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骑自行车,公路车和山地车和公路车区别哪种骑的舒服,上下坡速度哪种更快更省力

查看: 1250|回复: 23
楼主所在城市学生99%都是骑山地车,公路车基本绝迹,这是什么原因?
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概念:区别公路车和山地车的标准不是谁比谁好,谁比谁适合骑行;而是公路车是在“铺设路面”骑行的,山地车是在“较差路面或是非铺设路面”骑行的。国外的情况的情况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骑公路车就一定比山地车多,而是国外铺设道路上骑山地车的要比国内少很多。目前国内骑车的情况是山地车的人确实大大超过了公路车,不管什么路面,不管什么年龄,不管什么性别,不管什么目的,也不管什么用途,所以我们时常看到柏油马路上编队骑行的山地车(山马党?)。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要从国人意识、公路车自身两方面分析。
一、意识问题
[ol]先入为主,山地车运动(注意我说的是“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时机给国人的观念冲击。中国接受新事物历来是比较晚的,不光自行车这项新事物的接受晚于欧洲发源地百多年,同时中国受美国的影响远远大于受欧洲的影响,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正逢山地车运动在全球的大流行,很多人就先入为主的接受了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自行车的概念。而此时大部分中国人对环法的概念是,环法是虾米东东。就骑行姿势来说,山地自行车比公路自行车更容易被初学者接受。为了便于操控和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山地自行车骑行姿态比较挺直,视线更接近人走路的姿态,用腰部受力。而公路车姿态前倾,头部超出身体很多,容易造成初学者的危险感觉。其次公路车骑行姿态下趴,对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身材要求也不小(大肚、大胸都是问题)。再次,公路车骑行姿势需要上臂、腰部、大腿都受力,一旦姿势错误,骑久了就会腰酸背痛,造成很多人感觉难以上手。最后,公路车往往要求脚通过锁鞋固定在自锁脚踏上,更是给初学者过于专业,难以入门的观念。其实,上述问题和观念都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来纠正和转变。公路车本来就是为了长途骑行设计的,只要正确并习惯了,就会体会到公路骑行姿态的效率和优势。对于锁鞋,不管山地还是公路,锁鞋都是为了骑行更加安全。公路车运动的目的性造成的普及问题。公路车运动相对于山地车运动的最重要一点就是,骑公路车的目的就是在保证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以速度优先。很多人入门公路车时抱着各种各样目的,但最终要不是走向挑战自我,要不是就走向了竞技。所以一旦决定入门公路车,也就意味着告别了那种慢悠悠不出汗的骑游的状态,也告别了和一大堆水平参差不齐的车友列队刷马路的状态,当然,也告别了DH这种激烈运动的状态,这和不少有条件购买公路车的人的目的是不相符的。公路车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运动。公路车运动的每项内容都要提前计划或者知晓,譬如踏频、均速、什么时候到什么位置、跟车距离、什么时候喝运动饮料,什么时候喝纯水,带多少补给....等等什么都要提前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仿佛公路车是做不到的。一旦入门了公路车,你就像是一名数学家,零件的重量、每个档位的齿比,每个部件的里程数...有时候你会怀疑你是不是成了偏执狂。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太累了。[/ol]二、公路车自身的问题
[ol]公路车是一项器材要求严格和精确的运动。&&公路车尺寸严格,身高要求基本5cm一档,更不用说倾角、把立、曲柄、坐轨等带来的诸多尺寸协调问题。一般是要求做个专业fiting的(单独做的话价格几百到几千元不等),但对连改变骑行姿态都不愿意改变的人,让他们花2个小时做个fiting,那更是不敢多想了。可是公路车“最在意的就是尺寸”,不论是尺寸大了小了,骑行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在尝试了错误尺码公路车(自己买或者试着骑了其他人的车)后,就放弃了。对于厂商来说,公路自行车5cm一档,中国人按160cm-190cm的身高跨度,一个车架至少要准备6个尺码,更不用说公路车车架不光以尺寸区分,还以用途分为速度车架、爬坡车架、古典车架,TT车架,铁三车架等,这比山地车的尺码16.17.19寸的准备要多得多了(即使山地车也分为普通越野、速降、飞跃等),厂商也不太愿意产品线拉得太长。同样,对于公路车青少年普及(也是楼主所说的中学生),700c最低身高160cm的要求,身高变化带来的换车架问题,又是一棒子打倒一大片。公路车的运动器材基本已经形成了价格垄断。&&公路车的整车、零件供应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都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每个厂商都有和竞争对手同级别、同价位的产品,同时又各自不断的塑造新的技术壁垒,专利壁垒,材料壁垒,其的结果就是整车和零件价格始终处在高位。所以说公路车不谈性价比,购买的准则就是“在能承受的范围内,选最贵的”。对于新手入门的车来说,哪怕目的是入门休闲,其定价都应该在裸车3000左右,加上其他装备,总共投入应该要接近4000了,这个起点应该是比山地车高了不少。对于国人普遍拥有的“便宜又大碗”的心理,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中国的路况比较适合山地自行车的普及。中国目前铺设路面仍然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城区以外沥青路面、水泥路面都是很好的道路了,有些道路仍然是土路,较平整的高级沥青混凝土路面都是近几年的事情。对于较差路面,公路车也不是说很容易爆胎,但是容易把轮胎卡住。走烂路带来的颠簸感也使公路车骑行感觉逊于山地车。国人历来谨小慎微的心态和路面条件的制约,公路车在中国的发展初期似乎先天不足。公路车不适合重载骑行。公路车的骑行姿态决定了不能有太重的东西压在背部,所以公路车宁愿用腰包都不用背包的,而且公路车载物的空间确实需要精打细算,但是你也可以像不少人一样只带三样东西远行,人、车、银行卡。[/ol]综上,山地车“目前”在国内的确比公路车吃得开。但是随着路面条件的好转和国人接触面的拓宽,我相信公路车以后还是会越来越常见的。
忘了补充说一点:我是骑公路车的。显示全部
公路车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长知识了!
郊区乡村当然是山地,这里就说城市通勤:
公路车优势主要是轻快,不要说习惯了公路车,哪怕是习惯了P8这类折叠车都会觉得山地车骑起来很费力很笨重。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选山地压马路?
[ol]城市里面因为红绿灯和自行车道上常常有行人,公路车的速度没有优势,除非你走机动车道中间----那样不安全。本身城市通勤太快就不安全。
公路车即使有速度优势,对于通常5-10km的通勤距离,速度优势不重要,无非是20分钟还是30分钟到的差别。大于15km的通勤,有钱的开车,没钱的公交或者电单车一些路面 、 下水道口的长条缝隙,公路车的窄胎容易卡住出事
偶尔要上下台阶,过井盖,压碎石,还是山地车皮实
城里面也不是到处都是好路,公路的高压窄胎没有避震在一些砖铺的路面上高速行驶颠的厉害,手好麻啊。更别说一些烂路了
相对来说公路车贵一些,2000以下没啥好选的,除了工作一段时间的,普通学生估计只能选山地了[/ol]
有人说年龄是一个要素,只能说有部分道理。我这边看到大部分骑公路车都是20-30的,但是学生小青年大叔大妈大爷所有的年龄层次----都是山地的多
我的车是P8,骑过同事的公爵600后基本上不想搞山地了,公路有点贵,看看什么时候搞个入门级的公路吧 --- 首先得换个大房子。
--------------------------------------------------
btw, 有人求推荐车, 城市通勤我觉得选择折叠 (大行 p8 p18, 丢在办公室家里省地方,不怕偷车贼) ,平把公路比较好,这里公路党勿喷,别人就通勤不是搞自行车运动的:
平把公路:捷安特 FCR00 之类, 美利达探索者系列, 偏门一点的喜德盛极速170&&-- 这类车主要是结合山地车的平把和公路车架轮胎,胎一般比公路粗比山地细,不用弯腰骑行。这类车有的称为综合车,城市运动车什么的。
具体什么牌子我的建议是选择较近的车行,既然是来求推荐的,大概还不会自己修车改车,选择就近车行方便,哪怕是3000以上的车子,做保养修修小毛病还是需要的。
反对有人动不动说别人低端的做法,只因为他们没有你专业没有你发烧没有你有钱么? 低端的只有那些乱扔东西,开大灯爆闪的人。
我问下哈,长时间骑车,对前列腺,睾丸有影像吗?
尊典奥斯卡家具
适用性上,山地车对路况的要求不高,山路公路柏油路沙子路都可以,但公路车对路况的要求就比较高。
舒适性上,山地车也要好过公路车
安全性上,宽胎和齿胎保证了山地车要更安全一些,而且操纵上也更灵活
最后就是,公路车强调速度一些,你在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危机四伏啊,谁敢骑快啊,而且公路是v刹,制动性上远没有山地好,当然我说的是碟刹的山地。
飞利浦照明
参考《一生的自行车计划》所表述,没有明显迹象表明骑行对男性生殖能力有影响,但是我个人觉得买个稍微好点的坐垫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跟有些人一年只自驾游一次,却一定要买一台SUV是一个道理。
而往往,这台SUV连四驱都没有,他们就要个样子。
所以对于这种屡见不鲜的低端人群,又有什么可讨论?去国外看看,骑山地车通勤的有几个人。
有些坐垫会对会阴长生压迫,不建议选择柔软的坐垫。一般来说是不会有影响的,甚至骑车能增强性能力
1柏油路不平2公路车没有山地车皮实3公路车价格高
补充一点 舒适性买哪种自行车好骑!速度快!爬坡省力!_百度知道27速山地自行车,怎么骑行更省力?平路、上坡、下坡分别用什么档位更合理呢?_百度知道男子被车轮压住,当场没了生命体征,小孩大声哭喊。
这批“高标准二人间”住宿费也是普通四人间的两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想在你加入的业余俱乐部骑游中享受拉爆别人的快感吗?想骑得更轻松吗?来看看小编整理的这十种“加速大法”吧!
  需要用到的工具:
  多功能工具组
  内六角
  螺丝刀
  电工胶布
  截链器
  老虎钳
  润滑喷剂
  带读数的落地式打气筒
  这是整个提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关键就是你要保证你的公路车轮组的胎压保持在正确的水平。一般来说,将胎压打到100-120psi,就会和85psi的胎压有明显的骑乘感受区别。
  如果你用的是管胎的话,你甚至可以将胎压打到200psi的水平而不会对外胎造成伤害(具体数值取决于外胎性能)。不过超高的胎压并不意味着你的滚动阻力会进一步下降,因为过高的胎压意味着轮胎没有形变的空间,可能会造成滚阻的增加。
  对于每天都要训练或者通勤很长距离的人们来说,可以尝试把外胎、内胎换成轻一点的高阶版本产品。
  改进传送效率
  一个满是污垢、吱吱作响的传动系统不仅会给你带来传动效率上的损失,还会给你一种“这车骑不动了”的心理暗示,特别是当你正在全力输出的时候。要改进传动系统,首先我们需要移除链条、齿轮表面上已经干燥的油脂,然后才能开始清洁链条、导轮,和变速飞轮。这是你需要一个链条清洗工具,没有它的话你就只能一节一节地慢慢洗了。当传动系统全部清洗干净,你就可以开始给链条上油了。
  清洗的过程中,如果把导轮拆下来,拿出链条的话会更加容易清洗干净。为了确保清洗的干净,你可以用刷子刷一遍,然后用几滴中油或者是重油来吸附污物。
  换上气动轮组
  如果你口袋里还有点钱的话,不妨买上这么一对,即使你只是一个周末骑士也无所谓,如果你经常玩小型个人计时赛的话就更不用说气动轮组的好处了。当你骑车破开空气呼啸而过的时候,你一定能感受到气动轮组所带来的好处。
  按步骤正确装上新轮组,确保你的变速器和刹车系统都能与新轮组完美兼容。尤其在这里要检查一下刹车块的上下位置和角度,防止刹车块蹭到胎边或者是刹车圈边缘,这样会加速你外胎的磨损。
  骚年,来一个计时把组吧
  一个入门级别的气动计时附加把就可以切实提高你的骑行速度。主要是因为气动把可以将你的骑行姿势带到更为气动的水平,这是通过压低你的胸口和手臂来得以实现的。
  将气动附加把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不需要调节你预先的坐垫前后移动距离为标准。你也可以在弯把和附加把之间加上一些碳纤维止滑剂以防止骑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松动,或者你也可以冒险一些,将螺丝拧到最紧为止。将两个肘垫放置在弯把各三分之一处的位置,并在使用时确保你的上臂与水平线成75度至90度角。
  把把带、走线缠得整洁一点
  抬头看看你的把组,够干净整洁吗?你可以重新缠一下把组,然后用电工胶布固定一下把带末端,并且重新布置一下把组部位的走线,确保这些变速、刹车线不存在打结、过长,或者是影响车把正常转动这些问题。顺便再重新检查一下变速、刹车的操作是否正常,这些玩意的手感都是和走线方式有关的。
  缠完把带之后你还要再次确认附加气动把组是否位置依然正确,然后你还要注意一下坐垫的前鼻位置:如果你长期使用气动附加把的话可能需要把坐垫稍微向前倾斜一点,这样子会让你的骑行姿势变得更加舒适。
  齿比绵密的飞轮
  就像汽车的变速齿轮一样,自行车的齿比当然也是越绵密越好。因为紧密的齿比可以让你更轻松地保持理想的踏频,不过要想调整自己的飞轮齿比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一旦成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齿比分布,这就意味着你会在骑行中以接近自己的最大效率输出。
  比如说14t和19t两片飞轮中间还会有一片飞轮,你就需要决定这片飞轮是用16t还是18t。如果你经常爬坡的话,你就需要尽可能大的飞轮来适应较陡的坡度。
  首先固定飞轮工具的位置,然后平稳将飞轮旋下来,再将新飞轮装上塔基锁死就可以了。
  轻量化
  对于自行车来说,任何多余的重量都是减重工作的对象,因为这些重量会使你的每一次爬坡都更加费力,为了骑得更快,你需要尽己所能完成轻量化。
  对于短于十英里的小型赛事来说,为了减重不带水壶和水壶架参赛都是正常的。每一次骑行比赛之前你需要根据赛道距离和当天温度情况来确定带不带水以及带水的多少――别忘了在炎热干燥的天气中你会损失更多水分。
  其它需要为了减重做出牺牲的部件还有挡泥板、打气筒、手电筒、反光板,以及车座包,之后你还需要对全车进行清洗,一辆闪闪发光的崭新战车也会让你骑得更快!
  来一块码表吧!
  在车上装一个可以监控速度和心率的码表很有必要,如果弯把上没有足够的空间的话,你就移除一些部件来腾出空间吧,比如说铃铛,电筒,反光板。
  如果你已经装上了气动附加把而没有空间装码表的话,不如尝试一下那些装在把立螺丝上的码表延长座,这样你就可以顺利装上码表了。
  当你在轮组辐条上安装感应磁铁的时候,首先你需要找到轮组静止时的最低位置,通常这一位置都是气嘴所在的地方。之后你需要将磁铁安置在与重心位置相反的辐条上,这样安装可以使轮组转动更为平顺。
  合适的快拆
  试想一下,半路爆胎的你费再大的劲也弄不开你的快拆,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从你身边超车。如果你的车子用的是廉价低质的快拆的话你就要小心了,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你需要将你的快拆换成全金属的版本,比如说CP和禧马诺家的快拆。
  为了确保快拆合适的松紧度,你需要在转半圈的时候就将快拆杆试着推下,以此来感知锁死快拆所需要的合适力度。
  除此之外,你最好再检查一下车子上的那些螺丝和螺母,特别是弯把和把立部位的螺丝螺母,同时也包括脚踏、坐垫上的那些螺丝螺母。
  流线型骑士!
  尽可能使你的造型更加流线,同时尽可能将你的爱车调整至最佳的气动状态。因为这些地方提升的潜力都很大,我们先来说一个简单的――你的锁鞋。你可以用寒冷天气所使用的鞋套来增加气动性,或者用轻薄的徕卡鞋套,这样更好。
  如果你的预算很紧张的话,一个气动头盔和一件连体破风骑行服是一笔划算的投资,这些装备可以使你的空气动力学效果有显著提升。
  作者图片以及原链接:
  我们的微信号:qleme520 更多资讯请下载骑乐单车APP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了解第一手的自行车资讯,发现更多精彩的单车内容,尽在骑乐网...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查看: 884|回复: 9
请问哪种山地车在公路上跑的快些
本人菜鸟,,不知道哪种在平路上跑的快些,,自从在环湖上看到@#¥在平路上比好,,搞得我现在不知道买什么车好,在此向环湖TX求救。。。车车以平路为主(为了能参加更多的户外活动才选择山地),,价格在:1000---3000之间~~如果能推荐一辆一千,一辆三千的那就最好了(丢过车车,所以买三千的,玩累了扛上六楼那就—&
0.jpg (1.21 KB, 下载次数: 2)
12:43 上传
1.jpg (1.21 KB, 下载次数: 3)
12:43 上传
,但是放车棚又不放心,所以现在心里比较矛盾 ),,在此先谢谢各位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html
叉子越硬的跑的越快!!
胎越细,胎纹越密的跑的越快!!最好是光头!!!
车车越轻的跑的越快!!!
根据以上理论!!!
勇士绝对比公爵快!!!!
ls最重要的没说,体力越好跑得越快
0.jpg (16.56 KB, 下载次数: 3)
12:43 上传
公路是王道
24速比21速快
0.jpg (1.41 KB, 下载次数: 2)
12:43 上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和公路车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