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有两根电阻丝r1 r2为r,R1,R2为定值有两根电阻丝r1 r2,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片P由a向b移动时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多
D.a点的电势降低
试题分析:电路中P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外电路总电阻一减小,电流强度增加,因此流过R1的电流增加,电压表示数变大,A正确;分得的电压升高,内电压也升高,因此R2与R3并联分得的电压降低,导至流过R2的电流减小,流过R3的电流增加,B错误;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降低,因此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C错误;由于b点接地,因此a点电势降低,D正确
小华同学做“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他从实验室拿了图13所示的一些器材准备进行实验(说明:图13中的固定电阻阻值大小均为已知,X、Y代表某一定值)。①为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应选用的器材是电池、固定电阻R1和R2、(17) 、电键、导线若干。②为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小华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并将R1=5欧和R2=10欧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其研究过程如图14所示。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应该是:撤去串联电阻R1和R2。从图13的固定电阻中
替代串联电阻R1和R2,要求:观察到电路中的
,这个起替代作用的电阻就叫做这个(20)
。若他用图13给定的四个固定电阻无论怎样都无法观察到预想的结果(电路元件没有任何故障),为了能找到“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接下来他们应该做的是:
(21) ___ 。
如图所示电路中,若电流表A1的读数为1A,电流表A2的读数为2A,那么电流表A的读数为
A, 若灯泡L1的电阻R1=6Ω,灯泡L2的电阻R2=3Ω,那么电路中总电阻R=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2为15欧。① 求电流表A2的示数I2。②闭合电键S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安,求R1的电阻。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阻R3为定值电阻,R1..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阻R3为定值电阻,R1、R2为滑动变阻器A&B为电容器两个水平放置的极板.当滑动变阻器R1、R2的滑动触头处于图示位置时A,B两板间的带电油滴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R2的触头向右缓慢移动时,油滴向下运动
B.把R1的触头向右缓慢移动时,油滴向上运动
C.缓慢增大极板A、B间的距离,油滴静止不动
D.缓慢减小极板A、B的正对面积,油滴向上运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阻R3为定值电阻,R1..”主要考查你对&&电容的定义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容的定义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容:1、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与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 2、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的比值就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3、定义式:C=Q/U(适用于各种电容器)。 4、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pF=10-6μF=10-12F。 5、备注:(1)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两极板问的电势差无关。 (2)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问的电势差为 1V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相同电压下所带的电荷量越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越大。在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相同的情况下,电容越大的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器的两个电容公式的比较: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粒子在电场中处于平衡状态。假设匀强电场的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板间的距离为d,则:mg=qE=,有q=。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增量。&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带电粒子以垂直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垂直于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x=V0,L=V0t;平行于场强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偏转角:。 4、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往复运动当电场强度发生变化时,由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将发生变化,从而使粒子的运动状态发生相应的变化,粒子表现出来的运动形式可能是单向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往复运动。带电粒子是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往复运动主要由粒子的初始状态与电场的变化规律(受力特点)的形式有关。&①若粒子(不计重力)的初速度为零,静止在两极板间,再在两极板间加上甲图的电压,粒子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若加上乙图的电压,粒子则做往复变速运动。 ②若粒子以初速度为v0从B板射入两极板之间,并且电场力能在半个周期内使之速度减小到零,则甲图的电压能使粒子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则乙图的电压也不能粒子做往复运动。所以这类问题要结合粒子的初始状态、电压变化的特点及规律、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综合分析。注: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 ①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 ②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电场中无约束情况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从力与运动的关系来看,物体要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必须始终垂直于物体运动的方向,而且大小要恒等于物体所需的向心力。冈此,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必须受到变力的作用,或者不受恒力的作用,或者恒力能被平衡。 2.在静电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在不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作用时,带电粒子有两种情况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1)在带有异种电荷的同定点电荷周围。 (2)在等量同种点电荷的中垂面上,运动电荷与场源电荷异性。在这种情境中,还要求运动电荷所具有的初速度要与所受到的电场力垂直,且满足合外力等于所需向心力的条件。否则运动电荷可能做直线运动、椭圆运动等。 3.有重力参与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是一恒力,带电粒子要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必须被平衡,一种方式是利用水平支撑面的弹力,一种方式是利用变化的电场力的某一分力。带电粒子所受重力的处理方法:
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1)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外,一般不考虑重力(但不能忽略质量)。 (2)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3)有些情况下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需要用假设法从粒子的运动上来分析,若考虑粒子的重力,粒子的运动与题目给定的运动状态不符合,则不需考虑重力;若不考虑粒子所受到的重力,粒子不能完成题目给定的运动过程就必须考虑重力。 (4)在给定具体数据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定量计算来选择是否考虑重力的作用,一般说来重力与电场力相差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数量级,粒子的重力就可以忽略。
匀强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问题的处理方法: 1.动力学观点的两种方法 (1)正交分解法:处理这种运动的基本思想与处理偏转运动是类似的,可以将此复杂的运动分解为两个互相正交的比较简单的直线运动,然后再按运动合成的观点去求出复杂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2)等效“重力”法:将重力与电场力进行合成,如图所示,则等效于“重力”,等效于“重力加速度” 的方向,等效于“重力”的方向,即在重力场中竖直向下的方向。 2.功能观点的解决方法 (1)从功能观点出发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时,在对带电粒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考虑应用恰当的规律解题。如果选用动能定理,要分清有几个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以及初、未状态的动能。 (2)如果选用能垃守恒定律解题,要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参与转化,哪种形式的能增加,哪种形式的能减少,并注意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带电粒子在极板问加速或偏转时,若板间所加电压为一交变电压,则粒子在板间的运动可分两种情况处理:一是粒子在板间运动时间t远小于交变电压的周期T;二是粒子在板间运动时间t与交变电压变化周期 T相差不大甚至t&T。第一种情况下需采用近似方法处理,可认为在粒子运动的整个过程的短暂时问内,板间电压恒等于粒子入射时的电压,即在粒子运动过程中,板间电压按恒压处理,且等于粒子入射时的瞬时电压。第二种情况下粒子的运动过程较为复杂,可借助于粒子运动的速度图像。物理图像是表达物理过程、规律的基本工具之一,用图像反映物理过程、规律,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时,受电场力作用,其加速度、速度等均做周期性变化,借助图像来描述它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可直观展示物理过程,从而获得启迪,快捷地分析求解。在有交变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运动的问题中,有一类重要问题是判定带电粒子能从极板间穿出的条件或侧移量、偏转角范围等问题。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粒子恰好能从板间飞出的临界状态:恰好从极板边缘飞出,并将其转换为临界状态方程。
带电粒子在接地极板间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粒子在平行金属板间运动时,若一个极板接地,会对粒子的运动造成什么影响呢?这需分两种情况来考虑: (1)粒子运动过程巾与极板之间无接触,极板接地只是确定极板电势的高低,这种情况下极板接地与否对粒子的运动不产生影响。 (2)一个极板接地,当运动电荷与另一极板接触而使电荷量变化,则接地的极板也就会与大地之问发生电荷的转移,从而确保两极板所带电荷量相等,但电荷量变化时,极间电场也随之发生变化。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闭合电路总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E/(R+r)。 3、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 4、电路的动态分析: ①分析的顺序:外电路部分电路变化→R总变化→由判断I总的变化→由U=E-I总r判断U的变化→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固定电阻的电流、电压的变化欧→用串、并联规律分析变化电阻的电流、电压电功。 ②几个有用的结论 Ⅰ、外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少)时外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少)。 Ⅱ、若开关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总电阻增大;若开关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减少。 Ⅲ、动态电路的变化一般遵循“串反并同”的规律;当某一电阻阻值增大时,与该电阻串联的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减小,与该电阻并联的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增大。 电源的关系:
电阻的图像与闭合电路的图像: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阻R3为定值电阻,R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7241178665159396154271209174178226知识点梳理
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之和成反比。公式为I=E/(R+r),I表示电路中电流,E表示电动势,R表示外总电阻,r表示电池内阻。常用的变形式有E=I (R+r);E=U外+U内;U外=E-Ir。
电容是表征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电容的符号是C。很多电子产品中,电容器都是的电子元器件,它在电子设备中充当整流器的平滑滤波、电源和退耦、交流信号的旁路、交直流电路的交流耦合等。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换算关系是: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定值电阻R1>r,当电路...”,相似的试题还有: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C的下极板的带电量增大
B.电压表的读数变大
C.电源的总功率不变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C的下极板的带电量增大
B.电压表的读数变大
C.电源的总功率不变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C的下极板的带电量增大
B.电压表的读数变大
C.电源的总功率不变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503 Service Unavailable
No server is available to handle this request.(2013o厦门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分类:(2013o厦门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3o厦门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图中电阻R2与R3并联后再与R1串联;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R3进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路的总电流I增加,故I(r+R1)变大,并联电路电压U并=E-I(r+R1)减小,R2上的电压减小,R2上的电流也就减小,故R3上的电流变大,电流表读数变大,R1上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C与R2并联,C上电压变小,由C=可知Q变小,综上,ABC均错误,D正确;故选D.解析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在路电阻减小,外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干路电流如何变化和电阻R1两端电压的变化,即可知道电压表读数的变化.电容器C的电压等于电阻R2两端的电压,分析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即知道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根据干路电流与通过R2的电流变化情况,分析电流表的变化.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两根电阻丝r1 r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