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LisaM Ellram, Wendy L T, corey taylorB的《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 supply chain》的PDF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
下载积分:972
内容提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52: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物流服务供应链合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9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80 &&
物流服务供应链合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校代码:10254
论文编号: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物流服务供应链整合的风
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研究
学科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苹果/安卓/wp
积分 148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0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刘伟华   季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供应链作为服务运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开始得到重视。产品服务化的兴起,服务外包的不断增长,供应链管理研究已经开始从产品供应链走向服务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正逐步成为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论文分析了服务供应链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国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五种定义及国内关于服务供应链的三种定义,总结了服务供应链的三种模型和框架,分析了国内外不同行业中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情况。通过对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分析,提出了服务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的相同与区别,其中,两者在产生背景、主要管理内容、主要管理目标、主要集成内容上是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两者在渠道结构、上下游供需内容、运营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服务供应链在定义与内涵研究、运营基础理论研究、不同行业应用研究上的三大研究趋势。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 产品供应链;研究进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 A
20世纪初,全球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和制造业,服务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很小。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社会产业结构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逐渐开始兴起[1]。当前,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经济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服务业成为投资的最大热点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为服务供应链的兴起提供机遇,服务供应链作为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服务管理研究新领域,其研究尚且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服务供应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里程,评述其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希望能促进服务供应链管理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和进一步开展。
1 从产品供应链转向服务供应链
1.1产品服务化的兴起
近年来,许多制造企业逐步把产品的涵义从单纯的有形产品扩展到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这种趋势称为产品服务化[4]。许多公司都在积极实施产品服务化,如通用电气的能源管理服务,壳牌石油的化学品管理服务,施乐公司的文件处理服务,IBM,惠普的信息服务,伊莱克斯的一体化电气解决方案等。
产品服务化的兴起的主要机理如图1所示。首先,随着需求开始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制造企业的利润从制造环节转向销售环节,进而转向消费环节。其次,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从单纯追求产品本身转向追求产品的整体环境价值,从内部环节转向外部环节。第三,随着服务经济的日益发展,产品本身的自身价值的比重越来越少,而相应的虚拟价值日益增加,利润的大部分来源于产品本身以外含有的文化含量、精神含量和服务含量。产品服务化的兴起成为服务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源泉。
图1 基于价值链转移的产品服务化形成机理
(资料来源:在文献4和5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修改)
1.2 服务外包的不断增长
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某些公司一个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6]。许多跨国公司如GE,HP,IBM等已经擅长于使用全球劳动力资源,把相关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国内公司以获得技术支持,客户服务支持和产品设计,并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外包。这些公司有能力利用全球最好的资源,并将服务外包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服务外包的不断增长,为服务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从产品供应链转向服务供应链
在制造经济时代,供应链管理主要集中在产品供应链,从学术和实践的观点来看,采购、供应、供应链和运作管理的方法仍然主要面对制造业部门,服务供应链尚未得到研究。服务行业作为正在兴起的行业,存在大量原封未动的机遇,美国Geoffrion教授在1996年曾经指出,在人们投向权威学术期刊《运营研究》的稿件中,关于生产运营的稿件是服务运营的6倍[2]。而服务供应链的专题研究更为稀少,成为尚未被开发的领域[7][13]。
产品服务化的兴起以及相关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为服务供应链的兴起提供了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合作与联盟。任何一个服务公司不能包纳服务所需要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正是如此,服务公司需要将部分服务产品进行外包,并通过供应链的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产品。同时,由于服务与产品不同的特点(如无形性、不可触摸性、不可存储性、多变性以及顾客参与性),在产品服务化的日益兴起中,传统产品供应链不能完全适用于服务业,迫切需要新的服务供应链理论来指导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2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1) 服务供应链的定义研究
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在国外最近几年才开始兴起,其定义仍然处在争论阶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总结起来,共有5种比较常见的定义,具体见表1所示。
第一种观点是从产品服务化的不断兴起中得到启发并被定义的。这种观点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产品服务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列先后服务活动,其本质的思想是基于产品服务化角度来定义服务供应链的。例如,Dirk和Steve Kremper(2004)认为服务供应链是在产品服务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服务计划、分配资源、配送和回收、分解、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
第二种观点认为服务供应链是指服务行业中的不同服务生产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最早开始研究服务供应链的是Edward G.等人,他们在1999年冬天的模拟学术会议上和2000年发表在《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杂志中论文就研究了服务供应链中的问题,但是文中没有对服务供应链进行特别的定义,仅是研究在服务行业中发生的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他在文中认为服务供应链的行为不同于产品供应链。它没有库存堆积以补充订单,而是间接通过服务能力来解决订单堆积。啤酒游戏是最早的产品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经典例子,但是它不适用于服务供应链。他开发了一个类似于啤酒游戏的抵押服务游戏(mortgage service game),基于订单堆积和服务能力两个重要参数,游戏的结果表明在这种服务供应链中确实存在牛鞭效应的情况。
第三种观点认为,服务供应链应该从服务产品采购的角度进行理解,其本质的思想就是采购专业服务。例如,Ellram(2004)在《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发表了“理解和管理服务供应链”一文,他提出服务供应链是指在专业服务中从最早的供应商到最后的客户中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和资金管理。该定义也是迄今为止所得到的最完整的服务供应链定义之一。这个定义是从采购专业服务的角度去理解的,因为在专业的服务中,没有需要运输产品,服务的传递者利用了供应者的服务资金和职员,这个与传统的产品供应链有很大区别。韩国培材大学的金立印(2006)认为航空公司、酒店及旅行社之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服务供应链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了服务供应链;认为服务供应链的本质是整合所有服务资源来共同创造顾客价值。
第四种观点认为,服务供应链是指服务行业中应用产品供应链的思想来管理与服务有关的实体产品。例如,Jack S.Cook(2001)、Richard Metters(2004)等在医院健康护理方面通过采用供应链管理中的药品库存管理和信息集成的思想,提高服务的综合绩效。
第五种观点认为,服务供应链是接受顾客需求,进行生产转化并再输出到顾客的一种供应链,该定义是从服务企业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前后运作过程角度来理解的。其本质的思想就是认为顾客既是需求者也是供应者。例如,Scott(2000)认为在制造企业中供应链是很好被定义的,供应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从一组供应商中获得输入,然后进行内部转化后送给明显的客户。在服务企业中,流程输入的主要供应商是客户自身,他们提供他们的思想,需求和信息等然后输入到服务流程中,称服务中的顾客具有“两元性”,本身是顾客又是供应商。这种两元性暗含了服务供应链是双向的,生产流也是双向的。论文对这种两元性适用于供应链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实践和管理中的意义。
以上关于服务供应链的五种定义中,第三种定义是比较完整的。这种定义能够比较清晰地与产品供应链的定义进行比较,且能够反映服务的特点。
表1    服务供应链的几种定义及代表人物
种类 具体定义 定义视角 代表人物
1 服务供应链是产品服务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列先后服务活动 基于产品服务化角度来定义服务供应链 Dirk和Steve(2004)
2 服务供应链是指服务生产中的不同生产主体之间的供应需求关系 围绕服务生产过程来定义服务供应链 Edward G. (2000)
Henk Akkermans. (2003)
3 在专业服务中从最早的供应商到最后的客户中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和资金管理。 基于服务企业采购服务产品的角度,具有类似产品供应链的特征 Ellram(2004)
金立印(2006)
4 服务供应链是指服务行业中应用产品供应链的思想管理与服务有关的实体产品 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产品供应链的理论 Jack S.Cook(2001)、Richard Metters(2004)
5 服务供应链是接受顾客需求,进行生产转化并再输出到顾客的一种供应链 围绕服务生产过程来定义服务供应链 Scott(2000)
(2) 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框架研究
由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尚未成熟,与上述的几种定义相对应,关于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框架还处在争议之中。目前主要有三个流行的服务供应链模型。其中,Ellram(2004)通过比较Hewlett-Packard供应链模型,SCOR模型和GSCF模型的概念、核心特点后,得出每个模型对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型值得引用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从服务商角度出发,以信息流与上游的服务供应商、下游的客户进行联系,其中涉及到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和服务传递管理、现金流动管理等管理内容。该模型能较为完整的反映服务供应链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内容以及典型的供应链链式特征,具有一般服务供应链的特点,是一个通用的服务供应链模型。但是该模型的主要不足是未能反映服务供应链中的成员组成的体系结构,仅仅反映了服务供应链中的主要管理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
另一个比较流行的服务供应链模型是基于产品服务化角度来定义服务供应链的(Dirk和Steve Kremper,2004),见图3所示。该模型在认为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是提供世界级的服务,在定义服务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基础上,通过服务供应链的计划、分配资源、配送和回收、分解、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完成产品服务的过程。这种定义实质上是将产品服务中所包含的正向供应链(销售和客户服务)以及逆向供应链(回收和修理等)进行集成,从而为客户提供世界级的服务。以汽车服务供应链为例,所涉及的活动包括汽车精品销售、养护用品销售、汽车保险服务、汽车维修、汽车租赁、二手车置换、废旧汽车召回等活动。
另外,还有一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其实质是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例如,Jack S.Cook(2001)、Richard Metters(2004)等在医院健康护理方面通过采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和信息集成的思想,提高服务的综合绩效。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尚未很好地融合服务自身特点,而仍然采用产品供应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不能反应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供应链含义。
(3) 服务供应链的行业应用研究
国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行业应用研究已经开始起步,但是其研究的视角因各自对服务供应链的定义不同而不同。如,Dirk de Waart(2004)从专业服务采购的角度论述了服务供应链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13]。Jack S.Cook(2001)、Richard Metters(2004)等从服务行业应用产品供应链的角度,讨论了在医院健康护理方面通过采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和信息集成的思想,提高服务的综合绩效。Dirk和Steve Kremper(2004)从产品服务化角度论述了汽车行业等应用服务供应链进行管理。
韩国培材大学的金立印(2006)研究了中国民航业的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和企业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航服务业的各航空公司作为服务企业,在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的供应链管理活动对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
图2    服务供应链模型之一
图3 服务供应链模型之二
(4)服务供应链的相关会议
此外,与服务供应链相关的会议也得到开展。例如,日,在美国召开沃顿-斯坦福服务供应链论坛,该论坛的议程包括DHL在支持服务供应链再建的角色,重建服务供应链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战胜挑战的方法[14],该会议的主题是从产品服务化角度来讨论服务供应链问题。
(5)服务供应链的相关研究——服务采购研究
上述的研究都是与服务供应链紧密相关的研究,其他与服务供应链有关的研究主要是在服务采购方面。Allen 和chandrashear(2000)提出了一个专业的管理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6个方面的比较,对理解服务供应链也是非常有益的思考。Swank(2003)在保险服务业中应用精益生产原则,以此表明制造业的某些成熟工具能够被用到服务供应链中。Kakabadse (2000)检查了美国和欧洲在外包服务方面的趋势。然而,至今为止,尚未有专题研究来详细说明服务供应链和制造供应链的相似点与不同点,但是产品外包与服务外包的不同和类似点是值得借鉴的。
2.2国内研究进展
(1) 服务供应链的定义研究
国内对服务供应链的专题研究暂未有,相关研究主要侧重在服务链上。
第一种定义是从产品服务化角度进行的,类似于前文提到的国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第一种定义。例如,胡正华(2003)等介绍了服务链的概念、模型及其应用,提出了服务链与供应链、客户链和需求链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服务链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为需求出发点,把与服务有关的各个方面,如银行、保险、**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完整地消费者服务网络。从生产企业角度,他还给出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供应链、客户链、需求链、服务链关系模型,如图4所示。论文给出的服务链的含义与生产企业产品服务化的性质是相同的。冯敏(2004)在此基础上对服务链的三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如何进行绩效评价进行了分析。他们的论述都是基于产品的生产-消费-回收的角度进行的,他们的定义尚且未能涉及到服务链主体之间的链式结构。
图4 供应链、客户链、需求链、服务链的关系模型
第二种定义是从服务企业内部运作的角度进行的,类似于前文提到的国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第五种定义。刘少和(2003)指出,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服务企业主要生产无形的“服务产品”。同制造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一样,服务企业“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也存在一条“流水线”,谓之“服务链”。他的研究视角是基于服务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如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与班组),其目的是希望服务企业也能够采用类似产品供应链的结构进行管理,其思想本质上还是侧重在服务企业内部生产运作的模式。
第三种定义是从服务采购的角度进行的,类似于前文提到的国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第三种定义。例如,陈小峰(2004)认为可以在物业服务中运用供应链的思想采购专业的服务,张英姿(2005)认为可以在旅游服务中运用供应链的思想采购其他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产品,圆满完成旅游服务要求。田宇(2003)、申成霖(2005)、闫秀霞(2005)等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它的作用是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2) 服务供应链的行业应用研究
国内关于服务供应链行业应用的研究在近几年来得到较多的开展,比较集中的讨论主要是在物业服务、旅游服务和物流服务等行业。
在物业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陈小峰(2004)认为,目前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和零售业,几乎不涉及物业服务。在分析物业服务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的特点,认为物业服务供应链是以物业服务供应商、物业服务商和业主为主体的链式结构。他还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的目标,以及物业集成商的业务运营策略(如部分业务外包,整合物业服务内部资源等)。他的研究视角实际上已经比较侧重在物业服务供应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但是他的研究尚且处在概念的层面上,未开展深入探讨。
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张英姿(2005)指出,旅游服务组合产品实际上是一条由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旅游服务系统的特征相形相应。论文提出旅游服务应该充分应用供应链思想,进行资源整合,实施联合战略,对其服务供应系统进行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她的研究已经比较侧重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但是她的研究尚且处在概念的层面上,未能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详细运营模式和激励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方面,田宇(2003)对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其基本结构是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制造、零售企业模式,其中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供应商指传统的功能型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它们因其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标准,且业务开展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而被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构建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网络时吸纳为供应商。
申成霖(2005)指出目前针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较少。他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为核心企业的新型供应链,它的作用是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最明显的特征是通过业务转包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功能型物流企业来为物流需求方服务。
闫秀霞(2005)认为,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是指围绕物流服务核心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控制来实现用户价值与服务增值的过程。这种管理模式是将链上的物流服务如物流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到物流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链上的加盟物流服务企业在协同作战、竞争取胜的过程中,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发展。它以某一物流服务单位为核心,集成链中的合作伙伴的优势资源,围绕各种物流资源的快速整合来满足用户需求,根本目的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总的服务成本,追求更强竞争力和更大效益。
阳明明(2006)提出了港口服务型供应链。他认为港口服务型供应链与典型制造型供应链不同,服务型供应链没有制造环节,它是以服务型企业作为主导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港口供应链是指以港口为核心企业,将各类服务供应商(包括装卸、加工、运输、仓储、报关、配送、甚至金融、商业服务扽各企业)和客户(包括付货人和船公司等)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实现系统成本最低。各类服务供应商依赖港口但又独立于港口,他们是港口的服务供应商,在经济上他们有自己的利润目标。论文以香港港口为例介绍了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情况。
田宇(2003)、申成霖(2005)、闫秀霞(2005) )和 阳明明(2006)等人的研究已经将视角放在服务供应链的体系结构中来,其研究的重点侧重在服务供应链的成员之间的集成上,这对探讨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是很有益的思考。
3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相似与区别
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都属于供应链管理的大范畴,服务供应链具有与产品供应链的相同的特征,如产生背景、主要管理内容、管理目标、集成内容等都是相似的,具体表2所示。因此,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可以借鉴到服务供应链中。
但是,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也有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来源于服务产品与制造产品的本质区别上。Winter Nie(1999)等仔细地研究了服务特性和运营管理问题,通过对19世纪80-90年代的近30篇研究服务运营问题的文章,总结了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制造产品的六个特征,即顾客影响(Customer Influence)、不可触摸(Intangibility)、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易逝性(Perishability)、劳动密集性(Labor Intensity)等。
Allen,S.and A.Chandrashekar.(2000)、H. Akkermans(2003)、Ellram.et.al.(2004)通过分析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的区别,认为服务供应链也存在类似的区别;国内的学者傅烨(2005)对传统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管理目标、系统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做了比较。综上学者观点,两者区别具体见表3。
表2   服务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的相似点
类别 具体内容 备注
产生背景 专业化趋势,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外包的需要
主要管理内容 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 某些以纯服务产品为核心的服务供应链的物流功能和生产计划功能不明显
主要管理目标 满足既定的服务水平,系统总成本最小。强调一体化运作
主要集成内容 业务集成、关系集成、信息集成、激励机制集成
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及其信息平台共享非常重要
表3 服务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的区别
类别 产品供应链 服务供应链
渠道 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销售商-顾客等较长的渠道 由于服务行业自身特点(如客户参与性等)需要更多采取较短的供应链渠道;典型的结构为功能型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客户
上下游之间供需的内容 实体产品 服务产品
运营模式 拉动型和推动型两者结合,越是上游,用推动,越是下游用拉动 更多采用市场拉动型,具有完全反应型供应链特征
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影响因素 库存、需求信号、价格波动、短缺博弈 价格波动、短缺博弈
牛鞭效应的体现 库存堆积等 订单堆积,能力利用率波动等
供应链协调的主要内容 生产计划协调、库存管理协调 服务能力协调、服务计划协调
体系结构 核心企业可能有多个 一般只有一个,通常是服务集成商
绩效评价 基于产品运作的绩效评价,易操作 基于服务的绩效评价,比较主观
稳定性 具有较高的系统稳定性,强调基于信任基础上的全面合作 稳定度较低,首先最终客户的不稳定性,其次,异质化的客户服务需求使服务企业所选择的服务供应商会随需求有较大的变化。
注:在Allen,S.and A.Chandrashekar.(2000)、H. Akkermans(2003)和Ellram.et.al.,(2004)和傅烨(2005)的基础上修改。
4 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服务供应链研究的简要回顾,我们认为,与产品供应链相比,服务供应链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2] [7] [13],今后的服务供应链研究将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具体来讲,服务供应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更多的关注。
4.1 服务供应链的内涵研究
鉴于目前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和基本框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因此,对服务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其内涵的进一步明确化,为系统研究服务供应链基本理论奠定基础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4.2服务供应链运营的基础理论研究
目前,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相关的供应链基础理论已获得较大发展。由于服务供应链具有与产品供应链截然不同的特征,如何结合服务供应链自身特点并将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服务供应链,加强对服务供应链运营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包括以下几点:
(1) 优秀的服务供应链对服务绩效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服务供应链的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作为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前期重要工作,它兼有产品供应链的共性和异性,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
(2) 由于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无形性,今后研究中将进一步侧重对服务供应链中服务协议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控制[8],尤其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服务供应链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
(3) 由于服务供应链评价中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将成为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4) 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能力的传递、控制与执行问题的研究也将得到积极探讨,例如,服务能力的牛鞭效应问题目前已得到积极开展[8][9],但目前研究中仅侧重某些特殊行业,还暂无具有普遍性的研究。
4.3不同行业的服务供应链应用研究
由于服务供应链涉及较多的服务行业,而不同服务行业的实际特性又有所区别,因此,在今后研究将形成两类潮流,一类是开展对不同行业的服务供应链的共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通用模型;另一类是针对不同服务行业,例如,物流服务行业,结合行业特性对服务供应链开展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本行业的实践。
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而服务供应链作为服务运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与产品供应链相比,服务供应链却一直未受到重视,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框架也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论文认为服务供应链是未来供应链研究的重要趋势。通过研究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论文提出了服务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的相同与区别,并提出服务供应链的今后三大研究趋势。
[1].刘丽文. 服务运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Lisa M. Ellram, Wendy L.T., Corey B.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04(Fall).17-32
[3].[美]Richard Metters, Kathryn King-metters, Madeleine Pullman 著,金马 译, 服务运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
[4].宋高歌,黄培清,帅萍. 基于产品服务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5):13-20
[5].李海舰,原磊. 基于价值链层面的利润转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6):81-89
[6].Engardio,P., A.Bernstein, A.M.Kripalani. F.Baltour,”IS Your Job Next?” Bussiness Week, Febury 3,
[7].Frank Quinn. Don’t forget the service supply chain[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2004(8).:7
[8]. Henk Akkermans., BART V. Amplification In Service Supply Chains: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From the Telecom Industry.[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Vol. 12, No. 2, Summer
[9]. Edward G., Anderson JR., Douglas J., Morrice. A Simulation Game For Teaching Service Orien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oes Information Sharing Help Managers With Service Capacity Decisions?[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 Spring
[10]. Yunus K Khaled Abdou Supply Chain evaluation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a framework development compared to manufacturing[J]. Managerial Auditing J 0-149
[11].Dirk de Waart., Steve Kremper. 5 Steps to Service Supply Chain Excellence[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2004(1):28-36
[12].Andrea Kle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upply Chain: Integrating That “Last Mile” [J]. A Supplement to American Banker.
[13]. Dirk de Waart Servi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the great untapped resource[J]..
[14]. Jon Guyett, Service Supply Chain Forum[R]. Warton-Standford Service Supply Chain Forum.Oct.2003
[15].Jack S.Cook, Kathy DeBree, Amie Feroleto. From Raw Materials to Customer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Autumn ): 14-21
[16].Scott E. Sampson. Customer-supplier duality and bi-directional supply chains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Bradford: ). 348-355
[17].Allen,S.and A.Chandrashekar. Outsourcing Service: the Contract is just beginning[J].Business Horizons, March-April
[18].Swank, C.,K, The Lean Service Machin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ober
[19].Kakabadse, A. and N.Kakabadse. Trends in Outsourcing: Contrasting USA and Europe,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2).
[20].胡正华,宁宣熙.服务链概念、模型及其应用[J].商业研究.2003(7):111-113
[21].冯敏,应春,牟援朝.服务链的绩效分析[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5-27
[22].刘少和.服务企业中的“服务链”模型[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23]. 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2-24
[24]. 陈小峰,李从东.住宅区多元物业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的整合研究[J]. 工业工程.):41-45
[25]. 田宇.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中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53
[26]. 申成霖,汪波. 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决策问题[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2-7
[27]. 闫秀霞,孙林岩,王侃昌.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特性及其绩效评价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969-974
[28]. Winter N Deborah L Kellogg .How process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view service operations[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 ):339-355
[29]. 傅烨. 供应链与服务链管理比较研究[J].物流技术.2005(2).23-25
[30].金立印. 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100-106
[31].阳明明.香港的港口服务型供应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10期.56-58
(本文参加了第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评审工作)
载入中......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好文,学习了
不错。。看看。。
友情顶一下
学习了,谢谢
好东东呀!
认真学习一下!
although this is just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of service supply chain, I sti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future of it.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5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rey taylo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