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现状分析前景

  建筑业实在是个涵盖专业多、细分行业多的领域,项目前期咨询、勘察、设计、造价咨询、招标代理、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房地产、建设单位等,作为一个即将毕业、已开始工作、有意跟换工作、思索未来职业规划的朋友来说,探讨这行业当中各细分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显得特别有意义。  那么以下分析作为抛砖引玉,请天涯人杰各抒己见,拨云见日。  1、前期咨询:  领导决策,咨询似乎都是走过场,作为实施者着实需要造假的耐心,不可行也得可行,所以,在目前体制下,一时半会好像咨询的价值还难以真正体现;  2、勘察设计  极强专业性,行业垄断竞争剧烈,似乎也不好弄;  3、造价咨询  专业性强,行业同质化竞争、个体散兵作战严重,恶意竞争严重,往往还伴随数据造假、利益输送、腐败滋生,同时,咨询手段的发展缓慢,造价人员的良莠不齐,也使得该行业前景不确定性;  4、招标代理   已经成为建筑业界最扭曲、最不具技术含量的惯性工作,要么成为腐败工程的代办者、要么成为廉价工作的遮羞布,为虎作伥一点不为过。未来,建筑业改革最应该被革新的行业;  5、施工  市场庞大,区域垄断、行业壁垒、寡头市场已经彻底分割这个市场,一切的公平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施工管理人员似乎由于其专业性、危险性、环境恶劣性逐渐成为部分愿意承受此职业苦痛但又有一份不错收入的香饽饽;  6、监理  已经完全背离国际特别是发达国家关于工程师的最、初定位。“监守不理”正成为行业惯例,业主的忽视、人员素质的低下,已经将“监理”成为素质低下建筑业人员的代名词,负责盖章做的假资料正成为不少企业无奈之举。可以说,除了部分垄断企业外,绝大部分监理正面临行业重大洗牌和机制的必然颠覆;  7、项目管理  最具现实和专业意义的朝阳专业,但囿于体制原因,目前不少代建、项目管理单位不仅没有成为建设单位的管家,反而成为不当利益的帮凶和狗腿子,体制内利益转化的替罪羊和利益输送机。如果体制不变,我看不到他的未来。  8、建筑信息化  我认为是目前最不可阻挡、最具现实意义、最能促使行业重大革命性转变、最大限度不受制于体制的建筑相关产业,可惜,发展迟缓,缺乏统一的协调,虽然我们欣然看到相关部门的动作正在加快,但该行业真正走向何方?如何定位尚无统一定论。  9、房地产  个人最鄙视的行业,尽管它是当前发展不容忽视的行业,也是最牛B的行业,可是我坚信,终有一天,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将被订上历史的耻辱柱。  10、建设单位  这实在不是谁想去就去的地儿,我只能说,去了是你福分,去不了是你命运  谈来谈去,似乎都有问题,敏感的 原因,根本的我们就不必究了,毕竟,大环境再怎么我们归根结底要吃饭穿衣的,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对上述几个细分行业讨论似乎又有特别实际的 意义。  各位方家智士,不仅为个人指点迷津,也请分享下你们的苦辣酸甜吧!  希望回复一律以“我认为***专业有前景,理由如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短期经济,没有谁做长期打算的!
  这个帖子要顶!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研普华报道:
相关研究报告
  建筑行业是社会三大消耗行业之一,如何推进节能建筑,实现生态城市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建筑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10年前,我国建立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2011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已经基本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比例高达95.5%。10年间,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每年都要推进的强制性工作。
  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积只占全国城市居住面积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到40%以上。我国建筑每年在使用中最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和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
  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建筑数量大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建筑面积接近20亿平方米,这些新增的建筑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耗能已起过5亿吨标准煤。如果用这些煤来发电,将能够产生出约15000亿千瓦时的电,是2011年三峡发电站的19倍。
  仅仅是建成之后使用过程的能耗就如果之大,再加上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最近十几年来,整个建筑行业的能耗增长非常快,而且都涉及民生。在20年前,普通家庭夏天也就是用电风扇,但现在很多家庭都用空调,而且使用时间大幅度增加。在北方,现在冬天和夏季的能耗已经基本持平,而在20年前,建筑的能耗主要还是冬天的取暖。
  其实,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试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9年又在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002年,原建设部发布《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批准编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时,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宣告初步建立。
  当时,能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的建筑企业几乎没有。
  2003年,《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继发布。我国新建的居住建筑有了节能设计标准。
  此后,《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小区办法》等一系列的建筑节能规范相继制定。建筑节能开始走向规范化。2004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仅有50%,在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仅为23%。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两个数字也在跳跃式的增长。到2011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的强制性标准比例已基本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达到95.5%。
  是什么阻碍了建筑节能率的提高
  在专家眼中没有绝对的节能建筑,五年前的节能建筑到了现在可能就称不上节能了。
  从我国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发展来看,经历了节能30%,节能50%,节能65%三个阶段。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目前,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的标准已经达到100%,已经可以向节能65%的标准推进。但在一些专家眼中,目前我国大规模推进节能65%设计标准遇到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大。仅,等地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别的城市没有颁布标准。
  不仅是设计标准的提高遇到了困境,在现有的节能标准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建筑节能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设计节能,但在施工阶段却做的不够好,监督也不够,导致建好的建筑和设计偏离。
本文分享地址:
周三两市双双高开,在汽车板块的活跃带动下,两市盘初走强,沪指一度上冲 …
刚刚过去的7月,不少上市建筑工程公司发布承揽BT项目的公告。
最近,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发布《房地产蓝皮书》,并认为今 …
港股通常是A股市场的风向标,在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股近期频创新高A …
本月初,第一太平戴维斯对外证实中国平安花2.6亿英镑在伦敦买楼,2 …
罗定市府办牵头,组织该市安监局、建设局、规划局、消防大队等职能 …
本周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是这样描述房地产 …
运营公司: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
邮编:518031 E-mail:
服务热线:(+86)6 06 96 56 29596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简称"") TM 旗下网站 传真:8
咨询QQ:9184612015年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图】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5年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图】
& & 一、行业环境及周期& &&(一)货币政策宽松,行业增速向下& &&建筑业新签合同累计同比与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滑,预计今年开始有望企稳。2015年第一季度建筑业新签合同额累计同比减少 3.95%,增速继续下滑,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11.12%,增速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2011 年以来建筑业增速整体处于下降态势,2015 年增速为 2004年以来最低。建筑业新签合同额累计值与同比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新开工面积累计值与同比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2015年 6月 2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5年 6月 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 0.5 个百分点;同时,自 2015年 6月 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0.25个百分点。自 2014 年 11月 22 日启动本轮降息降准以来,已 4降息、3 降准。前面降息周期有两轮,第一轮降息周期始于 2008年 9 月 16日,伴随着 6次降息和 4次降准;第二轮降息周期始于 2011年 12月 5 日,伴随着 2 次降息和 3次降准。& &&在地产及地方融资受限的背景下,建筑公司客观上起到了下游行业加杠杆的功能。2009 年开始建筑行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上升周期,从 2009年的 76.4%上升到 2014 年的 80.7%,在中信一级行业中仅低于银行及非银金融。其中,负债率超过 80%的子行业有专业工程、水利水电、交建路桥和房屋建设。建筑行业资产负债率(%)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相关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 )发布的《》& & (二)基建投资仍然是稳增长利器& & 在经济向下背景下,中央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重要手段。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2014 年完成 8088亿元,其中铁路基建投资 6623.00亿元,YOY+24.31%。2015 年 1-4 月基建固投增速20.3%,远高于同期制造业 9.9%及房地产开发投资 6.0%的增速。中国历年铁路基建投资额及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中国铁路月度基建投资及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2015 年 1-5 月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4601.32 亿元,同比增长 13.37%,其中 5 月单月完成 1387.18亿元,同比上升 15.03%。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中国公路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基建投资驱动力:东部基础设施存量绝对领先,中西部基础设施追赶效应明显。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西部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也开始上升,2015 年以来,中西部的公路基建增速超过东部,开始出现了向东部区靠拢的趋势。公路基建累计投资及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国务院发文在公共领域推广 PPP 模式,我们预计 2015 年全年基建投资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速。自 2014 年以来,截止目前我国已有 29个省份颁布了 PPP 首批试点项目,共计 1299 个项目,涉及投资金额 22747.22 亿元。2014年以来各省开启 PPP项目数
地区 数量 金额(亿)
江西 99 1073.99
山东 54 684.51
四川 327 2886.37
云南 4 N/A
新疆 3 911.12
陕西 6 2253.86
青海 6 69.51
宁夏 3 485.96
内蒙古 12 2898.51
贵州 3 4.54
广西 1 12.3
甘肃 101 283.55
湖南 62 881.21
湖北 65 650.48
上海 4 11.9
浙江 18 N/A
天津 3 5.16
河南 30 806.7
辽宁 5 N/A
江苏 32 1040.29
河北 96 3237.16
广东 31 22.43
福建 156 3064.16
安徽 60 774.1
黑龙江 41 N/A
吉林 38 N/A
北京 9 614
山西 26 25.41
总计 1299 22747.22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从目前已公布的 PPP 项目来看,环保、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是主要涉及领域。环保类项目中,污水处理是数量最多的项目,占 72%,其次是垃圾处理和生态保护治理。公路与轨道交通占交通类 PPP 的 84%。市政基础设施中供水项目占 49%,是主要类型。PPP项目主要涉及领域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环保类 PPP项目构成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未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依然在交通通讯与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我们预计&十三五&基建投资重点在铁路城轨和民航,&十四五&期间铁路投资将下降,城轨增速仍超 10%。我们预计 15 年狭义口径基建总投资增长 4.0%;15 年广义口径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5%。& & (三)建筑业处于大周期下滑、小周期筑底的嵌套阶段& & 以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测度,1981 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可划分为四个周期,平均长度 8 年,体现了朱格拉周期的典型特性。中国建筑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长率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我国建筑业目前正处于大周期下滑、小周期筑底的嵌套重叠阶段。2020 年之前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实际增速将可能保持在 8%-9%之间。若以 2010 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起算,我国建筑业在&十三五&期间都将保持在盘整阶段,这也将是我国建筑企业转型改革的关键时期。& & (四)建筑业周期特征:逆周期与FAI波动& & &FAI 波动是建筑业周期波动的根源:基建仍是稳增长利器。三大下游市场投资比重趋于均衡,基建投资对冲属性强。 建筑业周期领先整个宏观经济周期半年至一年左右。 &换届效应&在建筑业波动中并不显著,&改革效应& 更显著。 年 5月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值及累计同比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二、建筑工程行业投资策略& & 1、国企改革& & 国企改革主要从混合所有制改革、行业准入退出和现代公司治理三个层面展开。国企改革的宏观方向是引进混合所有制,重点发展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由管资产变为管资本。中观层面,将国企划分为行政垄断型、自然垄断型、国家战略安全型、公共服务型和一般竞争型五类,依据不同类型进行放宽准入和并购重组等不同内容的改革。& & 中央层面因跨部门协调问题较复杂,现已在国务院层面成立国资改革领导小组。国企改革不是由国资委单一主导,目前包括国资委、发改革、财政部和人社部等部委都在积极推进和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国资国企改革各部门职能分工
部门 职能分工
国资委 围绕国企定位分类和国资投资运营平台,牵头制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 牵头制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的指导意见》,主要思路是仿效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和汇金模式,成立投资 运营公司控股和参股国有企业。
发改委 制定《关于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按行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措施
人社部 制定《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2015 年 6 月 6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两份文件获审议通过,为下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做出保障性安排,也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渐行渐近&。& & &1)核心资产上市:大集团小公司蕴藏机遇& & &大集团、小公司&存在资产整合上市的投资机会。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市场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主要途径在于搭建国有资产流动性平台,因此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推动核心资产上市是重要目标。改革的路径有二:一是对内部业务进行优化重组,直接推动集团整体上市或对板块分拆上市,直接上市又可采取 IPO或借壳上市两种途径;二是通过将核心资产注入已上市公司,实现集团间接上市。国企上市能够增强国有资产流动性水平,实现市场化定价。存在类似&大集团、小公司&逻辑的有山东路桥、安徽水利、粤水电、中国电建等。& & &2)混合所有制: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民资,增强国资流动性水平& & 铁路、油气、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逐步建立市场化竞争机制,提高经营效率及 ROE,进而增加对建筑工程行业的需求。铁路、油气、电力和通信等国有垄断行业相继推出改革相关举措,我们判断,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 2015 年将在多领域逐步推进落实。2014年 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通知》拉开了新一轮电改的序幕。 2015年 6月 16日,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方案公布,组件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也是电力深化改革的一大步。同时,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成立中国中车,也是铁路改革的重大举措。2015年基础设施领域改革进程
国企改革 时间 主要内容
电力改革 6/1 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年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铁路改革 6/8 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成立中国中车 资料来源:国务院,证监会,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3)股权激励实施充分到位,业绩释放提升估值& & &我们判断股权激励将是国企改革规定动作之一,这将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加速业绩释放。股权激励形式多样,由房屋建筑、化建工程和专业工程等传统行业向新兴转型行业和设计院所转制企业扩展试点。对于竞争较为充分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科研院所转制企业可以采取股权激励形式,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激励形式也可能采取分红权&增值权&虚拟股票&股份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MBO(分享权益由低到高)等多种形式,股权激励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国企竞争能力提升和经营效率。存在类似机会的主要有棱光实业、隧道股份等。& & 4)国企改革+主业转型催生业绩估值双升机会& & 主业转型升级催生业绩估值双升机会。除了从集团层次对内部业务进行重组优化外,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重点关注主营业务转型升级,建筑业有国企参与且竞争比较充分的目前主要是水利水电和交建路桥两个板块。主要标的如粤水电和浦东建设,目前都正在积极转型升级。& & 2、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打开国际市场& & 我们估算 2015 年&一带一路&沿线 64 个国家建筑业总产值 6.14万亿美元,约是中国建筑业总产值的 1.6 倍;潜在市场空间达 4124 亿美元,占中国建筑企业总收入的 11.4%。我们预计&一带一路&初期给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带来的市场份额增量最有可能在 3%-5%这一区间,因此沿线潜在市场的增量在 800-1400 亿美元左右,对中国建筑企业总收入的拉动在 2.3%-3.8%左右,占比则上升至 13.6%-15.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筑业总产值估算
区域 2013年 GDP (亿美元) 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估算(亿美元) 建筑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依中国模型估算) 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估算(亿美元)
中亚-蒙古 6国
314.66 65.28 482.04
东南亚 10国 24451.31 2136.43 37.70 5666.31
南亚 8国 24283.39 2077.70 37.80 5496.28
西亚-北非 11国 34398.77 2498.01 32.86 7602.57
中东欧 19国 38686.93 3048.54 31.19&& 9774.31
其他相关欧盟 10国
5364.37 16.57 32366.53
15439.71 - 61388.05 资料来源:UN 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潜在建筑市场规模
& 区域 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估算(亿美元) 建筑企业总收入估算(亿美元) 中国企业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潜在市场(亿美元)
亚洲 中亚-蒙古 482.04 457.94 17.3 79.22&&
东南亚 5666.31 5382.99&& 17.3 931.26
南亚 5496.28 5221.47&& 17.3 903.31
中东 西亚 7130.84 6774.30 16.4 1110.98&&
非洲 北非 471.74 448.15 48.7 218.25&&
欧洲 中东欧 9774.31 9285.59&& 2.2 204.28
其他相关欧盟国家 32366.53 30748.20 2.2 676.46
& 合计 61388.05 58318.65 - 4123.77
& 中国 38216.28 36343 - -
& 占中国比例 160.63% 160.48% - 11.35% 资料来源:UN 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ENR,国家统计局& & 1)国内背景& & 经济增长放缓,传统依靠投资拉动的模式难以为继。三十年的粗放型高增长,为中国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国际地位。然而,这种增长模式已经日益不能满足中国的需求。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已经日益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需要。& & 众多基建行业产能过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到 2014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的年总产量均已达到世界前列,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要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的困局,一方面可以扩大内需,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要寻求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创造外需以拉动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亟需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和外来资金的支持,这为中国过剩产能的利用提供了机遇。中国部分工业产能利用率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中国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2)基建先行、产业为本& & 我们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将超越中国工程公司在海外修路架桥的传统模式,而是要拉动沿线国家区域整体开发建设,在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等&三头在外&产业。& & 从战略重点来看,初期以实现和加强互联互通为主,跨境通道和基础设施是建设重点;中长期阶段能源、资源合作将是重要内容,贸易、文化和科技交流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是当前阶段的重点,主要包括交通设施建设、通信设施建设、油气管理建设等方面。
& 建设领域 合作地区 具体项目
交通设施建设 铁路 中亚、南亚、东南亚、俄罗斯 中老、中泰、中缅、中巴、中伊、中吉乌等铁路项目,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北京-巴格达铁路、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铁路项目等
公路 中亚、南亚、东南亚 中塔公路二期、喀喇昆仑公路等
港口 南亚、东南亚、欧洲 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等沿海港口建设, 以及瓜达尔港等海外港口项目
民航 - 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
通讯设施建设 跨境通信 中亚、南亚 中缅、中塔、中巴等双边跨境通信干线
海底光缆 东南亚 东南亚方向尚未完成的海底光缆项目
能源设施建设 油气管道 中亚、 西亚、 东南亚、 俄罗斯 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五线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 D线,中俄东线、西线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中巴油气管道等
电力通道 中亚、 俄罗斯、蒙古、东南亚 从中国新疆到中亚五国的输电通道,俄罗斯和蒙古向中国的输电通道,与南部邻国的联网通道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中长期来看,&一带一路&将依托沿线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合作、园区和产业投资合作、贸易及成套设备出口、自贸区建设等领域,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 3、转型成长& & 政府 2015 年工作报告把经济增长目标定在 7%,突出调结构,加大教育、卫生、保障房、铁路、水利、环保等领域投资。生态环保方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医疗健康方面提出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开展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实施中国制造 2025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 & 1)互联网& & 互联网大潮下,当前建筑行业纷纷搭建互联网新平台或者试水互联电商。比较典型的就是装修装饰企业在家装市场上跟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石化、园林公司也在努力搭建互联网平台。传统建筑企业企业触网合作案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2)医院建设及大健康& & 大健康产业是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 从国际大健康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美国大健康产业结构图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中国大健康产业结构图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健康年支出总额占 GDP 总额的 1/10 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市值约占总市值的 13%。进入 21世纪后,医疗健康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新一轮增长主要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人均健康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新一轮产业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带来的增长动力。 预计 2020年健康产业全球总产值将达到 13.39万亿美元,为 2011年的 1.9倍左右。& & 3)环保& & 《201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和方向明确,国家将重点进行扶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 15%以上,到 2015年,环保行业总产值达到 4.5万亿元。我国历年规划对环保产业的投资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占 GDP比重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4)PPP创新融资商业模式& & 2014 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 发改委多次强调要大力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推广 PPP模式,财政部年底公布 30 个示范项目,其中 40%为环保类项目。& & PPP 模式作为政府大力推广的建设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将有望随基建投资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发展。由于我国 GDP 增速的减缓,基建投资将继续扮演缓冲经济放慢增长的重要手段。由于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出台,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被取消,为了满足基建投资的需要,我们预计 PPP模式将会成为政府融资的重要新模式之一。& & 由于政府大量存量债务的存在,PPP 融资模式作为一种解决存量债务的模式,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根据审计署 32 号文件, 2014 年底到期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 83910.11 亿元。为了解决数目如此庞大的存量债务,中央出已经明确指出要鼓励引导适宜存量项目转型为 PPP项目。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情况
年份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亿元)
2014 23826.39
2015 18577.91
2016 12608.53
2017 8477.55
2018及以后& 20419.73
合计 83910.11 资料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12月25日消息,昨日顺丰速运旗下海淘品牌海购丰运在其官…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opyright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