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刊刘备如何夺取荆州一塌胡涂下一步

张鸣:晚清立宪,并非一塌糊涂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5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在广州科技图书馆做了“晚清大变局和辛亥革命”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纪念辛亥百年,也应反思辛亥革命本身。  在学界讨论辛亥革命的热潮中,张鸣的观点独树一帜。有人认为他的研究独辟蹊径,见解深刻;也有评论认为,张鸣是刻意营造一种非主流的个人风格化叙事,“所提供的不过是一堆碎片式的八卦故事而已。”  晚清立宪,并非一塌糊涂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当矮小的日本兵押着高大的俄国俘虏的照片出现在各大报章,中国人一片欢腾。  立宪的日本战胜了野蛮专制的沙俄。而日本人之所以能够战胜俄国,是因为他们立宪了。于是,朝野上下最时髦的话题,就是推行立宪。这不仅是报界的呼吁,也不光是在野汉人士绅的认识,甚至在朝大臣、满族王公都有这样的想法。  1906年,西太后宣布仿行立宪,并制定出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计划用十年正式立宪,在预备期间,各省成立并选举谘议局和中央资政院。改革随之而来,军事、法律、官制、金融、地方自治都在稳步推行。尽管有巨大的赔款压力,但中国财政收入反而变好了,时至辛亥年,国家财收破记录达到两亿四千万两,各地财收都在增长。当孙中山千辛万苦为黄花岗起义凑集17万经费时,他万万没有想到,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打开仓库,发现他们拿下的湖北政府居然有4000万的存银。  新政的推行,不像以往很多论者所说,一塌糊涂。吏治方面也有较大的好转,当时报禁已开,所有报馆只要不鼓吹革命、颠覆朝廷,怎么批评都行。  “这样的舆论环境实际上对政府最有利。”张鸣认为,它使官民矛盾得到大大的缓解。  满清新贵引爆火药桶  革命党人确有救国救民之志,但落到实处,还是要夺取政权。清朝的改革做得好,他们就机会渺茫。于是才有吴樾在五大臣出国考察前,以身行刺。  但是革命党的起义、暗杀没有能从根本上撼动清王朝,真正引爆革命火药桶的是一些朝廷新贵。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死去。3岁的宣统皇帝登基,他的父亲,年仅25岁的载沣一夜之间成为实际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摄政王。在这之前,载沣没有经过任何政治历练,哪怕是知县也没干过。这位年轻人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一辈子顺顺当当的,是标准的纨绔子弟。作为“政坛新生代”,他和他身边的少年亲贵们,个个年轻气盛。  上台后,他们要改变汉重满轻、外重内轻的局面,这个连西太后这样的政治强人都不敢轻易改变的局面。摄政王先赶走了最能干的袁世凯,然后又张罗收权,把地方权力收回中央,把汉人的权力收回给满人。更有甚者,还搞了一个皇族内阁出来,彻底凉了地方汉人士绅的心。从此之后,士绅们借立宪分权的希望彻底破灭,本来还挺反感革命党的排满宣传,忽然就中听了,果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于是,一旦有人出来放火,士绅们乐助其成。武昌起义的第二天,正当黎元洪还死活不肯答应起义士兵的推举之时,湖北谘议局议长、武汉最有名望的士绅汤化龙却带着他的商团来参加革命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士绅,军政府不仅稳住了局面,还争取了更多的支持。黎元洪改变了主意,外国人表态他们将立场中立,甚至前来镇压的海军舰队也反正了,因为舰队司令的参谋正是汤的弟弟。  “最初革命的十几个省份,实际上革命党与立宪党平分秋色。”张鸣说道。  华丽转身太困难  民国来了,才开始有怀念清朝的遗老遗少,在他们看来,前朝其实更好一点,换句话说,民国的运行不怎么样。但中国回不了头了。  在当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接受着另一种观念的洗礼:进化论。他们认为,制度和社会进步是相匹配的,只要找一个全世界最先进的制度移植到中国,就能立竿见影地解决中国的问题。辛亥革命后,他们选择了当时美国的体制,中国有了民主共和,就不能再倒退了。于是,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张勋,民主共和都没有后备选项。  在张鸣看来,辛亥革命带给中国和中国人的,是持久的制度困扰和变革焦虑。革命之后,共和来了,但中国依然是中国,甚至明明有些问题是革命带来的,却没有人敢于质疑。他们只是把问题归结于革命不彻底造成的,因此需要更彻底的革命来解决革命的问题。于是,辛亥革命之后,有了文学革命、伦理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文化大革命……  革命为近代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却没有落地生根。最终只让国人陷入变革焦虑,总是要用更激进的变革改变现状,革命也就成为一个绝对正确的价值标准。辛亥革命过去一百年,一百年前,外国人说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现在中国自称仍处于转型时期。  “我们的华丽转身太困难了,华丽了一百年。”张鸣说,辛亥百年更应反思这场革命,反思辛亥革命本身。  朱绍杰
【】【】【】【一键分享
责任编辑:任仲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备如何夺取荆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