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求解考试说明——求解?

热门城市 |
华北地区 |
东北地区 |
华东地区 |
华中地区 |
西南地区 |
西北地区 |
华南地区 |
特殊招生: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高二必读:
各科辅导:
高三必读:
各科辅导:
热门词条:
最新词条:
成考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
2013年浙江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有三大变化要注意
来源:中学学科网
  【语文】三大变化要注意
  高级教师唐登高
  较之2012年的《考试说明》,2013年依然是稳中稍有变化。&考试性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与2012年的表述一样。主要在&考试内容&这一块,有些表述与2012年不同,需要引起重视。
  第一大变化是在&考试内容&的总说部分。2012年的表述是说考试内容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确定内容,2013年则明确了考试内容的范围&&&《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并特意突出了&不超出&《学科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
  这几年浙江省的考试内容在呼应新课改方面都有所兼顾,今年这种表述则强化了与新课改的呼应。新课改的重要特色是选择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科指导意见》对这些方面有具体的阐释,今年的高考命题可能会凸现这些特色。所以,在高考的复习中,老师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尤其要重视研究《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依托课本,明确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精心组织复习,让学生心中有底。广大考生要重视五本必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和《〈论语〉选读》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复习。
  第二大变化是在&考试内容&的&现代文阅读&部分。2012年《考试说明》有&能阅读分析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的说明,2013年《考试说明》删掉此句。删除这句话,表述更简洁,对此可以忽略。
  第三大变化是在&考试内容&的&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开头一句。2012年的表述是&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而2013年则表述为&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正确解读&对学生而言,是更高的能力要求;对评卷者而言,也是评卷的更规范的尺度。评卷时,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评析,&言之成理&往往是一个宽泛的尺度;&正确解读&则不一样了,&正确&有确定的是非评判标准,遵循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所以复习时,老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要求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看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学生答题时不能口无遮拦、天马行空。
精彩推荐: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热门关键词
百科词条:
简介: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两百余问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许多考生和家长急于掌握的填报高考志愿的基础性、常识性知识……
简介: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需要学习许多知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从浅入深的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所需要的各种……
简介:近几年,香港大学的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家长都开始考虑要将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大学,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
简介:一旦进入高三同学们就成为了准高考生,那么,让我们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做起吧。那就是熟懂高考,把握……
简介:对于广大的考生而言,如果能够通过参与心仪大学的自主招生获得加分,无疑就意味着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大大地……
简介: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学习艺术,你可能喜欢,这没有错,但是如果真的上升到一个高度当做专业去学的话……
还可以这样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微信号:www_gaokao_com热门城市 |
华北地区 |
东北地区 |
华东地区 |
华中地区 |
西南地区 |
西北地区 |
华南地区 |
特殊招生: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高二必读:
各科辅导:
高三必读:
各科辅导:
热门词条:
最新词条:
成考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
2013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数学删去两个考点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与前一年的《考试说明(数学)》对比,变化不大。在考试内容栏,删去&变量的相关性&和&空间直角坐标系&两个考点,前者计算繁杂,江苏从来没有考过,后者对理科生来说可以在加试内容中考查,对文科生而言学习这个内容毫无意义。
  在典型题示例中,必做题部分立体几何题将去年提供的2010年江苏考题(证两线垂直和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换成了2012年江苏考题(面面垂直的证明和线面平行的证明),这意味着在必做题部分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不作要求;附加题部分,将去年提供的2010年江苏考题(椭圆的参数方程的简单运用)换成了2012年江苏考题(求圆的极坐标方程),这意味着加试的&四选二&的考题难度更趋一致;将去年提供的2008年江苏考题(空间的线线角有关的计算)换成了2011年江苏考题(空间二面角有关的计算),其计算要求及难度明显提高。
  复习建议
  1、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系统复习。完成基础的复习,考生就能在基本题和中档题上拿到分。
  2、要努力提高运算求解能力。在历年的高考中,往往考生最薄弱的,就是解不出正确的结果,甚至成了现在中学生学数学的通病。一些学生,思路对了,方法也有了,可就是算不对,还是得不到分数。而且,运算往往反映了考生的考试心理,运算不行,往往是训练不够造成的。
  3、要强化&审清问题&和&探求思路&的训练。有些考生,拿到题,看一遍就开始解题,往往没有看清题目的本质,还是解不出。所以审题一定要深入,要弄清条件。再说&探求思路&训练,有考生往往一看到条件,就开始写结论。推到最后,又发现推不到要的结论。因此,在进行专项强化训练时,要帮助考生在做题时,找到正确的切入点。
相关阅读: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热门关键词
百科词条:
简介: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两百余问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许多考生和家长急于掌握的填报高考志愿的基础性、常识性知识……
简介: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需要学习许多知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从浅入深的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所需要的各种……
简介:近几年,香港大学的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家长都开始考虑要将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大学,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
简介:一旦进入高三同学们就成为了准高考生,那么,让我们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做起吧。那就是熟懂高考,把握……
简介:对于广大的考生而言,如果能够通过参与心仪大学的自主招生获得加分,无疑就意味着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大大地……
简介: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学习艺术,你可能喜欢,这没有错,但是如果真的上升到一个高度当做专业去学的话……
还可以这样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微信号:www_gaokao_com(请您对文章做出评价)
《新课标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仅授权乐教网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高考复习最新文章
高考复习推荐文章
更多 新课标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 相关新闻
更多 新课标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 相关内容热门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海南省)――物理
23:19:37 点击: 次&
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②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③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必考范围及内容――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物理1、物理2、选修3-1和选修3-2等四个模块。  选考范围及内容――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选修3-3、选修3-4和选修3-5三个模块(注:在三个模块中按规定选择两个模块的试题进行解答)。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考试内容及要求”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考试内容及要求如下表   1、必考内容及要求力学<td p 3-2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点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常用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ⅠⅠⅡⅠⅡⅠⅠⅡⅠⅡⅠⅠⅠ1、不要求讨论正或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正、负电荷的电势能的正、负问题2、不要求讨论电场中的导体问题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ⅡⅠⅠⅡⅠⅠ不要求解反电动势的问题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ⅠⅠ&ⅠⅡⅠⅡⅡⅠ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ⅠⅠⅡⅡⅠ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3、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ⅠⅠ&ⅠⅠ1、不要求讨论有关交变电流的相位和相位差的问题2、只限于单相理想变压器单位制和实验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Ⅰ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八: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九: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表2: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模块3-3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温度所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ⅠⅠⅠⅠ&定性了解固体、液体与气体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相对湿度ⅠⅠⅠⅠⅠⅠⅠ&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ⅠⅠⅠ&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Ⅰ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温度计模块3-4主题内容要求说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单摆、周期公式受迫振动和共振机械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ⅠⅡⅠⅠⅠⅠⅡⅡⅠⅠ1、简谐运动只限于单摆和(水平面上)弹簧振子2、简谐运动的公式只限于回复力公式;图像只限于位移-时间图像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谱ⅠⅠⅠ&光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全反射、光导纤维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ⅡⅠⅠⅠ1、不要求相对折射率2、光的干涉限于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质速关系质能关系ⅠⅠⅠ&实验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模块3-5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碰撞与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ⅡⅠ只限于一维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ⅠⅠ&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射线的危害和防护ⅠⅠⅠⅠⅠⅠ&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ⅠⅠ&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值和考试时间: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  题型:选择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命题范围:仅限于必考内容。&  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34%。&  第Ⅱ卷&  题型: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和选考模块题(选考模块题中可以包含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等答题形式)。&  命题范围:既有必考内容也有选考内容。其中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的命题范围仅限于必考内容,选考模块命题范围为选考内容(每个选考模块为1个大题,共3个大题。考生选择其中2个大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前两题)。&  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66%(其中填空题分值约占8%,实验题约占12%,计算题约占20%,选考模块题约占26%)。&  全卷内容比例总体控制:必考内容分值约占70%―75%,选考内容分值约占25%―30%。&  4、试卷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整卷难度适中。&  其中“易”、“中”、“难”的确定是基于海南省今年高考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常模估计。&&&
阅读上一篇:暂无阅读下一篇:暂无
找课114全国免费课程咨询热线,为您推荐口碑最好的中小学课外辅导、少儿英语、成人英语、出国留学机构(其他课程咨询恕不接待)
北京 400-001-&上海 400-001-&广州 400-001- 深圳 400-001-&天津 400-001-&杭州 400-001- 南京 400-001-&苏州 400-001-&济南 400-001- 青岛 400-001-&武汉 400-001-&重庆 400-001-
成都 400-001-&西安 400-001-&宁波 400-001-大连 400-001-
温馨提示:拨打招生免费咨询电话方法,先拨通400-001-9911,再根据语音提示按分机号,等待接通,欢迎您的来电。(电话接听时间段:周一至周日上午9:00―晚上20:00)
????????????????????
??????????
??????????
???????????????
音频公开课
5679
2021
2650
1725
2200
2225
3612
2339
7291
3052
4647
4362
3998
10341
8824
8656
7840
14928
12780
12707
三百六十行,欢迎各培训机构加盟您好,分享的企鹅
名师解读高考《考试说明》 教你怎么冲刺高考
海都网李建芳 李薇
[摘要] “一三附”名师,为2014年的高考学子们奉上《考试说明》名师解读及复习指导,帮助考生根据《考试说明》制定下一轮的复习计划。 
今天,距离2014年高考还有95天,考生复习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2014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上周已经向社会发布。今年的《考试说明》透露出什么样的高考新动向?和去年相比有哪些调整?  “一三附”名师,为2014年的高考学子们奉上《考试说明》名师解读及复习指导,帮助考生根据《考试说明》制定下一轮的复习计划。  【语文】作文文体的择取 备考时尽量心中有数  解读者:福州一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 杨卫民  《说明》解读:2014福建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科)》既稳中求变,又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体现在对例题的解说更合理。以往对原题的具体解析,替换为对其“考查目标”、“试题类型”和“试题特点”作出明确的界定,这样对考生的指导更有“授之以渔”的意义。  其次,对考试内容的表述更加简洁明确。这一点很鲜明地表现在“写作”这一部分内容的解说中。譬如,添加了“根据中学教学实际,主要考查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能力”的表述,以明确写作文体要求。  再次,新例题的择取更贴近福建高考语文科的题型。譬如“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更新了六个例题,突出了本省高考这部分考查以表述题为主的特点,便于考生在复习中更有的放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考试说明》的编写令人耳目一新,但考试的内容与能力要求依然保持平稳。就内容而言,只是在“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一部分,再添加了五篇初中阶段学习的古诗,即《观沧海》、《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登飞来峰》。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保持不变。  复习建议: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考生,在剩下三个月的复习冲刺中,应通过细读《考试说明》明确本省试卷的结构、题型,尽量采用与之同型的模拟卷进行训练,谙熟各部分试题的主要考查样式;对于选作题和作文文体的择取,也尽量做到在备考过程中便有较清晰的倾向,避免临场陷于选择的犹豫之中;学会合理安排150分钟的考试时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应试节奏。  【英语】注意新增词汇的复习  解读者:福建师大附中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石戈  《说明》解读:今年的《说明》作了部分调整和修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词汇要求再次提高。一是在去年调整100个词的基础上,今年删除了词汇表I内200个词标识的雪花号,把它们由“理解”变为“掌握”;二是去年新增掌握20个词,今年再增加20个考纲外词汇,构成词汇表II。这样,今年考纲内要求掌握的单词已增至约2823个,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会分期分批增加,达到国家考纲掌握3500个单词的要求。  第二,短文填词题型调整。文本长度由原来130个词左右增加到180个左右。文本加长,旨在增加信息量,有利于考生理解和作答。但随着文本加长,试题可选择的文本类型更广,更需要学生在语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完形完意,相当于一篇小型完形填空,学生需要一定的适应性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本题调整了应答题区,由文本右边移到文本下方,这样呈现了自然文本,有助于考生的语篇理解。  复习建议:1.依据《考试说明》,制定复习计划。既要抓紧学习和掌握220个要求“掌握”的词汇(从往年经验看,新增词汇会在当年高考试题中出现),也要重视短文填词新题型的训练。  2.夯实语言基础,适时补缺补漏。高三下学期容易进入“高原区”,教师应帮助考生巩固语言基础知识,加强真实的读写训练,通过各级质检中查缺补漏,尽快走出高原区。  3.训练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合理安排各题型训练,保证每日一定的阅读量和听力训练,注重写作训练中话题和文体的多样性。此外,应注意在整卷训练中安排好做题时间,调整好答题心态。  【数学(理)】夯实基础不追求“新奇怪难异”题  解读者:福州三中高三理科数学集备组长 林风  《说明》解读:今年《考试说明》与往年相比,在考试目标把握、知识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呈现、试题形式设计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不变,同时部分例题有所更新,主要在“考试目标与要求”章节中更新和补充了部分示例。认真阅读《考试说明》才能看准高考的“风向标”,不做无用功,才能取佳绩。  复习建议:1.正确定位、科学备战高考。现在距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任务重、时间紧,要以纲为纲,纲举目张,抽出时间阅读理解《考试说明》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传递高三复习正能量,做到不超纲、不错位、不越位,真正做到备考复习效益最大化。  2.重视“三基”,突出主干知识。基础是夺取高分的保证和基石,《考试说明》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但对第三层次的要求占的比重相当小。高考的成功在“基础”,因此不必追求“新、奇、怪、难、异”的题目,在这一段的复习中尤其要重视补缺补漏,温故知新,强化计算能力,重视解题规范,力避“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的情况。  3.注重交汇、提高实战能力。要注意将高中数学的六大主干知识(函数、数列、不等式、平面向量、圆锥曲线、概率、立体几何、导数)融入基础知识的复习和交汇中,要抽空把《考试说明》中的示例认真理解、逐题演算一遍,加强考前的实战演练,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专项训练,如选择题、填空题的限时训练,单元强化练习,整套卷的仿真模拟练习等。  【数学(文)】强化主干知识适度模拟训练  解读者:福州三中高三文科数学集备组长 林珍芳  《说明》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数学(文科)的《考试说明》在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目标与要求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改动,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等高中数学主干知识依然是考试的重点。  今年题例变化较多,求新、求鲜活。在“考试目标与要求”章节中一共更新了12道例题,在“考试内容”章节中一共更新了6道例题,且更新的例题大都是2013年的高考题;改“参考题例”为“参考试卷”,修改了选择题第11题和解答题第21题。考生要认真细读题例的解法以及解法后面的一段简短的文字,把知识点掌握到位,以不变应万变。  复习建议:1.考生可逐条对照“考试内容”,找出自己知识的薄弱点,补缺补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同时强化六大主干知识的训练,突出重点,注意实效,力争做到“容易题稳拿分、中档题不丢分、难题要得分”。  2.进行适度的模拟训练。营造仿真的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在每一次模拟训练中注意调节考试策略,适当分配各部分试题的答题时间。《说明》的“参考试卷”,值得考生花2个小时时间认真做一遍。  3.重视运算,规范答题。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数学演算强度,提高运算求解能力,做到思路对、有方法、算得对、拿得了足分;同时,《说明》的“参考答案”具有答题示范作用,考生应好好揣摩,学习规范答题。  4.重视小题,强化训练。选择、填空题失分较多的考生,应注意选择、填空题的专项限时训练,归纳常见策略。  理综  【物理】加强小题训练提升综合能力  解读者:福州三中高三物理集备组  《说明》解读:今年的物理《考试说明》,和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必修模块的选择题共有6题,除最后一题选择题略难外,其他选择题都较容易得分。从以往的高考卷来看,光学、机械振动等知识点,容易出选择题。  必修模块的实验题有2题,去年是6分+12分的格局,即一个小实验题、一个大实验题,但今年改成了8分+10分的分值分布。对学生来说,要对光学、力学等容易出小实验题的实验,加大复习力度。对《说明》中罗列的14个必考实验,更要全面掌握。  计算题共3题,第一题基本都要拿分。第二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差别。第三题是绝对的“能力题”,考生要有“舍得”的思想,因为这一题不是理综卷的最后一题,如果在这里“死缠烂打”,有可能时间不够。当然,对于第三题的前一两问,也不能轻易放弃。  选修题的12分是“性价比”最高的得分点,如果平时能多看看书,这12分完全可以全拿。  复习建议:1.进行小题训练,即必修选择题6题和选修2题的训练,包括答题速度,巩固繁杂的知识点。理综题量大、时间紧,答题时间要从选择题中省出来。  2.提高语文能力。理综试卷有一定的阅读量,很多题会结合一些生产、生活实际,有的学生失分在读不懂题目上。因此,要在本轮复习中学会如何在大量素材中又快又准地找到解题的关键字。  3.提高在物理中的运用数学的能力。在物理卷中,常见到图像题,需要利用数学的函数关系来得到答案。  【化学】回归课本加强实验复习  解读者:福州一中化学教研组组长 陈熙  《说明》解读:2014年化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结构、难度、考试范围与试题数等方面都没有变化,与往年保持一致。《说明》尤其突出化学实验基础部分,再次明确了22个具体的基本化学实验内容。  《说明》一共安排了10道例题,今年调整了例6与例8两道例题,其它8道题保持不变。这两道例题的修订要引起考生的高度关注。这两道例题,素材与知识点均源于课本,通过相关知识点的整合,突出了对考生化学科素质的测试,例8更是比较全面检测了学生的化学科基本素养。  复习建议:研读《说明》可发现,在命题的指向方面,考察记忆知识的比重趋于下降,考查运用知识的比重趋于上升,10道例题中的大部分均以图表、流程示意、实验装置、坐标等方式呈现化学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吸收,与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采用分析、推理和综合等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建议考生:  1.仔细研读《说明》,检查各知识点的掌握状况,及时补缺补漏。  2.抓住重点,把握难点,提升化学科素养。要抓住《说明》罗列的主干知识,应用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与手段验证主要化学物质的性质,掌握化学变化的一般规律,能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3.加强实验复习。对《说明》中罗列的基本实验内容,要逐一理解和掌握,不能遗漏。虽然化学实验年年考、天天讲、日日练,但是考生的得分却始终偏低,每年答题情况都不太理想。分析这几年的实验考题,大多来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重要物质的性质实验,建议学生回归课本,理解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注意事项、应用及评价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举一反三。  4.温故知新。考生日常需要一定量的解题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化学用语的严谨,文字表述的准确到位,同时要注意订正错误。  【生物】适当增加习题演练频率  解读者:福州三中生物教研组副组长 刘东杰  《说明》解读:今年《考试说明》与2013年相比,总体没有太大变化。变化之处有二:一是题型示例有所变化。所举的例题题数不变,还是8道,但选择题由去年的4题改为5题,非选择题由4题减为3题;其中例5和例8换成了2013年福建高考的原题。二是将原来的“参考题例”改为“参考试卷”,部分试题进行了更换,如第1、第2题分别改为高考原题和省质检试题,第26题也改为高考原题。  复习建议: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了解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逐条对照自己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复习。  2.配合老师的复习安排,全面阅读教材,切实掌握生物学相关的结构、过程、原理及应用,建立主干知识与枝节内容的有机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自主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  3.加强实验复习。认真复习《考试说明》要求的16个基础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将实验内容与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总结探究实验的一般规律,并能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  4.适当增加生物单科习题演练及理综演练的频率,广泛见识多样化的题型,提高解题能力。及时整理回顾做过的试卷习题,以深化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设立错题本,汇总分析自己易错的题型及知识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  文综  【政治】考点调整较多但仍保持稳定  解读者:福州一中高三政治集备组组长谢可奇  《说明》解读:与2013年相比,思想政治科的考点调整较多,但比预想中的要少,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必修1《经济生活》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第十课:调整课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调整考点“全面小康的目标”为“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调整考点“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调整课名“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调整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修2《政治生活》:删除考点“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意义”、“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合并为考点“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及其意义”。  必修3《文化生活》:调整课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加两个新考点:“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删除两考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复习建议:1.充分完整地使用《考试说明》。《说明》是高考的风向标,全书由六个部分构成,我们不仅应关注“考试范围与内容”的新变化,还要关注其他五个部分,特别是“考核目标与要求”、“题型示例”及“参考试卷”。  2.对“考试范围与内容”进行深广度的拓展。抓纲务本,巩固考点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努力做到心中有“树”;抓住主干知识,兼顾一般知识;研究当年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归纳总结一般答题技巧,提高复习实效。  【历史】基础史实补缺补漏 重点概念准确解读  解读者:福建师大附中高三副段长、一级教师 王琳  《说明》解读:相比去年,历史《考试说明》内容共有5处改动。“汉到元政治制度”改为“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胜利”改为“红军长征”;删除考点“中体西用”;“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改为“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删除“勃列日涅夫改革”;选修4《中外人物评说》中“康熙帝”改为“唐太宗”。  复习建议:1.全面准确、深入细致地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知识的掌握不能停留在“好像”、“大概”的模糊层面。二轮知识的复习重点在于基础史实的补缺补漏,重点概念的准确解读,知识框架的构建,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和比较。  在知识框架的构建方面,考生一要充分利用必修教材的目录,构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纵向专题框架。二要整合必修和选修内容,以时间为轴,建立横向通史框架。构建通史知识结构时,历史的阶段分期和特征一定要准确把握。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切忌以练代读。  2.注重答题思路的培养和答题技巧的训练。考生应对照《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查的历史学科能力要求是什么?这种能力要求在试题中如何呈现?如何审题?不同类型题目的答题的方法和思路是什么?  例如,“描述历史事物的特点”,答题思路可以有:把握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认识历史事物的新变化;对同类历史事物加以比较得出新特点等。回答特点类题的技巧时,要用抽象性、概括性的语言描述,注意分析历史各方面的状况等。主观题切忌训练过少,答题凭感觉。  【地理】复习要面面俱到做题要注意反思  解读者:福州三中高三地理集备组组长 柯勇  《说明》解读:地理学科的必考内容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选考内容包括《选修2》、《选修5》、《选修6》。  复习建议:考生必须牢牢掌握和理解《说明》所罗列的知识点的知识内容,不给自己留下知识“死角”。在复习策略上,要掌握以下几点:  1.要注意复习面,面面俱到,切不可因某些知识点高考较少考到,而抱侥幸心理去忽略或绕开它。  2.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去  观察某种地理现象,推理它产生的自然、人文基础,找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扬长避短,指导我们生产、生活活动,力求人地协调。  3.适度做练习,做题中要常反思,抓到易错点,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积累解题经验,切忌盲目大量做题,以题目来替代知识的系统复习。  4.牢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独立去对比、归纳不同区域地理事物的共性,以及某区域内地理事物的独  特个性,挖掘其共性产生的地理基础个性、独特地理背景,以研究促记忆、促能力。  5.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多讨论,多记录,多看地图,让知识在辩证中、在多看中得到巩固。  此外,地理学科有关时代性的问题,要注意关心社会重大热点事件,分析事件的自然、人文背景,用所学地理知识回应社会热点。如果能很好地找到地理解题的立足点,那么就能更上一个台阶学以致用、发展自己。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给大家盘点了下福州那些值得你任性一回的海鲜姿造,真材实料海鲜吃够爽才是硬道理!…
搜索"myfzqq"收听“福建生活” 收藏到手机慢慢看
晒家宴照片,分享属于你的家的味道,拿旅游大奖 ...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damin004]
关注排行图片排行
彭麻麻曾为莆田代言你造吗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求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