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使用弹簧测力计计中如何知道钩码为1N 测质量的仪器又是怎么定的 密度又是怎么规定的

两只相同的弹簧力计自重均为0.5N,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1N的钩码,则甲乙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_百度知道
两只相同的弹簧力计自重均为0.5N,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1N的钩码,则甲乙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然后是倒挂的乙!,在下面是钩码,跪求解释!!,急急急急!上面是正挂甲
提问者采纳
5N、乙均处于静止状态。这个力的分析到了高一你就会接触到了,甲的示数是1,乙的示数也是1,这个你应该明白吧,因为此时甲,所以.5N.5N,乙的示数也是1.首先.5N,则F甲=F乙.5N后,是因为F甲=G乙+G钩码.得到甲的示数是1甲的示数是1
我是一高二文科生,这是学业水平测试题,倒挂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不是要加上自重,谢谢喽,重重有赏
.....倒挂的也要算上自重。对了,你qq是多少?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个人用3N的力 一个人用1N的人 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 问弹簧测力计的数值是_百度知道
一个人用3N的力 一个人用1N的人 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 问弹簧测力计的数值是
提问者采纳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指人给弹簧一个力,则平衡的那部分被显示出来,其余的作为加速度。如果不同大小。这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两回事。
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并不是说两个人的力必须相等。照LS说那拔河比赛中两队人所施的力必须相同1N弹簧两端必须受同样大小的力才能使之伸长并静止,弹簧也给人一个力
提问者评价
我问老师 你答对了
其他类似问题
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其他7条回答
不可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人对弹簧测力计都会施加3N的力,方向相反。题目出现的情况不会发生!
轻质弹簧不可能非轻质弹簧读数1N,剩余提供加速度
2N。可做一模型,例如一人手提测力计,测力计下端挂一重1牛的物品,保持不动,则测力计示数为1牛,如此人以3牛的力向上拉测力计,不计阻力,以物体为参照点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向上拉力3N,向下重力1N,合力为2N,方向向上,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弹簧受向下2N的力,显示2N。
不会有这种情况
1N用1N力的人会被用3N力的人,以2N/(1N力人的质量+弹簧测力计的质量)m/s²的加速度运动,哈哈。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使用次数:13
入库时间:
小明在量程为10N,分度值0.1N的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质量为800g的铁块,制成一台可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使用此密度计时只需将悬挂的铁块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就可以从弹簧测力计中“读”出此液体的密度,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中取g=10N/kg,铁的密度取8×103kg/m3)
(1)这只密度计的零刻线应该在原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什么位置?
(2)这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怎样的?
(3)这只密度计刻度是均匀的吗?请你推导说明.
(4)这只密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为什么?
&&&&&& 解:
(1)当不放入液体中(即液体的密度为0),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G=mg=0.8kg×10N/kg=8N,所以这只密度计的零刻线应该在原弹簧测力计刻度盘8N的位置;
(2)当液体的密度大于或等于8×103kg/m3,铁块将上浮或悬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将不能测量液体的密度,所以这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8×103kg/m3;
(3)这只密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根据对铁块的受力分析:
F拉+F浮=G,
F拉+ρ液gV=G,
ρ液==﹣+,
由上式可知,ρ液与F拉为一次函数关系,故刻度是均匀的;
(4)由上两问可知,从0N刻线为8×103kg/m3刻线处,8N刻线为0刻线处,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即共分成80等份,所以,此密度计的分度值为8×103kg/m3除以80,即分度值为0.1×103kg/m3.
答:(1)这只密度计的零刻线应该在原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8N的位置;
(2)这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8×103kg/m3;
(3)这只密度计刻度是均匀的;
(4)这只密度计的分度值是0.1×103kg/m3.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试题答案和解析,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搜索功能。百万题库任你搜索。搜索成功率80%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是“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所用的钩码每个重1N,..
如图所示是“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所用的钩码每个重1 N, 则:
(1)实验时应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若在上升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2 N,钩码上升的距离是0.2 m,那么拉力移动的距离是_____ m,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 &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3)写出一条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措施:&&&&&&&&&&&&&&&&&&&&&&&&&&&&&&&&&&&&&&&&&&&&&&&&&&&&&& 。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匀速竖直(2)0.4,0.4,83.3%(3)使用轻质动滑轮或增大被提升物体重力等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是“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所用的钩码每个重1N,..”主要考查你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①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滑轮组②原理:η=③步骤: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用弹簧测力计提起绳端匀速上升,测出作用于绳端的作用力F,确定重物和绳自由端的始、末位置,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的距离h和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再用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④注意事项:一是要用弹簧测力计提起绳端匀速上升,二是要让绳端竖直上升。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滑轮组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简单机械,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G升高h时,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而人对滑轮组的拉力F做的功为总功,F移动的距离s=nh(n为与动滑轮相连绳子的段数),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若不计摩擦力,而动滑轮的重为G’,那么提升动滑轮做的功就是额外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可表示为。讨论这个表达式可知,对于同一滑轮组(G’一定),提升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而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少、越轻的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2.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减小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可采取改进机械结构、减小摩擦阻力等方法。如可使滑轮组在满载情况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在滑轮的转轴中加润滑油,以减小摩擦阻力,或减小滑轮组中动滑轮的自重等,即在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减小额外功,提高效率。(2)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的大小。(3)换用最简单的机械。滑轮组拉物体水平前进时的机械效率: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是“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所用的钩码每个重1N,..”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27126024121547413304920539473133当前位置:
>>>小葳在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时,她想用一些相同的钩码做实验,有三..
小葳在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时,她想用一些相同的钩码做实验,有三种重力不同的钩码供她选择,分别为每个重:A、0.2NB、0.5NC、1N(1)在不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限度情况下,她最好选择哪种钩码?请选择___________(2)实验中小葳发现:钩码越多,拉力F越接近G/2。再进行推理能得出的结论是:在不计滑轮的重力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 的力。(3)小葳从发现到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蕴涵着一种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请你结合自己近两年物理学习,列举一个物理课本中运用过该研究方法的实例。
题型:探究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西省期中题
(1)C(2)一半(3)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或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斜面小车实验等)(答案合理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葳在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时,她想用一些相同的钩码做实验,有三..”主要考查你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定义:在使用过程中,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动” 指轴心的位置在移动而不是转动)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例如以下的探究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验证欧姆定律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些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发现相似题
与“小葳在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时,她想用一些相同的钩码做实验,有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06101491882056472349243951998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簧测力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