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方面的 公共卫生管理爱是什么么意思

||||||||||
您的位置:&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考研教育网整理&&
】【我要纠错】
1、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拥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点。从2006年起,为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开设了&公共卫生与医疗政策&方向并招收了一批学员,得到卫生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并已经为各类开设了涉及卫生医疗的系列课程,包括《卫生经济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管理》、《医疗保障》、《卫生医疗体制国际比较》、《医院管理》等。
2、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① 卫生政策与卫生事业管理
主要运用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等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研究公共卫生政策和医疗政策以及药品生产流通政策,卫生行政、非营利医疗机构、健康保险组织等机构的管理等。
② 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险
主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保障等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研究卫生资源配置、分配和使用政策,卫生产业发展政策,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设计、管理和服务等。
③ 医院管理与医药经济
主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医学、药政学等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研究医院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医疗市场竞争战略,医院经营模式,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药品市场研究,药品评价方法药品价格管理等。
3、专业培养目标
适应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学科综合优势,为国家各级医疗行政与医药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人才。
4、本专业师资力量
招生导师包括王虎峰、董克用、宋晓梧、李绍光、李珍等。
5、学术研究情况
向国务院医改协调小组研究提交了&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建议方案&,卫生部高强部长专程来人民大学听取有关报告,该建议方案作为国内外8个报告之一,受到高度评价。现承担了《社区卫生组织发展研究》、城镇居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课题研究》、《社区卫生组织与医疗保险相结合问题研究》等课题。与国家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建立了紧密学术联系,承担了劳动保障部、卫生部等部委的干部培训任务,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建立和联合培养MPA公共卫生与医疗方向研究生以及师资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与国内的疾病控制中心、医疗保险机构、卫生部门和健康促进机构已经和正在建立科研合作和研究生的实习基地。
◇&编辑推荐
&& & &&考研网上辅导热招!
&&&历年考研国家分数线汇总
&考研教育网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账号cnedu_cn
&网上辅导课程特色
&24小时报名咨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介绍
考研网上辅导课程R1-19 中国老年学杂志 简介 |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工程技术专业论文翻译公司 - 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院管理科学技术国际学术会议2014年有哪些会议、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院管理科学国际研讨会学术英文论文润色校对翻译专业机构|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院管理科学领域外国期刊发表英文文章费用价格|英文论文润色修改服务专业机构
001 647 624 9243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当前位置: >
R1-19 中国老年学杂志 简介
――编者注:华译网论文翻译公司提供中国老年学杂志专业论文翻译服务,为《中国老年学杂志》广大读者和作者,中国老年学杂志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和学者提供专业论文翻译服务。
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本刊是中国创刊较早,唯一囊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学的老年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老年医药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兼顾老年社会学(人口老化、健康老龄化、老年教育、养老及社区服务、老年保健等)、老年心理学、衰老生物学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辟有论著、基础研究、经验交流、综述与述评、学术动态等栏目。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检索性期刊摘录。面向老年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医疗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广大师生。
主要栏目:
论著、基础研究、经验交流、综述与述评、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
编辑单位: 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编辑会
社  长: 孙铎
主  编: 陈可冀 慕德林
主  任: 胡国义
地  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邮政编码: 130061
电  话: 4
传  真: 5
电子邮件:
国内刊号: CN 22-1241/R
国际刊号: ISSN
邮发代号: 12-74
定  价: 9元/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论文及其它文件翻译服务:电话 010-15892
小语种译员
小语种翻译业绩
北京翻译公司 地址:海淀区太阳园4号楼1507室 电话:010-15892
上海翻译公司 地址:上海漕溪北路38号20G 电话:021- , QQ:
加拿大翻译公司
地址: 电话:647 624 9243
太原翻译公司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奥林匹克花园7D202 电话: Email:
京ICP备号-3卫生管理专业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卫生管理专业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类&&&&别专业国&&&&家中国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医学科学事业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能在卫生行政机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到社区等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事业管理工作高级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实际工作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卫生预防保健知识能适应卫生行政机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医学科学管理科学
  专业核心课程
流行病学 卫生统计学 医院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 卫生监督
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心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以公共卫生管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为今后顺利通过国家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具备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一定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基本知识
2.掌握卫生管理卫生经济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4.具备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并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能力
5.具备卫生防疫的技能
6.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
8.具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10.具有初步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摘要】松滋市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人群逐年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目前也存在政策资金量与工作需求相对不足,服务人员素质跟不上工作内容的更新,慢病管理工作滞后等 ...
【摘要】 松滋市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人群逐年增加,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目前也存在政策资金量与工作需求相对不足,服务人员素质跟不上工作内容的更新,慢病管理工作滞后等现实问题,如何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深入开展,本人通过对我市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认为社会联动才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和谐社会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health in Songzi,the contents of service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The service group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quality is improved.but recently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The pubic funds can' t satisfy the need of work.The quality of service group can′t catch up the upgrade of work contents.The arrangement of slow disease is below.How to make it develop.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ing in our city.I think it' s social united action that can realize it.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等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市作为湖北省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市,近几年来,医疗卫生服务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筹资补偿等方面均进行了开拓性的实践和探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面对这样的新形式如何结合医改方案,促进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得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一项惠民措施。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的城乡差别,城乡居民在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表明了政府对每一个人生存质量的关切,也彰显了政府维护健康公平的责任意识。所以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政府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公共卫生工作主要是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进行早期预防,以达到减少疾病发生,延长寿命的目的,是一种投入低、见效高的健康投资。目前我市流动人口多,卫生资源相对贫乏,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预防为主,体现了卫生工作的内在规律,是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大举措。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第53届卫生大会上《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改善绩效》报告显示,中国被列为卫生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所以在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中,国家提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其目的就是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影响城乡居民的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公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
2 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2235平方公里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曾经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全市大量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肺结核、破伤风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步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对甲肝、乙肝、麻腮风、无细胞百白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麻疹、A群流脑、乙脑等九种疫苗实施免费接种;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势头,结核病实行免费服药,控制策略覆盖达到10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逐步规范,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列入社区重点管理。现已获得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并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控烟履约工作扎实推进,全市22家医疗机构和56所中小学被评为无烟单位。本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前的8.2/10万降低到目前的1.5/10万,婴儿死亡率降为零,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也落实到位。卫生监督体系向基层延伸,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职业病、放射、学校、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以及血液安全等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但是,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尚有差距。由于外来人口自身流动性等客观原因,目前他们除享有计划免疫接种,结核病管理和其他传染病的管理外,而在慢性病、精神卫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规范管理方面尚未开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外来人员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享有的权利和相应的管理模式。二是不同区域人群公共卫生享有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别。总的来说城镇范围内的卫生资源多与农村,由此造成城镇和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资源有一定差距。三是三级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和能力水平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百姓的健康需求。医学行业是特殊行业,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是疾病诊治的第一要素,由于历史等原因,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卫生服务继续发展的瓶颈,从医务人员的数量来看,以往的医务人员数量的配置是按照户籍人口制定的,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人员质量来看,我市公共卫生和全科医师的数量和能力水平显得相对不足。
要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需要系列的措施来保证,我市刚开始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切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此,就如何保证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顺利开展,本人借鉴国内外和其他县市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在基层开展此项工作以来的经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探讨实际可操作方法。
3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探讨
3.1 加强财政投入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能否得以顺利推进,财政投入是关键。根据2010年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年,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投入从831亿元增长到1277亿元,即人均年1213元的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中,仅98元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应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减少居民个人的卫生费用支出水平。2010年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对我市卫生支出的总费用为16539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按国家规定的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方’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成本保障等的投入。
3.2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顺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提。根据相关权威机构的调查,目前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年轻化不够,其中3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39.4%,远低于临床技术人员的53.1%,并且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50%以上[2]。我市公共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尤甚,市疾病预防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机构人员总数的45.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专业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7%,青年专业技术人员面临断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于一身,目前由于待遇偏低,无法吸引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一些新进的技术人员仅仅将目前岗位作为过渡,一旦取得相应资格后也纷纷离开基层岗位,所以我市目前急需公共卫生和预防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为解决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在提高技术人员待遇的前提下,多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为他们营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可采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送上级培训等手段,加强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要让他们体会到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自身价值在本职岗位上能得到体现。
3.3 加强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帮扶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是尽量提高社会境况最差的那部份人的福利水平,在我市流动人口、残障人员、老年人等群体通常处于弱势地位,是我们工作开展的重点人群。荆州市卫生年鉴显示,2010年外来人口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836.3/10万,是全市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 392.6/10万的两倍多;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孕产妇保健率也均低于本地人口。为充分体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建议政府将外来人口也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范畴,按常住人口拨付经费,体现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同享公共卫生服务。对残障人员、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确保贫困妇女、残障人员、老年人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享有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
3.4 规范慢性病管理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标志。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的目的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人群的期望寿命。目前造成我国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病,最新资料显示,我国以超过9240万的患者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更坏的消息是发病人数不仅因为人口老龄化加剧而增多,并且儿童糖尿病的上升趋势明显[3]。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人左右,由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和严重经济负担。估计从年,由于慢性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将达到5580亿美元[4];由于慢性病的严重危害,国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里将慢性病的管理进行了重点要求,具体内容涉及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我市慢性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目前已经建档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有14861人,高血压患者59482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725人。但目前慢性病建档管理工作刚刚起步,部分社区和乡镇仅仅完成人员培训,工作场地、设置均还没有到位。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必须高度重视慢性病的防治管理,我市应加强对慢病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人员、办公场所、设置设备的配置,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和奖惩措施,使慢病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3.5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全社会性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级层人员的共同参与,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共同遵守,只有这样才能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顺利推进。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推行责任医生制度、丰富健康教育形式、优化公共卫生信息管理方式,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整合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突出重点,统筹考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使各项工作在规范健康的运作下向前发展。
如何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也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大举措,因此建议我市将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近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进行实践和探索,为构建和谐松滋做出贡献。
[1] 张庆军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之管见[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 程茅伟等.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3] 解垩 中国居民慢性病的经济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
本文关键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现在位置:>>>>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点】【医学基因组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优势和特色:
  2001年, 举世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基本完成。这项伟大科学成就将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开始一场新的革命。这场医学革命的特点是, 将在基因组水平而非单个基因上去探究和揭示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多年来, 人们对与遗传因素有关的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与精神性疾病等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决定这些疾病易感性的基因不是一个,而是数个或数十个, 即多基因遗传。每个个体对疾病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所携带易感基因的数目, 携带易感基因数目越多,患病风险就越高。然而, 如何在整个基因组上筛检人类常见疾病、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 则是医学遗传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今,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以及基因组研究所构建的遗传图、物理图、DNA序列图、基因图、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s)图, 单倍型图,则为实现这一研究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基因组医学研究中心自2001年建立之始,以生物信息学为工具,在国内率先开展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定位研究,此领域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
研究方向:  
  该中心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包括以下5个领域: 疾病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预测医学; 基因治疗; 辐射基因组学。
1. 疾病基因组学:疾病基因组学着重研究如何定位和克隆人类常见疾病 (包括精神神经疾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的易感基因,探讨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
2. 药物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主要探讨基因多态性对临床药物治疗反应的影响。通过基因检测指导临床用药及开发基因治疗药物。
3. 预测医学;预测医学主要是利用基因诊断技术在群体中筛检疾病易患个体。针对这些易患个体采取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即可降低疾病在人群中发生风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4.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范围甚广,当前主要开发癌症基因治疗的新技术,由实验动物模型逐步向临床过渡。
5. 辐射基因组学:辐射基因组学主要研究环境辐射对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与辐射致癌的关系。
在上述领域的基础上,随着中心的发展,逐步开展后基因组学的研究,特别是蛋白组学在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中应用的研究,即将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学科带头人:
&&& 尉军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赴英国Wales大学生物精神病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3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4年起,先后多次再赴英国Wales大学从事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2002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从事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多项成果。是我校医学基因组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首席教授。
【博士点】【卫生毒理学博士点】
&&& 卫生毒理学科是在环境病理学和毒理学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在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下,卫生毒理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卫生毒理学科198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被评为白求恩医科大学重点学科。1999年通过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的计量认证。2002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和吉林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卫生毒理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卫生毒理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
&&& 近几年来,卫生毒理学科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持了国家863、973科技子课题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2项,吉林省卫生厅项目8项,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项目5项,长春市科技局项目2项,横向联合项目8项,累计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近三年来招收硕士研究生23人,博士研究生22名,出版教材4部。
学术带头人及主要的研究方向
1、范洪学,男,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干细胞性质与应用: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确立的研究方向,起初的干细胞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度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上,近几年逐渐开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及其应用研究。为造血重建、防癌、防老化以及再生医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理论与应用价值。
2、刘娅,女,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食品毒理学及慢性病发病机制:该研究方向系统地研究了食品毒理学及其生物学效应,微量元素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评价,并进行食物和营养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国际上认可的研究成果。
3、李娟,女,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化学药物及药用植物毒理学与药效学研究,环境有害因素的毒理学研究
4、孙志伟,男,教授,主要研究环境有害因子的遗传毒性及生殖发育毒性,包括重金属对DNA损伤及分子机制,多环芳烃DNA加合物的致突变作用及环境有害因子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制。开展对工程化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进行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促进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减少纳米材料对健康的环境的有害影响。其中,环境重金属毒理学研究方向已获得4项国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属类抗癌新药研究在镉抗肝癌作用基础上,研发纳米粒载药体系作为抗肿瘤制剂,探讨其抗肿瘤机理。纳米材料毒性及安全性评价中,开展对工程化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进行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促进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减少纳米材料对健康的环境的有害影响。内容主要涉及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生物兼容性、纳米材料的生物转运及生物转化、纳米材料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纳米药物、载药体系及药物控释 。
5、牛凤兰,女,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药食同植物与健康:该研究方向多年来致力于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理学和分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菱属菱科植物菱角为切入点,对其化学物质基础、药效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该研究方向已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和成果。
6、叶琳,女,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毒理学和环境基因组学,利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殖内分泌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以及环境相关疾病的易感基因研究。该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 收录4篇,EI收录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
&&& 卫生毒理学基础、分子毒理学、毒理学研究进展、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卫生毒理学、毒物作用分子机制讲座。
【博士点】【放射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情况简介】&
&&& 1960年原吉林医科大学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放射医学专业,并开始招收专业本科生,以适应国防科学和核工业部对放射医学和防护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文化大革命以后,随着原子能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充实和加强了放射医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建设,使这个学科于1984年在国内首批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并于1991年批准为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
  这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10名博士生导师,所属的放射医学学科40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设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形成梯队健全、仪器设备配套、教学实力雄厚、科研水平高,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这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承担科研课题74项,其中&九五&攻关课题3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中日联合课题1项;发表论文800余篇(被SCI引用430余次),出版专著23部(有2部获部级奖);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6项,其中&低剂量辐射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及其机制&研究课题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11个功能研究室,包括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生物学、实验肿瘤学、神经内分泌学、细胞遗传学、放射毒理学、辐射卫生防护学、放射物理学和放射化学。配有9个实验室,包括组织标本制作室、细胞培养室、显微镜室、放射免疫分析室、超净实验室、中试实验室、60钴照射室、X线照射室和中心实验室。现有大中型精密仪器60余台,在教学、科研及对外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博士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点】&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是集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和卫生法学等多学科专业于一体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91年7月。2000年12月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批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06年1月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参加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批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9月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2009年9月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工作中,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评审,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吉林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获准设立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后人才培养基地。
本学科目前由四个教研室组成,分别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信息管理教研室、信息检索教研室和医事法学教研室。学科点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高级实验师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17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余为在读博士;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校内外兼职教师20余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系教师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和参加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社会基金、吉林省发改委,以及吉林大学各类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与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多部,获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多项。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医药卫生领域对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目前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5~20人,博士研究生约5~10人,进站博士后5~8人,在校研究生人数约70~80人;承担公共卫生硕士(MPH)以及吉林大学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培养&人口与公共服务&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已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各级各类卫生管理岗位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该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学术领域:
1.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生活质量评价、医疗保健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社会病防治、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行为与心理健康&&& 网络成瘾、感觉寻求、社交焦虑障碍、生活满意度、人格特征、信息焦虑、职业倦怠、亚健康、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研究等。
3.医院管理&&& 医院领导和组织管理、医院文化建设、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院财务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医院药事管理、医院信息管理、医院技术评估、医院后勤管理、医院风险管理及医院经营管理等。
4.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 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慢性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服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残疾康复、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等。
5.农村卫生服务与管理&&& 农村卫生服务模式、组织体系与网络建设、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农村卫生资源管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农村医疗保障管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等。
6.卫生经济与管理&&& 卫生服务需求供给、卫生服务资源、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总费用核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医疗保险制度、卫生服务价格、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卫生经济政策分析等。
7.卫生政策与管理&&& 卫生政策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卫生政策分析方法及技术研究、卫生决策科学化研究、卫生决策体制与过程的研究、社会公众参与卫生决策的研究、宏观卫生政策、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研究等。
8.卫生信息管理&& &卫生信息资源组织、医学信息存贮与检索、信息计量与可视化、数生物医学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医学信息处理、医院信息管理、医院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病案信息管理等。
9.医学教育管理& &&教学研究与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创新、医学教学方法、医学课程改革、医学教育资源、医学教育技术、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远程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生教育、健康教育研究、比较医学教育研究、教育心理研究、医学教育评估等。
博士生导师
王& 伟& 男& 教& 授& 管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卫生信息技术与管理
曹锦丹& 女& 教& 授& 管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信息管理
牟冬梅& 女& 教& 授& 管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处理与资源共享
李晶华 女 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研究
张秀敏& 女& 教& 授& 医学博士 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卫生政策与管理
梅松丽& 女& 副教授& 心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行为与心理健康
兼职博士生导师
王国强& 男& 卫生部&&&&&&&&&&& &&研究方向: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政策研究
李殿富& 男& 吉林省卫生厅&&&&& &&研究方向:医院管理、社区与农村卫生
许树强& 男&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方向:卫生经济管理、医院管理
李&&斌& 男&新疆医科大学&&&&&&&研究方向:医学教育管理
【博士点】【医学信息学博士点】&
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以信息学、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研究医学领域中的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用于医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门交叉学科。目前,全球3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大学或机构开设了医学信息学培训课程。我校医学信息学科在2011年参加了教育部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并于同年9月顺利通过专家论证,成为我国首个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医学信息学博士点的正式列入招生计划,将 与2013年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
本学科依托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药信息与卫生管理学系。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其他相关学科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学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教学和科研特色鲜明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本学科点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高级实验师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8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余为在读博士,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校内外兼职教师10余人,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系教师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和参加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社会基金、吉林省发改委,以及吉林大学各类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与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多部,获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多项。
我校医学信息学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医学图书情报专业,多年来为国家医药卫生领域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人员,被国内同行专家誉称为&我国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摇篮&。目前,很多毕业于我校医药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在本学科领域及相关行业学术或领导岗位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体现了我校医药信息专业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根据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自2013年起,本学科每年将计划招收医学信息学博士研究生3~5人。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从事医学信息学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
目前该学科博士机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学术领域:
1.医学信息学理论与方法&& 一是对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医学数据(信息、知识)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对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侧重在前者,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信息计量及其医学应用、生物医学数据表达与可视化技术应用、医药卫生决策支持以及医学信息学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
2.医学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 侧重于数字化医药卫生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以及用户利用及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及方法研究,属医药卫生信息化领域的基础性内容。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及要解决的领域问题包括:网络环境下健康及医学信息用户的需求及利用特点;医学信息的知识组织方法;医学信息语义标注及资源库建设等。
3.医学信息处理与资源共享&&&本研究方向关注数字化医疗信息资源、数字化卫生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处理与利用问题,包括基于异构资源集的分布式索引、查询路由、开放链接、互操作及集成、多媒体数字信息保藏、数字资源处理的智能化、语义网络、本体等内容。尤其关注数字化医药卫生信息的标记、搜索、发现、组织、加工、存储、发布、资源共享等处理技术、处理方法方面的研究。
4.医学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以生物医学领域数据信息为对象,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处理的技术方法,挖掘医学数据信息间存在的潜在关联及发现可能的新知识。该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其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内涵极为广泛。特别是在基于生物医学文献的知识发现领域,从理论基础到方法改进以及应用拓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
王& 伟& 男& 教& 授& 博士& 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学理论与方法
曹锦丹& 女& 教& 授& 博士& 研究方向:医学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
牟冬梅& 女& 教& 授& 博士& 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处理与资源共享
张云秋& 女& 教& 授& 博士& 研究方向:医学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硕士点】【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学科点简介】&
&&& 组成,主要从事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教学及科研工作,是培养从事疾病控制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的学科。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3名,助教2名,技师6名。其中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3名,在读硕士学位5名。目前有硕士生导师6名。 本学科自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被批准为硕士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共培养硕士研究生60名,已获得硕士学位35名,在读硕士25名。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级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奖多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 疾病基因组流行病学与分子遗传流行病学
2. 慢性病流行病学及临床流行病学
3. 微生物应用研究
4. 多元分析在医学中的应用
5. 健康评价模型研究
6. 肿瘤流行病学
【硕士点】【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点简介】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由组成,主要从事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和卫生化学教学及相关的科研工作,是培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及卫生监测专门人才的主要学科。本学科点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助教5人,主管技师7人。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9人,在读硕士9人。本学科自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被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6名,已获得硕士学位21名,在读硕士25名。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以及横向联合课题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多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工业毒物对人体危害及防护研究
2.环境有害因素生物效应与机制以及评价技术研究
3.环境有害因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影响
5.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及活性研究
6.药食同用植物与健康
【硕士点】【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点简介】
本学科2000年获准招生硕士研究生,现有硕士生导师4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天然药物资源生物技术毒理
2.保健食品原料资源及其功效物质研究
3.营养与肿瘤
4.胚胎发生中的营养问题
5.食品与保健
【硕士点】【卫生毒理学硕士点简介】
&& 卫生毒理学科是在环境病理学和毒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卫生毒理学科198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被评为白求恩医科大学重点学科。1999年通过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的计量认证。2002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和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学术队伍: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实验技术人员 4人,其中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2人,技师1人。
科学研究: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8项,争取经费100多万元,发表论文及学术会议论文计百余篇,被Sci、EI、ISTP收录4篇。
教学与人才培养: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卫生毒理学基础、卫生毒理学、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程序与方法。近三年来招收硕士研究生23人。
学术带头人与科研方向:
1、范洪学教授:干细胞性质与应用,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干细胞性质与应用: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确立的研究方向,起初的干细胞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度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上,近几年逐渐开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及其应用研究。为造血重建、防癌、防老化以及再生医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理论与应用价值。
2、孙志伟 教授:主要研究环境有害因子的遗传毒性及生殖发育毒性,包括重金属对DNA损伤及分子机制,多环芳烃DNA加合物的致突变作用及环境有害因子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机制。开展对工程化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进行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促进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减少纳米材料对健康的环境的有害影响。其中,环境重金属毒理学研究方向已获得4项国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属类抗癌新药研究在镉抗肝癌作用基础上,研发纳米粒载药体系作为抗肿瘤制剂,探讨其抗肿瘤机理。纳米材料毒性及安全性评价中,开展对工程化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进行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促进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减少纳米材料对健康的环境的有害影响。内容主要涉及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生物兼容性、纳米材料的生物转运及生物转化、纳米材料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纳米药物、载药体系及药物控释 。
3、任淑萍 教授: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探讨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以及拮抗紫外线物质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金属硫蛋白拮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的机制和雌激素在拮抗紫外线导致的皮肤衰老中的作用。
4、郭丽 副教授:干细胞分化与应用,主要研究骨髓、骨皮质、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增殖,诱导其定向分化为脂肪、骨、软骨、神经元样细胞。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对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
5、王欣 副教授:环境有害因素对生物体损伤作用
6、卢日峰副教授: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从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中对可能作为药物的物质进行初步生物活性检测和试验,筛选出高效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并对这种潜在的治疗剂进行安全性评价,解释一些药理学效应及毒性机制。
&【硕士点】【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点简介】
历史沿革: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筹建于1958年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集体转业移交吉林省领导,学校党委根据吉林省的需要,增设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1978年正式建立儿童保健、儿少卫生研究所,方中元教授任主任。1984年因机构改革,儿童保健、儿少卫生研究所改为儿少卫生儿童保健与妇幼保健教研室,侧重于儿童保健的研究和妇幼卫生示范县的技术指导工作。1988年7月白求恩医科大学成立预防医学院, 儿少卫生儿童保健与妇幼保健教研室又改为儿少卫生教研室。1992年,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决定成立妇幼卫生学系,从儿少卫生教研室分出妇幼卫生学系划归第二医学院领导。剩余师资成立新的儿少卫生教研室。2000年,儿少卫生教研室获得硕士学位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授权,建立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点。
教学与科研:。教研室每年承担全日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和临床营养学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成人教育学院和函授教育的儿少卫生学的教学工作以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科研实践的指导工作。每年还为研究生开设高级儿少卫生学课程。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点自成立以来,在科研方面承担多项卫生部科研项目和吉林省的科研课题并撰写论文数百篇。本学科先后承担或参加国家及省市级课题近10项,获得纵横向科研经费7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人才培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主要从事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保健学和妇女保健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培养妇幼保健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的学科。本学科自2000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现有在读硕士生4名。
师资队伍: 儿少卫生教研室现有教授1名,讲师1名,实验师2名,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现任教研室主任为邓伟国教授为硕士生导师。
实验条件:本学科具有研究室两间,可进行分子生物学、组织化学和普通卫生学实验。
硕士生导师
邓伟国,教授,男,57年生人,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89年获硕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
1.胚胎发生发育影响因素与出生发育缺陷防治研究
2.妇幼健康与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措施研究
3.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和儿童健康危险因素研究
【硕士点】【放射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情况简介】
&&&& 1960年原吉林医科大学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放射医学专业,并开始招收专业本科生,以适应国防科学和核工业部对放射医学和防护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文化大革命以后,随着原子能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充实和加强了放射医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建设,使这个学科于1978年在国内首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这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5名硕士生导师(均为副教授),另外10名博士生导师也招收硕士研究生。这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所属的放射医学学科,40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设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形成梯队健全、仪器设备配套、教学实力雄厚、科研水平高,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名。本学科承担科研课题74项,其中&九五&攻关课题3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中日联合课题1项;发表论文800余篇(被SCI引用430余次),出版专著23部(有2部获部级奖);获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6项,其中&低剂量辐射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及其机制&研究课题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11个功能研究室,包括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生物学、实验肿瘤学、神经内分泌学、细胞遗传学、放射毒理学、辐射卫生防护学、放射物理学和放射化学。配有9个实验室,包括组织标本制作室、细胞培养室、显微镜室、放射免疫分析室、超净实验室、中试实验室、60钴照射室、X线照射室和中心实验室。现有大中型精密仪器60余台,在教学、科研及对外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硕士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点情况介绍】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91年7月。2000年12月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批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集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和卫生法学等多学科专业于一体的教学和科研基地。
本学科依托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信息管理教研室、信息检索教研室和医事法学教研室。学科点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高级实验师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17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余为在读博士;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校内外兼职教师20余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系教师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和参加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社会基金、吉林省发改委,以及吉林大学各类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与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多部,获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多项。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医药卫生领域对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目前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5~20人;承担公共卫生硕士(MPH)以及吉林大学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培养&人口与公共服务&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已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各级各类卫生管理岗位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该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学术领域:
1.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 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生活质量评价、医疗保健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社会病防治、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font color="#.行为与心理健康&&& 网络成瘾、感觉寻求、社交焦虑障碍、生活满意度、人格特征、信息焦虑、职业倦怠、亚健康、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研究等。
3.医院管理 &&&医院领导和组织管理、医院文化建设、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院财务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医院药事管理、医院信息管理、医院技术评估、医院后勤管理、医院风险管理及医院经营管理等。
4.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 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慢性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服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残疾康复、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等。
5.农村卫生服务与管理&&& 农村卫生服务模式、组织体系与网络建设、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农村卫生资源管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农村医疗保障管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等。
6.卫生经济与管理&&& 卫生服务需求供给、卫生服务资源、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总费用核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医疗保险制度、卫生服务价格、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卫生经济政策分析等。
7.卫生政策与管理&&& 卫生政策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卫生政策分析方法及技术研究、卫生决策科学化研究、卫生决策体制与过程的研究、社会公众参与卫生决策的研究、宏观卫生政策、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研究等。
<font color="#.卫生信息管理&&& 卫生信息资源组织、医学信息存贮与检索、信息计量与可视化、数生物医学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医学信息处理、医院信息管理、医院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病案信息管理等。
9.医学教育管理&&& 教学研究与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创新、医学教学方法、医学课程改革、医学教育资源、医学教育技术、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远程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生教育、健康教育研究、比较医学教育研究、教育心理研究、医学教育评估等。
硕士生导师
张秀敏& 女& 教& 授&&&&&&&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
梅松丽& 女& 副教授&&&&&&&研究方向:行为与心理健康
李晶华& 女& 教& 授&&&&&&&研究方向:健康管理,卫生政策研究
于洗河& 男& 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卫生服务,医院管理
王& 伟& 男& 教& 授&&&&&&&研究方向:卫生信息计量与评价
曹锦丹& 女& 教& 授&&&&&&&研究方向:卫生信息组织、服务与管理
牟冬梅& 女& 教& 授&&&&&&&研究方向:卫生信息处理与资源共享
于双成& 女& 教& 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管理,医学研究方法
张云秋& 女& 教& 授&&&&&&&研究方向:医学信息检索,知识发现
李玉玲& 女& 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存贮与检索
杨淑娟& 女& 教& 授&&&&&&&研究方向:卫生法律制度研究
石东风& 男& 教& 授&&&&&&&研究方向:卫生法学研究
兼职硕士生导师
李殿富& 男& 吉林省卫生厅& 研究方向:医院管理,社区与农村卫生
张东航& 男& 吉林大学一院& 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医学伦理研究
郭齐祥& 男& 吉林省卫生厅& 研究方向:医政管理,卫生法学研究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