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拟光驱有哪些分段的优缺点有哪些

7238人阅读
一 分页存储管理
&&& 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被划分成若干固定大小的区域,称为“页”,相应地,内存空间分成若干个物理块,页和块的大小相等。可将用户程序的任一页放在内存的任一块中,实现了离散分配。
分页存储管理的地址机构
页号页内位移量
页号位,每个作业最多的次方页,表示页号从(),页内位移量的位数表示页的大小,若页内位移量位,则的次方,页的大小为,页内地址从
若给定一个逻辑地址为,页面大小为,则
页号,页内地址
分页系统中,允许将进程的每一页离散地存储在内存的任一物理块中,为了能在内存中找到每个页面对应的物理块,系统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页面映射表,简称页表。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
页号 物理块号 存取控制
() 程序执行时,从中取出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装入页表寄存器。
()由分页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自动分成页号和页内地址。
页号为位移量为
() 将页号与页表长度进行比较,若页号大于或等于页表长度,则表示本次访问的地址已超越进程的地址空间,产生越界中断。
()将页表始址与页号和页表项长度的乘积相加,便得到该页表项在页表中的位置。
()取出页描述子得到该页的物理块号。()
() 对该页的存取控制进行检查。
()将物理块号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中,再将有效地址寄存器中的页内地址直接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的块内地址字段中,拼接得到实际的物理地址。
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
分页系统中,每次要存取一个数据,都要两次访问内存(访问页表、访问实际物理地址)。为提高地址变换速度,增设一个具有并行查询能力的特殊高速缓冲存储器,称为“联想存储器”或“快表”,存放当前访问的页表项。
二.分段存储管理
将用户程序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段,每段可以定义一组相对完整的逻辑信息。存储分配时,以段为单位,段与段在内存中可以不相邻接,也实现了离散分配。
分段存储方式的引入
分段地址结构
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例程序段、数据段等。每个段都从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
段的长度由相应的逻辑信息组的长度决定,因而各段长度不等。整个作业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段内位移量
段号位,每个作业最多段,表示段号从();段内位移量位,,表示每段的段内地址最大为(各段长度不同),从
段号 段长 起始地址 存取控制
程序执行时,从中取出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装入段表寄存器。
由分段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自动分成段号和段内地址。
段号为位移量为
将段号与段表长度进行比较,若段号大于或等于段表长度,则表示本次访问的地址已超越进程的地址空间,产生越界中断。
将段表始址与段号和段表项长度的乘积相加,便得到该段表项在段表中的位置。
取出段描述子得到该段的起始物理地址。
检查段内位移量是否超出该段的段长,若超过,产生越界中断。
对该段的存取控制进行检查。
将该段基址和段内地址相加,得到实际的物理地址。
起始地址段内地址
三.分页与分段的主要区别
分页和分段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不要求作业连续存放但在概念上两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了实现非连续分配以便解决内存碎片问题或者说分页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满足用户的需要
页的大小固定由系统确定将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分段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四.段页式存储管理
.基本思想:
分页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内存的利用率,而分段系统能反映程序的逻辑结构,便于段的共享与保护,将分页与分段两种存储方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作业的地址空间首先被分成若干个逻辑分段,每段都有自己的段号,然后再将每段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页。对于主存空间也分成大小相等的页,主存的分配以页为单位。
段页式系统中,作业的地址结构包含三部分的内容:段号 页号
页内位移量
程序员按照分段系统的地址结构将地址分为段号与段内位移量,地址变换机构将段内位移量分解为页号和页内位移量。
为实现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应为每个进程设置一个段表,包括每段的段号,该段的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每个段有自己的页表,记录段中的每一页的页号和存放在主存中的物理块号。
.地址变换的过程:
()程序执行时,从中取出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装入段表寄存器。
()由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自动分成段号、页号和页内地址。
()将段号与段表长度进行比较,若段号大于或等于段表长度,则表示本次访问的地址已超越进程的地址空间,产生越界中断。
()将段表始址与段号和段表项长度的乘积相加,便得到该段表项在段表中的位置。
()取出段描述子得到该段的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
()将页号与页表长度进行比较,若页号大于或等于页表长度,则表示本次访问的地址已超越进程的地址空间,产生越界中断。
()将页表始址与页号和页表项长度的乘积相加,便得到该页表项在页表中的位置。
()取出页描述子得到该页的物理块号。
()对该页的存取控制进行检查。
()将物理块号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中,再将有效地址寄存器中的页内地址直接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的块内地址字段中,拼接得到实际的物理地址。
五、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挺不错的,呵呵,列出来如下:
打个比方,比如说你去听课,带了一个纸质笔记本做笔记。笔记本有100张纸,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对于这个笔记本的使用,为了便于以后复习方便,你可以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你从本子的第一张纸开始用,并且事先在本子上做划分:第2张到第30张纸记语文笔记,第31到60张纸记数学笔记,第61到100张纸记英语笔记,最后在第一张纸做个列表,记录着三门笔记各自的范围。这就是分段管理,第一张纸叫段表。
第二种是,你从第二张纸开始做笔记,各种课的笔记是连在一起的:第2张纸是数学,第3张是语文,第4张英语……最后呢,你在第一张纸做了一个目录,记录着语文笔记在第3、7、14、15张纸……,数学笔记在第2、6、8、9、11……,英语笔记在第4、5、12……。这就是分页管理,第一张纸叫页表。你要复习哪一门课,就到页表里查寻相关的纸的编号,然后翻到那一页去复习
再粘贴一个帖子:
分页概念:逻辑空间分页,物理空间分块,页与块同样大,页连续块离散,用页号查页表,由硬件做转换,页面和内存块大小一般选为2的若干次幂(便于管理)
页表作用: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请求分页的基本思想
1.请求分页=分页+请求
2.请求分页提供虚拟存储器
3.页表项中的状态位指示该页面是否在内存,若不在,则产生一个缺页中断
页面置换:把一个页面从内存调换到磁盘的对换区中
抖动:在具有虚存的计算机中,由于频繁的调页活动使访问磁盘的次数过多而引起的系统效率降低的一种现象
页面走向:
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
先进先出法:(置换次数比较多)
最佳置换法(OPT):选择将来不再使用或在最远的将来才被访问的页调换出去(不便于实现)
最近最少使用置换法(LRU):当需要置换一页时,选择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面予以淘汰
最近未使用置换法(NUR):是LRU算法的近似方法,选择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未被访问过的页面予以淘汰
段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把程序按内容或过程(函数)关系分成段,每个段有自己的名字(编号)。一个作业或进程的虚拟存储空间都对应于一个由段号(段号:段内偏移)构成的二维地址,编译程序在编译链接过程中就直接形成这样的二维地址形式。段式管理以段为单位分配内存,然后通过地址变换将段式虚拟地址转换成实际的内存物理地址。和页式管理一样,段式管理也采用只把那些经常访问的段驻留内存,而把那些将来一段时间不被访问的段放入外存,待需要时自动调入的方法实现虚拟存储器。
段式管理把一个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设计成二维结构,即段号(段号:段内偏移)的形式。前面己经谈到,与页式管理编译程序产生一维连续地址不同,段式管理系统中的编译程序编译形成多个段及段的名字或编号,各个段号之间无顺序关系。与页式管理页长度相同不一样,段的长度是不同的,每个段定义一组逻辑上完整的程序或数据。例如,在DOS操作系统中,一个程序内部被分为了正文段、数据段、堆栈段等。每个段是一个首地址为O并连续的一维线性空间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277236次
积分:3645
积分:3645
排名:第5758名
原创:74篇
转载:85篇
评论:35条
(1)(2)(2)(3)(2)(1)(1)(2)(9)(8)(3)(32)(14)(11)(29)(2)(19)(3)(1)(3)(5)(8)(2)您所在的位置: &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的优缺点分析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的优缺点分析
TechTarget
服务器虚拟化最显著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在主机集群内瞬间迁移虚拟机(VM)、减少服务器或应用系统的停机时间。虽然每个主要的hypervisor都具有这个功能,但每个厂商实现集群方式却有差异。在使用微软Hyper-V搭建的测试环境中,通过构建主机集群环境,我节省了无数的服务器停机时间。但是,这个技术也引起了一些问题。为此,专家阐述了服务器虚拟化集群环境最重要的三个优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最显著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在主机集群内瞬间迁移虚拟机(VM)、减少服务器或应用系统的停机时间。虽然每个主要的hypervisor都具有这个功能,但每个厂商实现集群方式却有差异。
在使用微软Hyper-V搭建的测试环境中,通过构建主机集群环境,我节省了无数的服务器停机时间。但是,这个技术也引起了一些问题。为此,专家阐述了服务器虚拟化集群环境最重要的三个优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优点一:主动的风险回避
我相信,服务器集群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主动将VM从一个主机迁移到另外一个主机。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运行时间。
在我的环境中,当内存不足、CPU负载偏高或者虚拟主机遇到较高的I/O压力时,我会收到警报。如果我不能确定真正的原因或者系统需要重启,我就可以主动将VM迁移到集群内的其他主机。
如果这是一个单机,或者说,在主机重启期间,VM不可以关闭;如果重启之后,问题依然存在,我就不得不延长VM的停机时间直到我找到了问题的起因。但是,在虚拟主机集群中,VM就可以被迁移到其他的主机直到问题解决。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优点二:反应性容错
因为集群中的主机监控着所有VM的活动,因此,当一个节点失效时,失效节点的负载就会被指派到另外一个替代的主机。如果需要较长时间解决失效主机的故障,只要替代它的健康主机有足够的资源,VM就会正常工作。
在我的环境中,如果一个主机失效,VM会自动迁移到另外一个节点。虽然迁移的过程并不平滑,但工作负载自动变化几乎没有停顿。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优点三:主动的管理
我在一个7*24的组织中工作,因此,打补丁和升级工作就必须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正常情况下,协调1―2台物理主机的停机时间已经比较困难,而要关闭位于同一个物理主机的30多个VM的复杂性就会呈指数增长。
自从切换到单机之后,我妻子就不用担心我要在周日早上1:00-6:00去升级虚拟主机,那个时候,我可以呆在家里休息。利用虚拟主机集群,当某个主机打补丁和重启的时候,其上的VM迁移到替代的主机。打完补丁,VM再迁移到原来的主机。这样,就允许我们在早上极短的时间内,不用停掉整个系统,完成集群的升级。
集群式主机环境的缺点
虽然主机集群环境有令人瞩目的优点,但它同样存在一些实施和管理上的缺点。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缺点一:实施和配置的复杂性
配置复杂可能是集群的最大缺点。建立集群框架、管理主机间的连通性、配置共享存储都不是简单的任务,可能涉及到组织内部多个团队。你可能不害怕增加的复杂度,然而,很大程度上,都是技术性的工作;但是,随着复杂度的增加,你可能会遗漏某些东西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缺点二:更新和升级的不利因素
升级到更新版本的产品和硬件组件也可能引起困难。因为,虚拟主机集群连接多个系统,各组件间发生着大量的、复杂的交互。
以更新主机上的多路径I/O(MPIO)驱动为例,该操作会影响整个集群。首先,它影响节点转移逻辑单元号(LUN)到其他节点的效率。同时,在更新MPIO驱动之前,集群中所有主机的HBA卡的Firmware都需要升级。如果FW不用升级,那也必须首先安装HBA卡的驱动。
如果是单机,这可以通过1-2次重启解决。在集群环境中,协调多个虚拟主机服务器则较为困难。升级实际的虚拟主机软件一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集群节点的交互以及不同软件版本支持(比如,SCVMM、Protection Manager等)。
一般情况下,厂商会为这些复杂升级提供详细的、一步一步的操作操作指南;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比较顺利。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缺点三:集群成本因素
成本是另外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要实现一个虚拟主机集群环境,你需要复制部分基础架构并同时保持虚拟机与主机的比例。此外,大部分厂商的实现需要一个SAN或者独立的磁盘子系统。开源iSCSI或者廉价的磁盘阵列可能是个精明的选择,但这些选项可能存在性能和稳定性的问题。
以我的经验,在重要的基础架构组件上选择廉价的路线会产生问题,造成绊脚石。就因为选择了一个特殊的配置能够工作并不意味着就满足了项目目标。如果管理部门对成本感到担忧,你可以解释给他们虚拟主机集群环境可以提高正常运行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依我看,如果正确实施,这种配置就完全对得起付出的成本。
最后,每个组织不得不判断虚拟主机集群环境是否适合自己业务系统模式。虽然虚拟主机集群环境引入配置的复杂度、升级问题和潜在的额外成本,但是,你的环境可以从加强的服务器或者应用系统可用性和更好的管理上获益。尽管有潜在的困难或不利因素,但是,我相信实施虚拟主机集群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是值得的。
我们可以保持有关利弊的争论,但是,你可以权衡你是否要实施虚拟主机集群。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 TEL:(010)】
关于的更多文章
11月1日,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13在厦门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
利用 VMware View 为桌面和应用程序带来云计算的敏捷性和可用性。
讲师: 19人学习过讲师: 29人学习过讲师: 58人学习过
Xen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虚拟机监视器,由剑桥大学开发。
服务器<a href="" target="b
虚拟机软件创建的虚拟机与真实的计算机几乎一模一样,
本书是AJAX之父的经典之作。本书用简洁的语言系统化地诠释了设计、技术和商业融合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全书共8章,包括关于用户
51CTO旗下网站谈谈分段函数的学习要点 - 卓润昌 - 晋江市教育虚拟社区
(被访问8015次)
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正确理解并熟练掌握分段函数的有关知识要点很有必要:
一、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函数f(x)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式子表达;
二、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分段函数中各段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并集;
三、分段函数的值域:各段函数值集合的并集;
四、分段函数的图象:必须分段画;
五、分段函数& 仅函数:若单调,则存在反函数;
六、分段函数的奇偶性:应在整个定义域上考虑;
七、分段函数的单调性:可分段讨论或由其图象求解;
八、分段函数的应用。
注册用户登录才能发表评论,或
2016年6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学生较好的领会.
教学目的明确,能解决好重难点,不错。例子中是不是参数太...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目的明确,...
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思想以及分离变量的方法在课堂中...
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思想以及分离变量的方法在实际课...
练习与例题的设置皆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注意夯实基础...
对学情较为了解,重难点有得到突破1
本节的设计和讲解适合本校学生,例题讲解均非常详细,可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光驱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