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毕业改名前改名

上大学后想改名遇麻烦 年满18岁不能轻易改名_新浪山东教育_新浪山东
上大学后想改名遇麻烦 年满18岁不能轻易改名
大众网-齐鲁晚报评论
  家住烟台市福山区的陈先生,他的儿子在一所专科院校上学,户口本上的名字是陈浩,而学籍的名字是陈靖凯,陈先生想到派出所把儿子的名字改一改,但是民警却告诉他改不了。
  陈先生说,他儿子刚出生时起名陈浩,后来改名陈靖凯,生活中一直用陈靖凯这个名字,上学时登记的学籍的名字也是陈靖凯,户口本上存在一个曾用名和一个现用名。现在陈先生的儿子户口本上的名字是陈浩,而学籍的名字是陈靖凯,在学校里登记各种信息都很麻烦。
  近日,陈先生想把儿子的名字改过来,可是到了当地派出所后,民警说大中专院校学生不允许更改姓名,他儿子的名字改不了。
  年满18岁,不能轻易改名
  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一般不能轻易更改姓名。确需改名的(如父母离异等),经过本人人事档案部门同意后,才可以提出申请,更改姓名,并且原则上每人只有一次更改姓名的机会。民警介绍说,现在到公安部门申请更改姓名,如果不能提交合理的申请理由,公安部门一般是不受理的。之所以如此严格管理,主要是防止居民通过更改姓名来规避一些法律责任。
  成年后改名,涉及方面多
  同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百琛说,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更改姓名,但是不能影响社会基本秩序。公民自行更改姓名,如果不经公安机关批准公示,所改的名字就不能用于公众行为中。公民成年后再改姓名,涉及的方面会比较多,例如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很多资料都需要更改,这会给国家行政机关增加很多的工作量,不利于社会管理。另外,更改姓名后,也可能会牵扯到一些经济纠纷,因此国家才会出台一些细则,严格管理姓名权。
新浪山东教育频道官方微博。旨……
新浪山东官方微博。旨为山东网……
加新浪山东微信为好友十天内免登录
大学改名 底气不足
前不久,河南省有7所建于几个地级市的高校宣布准备更名,校名前缀全都由地方变成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新乡医学院更名为河南医药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人文科技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文理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工商学院,等等。有人声称这样显得“高大上”,提升了几所高校的地位。但也有人质疑新校名没了地方特色,还叫人弄不清学校在哪儿,尤其那个“河南师范学院”,很容易跟在新乡的“河南师范大学”搞混。这几所高校如此改名能否给人升级的印象?暂且给她们一点时间吧。不过,相关各位学校领导应该找到了“升级”的感觉,地市级摇身一变就成了省级。至于说校名的地方特色,中国的大学有几所因地方特色而扬名的?“南阳师范学院”改名“河南文理学院”,招生时更容易唬住人,是抑或不是?也许有人还会问,好好的“师范学院”为何要改称“文理学院”、“人文科技学院”?这就是风向标,师范不吃香了,教师资格以后每隔5年要重新申请,饭碗不结实了,本来就工资不高地位不显,这样一来就更没多大吸引力了。再说师范院校要的财政补贴多,政府的负担当然也就大了。对教育投入,政府有人算得很精明。教育厅在替政府考虑和为学校以及学生服务这两方面,一般优先选择哪个?你懂的。冠以“河南”的高校一个又一个,星罗棋布于中原大地,“河南”高校连锁店似的,这不就打造出“河南”这个教育大品牌了吗?据了解,近5年,全国就有250多所高校更名,几乎平均每周就有一所高校改名,各位脑袋里关于高校的记忆需要不停地刷新—《1984》中大洋国的温斯顿一样。高校改名成了一种新潮流,简直大势所趋,教育部的档案室不知道又该忙成什么样了。据说院校更名能用“中国”就不用“华东”,比如叫中国计量学院就比叫华东计量学院听起来气派大,能用“西南”就不用“四川”,叫西南科技大学就比叫四川科技大学响亮,还有华中、华南、华东、华北等等。要说这么多的大学都在“升级”,岂不就意味着中国大学水平大幅提升?那就继续改吧,改得神州大地到处都是世界一流大学,把哈佛、耶鲁都比下去才好呢。可能吗?拼得过已故相声演员马季的“宇宙牌”香烟么?河南这次大学更名也曾经公示,有关方面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能否也予以公示?这些大学改名,究竟是要给河南增光的,还是要沾“河南”光的?不如搞个民意调查,看看有多少人支持高校改名,反正我是要投反对票的。在我印象中,这些年那么多国内大学不是改名字就是改大门,帽子越戴越高,大门越修越豪气,完全就是做表面文章,纯粹是面子工程,这些既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改善服务学生方面也同样于事无补。如此老在名头上有浪费不完的精力,就像一个三流演员没有底气,这回把心思都用在化妆上,能哄住几个人?有人说高校“升级”更名有利于招生,可这招数也太烂俗太八卦了,他用你也用,难免给人拉大旗作虎皮的印象。如果只是改了名字,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提高,人家学生来了岂不大呼上当?这于大学的名誉何益之有?难道只要哄来人收来学费就算大功告成?把教育当生意做,还不讲诚信,也太无耻了。换大门是要花钱的,学校改名也是要付成本的,那么多大学改名的成本有多大,也许难以算得清,拿来够做多少项目的科研经费?或者,够资助多少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办教育办大学,还是不要玩花架子瞎折腾的好!换个角度看,河南这几所高校改名对所在地市未必是好事,一个地方的教育也代表一个地方形象的一面,高校的地方特色被抹掉其实也等于抹掉了当地形象的一面。比如“南阳师范学院”一旦更名,不仅这个学校的历史特色被忽略,诸如代表南阳当地的文化历史的张衡、张仲景、汉画砖、武侯祠、独山玉等等,也都失去了让人联想的机会。要求更名的究竟是学校,是当地政府,还是省教育厅?学校改名字,而且越改越没特色大概也算是当代中国的一个传统。大学要改名,全国各地城市中小学好像从1950年代就开始改名了,全都是以序列命名,中学是一中二中三中……我听说某大都市就有个一六一中,叫着实在拗口,要是一个城市有数百所中学,也都这么排下去,排出个二百五中、六六六中,岂不成了笑话?小学也是一小二小三小……排下去,近些年有的县城扩建中,把圈进城区的原郊区小学也都改以序号冠名,弄得人走到门口也不敢进去,这样排究竟有个什么意义?或许这样看学校数量一目了然,攒数据证明县城够大能升级,比较容易给验收团留下深刻印象?那跟教育毫无关系。本该有文化的地方却个个都改成最没文化的名字,我甚至觉得这有点反文化,就跟监狱里叫囚犯代号似的。我对这种命名方式有点过敏。说到县城升级,我不由得又想起跟各类学校改名一样的行政区划变更,什么撤乡设镇、撤县设市、划城分区,等等,我国各地的行政区的调整一直没有消停,行政区划来划去,分分合合,某些行政区被撤销后又被恢复,某些行政区升级更名,很多地方的行政区名称都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还变了不止一次,真能折腾。这一切都很必要吗?全国因此需要换多少个公章多少个政府几个招牌浪费多少资金?行政区变更之后,各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沾了几个百分点的光?不知道是否有比较靠谱的数据。这大概也算是一个“传统”,中国行政区划随着朝代更替自古至今不断变更,研究历史者怕是也很头疼。如今这传统更加发扬光大,那边上上下下各级政府忙着“升级”,这边众多高校更是当仁不让,“名不正言不顺”乎?孔老夫子在天之灵看到这般光景,是笑是哭是烦是怒?改校名在中国称得上时髦了,算是一种潮流,但也仅仅是中国特色。时不时就有人大喊跟国际接轨,搞教育时则把那轨抛到九霄云外了。国外学校改名字要是也这么热闹,那么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要落后了,统统挂上“美国”甚至“国际”“世界”之类的牌子,至少也得冠上“美东”“美西”才有派头啊。牛津剑桥都该冠以“英国”,哈佛、耶鲁应挂上“美利坚”名头,是不是更响亮?但是,人家没心思玩这把戏,是否会乜斜一下眼角朝咱这儿冷笑一声— 中国的八卦功夫?啥时候能练出个令人叹服的名堂?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HN041
参与网易房产电商、尊享惊喜购房优惠!
  网易购房直通车打造舒适看房、放心买房的一站式贴心服务,直通车网友可享受合作楼盘的独家额外购房折扣优惠。
报名方式:1、直接拨打 400-0报名; 2、或填写以下资料进行网上预约:
手机号码:
楼盘名称: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昨天,郑州的天空再现火烧云,根据预报,今天到25日全省气温将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改名前后最令人犯晕的60所中国大学(组图) (1/60)
提示:键盘翻页 ←左 右→
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点评:改名好久了,但是现在公交车报站名,也一律还是“钢院”,搞得这里的学生好郁闷。不过郁闷归郁闷,人家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叫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总不能再跟人抢吧?何况,论实力,恐怕也该有自知之明吧。这么个好ID,结果录取外地考生分数老高老高的。06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超过第一批30多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盘点那些改名之前校名土得掉渣的大学 - 今日头条()
近几年,很多大学都在卯足劲申请改校名,不少大学校名改动之后,立马高大上,分数一路飙升。今天高分网高考小编就来八一八,哪些大学在改校名之前土得掉渣,改完之后校名高大上。1、原名:鹭江职业大学,改名后:厦门理工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厦门市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已有26年办学历史。学院现有思明和集美两个校区。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的蜂巢山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毗邻南普陀、厦门大学[微博]。集美校区位于集美文教区,占地1000余亩,已于2005年启用。思明校区依山傍海、草木繁茂、恬静雅致。集美校区现代化建筑群簇拥而立,气势磅礴、设施先进。都是读书求学的好去处。2、原名:北京广播学院,改名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原名北京广播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专业建设理念。3、原名:成都气象学院,改名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51年,原名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报请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院英文名Chengdu University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CUIT。4、原名:岳阳师范学院,改名后: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岳阳,处名山名水名楼之间,得“求索”“忧乐”文化之精髓,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办学条件得天独厚。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湖滨大学是外国人在湖南最早创办的三所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湖滨大学留在岳阳的部分改为岳阳师范学校,1975年改为湖南师范学院岳阳分院,1978年改为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岳阳市人民政府创办岳阳大学,由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题写校名。1999年3月,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岳阳大学及岳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岳阳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5、原名:湛江水产学院,改名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法、经、管、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基础理论学科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2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7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南海经济开发和濒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6、原名:南方冶金学院,改名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家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与就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7、原名:天津纺织工学院,改名后: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历史悠久,最早的系始建于1912年,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已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瑞士、芬兰、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共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微博],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地区留学生来校深造。8、原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改名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源自上世纪30年代,其前身是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历经了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952)、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为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70年奉命迁至镇江)、镇江船舶工业学校()、镇江船舶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1999年学校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学校,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我校。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诸学科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大学。9、原名:青岛海洋大学,改名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微博]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1年2月,国家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重点建设中国海洋大学,使之成为具有显著的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10、原名:浙江丝绸工学院,改名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现为中央和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为主管理。学校坐落在经济繁荣、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199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5月,经教育部同意,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前身蚕学馆创办于1897年,为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百年办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和求是笃实的校风。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1995年开始与浙江大学[微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同年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000年获得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已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以及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想了解更多高考备考资讯和升学信息?& 立即关注微信号(长按可复制):higaokao
中小学家长分享平台,提供专业及时的小升初、中考、高考、亲子活动、家庭教育、家长话题等信息
“零点高三”每天发布志愿技巧、专业解析、院校选择、高考心理和高考资讯等相关内容。
点滴积累,改变学习,让梦想腾飞
退休教师夫妻二人组,三十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熟悉校园教育环境的所有细节,热爱文字,纯分享各类干货!
孕育、育儿、亲子成长之路,宝妈原创,欢迎关注
酷学网是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开放的在线教育直播平台,汇集新东方顶级名师时刻为你在线直播。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微信扫一扫
关注【遇事找法】随时随地获取法律帮助与生活法律热点常识
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可以在上大学之前改名字吗?
我今年刚高考完,想在上大学之前改名字,请问需要什么材料?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吗?
福建 龙岩 上杭县发表时间: 10:58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后解答该咨询。
微律云服务平台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其它回答共 2 条
可以申请改名,但是会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回答满意,请按采纳!
律所:福建九信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1:17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改名会给你造成很多麻烦,要慎重。
律所:福建诺佳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6:38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改名上大学
其它相关词条:
遇到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律师回复后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验证码错误!
用户登录 |
记住登录状态
找法推荐律师
吉安优秀律师
专长:其它
相关法律帮助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毕业改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