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有一学生在贺兰雪广场自杀

中鲁时空-中鲁时空-新闻中心-新闻详细内容中鲁时空 山东网吧连锁 山东网吧联盟 网吧连锁机构
3位高考学生因考试结果不理想欲卧轨自杀被救起
.cn 日18:17 CCTV《今日说法》
  湖南省3位高考学生由于考试结果不理想,竟然想到卧轨自杀。虽然三人最终被及时救起,但他们这种行为背后的问题却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思考。本期节目探询了高考生的压力和内心的苦闷。
  主持人:各位好,这里是《今日说法》,欢迎您进入我们今天的节目。我们今天请到演博室的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金盛华教授。金教授,现在到了高考招生的时候了,湖南省预计今年高考的录取率是62%,这就意味着还有38%的人要落榜。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就是其中3名高考学生的故事。
  日,长沙铁路总公司赵李桥火车站的信号员蔡铁辉当班。上午九点多,他吃惊地发现有3个十八 九岁的男孩儿竟然坐在了车站内一道京广铁路线的铁轨上。3人不停地用手背擦着眼睛,好像是在哭泣。
  赵李桥火车站是京广线的必经之地,每5分钟就有一列火车经过,火车密度很大,而且当时下着大雨,铁轨上方的电线电压为两万七千伏,随时有触电的危险。而这3个男孩儿一坐就是三四分钟,情况太紧急了,但是自己又正在值信号班,不能离开岗位。于是蔡铁辉马上向铁路公安报警。
  长沙铁路局公安处驻站民警接警后火速赶往现场。民警到达铁轨边上时正好看到一列火车已经驶了过来,大概十秒钟左右就能开到男孩们所坐的位置。民警冲上前抓住孩子们的胳臂连拉带拽将他们拖出铁轨。等警察带着3个男孩刚刚走上月台,一列火车就从他们身后疾驶而过。那么,这3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子应该到了知道危险的年龄,他们为何还要这样做呢?
  原来,这3个孩子都是湖南临湘市一所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平常学习都不错,不料今年第一次高考却失利,情绪有些低落,想卧轨自杀。民警就安慰了3个男孩子一番,并通知家长将他们领回。那么,这3个学生后来情况又怎么样了呢?事情发生后的第三天,记者赶赴湖南临湘寻找他们的下落。
  我们首先来到这3个学生所在的学校,得知他们都是同乡,考完试以后已经离校回家了。于是记者又接着赶往这3个学生的家乡。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在湘鄂交界处的丘陵深处找到了其中一位学生吴某的家。但是,这位学生的家人对我们很是抵触,并拒绝承认卧轨自杀一事。吴某的姐姐说弟弟是个很开朗的孩子,根本不会作出卧轨行为。
  但是记者明明看到吴某的姐姐在领走3个学生时写给铁路公安的领条,说是几个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欲卧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吴某姐姐解释说,本来自己不想写,但是警察让她写上“卧轨”,她没想到写个条子后果会这么严重。不过,这位学生的家人后来还是向我们说明了他们心中的顾虑和担心,就是怕这位学生因为卧轨自杀这样的事情被报道以后,可能会有学校认为他心理素质不好而拒绝录取,这对他们的未来会造成不利影响。
  鉴于家长的这种担心和对孩子的保护,记者就打消了直接采访这位学生的念头,同他的家人聊了起来,得知这位吴姓学生自尊心很强,今年高考考了512分,与他的期望值有一些距离,他本来希望能够考取重点本科,现在只能走一般学校的本科了。火车站的事情发生以后,吴某的家人就一直陪伴着他。他的情绪目前还算比较稳定。
  从吴某家出来,我们接着寻找另外一位男生余某,但是却没有能够见到他。邻居说他到湖北亲戚家去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联系不上余某,不知道他现在好不好,心情是否平静了一些。不过,几经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3个学生中的最后一名刘某。但是,在我们第一天到刘某家时,他不在家。邻居告诉我们说他学校老师来电话了,让他不要接受我们的采访,于是他就躲起来了。
  刘某的爸爸去年过世了,家里留下了刘某、母亲和姐姐以及4位老人,70多岁的爷爷奶奶,60多岁的外公外婆。爸爸早逝后,刘某就成了家里惟一的男子汉,也使全家人惟一的希望所在。提起刘某考学的事情,他的爷爷就老泪纵横,他是多么希望孙子能够考上大学为家里为死去的父亲争光,但结果却让他十分失望。
  为了孙子能够上学,刘某70多岁的爷爷现在天天要放牛、打猪草,孙子今年考了420分,不能上大学了,爷爷的心愿就是孙子能够再复读一年继续考学。而奶奶甚至希望孙子能考到北京去,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重点学校。刘某上高三,一年需要七八千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得200多块钱。爸爸去世后,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就是妈妈了。为了刘某能够考上学,妈妈起早贪黑地干活,还卖掉了家里的耕牛,可还是不够,就借钱供他上学。
  刘某的母亲说,田里的稻谷和家里养的猪就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年大约有两千块钱。全家人辛辛苦苦地培养刘某,他本人也很懂事,学习很刻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年高考却落榜了。那么,落榜以后他内心又有过怎样的波动呢?第二天,在记者多次做工作之后,他终于同意了我们的采访,但还是无论如何不愿意提及火车站自寻短见的事。
  不过,刘某还是向我们讲述了他高考落榜后的心理感受,他说当时自己估分估了500多分,可是公布的分数才420分,那一刻他因为极度失望差点晕倒。刘某说,自己在当地的重点中学读书,还是实验班的学生,家人和老师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自己因此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到最后几个月,总是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
  除了来自学校的压力外,周围村民对他们的期望与关注,多多少少也让刘某感受到了压力。因为村里没有几个大学生,大家都希望他能考上大学给乡亲们争口气。刘某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一直显得很轻松,好像什么事情都过去了。但是,他最后叹了口气说,虽然在外人面前强颜欢笑,可作为落榜生,自己心里要默默承担着巨大的苦闷。
  那么,像刘某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有多少呢?记者来到他所在的学校调查,学校老师见到我们高兴地说,他们今年的升学率是70%。全校600多名高三学生,第一批重点本科能录取122名,但是还有200多名考生落榜。那么学校又是如何对待落榜生的呢?对此,学校的一位负责人说,在高考前他们已经对全体学生做了思想工作,让他们做好两种准备。可是学校一直在回避3个学生曾经因为高考失利想自寻短见的事情。
  在校园里,记者还遇到了另外几位高考完了的学生,他们大部分也都是落榜生。他们说当得知自己落榜后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办。记者了解到,今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大多选择了重新复读,不过对于未来一年自己的命运他们还是有一些不知所措。
  对于落榜生,学校很少仔细地安排,他们的大量精力都分配到高考录取率上了。为了争取成为省重点中学,学校上下都在向录取率上使劲,拒绝承认自己学校的3个学生曾经因为高考而差点出意外。家长们也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意再提及这件事情。而这3个学生也正努力使自己忘掉那不堪回首的时刻。我们也祝愿他们能够调整好心态,放松心情,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挑战。
  主持人:还好这3学生最后没出事。但是我了解到的情况,今年四川有一个考生成绩特别不理想,留了一封遗书之后就在家里自杀了,这样的事情大概每年在高考之后都能够听到。在记者的调查里面出现凭率最高的一个词叫做压力。我很想知道对于高考生来讲,究竟这种失意和压力来自于什么地方?
  金盛华:这是这个故事里面让人感觉到特别沉重的地方就是这3个青年其实是18岁的小孩,他们承受得太多从祖辈到父辈的负担,乃至于村子人的期待都加到他们身上。我注意到有个很重要的情节,她奶奶希望孙子能上北大和清华,这说明他们的期待已经超出了他可能达到的水平。加拿大人说,我们之所以要努力工作,要建立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就是为了为我们的孩子。孩子是目的不是手段。但是在本案中,不知不觉孩子变成了我们能够摆脱现在生活状态的一个手段,而这是孩子不能承受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高考,我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学校会在每个班的黑板上写上离高考还有多少天,每天看到这个的时候就觉得压力太大了。
  金盛华:我曾经在一个学校辅导高考的时候,我看学校7天都在上课,而且一天到底多少小时没有人能够搞清楚,也许超过16个小时。所以我当时就告诉校长,明天正好是星期天,把同学们来出去到郊外放松一天。我就说了这么一句普通的话,孩子们长时间鼓掌不息。学校的做法已经让孩子们绷紧到失常的程度。
  主持人:这3个孩子现在有2个打算上普通高校的本科,还有一个打算复读。我们也知道现在办学应该是多渠道多方式,比方说有民办的大学,或者如果高考落榜还可以自考,如果上不了本科可以上专科,以后还可以去续本。如果分数特别低还可以去上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说对于学生来讲,摆在他们面前的有很多途径和渠道。
  金盛华:其实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包括中国最紧缺的人才其实不是看起来是通才的大学生,而是技术型人才,就是在一个方面有独到技术,所以现在高职时代到来了。当然我们的高职在水平上和专业化上、技术特征上还需要提高,所以珍惜生命,未来的路会更加宽。
  主持人:咱们刚才一直在讲的是制造压力。那么对这些落榜的学生应该怎样进行心理帮助才好?
  金盛华:我们对这些落榜的学生要有好的心理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也许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也许是扭转学校这种急功近利,只以升学率只以成功来论英雄的评价体系。
  主持人:您所指的支持系统就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建立起的就业辅导体系。其实在高考之后开通1――2个月的支持热线,就可能对面对逆境的孩子形成实质的支持,帮助他们安度这个非常时期。对于高考落榜生来讲,如果要让自己快乐的生活,首先要走出自己的心结,如果要让他们走出心结,麻烦家庭社会学校不要再把高考当作孩子们惟一的出路,不要再给孩子们施加太多的让他们无法承担的压力。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 / 10:41:43 / 10:40:36 / 08:28:09 / 13:51:00 / 11:17:51 / 09:02:29 / 08:39:29 / 13:57:49 / 09:56:23
地址:青岛福州南路19号泛海名人广场1号楼 1202室
Address: 1202 Room,No.1 building of Fanhaiminren Square,No.19 South
Fuzhou Road,Qingdao,Shandong , China.
电话:(8 Tel:(8 | 传真:(9 Fax:(9
邮政编码:266071 post code : 266071 | 公司邮箱:master@03版:教育科学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
& &&& 往期回顾 & && &&&
一起高三学生自杀悲剧引发的思考
中国青年报
&&&&悲剧发生
&&&&对于黑龙江的一位妈妈来说,日深夜,已经变成了“永夜”,因为那个深夜,她的儿子纵身一跳,把自己17岁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黑暗里。
&&&&这个网名为祝小约的孩子是黑龙江省一所省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去年年底开始,小约决定参加艺考,于是便开始了紧张的艺考培训和一轮轮的艺术考试。
&&&&小约的理想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艺考的过程虽然很紧张但还算顺利。2月25日,小约参加完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举行的“三试”后回到黑龙江,但是仅三天之后便跳楼轻生了。
&&&&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他根本没给我留一点儿时间,让我再做点儿努力。”儿子的突然离开,让小约妈妈忍受着“尖刀剜心”般的痛苦,同时在一个个无法入眠的黑夜中,另一种更加无边的痛苦也在纠缠着她:是不是我给他的压力太大了,才让他走上绝路?这些年我做错了什么?
&&&&反思家庭教育
&&&&小约妈妈一遍遍地回想着儿子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到这个悲剧的缘起。
&&&&小约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又贪玩的孩子。
&&&&他上小学时比同班的孩子小一岁(当时教委规定孩子7岁入学,小约是6岁上学),小学三年级时又跳了一级,跳级以后“仍然保持学习成绩中上等”。
&&&&“小升初”时,小约考上了哈工大附中,“报考那个学校竞争非常激烈,100个孩子中只能录取一个。”从小约妈妈的话语中,完全能听出儿子是她的骄傲。虽然小约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中考发挥得并不太理想,仅以几分的差距与理想的哈师大附中失之交臂。
&&&&小约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读高中。这可能是小约学业历史上的第一次失利。
&&&&家乡的这所省重点高中在高一时就文理科分班,在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问题上,小约与父母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小约从小就喜欢阅读。“刚上小学时,他就已经能独立阅读,并能读故事给其他同学听了。”妈妈从小就培养小约的阅读兴趣。曾经,小约的阅读水平是妈妈的骄傲。
&&&&小约的阅读兴趣十分广泛,小说、散文、动漫、哲学、神话……
&&&&文理分科时,酷爱阅读的小约当然希望选择文科,但是,家长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希望儿子选择理科。
&&&&这次分歧以小约的失败告终。
&&&&“我说服他的理由是他的语文成绩,”小约妈妈说,小约虽然阅读面很广,口才好,能够出口成章,但是,小约的作文成绩却不理想,“他的思维方式总是与众不同,高考作文是有一定套路的,他总是独树一帜不按着套路来,所以成绩总是不高。”
&&&&因为喜欢张扬个性不能拿语文高分,小约不得不“弃文从理”了。
&&&&但文科仍然是小约的最爱。小约还会到他喜爱的地理老师家去上课。文科班的学生考地理,小约也把考题做了一遍,结果小约的成绩是70多分,文科班的学生平均成绩比他低很多。
&&&&为了给孩子选择好的任课教师,妈妈托学校领导把儿子插进了“快班”。这所学校同届有20个平行班,仅有这么一个“快班”。每个月的月考学校都要排大榜,只有考试成绩排在全校前60名的学生才能留在快班,后面的学生就要降到普通班。而普通班的学生如果考试成绩能进入全学年的前60名则有机会进入到快班。
&&&&快班巨大的学习压力,加上小约的成绩在快班排得比较靠后,高一的小约非常郁闷,“他总是说烦,不开心。”
&&&&后来,家人决定让小约回到普通班。到了普通班,小约的名次提高了,在班里能排到10名左右,情绪也慢慢好了起来。“他甚至说过要靠自己的能力考回快班。”妈妈回忆说。
&&&&进入高三以后,小约坚定地告诉妈妈他要参加艺考。
&&&&“我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参加艺术考试,他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我过去一直计划着让他报考外语专业,但是孩子的热情感动了我,为了给他一个圆梦的机会,我同意他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小约妈妈说。
&&&&在小约妈妈看来,这似乎是儿子回归文科的最后一搏,同时,小约妈妈也觉得艺考的考题更加海阔天空,更能发挥儿子的聪明才智。
&&&&但是,让妈妈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的选择似乎像是赌博:“他只想考中国传媒,其他学校全都不考虑,根本不给自己留后路。”妈妈让小约也参加了吉林大学的艺考,“总得有个垫底的。”
&&&&从备战艺考到参加艺考,小约就像上满了发条,一直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妈妈回忆,从2月13日正式考试到2月24日结束中传媒的三试,小约似乎很少睡觉。“每天我睡的时候他都还没睡,夜里醒来迷迷糊糊地看到他还在鼓捣,早上也是他把我叫醒,我真不知道这些天他到底睡觉了没有。”
&&&&到现在为止,小约妈妈一直都在深深地自责,责怪自己没有早点儿发现孩子一直处在极度疲惫的状态、责怪艺考结束后儿子想休息一天自己却只让他睡了半天就把他轰去了学校、责怪自己没能意识到孩子是在走独木桥、责怪自己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到了高中又扼杀他的兴趣、责怪儿子上高中后自己就很少跟他聊天、责怪自己对孩子一直期望太高、责怪自己要求儿子“一定要出类拔萃”……
&&&&孩子内化的压力是一个无法看清的心灵黑洞
&&&&其实小约妈妈并没有给小约太大的压力,他们夫妇对小约的期望其他家长也会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呢?但是,为什么悲剧偏偏发生在小约身上呢?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忽视一个现象:孩子承受的压力有一些是来自外部的,但是更大的压力是孩子把外部的压力内化了。”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
&&&&孙云晓介绍,一个人习惯的形成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被动阶段,这时人们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遵从,遵从外在的要求和压力;第二个是主动阶段,这时人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认同,认同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第三个是自动阶段,这时人已经把来自外部的要求和压力完全内化了,行为的动力来自自己。
&&&&当到了自动阶段,孩子把承受这些压力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成自己必须、应该做好的事情。“这个力量是巨大的。”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大家眼里的“好孩子”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们更容易把外部的压力内化,当他们做得不够好时,他们更加不原谅自己,他们对自己更加不宽容。
&&&&孙云晓至今也无法忘怀一个13岁的宁夏小女孩。小女孩在小学毕业典礼的当天上吊自杀了。她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的遗书时悲痛欲绝。孩子写道:爸爸、妈妈,我是个差生、我没考好,我上不了重点中学,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元。
&&&&这对父母想了又想,他们从来没有跟孩子说过考不好还要花10万元钱的事。只是跟邻居议论过:×××是花钱上的中学,六年下来差不多得花10万元。谁知道这个无心的闲聊却让孩子认真了。
&&&&“你要知道,什么叫童年恐慌啊。童年恐慌就是,儿童由于面临巨大的压力,不能理解、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焦虑。而这种恐慌正在越来越厉害地在未成年的孩子中弥漫着。”孙云晓说,这么巨大的恐慌和压力被孩子内化了,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呀!“同时,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暴风骤雨’的时代,他们容易偏执、容易走极端。”
&&&&“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成功而不是幸福,”孙云晓说,虽然父母、学校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时候并没有直接把压力抛给孩子,但是却有意无意地、有选择地给孩子呈现信息: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考上大学是成功的,却没有告诉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即使摆个小摊仍然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常常吓唬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父母就要付出更多辛苦,却没有告诉孩子,这些辛苦是爸爸、妈妈能承受的;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辜负了老师和父母,却没有告诉他们努力的过程更重要,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这样的人生就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为了激励孩子,我们在孩子面前铺开了一条没有退路、没有出口的道路。
&&&&于是,从小到大,孩子们默默地毫无选择地内化着周围强大的要求和压力,而大人们往往对此浑然不知,也就无从感受这种内化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它成为一个心灵的黑洞,正在给孩子造成致命的伤害。”孙云晓说。
&&&&“当孩子的压力内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寻找解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孙云晓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好的引导,孩子可以释放掉心里的压力,重新轻装上阵,否则,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贴近孩子的心灵最重要
&&&&“教育的关键在于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孙云晓介绍,这里所说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一味地对孩子好,而是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
&&&&“我能理解这个孩子没能学文的心情,其痛苦一定不亚于失去一个情人”,孙云晓自己就是一个酷爱文学的人,因此他非常理解小约没能学文时的深深的无望感。
&&&&小约妈妈也在心里无数次地检讨她和丈夫当初的做法。
&&&&“其实,孩子上了高中以后我对他就不太了解了。”小约妈妈说。
&&&&由于孩子初中时的学校是在哈尔滨市区,为了照顾孩子,小约妈妈把工作调到了哈市,高中,小约又回到了家乡,可妈妈没能再把工作调回来。这样,她上班就要很早出门,晚上也会很晚回来。为了保存体力,小约妈妈通常晚上九点之前就会睡觉。此时,在高考重压下的小约,每天却过着极为紧张封闭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晚上到家妈妈通常都已经睡觉了。
&&&&父母和小约的沟通已经非常少了。
&&&&这时的小约仍然酷爱阅读,因此,每天晚上的时光对于小约来说是非常自由的,他会大量阅读。
&&&&“我觉得这种大量的阅读一定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经常过一小段时间就没收一次他的书,但是,没收了他还会买,他的零花钱几乎都用在了买书上。”小约妈妈说。“我现在最大的失误是,只知道没收他的图书,给他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而没有坐下来跟他沟通,走进他的心灵。”
&&&&旅美学者,著名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快乐专家王占郡曾这样跟记者形容家庭教育: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0”,好的家庭教育是在“0”上不断增加“正数”,孩子长大以后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这些都是一些“负数”,一个人身上的“正数”如果足够大,那么他就有足够的能力削减这些“负数”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没有积累足够的“正数”,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缺少抵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心理学博士李文道指出,世上没有哪个父母能做到不犯错误,也没有哪个父母能为孩子抵挡住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家长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地贴近孩子的心灵,与他们树立良好的关系,在恰当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尊重,在关键的时刻给他们及时的引导。
&&&&高考+艺考让孩子身心俱疲
&&&&无法回避的是,小约是个正在承受着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
&&&&“每年的中考、高考季到来的时候,都是孩子心理出问题比较集中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更容易听到孩子自杀的悲剧。”孙云晓说。
&&&&2005年,“国内五城市未成年人发展联合调查”课题组对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感到压力最大的三个方面依次是:“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课业负担过重”和“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另外一项由安徽省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抑郁自评量表,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的调查表明,初一学生中抑郁症状所占比例超过一成,到了高三这个比例达到了56.8%。
&&&&过大的高考压力无疑也是造成小约一家悲剧的原因之一。
&&&&“学校里没有了音乐课,没有了美术课,甚至没有了体育课,从早晨6时一直到晚上9时,高三的孩子都被困在教室里一套一套地答题。”小约妈妈说,孩子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曾反复跟她说:人类的“贪欲”太大了,把地球都给毁了,孩子盯住妈妈的眼睛,坚定而果断地说:“我要去拯救地球,妈妈记住这是我的遗嘱!”
&&&&“一个17岁的少年,概括人类即将毁灭的根本原因就是‘贪欲’,多么准确而恰当。是我们太‘贪’了!”小约的妈妈说。
&&&&除了高考,小约又加上了艺考的枷锁。
&&&&“经历过艺考的家长都不会忘记那些个天昏地暗赶考的日子。”小约妈妈说。
&&&&所有的艺术类学校的招生考试都集中在年初的一二月份,而最后的合格成绩是在四月份后才公布,因为不知道孩子能拿到哪个学校的合格证,家长们只好像无头的苍蝇,乱考乱撞,带着孩子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马不停蹄地赶考。
&&&&“我们只是参加了两个学校的艺考,从2月13号到2月25号,几乎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赶场,早上出门,从考场出来常常已经到了晚上八九点。还有家长让孩子报考了10多所学校,付出的辛苦和劳累可想而知。”小约的妈妈说,因为有些学校考试时间发生冲突,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在两个城市之间来回地奔波。孩子来不及休息,有时只能在出租车上啃面包,换服装。一个学校又一个学校的考试;一个专业又一个专业的考试;一个专业的一试、二试甚至三试……
&&&&确实,承受着这种压力的并不是只有小约一个人,但是没有出事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就不痛苦。不少同学在得知了小约的事情之后表示:不是我们不想这样做,是我们还没有勇气。
&&&&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艺考的不规范也确实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抱怨。谁也不会认为小约的选择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他的选择却再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刚刚过去的4月是艺考公布“三试”结果的时间,小约妈妈得到通知,小约已经通过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三试”。这个消息让她陷入了更大的悲伤之中。
&&&&小约妈妈是个坚强的人,她一直在反思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的失误,但是,无论多么深刻的反思,也无法换回孩子的生命了。
&&&&拯救孩子
&&&&——小约妈妈的手记
&&&&虽然每一寸的回忆,都令人肝肠寸断,但我还是强忍着灭顶的痛苦,把这段经历说出来,为我那永别了的宝贝,也为了那些千千万万还生活在不快乐的校园里的孩子们。
&&&&听说过“草莓族”的孩子吗?在今天的校园里生活着一大群像草莓一样鲜嫩、柔弱的孩子,他们生活在顺境之中,生活在父母百般的宠爱之下,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和苦难,所以不能抵抗外界哪怕一点点的压力,只要稍微碰碰他们,他们就被挤压破了,情感上、行为上、思想上,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在成人看来不足挂齿的事情,在这些孩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情、要命的事情。这种现象非常具有普遍性,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
&&&&同时,在高考的阴影下,孩子们始终生活在一种有形的压力和无形的担忧之中,久而久之,这种担忧慢慢淤积于心,使孩子们感到生活是那么不快乐,甚至恐惧。
&&&&无论我怎样痛心疾首,怎样撕心裂肺,都无法召唤回我的儿子了。亲爱的孩子,你是妈妈一生的骄傲,你是一个有独特思想的人,你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浪漫,那里既神秘又高远。你满腔热忱研究戏剧、研究文学、研究地理、研究中医医术、甚至研究魔术……你看西方哲学,你读北欧神话,你也迷恋动漫,好像没有你不涉足的领域,你的意愿是“拯救地球”,而我的目的也和你一致,我要提醒地球上那些幸福的妈妈,要关注孩子、理解孩子、肯定孩子、夸奖孩子、扶持孩子……
&&&&但愿这些文字可以拯救年轻的生命!
&&&&但愿我的努力可以抚慰我悲伤的灵魂!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贺兰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