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巴西女排奥运女排还有机会夺金吗?

  八月的里约,再次见证了中国女排的辉煌。与伦敦奥运相比,里约奥运中国代表团金牌及奖牌数都有所减少,但由于女排的夺冠,让中国代表团仍光芒不减。  这是中国女排继2015年世界杯夺冠后的又一次辉煌。巧合的是:  2016里约奥运女排冠亚季军顺序与2015年女排世界杯的顺序完全一致:  2015女排世界杯:冠军中国队,亚军塞尔维亚队,季军美国队。  2016里约奥运会:冠军中国队,亚军塞尔维亚队,季军美国队。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巧合,那你错了。发生在中国女排这个传奇队伍上的巧合实在是太多了,有时候你不得不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下面逐一列举。  里约奥运半决赛和决赛:  女排半决赛对阵荷兰,3:1胜出,最后一局23平时,最后一球由张长宁发球,然后中国队抓住机会,队长惠若琪扣球成功,中国队25:23获胜。  女排决赛对塞尔维亚,3:1胜出,也是最后一局23平时,最后一球由张长宁发球,然后中国队抓住机会,队长惠若琪扣球成功,中国队25:23获胜。  其实惠若琪关键时候出手不仅仅是本届奥运,2014年女排世锦赛半决赛对东道主意大利,最后一球也是惠若琪打手出界制胜。  历史上中国女排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都是最后一场胜东道主日本夺冠:  1981年,最后一场比赛对阵日本,中国队获胜,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1985年,最后一场比赛对阵日本,中国队获胜,第二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2003年,最后一场比赛对阵日本,中国队获胜,第三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2015年,最后一场比赛对阵日本,中国队获胜,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最近两次世界杯夺冠,2003年和2015年,过程惊人相似:  2003年世界杯,首场对巴西,首局大比分失利,然后3:1逆转,最后中国队夺冠。巴西队只输中国队一场球,获得亚军。  2015年世界杯,首场对塞尔维亚,首局大比分失利,然后3:1逆转,最后中国队夺冠。塞尔维亚只输中国队一场,获得亚军。  历史上中国女排三次夺得奥运会冠军,都是在奥运之前的世界杯夺冠,然后在奥运赛场再续辉煌:  1981年世界杯冠军,1984年奥运会冠军。  2003年世界杯冠军,2004年奥运会冠军。  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奥运会冠军。  三次奥运都是在小组在输球,后来在淘汰或决赛中击败曾经输过的对手夺冠:  1984年奥运会小组赛输美国队,决赛战胜美国队夺冠。  2004年奥运会小组赛输古巴队,半决赛胜古巴队最后夺冠。  2016年奥运会小组赛输荷兰,输塞尔维亚,半决赛战胜荷兰,决赛战胜塞尔维亚。  两个超级主攻帮助中国队称霸排坛:  80年代中国女排称霸因为有超级主攻—郎平。  现在的中国女排称霸因为有超级主攻—朱婷。  两人偏偏同时效力中国女排队伍,一个是教练,一个是队员。  2008北京奥运巴西夺冠和2016里约奥运中国夺冠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2008年北京奥运,年轻的巴西队半决赛战胜上届奥运冠军,已年龄偏大走下坡路的东道主中国队,最后夺冠。自此也开始了巴西女排长达近八年的黄金时期,也成了中国队的噩梦,直到八年后才翻身。  2016年里约奥运,年轻的中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战胜上届奥运冠军,已年龄偏大走下坡路的东道主巴西队,最后夺冠。此次中国队在如此不利的形式下能力克巴西,可以想象一下在今后几年的中巴对决中,巴西难有胜算。  当然中国女排也不总是光芒四射:  201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为了避开强敌意大利队,打假球,挑选那时实力不如中国的巴西队下手,八进四中淘汰巴西,最后却仍在半决赛中遭遇意大利被击败,最后只获得第四。其实如果按中国队当时的实力,如果老老实实地打,不会比第四成绩更差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自此仇恨的种子就种在巴西队心里,每次一见到中国队就像打了鸡血,无比兴奋。相信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里约奥运会上每次中国女排出场,观众都嘘声不断,希望中国队输球。  不过话说回来,巴西人也为自己的行动付出了代价。因为中国女排小祖赛发挥不佳,只名列第四勉强出线,结果四分之一决赛死磕东道主巴西。比赛中中国女排姑娘们敢打敢拼,硬是把上届冠军,东道主巴西队拉下马,挺进四强,而巴西队也获得奥运史上最差战绩。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是两队握手言和的时候了。  还有1981年的世界杯,中国队对前苏联队,结果在两强较量中,其中一局中国队打了苏联队一个15:0,这个比分在两个强队之间出现实在罕见。  到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国对前苏联,首局苏联队打了中国队一个15:0,成功复仇。  中美对决中,中国队心理素质和运气略好:  可能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个观点,不妨看下中国对队几次夺冠经历,也许会改变你的一些看法:  中美女排几乎同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但是中国队无论运气,还是心理素质都更好于美国队,而且半路总有杀手出现帮中国队扫清道路:  82年世界女排锦赛,中国队小组赛0:3惨败于美国队,但美国队在半决赛中没经得住观众的狂热气氛,结果0:3惨败于实力不如自己的东道主秘鲁队遭淘汰,而中国队则在决赛中顶住了现场的气氛,力克东道主秘鲁夺冠。  2015年世界杯,中国队也是0:3惨败于美国队,原本夺冠无望,这时俄罗斯队杀出来,3:0横扫美国,让中国队重新获得机会,最后通过击败俄罗斯及日本,获得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小组赛中国队仍然是1:3惨败于美国队,结果塞维尔亚队半决赛淘汰了美国队,但决赛负于中国,最后中国队夺冠。  美国女队从来都是排坛强队,她们错过了太多的夺冠机会,且不说82年世锦赛,2015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还有一次是2011年世界杯,是美国队离冠军最近的一次。那次世界杯,美国队发挥的非常出色,积分领先各队,最后一场球对阵东道主日本,只要拿下日本,美国队就可以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论实力美国队远在日本队之上,结果压力太大,最后时刻崩盘输给了日本队,煮熟的鸭子飞掉了,是在可惜。  中国队在2015年世界杯面临美国队2011年同样的情形,结果心理强大的中国队艰难战胜日本队,最后夺得冠军,没有让美国队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  像所有事情一样,如果没有前面的谋事在人,就没有后面的成事在天。  中国女排再创辉煌,郎平居功至伟:  在她还是球员的时候就是一个传奇,铁榔头的称呼享誉世界排坛,此次看奥运排球比赛,英文解说员也一口一个“IRON HAMMAR” 称呼她,由此可见一般。  作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是所有强队中唯一的一个女教练,然而她打败了哪些所有的男对手,带领中国女排不断创造奇迹。  郎平这次是第二次指教中国女排。第一次是1995年,带领低谷中的中国女排重新回到世界强列,仅用一年多时间,帮助中国女排获得96年亚特兰大奥运亚军,98年世锦赛亚军,两次都是负于如日中天的古巴队。按当时队员的条件来说,没有特别出色的,能取得世界亚军的成绩已经非常不如意。她已经把当时中国队每个队员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才取得那样的成绩。  2014年郎平重执女排教鞭,大胆启用新人,并配合先进科学的训练体系,让中国女排有了脱胎换骨的变换。以往的主力替补阵容,在郎平的女排队伍了没有了差别,每个人都是主力,板凳深度之厚前所未有。队里既有不满20的龚翔宇,也有将近30的闫妮。每个人上场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才让中国女排在每次遇到困境时有本钱大胆换阵,逆转取胜。天才球员朱婷也是郎平执教女排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在女排夺冠道路上立下汗马功劳。  朱婷和郎平在很多地方相似。他们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奇才,只是期望朱婷运动周期更长些,为中国女排多效力几年,同时也要好好保重自己。  中国男排:  与女排姑娘们在逆境中不放弃,常常反败为胜相比,男排则是常常在大好形势下发懵,到手的机会抓不住,屡屡葬送大好前程。远的不说,去年的亚洲锦标赛,半决赛对伊朗二队,2:0领先的形式下连输三局,最后小组赛中输过中国的日本却抓住机会,决赛中战胜伊朗获得冠军。今年的奥运落选赛更是,好几场球都是领先情况下翻船,2:3惜败,哪怕拿下伊朗,澳大利亚,加拿大其中一场球就可以出线,但最后结果都令人失望。  其实男排也有灵光一现的时候,都和一个人有关—汪嘉伟。上世纪八十年代汪嘉伟效力的中国男排,回看当时的录像,汪嘉伟的风采至今无人能及。再有就是本世纪初汪嘉伟指教的中国男排,主攻张翔火力很猛,虽然不及欧美强队的主攻那么力量大,但技术好,失误少,加之有非常优秀的副攻郑亮支持,头脑灵活的二传周建安和王贺斌,当时也曾称霸亚洲,与世界强队比,也有一打。  只可惜灵光一现之后,再无让国人兴奋之举,只是偶尔有点小惊喜,带给人希望后,可又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个人认为,男排是男子三大球中最应该,也是最有可能出成绩的项目。  论身体条件,我们身高不输给欧美,力量虽然先天有些差距,不是致命伤,而且亚洲人灵活,反应快,速度快,可以弥补力量的不足。我们的副攻也有身高,拦网不吃亏。更重要的是,其实中国队历届不乏优秀球员,以前的汤淼,现在的戴新尧都是非常棒的,有身高,速度,力量也不差。  但为什么中国男排总是不出成绩,我是外行,可能说不到点子上,但有一点我看得很明显,中国男排一直没有解决的致命伤—发球。还有就是中国男排一直缺乏一个优秀的教练,带出一支有点血性的队伍。  纵观欧美列强,没有一个队不是发球有强烈攻击性的。一个队里基本上都是大力跳发,偶尔配合一两个飘球破坏对方节奏,但绝不是主流。排球是个攻强守弱的项目,尤其男排,一传到位的情况下战术打出来,很难防范。因此各队都极力采取强力发球,破坏对方一传,迫使对方打强攻,这样拦防才有可能奏效,赢得反击机会。  大力跳发是趋势,是列强的常规武器,而中国队则是往往在比分吃紧的情况下,才换个人大力跳发拼一下,效果可想而知。  中国男排全队只有一两个能大力跳发,且极不稳定,一到关键比分还经常手软,不敢发力,这点亚洲的日本,伊朗都比我们好得多。更有几个男排队员是菜球专家,感觉连女排的发球都不如。由于发球没有攻击性,轮到中国队发球,被对方一攻打死的概率相当高,自己鲜有反击的机会。反之对方的发球攻击性强,经常造成我们一传不到位,主攻和接应又没有绝对实力,因此一旦打调整攻,被对方拦下或打反击的球又很多,很容易失分。几个回合下来,比分就被拉开,很难追赶。  发球的致命伤在这次奥运落选赛中看得更明显,中国队如果能发出好球,还是有很多防反机会的。可惜不能持续发出有攻击性的球,最终还是落败。  其实发球相对其他技术,不受对方干扰,是可以练出来的,是件事半功倍的事。可惜历届教练都没能意识到,或者其他原因?反正发球一直菜,让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越来越大。  个人认为,以中国男排现有球员条件,如果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单是这一项技术有突破性提高,就可以把男排水平大大提高一块。虽说夺得世界冠军不容易,但挤进世界前列,非常有可能。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如有异议,请不要太认真。我也不是专业出生,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个排球爱好者,更是女排的忠实球迷。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快点更新啊
  这贴很有道理值得收藏
  真的不错啊。。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中国梦观后感
2016中国女排夺冠有感_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观后感(3)
时间: 3:34:04&&作者:&&来源:&&浏览:&&评论:
内容摘要:【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2016里约奥运#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再登世界之巅。你永远不能低估一颗冠军的心,但没有一个冠军是轻易得来!低迷、逆袭、夺冠,这胜利属于中国女排,更属于为中国女排付出一切的&教头&郎平。她和她的队伍,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我们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
重掌中国女排帅印,她是教练,也是妈妈
历史总是上演着相似的轮回,青黄不接是任何一支队伍都逃脱不了的魔咒。2009年,中国女排两度负于日本,亚锦赛又史无前例地被泰国击败。据说在回国的机场,有安检人员说,“你们连泰国都敢输”。女排队员们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有人想输”。
此后,中国女排进入了新老交替的调整中。赵蕊蕊等老队员退役,主帅换人,中国女排进入了一段风雨飘摇的日子。刚刚接过帅印的蔡斌,又把帅印交给了王宝泉,在后者“地狱式”的训练方式下,女排夺得了瑞士精英赛冠军,并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收获第四名。五个多月后,王宝泉又因身体原因挂印而去。
两年内三度易帅,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也让女排一下子找不到了灵魂。2010年,中国女排跌入谷底,仅仅取得世锦赛第十名的成绩。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遭遇滑铁卢,再度陷入低谷。
中国排管中心的领导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郎平。很多人把这时的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无数人劝她,不要去接。
“接!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在女排最危难的关头,郎平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她看起来依然霸气,只是额头上略微松弛的皮肤,以及眼眸深处偶然显露的疲惫,才能让我们想起,郎平,已经不再年轻。
我跟袁头儿(袁伟民)也说,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还在一线的了,应该为中国女排传承一点东西,留下一点东西,这么累这么重的活,咱也不能一直干啊,但是女排的东西再不传承就可惜了。大家都退休了就有心无力了。还是有一种女排情结,希望培养一些年轻队员和年轻教练,让中国女排一直保持在世界上的高水平。
――郎平接受采访时内容
郎平坦言,其实在面对排管中心邀约时,她曾再三推辞,因为中国排球面临诸多困难,她有些疑虑。但排管中心领导的承诺最终打动了她,对于郎平要求的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甚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等与现有体制和传统模式差异极大的一整套新思路、新做法,排管中心全盘接受。
重新出山的路,并不好走。其实在很早的时候,郎平就已经摘除了全部髌骨,前后做了7次软骨移植手术。一跑步就是骨头撞骨头,出水就出积液,什么运动都不能做;以前做拦网的时候,队友扣球,直接把她两个手骨打断了,手根本伸不直;而且她腰部也有很严重的腰伤。
但是最终,郎平仍然站到了主教练的岗位上。很难想象如此多的伤病的她,每次训练仍旧坚持亲自上阵演示扣球拦网的高难度动作。
在新队伍里,郎平像教练一样严肃,又像妈妈一般慈爱。在郎平的强烈要求下,女排配置了一支14人的保障团队。在这支国际化复合型保障团队中,有来自美国的国际体能师和理疗医疗师。她不想让姑娘们在30岁退役之后,再度重蹈她伤痕累累的覆辙。
在场下,她对队员体贴入微,鼓励年轻的队员有自己个性,也会自己掏钱给队员买蛋白粉,包春节红包,“论年纪,她们就像我的女儿一般,所以我还承担着母亲的责任。”
上演王者归来,她就是中国女排的灵魂
带着中国女排的骄傲与荣光,赌上了一个女人人生所有的砝码,郎平又一次在数十亿人的期盼中登顶。
2014年世锦赛,亚军;
2015年亚锦赛,冠军;
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2015年,郎平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是这么说的:“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世界杯夺冠后,中国队成为里约奥运会夺冠热门,然而巨大的压力却让年轻的中国女排一开始没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在小组赛三遭败绩,仅获B组第4出线,1/4决赛被迫提早与卫冕冠军巴西碰面。
这场比赛某种意义上甚至要远远超过最后的决赛。但郎平在队员们面前,保持住了淡定:“这种生死球,紧张有什么用啊?我就告诉队员们,放开打吧,咬她一口是一口,不能让她轻易赢得比赛。虽然我水平可能比你低,但不能让你随便欺负。”
胜利后,国内媒体全部沸腾了,纷纷报道,“女排精神回来了!”郎平却真诚地说,“其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要因为胜利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这一刻,你才真正感受到,她,已经完成了从“铁榔头”到“郎图腾”的完美蜕变。
半决赛,中国女排赢下此前小组赛战胜过自己的荷兰,四局比分分别是27:25、23:25、29:27、25:23。这样激烈的场面,这样胶着的比分,不但我们从所未见,连郎平都被深深刺激到了。“这是一场足以让人发疯的比赛。”她说,“每局分差都是2分,我的心脏快受不了了。”
而当决赛开始之前,很多人都觉得比赛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挡中国女排。
随着惠若琪探头命中将比分定格在25-23,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决赛3-1逆转击败塞尔维亚勇夺冠军,时隔12年再度摘得奥运金牌。
今天,姑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我们再次荣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
――郎平率队夺冠后发布微博
有人问,女排精神是什么?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是一路哪怕艰难险阻,也不忘在绝境中挥拳和怒吼,无论结果,都要把杀气和狰狞留给对手。
是无论我们落后8分还是10分,郎平都会朝着姑娘们大喊:“没关系,慢慢来”时候的从容和坚持。
是30多年间,无论站在世界之巅,还是被打入谷底,无论是遭遇青黄不接还是魔咒轮回,我们都始终坚信,女排精神,一直都在。
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对女排精神的坚守,让这支队伍穿越过波峰浪谷,在顶级赛场的顶级对抗中如剑出鞘,没有奢华,没有骄狂,甚至没有自我,一切为了国家荣誉,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也不是一定要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感谢中国女排,你们让里约之行重燃激情;祝贺中国女排,你们未来一定会再创奇迹!
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有一种坚持叫中国女排,
有一种胜利叫中国女排!
为中国女排点赞!
文/央视新闻综合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网络
&温馨提示: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如有侵权行为请来信告知.如来源注明是中国梦,转载需经过同意!
上一篇:没有了此去里约,女排能否夺金?(图)_网易新闻
此去里约,女排能否夺金?(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此去里约,女排能否夺金?(图))
郎平目前一直在京带队备战奥运会。供图/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黄志阳
  随着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临近,各支国家队的奥运阵容也陆续出炉,如中国男篮上周就向中国奥委会提交了本队12人参赛名单。不过,同为“三大球”项目队伍的中国女排,奥运参赛名单却一直悬而未决,引起外界的持续关注和猜测——女排奥运阵容为何如此“难产”?
  其实,这一切都在主教练郎平的计划之内。她昨天在京表示,参赛名单要等到奥运会开幕前夕才能最终敲定,“我们要根据自身和对手的情况来综合考量这个问题。”当被问及中国女排此去里约前景如何时,郎平依然低调避谈“夺金”,“全队会作好最困难的准备,一起向前冲。”
  惠若琪很拼 郎平很感动
  昨天下午,在京带队训练的郎平忙里偷闲,偕主攻手惠若琪出席了“去拼吧!360助力中国女排征战巴西”活动。活动现场,师徒二人还跟球迷一起玩起了垫球游戏。尽管备战奥运任务繁重,但郎平看起来气色不错,56岁的她幽默地说:“现在我的身体很好,不好也得好。”
  出席活动带上惠若琪,足见郎平对她的喜爱。去年,惠若琪曾因心脏问题而落选世界杯阵容,错失了加冕世界冠军的机会。今年,她曾在集训期间再次因心脏不适离队,休养了两个多月才归队。谈及这位爱徒,郎平连称感动:“小惠正在积极恢复身体,为里约做最后的冲刺。她4年前参加过伦敦奥运会,家里条件也很好,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努力,但她依然在为奥运拼搏,这让我很感动。”
  对于郎平的厚爱,惠若琪也动情地说:“这次归队,希望能够在郎指导的带领下实现再次征战奥运会的梦想。”
  谁能去奥运 郎平也纠结
  眼下,球迷最关心的莫过于郎平如何遴选奥运阵容了。谁能最终被郎平带着赴“约”?
  目前的队员中,主攻、副攻和自由人位置的人选相对明朗,而二传魏秋月、丁霞、沈静思以及接应曾春蕾、杨方旭、龚翔宇则均面临“3选2”的竞争。
  实际上,选谁不选谁,郎平本人也很纠结。“按照奥运会规程,排球项目最晚是8月3日敲定参赛名单。记得去年出征世界杯前一天,我们曾有队员临时病退。因此,如果现在敲定奥运名单,剩下一个多月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了。由于只能报12人,我们必须要综合考虑伤病、参赛经验、场上位置等因素,说实话真的很难取舍。”
  不过郎平表示,中国女排不会固定一套阵容打奥运会,“我们会根据对手的不同,安排不同的球员上场。比如美国队、巴西队,主力和替补差距不大,很难预测她们排什么阵容。我们也要作好相应的准备,尝试更多的人员搭配和打法。”
  郎平特别提到处于伤病恢复期的老将魏秋月,“我们一直在耐心等待她完全恢复,她的经验和技术不成问题,主要看跑、跳的能力。目前她的训练状况尚可,但还需要加入到分组对抗中来进一步接受检验。”
  依然口风紧 不提夺金牌
  早在2013年二度执教中国女排时,郎平就喊出“冲击里约奥运奖牌”的目标。在她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进步明显,去年勇夺世界杯冠军。不过,如今奥运当前,尽管中国队被视作夺冠热门,但郎平的口风一直不变,“还是争取拿到奖牌吧。从奥运分组来看,我们跟美国队、塞尔维亚队、荷兰队、意大利队和波多黎各队同组,这是‘死亡之组’,每场球都是硬仗,要一场场去拼。”
  “不是我故意说话有保留,而是希望外界正确看待女排的现状。”郎平说,“奥运会竞争激烈,尤其是集体球类项目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年轻队员多,都是热血青年,有冲劲儿,但临场应变能力不足。所以,必须作好最困难的准备。奥运会肯定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只能携手向前冲。”
  至于最后的备战阶段有哪些具体安排,郎平更是连连摆手,“我不能讲,大家也别问太多了,我不希望让对手提前了解我们的特点。”
  郎平还在考察球员
  本报讯201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将于下周三在泰国曼谷打响,国际排联官网昨天公布了各队参赛名单,中国女排将由助理教练安家杰带领二线阵容参赛,主教练郎平缺席。
  2014年和2015年,中国女排均曾分别以主力、二线阵容出战大奖赛分站赛、总决赛,练兵意图明显。今年,郎平再度如法炮制,仅派替补球员参加总决赛,让朱婷、张常宁、徐云丽、颜妮、丁霞、杨方旭等主力留在国内训练。据了解,这些无缘总决赛的球员,实际上已在队内竞争中占优,入围奥运名单的几率较大。而剩余的奥运人选,郎平将通过总决赛进一步观察和筛选。
  中国队总决赛12人参赛名单如下:主攻惠若琪、刘晓彤、刘晏含,副攻袁心玥、张晓雅、杨珺菁,接应曾春蕾、龚翔宇,二传沈静思、姚迪,自由人林莉、陈展。
  作者:黄志阳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女排逆转夺金 工资却不足男足五十分之一
  【中国女排逆转夺金】赢啦!中国女排3-1逆转塞尔维亚队夺奥运会金牌金!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1981年,中国女排首获世界杯冠军,之后又创下世界大赛五连冠的佳绩。回望当下,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上败给日本,陷入低谷;郎平教练接手后,中国女排迅速触底反弹;在2015年世界杯中击败东道主日本队夺冠,同时获得里约奥运会入场券。
  里约奥运会上,女排被分到“死亡之组”,女排姑娘们表现不佳,最终以B组第4的身份晋级八强,而要晋级四强,女排姑娘不得不面对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冠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巴西队。
  而此时的里约奥运会赛场上,中国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只剩下女排这根独苗:中国女足在四分之一决赛憾负德国队,止步八强;中国男篮五战全败无缘八强;中国女篮亦名列小组第五,无缘八强。
  中国女排3-2艰难战胜巴西队晋级四强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女排战胜了巴西,挺进四强;又战胜了小组赛第一场就击败自己的荷兰队,挺进决赛;接着又战胜曾在半决赛击败美国的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中国女排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国人带来了本届奥运会最大的惊喜,“女排精神”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什么是女排精神?按照女排教练郎平说法,那就是“打不垮、拖不烂的那种队伍,在困难的时候,你觉得你快不行的时候,你就觉得还有队友支持你,队友有困难,我觉得我还能顶上来。那种斤斤计较、精益求精的态度。”
责任编辑:魏林甫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敦巴西女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