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种水稻的都在抽取深度七八十年代的电视剧米的地下水,请问这样下去水稻还能种几年?地下水是否会被抽空?

3.02小桥截流& 神泉突现
3.03降水影响& 水浸房塌
3.04洪水暴发& 水位突升
3.05渠水渗入& 薯窖出水
3.06泥沙混入& 水位下降
3.07冻层阻水& 井水外溢
3.08地基阻挡& 水位抬高
3.09阀门纳垢& 井水喷涌
3.10堵漏兼有& 加大流速
3.11水管破损& 冒出黑水
3.12两源沟通& 井水自溢
3.13气门关闭& 蒸气下冲
3.14层间沟通& 水位升降
3.15震源虽远& 变化相关
3.16震后变化& 东热西咸
3.17漏水进井& 声音放大
3.18流沙落水& 发浑发响
3.19回水驱气& 双井齐鸣
3.20压差增大& 喷砂冒水
3.21淤泥生气& 萤火反光
3.22沼气逸出& 水井冒泡
3.23排气集气& 铁桶浮出
3.24含气地层& 易生井火
3.25无意小事& 竟成虚惊
3.26多种渗漏& 水井出油
3.27粪水污染& 井水变黑
3.28串层影响& 甜水变苦
3.29地面振动& 水井变浑
3.30水泵漏电& 井水升温
3.31机体摩擦& 冷水变热
3.32多种因素& 异常迭起
在地球上,除了地表水之外,地下还有一个水的世界。不论在河渠纵横、雨水充沛的潮湿地区,还是河干地裂、雨水稀少的干旱沙漠地区;不论是广阔无垠的平原,还是峰峦连绵的山脉丘陵;也不论是靠近地面的地层中,还是地下2公里多深处,人们都可能见到沟谷岩石裂缝中渗出的流水、山崖老树根底下流出的涓涓细泉,砖砌井壁深处粼粼闪光的水面,平原钻井中喷出的水柱,沙漠地带地下水槽中涌出的清凉水流。它们构成了形式各样,奇异多彩的另一种水源——地下水。由于人们不能直接看到地下藏水的地方,所以它们往往被形象地比喻为“无形的水源”、“地下海洋”或“地下水库”。因为地下水埋藏在岩层中,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而且还能携带丰富的地下信息,为地震预报服务。
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和层间水两大类。我们通常民用的浅层井水,一般都是潜水,农田灌溉和工厂用的深井,一般都用层间水。
潜水是靠近地面的地下水,它受气候影响较大。他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其次有地表水的渗透以及其他含水层的补给。所以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潜水面就会上升,而在干旱少雨的时候,潜水面就会下降,甚至下降到某些潜水井井底以下,从而使井水干涸。潜水的排泄,靠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之中,或以泉水的形式出露地表,再就是人工打井开采。因为浅水井分布较广,易于观察,很多群测点对当时的潜水水位、化学成分进行长期观测,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群众所发现的地下水宏观异常,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潜水异常。
层间水是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如果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未充满整个含水层,具有自由水面,这种水称为无压层间水;如果地下水充满了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并具有承压性质,这种层间水称为承压水。如果承压水头高出地面,钻井后水能流出,这种水称为自流水。在工农业生产中,一些较深的机井取用的都是层间水。由于层间水有隔水顶板,含水层与大气联系较少,因而受地面气温、气压、降水和蒸发作用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其含水量丰而稳定,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下部地层的情况,所以用来进行地震监测,效果比潜水更好。
由于地下水贮存在岩石之中,它有不可压缩和能够流动的特性,所以,当地下岩层受力发生变化,含水层受到挤压、拉张时就会使两个不相通的含水层隔板破裂相通,或者地下补给排泄条件发生改变时,都可能引起地下水重新调节和分布,进而使地下水的成分和化学元素含量发生变化,这便是它所以能产生地震宏观异常的重要原因。
地下水地宏观异常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水位的升降,流量的增减,发饷、冒泡和水质、水温的变化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为因素也能导致地下水的其他奇特变化。
产生地下水宏观异常的原因,既可能是地震前地壳活动的反映,也可能是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果不能正确地识别这些干扰因素,也就无法把握震前异常。下述各例都是由非震因素引起的地下水非震异常,可能会对我们今后辨别异常时有所启发。
.01天旱超采& 名泉断流
1990年4月下旬,从临朐盆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山东省有名的旅游圣地——临朐县老龙湾4月20日断流,水位急剧下降,面临干涸的危险!
消息传开后,人们无不怀疑其真实性:老龙湾泉眼众多,数以万计,竞相涌流,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虽经历数次大旱,从未断流、水湾干涸、淤泥龟裂、游船搁浅的颓败景象时,无不为老龙湾风景保护区的命运担忧。各种传言和迷信活动也乘机蜂起。“老龙湾的水真的干了”,“临朐要发生大地震了!”……传言不胫而走。
1969年7月18日渤海发生7.4级大地震时,位于老龙湾东南方向3公里处的冶源水库大坝曾出现滑坡;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老龙湾中不少泉眼冒沙,一向清澈透明的泉水也变得混浊。历史的经验使人们很自然地把老龙湾的异常变化与地震前兆联系起来。老龙湾的断流现象,引起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重视。4月21日上午,县长召集了地震、水利、建委等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查看了现场,潍坊市地震局也派人赶赴现场。
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老龙湾泉水主要来自该湾西部山区,属深层地下水,并沿该县境内上五井——辛庄子和冶源——高家庄两条断裂汇集于冶源,涌出地表汇流而成,致使老龙湾泉水丰富,经久不衰。自1987年以后,天气持续干旱,使泉眼涌水量逐年下降。1989年特大干旱,是老龙湾的涌水量降到常年涌水量的三分之一,几度出现枯竭的危机。长期的干旱天气,迫使人们大量提取地下水。1987年以后,机井数量急剧增加。据对老龙湾上游基岩带深度在110米以上的130眼配套机井的调查统计,总设备提水能力已超过老龙湾常年涌水量的1倍以上。1990年以来,虽然降水量多于常年,但由于1989年异常干旱,农田底墒严重不足,进入4月份后,所有农用机井昼夜提水,拦腰切断了老龙湾泉水的来源。
经分析论证认为,老龙湾断流干涸是因为天气长期干旱,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加之大量的机井在短期内集中提水,出现地下水严重超采所造成的,并非地震前兆异常。
为了验证上述分析是否正确,临朐县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下令关停了老龙湾上游得冶源、杨善、五井三乡镇的400多眼机井。结果不出所料,4月30日老龙湾部分泉眼开始涌水,水位回升。5月14日所有泉眼全部恢复涌水。到5月20日,老龙湾全部恢复昔日风采。至此,名泉断流之谜被彻底揭开,而各种地震谣传也嘎然而止。
.02小桥截流& 神泉突现
“老天爷显灵了!”这桩奇闻神秘地传播着。事情发生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太安镇街儿庄。村外一条小溪早已干涸了,据说是半夜一声惊雷,溪边突然暴发出三股清泉,引起周围人们的议论,说这是“神泉”、“圣水”。好奇者奔走相告,虔诚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拢而来。
正是干旱枯水的麦收季节,“神泉”从何而来?是否与地震有关?得知此情况后,地震工作人员立即奔赴现场,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是时,夕阳西下,只见一座庙宇拔地而起,前来有求于“神”的人仍不见减少。烧香的、叩头的、许愿的,在“圣水”面前毕恭毕敬;身弱体衰的老者、妇孺,衣着入时的妙龄男女,已不下百人;给神灵捐助的人民币,已有半筐……。
经过勘察了解,“神泉”确实存在。仍从溪边粗砂砾石层中涌出,多达6处,泉水清澈如晶,汇成小溪,甚为奇妙。经过认真考察,寻踪觅源,其奥秘终被揭开。它既不是神的灵验,更不是地震前兆,而是自然的造化。
原来在“神泉”上游50米处有一小桥,桥孔早已被垃圾堵塞。春季,桥的上游有一煤矿排出废水,被小桥截流储存,水头高达4米。于是,无孔不入的废水向下渗透,到达砂层又向下游迂回扩散,杂质赃物被滤得一干二净,此水被积存到“憋不住劲”的时候,便突然破土而出,形成了奇妙的“神泉”。
.03降水影响& 水浸房塌
1980年9月,河北省万全县一些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特别是梁家庄、孔家庄等几个乡尤为严重。水位上升幅度超过2米,由此造成地面出水,致使4000多亩耕地推迟播种,400多户村民住房倒塌或不能居住。有人怀疑这是地震前地下水宏观异常。于是,省、地区地震部门及时进行了落实。
据降水资料,万全县正常年降水量为350—400毫米,但1978年降水量为569毫米,1979年为498毫米,超过正常年份的50%,且多集中在秋季。虽然1980年天旱,某些地区的春季降雨比往年同期减少并不太多。因此,前两年过多的降雨为这次万全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提供了背景条件。
以深井堡地区为例:该地区沿洋河呈条带状分布,属山前平原的地下水溢出带,包括孔家庄、深井堡、水庄屯及怀安县的部分地区。这一地区与洋河平行依次排列有四清渠,洋河一渠、二渠和三渠。这些渠道引上游洋河水组成农田灌溉网,且大都具有30—40年的历史。其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因长期的引水淤灌,使农田地面普遍升高,而村子逐渐成了洼地。深井堡村,位于洋河二渠和三渠之间,过三渠再往南3公里即为洋河。因长期淤灌,村子周围地面升高,渠道也成了“地上渠”,使深井堡村比外围低7米以上,成了有名的“深井洼”。
深井堡村历来水位较高,村中现存房屋泥墙下半部几乎全部碱化。另外,村北(地下水上游)打井时发现少量砂层,而村南(下游)地下80米以内全为粘土。这就使得地下水运动到村子附近以后,渗透速度更加迟缓,水位增高。加之村南洋河三渠高出地面,渠水渗漏,排水不畅,这就为村中地下水上升,地面出水提供了条件。又因村民房子多为土坯房,土质为黄土,结构松散,遇水极易破坏,这就是这一地区地下水位上升、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落实的结果可以看出,万全县地下水异常并非地震异常,而是因过量降雨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所引起的反应,与地震无关。
洪水暴发& 水位突升
张家口地震局万全地震台的水位观测井,正好打在城西大沙河的西岸上,1986年经过对管路、仪器进行改造,提高了观测灵敏度。这年夏天,水位仪多次记录到了水位突升突降的变化。起初,大家都很纳闷,怀疑这是不是地震前的水位宏观异常。水位一升,大家的心也跟着提到嗓子眼上,局内分析预报人员顿时紧张起来。后来经过几次水位突变,才发觉这是由于大沙河发洪水引起的,并非地震前兆。原来前几年记录不到这种变化,是由于仪器灵敏度不够的缘故。
1986年张家口地区气候反常,前半年干旱少雨,进入7月份后,冰雹洪水成灾,从6月26日开始,城西大沙河发生了几次罕见的大洪水,万全井都记录到了由洪水引起的水位变化。由于洪水暴发的突发性,所以在水位瞬时值图上也呈直上直下的骤变形态。例如,7月18日20时城西沙河出现五年来最大洪水,万全井水位20时突升25毫米,22时恢复到原值。
从1984年地下水动态资料清理成果来看,全国有11个井孔的水位观测到了降雨引起的水位变化。这些井孔的观测资料表明,在较大的集中降雨时,短时间内井孔水位迅速上升,雨后又逐渐下降到某一水平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洪水或集中降暴雨使地表承受荷载,通过力的传递作用,使承压含水层受到压力,这种压力虽然很小,但十几或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压力,都集中反应到几十平方厘米的井口内,所以井口水位实际上有很强的放大作用,故而水位明显地上升。这与地震异常无关。
.05渠水渗入& 薯窖出水
1989年,平山县东义羊村近百户农民院中红薯窖程度不同冒水。人们纷纷议论,这是不是地震前兆?我们这里是否要发生大地震?为了解除群众的疑虑,地震部门迅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
东义羊村位于太行山脚下,地势南高北低。全村200多户人家,有一半住在村南,没有薯窖冒水现象。另一半居住在村北低平地带的人家普遍出现冒水现象。有一家每一天测一下薯窖水深,发现水位一天涨3厘米之多。村中有一眼大口井,累计水位上升2米多。由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当地的地下水潜水位确实在抬高。
那么,水位抬高的原因究竟是含水层受压引起的,还是由于水量增加引起的呢?为此,他们又扩大了调查范围。原来在村南三四百米的山根处有一引岗渠,渠宽4米,多半槽渠水由西向东流去。该渠高出大口井六七米;村北50余米处,又有一条源泉渠,渠宽2米,满槽水缓缓西流。该渠水位虽然低于村内地面,但明显高于地下潜水面。考虑到当地的耕作层虽为亚粘土,但土层南北薄厚不一,特别是引岗渠,因其就在山边坡上,亚粘土层下就是松散多孔的坡积物,渠水渗漏到坡积物中,由南向北形成潜流向村落方向流去。源泉渠渠水渗漏后,也向南北两侧补给地下水。显然,二渠渠水渗漏是造成该村地下潜水位抬高的直接原因。此外,由于1989年降雨较往年明显偏多,雨水下渗开采相对减少,使当地地下水位有所回升。再有,村东十里就是黄壁庄水库,当时水库蓄水量较大,水位较高,使地下潜流的水力坡底变小,迫使当地地下水位升高。由于这三个原因,造成该村地下水位上升,窑内出水。
调查核实后,在现场向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解释,从而驱散了群众心中的疑虑,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06泥沙混入& 水位下降
1983年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河北省藁城县地震办公室四周积满了水。不少观测点观察哨报来了地应力、地电突变,井水位上升,井中水响等异常。这些与暴雨相关的的现象很快得到了明确答复。但是,梅花测报点却报来了藁10井水位突降40厘米,而周围数井水位都上升了几厘米的异常,平静的小院一下子紧张起来。这一升一降的不寻常现象,会不会是地震前兆呢?地办和上级地震部门来人及时落实了这项异常。
原来,这口承压井水位埋深1米,现在突降到1.4米,是由于井管一孔洞中灌入大量浑浊的雨水引起的。井中原来是清水,现在是浊水,浊水比重大。在地层压力可看作不变的情况下,水柱要降低高度才能达到动平衡,即p=v·h。几天后,随着井水泥沙的扩撒、沉淀,梅花井水位又恢复了常态。
为证实这一过程,他们还做了一个实验。取1米长透明塑料管一根做成U字形,在其一端注入清水,一端注入泥水,两端水位高差可达1厘米,随着泥沙的不断扩散,两端的水面渐趋一致。
.07冻层阻水& 井水外溢
1976年和1977年2月,辽宁省新金县多处高出河床的井水向外自流,有些房屋和菜窑内出水。当时正是震情紧张的时候,这一宏观现象,无形中给人们的心头蒙上了阴影。为了落实这个异常,县地震观测站邀请了水文和地质方面的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调查中,发现这些地下水的变化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①都出现在冬末春初地面冰土层最厚的季节。②地点都在山区,离河边较近,而且都是在透水性较好的沙土层上。③都是单一的水位变化,没有同时出现其他现象,附近的深井和泉水均无变化。根据这些特点,初步判定不属地震异常。在长年流水的小河床上,上冻之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冷得不太厉害,或者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水可以在冻层薄弱处窜出冰面,再冻一层,这样一层一层越冻越厚;另一情况是冷的突然,或者水流不大,流速较缓,河水很快封冻,水只好从冰层底下通过透水层渗流。一旦下游的冻层由于不断加厚而和地下水隔水层相连了,地下水的通道就被堵住,这时地下水就会在被堵部位的上部暂时积存起来,致使水位逐渐上升,并通过地下透水层向周围渗流、扩散。水井、屋内、菜窖等处都没有冻层所阻,只要这些地方透水性好,而且不高出水源,地下水就可能从这些地方窜出来。例如,太平乡长店铺村南山脚下有一口水井,离河边5米,井深2米,夏季水深1米左右,冬季水深0.5米,在河边10米远处有一个深1.5米的菜窖和3间住房,井台、菜窖口和房屋地面都高出河床1米多。1977年2月,井水漫出外流,菜窖、屋内同时出水。经调查认为是天气寒冷,冻层厚,封住了流水通道而造成的。
这种现象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不是年年出现?为什么不是在天气最冷的时候出现?又为什么不是在所有的河边都出现?经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降水量等因素所造成的地下水蓄水量不同,气温变化所造成的冻层厚度不同,地质地貌条件所决定的透水层深浅不同等因素所决定的。该县近两年秋雨比常年偏多1倍,冬季温度比常年低1—1.5度,地面冻层也比往年厚10-15厘米,最厚冻层可达95—110厘米。离出水处不远的下游,隔水层的深度又都不超过1米,所以就出现了这些现象。
此外,冻层还有个逐渐加厚的过程,地下积水也有个逐渐增多的过程。只有冻层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才能与地下隔水层相连,只有被堵的地下水增多到一定的量,上游水位提高到超过井口时,井水才能自流,屋内才会有水。
一般来说,这些条件是不易凑到一起的,因此,不是所有的水井都有自流现象。
实践证明,这种分析是合乎实际的,每年解冻开化之后,这些现象也就随之消失了。
.08地基阻挡& 水位抬高
1977年10月,井陉矿务局新建的房屋出水,墙壁坍塌,地基下沉,引起了人们的怀疑,是不是地震异常?经地震部门落实,这是因为建房改变了表土渗水条件造成的“异常”。
矿务局的房屋是当年春季施工修建的,房子坐落在山前冲洪积台地的前缘,背靠台地,面临山沟。台地上部为黄土,结构疏松,其微小裂隙可作为地表水的下渗通道;下部为红色粘土,土质很密,较黄土层相对隔水。雨后地表水沿黄土裂隙下渗至红土层流出。施工以后,房子地基切入红土层,堵塞了红土界面的渗水通道,地下水在靠近墙壁的黄土层中聚集,并沿墙缝流出。因黄土遇水膨胀,引起墙壁鼓起、坍塌。
红色粘土受水浸泡后,含水量高且吸附水能力很强,水量极难排出,同时饱水的粘土在重物压力下,还容易塑性变形,被挤到压力小的地方,所以表现出房基不均匀下沉,而导致屋墙开裂,墙壁出水坍塌等现象。
因此,后墙鼓胀,与地基坍塌及墙壁开裂是两种不同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前者与黄土的膨胀有关,后者与粘土塑性变形引起的地基不均匀下沉有关。两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房屋损坏。
类似的例子在河北省万全县梁家庄也曾出现过。
.09阀门纳垢& 井水喷涌
1986年2月18日8点多钟,河北省地震局先后接到了河间县地办和沧州地震局的电话报告:“马17井水位与18日7时30分左右突升487毫米,水已从井管溢出……”震情就是命令,省局立即派员前去落实。
当省局的同志走进井房,从主井管和两个观测副管外溢的井水已喷溅在观测台和地面上,发出哗哗的声响。井房的地面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水,人们的心情都分外紧张。
经过仔细查井场情况和记录图纸,简短的碰头分析之后,发现两个疑点:一是水位突升溢出正好发生在红旗—1型水位仪换纸时刻。因水位仪浮漂较大,它与井壁间隙较小,因此换纸时,和可能牵动浮漂,碰落井壁结垢物,造成排水阀门部分堵塞;二是井水虽然外溢,但排水量却有所减少。
根据上述两个疑点分析,认为很可能是排水阀堵塞造成的,当即决定改变排水阀孔径,并进行测定其相应排水量的试验。试验情况大致如下:在未动阀门前先测定流量,为1.807升/秒,然后将排水阀门旋大四圈半,此时井水位立即大幅度下降,且不再从副管溢出,放水30分钟后测得流量为1.977升/秒。后两次测得流量与异常前16日测得的流量1.980升/秒相近。实验结果表明了马17井这次井水大幅度突升外溢异常不是该井的天然流量增加所致,乃是排水阀门堵塞造成的。随着实验对这次假异常的揭示,人们紧张的心情也得以平静。
堵漏兼有& 加大流速
河北省邯郸地区临漳县砖寨营乡前屯村有一口机井,1983年5月23日下午4时抽水时,井水突然溢出井口,同时抽水量明显增大。在这久旱无雨,其他井水位渐趋下降的情况下,引起了一场风波。有人说,这口井流出了“神水”、“仙水”,奔走相告;也有人心情恐慌,感到“天降祸灾”,情绪不安。该情绪立即引起了村里和乡政府领导重视,他们马上组织人力,进行监视,对周围井点进行调查,并迅速与县地震部门取得了联系。24日地县地震部门及县科委领导同志也赶到现场,他们同省水文站的同志一起访问打井人员,调查地层、井孔结构,做抽水实验,查看周围井点进行对比,终于查出了来龙去脉。
原来,埋深在13.5米—15米的井段,抽水管与井壁之间已被堵塞,抽水时,水泵盘根部漏水越来越多,流入井内,慢慢积累,抬高了水位,以至溢出井口;随着堵塞段以上的水位的升高,堵塞段以下形成了近似真空的状态,减少了大气对抽水水面的压力,加大了地下水向井内的流速,这样,因抬高了抽水面和增大了地下水向井内的流量,造成了抽水量增大的现象。原因找到了,向群众做了详细的解释,是他们消除了疑虑。村民们说,有了情况向上报,不信鬼神信科学。
水管破损&&
1982年1月29日,邢台市南货场一同志反映:地道桥南边一条南北公路西侧有一水坑,前两天从下往上冒黑水,现在改为冒清水。接此报告后,邢台市地办立即赶赴现场落实,看见此水坑内有一处如泉眼似的往外冒水。他们走访了附近的居民住户,了解到可能有自来水管道从坑下边通过,又经与自来水公司联系,证明确实有自来水管道从冒水坑下边通过。经过共同分析,判断是自来水地下管道破裂所致。冒黑水的原因是开始时把坑底淤泥都翻上来了,以后自来水继续冒出成了清水,至此真相大白,确定此异常与地震无关。以后管道修复证实了判断无误。
此外,1987年5月,河北省康保县城医药公司大门外马路上突然发现几处冒水的地方。水从冻裂的地面裂缝中喷涌而出,有的竟有1米多高,这一异常现象当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围观群众议论纷纷。这时,县长与主管地震工作的技术人员一同来到现场调查落实,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初步判定是自来水管道破裂,因水压较大,水从冻裂的缝隙中喷出所致。为了证实这一判断,通知自来水公司关闭送水阀门,喷水便慢慢地减少,最后终于停止,一场出现在小县城的轩然大波,也就嘎然而止了。
两源沟通& 井水自溢
1990年5月8日,合肥市地震局接到合肥水泥厂的电话,说厂里有一口井,近日井水自溢,不知什么原因。
是不是地震异常?带着这个问题,省市地震局一行三人前往该厂调查落实。
经现场调查,问题基本搞清了。是由于其他坑道口排水管道与水井取水管道之间内部沟通,当坑道口水泵排水时,产生的压力压向了水井取水管道,水就不断地流向井内,甚至溢出。虽然水井管道上装有单向手闸,若是开着便是沟通水路,但是单向手闸并不能完全控制进水,有磨损渗漏现象。又因该井口是露天的,手闸容易被人无意扳动,加之坑道水泵经常抽水,时间一长,就出现井水自溢现象。
在场水泥厂的人员同意地震部门的分析,经试验,情况相符,解除了井水自溢之谜,消除了人们的疑虑和紧张情绪。
气门关闭& 蒸气下冲
1985年秋季的一天,张家口市地区运输公司院内忽然发现从地面裂缝中冒出热汽来,而且汽温越来越高,水越来越多,有时竟把下面的小砂石也喷了上来。工人们感到非常奇怪,便打电话向地震局询问,是不是要发生大地震?地区局立即派人调查此事。经过看现场及周围情况,访问群众,排除了这是地震异常的可能,原来附近一个锅炉的蒸气,从地下进水管道破裂处喷出所造成的。
这天是星期日,锅炉房锁着门。炉火熊熊正旺,锅炉内水却不满,而且早已沸腾,因为上面排气阀门堵塞,高压蒸汽便从埋在地下的进水管道中冲出,遇有水管破损处,挟带泥砂从地裂缝中喷射出来。后来把锅炉房打开,将排气口疏通,又往锅炉内加了冷水,喷汽自然停止,围观的人们也松了一口气。
层间沟通& 水位升降
唐山大地震后,河北省怀来县达营子村,以村中某处为界,有的井水上升,有的下降,以至干涸。
据调查,达营子村位于山前冲击洪积扇的前缘,地下含水层与隔水层结构错综复杂(一般隔水层薄,而且隔水性能较差),各含水层之间的连通不好,构不成统一的潜水面。唐山大地震时,该地区为烈度异常区,烈度达六度强,在强烈的面波震动下,洪积扇内薄弱的隔水层受到变形破坏,使本来不相联系的含水层,相互沟通,而造成高含水层流向低含水层的调整,故有一些井水位上升,另一些井水位下降,甚至有些干涸。
震源虽远& 变化相关
1983年5月29日,山西省曲沃县高宪乡一带有三口灰岩自流温水井相继出现多年少见的异常现象:地区农大一口700多米深的自流温水井,水头高度能达40多米,早晨7时有人打水时,水管出水量突然变小约半个小时;在这同时,距这里1500米大南庄新近完工的800多米深的一口自流温水井,也突然冒泥沙,持续了约一个多小时;高宪乡一口700多米深的自流温水井,井中冒泥块,持续了20多分钟,水温由36.8℃上升到39℃,。这是否是大震的信息,人们很是担心。
地区和县地震局闻讯立即到现场作了调查。周围村的浅井和动物均未出现异常反应;检查专业台站和群测点的手段,也未见临震信息。据临汾中心台报告,5月26日日本发生7.7级强烈地震,该地震使霍县圣佛深井水位记录水位震荡幅度达40厘米,持续了3小时15分;使寺庄水位震荡幅度达90厘米,持续了1个多小时。这些都说明了遥远的日本地震的面波传到临汾盆地后,被这里的井孔水位记录下来。
能记录远方地震波的井孔需要一定的条件:①一般含水层位较深,具有承压性质,当弹性波传来之后,庞大的含水体受力,集中在面积很小的井孔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放大作用,有专家测算过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到几百万倍;②含水层中水的渗透性能很好,因为地震波动张压变化迅速,水位也波动迅速,如果地震波动张压变化迅速,水位也波动很快,如果含水层的渗透能力很差,这种快速波动就反应不出来,这种反应地震波的水位波动效应称为水震波。为了进一步证实水位波动与远方地震的关系,又翻阅了历史资料,1976年唐山7.8级强烈地震后,高宪一带的自流温水井也同样出现过上述异常现象。据此认为,这次异常可能是日本地震的水震波效应,不是地震前兆。一经说明,当地群众很快安定下来,一场可能发生大地震的虚惊也随之消除。
震后变化& 东热西咸
1989年12月17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怀安县地震办公室突然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同志是从距县城七八公里的水闸屯村专程骑自行车向地办报告异常的,他叫孙福杰。据孙讲,他发现院内一口水井从15日水温明显升高,达五六十度之多,16日用自家温度表测量,水温为25℃,17日温度还很高,请电工检查,潜水泵的线路亦无问题。另据孙讲,村中还有一口井水质变咸,不能饮用。这段时间,正好是大同—阳高地震发生不久,人们的惶恐之心还未平静下来,又发现了如此重大的异常,一时街谈巷议,议论纷纷,唯恐又一次地震会降临到怀安县人们的头上。
接此情况后,地区地震局、县地震办公室立即派人进行了落实,他们分别调查了这口热异常井、该井的邻井、全村最深的井、全村最浅的井以及发现水质变化的井。通过调查发现,以村中南北向的冲沟为界,村东井普遍有发热现象,妇女们反映,“洗衣服时觉得水比以前温手”。村西并没有热异常,却有变质变味现象。那口变咸的井,将水烧开后,锅台、锅底一层盐渍,因为水太咸,这家只好到外面挑水饮用。
为了搞清井水变热的原因,他们又雇人下井,井内查不出任何外界干扰,井内漏电及抽水机磨损均不可能,电路也经电工检修无误。他们又用竹竿绑上暖水瓶分层取水测温,井底水温16℃中层水温15.5℃,上层水温15℃,与正常水温7℃相比,显然太高。后来又取了水样,交有关部门化验,变咸井水的含盐量竟比正常水高出3倍之多。显然,这些异常不属于外界干扰,而是反映了地下变化。
水闸屯村位于洋河断裂之上,该地处于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交汇的部位,是地震活动的敏感地区。以往,邻区的小震和外区的大震发生之后,这个村都会出现很多动物或地下水的宏观异常。这次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很可能就是大同—阳高地震的震后变化,因为村中南北向的冲沟是一条断层,村东、村西的地层被这条断层错断互不连续,所以东、西两方异常不同。以后随着大同—阳高地震活动逐渐衰减,到月底,这些异常也就慢慢消失了。
漏水进井& 声音放大
1985年12月17日下午5时,邯郸地区地震局的电话响了,是大名县地办报了一起地下水异常:大名县鲍庄乡四口水井有响声。地办的同志到现场看过,情况属实;又经地区地震局亲赴现场落实,异常确实存在,但却与地震无关。
水井发响是怎样引起的呢?这几口水井都是水泥管农用机井,封闭不好,在井壁的6-7米深处有漏水的地方。平时开采层水面距地面是11米,1985年秋季雨量大,隔水层渗水性差,浅层水渗不下去,便只好通过井壁的漏洞补充到深层中去。由于井孔小,流水声音被放大,听起来井里的声音就很大了。
流沙落水& 发浑发响
1982年6月18日晨,河北省正定县中咬村一眼大口井突然发响,二三十米外就能听到响声,同时井水浑浊,好像黄泥汤一样。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就觉得奇怪、害怕,唯恐会是地震前的宏观异常,就把异常报到地震部门。经落实,系井孔上部井壁破损,井壁外的流沙断断续续落入井中,从而导致井水发响,水浑如黄汤的异常。
这起异常本来十分简单,只要到井上看一看,就不难发现井壁掉土的现象。可是,人们听到响声,看到水浑,光知道奇怪,不去仔细观察,要不是地震部门的及时工作,还有可能过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岂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奉劝发现异常的同志最好自己能够深入调查研究一番为好。
回水驱气& 双井齐鸣
1985年4月30日23时30分左右,山东省惠民地区地震办公室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邹平县科委报告,礼参乡徐毛村村民徐景光报告,当天下午3点钟左右发现村西两口相距60米的水井呼噜呼噜发响,井水冒出井外。听到发现这个重大异常后,地区地办立即叫醒司机,马上趋车派人到现场落实。
到了现场之后,确实听到井水呼噜呼噜发响,却不见井水翻滚上涨,更没有冒出井外,而低于正常水位。经过座谈得知,这是电话转告中失实。发响两井附近30多米远处,有一眼150米深的机井,前段时间抽水浇地,5日前停泵,30日下午在井旁拔草的人们听到了发响,引起徐景光等人的警觉。据村支部书记反映,去年那口机井抽水停泵后,这两口井也发生过类似响声,不过当时人们不在意罢了。今年的响声和去年一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弄不清楚。
经地办仔细调查,认真分析,认为这是机井停泵后引起的正常现象,不是地震前兆。因为机井抽水时,井内的地下水位就会降低,这时,井壁以外的地下水从井周围迅速涌进井内,井周围的地下水水位跟着降低,形成漏斗形状的地下水面,人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地下水下降漏斗。停泵后水位要缓慢回升,在回升的过程中,充填在漏斗区疏干土层孔隙中的气体,通过位于漏斗区的水井通道被水赶出,引起水井发响。这次夜行500里查异常,终于揭开了水井发响之谜。
压差增大& 喷砂冒水
1991年5月19日在阜阳县枣庄区苏沟出现了一起喷砂冒水的现象,当地群众对此感到神秘莫测,疑惑不解,三日内有上万人前往观看,众说纷纭,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枣庄区地震宏观点立即反映了这一情况,县科委和地区地震局的领导及时到现场进行了认真考察。
苏沟,原来是在1958年老龙沟基础上重新开挖的新沟,是目前枣庄区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河道。今年4月份开始水稻育秧,仅离喷砂冒水处8米左右设了一个抽水站,近十几天连续从苏沟大量抽水灌田,致使苏沟水位大幅度下降。经调查,喷沙冒水处原来是一老泉洞,深约2米以下,泉底为流沙层。
在苏沟南边,有一条大灌渠,与喷沙冒水地点相距不到20米。大罐渠水位高出苏沟4米多,苏沟水位降低,大罐渠便下渗补充,据抽水的老乡介绍,抽水量越大,水位下降越快,喷砂冒水势头越大,停抽时便逐渐减少。由此可以看见,苏沟喷砂冒水是由于抽水造成的。苏沟与路南大罐渠相距不远,近期每天从苏沟大量抽水,形成大罐渠升高,苏沟水位下降,两者水位差加大,造成地下水流压力增大,由于地下含水层相通,这样,流沙就随着老泉洞喷发出来。
为了验证这一判断是否准确,立即停止了抽水,半小时后,喷砂冒水减弱。第二天早晨,此现象已隐约可见了。事实证明苏沟喷砂冒水并非神奇莫测,自然界的每一变化,均有其理。此谜既解,群情安定,谣言不攻自破。
淤泥生气& 萤火反光
1983年6月20 日上午,安徽省肥东县地震办接到长临河乡打来的电话说,庙王村西头有口水井,在阴历5月初四晚12时许,有人打水忽听到井里有声音发出,相继又发亮光。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几天来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地壳在动,是否地震前兆;有人说下面有动物在活动;还有少数老年人认为是妖怪、神鬼,什么“精”在显灵,并烧香磕头……
鉴于这种情况,该地震办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火速赶到现场。当时群众里三层外三层,争先恐后地向井口挤去,但挤到井口却什么也看不见。针对这种情况,考察组同志研究决定,连夜观察,点面结合,通过座谈讨论、下井实地勘探,搞个水落石出。
到了深夜两点,一切准备就绪,省地下水组的同志一马当先下了井。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获得了宝贵的实际资料:井深11.75米,水深20-40厘米,井底堆积了大量砖块与水泥,其下3米未见底,皆为灰黑色淤泥、腐殖质等,井壁有走向北东的小裂缝宽2-4厘米,井圈微变形,呈近椭圆形。此井历史悠久,据井口磨损程度和访问,起码大于200年历史。附近的井塘皆无反应。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主要是井底下面大于3米厚的淤泥、腐殖质,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经化学作用产生了像甲烷一样的气体。气体达到饱和后,就沿着薄弱的空隙释放,冲出水面,间歇性发响,通过井筒的放大作用,特别是在低气压的条件下,发出一阵阵声音。发出亮光是因为萤火虫爬在井壁,月光通过井水的反射,有规律显出亮点。百闻不如一见,这不是地震前兆,更不是什么妖怪神鬼在显灵。这个谜终于得到了解答,,围观的群众自然地解散了。
沼气逸出& 水井冒泡
1986年年底安庆市郊区临江小学的土水井冒泡,并有可燃性性气体逸出。学校的孩子们感到奇怪,有人说这是不是地震异常?地震部门闻讯后,迅速会同煤炭公司的同志一起赶赴现场调查、核实。
经过详细了解调查、现场勘探得知,此井深17米,用聚乙烯塑料管作套管,有井水冒泡现象。封闭塑料管后再打开,有带压力的水断续冒出,用火点燃,有1米多高的火焰。瓦斯测定,含可燃性气体浓度超过20%。其中甲烷含量占可燃性气体的70%,二氧化碳含量占20%,而周围地区其他井测定均为含可燃性气体。
该井标高16.5米,井中地层局部夹有湖相泥质沉积,富含动植物残骸,形成薄层的泥炭或草炭,是沿江地区的主要沼气层。由于水井打到此层,沼气逸出,引起井水翻花起泡。
排气集气& 铁桶浮出
陕西省陇县1980年6月24日发生了4.3级地震。震后,有群众反映,距震中220公里的固城县,有一口水井,直径1米,深7米,井口到水面1.7米。7月7日早晨,有位村民去挑水,突然,从井底浮起一只掉进井内半年多的铁桶。这口井除了经常冒少量小气泡外,事前没有发现什么变化;铁桶浮上来伴有涌浪,水位稍有上升,过后恢复正常。群众议论纷纷,怀疑是地震前兆。
为了弄清这一现象的原因,地震部门在落实中做了如下实验
:先用薄铁皮做了个小铁桶和水井模型,把小铁桶丢进水井模型中,由“井”底水管加水模拟涌水,只见水面翻花上涨,却不见小桶浮出;后来在“井”底的沙子内放入电石碎块模拟冒泡,在“井”水内把小铁桶口翻转朝下放在“井”底,不一会小铁桶就“哗啦”一声浮上水面,并伴有水位暂时的跃起和浪涌翻花现象。
实验表明,这是只落在井底桶口朝下的铁桶,由于井底污泥长期缓慢地逸出甲烷气体,把桶内的水逐渐排出,当桶内气体积蓄到产生的上浮力大于铁桶重量时,就把铁桶托出水面。因此,这现象并非地震异常。
含气地层& 易生井火
1986年7月26日郓城县张营村农民抽水浇地时,有人不慎将烟头掉进井里,突然一声巨响,似雷鸣,继而蓝色火舌喷出井口,围者大惊,躲闪不及,一人胸部、头部烧伤,住院治疗。井火伤人迅速传遍全村,众议纷纷,疑为地震前兆,风波顿起。
1988年6月兰考县刁庄一农用井在抽水时。井口突然起火爆炸,井房上的水泥预制板被掀掉两块,井房墙体开裂,爆炸引起的气浪将门口一块半截砖冲出20多米远,十几位目击者无不惊惶失措。
这类事情发生的原因何在?原来,在华北平原南部地下10-60米之间广泛分布着2-3层黑色淤泥层,其分布稳定,且有沿构造分布厚度增大的特点。譬如聊考带两侧的淤泥厚度达10米以上,往东过菏泽至巨野一带逐渐变薄。黑色淤泥层是上万年以前的湖沼相沉积物,即在很久以前华北地区南部曾是一片沼泽。后来由于黄河泛滥,带来大量泥沙,一些水生植物及动物尸体被掩埋于地下,腐烂变质,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后释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即沼气。这种气体在上部地层的压力下,一般不易溢出,只是储存于土层的孔隙中。
类似上述“井火”事件,经多次调查,认为是由于地下黑色淤泥层中的气体因抽水、井孔的水柱压力减小通过井壁管子接口或滤水管孔隙溢出,逐渐在井口聚集,遇火引燃、引爆。有人取样分析,化验结果表明,这种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高达64.3%;其次是氮气,占32.1%。而人工沼气池放出的沼气甲烷含量一般在50-55%之间,最高不超过65%。这些天燃气甲烷若能充分聚集开发,很有利用前景。
“井火”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即3到7月份,多和天旱抽水有关,一般与地震无直接关系。若“井水”发生在其他季节,又未抽水降低水位,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及时核查落实,采取相应措施。
无意小事& 竟成虚惊
1980年春季,邯郸地区成安县北乡义村有一村民去担水,看见井内烟雾弥漫,认为可能是地震异常,便慌慌张张跑北乡义乡政府汇报。乡里有一位副书记马上前去察看,井周围有很多群众观看,议论纷纷。因一时弄不清原因,随即用电话报告了县地办。县地办立即派人落实,通过向周围群众调查,了解到,这是因为当天上午北乡义村一户家中死了人出殡,有一小伙子在井里放了两响炮造成的。原因找到后,大家松了一口气,群众都说真是一场虚惊。
1981年12月28日,邯郸地区大名县王乍村也报了一个异常,说本村有两眼水井冒泡。后来一了解,原来是孩子们扔到井里面的杂草发酵造成的,完全是小事一桩,却又闹了一场虚惊。
这两起异常本来十分简单,用不着兴师动众就可以在现场了解清楚,遗憾的是竟造成了不该有的虚惊。看来,凡事应该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实际地做一番调查,且不可轻举盲动。
多种渗漏& 水井出油
1987年2月2日晚,陕西电视台播放了西安市北郊曹家堡新村一口油井出油的新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群众感到惊奇,猜测繁纷。西安市地震局不断接到来自本市及邻近地区的电话,询问水井出油的原因,打听震情。2月3日,市局派员前往现场调查。
据当地村民介绍,该井是一口农民灌溉井,井深40米,全部下有水泥套管,水位距地表11米,这样的水井附近共有6口,去年冬季干旱,大量抽水灌溉菜地,而这口水井抽灌时,忽然发现水色不正,并有一股煤油、汽油味,用火柴一点就着,“水”流到那里,火着到那里,而后便停止使用。
当落实人员打开井盖提取样品时,一股浓烈的煤油、汽油味扑面而来。液样呈黑棕色,但不粘稠,挥发性很强,倒在地上点之即燃,有烟,但不浓,含水极少,然后未发现沥青质残渣。现场初步分析,认为是一种以汽油为主的混合油体,而不是原油。根据地是分析,这种油体来自附近,可能是附近工厂长期大量排放工业废油或地下油库漏油渗漏到地下,而该地区强烈抽汲地下水形成暂时的水位下降漏斗,油体随地下水向漏斗中心聚集,并沿井孔升浮形成“水井出油”。
由此得出结论:这种“水井出油”现象属地下水污染,与地壳构造活动无关,更不是地震前兆。
与此同时,地质矿产部第三石油普查勘探大队对水井油样进行了化验分析,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不含蜡而含少量重质残渣的轻质油。馏程试验中,在温度140℃时,就蒸馏出68%的高度轻质油,而原油蒸馏职能分离出20%。因此,他们认为,水井中所见的油,是经过炼制加工的高级轻质成品油,来源可能属于地表油渗漏。
2月6日《陕西日报》根据市局的调查报告和第三石油普查勘探大队的化验分析报告,在第一版发表了题为“有关方面调查和化验分析表明,曹家堡新村水井中出油的油层属地表油渗漏与地壳变动无关”的报道,地震谣传的以防止。
至于油从何来?地下水污染范围有多大?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已做了处理,在此不作介绍。
与此例类似,还有地下油罐渗漏一例,摘要如下:
1984年7月20日,定兴县西保庄铺头村村民抽水浇地时,忽然在一眼锅锥井中发现水井漂有油花,有异味,27日水中油量增加,28日达到峰值。取样分析,油可占三分之一左右,用火柴点燃,油(水)过处,草禾皆枯,有很浓的煤油味。经油库专业人员肉眼鉴定,与地震部门的意见一致,水中的含油为煤油,断定它是一种化工厂品,而不是天然油类。
那么,油从何而来呢?经实地调查发现,在距该井200米处有一条长约4公里的输油管道,连接机场两个油库。因此,认为该井之油系输油管道渗漏所致,是一种与地震无关的非地质现象。
粪水污染& 井水变黑
1987年6月8日腾冲县上马场一口民用井井水发黑,当地群众疑虑重重,及时报告县地震办。地震办的同志赶到现场详细察看,认真分析后断定不是地震前兆。原来该地自6月3日以来连续降雨达70.5毫米,井水是从山坡裂缝补给的。紧靠井上方的山坡上一家农户6月7日掏猪粪,粪水渗透地下,混同雨水流到井里,使井水出现了类似粪水的颜色,所以6月8日该井水发黑与地震无关。
串层影响& 甜水变苦
1978年,廊坊地区文安县大清河务局的井水突然变苦,持续几天后水又变甜。井水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警觉,是不是地震异常呢?地震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落实。
经调查,该井井深180米;1964年安装铁管,1972年安装2英寸深井泵。井水变味的10天以前因泵轴损坏,停抽修泵。该井揭露两层含水层,上部为一层苦水,即大口井水;下部为甜水,即小口井水。按施工要求对上部苦水层应严格止水,防止串层。但井水停抽以后测得大井口的水位上升水,说明该井止水并不严格,深部甜水能补给浅部苦水。事实上,铁管接口处有洞,曾修补而未能奏效。
平时深部甜水被大量抽取,即使有少量苦水混入,人们感觉并不明显。停泵以后,两层水得以充分混合,且苦水比例增大,甜水就变成苦水。修好泵后,又将两层混合水抽出排掉,甜水比例增大,井水又变甜了。
地面振动& 水井变浑
河北省沽源县建筑社院一井,于1976年8月17日井水变浑,冒白沫,当时水深0.7米;19日水深变为0.3米,且为黄泥水。
经调查,该井于1972年打成,井深4.3米,井筒底部碎石衬砌,上部为砖砌。该地地层地表为黄土,往下为30厘米的砾石层,再往下为细砂。该井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含水层为细砂层,水量小而稳定。唐山大地震时,这里为烈度异常区,震感相当强烈,地面剧烈震动。由于地面震动,使饱水的沙土发生液化现象,液化的粉砂流入井内,井壁形成空洞,井底淤积,井水变浅。砂土液化后,气体被水赶出,形成气泡,井水出现浑浊、冒白沫现象,加上人用水扰动,更加速了上述现象的形成。以后掏井,果然看到了上述现象。
水泵漏电&&
1986年4月6日下午2时,一阵急促的电铃声打破了县地办公室的宁静,一起发生在通县的井水升温异常被报来了:望君町村卢金贵家有口井,水很热,水温达60℃以上,已有三天,要求尽快落实调查。
4月7日,县、市及国家地震局的技术人员来到卢金贵家中。主人介绍,该井深98米,院内压水机与机井相通,水位埋深5.8米,井下20米装有浅水泵。这几日观察到:水浑黄,井下17.95米处测得水温65℃。为了对比,了解到该井西南约60米处的一口同一类型的机井,并在同一水位上测得水温正常,为11℃,水清。
收集、观察这些情况以后,他们请主人拉下浅水泵的电闸,次日早上测试水温报告地办。
在返回路上,他们进行了简单的讨论,认为这起异常很可能是由于井下浅水泵漏电,造成电流在一定的水深中循环,致使水温升高。
8日早晨6时,卢金贵报告,水已清,水温下降一半多,是31℃.谜底揭晓,“热水井”真相大白,事实证明了调查分析的结果,实属水泵漏电。
机体摩擦& 冷水变热
1984年4月1日下午,唐山地区盐化厂来人反映,他们厂一口生产用机井,近来水量减少,拆泵后发现水温增高,用温度计测量达到67℃(原水温为20℃左右)。井水水温升高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地震前兆?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4月2日下午,秦皇岛市地震局派人去现场落实。该井在厂内称南井。首先测量水位为15.31米,井深232米,原井深238米,可见井壁未坍塌,井底淤泥不多。11点测水位水温为56.5℃,下午2时测水位为15.29米,水温54.5℃,用保温瓶分别取水面以下11米、25米测水温,为56.5℃和54.5℃,测该厂的西井水位为23.16米,水温17℃,测该厂东井水位31.40米(动水位),水温25℃,该厂位于滨海平原,根据以上调查,结合当地地质地貌构造特点,对南井增温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该井水温增高的热源不是来自地下,理由如下:
1)井内水温不是越深温度越高,而是在水面下10米左右温度最高,这一位置恰是水泵抽水附近。此外,4月1日早晨该井水温为67℃,2日早晨水温为59℃,11时水温为56.5℃,水温在逐渐下降,且降温速度较快。
2)只有南井水温增高,其余井正常。这几口井各相距300米左右,南井与西井深度差不多,属于同一含水层位,如果热源来自深部,穿透地面巨厚的覆盖层,热得扩散范围不会仅在一口井那么狭小区域,其他井水温度亦应有所增高。
3)一般来说,深层来源的温泉或地下热水中氟的含量较高,矿化度也高。对该厂南井和东井做水质化验,氟含量南井为0.7毫克/升,东井1.0毫克/升,矿化度也不高,均属正常饮用水范围。
此外,该井不存在工业热源污染。
根据盐化厂同志介绍,半个月来,水泵抽水量减少,因是几个井同时向水塔供水,不知是哪口井水量减少。3月30日南井停泵检修,水泵提出后泵体内无水。据此分析,可能是井水位下降,水抽不上来,造成机体内水速旋转摩擦而升温,使井水变热。因此,可以断定南井水温增高是机械原因造成的,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多种因素& 异常迭起
1989年6月19日,怀来县地办报来三起地下水异常:一个水色变红;一个水色变黑;一个骤然断水。5月7日怀来刚刚发生了一次4级多地震,短时间又连续出现这么多情况,是不是要发生更大的地震呢?
带着这个问题,张家口地震局的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始紧张的落实工作。
水色变红的那口井,是60年代打的机井,深91米,以后上部扩大为大口井,成为直径约10多米的水池,机井藏在池中间水下2-3米处。这口井打成后,就用来灌田,以后因为水量减少,1985年便在这口井南边数米处又打了一口更深的井,成井后,旧井不用,改用新井浇地。
近年来,闲置的旧井,因为池内小草和小动物的滋生,加以吹进的腐枝败叶,使原来清澈的井水逐渐变得浑浊。由于生物化学作用,在池底沉淀了一层红色粘稠物质。如果投石入水,水面便会泛起一片红色,十分醒目;静止良久,沉淀落下,红色便慢慢消失。由此看来,水中红色并非离子颜色,而是生物污染的结果。
水色变黑的那口井,因为近期天旱,抽水量加大,井中水混进了污泥,因为该地层污泥成黑灰色,所以水色变黑。
另一口骤然断水的井,是因为井中水泥管断裂,周围泥沙涌入造成了堵塞,所以抽不上水来。这口井成井于60年代,。每年不停地浇灌着周围5000多亩蔬菜果园和农田,可惜今日报废,但不能把帐算在地震头上。
情况弄清楚了,群众对地震的疑虑消除了,地震部门及时而有效的工作,给当地领导和群众修复水利设施赢得了时间。
地下水的非震异常产生原因及鉴别方法:
根据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地下水的非震异常,多种多样,现根据其异常形式总结其产生原因如下:
1.&&& 水位流量的变化
水位与流量的正常动态,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具有周期性。其周期变化有多年的、一年的和昼夜的几种,特别对浅层水来说,表现更为明显。
地下水动态每年有一个高水位期和低水位期,我们要搞清水位流量发生的突然变化,必须将该井孔或本地区的正常规律调查清楚,这样,才能在对比中发现影响该井动态的异常原因
造成地下水位、流量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气象因素
主要受降雨影响,尤其是浅井,如果含水层里补给源较近,土质又多为砂土,降水时间稍长,水位、流量就会有很大反应。
深水井一般离含水层补给源较远,上面往往能够覆盖较厚的隔水层,由当地降雨造成的补给比较困难,但降雨水体对地面形成的附加应力作用,可以使深井水位变化。
此外,气压作用对水位也有影响,在低气压过程中,反映灵敏的承压井水位可能上升。
(2)地质因素
地下水是蕴藏在地下的水体,因此地质条件就成为地下水变化的最基本的背景因素。因特有的地质条件引起的地下水的特殊变化,如因虹吸现象生成的间歇泉,泉水有规律地涨落变化等。由于地质条件改变造成的出水、渗漏现象亦常出现,如滑坡造成的泉水,崩塌造成的井孔渗漏,地表滑移造成含水层的阻隔,影响水位的升降等。
(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的动态影响是重要方面,落实异常时必须给与特别的重视。常见的人为因素有:地下水开采矿床输干等造成的水位下降、下降漏斗,以及工农业季节开采造成的年度水位变化;水库放水、农田灌溉、油田回灌造成井水位的异常变化;井水管道、自来水管道的堵塞、破损等造成的水位、流量变化;人为工程改变了天然地下水动态,出现水位涌高及工程损坏等。
(4)震后效应
一次大地震后,在震中区常因地震裂缝沟通造成地下水量、水质的变化。在大地震影响区,因面波造成的断层活动及地表土层形变使含水层连通或堵塞,造成的水位变化;遥远地震波造成的水震波效应,形成水位快速波动与水面振荡及发响等,都不是地震前兆,而是震后效应。
2.& 井水发响、冒泡、喷火
井水发响的原因,不是漏水就是有气体存在。井壁漏洞、坍塌,或在地下水回升时将原来土层中的气体赶出,由于井筒的放大作用,都会使我们听到异常的声响;发现冒泡现象,一定有气体作用。这些非震异常的气体来源,有的是浅部空气,有的是特殊地质条件下或有腐殖质发酵形成的可燃气体,出现淤泥生成的沼气或井中冒火现象。
3.& 水质、水温的变化
&&& &地下水的水质非震变化,大部分是由于各种污染(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等)造成的,如变色、变味、出油等等;由于震后效应串层影响,也可能引起井水的变味、变浑。水温突然升高的非震因素大部分是由于其他外因加热了井水,如水泵漏电、机体摩擦等等机械事故使水温升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八十年代的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