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用什么方式开课能吸引学生注意又对本课时教学有意义

小学数学四下《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卢慧飞(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 汤 骥(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小学数学四下“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摘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花开的声音blog - 连云港教育博客
FriendLink
& 忘却尘世的喧嚣
& 静听花开的声音
& 享受自在的惬意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1:10:26 | By: qinxuhua ]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的例一,完成练一练及练习四第1题。
课时目标:
&&&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 1.出示例1
&&&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 二、合作探究
&&&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 2.联系生活举例。.
&&&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3.了解结构。&
&&&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 (5)填写制表日期。
&&& 三、完成练一练
统计身高。
&&&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 四、综合运用
&&& 练习四第1、4题
&&& 五、课堂总结
&&&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补充习题相应内容。
阅读全文(56)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
连云港教育博客技术支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2,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年级下册应用题,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