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填写好的建筑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记录表 如果有一套资料员模版表格就更好了 qq: 谢谢!

当前位置: &>&&>&
电脑控制张拉设备
发布时间:
电脑控制张拉,张拉设备
联系人炎女士& &
邮编354000
地址广西省柳州市鱼峰区工业园
电脑控制张拉设备
随着中国交通工程建设持续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今年现有公路中预应力桥梁事故频发,社会公众对于桥梁预应力施工中传统人工操作无法控制质量的弊端表示担忧。在这种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预应力智能施工技术应运而生,为桥梁预应力结构安全耐久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预应力智能技术的发展过程,与一家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那就是发明这项技术经历了多年试验检测、工程实践的磨砺,已经成为了预应力智能技术的领头羊,占据全国90%的市场,而近日,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压浆全系列产品同步面市,首次涵盖了全部桥梁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施工工艺,这也标志着中国桥梁预应力智能技术进入了全系列成套化时代。
  全系列技术代表行业最高水平
  全新推出的预应力智能张拉与智能压浆全系列产品拥有着响亮的产品品牌:“张拉大师”、“压浆大师”、“张拉专家”和“压浆专家”,代表着国内预应力智能技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使得产品搭配与选择更加清晰,适用于各类桥梁预应力工程的实际运用。
  “张拉大师”和“压浆大师”系列是预应力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配备全球知名企业的进口零配件,拥有强大的全功能配置,能够适用于全部桥梁预应力施工的要求,是国内最先进的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张拉大师”系列产品可用于公路、桥梁、铁路等所有梁型的预应力张拉施工,为各类预应力施工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具体分为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和铁路专用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压浆大师”系列产品适用于所有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施工全过程自动化,设备智能分析处理数据,生成工程管理所需的各种报表,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便捷,为各类预应力施工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分为预应力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和铁路专用预应力智能压浆系统。
  “张拉专家”和“压浆专家”系列是预应力智能技术的普及版本,依据预应力工程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标准配备的设备,包括基础型、特殊工艺型等多种产品供选,为预应力工程提供精细化的技术支持。“张拉专家”系列产品经济实用、操作简便、搬运方便,包含为多种特殊梁型和特殊工艺专门设计研发的专用智能张拉系统,能满足多种梁型的张拉施工要求,分为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系统、负弯矩智能张拉系统、锚索智能张拉系统、先张法智能张拉系统,可满足顾客不同的张拉施工需求;“压浆专家”系列产品经济实用、轻便灵活、操作简单,多种专用配件可实现任意组合,既可满足基本的压浆施工需求,又能搭配先进配件完成精确质量管理,适用于各类公路、桥梁的预应力压浆施工,分为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压浆智能测控系统、高速搅拌机、自动上料机。
  超级工程应用 效果惊人
  系列化产品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中朝鸭绿江大桥、倮果金沙江特大桥等国家级工程相继应用,其中有现浇连续梁、桥墩身墩帽、环向预应力等多种工艺,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与压浆系统均成功胜任了施工需求。
  在大桥“H”索塔上下横梁及环向预应力的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施工中,两端张拉设备相隔距离非常远,如果靠人工喊话的方式,无法保持同步,而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通过无线wifi技术,克服了远距离通讯障碍,根据自动记录的张拉数据表格分析,索塔横梁两端张拉同步性极高,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同时,在高塔压浆上,传统单端压浆采用一次过浆压,在主塔高低落差上无法保证密实度,而循环智能压浆系统通过两根管道由下之上循环排气,克服了高低落差影响,通过对最难实现过浆的锚头进行检测,证明循环压浆技术也能够确保预应力管道压浆饱满密实。
  在包括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在内的国家级工程上得到频繁应用,也充分证明了预应力智能技术已经获得了行业公认,能够为桥梁工程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作为预应力智能技术的发明者,在行业内遥遥领先,而市场对于先行者总是格外青睐,继湖南省全省所有在建高速公路应用预应力智能技术后,全国超过29个省区市均得到了迅速推广,这项能够切实改善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的革新技术已经拥有了2000多家用户。可以预见,在不久后全国交通建设项目将全面采用这项新技术。
  智能技术研发脚步绝不停歇
  预应力智能技术的成型时间不长,在短短3年时间里,就升级了6代智能张拉系统和3代智能压浆系统,同时也自主研发出了高性能孔道专用压浆材料,这次又大规模推出了全系列智能设备,如此高频率的更新换代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但是性能与稳定性的提升,换来的是更好的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对联智桥隧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柳州雷姆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设备制造商,而是有着多年历史的优秀试验检测机构,拥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监理甲级、设计乙级等多项专项资质,正是在长期的试验检测过程中,公司发现了对预应力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规范,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计算机智能施工,因此公司才开始研发国内最早的第一代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与压浆设备,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大量的工程实践反馈回来的问题,只能通过继续研发、继续升级产品来解决。
  “把赚来的钱都投入后续研发和服务当中,这完全是处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柳州雷姆与其他厂家最大的区别”,刘柳奇说道:“柳州雷姆企业理念是让中国桥梁更安全,企业一切研发、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我们才会不计成本的投入巨额研发、售后经费,只为能够切实提高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给社会创造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
一、智能张拉设备概述:
智能张拉设备系统是我公司新研发的智能化高新技术液压产品,整个系统可分为5个部分:液压泵站、无线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液压分流装置、智能化千斤顶与计算机操作系统。该系统是将上述五大系统和施工技术进行集成,并在集成系统上进行的成套技术开发。该系统可控制最少2个点,最多32个点以上的受力点进行同步顶升,整套系统通过计算机无线操控即可完成所有动作,操作简单,同步控制精度高。产品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便携式结构设计,适合于桥梁、建筑、钢铁、铁路、船舶等工况环境,抗腐蚀、抗污能力强。
二、智能张拉设备系统特点:
高速置零、低速顶升,升降速度可以任意控制。
液压千斤顶内置式(或外置)位移、压力传感器、均载阀,保证了顶升系统在恶劣工作环境下的高可靠性。
均载阀的过载保护功能,避免了多缸顶升时常见的胀缸事故。
先进的进油调速和重载先降液压回路,不单是顶升时达到高精度同步,在带载下降时同样可保证高精度同步。
系统操作简便直观,并可实现工作的侧滚、俯仰等姿态的调整。
计算机WIFI无线通讯控制。
可以扩展至32点或32点以上的多点同步,在多点多步工作状态下,除保持多点位置的同步外,并可按用户的要求调节各支点的载荷分布。
优良的品质、灵活的配置、极高的性价比。
专业的第四代智能张拉系统由系统液压泵站、自动控制电气及无线网络、千斤顶三大部分组成.系统通过传感技术采集每台张拉设备(千斤顶)的工作压力和钢绞线的伸长量(含回缩量)等数据,并实时将数据传输给系统主机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张拉设备(泵站)接收系统指令,实时调整变频电机工作参数,从而实现高精度实时调控油泵电机的转速,实现张拉力及加载速度的实时精确控制。系统还根据预设的程序,由主机发出指令,同步控制每台设备的每一个机械动作,自动完成整个张拉过程
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液压泵站 (主机和副机)
液压泵站为延用了二十多年传统柱塞泵成熟结构,加入电气控制超高压电磁阀的元素,使之精准的控制工作压力,小于 2011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规定小于 1.0级;
张拉千斤顶
张拉千斤顶系统由双油路穿心式千斤顶和位移传感器构件组成,精度达 0.02mm的位移传感器的采用,强有力的保障了伸长值的校核精度。2011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3中第3条规定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其偏差应控制在±6%以内;
自动控制电气、无线网络
自动控制电气系统主要由可编程序控制器,电脑触摸屏,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无线控制与无线传输系统;系统特点
将机、电、液有效的进行结合,使超高压张拉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准控制,使之符合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科学施工的现实需求,这铸就了我公司现在在市场广泛应用的 CZB4-600智能张拉系统。本公司用二十年的预应力产品的销售与研发经验,与为用户始终做预应力行业精品的信念,做业主、监理、用户都说好的产品。
①主、从机控制与数据的传输方式的特点
我公司采用的是工业独立的无线信号传输形式,其自动控制通道与信息传送通道完全分开,避免了因信息传送而阻塞自动控制通信,因自动控制信道阻塞造成超张拉质量事故损失是巨大的。为减小通信控制造成的危害,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本公司采用大功率的无线传输模块,理论距离可在 2公里的范围内自由双向传输。同类似的产品都是采用有线的方式对主、从机
实行控制与数据的传输,有部分采用基于家用电脑进行无线传输,这种非工业数据处理方式容易造成数据丢失,这种方式的信号传输还肩负着其它捆绑的任务,这类方式的产品在工地适应局限性非常大。
②不需要笔记本在施工现场操作
CZB-600智能张拉系统在战略研发定位时就以用户的现场实际工况需要去研发,使现场一个不需要高技能的操作工就可操作使用,克服了同类产品必须要一个懂电脑、有较高技能的技术员始终在现场用笔记本电脑操控液压张拉系统工作的工况现实。ZNB4-550智能张拉系统的采用,人工成本的降低可立即显现出来,以前需要 4个工人完成的张拉任务,现在只需要两个工人
就能独立完成,更重要是能降低对高技能的技术工的需求。
③采用了多种冗余安全使用的设计方案
尽管我公司在常规超高压张拉系统的研发、生产有十个年头,但液压超高压系统的电气控制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本公司在 CZB4-600智能张拉系统战略设计上就考虑到一旦电控超高压失效,将会对使用用户来造成停工、停产的巨大损失,我们的产品还可作为常规超高压张拉手动方式来使用,直到厂家的配件到现场。CZB4-600智能张拉系统在维修液压超高压系统的电气控制部分都不会给用户造成停工、停产。
④高质量、高稳定性
想得出并不代表一定能做得出、做得好,这在中国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公司在做实体企业的初期就充分认识到这个难题。我公司在产品生产工艺上,兢兢业业、踏实稳步的前行,发展到今天,我公司独立开发的上万张产品零件图纸与工艺路线图纸,数十台的数控车床与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生产线,与数年的坚定不移的执行已贯标的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使我们能得
以生产出今天这一高质量的设备,使我们能得以到今天为止,年销售近四千余台套的张拉设备。
操作流程简介
为满足施工操作的便捷性、易用性,满足不同施工单位的管理需求,本公司开发出一套“一键张拉”操作模式,施工时仅由操作员调取该梁号和对应的预应力束号,即可进行“一键张拉”操作。通过“一键张拉”,能由一人操作主控泵站同步控制另外 1~3套从机,实现张拉、保压、卸荷、回程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化过程,同时期的实时张拉数据和工况同步发送互联网,满
足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的监控管理要求。
在张拉施工前技术员 通过本机录入或在办公室普通电脑上将编制好的张拉参数存入 U盘,用该 U盘导入桥梁信息和张拉数据信息到工地现场CZB4-600智能张拉系统操作主机上,备张拉施工时调取。
•••
•••
•••
中国机械网提示您电脑控制张拉设备由广西柳州雷姆智能张拉设备公司发布,本网站不对电脑控制张拉设备信息提供真实性保证,进行交易前请慎重!
浙ICP证041622号
版权所有 顺康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宜昌攀科预应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葛洲坝预应力有限公司)
地址:宜昌市夜明珠路56号
邮编:443002
电话/传真:
(后张)预应力张拉施工及监理工作讲议
(后张)预应力张拉施工及监理工作讲议
1.1适用范围
本教案针对采用HVM、OVM或YM锚固体系进行锚固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工程主要承重构件预应力施工编写的。
1.2引用标准和检验规程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线材拉力试验方法》YB39-64
《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699-88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连接器规格系列》JT/T329.1-97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JT/T329.2-97
《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关于后张法体系的验收建议》FIP-93
1.3.1后张法:就是先浇灌混凝土,后张拉预应力筋。在浇灌混凝土时,要预留穿预应力筋的孔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达到规定张拉力后,用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最后将孔道用水泥浆灌实,并封住锚具。
1.3.2锚具: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1.3.3质量保证:为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系统的活动。
1.3.4检验批:按同一种的施工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便于检验评定,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1.3.4主控项目:对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1.3.5验收: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项目施工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内容与要求
2.1作业准备
2.1.1劳力组织
现场预应力筋张拉按施组要求安排作业人员,主要工作有:油泵操纵,安装工作锚和工具锚及夹片,导链或升降台操作。
2.1.2机具和设备
2.1.2.1张拉设备和机具的选用
张拉设备选用穿心式和锥锚式等,根据公路桥梁的特点,锚具类型和张拉力的大小进行选择,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还有油泵、高压油管、油压表等。
张拉设备的吨位和行程的选择应根据桥梁结构及构件的设计要求,通过计算选用。
2.1.2.2张拉机具设备的检验与控制
A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对长期不使用的张拉机具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校验,使用期间的校验期限应视机具设备的情况确定,当千斤顶使用超过200 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
B校正方法:
方法一:将千斤顶、油压表安装在压力机上,先向顶内充油,将泵的回路关紧,然后用压力机压千斤顶。
方法二:将千斤顶和传感器放在加力架上,向千斤顶充油出镐顶压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来校正千斤顶。每50KN一级,测得相应的压力表读数。则:
千斤顶校正系数K=(油压表读数×千斤顶有效活塞面积)/(压力机读数×1000 )
校验三次,取其平均值即为千斤顶校正系数,千斤顶校正系数平均值不大于1.05,否则要求更换油压表重新校验。
C油压表与张拉千斤顶及张拉油泵配套校验,并编好号,不得混用。油压表的精度不得低于1级,额定压力不小于60 Mpa。油压表表盘读数分格应不大于1Mpa。油压表应为防震型,正常油压应在表盘最大读数的1/3~2/3之间为宜。油压表经校验后应粘贴标签,填上校验日期。
油压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正:
a新购置的油压表经计量部门检定后,要重新进行校正。
b油压表经校正已达一周。
c油压表使用时超过允许偏差或发生故障。
D标定时以千斤顶的主动工作为准,根据实验得出“压力表值―张拉力”对应值作三次线性回归,得出千斤顶标定曲线表,用插入法计算出相应的油压表读数。
2.1.2.3张拉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A、工作现场电压不得低于360V。
B、液压系统须使用160目滤油器过滤的纯净液压油,但不得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加完油将油箱密封。每三个月应换油一次,油箱要定期清底。冬季油箱应加温,油压系统在常用压力下应保持油压。
C、操作时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便于操作并避免在千斤顶加压后将其损坏。
D、油泵与千斤顶的操作者须紧密配合,只有在千斤顶就位妥当后,方可开动油泵。油泵操作人员须全神贯注,缓慢给油,注视油压表读数,张拉到位或回缸到底时需及时将控制手柄置于中位,以免回油压力瞬间迅速加大。
E、张拉作业时油泵司机在统一指挥下,输油回油,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设备应妥善保管并及时保养,拆装或更换零件时严禁用手锤敲打,易损件更换时,必须严格按拆装时前后顺序复位。
F、如遇有故障时须立即停机检查,经专修人员排除后方能使用。在搬运使用设备过程中不得用高压胶管牵拉千斤顶和油泵。
G、尽可能不要分离快换接头,必须分离时须保持快换接头清洁,应及时用防尘螺母拧在千斤顶高压管和油嘴上,并用塑料袋封装好,避免杂物进入油压系统造成污染而引起漏油,油管应盘圆放置。
H油泵在露天存放时应加覆盖。
2.1.3材料准备&&&&&&&&&&&&&&
2.1.3.1材料的选用:
A钢绞线:规格为7φ5,公称直径15.24mm,强度级别不低于1860MPa,其中箱梁横梁内采用的强度为2000 Mpa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要求。
B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a)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能保证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强度,安全地实现预应力张拉作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要求。
b)预应力筋锚具和夹片用45号优质碳素钢制造,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锚具应满足初张拉、终张拉的要求。后张结构使用锚具或其附件上宜设置压浆孔或排气孔,压浆孔应有足够的截面面积,以保证浆液的畅通。&&&&&&&&&&
c)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松锚和重复使用的性能。需敲击才能松开的夹具,必须保证其对预应力筋的锚固没有影响,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不造成危险。
d)用于后张法的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金属波纹管:(半刚性管道)制作波纹管的钢带应符合现行《铠装电缆冷轧钢带》(GB 4175.1)的有关规定,并附有合格证书。钢带厚度应根据管道直径和是否有特殊用途而定,一般情况厚度不宜小于0.3mm。金属波纹管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对其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漏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工地自行加工制作的波纹管亦应进行上述检验。
2.1.3.2材料进场验收规定
钢绞线进场时应分批验收,每批钢绞线应由同一钢号,同一直径的钢绞线组成。验收时,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等进行检查外,尚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a)钢绞线的抽样检验应以不大于60吨为一批,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捻距和力学性能试验,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如每批少于3盘则应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试样长度不少于1100mm(标距L0=600mm)。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b)拉伸试验的试件,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加工。预应力筋的实际强度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预应力筋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拉力试验:破坏荷载、屈服荷载、伸长率、弹性模量,必要时加做松弛试验。
c)按规定取样验证合格后挂牌堆放,妥善存放在仓库中、符合通风、
防锈条件,并按检验合格证编号取料使用。
d)钢绞线装车搬运过程中严禁抛、丢、碰撞或拖拉,起吊用钢丝绳应外包胶皮,防止损伤钢绞线。
B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
a)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要求夹片锥度应与锚具孔吻合)。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b)硬度检验: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应在HRC55°-58°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c)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对大桥等重要工程,当质量证明书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经上述两项试验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为不合格品。
d)对用于其他桥梁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进场验收,其静载锚固性能可由锚具生产厂提供试验报告。
e)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验收批的划分: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夹具应以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以不超过5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
C金属波纹管
a)取样进行检验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外力作用下,有抵抗变形的能力;二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浆不会渗入管内。
清洁,内外表无油污,无引起锈蚀的附着物,无孔洞和
不规则的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
满足设计要求
集中荷载下径向刚度
满足规范要求
荷载作用后抗渗漏
经过规定的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后,或在弯曲情况
下,不得渗出水泥浆,但允许渗水。
抗弯曲渗漏
b)波纹管要逐根进行检查,检验方法可参照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的规定执行,其取样数量、检验内容和顺序及质量要求如下:
现场简便方法是两人用手将波纹管提起,上下晃动,不松散,也没有咔咔的响声,说明波纹管咬口牢固。
c)当按规定的项目检验结果有不合格项目时,应以双倍数量的试件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禁止使用。
2.2后张法施工
2.2.1预留管道固定
a)当采用金属波纹管制孔时,金属波纹管质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孔道面积应大于钢束截面面积1.5倍,便于灌浆)。金属波纹管的接长可采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做为接头管,接头长度不应少于300mm。接头装置宜避开孔道弯曲处。管两端用密封胶带封裹;
b)在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要求钢束的坐标架好管道筋,用电弧焊将管道筋焊在钢筋骨架的构造筋上;
c)经检查管道筋焊接位置准确而牢固时,按位置穿入波纹管,用20#绑线将波纹管牢固绑扎于管道筋上,切不可用电弧焊焊接;
d) 在锥形锚头中,波纹管与构件端头钢板相交时,波纹管应穿过端头钢板外露20-30cm,在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多余的波纹管锯掉,并将注浆孔穿通。
e)在群锚体系中,由于有喇叭管,波纹管端部在灌筑混凝土前,先将喇叭管与波纹管连接牢固。有连接器,须同样处理,并缠绕防水胶带,再灌筑混凝土。
f)为便于穿束,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灌筑混凝土前,先在管内穿入钢绞线,此时应仔细检查波纹管在穿入过程中有无碰破地方,如有应先做好防水措施,再灌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初凝前窜动。
g) 灌筑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防止振捣器直接接触波纹管,以防止波纹管振坏。
h)在波纹管竖曲线顶部应留排气孔,灌浆时可以使管道顶部空气排除,同时还可作为灌浆质量的检查管。
i)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对所有波纹管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并用木塞堵严。
j)锚垫板,喇叭管及螺旋筋,应用厂家供应的定型产品。
k)支立模板时应防止管道位移。
2.2.2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2.2.2.1 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A进行张拉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作业。
B梁体混凝土有较大缺陷,应预先修理好,方可施加预应力。表面有轻微缺陷,允许在预应力后进行修补处理。&&&&&
C检查梁体混疑土是否已达到设计强度85%。
D 锚具、钢绞线是否检验合格
E孔道是否畅通,孔道通口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扩口段符合要求,清除孔道内的污物、积水。
F 清除梁体张拉端支承垫板上杂物,以保证锚具与支承板的密贴。
G钢绞线不得有损伤、扭结,钢绞线在工具锚以内无接头。&&&&&&&
2.2.2.2钢绞线下料编束
A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可按下式计算,并通过试用后再行修正。
&&&&&&& L=l+211+n12+213
式中:L-- 钢绞线下料长度&&&&&&&&&&&&&&&&&&&&&&&&&
1-- 锚具支承垫板间的孔道长度
& 11--锚具高度
& 12--张拉千斤顶支承端面到槽形口外端面间的距离(包括工具锚
& 13-- 长度富余量(一般可取100mm)
&n --单端张拉为1,两端张拉为2。
B下料时切割口两侧各5cm处先用铁丝绑扎,然后切割,切割后应立即绑牢。
C钢绞线编束的质量对其应力均匀与否影响较大。为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钢绞线必须在平直状态下编束。&&&&&&&&&&&&&&&&&
D 预应力钢绞线应分根编束,在平直的工作台上进行,应保持每根钢绞线之间平行。每隔1~l.5m用20#软铁线绑扎一道,在每束的两端2.0米范围内应保证绑扎间距不大于50cm。使编扎成束顺直不扭转。编束后的钢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钢绞线束搬运时,两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
2.2.2.3钢绞线张拉
A穿束,千斤顶和锚具及夹片安装
& a)把已制好的钢绞线束引入孔道,使钢绞线束平顺地穿入孔道,不得扭结。
& b)将工作锚的锚环套入钢线束,按钢绞线自然状态依顺时针方面插入夹片,并用套管轻轻将夹片打入锚环内。
& c)工作锚装好后,安装限位扳,将钢绞线尾端100mm处绑扎,以利安装千斤顶。
& d)安装千斤顶,并安装工具锚于千斤顶后盖上。张拉时应认真做到孔道、锚板与千斤顶三对中,钢绞线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顺直无扭结,然后套上工具锚夹片,用套管打紧。上工具锚夹片之前,在工具锚锚孔内和所使用的夹片表面涂抹黄油,以便退锚。
e)上述工作完成后,开启油泵送油,待千斤顶与张拉垫板平面垂直时停机对中,然后继续送油张拉到控制应力的10%停机,由千斤顶活塞伸出端可量出初应力下初始伸长值,待张拉到控制应力后,再测出伸长值并做好记录。
钢绞线张拉顺序:
0&&&& 初始应力σ0 (0.1σK& )&&& σK&&&&&&&&&&&&& 持荷2分钟(测伸长值)锚固(测回缩量)
预应力空心小箱梁σK=0.75Rby=1395 MPa;
预应力箱梁σK = 0.75Rby=1395 MPa;
横向张拉σK根据设计要求选定。
2.2.2.4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满足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
2.2.2.5正式张拉完成后,应在锚圈外钢绞线上用石笔画线,第二天检查钢丝无滑动时,才允许切割钢绞线。钢绞线头外露锚具长度不小于30mm。
2.2.2.6预应力筋张拉施工时,应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2.2.2.7张拉应力控制:
A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B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C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ΔL(mm)可按下式计算:
&ΔL=&(PP×L)/(AP×EP)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两端张拉的曲线筋时,
PP=&&P(1-e --(Kx+μθ))/Kx+μθ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预埋铁皮管道k=0.0015;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预埋铁皮管道u=0.20~0.25;
D实际伸长值量测:
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L为:△L=△L1+△L2
△L1---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的实测伸长值
△L2---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
由于实际采用的预应力筋弹性模量E实际和设计时采用的预应力筋弹性模量有差异时,可对设计提供的理论伸长值进行修正,修正后伸长值为
△L实际 &= △L×(&E设计&/E实际 )
&& E千斤顶内钢绞线的伸长值:
&& 在应用自锚体系中,实际伸长值包含千斤顶内部钢绞线的延伸,在计算实测值时应剔除:
&△L = △L/ ×(L1/&L2)
△L―顶内的伸长值 ;& △L/--实际伸长值; L1--张拉钢筋总长;& L2--顶内钢绞线的长度。
F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为控制应力σcon的10%,伸长值为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G对锚圈口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用油压千斤顶测定时,在张拉台上或用一根直孔道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两端均用锥形锚时,锚圈口摩阻损失的测定步骤如下:
a)两端同时充油,油表数值均保持4MPa,然后将甲端封闭作为被动端,乙端作为主动端,张拉至控制吨位。设乙端控制吨位为Na时,甲端相应吨位为Nb,则锚圈口摩阻力:& No= Na C Nb&&
克服锚圈口摩阻力的超张拉系数:&&&&&
&& 测试反复进行3次,取平均值。
b)乙端封闭,甲端张拉,同样按上述方法进行3次,取平均值。
c)两次的No和no平均值,再予以平均,即为测定值。
根据设计要求:锚口、喇叭口摩阻损失按控制应力6%计算。测定值与计算值比小于l,则按设计值计算摩阻;大于1,则要查明原因。
F孔道摩阻损失的测定
用千斤顶测定曲线孔道摩阻时,测试步骤如下:
a)梁的两端装千斤顶后同时充油,保持一定数值(约4MPa)
b)甲端封闭,乙端张拉。张拉时分级升压,直至张拉控制应力。如此反复进行3次,取两端压力差的平均值。
c)仍按上述方法,但乙端封闭,甲端张拉,取两端3次压力差的平均值。
d)将上述两次压力差平均值再次平均,即为孔道摩阻力的测定值。如两端为锥形锚,上述测定值应扣除锚圈口摩阻力。
2.2.3.压浆、封端
2.2.3.1压浆
A劳力组织: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安排人员。主要工作有:倒水泥、运料、开砂浆搅拌机和压浆泵、持注浆嘴注浆、封堵出浆孔、搬运爬梯等。
B机具和设备:砂浆搅拌机、压浆泵、注浆胶管、水桶、长丝和球阀(根据注浆孔直径选用)等。
C压浆施工方法:
a)管道压浆必须在主筋正式张拉全部完毕24小时以后,且宜在5天内完成。压浆前需经检查无滑丝及其它异常情况,确认合格后才允许进行。
b)正式压浆24小时之前,必须先将锚头部位全部缝隙堵塞严密,堵塞部分是锚套与支承垫板接触面的缝隙和锚套与夹片间、夹片与钢绞线之间的间隙。堵塞材料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过筛的细砂(粒径小于0.3mm)按1:5的配合比,适当加水拌匀(宜稠不宜稀)。堵塞应认真细致,可用灰刀,抹子或刮铲等工具。压浆前应清除管道内杂物及积水,方法可用高压风吹。
c)压浆前应先安装好桥梁两端的压浆短管,并检修好压浆机及输浆管,压浆机上要配装好0~2MPa的灰浆压力表。灰浆泵最高输浆压力以保证压入水泥浆饱满、密实为准,其值应为0.6~0.7MPa。
d)灰浆为纯水泥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饮用水,按不大于0.45水灰比搅拌而成。所用水泥应不受潮、不结块,不降低出厂时规格标号,否则不能使用。水泥浆中可掺加减水剂和阻锈剂,掺量由实验室给定,但不得掺入氯化物或其它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e)水泥浆拌合应均匀,先加水,后加水泥,拌合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水泥浆放入料斗前应经过滤,(过2.5×2.5 mm细筛)。
f) 管道压浆要求一次完成,从甲端压入水泥浆,待乙端预安喷浆管喷出浓浆后封闭乙端,并继续升压至0.6~0.7MPa时,在封闭甲端。灰浆管长度一般不宜超过60米,压浆顺序应根据管道分布情况,一般自下而上,逐根进行。如有串孔现象,就同时压浆。为保证端段管内的灰浆饱满密实,压浆封闭后的阀门应保证不漏浆,并持续至初凝后,在卸下阀门。水泥浆自搅拌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40min。在此时间内应不断搅拌水泥浆。
g)灰浆要求R28天的标准养护强度,不得低于梁体混凝土设计标号。灰浆试件由试验室按规定办理(每工班二组试件)。
h)灌浆中途发生故障,不能连续灌注时,应立即用压力水将孔道冲洗干净,待处理完后再灌浆。
i)拆卸压浆封闭阀门的时间宁晚勿早,按不同季节,酌情掌握。以水泥浆不流出即可拆管。
j)压入管道的水泥浆应饱满密实,对管道内的水泥浆的密实程度应定期进行抽检,对管道压浆有怀疑时,应及时检查,检查方法可在梁体侧面的两端和中部钻小孔检查验证。如确发现不实时,应改进工艺。
k)压浆作业必须在环境温度高于+5℃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或冬季施工方法,详见桥梁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入冬以前应用高压风将全部存梁管道内的水吹干净,以免冻裂梁体。
2.2.3.2封端
施工方法:
a)桥梁封端必须在管道压浆结束,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才允许进行。
b)封端混凝土标号与梁体混凝土标号相同。
c)封端处新老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凿毛处理,同时将支承垫板上的浮浆及油污全部清除。
d)按一般普通钢筋作业的常规工艺加工成型,安装绑扎好堵头钢筋骨架,并将其与外露锚具或预应力筋头绑扎固定在一起。
e)现场灌筑封端混凝土时,为避免堵头下部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可在距堵头模型板底50~80cm范围内开窗口,以便采用振动棒从窗口插入进行振捣。堵头混凝土应至下而上分层灌注,层层振捣密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
3、质量保证措施
3.1组织措施
3.1.1组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3.1.1.1选拔质量意识强,领导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身体素质好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对质量管理全面负责,并配备功能齐全,业务熟练配合默契的精干工作班子,具体做好质量工作。
3.1.1.2组建一支团结精干,技术过硬,操作熟练,作风顽强的施工队伍,加强队伍思想建设,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3.1.2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3.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狠抓落实制度落实是保证质量的主要途径,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贯彻执行八项制度。
3.2.1工序“三检”制度
“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质量。
3.2.2工序交接制度
实行“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2.3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工班长、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经签证合格后,方可隐蔽。
3.2.4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制度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以便为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
3.2.5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
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由质检工程师组织技术、质量、物资部门及施工队的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检认可后,方可用于施工。
3.2.6张拉设备和仪表的标定制度
张拉设备和仪表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标定。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进行监督和检查。仪器设备由试验室和相关部门指定专人管理。
3.2.7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分管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资料(含照片、录象),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文件记录的整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质检工程师将全部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
3.2.8建立事故报告制度
施工发生质量事故时不隐瞒、不谎报,主动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做到定期质量检查,每次检查的工程质量情况及时总结通报,奖优罚劣,使产品质量通过定期检查得到有效控制。各级质检人员要明确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职责标准,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3.3管理措施
强化施工生产要素管理,优化配置,以高质量的资源投入保证工程施工的高质量。
3.3.1人员管理: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在干部职工中广泛深入宣传本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所有参加施工人员作业前均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考核。
3.3.2 物资管理: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做到未经检验的材料不进场,不放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同时做好材料储存、保管、领发使用监督及回收、周转等管理环节的工作。
3.3.3施工机具、设备管理:施工所需的张拉设备、油压表等均进行校验或标定,确保测量、试验数据准确。所需的张拉机具使用前应进行维修、检查,确保操作可靠性,并做到组织合理,人机固定,持证操作,高效运转。
3.3.4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坚持技术复核制,做到及时、准确、无误。坚持技术交底和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工程施工前技术主管必须针对预应力施工程序、工艺、方法、技术标准交底到每个作业班组上,杜绝技术指导错误而影响工程质量。
3.3.4.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3.4.2认真编好施工组织设计
A在周密调查研究取得可靠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并严格按网络计划组织实施,坚持杜绝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使整个生产过程时时处于受控状态,做到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B认真编制生产技术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协调,针对预应力施工的技术难点问题和环境特点提出两个以上的生产技术方案,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后提交给项目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提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最后确定一个实施方案。
C我们将挑选具有丰富施工经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施工,以确保技术工作顺利进行。
D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a)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切实领会设计意图。
b)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后,由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技术人员逐级进行书面及口头技术交底,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各项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
3.3.5每周定期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一次质量监察(检查)人员参加的质量通报和质量会诊会,落实质量措施,通报质量情况,把影响质量的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3.4为确保预应力筋张拉施工质量,为可追溯性提供依据,要求从原材料进场到预应力张拉、注浆、封端各道工序都有相关人员系统地进行过程标识,填写可追溯性记录,包括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序交接记录、张拉、注浆、封端等施工记录、原材料台帐等。
3.5强化监督检查
3.5.1制梁设专职的质量检查工程师,由坚持原则不循私情、秉公办事的质检工程师担任,严把产品质量关。
3.5.2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检查签认制度,凡应检查的工序经检查签认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3.5.3主动配合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征求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决定。
3.6实行质量包保责任制
3.6.1项目经理部与工区签订质量包保责任状,保证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5%以上,无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每月一考核,季度一总结,奖优罚劣,奖罚兑现。
3.6.2对班组实行与产品质量挂钩的计件工资制,并使产品质量在工资分配上占重要的发言权,体现重奖重罚,优质优价。
3.6.3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对施工质量好的班组和个人,在评先、晋级、调资等问题上予以优先考虑,对施工质量差的班组和个人,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或内部歇工待业,以示鞭策。
4、安全保证措施:
4.1凡参加预应力张拉作业的人员必须有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守岗位、精力高度集中,不能有任何疏忽、马虎,不再乎的思想和行为,严禁违章操作。&&&&&&&&&&&
4.2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自己所担负的工序的技术要求,对所负责的机具设备的性能要能很好的了解,以便掌握其安全操作。生产人员或操作者有权拒绝在不具备生产条件和设备有故障的情况下强行生产。
4.3在工作前,应对所用机具、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并试运转,要保持设备状态良好,张拉机具(千斤顶、油泵、油表等)要认真检查其技术性能的完好性。电器设备事先应检查,以防漏电。
4.4张拉作业
A张拉用钢绞线不得有锈蚀或电焊火花烧伤,以防张拉时断裂事故的发生。
B锚具须严格经过逐个硬度试验检定才可使用,以防滑丝飞销伤人。
C张拉操作者应站在钢绞线束延长线两旁。
D高压电动油泵使用中临时发生停电时,应立即关闭电门,以防再次来电转动而发生事故。
E电源必须三相四线380伏交流电源,零线必须按规定可靠联接,电路绝缘良好,严防触电。
F油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高压钢丝耐油橡胶管连通,油路的各部接头均必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分钟以上,均不得漏油。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埋或更换。
G检修电路系统时,不准带电操作;油路系统不准带压检修。
H在张拉过程中,油泵工作应按统一指挥送油或回油,工作完毕后,应松开油阀,切断电源。非油泵操作工禁止操作油泵。&&&&&&&
I千斤顶在使用中,不准超过设计最大拉力与最大行程。
J在张拉过程中,特别是在高吨位下,千斤顶的正后方不准站人,油管不准踩踏、压重、攀扶。
K张拉时,如发现千斤顶行程加大而油表读数不见升高时,应紧急停拉回油,待查明原正确处理后再进行张拉。
L如设备运转声音反常,应立即停拉检查修理。
M张拉作业时,应精力集中,认真操作,不准与外人交谈。
N为保证张拉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应研制一套适用的张拉台架。
4.5做好安全防火工作,备足防火设备。作业区禁止存放易燃品,避免因切割钢绞线引燃。操作人员应禁止吸烟,以免发生火灾。
4.6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全面强化安全基础工作。
4.7根据《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结合预应力施工的特点,制定出《预应力工程评分标准》便于检查、评比。
5.1预应力施工验收标准
5.1.1预应力筋加工
5.1.1.1主控项目
A预应力筋的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量测。
B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国家及行业现行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检验,其力学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次要求检查。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5.1.1.2一般项目
A预应力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损伤、扭曲和锈渍。
检查数量:抽查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B预应力筋加工时,不得采用电、气弧切割。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C预应力筋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试验报告。
5.1.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5.1.2.1主控项目
A预应力筋、锚夹具、连接器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定。
检查数量:抽查检查。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施工时应顺直,不得扭转。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张拉施工记录。
5.1.2.2一般项目
A预埋管道位置应准确,接口封闭严密,不得漏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量测。
B锚固区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严禁有露筋和蜂窝现象,局部加强钢筋的位置、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C构件张拉起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量测。
D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每根查10个点
每根查5个点
张拉应力值
符合设计要求
每束(束)
检查施工记录
张拉伸长率
断丝滑丝数
每断面不超过钢绞线总数的1%
检查施工记录
5.1.3孔道灌浆与封锚
5.1.3.1主控项目
预应力筋张拉应及时灌浆、灌浆压力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技术规范的规定,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灌浆应饱满、密实。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
注: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灌浆,每工作台班制取试件不少于3组。
5.1.3.2一般项目
孔道灌浆后应对构件端头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再浇筑封锚混凝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量测。
5.2预应力张拉分项工程验收
预应力混凝土分项工程包括:预留管道安装;预应力筋张拉;注浆和封端子分项工程。按质量等级标准,通过一般项目和主控项目及允许偏差项目综合评定。
5.2.1当达到合格或优良标准,各相关施工记录齐全,则进行中间验收,并填写验收(交接)记录。
5.2.2当未达到合格标准,则需进行返工处理,并重新进行评定。
5.2.2.1经返工重做的子分项工程,如预留孔道安装、封端,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合格或优良),并重新进行验收。
5.2.2.2经加固、补强或经法定检定单位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未对结构和外形产生影响的达到合格标准的只能评为合格。
5.2.2.3经法定检定单位鉴定达不到原设计要求,但经设计单位验算,并通过静载试验,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的,只能评定为合格。
5.2.2.4做好原始记录
经过处理过的子分项工程必须有详细的施工整改记录,原始数据应齐全、准确,能确切地说明整改的过程,并得出相关的结论。影响到结构安全的资料还应包括在竣工文件中,以便于桥梁构件使用过程的管理和维修以及改扩建时作为参考依据等。
5.2.3分项工程的验收程序与组织
5.2.3.1子分项工程质量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由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
5.2.3.2施工单位先填好分项工程的报验单(有关监理记录和结论不填),由项目专职质量检验员和技术负责人分别在子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中相关栏目内签字,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项工程验收。
附表:1、预应力张拉数据表。
2、预应力张拉原始记录表。
3、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记录。
4、预应力筋加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5、预应力混凝土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6、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6、预应力工艺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6.1、波纹管方面
6.1.1波纹管安装就位时,竖曲线折死角。
危害及影响:&&&&&&&&&&&&&&&&&&&
a、穿钢束困难;
b、摩阻值增大;
c、波纹管容易开裂,造成漏浆、堵管。
原因:安装时没按坐标值定位,折角处未理园顺,形成园滑通顺的曲线;导向筋刚度小,定位效果差而产生变形或遇障碍所致。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安装时,对于折角处要精心细作,既要保证竖曲线的坐标值,又要保证折角处园滑通顺,并使定位准确、牢固;
b、在工程预检或隐检时,认真、细致按设计图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返工纠正。
6.1.2波纹管产生竖向或水平位移,适成线型变形。
危害及影响:
增加折角,加大摩阻值。&&&&&&&&&&&&&&&&&&&&&&
原因:&&&&
a、安装时不认真,摆放位置不正确;
b、定位措施不力,如导向筋细软,固定点位少等,均易使波纹管产生位移;
c、受外力作用所致,如调整钢筋时受到撬动,振捣砼时受振捣棒的挤压,施工人员的踩踏等:
d、被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挤占位置。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精心操作,按设计图纸要求位置摆放正确:
b、采取有效的定位方法:&&&&&&&&&&&&&&&&&&&&&&&&&&&&&
c、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外力作用;&&&&&&&&&&&&&&&
d、以波纹管的位置及走向为主,遇有交叉相碰时,应给波纹管让路:
e、加强隐检、预检,发现位移、变形超差,及时修整、复位。&&&&&&
6.1.3波纹管孔道截面变形,如压扁呈椭园形或局部凹陷形成园缺。
&危害及影响:
a、穿钢束困难或无法穿束;
b、摩阻值增大;&&&&&&&&&&&&&&&&&&&&&&&&&&&&&&&&&&&&
c、易使钢绞线或钢丝在孔道中的相对位置产生紊乱,使预应力张拉时,造成相互制约,受力不均衡:
d、易导致波纹管局部开缝,造成漏浆堵管。
a、波纹管管材质不合格、刚度、强度不达标;&&&&&&&&&&&&&&&
b、受外力作用所致,如运输过程的磕碰.施工人员的踩踏.调整钢筋时受到挤压,重物
坠落砸碰,振捣棒挤压等。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加强波纹管管材的进场检验,质量达标者方可使用;&&&&&&
b、防止或减少外力作用;
c、加强隐检,发现波纹管截面产生变形要及时更换、修整;
d、当发生无法穿束时,可区别情况,予以处理;&&&&&&&&&&&&&&
①对于构件近外表层管道的变形,可行剔凿术,重新成孔;
②对于深层的管道变形,行剔凿术须征求设计人的意见;
③无法修复时,可与设计人商榷.启用备用束。
6.1.4波纹管孔道漏进水泥浆液。
&危害及影响:&&&&&&&&
轻则减小孔道截面积,增加摩阻值;重则堵孔.使穿束困难,甚至无法穿束。当采用先穿钢束的施工方法时,浆液凝固会将钢束铸固,造成钢束无法张拉。&&&&
a、使用了不合格的波纹管由于其强度不达标,螺旋卷压接缝咬合不牢固,不严密,而出现孔洞或接缝开裂;
b、波纹管接头处接口封闭不严密;
c、锚垫板孔口处临时封堵不严密,流入浆液;
d、预留的灌浆排气管断裂、拔脱,使浆液流入;
e、波纹管遭意外破损,如电焊渣烧伤穿孔,电路短路起火花击穿成孔,插捣砼时被插钎戳孔,以及先穿钢束时,由于戳撞,使接□脱节、接缝咬口开裂或由于摩擦使管壁穿孔等。
预防及处理(补救)措施:&&&
a、使用合格的波绞管;
b、接头处按口套管的口径要与管道口径相匹配,套管长度符合规定要求,管道接头在套管内要碰口(对上口)、居中,两端的环向缝隙用胶带封闭严密;
c、浇注砼时,设专人看管锚垫板孔口,防止水泥浆液从孔□流入波纹管内;
d、遇有灌浆排气管被拔脱,应及时修复;
e、加强对波纹管的保护,减少对其损伤:减少电焊作业,必需时应设防护:插钎振捣砼时,要避开波纹管;先穿钢束时,钢束穿入后要认真检查波绞管,发现破损及时修复;
f、在浇注砼的过程中及砼凝结前,要用通孔器随时不断的通孔,或用水冲洗孔道,以使孔道内漏进的水泥浆液散开域冲出。
g、当发生堵孔,无法穿束时,可区别情况,予以处理:
①对于构件近外表层的堵孔,可行剔凿术,重新成孔;
②对于深层的堵孔,行剔尚术,须征求设计人的意见;
③无法修复时,可与设计人商榷,启用备用孔。&&&&&&&&&&&&&&&
6.1.5波纹管生锈。&&&&&&&&&&&&&&&&&&&&&&&&&&&&&&&
危害及影响:
轻度时增大摩阻值;严重时,管道穿孔,使管道漏进水泥浆液,进而产生一系列恶果(详见前条)。&&&&
原因:保管不妥善,没有防潮措施或存放时间过长。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按规定要求要善保管,尤其要注意防潮;
b、按施工进度有计划地进料或在施工现场随用随加工制作;
c、有严重锈蚀的,不得使用,报废处理。&&&&&
6.2、预应力筋方面&&&&&&&&&&&&&&&&&&&&&&&&&
6.2.1钢绞线生锈。
危害及影响:
a、轻度的浮锈,会增大摩阻值;而严重的锈蚀,会损伤钢绞线的截面.降低抗拉强度,张拉时易断裂,甚至有可能埋下预应力结构毁坏的隐患;
b、影响孔道灌浆后预应力筋的握裹力。
原因:保管不妥善或存放时间过长。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按规定要求要善保管;
b、按施工进度,有计划地进料;&&&&
c、对于轻微浮锈,应进行除锈处理后再使用;对于轻度锈蚀者,应作检验,对其合格者应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除锈处理后方可使用,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或降级使用;对于严重锈蚀者,不得使用。
6.2.2钢绞线被铸固在孔道里,不能自由窜动。
危害及影响:
轻度或局部铸固时,虽一经张拉即可松动,但也会增大摩阻值;严重时,会将钢束铸死,致使无法张拉或拉断钢束,影响结构承载能力。&&
原因:用先穿钢束后浇砼的施工方法时,孔道内漏进了砼浆液.没能及时冲洗或窜动钢束,当砼浆液凝固时,而将钢束铸固在孔道里。
预防及冶理(补救)措施:&&&&&&&&&
a、浇注砼前,认真消除波纹管漏进砼浆液的因素;
b、浇注砼时,设专人随时窜动钢束,使其不被砼浆液铸固或向波纹管内注水冲洗、稀释漏入的浆液;
c、轻微的铸固,可多试拉几次,一经松动,仍可张拉,但须视摩阻值的测定结果,对张拉力作适当调整;
d、严重铸固,会导致无法张拉,可区别情况,予以处理;
①对于发生在构件近外表层处的铸固现象,可行剔凿术,解除约束并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张拉;
②对于深层处发生的铸固现象,行剔凿术修复会破坏结构整体性,影响结构安全,须征求设计人的意见;
③若确认此束报废,应与设计人商榷,启用备用束。&&&&&&&&&&&
6.2.3钢丝束、钢绞线互相缠绞、扭结。
危害与影响:
使各丝、各股预应力筋受力不均匀,易发生断丝、滑丝。
原因:编束工作不认真,末按工艺规程梳理顺直、绑扎牢固。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编束时,严格按工艺规程要求进行分丝、梳丝、理顺排列并分段绑扎牢固。穿束前,要认真检查验收,不合要求者返工处理。
6.3、锚、夹具方面
6.3.1 锚具、夹具质量不稳定,表现为:几何尺寸不合格,夹片硬度不均匀。
危害与影响:
a、夹片硬度大时,会造成断丝或夹片脆裂;夹片硬度小时,会造成滑丝;
b、夹片与锚环孔几何尺寸不吻合、不匹配,影响锚固效果。&&&&&&&&&&&&&&&
原因:&&&&&&&&&&&&&&&&&&&&&&&&&&&&&&&&&&&&
a、没对厂家进行认真的资审:
b、没按规定对锚具、夹具进行检验,使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工地,用于工程。&&&&&&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选择合格的厂家的产品:
b、按规定对锚具、夹具进行认真的检验,剔除不合格品。
6.3.2锚具安装不规范。其表现为:锚环没放入锚垫板的定位槽内,夹片设有对齐、没摆匀。
危害及影响:
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影响锚固效果。&&
原因:技术交底不细致,操作不认真,检查不到位。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认真交底,并进行示范演练;&&&&&&
b、按步就班,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操作,如:先将工作锚套入钢束,装入定位槽内就位后,再安装顶楔器,撞严靠紧后,依次再安千斤顶、工具锚。要求每步工作都要到位;
c、安装夹片时,利用O型钢套圈,将其套住、摆匀、对齐,并轻轻敲入锚孔内;
d、张拉前,进行一次检查验收,不合格者返工。
6.3.3锚固无效,造成拔脱。
危害及影响:
影响预应力的建立:早期发生时,会造成返工:后期发生时,会造成结构预应力的损失,降低结构承载能力。
原因:XL型联结器、YL型联结器、XM锚、YM锚、OVM锚的夹片混淆、交互使用,由于夹片与锚杯不相吻合,使钢绞线与夹片、锚杯三者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降低,适成受力不均,降低甚至丧失锚固能力,致使钢绞线拔脱。&&&&&&&&&&&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加强材料管理.不同型号的联结器、锚具、夹片、套筒分类存放,并设标识;
b、认真作好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作机理,明确配套使用的重要性,明确不许交互、搭配组合;
c、加强预检,建立逐级、逐层次的质量把关制度。
6.3.4加工制作联结器上使用的挤压式锚头成功率低质量不稳定。
危害及影响:
浪费器材,影响锚固效果,影响预应力的传递。&
a、挤压设备有故障;
b、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c、挤压模具质量不稳定。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加强对挤压设备的检修,保证设备完好;
b、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固定专人操作,持证上岗,增强责任心;
c、选购质量稳定的挤压模。
6.3.5 YL型联结器挤压锚头锚固不牢,造成拔脱。
危害及影响:&&&
影响联结器的联结效果,造成有效预应力的损失。
原因:YL型挤压套筒内壁的刻痕有方向性,加工制作挤压锚头时,由于安装方向弄反,使效果适得其反。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掌握锚具的基本常识和工作机理,具备鉴别能力;
b、使用安装时,在挤压套筒上作临时标识,以保证方向正确。
6.4、张拉设备方面
6.4.1张拉设备使用混乱,表现为未经标定、检验或超期使用;随意配套组合使用。
危害及影响:&&&&&&&&&&&&&&&&&&&&&&&&&&&&&&&&
造成张拉力不准确,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当张拉力过大时,会埋下预应力筋受载后容易断筋的隐患。
a、概念不清,不了解利害关系;
b、设备不足凑合使用;
c、怕麻烦,图省事;
d、管理不善,设备不按规定标定、检验。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学习规范、规程,明了其要求的机理和重要意义;&&&&&&&&&&&&&&&&&&&
b、干斤顶、油泵、油原表、油管要经编号组合配套后进行检验标定,每套设备标定后,应及时分别绘制出主动及被动工作状态曲线;
c、凡经配套检验标定的张拉设备,必须配套使用,不许随便更换,随意搭配组合使用;&&
d、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其中某项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仍须再行配套检验标定;
e、加强管理,建立张拉设备台帐,明确标定周期和日期,设专人管理和督办;
f、张拉前,由质检人员对张拉设备和标定曲线进行验证检查。
6.4.2张拉设备标定曲线(P―T曲线)使用混淆。
危害及影响:&&&&&&&&&&&&&&&&&&&&&&&&&&&&
a、使摩阻值测定不准确;
b、造成张拉力不准确,影响结构承载能力。
原因:&&&&&&&&&&&&&&&&
概念不清,不了解主动与被动工作状态的原理和各自曲线的用途。&&&&&&&&&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了解张拉设备检验标定的过程,明了主动与被动工作状态及其曲线的由来和用途:
a、P―T曲线所表示的是张拉力(T)与张拉应力(P)的对应关系,主动工作状态曲线,反映的是千斤顶主动出力时,应力与力的对应关系;被动工作状态曲线,反映的是千斤顶被动受压时,应力与力的对应关系:
b、施加预应力(张拉)时,千斤顶处于主动工作状态,要用千斤顶主动工作状态曲线将张拉力折换成张拉应力,通过油压表的读数进行张拉力的控制;&&&&&&&&&&&&&&
c、当使用“压力表法”测定摩阻时,“被动端”要用该千斤顶被动工作状态曲线,“主动端”要用其主动工作状态曲线,分别找出张拉应力与张拉力的关系,并通过压力表的读数反映张拉力的数值;
d、依靠技术、质量系统人员,建立逐级复核制度,分级把关;&&&&
e、标定曲线与张拉设备要对号使用。
6.5孔道摩阻值测定方面
6.5.1摩阻值测定不准确。
危害及影响:
影响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易造成控制截面有效预应力值小于设计值的隐患。
原因:与测定方法、使用的测试仪器、设备的精度有关:未按检测规程操作;责任心不强等。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测定;
b、选用精确的方法进行测定;&&&&&&&&&
c、认真细致的操作;
d、当实测摩阻值大于理论值时,必须与设计人商定解决办法。
6.6、张拉操作方面
6.6.1随意确定张拉程序。&&&&&&&&&&&&&&&
危害及影响:
使预应力值建立的不-致,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
原因:&&&&&&&&&&&&&&&&&&&&&&&&&&
缺乏严谨、科学的态度,不了解锚具、预应力筋的特性及结构要求,图省事而随便确定张拉程序。&&&&&&&&&&&&&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严格按设计文件给定的或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张拉程序施工,任何人不许随意变动:
6.6.2违反张拉原则进行张拉作业。表现为不同步、不分阶段、不分级、升压快不持荷等。
危害及影响:
使应力变化不均衡,不利于应力调整,易发生应力集中和骤增,而导致断丝或构件出现不正常裂缝或变形。
a、不了解规范、规程的要求;&&&&&&&&&&&&&&&&&
b、不负责任,图省事;
c、两端配合不协调,操作指令不同步。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中,要确定张拉原则及具体作法,如当确定要采取“分级、同步张拉”原则时,就要规定:将张拉应力从
0&&&& 初始应力σ0(0.1σK)σK&&&&&&&&&& (持荷2分钟)&&& 锚固。
分成若干级的升压阶梯,两端同时升压到某一个阶梯时,测量一次预应力筋伸长值,当两端伸长值相差较大时,可通过适当调整油缸进油量的方法,便两瑞伸长值基本相等。这样,逐级的随着应力逐渐增大,而伸长值也随着相应增加,使整个张拉过程中,应力和伸长值相应的处于均衡稳定的变化状态。&&&&&&&&&&&&&&
b、两端张拉时,要统一操作信号,同步进行, 长距离时,使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及时通报两端工作进程和情况,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c、质检人员在现场应加强督导。
6.6.3违反张拉顺序,随意张拉。&&&&
危害及影响:
a、造成个别束预应力不足;
b、不利于应力调整,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和骤增,而导致断丝;&
c、易使构件(或整体结构)受力不均衡,造成构件变形(如工字梁的侧弯、起拱不均等),出现开裂,严重时会使构件失稳;
d、干扰结构体系转换。
a、概念不清:&&&&&&&&&&&&&&&&&&&&&&&&&&&
b、不按设计文件规定施工;
c、图省事,减少张拉设备的调动。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讲清概念,明了其机理和重要性;&&&&&&&&&
b、严格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
c、设计无规定时,可依施工技术规程,参考以下原则进行张拉:
①分批、分阶段;
②先中间后两侧(或上下);
③如有两个平行孔时,以同时张拉为宜。
d、复杂的工程,必要时设立张拉台帐,排列张拉顺序,对施工现场进行跟踪管理;
e、张拉顺序分为:
①单元顺序:指一根(一段或一跨)梁上各束的张拉顺序;
②整体顺序:指整体结构中主梁、横梁与盖梁上的各束,分阶段交替张拉的顺序或当有三向预应力时,纵、横、竖向各束的张拉顺序。
6.6.4初应力σ0的取值在施工中有随意性;&&&
危害及影响:
影响伸长值的量测结果
原因:不同规范、规程对取值有不同规定,一般为10%σK 。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征求设计人的意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规定适合本工程的σ0取值或由本单位技术权威人士,根据工程实际,取定σ0数值。
6.6.5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众多,计算结果有差异,使用不统一,有随意性。
危害及影响:
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较大,对实际应力值的校核产生困难。
原因:不同版本的规程、规范、手册,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各自的伸长值计算公式。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征求设计人的意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规定适合本工程的伸长值计算公式。或由单位技术权威人士根据工程实际,负责任的选定计算公式。
6.6.6施工操作不认真,造成较大误差。
危害及影响:
a、油泵司泵依油压表显示的数值开关阀门时,对油压表显示值(指针)读数不准确,直接影响预应力值的精度;
b、孔道灌浆操作人员,掌握灌浆充满度的程度不准确,直接影响孔道灌浆的效果;
c、对伸长量的量测精度,直接影响对张拉应力的校核精度。&&&&&&&&&&&
原因:大多人为因素所致,如责任心、技术水平、施工经验和施工管理水平等。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经考核持证上岗;
b、加强教育、增强责任心;&&&&&&
c、认真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d、开展观摩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掌握精度的方法。
6.6.7用错限位板。
危害及影响:
无法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原因:不了解限位板的用途、特性而盲目使用和操作。&&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认真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限位板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b、了解使用限位板的注意事项。
6.6.8 张拉记录格式不统一、填写不规范、内容不详实。如钢束的编号(编码)不便核查,用语不一致如理论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等。
危害及影响:
施工现场的原始记录不齐全,不规范会造成竣工资料无法弥补,影响存档,无法真实反映预应力的施工情况,发生问题时无法追溯。&&&&&&&&&
原因:没有统一印制的记录表格,记录员素质不高,缺少培训,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不细致,缺乏统一管理和指导。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使用统一的记录表格,加强对记录员的培训;
b、对于一个单位工程中的预应力束,进行统一编码(可用一级、二级域多级编码),并与设计图纸中的编号(如N1、N2……)相区别,还要有对应关系,且要附图标明,同时要使所有表格中的编号统一一致;
c、对于张拉记录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随时纠正,使原始记录真实、准确、及时;
d、对于张拉数据表中的参数取值及计算结果,应建立分级校审制度。
6.6.9张拉时,持荷时间小于规范要求。
危害及影响:
a、不利于预应力筋沿程应力的调整,尤其是孔道摩阻较大时;&&&&&&&&&&&
b、不利于消除预应力筋的松驰。
原因:&&&&&&&&&&&&&&&&&&&&
a、不了解规定持荷时间的作用和意义;
b、单纯追求张拉进度。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开展技术培训和交底时、讲清道理、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b、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应旁站督导。
6.7、张拉故障方面&&& &&&&&&&&&&&&&&&&&&&&&
6.7.1预应力筋滑脱。
危害及影响:
减少预应力筋的有效截面积,影响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
a、预应力筋与锚、夹具的硬度不匹配,多为锚、夹具的硬度小于预应力钢筋的硬度;
b、预应力筋或夹片上沾有油渍:
c、夹片粉碎,丧失锚固能力。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对锚、夹具夹片的硬度和预应力钢筋的伸长率进行检验,使用合格的产品;&&
b、用于工作锚上的夹片,要认真的进行清洗,擦拭,去除油渍;
c、发现夹片碎裂,应及时更换;
d、一旦发生滑脱现象,要认真分析原因取对策。当滑脱数超过允许值时,要更换预应力筋。
6.7.2 预应力筋断裂。
危害及影响:&&&&&
减少预应力筋的有效面积,影响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
a、预应力筋与锚、夹具的硬度不匹配,多为锚、夹具夹片的硬度大大超过预应力筋的硬度;
b、顶楔力过大;
c、钢绞线由于缠绞、扭结,在孔道内长短不一、张拉时受力不均。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对锚、夹具夹片的硬度和预应力钢筋的伸长率进行检验,使用合格的产品;&
b、要严格掌握顶楔力;&&&&&&
c、对钢绞线认真的进行编束;
d、一旦发生断裂现象,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对策,当断裂数超过允许值时,要更换预应力筋。
6.7.3夹片破碎。&&&&&&&&&&&&&
危害及影响:
轻微少量的破碎,影响锚固效果;严重而大量的粉碎,会造成丧失锚固能力,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
原因:&&&&&&
a、夹片质量不好,有内伤;
b、夹片硬度大,太脆;
c、顶楔力过大。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认真检查夹片质量;
b、认真测试夹片硬度;
c、严格掌握顶楔力;
d、一旦发现夹片破碎,要及时重新更换夹片,重新张拉、锚固。
6.7.4锚区砼在预应力张拉时遭破坏。
危害及影响:
无法施加预应力,造成返工损失、拖延工期。
原因:锚区几何尺寸不规则,加固钢筋数量不足,位置不准确,砼不密实,砼强度没达到设计要求。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按图纸要求施工,保证锚区的几何尺寸和位置、方向;
b、锚区加固筋要严格照图施工;
c、锚区砼的配合比及技术指标,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要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便于浇注、捣实),并加强振捣,使其密实;
d、砼强度达到规定值后,方可进行张拉;
e、锚区砼遭破坏后,要彻底剔凿、清理,按设计要求重新恢复。
6.7.5梁、板起拱度超标。
危害及影响:&&&&&&&&&&&&&&&&
加大桥面找平层或铺装层的厚度,从而加大桥面系自重,导致桥梁承载能力的降低。
a、预应力筋张拉时,砼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规定值;
b、预应力施加值过大或过小;
c、没按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d、构件预制加工时,由于自身原因造成起拱度超标,如支架、底模以及侧模的上缘标线,没有按设计要求控制预拱度,因而导致构件自身起拱度超标。&&&&&&&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按预应力砼对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要求做好砼的配合比设计,严格掌握同批构件砼配合比的一致性;&
b、预应力张拉时,砼强度必须要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数值;
c、严格按设计的张拉控制应力施加预应力;&&&&&&&&&&
d、严格按规定的张拉顺序、张拉原则进行张拉,掌握好施力速度,不要过快;
e、在构件加工时,严格按设计或规范的规定,控制支架、底模及侧模上缘的预拱度;
f、对个别的起拱度超差较大的构件,建议挑出不用。
6.7.6梁侧向弯曲超标。
危害及影响:&&&&&&&&&&&&&&&&&&&
造成构件严重开裂,降低构件承载能力,严重时,使构件失稳破坏。
a、预应力张拉时,没有按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b、预应力张拉时,砼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规定数值;
c、预应力施加值不准确;
d、构件预制加工时,底模、侧模在制作安装时有侧向弯曲,使构件成品侧向弯曲超差;
e、边梁一侧下缘有防撞角钢,张拉时两侧刚度不一样。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按预应力砼对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要求,做好砼配合比的设计;
b、预应力张拉时,砼强度必须要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数值;
c、严格按设计的张拉控制应力施加预应力;&&&&&&
d、严格按规定的张拉顺序、张拉原则进行张拉,掌握好施力速度,不要过快;
e、在构件加工时,严格按设计或规范的规定,控制底模、侧模的侧向弯曲偏差;
f、对个别的侧向弯曲超差较大的构件,建议挑出不用。&&&&
6.8、孔道灌浆方面
6.8.1孔道灌浆用浆液中,外加剂使用不规范,如:&
①使用铝粉;
②抗冻剂含氯盐;&&&&&&&&&&&&&&&
③掺入剂量不准确;
④拌合不均匀。
危害及影响:
a、铝粉会锈蚀预应力筋;&&&&&&&&&&&&&&&&
b、抗冻剂中含氯盐,会造成预应力筋锈蚀;&&&&&
c、掺入剂量不准确,会影响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负面效应;
d、拌合不均匀,同样会影响预期效果,甚至导致负面效应。
a、概念不清,不了解其机理和作用;&&&&&&&&&&&&&
b、责任心不强,操作不认真;
c、交底不清。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认真进行技术交底;
b、设专人经技术培训后上岗操作;&&&&
c、做好原始记录;
d、加强教育,增强责任心;
e、加强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8.2孔道灌浆用浆液调度不稳定。
危害及影响:&&&
浆液过稠会给灌浆带来困难,甚至于难以灌入、灌满;浆液过稀时,凝结干缩后,使孔道产生空隙,影响预应力筋的握裹效果及防锈
原因:配合比不准确,操作不认真,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b、责成试验人员专门负责浆液的配制工作,控制好水灰比;
c、按水泥浆的技术要求配制浆液。
6.8.3孔道灌浆排气管被折断、拔脱、堵塞。
危害及影响:&&&&&&&&&&&&&&&&
影响孔道灌浆时排气,不易灌入或灌满,影响孔道灌浆质量;易使砼浆液流入波绞管内,造成堵孔或铸固已穿入管道的钢绞线,影响张拉。
原因:施工时安装方法不当,不牢固:保护措施不力;缺乏跟踪检查,一旦缺损时又不易发觉,而造成后患。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采取切实可行、操作简便、安装牢固的方法,以确保排气管有效;施工中设专人随时检查,发现损坏、失效,及时修复或采取补救措施。
6.8.4预应力孔道遭受冻害。
危害及影响:&&&&&&&&&&&&&&&&&&&&&&&&&&&&&
易把砼构件冻胀开裂,使构件砼的整体性受到损伤:使孔道互相串通,给孔道灌浆造成困难;严重时、会使构件报废。&&
原因:冬施期间或孔道越冬使用时,孔道内的积水没能及时清除而产生冻胀,使孔道开裂。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a、冬施期间,及时清除孔道内的积水;对于越冬使用的孔道,应在入冬前,清除孔道内的积水,并作临时封堵,防止雪水流入;派专人负责检查、落实;
b、孔道预应力筋张拉后,及时灌浆,不得越冬灌浆,否则应作临时封堵;
c、孔道一旦发生冻害,应会同有关人员一起了解冻害程度,分析冻害原因,研究制定补救措施。
6.8.5其他:
a、安锚具禁止野蛮施工,禁止铁锤直击锚板,防止锚变形造成滑丝。&&&&&
b、锚固后夹片不平出现高差,容易出现滑丝,应防止或换掉。
c、夹片口断丝且成45°角,说明超张应力已超屈服点0.85。&&&&&&&&&&
d、到工厂检查主要项目
①是否定点购进原材料。
②产品的可追塑性,即每一天工序都能查到。
7预应力张拉施工的有关要求
7.1准备工作
①张拉施工前要进行管道摩阻测试,并依据实测摩阻数据验算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②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查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并核算各项数据。该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中应包括锚具、夹片、钢绞线的复试报告、挤压头锚固试验、千斤顶、油泵压力表标定试验报告、预应力张拉数据表、设备标定曲线(P-T曲线)计算表、技术负责人及司泵人员名单等有关材料。
③经监理工程师确认钢绞线实际使用部位与试验报告相符,并以实测弹性模量数值修正理论伸长值。如与设计给定数据有误差,应及时征得设计意见后再行实施张拉作业。
④张拉开始前充分抽动预应力筋束以确保孔道无堵塞后,所有的预应力筋束应能自由滑动,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张拉作业。
7.2、浇筑前的验收:
7.2.l、波纹管安装或穿束后,监理工程师要进行一次波纹管道验收。主要检查管道控制点坐标,平弯曲线位置,管道线型圆顺无硬弯、无损伤孔洞。
7.2.2、管道安装后的施工中,要监督施工单位,采取措施防止电焊渣等原因造成波纹管的损伤。验收时要特别注意锚垫板后螺旋筋位置、防崩钢筋和管道排气管的安装是否正确、齐全、牢固,孔道的所有最高点均应设置排气孔。
7.2.3、冬季施工中采取蒸养措施的箱梁,宜采用后穿束施工或在蒸养前采取孔道封堵等措施,防止预应力筋锈蚀。
7.2.4、监理工程师要监督检查预应力筋穿束后直至压浆的间隔时间要符合规范要求。即: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为7d;空气湿度40%-70%时为15d;空气湿度小于40%时为20d, 否则应采取防锈蚀的措施直至压浆。
7.3、张拉作业:
7.3.1、张拉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张拉程序展示牌,标明配套千斤顶及油泵压力表编号,各束预应力筋分级张拉控制应力油表读数、理论伸长值、现场技术负责人及司泵人员姓名。
7.3.2、现场必须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对讲机、钢板尺。对讲机要求每一司泵人员配一台,以便协调两端操作同步。
7.3.3、除非另有书面允许,张拉作业必须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时进行。
7.3.4、每一次油泵压力表的安装,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核对,防止表顶不配套,出现失误。
7.3.5、张拉前锚具、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的安装必须与锚垫板垂直并贴紧,防止预应力筋受力不均。&&&&&&&&&&&&&&&&&&&&&&&
7.3.6、在工具锚外露预应力筋束上做出标线,以备验证预应力筋张拉后是否出现滑丝现象。
7.3.7、司泵人员的操作要严格执行,平稳、缓慢、均匀的原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步骤作业,保持两端伸长值要基本一致。在整个张拉过程中,应力和伸长值相应处于均衡稳
定的变化状态,并保证持荷时间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7.3.8、张拉必须按设计顺序和设计形式进行。两端同步张拉,须倒顶作业时要提前设定一级控制应力,统一执行,不可临时随意设定倒顶控制应力,以保证同步。
7.3.9、监理工程师旁站时如实记录张拉数据,经与施工方记录相互核对无误后,互相签字确认,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保证真实准确。
记录表格统一使用经监督站调整的“预应力张拉记录表”(通用管表066)
7.3.10、张拉完成后(每束)及时测量伸长值,并与理论伸长值校核,其误差应在±6%以内,否则应停止后续张拉作业,查找原因,确定方案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继续。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查找原因:
①重新校准张拉设备
②对预应力材料做弹性模量检验&
③重新进行孔道摩阻损失试验
④根据实际资料重新复核,计算理论伸长值&
⑤当两端伸长量相差过大或一端油表压力值增长过快而伸长量不同步时,应先考虑堵管的可能,并做处理。
7.3.1l、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如果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张拉设备应重新进行校验:&&
①张拉过程,预应力钢丝多次出现断丝时
②千斤顶漏油严重时
③油压表指针不回零时&&&&&&&&
④调换千斤顶油压表后&&&&&&&&
7.3.12、建立张拉及灌浆台帐,及时准确掌握张拉后与灌浆的时间间隔,监督各孔道及时灌浆。
7.3.13、建立张拉设备使用台帐,准确掌握标定时间及使用符合规范要求。(200次进行一次标定)&&&&
7.4、压浆作业:&&&&&
7.4.1、进行管道压浆作业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在场旁站。&&&&&&&&
7.4.2、管道压浆应尽可能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后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立即进行。&&&
7.4.3、压浆前组织对管道进行清洁处理。当气温和构件温度低于5℃时不进行压浆,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水泥浆温度不得超过32℃,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7.4.4、作业现场需要设置展示牌,标明水泥浆配合比、水泥标号、品种,外掺剂数量、品种,现场负责人姓名等。
7.4.5、压浆作业的各项标准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水泥应采用不低于42.5号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所用水泥龄期不超过一个月。
7.4.6、水泥浆掺入的膨胀剂性能及使用方法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的规定,但不应掺入铝粉等锈蚀预应力钢材的膨胀剂。
7.4.7、水泥浆的拌和应首先将水加于拌和机内再放入水泥,经充分拌和后再加入掺和料,拌和不少于2分钟,直至达到均匀的稠度为止。稠度应控制在14-18s之间,任何一次水泥浆的制配以满足一小时的使用即可。&&&&&&&&&&&
7.4.8、水泥浆的调制到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45分钟,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加水增加其流动度。压浆应缓慢、均匀、不得中断,压浆过程中水泥浆从排气孔或另一端头排出的水泥浆稠度须达到规定标准。
7.4.9、水泥浆泵应能连续操作,对于纵向预应力通道,能以0.7Mpa的恒压操作。
7.4.10、压力表在第一次使用前校准,所有设备在注浆操作中至少每三小时用水彻底清洗一次。
7.4.11、在压浆后两天应检查注入端及出气孔的水泥浆密实情况需要时进行补浆处理。
7.4.12、承包人应有完备的压浆记录,包括每个管道的压浆日期、水灰比及掺加料、压浆压力、试件强度,障碍、事故细节及需要补做的工作。记录的抄件应在48h内送交监理工程师。
浏览次数:1451次
地址:宜昌市夜明珠路56号&&邮编:443002&&技术支持:宜昌百捷&&
电话/传真:&&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