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全国化学奥赛赛

当年被老师选中参加奥赛,有这样一道题其中有一道题,问:为什么火柴点着以后,火柴头朝下倒着烧会烧得快,火柴头朝上就会容易熄灭?小时候玩火柴玩得多了,很有经验:因为火焰是朝上的,火柴头朝下,火焰就能烤着火柴杆,所以烧得快,反之就烧不到了。于是就这样答上去了。 谁知道考试出来,听别人讲标准答案竟然是因为神马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下沉导致火焰熄灭。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这个会是标准答案呢?但是事后问了化学老师,果然是这个答案。。。。并且参加工作几年以后,无意中看到同样的试题,居然还是同样的答案!拜托,化学不要再这样误人子弟了。火焰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高热的火焰气体温度高达几百度,这个温度下气体体积会膨胀数倍(这里用到物理的知识了),这样气体的密度会严重减小,虽然仍然是二氧化碳,但是密度大大小于周围的空气,所以二氧化碳是会上升的,而不是下降。如果标准答案成立,那么几乎所有的燃烧物都烧不起来——都含有碳,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嘛!这个和火柴杆朝上还是朝下有神马关系呢?其实这个问题化学教材本身的知识就能解释:火焰燃烧的温度最高的地方在外焰,火柴杆朝下,外焰就能加热到火柴杆,使之继续燃烧,反之火柴杆朝下,外焰加热不到,就往往少不下去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你知道的太多了
  你知道的太多了  
  楼主是正确的。    很多题都是老师想到一点而不及其余而出的。
  挺有意思的,这个问题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流体力学分析显然不合理,不过一道中学奥赛题没必要较真,因为本身中学课本上有相当一部分知识讲得也不那么准确。
  @tiben12  02:32:59  挺有意思的,这个问题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流体力学分析显然不合理,不过一道中学奥赛题没必要较真,因为本身中学课本上有相当一部分知识讲得也不那么准确。  -----------------------------  LS请问从流体力学角度如何不合理?请分析。  
  LSS看错了不好意思。      其实我们甚至可以定量的分析,室温多少度,当然燃烧后气体温度达到多少度的时候,气体体积是多少,密度是多少。这都是可以利用中学知识定量的计算出来的。      再有一个了论据:我们以前有烧煤球的炉子,煤炉的底下不是有个通风口吗,按照所谓二氧化碳下沉理论,岂不是那么口子会出气,出二氧化碳? :)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那个口子是进氧气的。
  鼠标一抖,三分到手,手拿酱油,低头猛走!
  都是人才
  楼主打听下你高中同学当时都是那些人报的师范类学校。这事就不难理解了。~
  人才啊,但是还是那句老话,你知道的太多了
  标准答案是对的。你说“火焰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高热的火焰气体温度高达几百度,这个温度下气体体积会膨胀数倍”,这是对的,二氧化碳体积会膨胀,可是和二氧化碳处在相同温度下的其它气体体积也膨胀了啊,结果在火焰周围二氧化碳还是重,还是下沉。
  @greatmatch  10:24:54  LSS看错了不好意思。  其实我们甚至可以定量的分析,室温多少度,当然燃烧后气体温度达到多少度的时候,气体体积是多少,密度是多少。这都是可以利用中学知识定量的计算出来的。  再有一个了论据:我们以前有烧煤球的炉子,煤炉的底下不是有个通风口吗,按照所谓二氧化碳下沉理论,岂不是那么口子会出气,出二氧化碳? :)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那个口子是进氧气的。  -----------------------------    你和LZ犯了同样的错误。同样温度下,二氧化碳就是比同样温度的空气重。而煤炉的底下通风口的温度比炉子里的温度低很多,所以通风口的空气(包含氧气)密度大,氧气就从密度大的地方往密度小的炉子里去了。
  greatmatch,原来你就是LZ。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可燃物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起来,需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1,可燃物要跟足够的空气或氧气接触 2,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两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发生燃烧。
火柴头朝下倒着烧,为什么会烧得快呢?因为火柴头朝下,火焰就能烤着火柴杆,使得火柴杆的温度高于着火点。相反,火柴头若朝上,火焰则烤不着火柴杆,使得火柴杆的温度会低于着火点,故一段时间后就会熄灭,根本不是什么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火焰熄灭的。
  作者: jp1-04-17 18:41:50
    对医疗不重视,因为它们有干部病房。
    对食品不重视,因为它们吃的是特供。
    对教育不重视,因为它们的孩子上的是最好的学校,想留洋就留洋。
    对治安不重视,因为它们出行有警车开道。
    对房价不重视,因为它们有政策房。
    对税收很重视,因为它们的一切享受均来源于此
    对军事很重视,因为一切税收均靠此来保证!
    对城管很重视,因为它们能拉动鸡的屁!
    对媒体很重视,因为你听不到想听的,说不出想说的
    对网络很重视,因为火山可能从这里爆发!
  你知道的太多了
  @快步奔跑  14:51:14  标准答案是对的。你说“火焰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高热的火焰气体温度高达几百度,这个温度下气体体积会膨胀数倍”,这是对的,二氧化碳体积会膨胀,可是和二氧化碳处在相同温度下的其它气体体积也膨胀了啊,结果在火焰周围二氧化碳还是重,还是下沉。  -----------------------------  呵呵,火柴的确会加热周围的空气,但是一根火柴能瞬间把整间屋子加热到同样的温度?    受热是会不均匀的!    学过对流的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就是因为地面受热,高空冷空气,所以才会对流,都一样的温度怎么会对流呢?  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当然也会加热周围的空气,但只是周围的很小一部分的空气而已,热气上升使得本应该呈球形的火焰变成了向上,同时带动周围的空气自下而上补充燃烧所需的氧气,(这一节在十万个为什么,火焰为什么向上那一节里阐述得很好,可惜,两个自相矛盾的权威,一定有一个是错的)。    最后,不管火柴杆是朝上还是朝下,如果按照你们的理论,CO2会聚集到火焰下方,那么所有的火焰都会熄灭,没有O2补充了嘛。
  @greatmatch  10:24:54  LSS看错了不好意思。  其实我们甚至可以定量的分析,室温多少度,当然燃烧后气体温度达到多少度的时候,气体体积是多少,密度是多少。这都是可以利用中学知识定量的计算出来的。  再有一个了论据:我们以前有烧煤球的炉子,煤炉的底下不是有个通风口吗,按照所谓二氧化碳下沉理论,岂不是那么口子会出气,出二氧化碳? :)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那个口子是进氧气的。  -----------------------------  @快步奔跑  14:57:53  你和LZ犯了同样的错误。同样温度下,二氧化碳就是比同样温度的空气重。而煤炉的底下通风口的温度比炉子里的温度低很多,所以通风口的空气(包含氧气)密度大,氧气就从密度大的地方往密度小的炉子里去了。  -----------------------------    咦,你不是说二氧化碳会下沉导致火柴熄灭吗?怎么火炉的二氧化碳就不会下沉让炉子熄灭了呢?    既然火柴杆向下,二氧化碳会下沉导致火焰熄灭,那么  蜡烛燃烧时,蜡烛杆也向下,为什么不会导致火焰熄灭?  火炬燃烧时,火炬杆也向下,为什么不会导致火焰熄灭?  打火机燃烧时,打火机体也在火焰下方,为什么不会导致火焰熄灭?    难道火柴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同些?  我还可以告诉你,当年我玩过一种火柴,表面涂了一层油的,即使你把火柴杆向下也不会熄灭,请你用二氧化碳下沉论来让它熄灭吧!  
  知道得太多了,不一定是坏事!
  鼠标一抖,三分到手,手拿酱油,低头猛走
  补充一点,那个不会熄灭的火柴是浸泡了松香和蜡,松香和蜡的燃点低,而且能持续时间更长,所以火柴不容易熄灭。    那什么持二氧化碳下沉论的,怎么这下火柴就不会熄灭了呢?      二氧化碳的确是会下沉,但那是需要条件的:整间屋子温度一样,而且空气不流动。
  这题是生活题,火柴头向下火往上,有火柴杆可烧,所以不会马上熄灭;向上没东西可烧,会很快熄灭。火能烧起来一定要有介质,不然你以为是魔法啊。现在的这种狗屁题目太多了,本来和化学沾不大上边的硬要扯上关系
  @greatmatch  11:51:46  补充一点,那个不会熄灭的火柴是浸泡了松香和蜡,松香和蜡的燃点低,而且能持续时间更长,所以火柴不容易熄灭。  那什么持二氧化碳下沉论的,怎么这下火柴就不会熄灭了呢?  二氧化碳的确是会下沉,但那是需要条件的:整间屋子温度一样,而且空气不流动。  -----------------------------    再提点你一下了:容易熄灭不等于不能燃烧,只是较易熄灭,烧得慢。火炉那是从底下烧上来的,完全和你的火柴不一样的。火炉下面有通风口,氧气不断进入炉子,上面已经解释过。此外你也不能理解微环境。这问题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算了,毕竟是奥赛题。
  @greatmatch  11:51:46  补充一点,那个不会熄灭的火柴是浸泡了松香和蜡,松香和蜡的燃点低,而且能持续时间更长,所以火柴不容易熄灭。  那什么持二氧化碳下沉论的,怎么这下火柴就不会熄灭了呢?  二氧化碳的确是会下沉,但那是需要条件的:整间屋子温度一样,而且空气不流动。  -----------------------------  @快步奔跑  13:18:08  再提点你一下了:容易熄灭不等于不能燃烧,只是较易熄灭,烧得慢。火炉那是从底下烧上来的,完全和你的火柴不一样的。火炉下面有通风口,氧气不断进入炉子,上面已经解释过。此外你也不能理解微环境。这问题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算了,毕竟是奥赛题。  -----------------------------      咦,你不是说二氧化碳会下沉导致火柴熄灭吗?怎么火炉的二氧化碳就不会下沉让炉子熄灭了呢?        既然火柴杆向下,二氧化碳会下沉导致火焰熄灭,那么    蜡烛燃烧时,蜡烛杆也向下,为什么不会导致火焰熄灭?    火炬燃烧时,火炬杆也向下,为什么不会导致火焰熄灭?    打火机燃烧时,打火机体也在火焰下方,为什么不会导致火焰熄灭?        难道火柴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同些?    我还可以告诉你,当年我玩过一种火柴,表面涂了一层油的,即使你把火柴杆向下也不会熄灭,请你用二氧化碳下沉论来让它熄灭吧!  
  @greatmatch  11:51:46  补充一点,那个不会熄灭的火柴是浸泡了松香和蜡,松香和蜡的燃点低,而且能持续时间更长,所以火柴不容易熄灭。  那什么持二氧化碳下沉论的,怎么这下火柴就不会熄灭了呢?  二氧化碳的确是会下沉,但那是需要条件的:整间屋子温度一样,而且空气不流动。  -----------------------------  @快步奔跑  13:18:08  再提点你一下了:容易熄灭不等于不能燃烧,只是较易熄灭,烧得慢。火炉那是从底下烧上来的,完全和你的火柴不一样的。火炉下面有通风口,氧气不断进入炉子,上面已经解释过。此外你也不能理解微环境。这问题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算了,毕竟是奥赛题。  -----------------------------  实际上,火柴的燃烧环境比火炉要好得多。  因为火炉四周和底部都被挡住隔绝空气了,只留了一个通风口,  而火柴整个四周都没有被挡住。    按照你的二氧化碳下沉论,应该有更多的二氧化碳下沉堵在通风口那里才对。
  其实大家可以看看出题目的人多么啥B:  火柴的那两种烧法有什么不同?不都是生成二氧化碳吗?怎么一个熄灭一个燃烧呢?  你怎么用二氧化碳来解释?火柴头朝下就不生成二氧化碳了吗?   @快步奔跑
你给解释一下看?你说标准答案是对的,那么火柴头向下,就不生成二氧化碳了吗?
  这个狗血的问题我当时也答错了。
  这个狗血的问题我当时也答错了。
以前我们农村的灶子有两层,上层烧柴,灰会掉进下层,然后二氧化碳应该是上升从更高的烟囱跑掉了,二氧化碳下降的话烧火的会受不了
  二氧化碳往下沉,按这种说法,那靠近地面这一层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炭了,氧气都飘在上边,所有动物都被闷死了
  除了鸟
  奥赛题是干神马的?答对了可以加入奥特曼联队吗
  二氧化碳的确是会下沉的,但是不至于闷死人,因为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小,而且风一吹就随风飘散了。地表的植被也会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没事。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某些没有植物的洞穴里面可能会有二氧化碳沉积,人,动物进去要窒息晕倒的。所以需要带一根蜡烛进去,如果蜡烛熄灭说明有危险,要赶紧出来。
  你知道的太多了  
  你知道的太多了。
  9楼是正解,其实还是那句话,人祸难防!
  真有这样的事?  二氧化碳要是能下沉导致熄灭,那所有的烟囱,进气口都有应该放在火焰上头!
  说错了,应该烟囱和进气口倒过来了。
  虽然不知道你们在讲什么,但还是觉得很厉害。
  你是对的
  智商正常的人都应该统一LZ的说法。
  我想请教名位大侠,火焰为什么一定要会向上,火焰到底是个神马东西组成的。火焰咋不向下烧啊。
  @fghyzhy  17:25:22  我想请教名位大侠,火焰为什么一定要会向上,火焰到底是个神马东西组成的。火焰咋不向下烧啊。  ----------------------------------------------------------------------  火焰本应该呈球形:参考太阳的形状。  但是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上升,就把火焰向上拉。就成了平时我们看到的形状。    实际在太空中的有氧燃烧会很慢,因为燃烧产生的火焰会向四周喷出,几乎把氧气隔绝。但还是能烧的,只是很慢。    而在地面上燃烧时,火焰向上,燃点在下,空气自下而上流动会把氧气带向燃点,有助于火焰燃烧。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火焰燃烧的确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燃烧一般也不会烧尽所有的氧气,只是消耗掉部分氧气而已,比如我们以前用的煤球炉子,几个煤球堆在一起,下面的煤球在烧,二氧化碳通过下面的煤球穿过上面的煤球,但是上面的煤球并不会因此熄灭,还会有剩余的氧气继续供应给它。  类似于我们讲,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仍然有大量的氧气,只是比例小了一点而已,所以我们才能做人工呼吸。(偏题了一点哈)
  所以,所谓二氧化碳会导致火焰熄灭的说法是错的。除非大量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而一般燃烧是不会的。    比如我们说热的二氧化碳会上升没错,但是你把在一个燃烧的火柴或者蜡烛的火焰上面再点一根火柴,也能点燃的。
  @fghyzhy  17:25:22  我想请教名位大侠,火焰为什么一定要会向上,火焰到底是个神马东西组成的。火焰咋不向下烧啊。  -----------------------------  火焰是由高温气体组成的。  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发射出电磁波,一般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就会越来越高,当燃烧的时候,化学能放热,使得产生的气体温度很高,就从红外线过度到了可见光的波段,所以我们就能看见炽热的气体在发光,那就是火焰。  
  顶楼主。我们需要不迷信答案,独立思考的人。
    LZ是对的。    不用脑袋也知道。    
  本题答案分段解答:  初中阶段答案:因为二氧化碳下沉导致火焰熄灭。  高中阶段答案:参考楼主答案。  大学阶段答案:本问题请咨询卖火柴的小女孩。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神马都是浮云。
  @fghyzhy  17:25:22  我想请教名位大侠,火焰为什么一定要会向上,火焰到底是个神马东西组成的。火焰咋不向下烧啊。  -----------------------------  @greatmatch  20:24:15  火焰是由高温气体组成的。  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发射出电磁波,一般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就会越来越高,当燃烧的时候,化学能放热,使得产生的气体温度很高,就从红外线过度到了可见光的波段,所以我们就能看见炽热的气体在发光,那就是火焰。  -----------------------------  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还想再请教一个,为啥有低于100度的低温火焰,水蒸汽高于100度,咋变不成火焰呢。把水蒸汽无限加温,能否变成火焰。
  吃饱饭没事干
  同一个问题,我的小学自然考试试卷上也是这么回答的,也被判了错号。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郑州外国语学校杨晓勇夺第43届国际化学奥赛金牌
您所在的位置:
郑州外国语学校杨晓勇夺第43届国际化学奥赛金牌
杨晓载誉而归
杨晓和同学们在一起
杨晓的父母满面笑容
杨晓接受记者访问 
&&&&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21日讯 (韩宇博 平茜 柴莹)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13)班的杨晓同学在土耳其举办的第4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中以优异的成绩勇获金牌,为国家和河南争得荣誉。这是河南中学生时隔七年后再次摘得此项赛事的金牌。
&&&&昨日,一位身高一米九,皮肤黑黑的大男孩拉着行李出现在郑州机场。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媒体和接机人员的关注,他就是刚刚取得了国际化学奥赛金牌的杨晓同学。
&&&&在老师眼里,杨晓是一个听话、懂事、学习勤奋的孩子,他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据班主任行念东老师介绍,杨晓看过的国内外化学书厚度加起来比他的身高还高。特别是在杨晓进入国家队以后,他班里大部分同学已经保送,他仍一个人每天坚守在实验室看书、做实验,并没有感到枯燥,这是因为他对化学的痴迷,只要看到化学知识,他就不觉得累。杨晓参加这次化学奥赛经厉了重重选拔、层层考验,从省级比赛到国家级决赛再到国家集训队,最后再选拔四名同学组成国家队代表我国参赛。杨晓是四名国家队队员中唯一一位河南中学生。
&&&&“我一直对化学很感兴趣,做实验、看书,乐此不疲”。杨晓说,兴趣是他取得成绩的最大因素。他对待化学有着超乎一般的热情,在一月份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他认真的说道:“竞赛与高中知识不同,需要多看书,注重理解,同时在考试中一定要正常发挥,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他还笑言,“在国外比赛的这段时间按行程太满,现在竞赛结束了最想做的事情是睡觉。”英语成绩优异的杨晓在比赛期间发现翻译过的试题有误差时,又重新找到原版的试题核对,仔细的琢磨研究。他还主动担任起和其他国家参赛选手交流以及交换礼物的任务。历经国际大赛,杨晓感慨的表示,国外选手的实践能力都很强,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他性格开朗,是班里化学小组的组长,喜欢读英文版的化学著作,”他的同学兼室友王矣钫庋创馕缓门笥眩骸把钕皇撬蓝潦榈娜耍劝床黄疲骺瞥杉ǘ挤浅S判悖绞痹谘13肿拍昙肚埃得乃健@钟谥耍鍪卵辖鳎肮呙刻煸缙穑够嶂鞫行淹奚岬耐鸫病!毖钕男巳ひ彩止惴海菟耐埔惚蠼樯埽钕不短瑁不洞蚶呵颍抢呵蚨拥闹髁Γ绞奔负趺刻於蓟岷屯且豢槎蚯颉
&&&&杨晓经常参加实践活动,去福利院、医院做义工,为需要帮助的人捐款,不仅在学习上出类拔萃,还非常有爱心,有责任感。他所在的高三(13)班的座右铭是电影蜘蛛侠中的一句话“力量越大,责任越大”。该班共27位同学,全部被985院校录取,一本率达到100%。
&&&&杨晓的父母都是普通人,面对记者的提问显得有些紧张,在被问到如何教育出如此优秀的孩子时,杨妈妈腼腆的解释说:“学习没怎么管,都是孩子自己学习,按照学校或者老师的安排走,”她开心的笑道:“无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相关链接:
&& 历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获奖学生名单
  第19届(1987年,匈牙利)首次参加
&&&&金牌 苏朝晖 (男) 福建龙海一中
&&&&银牌 潘 炜 (男) 北京花园路中学
&&&&银牌 王 忠 (男) 江苏建湖中学
&&&&铜牌 赖 热 (男) 四川新都一中
作 者:韩宇博 平茜 柴莹
来 源:新华网河南频道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评价
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关于化学竞赛_百度知道
关于化学竞赛
新高一学生,想准备参加化学竞赛。总体打算自学,希望推荐一些书及注意事项。谢谢。
你好小学弟/学妹,看你还满诚恳的,我也参加过化学竞赛成绩考的还行,获得江苏省化学奥赛一等奖,国家化学奥赛二等奖;指点就算不上了,告诉你点建议吧。
别把化学竞赛看得怎么样怎么样难,其实化学竞赛也挺简单的,不过的确有点繁琐,记得我高二时候参加了江苏省中学生化学奥赛,我们学校还定了一些特别难的复习资料,我当时都忙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于是我开始背书,尤其是教科书,看起来没有用,实际上好多题目源自于书籍,记得我当时闭着眼睛都能知道哪句话在书上的哪一部分,当然你也得做一份难度适中的复习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他的就不用怕了;我当时是这样复习的:
1、每天早上坚决定时的大声背书尤其是那些概念,各种物质的性质、特点,背三遍;
2、做相当一部分复习题,偶尔做一两份有挑战性的题目(切忌别把重点老是都转移在难题上,这样会适得其反);
3、一定要超前预习,其实我当时参加竞赛的时候,好多考题都是我们当时没有上的,我们的教学进度慢,所幸的是我当时特别喜欢化学高二的时候我已经把所有高中的化学教科书认真的看了四五遍,并且做了好多题目,因为预习后要想把知识掌握,唯一的途径就是做题,做完后还要记住每天早上背书时候把那些知识点背一遍;
4、用不着每天花大时间学习化学,不要忘记还有其他科目的存在,每天最多只花三个小时就足够了(不含早上背书时间);现在想一想,我觉得你因该这样复习:
1、坚决坚持每天早上背书,倍的内容是教科书、笔记本;
2、每天都要预习,不要贪多,预习完后要立即做题,巩固!做笔记整理;
3、切忌都泡在难题怪题中不能自拔,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但是一星期一定要做两张有点难度的试卷,而且要做好笔记;
4、每天都要看书,看笔记(可以在早上背书的时候解决),每天预习、做题、整理笔记时间不得低于两小时不要超过四小时;
5、把元素周期表背下来(一星期就可以背的滚瓜烂熟),手中的复习资料不要超过三本,我当时加上学校定的资料是四本,但是我只用了两本,学校的那个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拿出来应付一下老师;
6、切忌丢了其他课程;
顺便说一句,竞赛主要考的是无机与有机两大块,因此别老是做无机化学那一块,有机化学也要做而且要做好,我当时还整理出一张无机化学表并且把他背下来(其实化学就是两张表格: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表),无机化学表要自己做。可惜我的丢了,要不然发给你,你自己做把,很简单的;
最后你要牢记一点:预习、做题、整理笔记与背书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与手段!其中预习占2分、做题占5分、整理笔记与背书占3分。捉到这样你就可以考好了。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第一本,有机化学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化学奥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