学校长表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省实验中学今年有近50人放弃了高考,山师附中也有部分高中生放弃了高考,济南高中生出国的数字正在逐年上升,一些高中还开辟了留学班。
  学生想摆脱“一考定终身”
  到国外读大学可以避开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而且在目前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大的背景下,通过留学来开阔视野、提升英语能力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放弃高考准备出国的高三学生小旭对记者说,“我曾在国外读了两个月小学,让我对国内外教育的差别有了切身感受。国内中小学教育注重知识灌输,而国外则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国内外的高考制度也有很大差异,国内高考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而国外高考则一年举行多次。另外,国内参加高考的人多,优质大学数量却很少,一般都是优质大学选学生,而学生选择的机会较少。
  一名将儿子送到加拿大读大学的家长说:“在国内,孩子们陷入了为升学而学习的怪圈,每天都在无休止地机械做题,而加拿大很注重对孩子创造力和自立能力的培养,从这方面来看,孩子越早出国越好。”
看完这篇文章后您的感受如何?
目前没有人投票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起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赶快吧
>" type="button" onclick="openLayer('test','test_con')" />
>" type="button" onclick="openLayer('test','test_con1')" />
>" type="button" onclick="openLayer('test','test_con2')" />
>" type="button" onclick="openLayer('test','test_con3')"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就业率高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