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教育网三大城市建设给蒙城教育网带来了什么变化

近期,省级主流媒体连续推出多篇蒙城报道_蒙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418贴子:
近期,省级主流媒体连续推出多篇蒙城报道收藏
近期,安徽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安徽日报连续推出多篇新闻,报道蒙城经济、社会、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发生的新变化,为扎实推进美好蒙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8月25日,安徽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报道了蒙城县孝老爱亲模范舒玉贞的感人事迹。舒玉贞是庄周办事处后楼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多年来,她不离不弃照顾伤残的丈夫,同时,用无私的母爱让下肢瘫痪的儿子无忧地度过每一天,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孝老爱亲模范。8月25日,安徽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报道了蒙城县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情况。报道称,今年以来,安徽各地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过程中,把建设和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努力让美好乡村成果长久惠及农村群众。蒙城县各乡村就采取了专职保洁员与农户轮值清扫的办法,鼓励和动员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美好环境。8月28日,安徽日报B2版报道了庄周办事处投资60余万元建设小区“幸福生活e站”,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好做法。报道称,庄周安置小区871户居民,是近年来在城市新区建设中搬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为引导被征地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给小区居民搞好服务,庄周办事处于今年5月份投资60余万元建设了小区“幸福生活e站”。作为人口与计生服务体系重要载体的 “幸福生活e站”,内设综合服务大厅、家庭健康生活指导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儿童乐园、益智空间和亲情视频等多媒体网络室。8月30日,安徽日报A2版以图片形式报道了“安驰新生产线调试”的新闻。报道称,位于蒙城县东关开发区的安驰新厂区占地1025亩,总投资13.6亿元,规划产能15万辆,其中小卡5万辆、小客10万辆。新厂区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120亿元,带动5000人就业。8月30日,安徽日报B2版报道了蒙城构建食药监管网络的消息。报道称,为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管,蒙城县近日在全县19个乡镇、场、办事处、园区挂牌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办公室,54名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员、监督员,580名村级(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正式上岗。之后,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组织开展“四员”业务培训,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发挥基层监管人员“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9月2日,安徽日报B2版报道了涡河蒙城段恢复通航的消息。报道称,9月1日,大批装满沙石的货船,有序通过涡河蒙城船闸驶往上游。自8月28日起,由于淮河水位大幅上升,涡河蒙城段水位得以抬高,达到正常通航条件。因涡河水位急剧下降,8月5日起,涡河蒙城闸下游全面断航,1000余艘装满沙石的货船无法行驶。9月3日,安徽日报B2版报道了蒙城资助贫困生上大学的消息。报道称,日前,蒙城县举行2013年度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金发放仪式,全县800余名贫困大学新生受到资助,顺利跨入大学校门。今年,该县为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捐资助学活动。通过个人申报、单位审核等程序,县资助办公室收卷506份,审核通过444人,发放资助金额52.2万元。同时,中央彩票公益金、县政协、县总工会、社会爱心企业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捐资助学活动,目前全县已筹措资助金额120.8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832人。(葛新爱)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蒙城县科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经省安监局批准成立的合法安全培训机构,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具体情况为企业量身设计安全培训课程。
LOFTER精选
蒙城安全培训推荐阅读:
阅读(569)|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蒙城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蒙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
blogAbstract:'&&
蒙安办[2011] 40号
关于举办全县农村建筑施工安全知识培训班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庄周、漆园办事处,白杨林场,范集工业园区,县直各有关单位:
&&&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村镇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广大建筑施工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有效预防、减少农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市安委办《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的通知》(亳安办明电[2009]9号)要求,经县安委办、县住建委研究决定,共同举办全县村镇建筑施工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培训对象和培训条件
&&& (一)培训对象:
&&& 全县未经过培训及2008年参训安全资格证书已到期的村镇建筑施工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9,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true,
hostIntro:'蒙城县科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经省安监局批准成立的合法安全培训机构,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具体情况为企业量身设计安全培训课程。',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蒙城县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蒙城县声明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位于西北部,地处中部,属于淮河流域战略要地,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230万亩,辖15个、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始建于,是一代先哲庄子故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三星街、、东西怀德桥等文物古迹及景点。著名相声表演曾在此挂职担任。蒙城是中国楹联之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外文名称Mengcheng别&&&&名漆园、山桑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安徽省亳州市下辖地区3个街道、14个镇、3个乡政府驻地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周元西路电话区号0558邮政区码233500面&&&&积2091平方公里人&&&&口132万人(2010年)方&&&&言气候条件半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尉迟寺遗址、庄子祠、万佛塔等车牌代码皖S名&&&&人庄子、刘金定、高皇后、马玉昆等行政代码341622
夏为禹贡豫州之域,商为汤都,称北冡。西周称漆邑。公元前595年归楚,称楚北地漆园。
秦属砀郡。汉初,分西北境为梁国蒙县,东南境为沛郡山桑县。三国时,属魏谯郡山桑县。东晋侨置蒙县,仍属谯郡。
南北朝时,属宋山桑县。南齐仍为山桑县。
北魏皇兴元年(467),废山桑县建置涡州,为州治所。在漆园故城建置涡阳县。
太和年间(477—499)置南兖州于涡阳(今蒙城涡河北刘寨)。
梁大通二年(528),梁改置涡州为西徐州,后置北新安郡,均为州、郡治所。
东魏武定八年(550),置南谯州,仍以涡阳为治所,并山桑、蒙县为蒙郡。北齐复称蒙县。
隋开皇十六年(595),称淝水县;大业七年(611),改淝水县为山桑县。
唐天宝元年(742),正式定名为蒙城县。此后,虽归属屡有变更,但县名一直沿用未变。
五代时,为河南道亳州蒙城县。
宋代,先后属安丰军、亳州、寿州。交通区位图
元代,属总管府安丰路。明代,属凤阳府。
清代,先后属凤阳府、亳州、颍州府。
民国元年(1912),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淮四道(道尹驻凤阳县)。
民国17年3月,直属安徽省。
民国21年10月,属安徽省第六(泗县)行政督察区。
民国27年6月,属安徽省第三(阜阳)行政督察区。6月中国共产党建立板桥区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3年12月,蒙城县北境归宿蒙县,属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民国34年12月,宿蒙县属华中区第八行署。
民国36年6月,宿蒙县属豫皖苏区第三行署。11月,县南境归蒙城县,属豫皖苏区第六行署。
民国38年3月,裁撤宿蒙、宿怀、蒙城(涡河南)、涡阳4个边区县,设蒙城县,原蒙城辖区恢复,属豫皖苏区第六行署。4月12日,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日,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日,属安徽省阜阳地区。
1996年,阜阳地区改市,属安徽省阜阳市。
2000年6月,地级亳州市建立,属安徽省亳州市。[1]蒙城县自唐天宝元年(742年)创设时就承续隋初的涡阳县,开皇中易名肥水县,大业时易名山桑县的旧疆。清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划原属蒙城县田桥以西约700平方公里土地入新设的涡阳县,是该县行政区域的第一次大削减。日,将该县所属望疃区的望疃、周集、中疃、高隍、蒋疃、芦沟6个公社,即张寨以西约240平方公里划入新设的利辛县,是该县疆域的第二次大削减。该县疆域变迁的还有民国37年(1948年)6月,将岳坊、马集一带划入涡阳县蒙西区。1938年3月,将该县枣木桥划入怀远县,古路岗划属凤台县,共约划出50平方公里。日,将原属蒙城县茨淮新河以南老大兴集及瓦房、香山、赵王、大刘、水牛周等村计30平方公里划入凤台县;将原属凤台县的谷堆李、刘园村约1平方公里划入蒙城县。经过上述变迁,形成今天的县域。[2]新成立之初,全县划分为10个区,155个乡,700个。其后,全县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85年底,全县划分为11个区,1场1镇,分辖49个乡,2个(乡级),4个办事处,566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5729个村(居)民小组。
1986年至日前,全县没有变化。日,撤区并乡,全县划分为23个乡镇(场)。2003年底,全县有25个乡(场),下辖562个行政村,13个社区。[3]
截至2012年,蒙城下辖12个镇、2个乡、3个街道、1个、1个林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蒙城县位于西北部,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
西北距亳州市105公里,东距蚌埠市93公里,南距淮南市116公里,距合肥市213公里,北距淮北市100公里,东北距宿州市66公里,西南距阜阳市89公里。
1999年与周边县市联合勘定、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法定界线是:县城东23公里至沟北陶,接蚌埠市怀远县境,边界线长86840米;西14公里至何庄,接利辛县境,边界线长52156米;西北23公里至田桥,接涡阳县境,边界线长52200米;北21.5公里至陈家庄,接淮北市濉溪县境,边界线长57530米;南36公里至常兴大桥,接淮南市凤台县境,边界线长33995米。
全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总面积1.52%。[4]蒙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温和,分明,光热资源丰富,较长,雨量适中,但时空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据县气象站年观测资料记录测算,年均气温为14.8℃,历年极端温度为-23.3℃至40.3℃,年均无霜期211天,降821.5mm,日照时数2341.2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53%,太阳辐射地面每平方厘米124.8千卡。[4]蒙城县有淝河、涡河、、茨淮新河,均属淮河水系。地表水年平均水量4.79亿立方米,供需比1.91:1。淝河境内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涡河境内全长59公里,流域面积约700平方公里,是县内主要的水运航道,可全年。在县城北河道上建有船闸、节制闸、分洪闸。蒙城港可停泊500吨级。芡河境内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约700平方公里,茨淮新河是一条人工河,1970年开挖,1976年通水,上宽230米,底宽200米,深8米。境内全长35公里,约140平方公里,可常年通航。
另外蒙城县城内和三义镇各有一处矿泉水矿产地。蒙城县地处江淮腹地,丰富,主要分布在涡河以北地区。蒙城县许疃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1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约9.1亿吨,预测深部资源量约0.5亿吨,勘查控制深度-800米。煤质以中至高灰分、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气煤和肥煤为主,含少量的焦煤及粘结煤等。已建成许疃煤矿,赵集煤矿、童庄煤矿正在进行前期开工准备。蒙城境内有以下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区:涡阳县西阳镇—蒙城县小涧镇铜、金多金属矿一般勘查区(面积121.02平方千米);利辛县~蒙城县铁矿一般勘查区(面积885.87平方千米);蒙城县桂寨地区铜、金多金属矿一般勘查区(面积74.82平方千米);蒙城县西贾庄—罗集铁矿一般勘查区(面积296.3平方千米)。
蒙城县西贾庄—罗集铁矿勘查区经钻孔验证,有多个钻孔见到了达工业品位的铁矿体和金矿体,铁矿体平均品位最高达41.9%,金矿体平均品位最高达11.24克/吨。   经过勘查研究,推断西贾庄铁矿为一沉积变质加热液改造型铁矿床,预测铁矿石资源储量约1000万吨,为一中型矿产地,是皖北找矿的一个新突破。同时,金矿勘查也有着很好的前景。明成化年间(年),1万佛塔522户,10250口,每平方公里约6人。嘉靖年间(年),3138户,47334口。万历九年(1581年),10379户,23723口。万历二十二年,38721丁(明制年满18岁计入丁口)。
清五年(1648年),14564丁。顺治七年,15327丁。顺治十五年,16904丁。元年(1622年),18174丁。康熙六年,20459丁。康熙十年,23643丁。康熙五十一年,36229丁。乾隆十七年(1752年),35988丁。二十六年,38686丁。二十四年(1819年),418372人。同治四年(1865年),5万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55446户,282373人。
民国5年(1916年),64446户,337840人。民国8年,397280人。民国17年,422635人。民国18年,440396人。民国19年,439163人。民国21年,436703人。民国22年,72735户,433779人。民国23年,75321户,458759人。民国28年,513051人。29年,79797户,493830人。民国32年,466594人。民国34年,74950户,522644人。
后37年内,人口净增30万,年均8125人。其中:前17年(年)因50年代末非正常死亡、招工及外流约10万人。1965年划给利辛县7万人。全县人口未增。中间15年(年),净增24.8万人,年均1.66万人,增长率25‰。后期5年(年),由于人口基数大,传统生育观不易改变,60年代高出生率的人口进入生育期,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控制增长,仍净增5.5万,年均1.1万人,增长率约13‰。[5]
万人,万人。2003年,全县总人口119.03万人。其中男性62.4805万人,女性56.5495万人。人口12.77‰,死亡率5.55‰,人口自然增长率7.22‰。农村人口1059377人,占总人口89%。城乡居民以汉族为主,以回族为主。2003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892人,占总人口的0.07%。截至2012年,全县总人口132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9亿元,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增长31%;财政收入17.3亿元,增长20.2%;财政支出40亿元,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8亿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8170元,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7%。[6]蒙城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以棉花、、为主。全年粮食面积350.5万亩,比2011年扩大21.7万亩;油料面积8.5万亩,比2011年增加1.4万亩;棉花面积3.1万亩,下降0.4万亩;蔬菜、瓜果面积33.8万亩,增加5.2万亩。粮经比为86.7:13.3。
全县小麦面积152.2万亩,单产503公斤,总产76.5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121.2万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夏粮77.9万吨,增长5.3%;秋粮43.2万吨,增长5.0%;油料产量3.3万吨,增长39.7%;棉花产量0.3万吨,增长2.9 %;蔬菜产量63.4万吨,增长9.6%;瓜果产量9.5万吨,增长10.2%。
年粮食产量及增长
全县已累计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6.76万亩,同比增长39.5%。农村专业合作社673家,同比增长17.5%。规模养殖场4146家,同比增长29.5%。
2012年完成成片造林15200亩,其中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长防林建设任务3000亩;新建绿色长廊160公里,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1万亩,建设绿化示范新村5个,完成林木良种育苗2100亩。
2012年牲畜存出栏有所增加,其中生猪出栏74.9万头,增长4.0%;存栏38.5万头,增长10%。黄牛出栏3.31万头,增长2.9%;存栏2.96万头,持平。山羊出栏33.5万只,增长7.4%;存栏18.9万只,增长4.0%。家禽出栏404万只,增长10.7%,存栏162.2万只,增长7.5%。肉类总产量75096吨,禽蛋产量12910吨,分别增长3.7%、11.2%。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909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2%,实现可比价增加值444085万元,增长6.2%。
2012年化肥施用量(按实物量计算)295072吨,增长1.7%;农村用电量16510万千瓦时,增长5.0%;农用薄膜使用量2280吨,增长24.2%;农用柴油使用量19806吨,下降13.2%;农药使用量1713吨,下降6.4%。[7] 2012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4.45亿元,增长1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31家,比上年净增61家。“125工业振兴计划”承担企业28家,比2011年新增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4.17亿元(快报数据),增长20.6%。全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6.06亿元,同比增长68.5%。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轻工业52.96亿元,增长33.6 %;重工业64.85亿元,增长22.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1%;产销率为99.8%,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利润总额7.6亿元,增长5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13.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125”工业振兴计划承担企业支撑着蒙城工业经济的发展,28家“125”工业振兴计划承担企业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5.3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的63.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69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的63.8%;实现税金3.43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的83.3%;完成利润6.78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的89.6%。 2012年,全县8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开发面积7225.4亩,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9亿元,新增工业性投入24.64亿元;新签约项目109个,协议投资金额48.9亿元;新入区工业项目123个,计划投资总额46.37亿元,实际投资总额24.34亿元;共有工业企业321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54个;工业企业实现税金6081.6万元,吸纳社会就业人数24003人。
全县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8家。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2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228万元,比上年增长82.5%。[7]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5848万元,比上年增长40.9%。从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9234万元,增长37.8%;农村非农户投资126614万元,增长55.7%。从产业看:一产投资15774万元,增长74.7%;二产投资460644万元,增长60.1%;三产投资439430万元,增长24.4%。从主要行业看:制造业完成投资413550万元,增长83.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完成投资37722万元,增长0.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完成投资1630万元,下降90.1%;采矿业完成投资9372万元,下降13.2%;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95472万元,下降15.1%;水利、环境及公共管理业完成投资93206万元,增长244.7%。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807万元,同比增长16.0%(同口径比较)。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16497万元,占消费品总额的17.8%,同比增长12.0%;零售业实现461905万元,占消费品总额的70.4%,同比增长16.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7405万元,占消费品总额的11.8%,同比增长26.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来看,农村市场和县级市场基本同步发展, 县级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4741万元,同比增长17.9%;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1066万元,同比增长13.5%。
2012年,我县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08108台,销售额3.17亿元,财政补贴资金3972万元。摩托车下乡产品销售5684辆,销售额3400万元,财政补贴资金368万元。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51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9%。全县共有19家从事出口企业,其中加工业企业10家,贸易流通企业9家。出口产品主要有纺织品、服饰、化工制品、轻工制品、汽车等。
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12546万美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346万美元,同比增长64.0%。
2012年共引进市外资金124.29亿元,增长59.6%。共新签约落地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协议总投资120.8亿元。其中新落地在建工业项目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总投资10亿元;5-10亿元项目1个,总投资5亿元;1-5亿元项目18个,总投资24.98亿元;新落地在建项目的一、三产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40亿元;5-10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16.38亿元;1-5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7.8亿元。
2012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815人次,其中外国人1245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52.35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247.3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6.98亿元。旅游总收入17.08亿元。星级饭店个数4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248个,2个AAA级景区。[7]城南新区蒙城条件便捷。东距京沪铁路中心站蚌埠市90公里,西临京九铁路中心站阜阳市90公里,南毗淮南,北邻淮北,南京至洛阳高速横穿东西,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县城,涡河、茨淮新河经淮河通江达海,长年通航。位于皖北六个地级市的中心位置,半径100公里内拥有3000万的密集人群,消费市场广阔。
截至2012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2101.92公里,其中县道335.52公里,乡道933.28公里,村道833.12公里。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登记不断提高,全县等级公路1905.1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0.6%,其中三级公路里程332.32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5.8%;四级公路1572.83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4.8%。全县公路桥梁922座、14440.56延米,其中危桥195座,2012年改造危桥31座。
全年公路客运量2373万人,增长18.8%;公路货运量5159万吨,增长19.1%;公路客运周转量168693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2155443万吨公里;全县水路航运里程102公里,货运量145万吨,货运周转量63859万吨。各类运输船舶292艘,运输船舶载重量15.67万吨。[8]文庙文庙又称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公元1284年),是封建时代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
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灵星门、泮池、泮桥(以上待建),大成门和大成殿,灵星门正对青去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灵星门的西南侧有一井,名圣井“圣井甘泉”为蒙城八景之一。大成门东连名宦祠,西接乡贤祠。大成殿前两侧有东西配庑,殿东为节孝祠,殿西为忠义祠。东院是文昌阁,西院是明伦堂。
大成殿,原名先帅殿,又称圣人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宽五间,进深三间,为山以顶抬梁式建筑,九檩十八架,四十二檐墩,用巨杉作栋梁,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殿内外上下重油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我们淮北地区最为宏伟、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从前,殿内正中供孔子神龛牌位,两旁置颜、曾、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殿上方悬着康熙,乾隆皇帝御书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三块匾额。殿前阅台高一米余,上有一圈汉白玉栏杆,中间和两旁有石阶供人登临。 东西廊房各七间。为灰色筒孔覆顶,车房原供孔子三千弟子,西房原供历代贤孺牌位。
大成门又称戟门,面阔五间,是通向大成殿的过道门。在其东面的名宦祠原供苏舜饮,丰稷等在蒙城有政绩的官吏,西面的乡贤祠原供庄子、何惟等地方贤土。坐落在蒙城县马集镇境内,晚清一品当朝府邸。马公府现存房屋46间,分前后两进院子,后院又分为东西两院,整个建筑为“品”字型,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砖木框架结构,房梁一般为三层垛梁,存有大量砖雕、木雕,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马公府
马玉昆字景山,蒙城县人。1874年随左宗棠抗击阿古柏分裂势力和沙俄侵略军,转战16年,收复城池十余座。1894年驻防旅顺。甲午战争爆发,统毅军赴朝鲜对日军作战。1899年为浙江提督,1900年任直隶提督,率部英勇抗击八国联军入侵,加封。1908年病逝于通州,追封太子太保,谥封忠武公。
2009年蒙城县委、县政府拨款修缮,现为蒙城县教育基地。[9]尉迟寺尉迟寺遗址位于亳州市蒙城境内,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聚落遗存,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从1998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2次发掘,共出土各种石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晚报、新民晚报、文化周报及北京、河北、、安徽等其他几十家媒体都曾作过报道。是1994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2001年7月被公布为。2002年“尉迟寺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已被审核通过。万佛塔坐落在安徽蒙城城内东南隅。塔呈八角共十三层,高三十八点六米,底层周长二十四点三米,四周环水,基础以八角形石墙围护。挺拔的塔身和塔身上镶嵌的彩色釉陶佛像倒映在水中,微风拂来,盎然成趣。有人形容这里是“一塘清水万佛影,微波击岸柳成荫”。一九六一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将此塔公万佛塔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一年,此塔载入了《中国名胜词典》。2006年万佛塔被国务院核定为。祠位于在安徽省县城北漆园办事处。
北宋元丰元年(1078),知县王兢 创建于涡河北岸,后被黄河水淹没。
明代万历九年(1581),蒙城知县吴一鸾于今址重建,时有逍遥堂、梦蝶楼、大门、二门、鱼池桥、观鱼台、道舍等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
明代崇祯五年(1632),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增建“五笑亭“,辟池为”濠上观鱼园“,并亲撰《新修祠记》。
明清之际, 屡历兵劫,遂渐颓毁,所存无几。清代至民国中期,增设景点,以壮观瞻。在通道两侧建碑亭两座,立碑八块,镌刻前贤题咏和乡贤义行诗文;大门两侧分立碑林,一字排列,计三十余块。此后,祠旧址寻得苏轼《庄子祠堂记》残碑、 明宗伯汪镗《新建庄子祠记》碑,今收藏于庄子祠内。
现存祠是政府在宋代庄子祠旧址上新建的,总占地面积52亩,总建筑面积1086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与万树园两部分组成。主要建筑有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道舍、客舍等。2011年5月祠正式挂牌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清末,每逢重大节日民间艺人自由结合,搭班演唱。李南华组建的李家京戏班,颇受群众赞赏。
时期,县民众教育馆时而举办演讲、戏剧、游艺、展览、壁报、广播等项群众文化活动。仍自由搭班演唱。县城有私人的书店经销图书。
建国后,县成立,区建分馆,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民间艺人,禁演封建迷信、低级庸俗的文艺节目。县组建专业梆剧团、杂技团,兴建电影院、大戏院、工人俱乐部等放映、场所。广播站、新华书店、、电影管理站、管理所、图书馆等文化单位,按其业务性质开展工作。
1984年,县、区、乡、村各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区、镇有影剧院。城乡电视机拥有量迅速增加,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10]马玉昆府第
庄周(约公元前369--286年),字子休.世称庄子。。“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 漆园吏”.(司马迁(史记&)任吏不久,即隐居。庄周家贫.曾在濮水(今芡河)垂钓。楚威王 听说他贤能,厚礼延请他为相国,他嘲而不纳。妻死,庄周击盆为歌.以示旷达。  庄周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庄子》。《庄子》内容丰富。  庄周根据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推论。万物出于道,源于气......气演化为万 物”。否定。天命论。和。五行说”。他认为一切事,无时无刻不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他还认 为事物都是可分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周从天道自然无为的立场出发,主张人生应当“无功”、“无名”、“无己”、“无待。,弃绝政治,弃绝人世,到“无何有之乡”去“逍遥”去寻求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认为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算。至人”、“神人”、“圣人。、“真人”。  庄周由“道。说,推及人类社会,主张。任自然,去人为。,顺应自然规律的“无为”,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由于他将“任自然。绝对化,失去主动改造社会的进取精神,因而坠入。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安时处顺”,“逍遥自得。的相对主义和宿命  论。他的有些著作.成为消极遁世的玄学.  庄周的经济学说,以无欲为根据,旁及生产价值分配等问题,他衡量经济的标准,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主张根本取消欲念.供与求减至最低程度,所谓。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庄周也是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独树一帜.庄子的散文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犹如汪洋大海,辽阔浩瀚,奔腾无涯.他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寓于日月星辰、天文地理、花鸟虫鱼、人情事故之中。寓言的表现形式.幽默讽刺的笔调、浪漫主义的手法,构成庄周文学的特色,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卒于公元前286年.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载有庄子的传记.司马迁称赞庄周。其学无所不窥......善属书离词.指事类情。唐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诏号庄子为。南华真人”。北宋元丰元年(t078年),蒙城县令王竞于涡河北漆园故缄建庄子祠以奉祭之,苏轼为此写了《庄子祠记》。明天顺年间,于水。万历九年(1581年)知县吴一孪捐俸买地在东关重建。崇年(1632年),知县李时芳重建逍遥堂,增建“五笑亭”。清末,历遭兵劫,祠渐颓毁。
陈亢(前511—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蒙城县小辛集乡人。齐大夫陈子车弟。孔子弟子,在77位弟子中名列第68位。曾做过单父(山东单县南)宰。《论语·季氏》第十三章载有子禽与伯鱼关于学诗、学礼的对话。
为单父宰时,“鸣琴而治”,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好评。明代学者顾龙裳(曾任蒙城县教谕)游蒙城清燕堂时,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以颂扬陈亢。其兄死时,他反对为其兄厚葬。
高琼(935—1006),字宝臣,小名军保。祖居燕,其祖高霸,五代时迁居蒙城(今漆园办事处十里井村高庄)。
勇猛威武,少年时即离家从军。先在后周王审琦部下为将,周显德五年(958年),从征南唐立过战功。宋初,高任禁军武卫将官,受到宋太祖的赏识。太宗继位,升任御龙直指挥使。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历任天武都指挥使、西州刺史、马步军都军头、蓟州剌史、楼船战棹都指挥使。雍熙三年(986年),宋军五路北伐,他任第五路总指挥,率领楼船水师,自沧州出海,北攻平州(今卢龙县),连克秦皇岛、锦州等地。端拱元年至真宗咸平二年(999),任并、代二州都部署元帅,镇守雁门、宁武、偏头三关。
咸平二年冬,辽兵入侵,真宗命马步军都虞候傅潜统兵8万迎敌。傅怯战溃退,辽兵长驱直下。真宗急诏高琼代傅潜为帅,高琼其时已年逾花甲,每战仍身先士卒,依靠杨延昭等名将,在王溢津、淤口、瓦桥三关,连战皆捷。不到一月,全线获胜。战后,加授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调京师任殿前都指挥使。
景德元年(1004)冬,辽萧太后率精兵20万再次南侵,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市)北城,朝野震惊。真宗召集群臣议策,有的主张南迁,有的主张西逃。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请真宗亲征。真宗畏敌,朝议难决。寇准出殿遇高琼,言明此事,高琼说:“国家临危,理当效死!”随同寇准上殿见真宗。高慷慨陈词:“宰相主战,实乃良谋。若避敌迁都,就一定会军心动摇。望陛下亲征,重振军威,一定能大败辽师。老臣虽年近古稀,愿效力死战。”促真宗下定亲征的决心。
真宗起驾后,高、寇二人不离左右,适时进谏,坚定真宗抗敌的信心。到了澶州南城,探马飞报辽军势盛。真宗惧敌,不想前进。高琼劝道:“陛下若不渡河,难定军心,请火速进军!”佥书枢密院事冯拯大声斥责:“太尉无理!”高琼亦怒声大喝:“你能赋诗退敌?”冯不敢回答。高琼遂拥辇而行。到达黄河浮桥,真宗又想停留,高琼急令驭辇武士飞马前进,直抵澶州北城,请真宗全副仪仗登上城楼。城外宋军见皇帝亲征,都高呼“万岁”,军威大振。高琼立即率军进击,杀死辽国先锋萧达揽,大破辽军,迫辽罢兵,订立和约。《宋史》称:“真宗澶渊之役,高琼之功亦盛矣!”
高琼不识字,但他经常告诫他的儿子:“你们不要依仗父辈的功绩作荫庇,而要勤奋读书,以求得个人的出路。”景德三年(1006),高琼病逝,追赠侍中、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卫国武烈王,归葬故里双锁山西南麓。《宋史》有传。
刘金定(941──1010),蒙城小涧镇刘庄人,著名巾帼英雄,高琼之妻。她自幼习武,通经史,晓兵法,有胆有识,貌美艺精。五代战乱中,她十七岁时受乡民拥戴,在双锁山竖旗立寨,保护家乡,屡败骚扰兵匪,威震涡、淮,使百里乡民免受兵匪之祸,得以安居乐业。
周显德四年(957),奉命自寿州(今安徽寿县)回汴京(今开封市)搬求援兵,途经家乡,于双锁山和大战。双方均武艺高超,相互爱慕,遂结为夫妇。之后,刘金定随高琼攻打南唐寿州,共解寿州之围,在八公山、寿州一带数败敌军,屡立战功。以后金定随高琼北上抗辽.镇导雁门、宁武、偏头三关,屡立战功。金定生二子:长子继勋,号称“神将”,次子继宣,“善骑射,颇工笔札”。二子皆为北宋名将。迄今双锁山、蒙城、风台、淮南、寿县等地,纪念刘金定的遗址有20余处,有关她的故事.广为流传。
宋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蒙城县漆园办事处十里井庄人,乳名滔滔。曾祖高琼,祖父高继勋。母曹氏,系仁宗慈圣光献皇后之姐,故宣仁后少鞠宫中,时英宗与后年同,由仁宗、慈圣作主订亲。仁宗庆历七年(1047)成婚。哲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哲宗时年9岁,由54岁的高太后临朝听政。
临朝听政之初,一面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老臣,一面降诏停修京城内已开工兴建和将要兴建的宫殿、府衙、寺院,遣返从各州府县征调的农民役夫;裁减皇城觇卒;严禁各级官吏行苛政、贪污肥私、聚敛财富;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民,给予减免田赋。诏命下达到各州府县城乡时,农民赞不绝口,颂为“快乐条款”。
高太后临朝不久,大臣据前朝例,上奏章请“加恩高氏”,给太后娘门高家族人封官晋爵,高太后不仅坚辞不允,而且还将先朝定封给高家族人的私恩赏赐减去四分之一。
高太后节俭朴实,“恭勤俭度越前古”。衣饰除朝会典礼,在宫中常用补衣,不用丝锦。宫中膳食,只用羊肉,因为羊吃草,不需用粮食。但牛因能耕田,严禁食用。
高后胞弟高士林.长期任内殿供奉。英宗想加封士林。高皇后认为:士林才疏,不宜大用,又系皇亲.更要慎重。应任人唯贤.作天下表率。英宗叹服,此议遂罢。
神宗即位,尊为太后。神宗念高家世代皆勋臣名将,向太后建议,在京城建高家府第。太后认为不妥。经神宗多次提出,太后才许在望春门外郊区兴建,费用由她例银中开销。太后叔高遵裕,屡立战功。元丰四年(1081年),同西夏作战,高遵裕惨败,被贬为郢州(今湖北钟祥)团练副使。元丰八年五月,大臣蔡确奏请给他复职。太后指出;高遵裕灵武一战,渎职惨败,军民死伤甚众,皇恩免死,已属大幸。岂能顾私恩,废王法1无功复职,引起天下公议7蔡确拜服。
哲宗10岁即位.高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臣奏请。加思高家”.被她拒绝。高氏临朝9年,倾向于保守,废王安石新法。割安疆、葭芦、浮图、米脂4寨,给西夏以媾和。她举贤任能,先后任用司马光、文彦博为相。她克己为国.提倡节俭,裁减冗员。命皇亲外戚.先裁四分之一。明今约束族人,违法必究。大宦官宋用臣,掌管建筑京城、建太学及汴河水利工程,侵吞公款、民财,被贬往太平州。后托神宗乳母求情。她怒责曰:“神宗在位,你常求官内降思.袒护罪臣,败坏朝廷法度。宋用臣罪在不赦,再要多言,定暂不饶!”从此,内官求情之风遂绝。元佑八年(1093年)九月病逝,享年62岁。
此后,哲宗亲政,忆及太后,常告诫群臣体恤民财。说,“太皇太后,性严而慈,宫中事节约,常服多补衣,唯恐人知。妆奁中皆药物之类。珍宝玩好,一无所有”。
(续资治通鉴》评论她:“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害。杜绝内降(走后门)侥幸,裁抑皇亲私恩,文恩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宋史》载:高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元佑八年九月高太后病故,享年六十二岁,朝野哀痛。
王 竞 ()字彦履,山东曹州人。28岁中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官至秘书丞(职掌朝廷文书),熙宁末年任蒙城知县。后调任他职,最后卒于曹州任上,终年64岁。
王竞任蒙城知县期间的史料不多,唯首建蒙城庄子祠一事,《县志》多有记述。
王竞一直仰慕庄子。到任以后,他发现庄子已经死去一千多年了,可是在庄子故里蒙城却没有人为他建过祠堂以为纪念,这是一件多么让人遗憾的事情啊!于是,他决心要建一座庄子祠。祠址选在涡河北岸庄子曾任漆园吏的古漆园旧址。从规划设计、选料、请工到工程进度和质量,他都事必躬亲,一一过问。工程进度快,质量好,所建庄子祠宏伟庄严、富丽堂皇,主要建筑有“逍遥堂”、“梦蝶楼”、“观鱼台”等。
他请著名文学家苏轼为建庄子祠作记。《苏轼年谱》记载:“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11月19日,应蒙县令王竞的请求,写成《庄子祠堂记》。”《记》的开头说:“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末有祠之者,县令、秘书丞王竞始作祠,求文以为记。”王竞把苏轼的《记》刻碑立于祠内(此《记》残碑现存文物局)。
何唯憼(),号子恭,字水南。祖籍浙江宁波慈溪白马村。高祖何器,明洪武8年(1375)任蒙城县令,为官清正廉明。任满以后,一则仰慕先贤庄子,二则宦囊羞涩,于是落户于蒙城城西何楼庄(今属小辛集乡)。何唯憼天资聪敏,勤学苦读。于嘉靖31年(1552)中进士,被授为福建莆田县令。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政绩卓著,不久升任都察院经历(也称经宪)。都察院是国家监察机关,经历职掌出纳文书,官比御史小。何唯憼虽然不是御史,但蒙城人尊称他为何御史。
何唯憼对严嵩一党的所作所为极端不满,于是“以老告归”,想回到家乡安度晚年。严嵩一党知道何唯憼与己意见不合,便借机构陷。世宗不问青红皂白,降旨问罪。严嵩派爪牙来到蒙城,何唯憼有口难辩,被逼自杀。他们割下何唯憼的头回京复奏,说何唯憼畏罪自杀。嘉靖41年(1562),严嵩罢职,严士蕃谪戍边地。嘉靖44年(1565),严士蕃因谋不轨被杀。嘉靖45年,世宗死了,穆宗继位,何唯憼才得以平反昭雪。穆宗御赐金头,令何琪凤携归,合尸厚葬。所以,人称何唯憼为“金头御史”。
马玉昆(),字荆山,亦作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初以武童从毅军宋庆参加对捻军作战,积功至都司,后擢总兵。1847年与左宗棠部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协助宋庆防卫旅顺口。
父贯一,卖馍为生。马玉昆少年尚武,身材高大.好赌。23岁丧母后,前往在外当佃农的伯父家躲赌债。不久偷马一匹,逃到河南永城,应招当亳县蒋姓大户的护院家丁。
同治四年(1865年),投宋庆毅军,先后在邓州、淮路口、济阳等地剿捻,历升都司、守备。同治七年升副将,记名总兵,赏振勇巴图鲁称号。后随宋庆入陕、甘,在榆杯、金积堡等地,镇压马化龙、张长顺领导的回民起义军。保提督,赏穿黄马褂及博奇巴图鲁勇号。
同治十三年,马玉昆随乌里雅苏台将军金顺,西出嘉峪关,与左宗棠部一起,抗击中亚细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勾结沙俄建立的哲德荷尔蒙王国。先后收复天山南北的达阪城、吐鲁番、托克逊,阿古柏走投无路,自杀于库尔勒。此后,马在征战之余,办屯垦,修水利十余年,为巩固边疆作出了贡献。
光绪十五年(1889年),马玉昆请假回到故乡。次年,调赴直隶办理营务。光绪二卜年,补授太原镇总兵。同年四月,朝鲜全罗、忠清两道民众,响应东学党起兵,打出“灭尽权贵”的旗号,日本借机出兵。朝鲜王室向清求援。清政府命马玉昆率毅军6营2000人赴援朝鲜。与马玉昆部同时入朝者还有左宝贵奉军、卫汝贵盛军及丰升阿奉天练军盛字营等,共计29营,14000余人驻守平壤。九月十五日,山县有朋大将率日军万余人进犯。清军主杵叶志超畏敌,主张弃城,马玉昆主战,率所部毅军坚守南门,在大同江东岸列阵,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毙敌中队指挥官两名。次日,叶志超下令撤军。10月,从毅军统领宋庆防守鸭绿江连城防线。25日,日军由朝鲜义州越江来攻,首先进攻聂士成、马金叙防守的虎耳山阵地。在战斗危急时刻,马玉昆率部出援,奋勇杀敌。但由于守九连城的铭军刘盛休部不战而溃,清军防线全线瓦解。马玉昆随宋庆退走凤凰城。当时由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的日本第二军入寇旅顺,旅顺危急。清廷调毅军回援。马玉昆又从宋庆回军西进,先后与日军战于金州、海城附近之马圈子、感王寨。失败后,随宋庆退守田庄台。
1895年2月下旬,清军数路联合反攻被日军占领的海城。24日,马玉昆、宋庆、徐邦道与日军战于大石桥附近的太平山。马玉昆率部防守山北之东、西七里沟及附近村落,奋力抵抗。并驰驱于冰雪间,督队力战。坐马中炮毙,重新易骑,继续督战。在战斗中,马玉昆被围垓心,率其亲兵闯出重围,因见我兵尚在围内,重复杀入,冲开一路,护之而出,其亲兵百人两次冲杀,仅剩二十余人,战马三易,均被炮毙。太平山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一次激烈战斗,双方伤亡惨重,日军除在战场上伤亡300余名外,并有大量士兵被冻伤,全军达千人以上。清军伤亡亦多,据宋庆所撰《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文》记载,毅军死于太平山者424人。
太平山失守后,马玉昆随宋庆退往营口,3月9日与日军战于田庄台。马玉昆守田庄台东北曹家湾子,虽奋勇抵抗,但由于主将宋庆指挥失误,被日军分路包围截杀而失败。从此清军在辽南战场全部瓦解。不久,战争失败,清政府向日本投降。甲午战争虽然失败了,但马玉昆的勇敢善战,却为日人所畏惧。太平山之战,连日方的战史中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决无退却之色。
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复调还直隶。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马玉昆率武卫左军抵御。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余。卒以无援而败退。后慈禧太后挟光绪出走西安,命马玉昆随扈。第二年,还京,加太子少保。1908年病逝,追赠太子少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武。
马玉昆乐善好施,关心桑梓。为兴办地方教育,他给蒙城、涡阳各捐银万两,给颍州捐银三千两,并在马集兴办义塾。还捐款给马集置祭田,修建界沟、葛沟桥。1906年,皖北洪灾,派员到六安、周口筹粮万石,救济灾民。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九日,在通州防地病故。追赠太子太保,谥曰武忠,赏加世袭二等轻车都尉,令原籍及立功省份建专祠,国史馆立传。其子廉德、廉傅,其孙朝栋、朝梁,分别提升,赏皇银3000两,归葬于故里。
马金叙(年),字丽生,世代务农,移村乡马圩村人。少年刀马娴熟,誉为“神童”。其父马希曾为捻军将领,被抄家后,16岁投刘铭传部镇压捻军,由棚目累迁总兵。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战争中,为四川提督宋庆先锋,统领毅军4营,扼守安东(今丹东)县境虎耳山。十月下旬.日本侵略军第一军渡过鸭绿江,进犯九连城、安东。马金叙率亲兵1000余人,坚守山后要隘。25日,日军来犯,鏖战多时,他负伤20余处,所部伤亡过半,终因无援而退。此后,相继在析水城、海城、摩天岭等地抗击日本侵略军。  光绪二十六年,马金叙与四个儿子,率部抗击八国联军,俘敌数名。后保光绪帝、慈禧太后西逃。次年,失宠,谪任江苏淮阴、福建、漳州、河南怀庆镇总兵。后任湖北、甘肃、直隶提督。民国元年(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同年、病故于北京孔庙.归葬双阉区马洼村东。
陆建章(年),字朗斋,立仓区陆瓦房村人。家境小康,略通文墨,嗜赌。光绪六年(1880年),陆侵吞一寡妇家产,逼其改嫁,获罪入狱。后越狱逃到蚌埠投军。初当伙夫,后升文书,选入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二卜年毕业,入新建陆军.历任哨官、帮带。光绪二十五年,从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大肆杀戮。二十八年任练兵处军学司副使。三十年任北洋新军第四镇第七协统领&后任山东曹州、广东高州镇总兵。
民国元年(1912年),陆建章任总统府警卫军参谋,右路备补营统领,升任警卫军统领兼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同年2月29日,袁世凯为拒绝去南京任临时大总统,指使第三镇统制曹锟发动兵变,纵兵焚烧抢劫商民4000余家及袁的锡拉胡同旧居。事后,授意陆抓捕无辜小商贩及流民数百人,以流匪罪,斩杀于西单及四牌楼,又残杀进步人士。人称“陆屠户”。  民国3年,白朗起义反袁,组建“公民讨贼军”,响应二次革命。陆建章随陆军总长段祺瑞往剿。同年8月,在宝丰虎狼岑消灭白朗余部,陆留任陕西督军。次年,拥袁称帝.被封为一等伯爵。任陕西督军期间,大肆搜括民财.任人唯亲.民怨甚深。蒙城灾荒.先后几千人往投,他为培植私党,安排很多家乡人当官。陕西民谣:“会说蒙城话,就把洋刀挎”。又两次派人.送给家乡蒙城县衙2万余银元,以工代赈,疏浚北淝河。国民5年,陕西镇守使陈树藩,夜袭陆的儿子陆成武防地.将陆成武捉为人质,陆建章被迫退出陕西。  陆建章间离陕后,其靠山袁世凯已死,一度投靠张勋。民国6年任冯国璋总统府高等顾问。民国7年7月,陆策划冯玉样(陆是冯的老上司)反对段祺瑞执政府对南方用兵,段指使徐树铮,诱杀陆建章于天津中州会馆。
葛昆山(年),字玉斋,城关镇南大街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南洋炮兵学校。同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底,参加柏文蔚领导的江浙联军,攻占南京,升任第一师炮兵营长。  民国2年(1913年),讨伐袁世凯失败,先后于日本、南洋各地,经居正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民国5年,奉命赴陕,联合商震等,迫使陕西督军下野。次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副官。民国10年,任营长,参加讨伐陈炯明。民国13年,任韶关大本营兵站主任兼筹款专员。民国15年,任北伐军扛北特派员兼江汉宣抚使署副官长,策动敌军倒戈。民国16午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管理科长、总司令部高级副官、上校参议、蚌埠公安局长,亳县、凤台、定远、霍邱、阜阳等县县长。民国22年,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民国27年,任蒙城县长期间.用人唯亲。先同商会会长李麟阁亲如手足,后因争权反目为仇。适值日军陷蒙,部将士全军殉难。李告葛“畏敌逃跑,置周元部于绝地”。被撤去县长职务。葛告李“煽动军队叛变”,将李处死。此后,葛历任涡、蒙、凤国民自卫支队司令、第五战区十一挺进纵队及阜阳警备副司令、苏鲁豫皖边区总部少将党政专员、徐州绥靖公署少将参议等职。民国36年,贿选为国大代表、立法委员。民国37年,任徐州剿总第二纵队中将司令。次年任广东省政府顾问。  民国38年11月,去台湾.以国大代表身份,参与逼走李宗仁,拥戴蒋介石活动,晚年兼任台湾某公营农场场长,1979年在台湾病故。
周元,字凯之,壮族,广西宁明县洞廊村人,桂系中将。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给人放过牛。清光绪31年(1905)因生活所迫,入广西左江镇总兵陆荣廷部当兵。民团6年(1917)年,投靠孙中山,参加了“护法运动”。
1920年追随李宗仁,1924年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
1930年任龙州教导团团长。
1934年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5期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任国民党第21集团军(总司令瘳磊)第48军第173师副师长,授少将军衔。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奉命率部参加淞沪抗战,10月17日在上海陈家行指挥战斗时,英勇拼杀,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作战。他的忠勇爱国精神,受到上级嘉奖,被擢升为中将副师长兼517旅旅长。上海战役失利后,第21集团奉命驻守江西九江。
1938年5月初,日军在台儿庄受挫后,便调集数十万大军围攻徐州,妄图歼灭第5战区李宗仁部。为避免重蹈京沪战场覆辙,李宗仁决定放弃徐州,转移到豫南、皖西一带,并命驻守在淮河中上游的第21集团军第7军第171师师长杨俊昌率一个团守宿县,以阻止沿津浦线北上的日军;命第48军173师副师长率一团守蒙城,以阻止沿蒙蚌路和涡河而进之敌,以掩护主力撤退。 周元率部于5月6日进驻防蒙城布置防务。此时国民党蒙城县长葛昆山逃往望町、高隍一带。
此时3000多名日军逼进县城,经过3昼夜激战,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9日县城沦陷。周元率2400名官兵虽英勇拼杀,仍大部殉国。周元突围至城东南飞机场时,在同日军激战中为国捐躯。日军也伤亡千余人。
为纪念这位守士抗战的将军,蒙城人民在东门外庄子祠东侧,为牺牲的官兵产筑起高大陵墓,并立碑纪念。
1938年秋,在周元的第二故乡——广西桂林市南部,还立有“故陆军中将第一七三师副师长周元抗日阵亡纪念塔”一座,塔高5公尺,呈三棱形,两侧刻有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手书写的“成仁取义”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书写的“痛失干城”的题词。牺牲后安葬于宁明烈士陵园。
日国务院民政部追认周元为革命烈士。
葛惠敏(),原名田秉秀,蒙城县岳坊镇驼涧村田庄人。出身富商家庭,其父田伦英,在蒙城城内开设“义和祥”杂货店。她8岁入黉宫小学读书,1927年考入怀远县淮西中学。1930年去上海同济医院学习护士。1932年淞沪抗战中,她积极投入战地救护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3年考入上海仁济高级专科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奔赴西安,参加八路军办事处学兵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4月转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新四军战地服务团,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与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员结婚,更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先后在新四军二支队、三支队、山东临沂华中办事处、华东野战军、东兵团司令部等重要部门任机要秘书、组织干事、参谋、党支委、协理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浙江省委和华东局企业工委机要秘书、中央办公厅谭震林机要秘书和谭震林办公室主任。
她参加革命几十年,工作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坚持原则。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新四军三支队在皖南时,为了革命利益,她把出生仅40天的女儿送往外地寄养。解放后,谭震林主管农村工作时,他经常随谭震林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文革”中,谭震林受到残酷迫害,她也受到株连。1985年2月离休,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
时白林,男,原名石盛昌,民国16年(1927)生,蒙城县岳坊镇人,国家一级作曲家。
民国37年毕业于安徽省立宿县中学。翌年考入华东大学江淮分校,同年8月,入皖北行署文工团担任演奏员。1951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干部专修班学习作曲。1953年毕业,就职于安徽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1954年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担任作曲、指挥和业务副团长,与严凤英、王少舫等密切合作,使黄梅戏由小到大,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为黄梅戏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较大贡献。主要作品(作曲)有:舞剧《刘海与金蟾》,电影《天仙配》、《牛郎织女》(与人合作)、《寇准背靴》、《孟姜女》、《女驸马》等,舞台剧《江姐》、《刘三姐》、《罗帕记》(与人合作)等,电视剧《狐女婴宁》、《劈棺惊梦》等,以及歌曲《青山记得我》,专著《黄梅戏音乐概论》等。
是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音协副主席、黄梅戏研究会副会长。退休后虽年逾古稀,仍壮心不已,继续为中国戏曲音乐事业贡献余生。
段树民,安徽蒙城人。神经生物学家,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在南通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
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所长,2010年起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7年获上海市第十届科技精英, 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Journal Neurophysiology》、《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国际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促进了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成果入选为2003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2006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孙赓祥,男,1952年生,上海市普陀区人,上海下乡知青,企业家和慈善家。孙赓祥,日,从上海下放蒙城小涧镇蔡海村插队落户,当时年仅16岁。在农村5年,于1974年参军,1979年退伍,后参加银行工作。1991年1月,孙赓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毅然下海经商、创办企业。他以5000元起家,走南闯北,搏击商海,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拼搏,成为千万资本的民营企业家。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首先想到的是致富思源,回报社会。1995年夏季,他回到阔别20多年的小涧镇蔡海村,捐资50万元,为第二故乡建造一所较为标准的希望学校-一“祥龙希望学校”。他亲自参加学校选址、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一年里三次赶往蒙城,直到连课桌椅都落实好他才放心。日,一所占地近10亩的花园式的学校矗立在蔡海村的村头。学校完全按上海的标准设计,11间明亮的教室,40个学生一班,玻璃黑板,塑面桌椅,铝合金门窗,面砖铺地。学校建成后,他仍关心学校教学工作,每年捐资3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师生。2003年,孙赓祥再次拿出30万元,建第二座教学楼和一个水冲式厕所,使学校规模和设施在全县农村小学首屈一指。
多年来,他共向社会各界捐款700万元,被称为最有爱心的慈善家。他的公司先后多次获得“上海市百强私营企业”、“上海市先进私营企业”、“尊老爱幼特色基地”称号,他被授予“全国光彩之星”和“上海市首届慈善之星”称号。他的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11]蒙城是庄子故里、中国楹联之乡、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机械化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机安全生产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模范县、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园林县城、安徽省。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城教育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