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题,C选项有些模糊,但不影响我要做题网,求解答!

第四题,求解答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液化石油气,外焰呈蓝色,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产生。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时而学霸,时而学渣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答:煤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燃烧时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观察到现象为,黄色火焰。(其中含有其他杂质)。是化学变化,原因:有新物质生成
煤气。发出热量。不是,没有生成新物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中生物,请问第四题c选项为什么错了?_百度知道
不是mRNA的移动吧。翻译主要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中进行,氨基酸分子通过转运RNA被带到核糖体上。游离的碱基以mRNA为直接模板,tRNA为氨基酸运载体,核蛋白体为装配场所,共同协调完成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每三个密码子对应三个tRNA上的反密码子,且这三个反密码子只对应一个氨基酸,但是一个氨基酸可有多组密码子来表示。一个激活的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与mRNA相配,肽酰转移酶在邻近的氨基酸间建立一个肽键,此后在P位上的氨基酸离开它的tRNA与A位上的tRNA结合,核糖体则相对于mRNA向前滑动,原来在A位上的tRNA移动到P位上,原来在P位上的空的tRNA移动到E位上,然后在下一个tRNA进入A位之前被释放。以上的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核糖体遇到三个结束密码子之一,翻译过程终止。蛋白质不再延长,一种模仿tRNA的蛋白质进入核糖体的A位将合成的蛋白质从核糖体内释放出来。你看看是不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0条回答
1.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的不是蛋白质,而是多肽链。在核糖体上而成的是有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氨基酸长链即多肽链,它没有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没有任何生物活性,是称作多肽链。合成的多肽链要进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使得多肽链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空间结构,此时的多肽链才能被称为蛋白质,并具有生物活性,能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2.在翻译的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依靠核糖体的大小亚基的移动,tRNA搬运氨基酸,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来实现mRNA的翻译
翻译过程中,mRNA 和核糖体结合,核糖体可以容纳两个密码子,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移动一次容纳一个新密码子。
是核糖体 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我做过类似的题目,不过这错的也挺明显的。生物就是这样喜欢和你用文字弄来弄去,所以生物做题一定要留心,概念要清楚。高考就没有什么太大遗憾了。加油吧!
核糖体在mRNA移动翻译出多肽,多肽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的作用下形成蛋白质,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蛋白质
mRNA不动,转录过程的完成其实是靠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而且是多个一起动
mRNA其实基本不动,转录过程的完成其实是靠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
翻译时是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教材上应该有图解的
mRNA不动,核糖体动
应该是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
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核糖体移动,不是RNA移动
是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多肽链
是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
核糖体移动
靠核糖体的大小亚基不断的聚合、解离,来不断的添加氨基酸,使得肽段延长,合成蛋白质的。所以相对是核糖体在动
A应该是对的,一般说核糖体在RNA上移动
是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肽链。
是核糖体移动,翻译出多肽链
这个具体的问题是什么?
。。。。。。
高中生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政法干警、公安招警、选调生选拔生、银行招考、党政公选、大学生村官、军转干部、教师招考...&事业单位考试人人公共主页&/&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人人公共主页/&公务员考试微信&woshigwy&2014年国考QQ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超能”写作语言
申论考试当中,文章写作是一个必考的题型。对于写作,很多考生把它理解为高中的议论文写作,认为它很随意,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申论写作有其内在的各种技巧,观点、结构、论证、语言是文章写作评卷的四个主要方面。在这里,我们谈一下申论写作的语言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
一、申论语言的特点申论作文所使用的语言并非一般议论文的语言,需要符合以下要求:(一)工作语言申论作为一种应用文体,用于公务员完成工作,所以其语言表达应符合完成工作任务的需求,即简洁、实用、冷静、理性。简洁、实用:语言要言简意赅,一方面不要说多余的话,另一方面每一句话都有特定的作用。冷静、理性:用语不要包含情绪,不让情绪影响工作。在语言上就是要少用或不用抒情或描写。(二)公文语言上述要求是一切工作语言的共同要求,公务员工作与一般公司、企业不同,所使用的语言应尽量符合公文语言的要求,要使用官方、正式的语言,含义准确不要模糊,通俗易懂不要生僻,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要用方言俚语,不乱用缩略简化语。(三)不要文艺腔所谓文艺腔,就是使用类似于散文、诗歌、杂文、小说等的文学化语言,文风简洁平实即可。比如,诗歌的语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就不适合;但是公务员也表达感情,那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样表达出了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四)不要有学生腔这不符合公务员的身份。如有考生作文写到&我妈妈说......&。你的妈妈不是全国妇联主席的话,请不要引用类似近亲属的话。
二、申论语言对比例1:我们需要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让广大的老百姓都能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比如说,开设环境治污专项举报电话,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节能环保的意识。大家要从现在开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油。例2: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节能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必须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使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从小事着手,形成崇尚节约、重视环保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创建活动,各级政府机关要走在前面,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做表率。把教育引导与利益调节、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逐步使自觉节能减排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习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对比例1和例2可以看出,例1考生经过努力是可以自己写出来的;例2则绝非考生现在的水平所能及。例2的语言几乎每一句都可圈可点,不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不可能有这样的高度,写出这样的好文章。例1写的还不错,也知道举例论证,但显得琐碎,尤其是其用语&老百姓&。谁经常用&老百姓&这个词?只能是老百姓自己。公务员在谈到老百姓的时候一般用哪个词?人民群众。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往往一个词就透露出你的身份,公务员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和人民群众明显不同。&&&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总结常识解题技巧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时间步步逼近,这阶段考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答题能力。授课过程中,考生都十二分关注的问题是:老师,常识判断怎么复习,有没有答题技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就内容上来说,常识主要侧重对时事和国情社情的考察,这里就不再赘述。在方法上来说,常识判断也有很多命题思路是可以破解的,考生也是可以用技巧答题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难度较一般省市要高,但是其难度的体现不在于考点超出考生知识范围,其难在于设置很多逻辑障碍,需要你分析题目、找出应对锁的钥匙。钥匙一:求同存异法例1、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个观点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进步的历史。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所以B项正确。这样看来,这个题考查考生对90年代一项民族政策的把握,所以很多考生都觉得考得太难太过了,这道题的正确率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题是有技巧的,A、C、D三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讲发展,只有B项是在讲团结。大家结合一下目前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首先要强调的必须是团结!这是国考的一种出题思路。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直接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几个选项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或有共同的特征就可以将其排除掉,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剩余的选项中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钥匙二:两相矛盾选其一这也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者比较喜欢的出题思路。这类题目会设置迷惑性较强的选项,看上去很难。其实仔细审题后,会发现其中两个选项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意见,这样就可以先把其它两项排除掉,在互相矛盾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例2、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波被用作停车信号时因为红色波长最长。D、家中遇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解析:分析一下,B项在加油站打手机会爆炸,D项煤气泄漏应该打电话,两者情景相似,说法截然不同,相互矛盾。在这个题中,A、C两项就可以直接忽略,不管你知不知道波长最长的是什么,螺母六角形是不是因为最大限度利用材料都不影响你的正确率,答案肯定在B、D之中。另外,需要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的是:一定注意选非的题目,即否定型题干,不正确、不属于、不对、不包括、不可以、非。这在国考里边占的题目越来越多。因为否定型题目不仅可以加大考试难度,更可以减轻出题人负担,所以今年应该也会有很多。钥匙三:反常识思维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秋风送爽,悉尼奥运会在一派欢乐气氛中开幕;B、《诗经》里的&七月流火&,非常形象的描绘了夏天天气的炎热;C、人们经常说的&绿色食品&指以绿色植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D、水晶和沙子虽然外表差别很大,但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解析:本题B选项的设置就是对常识思维的一种否定,很多考生看到&七月流火&这个词,很容易会想到天气炎热。也有一部分比较聪明的考生看到这种解释 的时候会警惕一下,国家公务员考试题会考这么简单吗?&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而D选项水晶和沙子,我们一般会认为不可能一样,这也是常识思维的一种束缚。提醒考生注意,遇到这种看起来比较简单的题目,一定注意是不是反常识思维的运用!请诸位考生联系近三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琢磨这几条解题方法,争取将方法应用到解题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重要问题一一排序
在组成申论试卷的几类题型当中,写作题是最考验考生日常积累,最能够体现考生写作功底也是最难提高分数的一类题。在经过了前期的准备,将要参加考试的阶段,对于申论文章的写作,应该以保持现有的水平稳定发挥为主。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在申论文章写作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排在第一位的是标题,标题是阅卷老师第一眼见到的文章内容。考生在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不能忘记写标题,一般情况下忘记写标题会直接扣掉3分;第二是建议大家标题直接反映主题。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审题出现偏题,在标题中就直接暴露了出来。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通过通读全文,判断材料主题的前提下来验证自己的作文标题和主题是否偏离。申论是给材料命题,不管是哪种题型都是基于材料命制的,写作题也同样,即使作答要求不是很明确,我们可以通过材料主题来判断文章考察的主题是什么。例如2011年国考地市级的写作部分要求如下&&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通观整篇材料,可以发现除了给定资料7,其余几则材料都是围绕着农村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展开的。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来看这部分作答要求,我们文章展开的主题就要围绕农村教育和&失根&危机之间的关系展开,那《重视农村教育,巩固失落的&根&》这类的标题就不难写出来了。文章写作中的第二个问题是结构。在我们掌握的写作部分评分标准来看,&结构清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因此,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文章结构,绝对不能想到哪说到哪,&形散神聚&的散文体例是绝对不适应申论考试写作的。在写作过程中,建议考生首先确定自己准备要写的是以对策分析为主的策论文,还是以原因、意义、影响分析为主的策论文。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经验,找出写作的主题和分论点,简列提纲。注意一定是简列提纲,申论考试时间短任务重,没有时间打草稿,有这个习惯的考生需改变自己的作答习惯,学习简列提纲,节约答题时间。常用的策论文是在第一部分背景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第二部分分2到4个自然段展开论述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三部分总结结尾。政论文的结构式第一部分展示背景,第二部分分2到4个自然段展开论证原因或者意义,第三部分总结结尾。这样固定的结构能够让考生短时间内组织起文章框架,确定行文结构,清晰的展示写作的内容,便于阅卷老师审阅。对于考生担心的格式固定的问题,我们需要说的是在结构固定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在分论点和语言表达上通过自己个性化的发挥更充分的展示个人实力,考生不必纠结格式脉络上趋同的问题。标题或者主题和结构是我们在作答过程中可以短时间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因此,考生要首先抓住这两个方面,保住应该拿到的分值,再从体现内功的表达上显示出自己的能力,格式加自己的表达能力,这就是申论考试中我们文章写作发挥的方向。&&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计划
&在四川内江市第六中高三14班黑板上方有这样一条高考冲刺标语&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滚去学习!&。的揭示出要想出人头地、拉开社会底层距离,通过高考是一条非常可取的选择。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渴望&出人头地&;然而,对于无数渴望&争上游&的社会底层来说,高考是通向成功的敲门砖,那么国家公务员考试这条狭小逼仄的&独木桥&,就是改变命运成就未来的大道。
& & 近10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我们考碗族来说,就必须提前准备,认真复习,增取在今年10月底11月初报名、11月底12初考试的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滚去学习!&也可以作为我们考碗族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后三个月备考的一条冲刺标语。& &&& & 下面我分享国家公务员考试成功备考的近三个月的备考计划供考碗族参考。
& & 2014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申论部分)如下:
& & 第一,系统全面的复习基础,认真学习规范、专业的申论材料,可以选择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参考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先做题,然后再跟答案进行比较,看两者之间的差距。最近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考德上申论最牛&。所以考德上公培举办的全国第三民届申论模考大赛是不错的选择。
& & 第二,做近10年和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总结问题改进错误,提高申论得分。如果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参加牛师培训班,提高备考效率。
& & 第三,坚持按时写作申论文章,同时可以把自己的申论文章进行批改。写作练习是申论备考的核心环节。
& & 第四,坚持定期分析申论热点,有意识的看一些期刊杂志、报纸和新闻。推荐的有《全国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半月谈》、《瞭望》、《新华日报》。
& & 2014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行测部分)如下:
& & 第一,系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把握解题思路,清楚考试题型,了解行测五个部分行测分值分布。& &这部分内容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备考的基础,必须要学得扎实透彻,可选择一套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行测。边阅读教材,边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了解国家公务员考查知识点的完整体系,了解学习的各部分内容及知识系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技巧必须做到对题型能清晰划分,对题目能迅速归类,对解题能了然于胸。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解题思路,对于同类题型自然能够迎刃而解。建议有时间的考生可以参加行测天天练活动,
& & 第二,考点复习,真题检测,查漏补缺,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 & 考生每天花两小时完整做一套或行测全真模拟题。做题的时候最好能严格按照考试要求的时间进行,帮助考生合理分配考试的时间,提高答题效率。在做题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要对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自己擅长的题型以及比较经典的题型进行分析归纳,查漏补缺。有条件的考生可以以加一些行测辅导,切实提高备考效率。&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请访问: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分析评价类题目答题思路
申论考试中有一种题目,就是让考生对材料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这种题是分析题中一种比较常规的题目,但是不少考生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准确地答题思路,导致在考试中得分不高,下面笔者结合对这种题目的研究将这类题的答题思路分析如下。首先,我们先来直观地体会一下这种题型:比如:2009年吉林(甲级)第2题:给定资料1中,有人认为&撤点并校&是一个&馊主意&,是&形象工程&。此项改革也被教育部&叫停&。请你对此事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09年国家第三题(一):&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对于这种题,我们在回答的时候要坚持辩证的观点,也就是既要找到材料中该现象或观点的合理之处,又要找到它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全面的分析。具体的分析模式如下:对于该现象或观点应该辩证的看,既有合理性的一面,又有不合理性的一面。其合理性表现在&&;其不合理性表现在&&,因此,我们应当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对于&&,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不能一概而论。那么,我们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找到这样做或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但是有的时候,这种题目又会有所变化,需要我们在审题中尤其注意,确定具体的要求。比如日的多省联考申论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这需要考生在答题之前首先读明白题目,明确需要我们做什么,找哪些信息,这样才会有的放矢。原题如下:二、&给定资料7&提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这一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20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这道题乍看起来不是非常明确是一道什么题,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发现是一道分析评价题,而我们按照分析评价题来做的话又会产生问题,因为既要找到其合理性又找其不合理性,就和题目要求有明显的出入。实际上这道分析评价观点类的题目只需要我们找到这种观点得出的合理因素就可以了,不需要找它的不合理因素。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寻找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把它们整合出来就可以了。具体答案如下:1.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符合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是煤炭产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意义;(煤炭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和实现产业集中高效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2.煤炭产业整合有利于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资金、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3.煤炭产业整合重组后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了产量。全省煤炭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2)增加了效益。煤炭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稳步提高;(3)减少了事故。2009年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4.煤炭产业整合重组提高了煤炭业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之,我们在以后的申论考生中,会经常遇到这种题目,我们在考试中需要首先明确这类题目的具体答题思路,再确定完相关题目类型之后,然后按照正确的答题思路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最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最后的答案。这道题乍看起来不是非常明确是一道什么题,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发现是一道分析评价题,而我们按照分析评价题来做的话又会产生问题,因为既要找到其合理性又找其不合理性,就和题目要求有明显的出入。实际上这道分析评价观点类的题目只需要我们找到这种观点得出的合理因素就可以了,不需要找它的不合理因素。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寻找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把它们整合出来就可以了。具体答案如下:1.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符合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是煤炭产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意义;(煤炭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和实现产业集中高效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2.煤炭产业整合有利于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资金、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3.煤炭产业整合重组后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了产量。全省煤炭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2)增加了效益。煤炭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稳步提高;(3)减少了事故。2009年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4.煤炭产业整合重组提高了煤炭业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之,我们在以后的申论考生中,会经常遇到这种题目,我们在考试中需要首先明确这类题目的具体答题思路,再确定完相关题目类型之后,然后按照正确的答题思路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最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最后的答案。&&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填空技巧:从易突破
逻辑填空很多情况需要填多个空,各个选项迷惑性很大,意思相近,不容易选择。为了节约时间,考德上公培建议各位考生可以采用从易突破法。例1、疯狂扩散的蓝藻起初并没有使人们感到_______ 。 往年正常情况下,它顶多影响太湖的一些景观,不会带来什么骚乱。雨季一来,这些小生物会被大量的雨水冲刷稀释,人们会渐渐_______ 它,直到第二年的来临。还有一些农民把它们捞起来当肥料,_______ 地称之为&海油&。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焦虑 淡忘 亲切 B. 担忧 漠视 形象C. 异样 适应 生动 D. 奇怪 习惯 幽默该题有三个空,逻辑非常明显,但是迷惑性很大,似乎四个选项都可以填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分析选项,看看是否有一个空非常容易找到答案。通过看选项,题目中说的蓝藻应该是不好的东西,现在人们称之为海油,这是一种非常亲切的说法,说以我们很容易选择A选项。我们再将答案放回题内,进行核对。没有错误,答案选A。例2、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不少人已习惯于浅阅读,这虽在所难免,其_______也是明显的。浅阅读虽能够收获一些印象式的谈资,但_______之中透露出的是浮躁心气,很难_______为提升阅读者主体素质的扎实&文化准备&。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影响 浅尝辄止 汲取B. 代价 走马观花 转换C. 局限 言谈举止 锤炼D. 弊端 浮光掠影 沉淀本题有三个空,读完文段我们可以知道文段大体意思,但是乍看选项区别不大,似乎四个选项都可以填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找突破口。文段提到文化准备,既然是准备,就需要积累,对比选项,只有D项的沉淀比较合适,为了保证答案没有错误,我们再将答案放回题内,进行核对。没有错误,答案选D.例3、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_______ ,能够在注重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更_______ ,在某一细节的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 _______ ,使每个员工都不敢马虎,无法 _______ 。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A.明察秋毫,周密,威慑力,搪塞B.明辨是非,周详,使命感,推脱C.抓大放小,透彻,好习惯,塞责D.高瞻远瞩,入微,内聚力,敷衍该题四个空,如果一个一个的看过去太耽误时间了,所以看看有没有非常明显的答案。题目中出现更细致、所以我们断定后面的空格和细致内容相同,看选项,只有明察秋毫和细致有关系,得出答案A。小总:如果逻辑填空题的选项有三个或者三个的词语,而且有的时候每个选项区分不大,那么我们去找最容易突破的选项入手,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效率,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细心观察。&&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分析评价类题目答题思路
申论考试中有一种题目,就是让考生对材料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这种题是分析题中一种比较常规的题目,但是不少考生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准确地答题思路,导致在考试中得分不高,下面笔者结合对这种题目的研究将这类题的答题思路分析如下。首先,我们先来直观地体会一下这种题型:比如:2009年吉林(甲级)第2题:给定资料1中,有人认为&撤点并校&是一个&馊主意&,是&形象工程&。此项改革也被教育部&叫停&。请你对此事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09年国家第三题(一):&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对于这种题,我们在回答的时候要坚持辩证的观点,也就是既要找到材料中该现象或观点的合理之处,又要找到它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全面的分析。具体的分析模式如下:对于该现象或观点应该辩证的看,既有合理性的一面,又有不合理性的一面。其合理性表现在&&;其不合理性表现在&&,因此,我们应当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对于&&,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不能一概而论。那么,我们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找到这样做或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但是有的时候,这种题目又会有所变化,需要我们在审题中尤其注意,确定具体的要求。比如日的多省联考申论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这需要考生在答题之前首先读明白题目,明确需要我们做什么,找哪些信息,这样才会有的放矢。原题如下:二、&给定资料7&提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这一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20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300字以内。这道题乍看起来不是非常明确是一道什么题,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发现是一道分析评价题,而我们按照分析评价题来做的话又会产生问题,因为既要找到其合理性又找其不合理性,就和题目要求有明显的出入。实际上这道分析评价观点类的题目只需要我们找到这种观点得出的合理因素就可以了,不需要找它的不合理因素。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寻找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把它们整合出来就可以了。具体答案如下:1.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符合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是煤炭产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意义;(煤炭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和实现产业集中高效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2.煤炭产业整合有利于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资金、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3.煤炭产业整合重组后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了产量。全省煤炭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2)增加了效益。煤炭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稳步提高;(3)减少了事故。2009年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4.煤炭产业整合重组提高了煤炭业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之,我们在以后的申论考生中,会经常遇到这种题目,我们在考试中需要首先明确这类题目的具体答题思路,再确定完相关题目类型之后,然后按照正确的答题思路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最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最后的答案。这道题乍看起来不是非常明确是一道什么题,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发现是一道分析评价题,而我们按照分析评价题来做的话又会产生问题,因为既要找到其合理性又找其不合理性,就和题目要求有明显的出入。实际上这道分析评价观点类的题目只需要我们找到这种观点得出的合理因素就可以了,不需要找它的不合理因素。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寻找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把它们整合出来就可以了。具体答案如下:1.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符合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是煤炭产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意义;(煤炭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和实现产业集中高效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2.煤炭产业整合有利于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资金、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3.煤炭产业整合重组后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了产量。全省煤炭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2)增加了效益。煤炭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稳步提高;(3)减少了事故。2009年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4.煤炭产业整合重组提高了煤炭业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之,我们在以后的申论考生中,会经常遇到这种题目,我们在考试中需要首先明确这类题目的具体答题思路,再确定完相关题目类型之后,然后按照正确的答题思路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最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最后的答案。&&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热点如何关注
众所周知,申论考试考的就是当前热点,且它的考察目标涵盖范围非常广阔,内容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政治等的重要事件和政策。这些考察目标和内容最后在试卷中的反映就是涵盖热点的给定资料。同学们往往发愁的是社会热点何止千万,难道都得一一了解吗?考德上公培提醒广大考生。热点是千变万化,但准备申论并不见得要了解所有社会热点。其实申论热点不完全是社会热点,更多的体现在时政热点上。就是时政方针所关注的社会热点。比如,黄金周休假问题是社会热点,但不是申论热点;炒股现象是社会热点,但不是申论热点。所以广大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抓住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来列举一些申论考察的热点有哪些?比如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和文化问题这三个方面。社会问题诸如就业、保障、分配、教育等,生态问题主要有雾霾现象、新能源等,文化问题主要在于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等。这些都是各大新闻反复报道的时政热点,也是广大考生需要关注的重点。知道关注什么类型热点后,接着说一下河北的考情。河北省历年的四季联考是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关于热点它的地方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取材自省内。不像国考、联考和其它地方省考,热点取材自全国范围内。不过河北省考察热点虽然取材自省内,但趋势是和国家保持一致的,也就是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热点在河北的具体反映。所以,考生在备考时还是要省内、全国同时关注基础之上,更加关注省内。第二是取材切入点多是河北省政府在某些方面成绩单展示,即多是正面材料。第三,河北省考对热点的考察时效性特别强。所以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河北的考生不要因为时间临近了就放弃对近期热点的关注。那么热点到底应该怎么关注那?首先,要多关注热点中的深度报道、政府文件和领导讲话稿。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因为这些材料可以给考生提供一种参考和启示:政府要解决一个问题,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要注意,只看政府文件是不够的,还要找一些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因为政府文件只告诉你怎么做,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稿则会进行论证。其次,广大考生可以到人民网和新华网等政府官方网站看一些时政热点。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获得对社会热点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记住一些好的词语、句子,在申论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法,并且摆正心态,不要过于悲观和浮躁。其实申论提高的速度是很快的,并且明显大于行侧。对于时政要有充分的了解。这一点最不费力,但却要用心和坚持。相信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能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和状态,在最后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特点分析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对2007年&&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的考试题材、题型进行全面分析与统计,供考生参考:
2007年-2013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题材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建设是这一阶段国考题材选择的最大热门,7年内总共出现了4次,尤其是2011年以前,几乎都是围绕经济问题展开命题的。宏观经济领域更是命题者的偏好所在,如水电开发、耕地保护、产业升级、粮食保护等。而2011年之后,社会和文化问题频繁出现,特别是文化领域,成为近年来申论考查的重点。如文化保护、基层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等。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统计表&
年份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
2007概括题分析题1、概括+分析题(市级)1、分析+对策题(省级)文章论述题&&
2、概括题对策题
(市级)(省级)
2008概括题分析题1、分析题文章论述题分析+对策题(省级)文章论述题(省级)
(市级)(市级)
2、应用文题&
2009概括题1、分析题(市级)1、分析题文章论述题&&&&
2、分析题2、分析+对策题(省级)
2010省级以上1、概括题分析题应用文题文章论述题&&&&
市(地)以下1、概括题对策题应用文题文章论述题&&&&
2011省级以上1、概括题分析题应用文题文章论述题&&
市(地)以下1、概括题应用文题分析+对策题文章论述题&&
2012省级以上1、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文章论述题&&
2、应用文题
市(地)以下1、概括题应用文题概括+对策文章论述题&&
2013省级以上分析题概括题应用文题应用文题文章论述题&
市(地)以下概括题概括题分析题应用文题文章论述题&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自2007年开始采用四题模式并延续至2012年,其中,前三题属于字数要求比较少、分值比较低的题目,第四题为文章论述题。2013年考试题量改为五道题,把原有的一道大题中的两个小题,拆分成两道大题的形式出现,在整体分数分布上有所调整,作文分值降为35分。&&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整除妙用”真题盘
随着公务员考试不断的发展,命题趋势越来越创新,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行测这一科目而言,特别是对于数量关系这部分题目,已经不再像公务员考试刚刚起步那几年一样,可以用&秒杀&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样的题目已经越来越少并基本消失殆尽了,只是偶尔会出现一两道类似的题,通过总结历年的一些经典真题来看,还是有一定量的题目是可以采取一些比较巧妙的技巧来解题的,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做题时间并且能够保证正确率。所以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总结和筛选了这样的一部分题目来和各位考生分享,让各位考生建立对数量关系的信心和思维方式,真正的去适应这样越来越&大众化&但是难度却越来越大的行测考试。经典例题举例:题一、某出租车到机场接乘客,如果3个人坐一张车,则需另一辆大巴车送走余下50人,如果4个人坐一张车,正好多出3辆车,请问车队有多少辆出租车?A.50 B.55 C.60 D.62解析:方法一:代入排除法,带入A、B、C、D四个选项,由&如果4个人坐一张车,正好多出3辆车&可知总人数能被4整除,总人数为,意味着能被4整除,排除了B、C,答案锁定在了A、D,带入A选项50,总人数为,4个人坐一张车,则200/4=50,不符合多出3辆车的条件,故排除A,答案选D。方法二:方程法,设车队有x辆出租车,则,解得:x=62。题二、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A.5:4:3 B.4:3:2 C.4:2:1 D.3:2:1解析:方法一,整除特性,由题目条件3乙+6丙=4甲可得3(乙+2丙)=4甲,说明甲型车的产量一定是3的倍数,三种车型的比值中甲车型的份数应该为3的倍数,只有D。方法二,代入排除,由题可得3乙+6丙=4甲,甲+2乙=7丙,把选项带入两个式子验证,只有D能满足两个式子,选择D。题三、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A.48 B.60C.72 D.96解析:整除特性的运用。根据甲受理的刑事案件是17%可知甲受理的总案件必须是整100的倍数,否则会导致总案件乘以17%是小数,这不可能。所以甲受理的总案件为100,乙受理的总案件为60,则其受理的非刑事案件为60*80%=48,选择A。题四、某公司三名销售人员2011年的销售业绩如下: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甲和乙的销售额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已知乙的销售额是56万元,问甲的销售额是:A.144万元 B.140万元 C.112万元 D.98万元解析:方法一:整除法可以较快解决此题。据题甲:(乙+丙)=1.5:1=3:2得甲的销售额一定能被3整除,选项只有A。方法二:用比列法求解。据题甲:(乙+丙)=1.5:1=3:2,(甲+乙):丙=5:1,以总体为不变量,前一个比例中甲、乙、丙之和为5份,后一个比例中甲、乙、丙之和为6份,所以设总体为30份,可得甲为18份,丙为5份,甲+乙为25份,则乙为7份,7份对应56万得每份8万,所以甲=18*8=144万。答案为A。题五、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问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 )A.12 B.9 C.15 D.18解析:整除问题,根据题意,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排名第九的员工工号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因为工号都是连续的自然数,所以第三的工号与第九的工号数字差6,即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应被9除余3,各位数字之和除9的余数与本身除9的余数相同,答案选A。我们认为,纵观最近两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目,虽然难度都比较大,解题过程也比较麻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解题,但是这些题目当中也零星出现了一些可以用较简单的技巧&&整除来解答的题目,这些题目有直接运用整除来解决的,也有和其他方法(比如代入排除、方程法、数论知识等)结合起来运用的题目,对于行测数量关系题目,因为是客观题,我们的目标就是得到选项,结果具体是多少不是一定要算出来的,大部分题目不需要算出结果,只需要运用结果具备的整除特性判断出选项,这其实是一种思维能力和对数量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现在的考试对各位考生的要求,所以这样的题目大家要能够把握好。&&&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两大核心技巧
在公务员行测科目中,言语理解通常被视为拿分强势题型,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认为,掌握技巧,可以让拿分更快更容易,在此将两种核心方法介绍给各位考生。两大核心解题方法:逻辑填空&&对应分析法,片段阅读&&关键信息识别法。技巧一对应分析法对应分析法包括正对应分析法和逆对应分析法。正对应:包括概括关系、解释关系、顺承关系三种表现形式;逆对应:包括反义关系和背离关系两种表现形式。【例题1】知识,不是静止的,知识人总是与他的时代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看似 的书斋生活的背后,精神世界的丰富图景却使任何&一言以蔽之&的企图成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淡 空谈 B.普通   泡影C.雷同 徒劳 D.相同   可能【解析】本题答案选C。分析句意可知,第一空与&一言以蔽之&是正对应关系。&一言以蔽之&指用一句话来概括,与&丰富&相反,强调了相同和一致性,故排除A、B。既然&丰富&,就不可能&一言以蔽之&,故第二空排除&可能&,答案为C。技巧二关键信息识别法&关键&信息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暗示信息。关键词:包括高频词(用来确定文段论述主题、重点)、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用来确定文段落脚点)、提示文段重点或结构的词(用来指示重点、区分层次)。关键句:包括首句(总分结构)、尾句(分总结构)、承启句。关键暗示信息: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等)、标点符号(引号、冒号、问号、破折号)和数字信息等。【例题2】(湖南行测真题)对一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数字的大小,任何数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评议及对该工作科学意义的具体分析和历史检验。然而,不好的评价指标有可能误导评审人员,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好的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使相应的评审更加客观和公正。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对科学工作的评价( )。A.应该是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统一B.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C.不应以数字结论作为主要参考依据D.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实现公正【解析】本题答案选B。文段首先指出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数字的大小,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战:主旨概括轻轻松
分析近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联考真题不难看出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核心题目主旨概括概括题题量有所下降,但是在解题技巧上标题填入题和意图判断题都和主旨概括题有所重合,并且细节理解题也出现了主旨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出题人正在以其他的形式加强对主旨概括题的考查,毫无疑问主旨概括题仍然是片段阅读的重中之重。许多考生在掌握了主旨概括题的两大解题技巧关联词和行文脉络之后在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伴随而来也面临两个问题:如何把握关联词和行文脉络的适用顺序,关联词和关联词之间的适用顺序,简单说起来就是技巧掌握清楚了,对技巧运用的顺序却产生了混乱。对此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总结以往真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核心语意置后原则和先微观后宏观原则!这两大法宝帮助考生在掌握技巧之更能游刃有余的灵活运用两大技巧,玩转主旨概括题。首先介绍核心语意置后原则。这个原则来自于中文的表达习惯,中国人说话是比较婉转和隐晦的,在表达某种意见的时候,一般不会直抒胸臆,有时先对事情的背景进行一定分析,或者援引别人的看法增强说服力,或者采用设问等表达形式引起注意力,之后才引出自己的真正的观点或者对策,当然在引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之时会利用一些关联词语加以引导。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解言语题的时候也应当加以利用,在略读中有意识的关注文段靠后关联词引导的句子,一般情况下这也恰好是文段作者表达的重点所在。下面以真题为例子:例:有一种看法,认为结构游戏只不过是幼儿拼拼凑凑、搬搬运运而已,无须教师过多的参与。其实,结构游戏如能进行得好,它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搭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手、脑、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但要使结构游戏发挥出如此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参与,更要不失时机地示范、指导、点拨,否则,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结构游戏B.幼儿教师与幼儿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关系C.合格的幼儿教师应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D.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有赖于结构游戏解析:C。快速浏览中我们发现,文段中有多组关联词,一开始&有一种看法&明显是一句援引,点出以往对结构游戏不够重视,其实表示转折语意开始变化意味着后面文段的意思与前面相反,在通过一组递进关联词点出结构游戏很重要。而最后通过一个但引导的转折关联词点出既然结构游戏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发挥结构游戏的作用。通过分析发现文段的重点确实在最后一个转折关联词之上。那么如果直接运用核心语意置后原则,我们可以直接定位最后一个关联词,明显发现这是一个对策项,进行同义替换和精简压缩可以更快的选择出答案C。解决了关联词与关联词之间的使用顺序之后,再来谈谈两大解题技巧行文脉络和关联词之间的适用问题。行文脉络和关联词作为主旨概括题的两大解题技巧在地位上是同等重要的,好比金庸先生笔下的《倚天屠龙记》中的倚天剑和屠龙刀,双剑合并才能将威力发挥至最大。但是在适用顺序上两者还是有相应的规则。先微观后宏观原则是解决两者适用顺序的绝佳原则。这一原则不仅符合我们日常中从局部到整体的逻辑思维顺序,而且便于操作,因为微观方面的关联词都有固定的引导词,在阅读文段的时候相比需要细细分析全文才能把握文段结构的行文脉络,关联词不仅便于识别,而且关系明确,因此解答主旨题时我们应优先考虑关联词,在找不到关联词,或者判断关联词发生混乱时再选用行文脉络,这样能大大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首先是微观方面的关联词。拿到一道主旨概括题,我们可以很快找到一组关联词,之后我们可以判定属于关联词中的哪一类型,比如判定是转折关系,那么我们又可以直接使用转折关联词的解题技巧-----转折之后是重点,这样就能快速把握住文段的重点找到主旨句。其次是宏观方面的行文脉络。当文段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或者运用运用关联词会发生混淆时,我们再选用宏观方面的关联词:分析文段的层次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而且行文脉络的重点也很明显,除了分分结构没有明显的主旨句外,我们只要把握住总分总,分总,总分,分总分中的总的部分也可以很快找文段的重点。下面以真题为例子: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B.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解析:C。本题如果用微观方面的关联词很容易导致选择B,根据尾句中&务必&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必要条件中条件的引导词,后面跟着的文段的重点,但是在务必后面却有两句话,这个时候就很难判断是到底哪句是文段的主旨,如果选择产业机构为主体那么答案选择B,如果选择服务业为文段重点那么选择C。在关联词不好适用的情况下我们用行文脉络来做题。文段首句点出来一个问题,我国劳动就业率增长过低,第二句话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点出目前已经利用服务业来吸纳就业,但是贡献率还是太低,可以看出这个是一个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要解决问题的总分总式结构,那么后面肯定要针对这些情况来解决问题,重点一样定位在务必后面,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全文谈论的话题都是劳动就业率和服务业,因此最后的对策也应当于此有关,因此答案选择C。&&&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要熟读的基本政治理论
政治知识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务员考试的重头戏,侧重于对时事政治以及政治理论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政治部分的过程中,不仅要密切关注时事政治,更要结合辅导教材来学习掌握政治理论,融会贯通。政治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考德上公培认为,理解掌握政治理论知识,不仅有利于常识知识的提高,更有益于申论写作素材的积累。
一、马克思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可以表述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叫抽象劳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货币使商品循环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经历两个阶段或两次形态变化: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W&G(W指商品、G指货币),即卖;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G&W,即买。货币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首创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阐明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精辟地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深刻阐述了这个宗旨对于军队建设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深刻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3.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前提型题的解题关键
前提型题目,又称前提假设型题目,是行测考试中的必考知点,对于2013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考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认为,在行测试卷中,前提型题目的题干给出某一论据和结论,但由该论据不足以推出结论,还需要补充一个新的论据,在两者共同的作用下,才能保证论证的正确。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上述推论最可能基于下列哪项假设?下列哪项是以上论述所需要的前提?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假设必须为真的一项是:解题关键:
一、建立联系题干特点: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解题方法:是在论据和论点之间&搭桥&,建立联系。例1: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手不仅令人心理痛苦,还可能造成身体疼痛。美国研究人员征募40名志愿者,他们在过去半年中被迫与配偶分手,至今依然相当介意遭人拒绝。研究人员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志愿者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他们对分手等社会拒绝产生反应的大脑部位与对躯体疼痛反应的部位重合,因此分手这类社会拒绝行为会引起他们躯体疼痛。得到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是什么?( )A. 个体对于疼痛的感受与社会应激事件有密切关系B. 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是目前进行大脑定位的常用方法C. 个体情绪等心理过程的改变能影响其生理反应D. 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解析:D 题干由实验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即题干论证为:论据对分手等社会拒绝产生反应的大脑部位与对身体疼痛反应的部位重合。题干由对&分手&及&身体疼痛&产生反应的大脑部位重合,得出前者会引起后者。依据和论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需要建立联系。论点分手这类社会拒绝行为会引起他们的躯体疼痛。D项是必须的假设,否则,如果&生理与心理反应不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那么仅仅由题干二者重合便不能得出结论。因此答案为D。技巧点拨:由于前提型的正确选项必须是论证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该前提不存在,则论证不成立,所以均可将选项反向代入题干进行验证,若论点不成立则该选项即为前提。
二、排除他因题干特点:题干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无明显的跳跃。解题方法:说明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论点的成立。例2: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河南省选调生考试小女孩喜欢洋娃娃,小男孩更爱玩具汽车,这是天生本能反应还是后天环境影响下的选择?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了3至8个月大的婴儿对玩具的喜好,发现女婴盯着粉色洋娃娃看的时间明显长于玩具卡车,而男婴关注蓝色卡车的时间更多。因此,研究者认为婴儿对玩具的不同偏好或许是由性别基因决定的。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是什么?( )??A. 婴儿对新鲜事物关注的时间较长?B. 婴儿对玩具的喜好不受玩具颜色的影响?C. 玩具卡车和洋娃娃摆放位置的不同会对婴儿的注意力产生影响?D. 大多数婴儿更容易注意到和自己衣服色调相同或相近的玩具解析:B 题干由实验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即题干论证为:论据研究人员观察了3至8个月大的婴儿对玩具的喜好,发现女婴盯着粉色洋娃娃看的时间明显长于玩具卡车,而男婴关注蓝色卡车的时间更多。要想得到是&性别影响婴儿对玩具的偏好&,必须要排除掉已知条件中的&粉色与蓝色&这些颜色的影响。依据和论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跳跃,需要排除他因。论点研究者认为婴儿对玩具的不同偏好或许是由性别基因决定的。技巧点拨:前提型的正确选项必须是论证的必要条件,如果前提中有多余的条件,就必须将多余的条件排除,以保证引起该结论的唯一也就是必要的前提只有一个。&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面试培训:
9月时事评论申论热点汇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直言判断及对当关系型
直言判断及对当关系是最基本的一个逻辑知识点(这里,我们把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也归入其中)。这类试题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近几年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的次数有减少的趋势。解这类题型,要注意的是解题时千万不能以个人经验或专业知识为依据,关键是一定要从题干给出的内容出发,从中抽象出同属于对当关系的逻辑形式,根据对当关系来分析判断。下面对历届试卷中属于此类的考题进行举例分析。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在下述三个断定中:I. 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II. 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III.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不能确定真假的是:A.只有I和II。B.I、II和III。C.只有I和III。D.只有II。E.只有I。[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选项I的意思是这个单位所有的育龄职工都违纪超生了。这跟题干不矛盾,有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假的,不能确定真假。选项II的意思是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这跟题干也不矛盾,不能确定真假。选项III的意思是这个单位没有一个育龄职工违纪超生,这与题干矛盾,肯定为假。你可以随时愚弄某些人。假若以上属实,以下哪些判断必然为真?Ⅰ. 张三和李四随时都可能被你愚弄。Ⅱ. 你随时都想愚弄人。Ⅲ. 你随时都可能愚弄人。Ⅳ. 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人。Ⅴ. 你每时每刻都在愚弄人。A. 只有Ⅲ。B. 只有Ⅱ。C. 只有Ⅰ和Ⅲ。D. 只有Ⅱ、Ⅲ和Ⅳ。E. 只有Ⅰ、Ⅲ和Ⅴ。[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我们先解释Ⅲ为真。题干说&你可以随时愚弄某些人&是指&你经常具有愚弄某些人&的&能力&,其中&某些人&是一个确定的集合,比如张明、李芳、王鹏。Ⅲ说的是&你随时都可能愚弄人&,意思是&你愚弄人&的行为&随时&都可能发生。Ⅲ并没有关心被愚弄的人是谁,只要有一个人就行,是上述确定集合的人当然可以。因此,由题干(具有能力)可以推出Ⅲ(行为可能发生)。其次,我们说明除Ⅲ以外,其他不是必然的结论。关于Ⅰ,请注意张三和李四可能不属于&你&要以愚弄的人的集合。Ⅱ说的是&随时&在&想&愚弄人,与题干意思不合,因为题干只是说&可以&随时愚弄人,但并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在愚弄人,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在&想&愚弄人。Ⅵ说&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人&,划定了一部分时间,与题干说的&随时&不符。Ⅴ断言&你每时每刻都在愚弄人&,强调了愚弄人的行为总在发生,与题干所指的&能力总存在&是不一样的。&&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招聘网&&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
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最爱讨论的题目
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已于9月21日结束,考试后广大考试最爱探讨的题目由考徳上公培牛师团整理发布:
一、最自豪题目【真题】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关于神舟十号,下列说法正确的足:A. 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B.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C. 第一次将我国女航天员载人太空D. 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解读】时事政治考察神舟十号毫不意外,这是我国今年时事政治部分的热点话题,选项的干扰设置方式主要与神舟九号混淆为主,如第一位女航天员是神舟九号的刘洋,并非神舟十号。此题答案为B。【解析】B。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本题考查时事政治常识。北京时间6月11日17对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是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根据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两次交会对接。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二、最文艺题目【真题】关于古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山流永&的故事与该乐器有关B. 古琴通常以桐木为琴材C.&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古琴D.&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说的是古琴【解读】此题考查对古琴的相关知识,一般人做对比较比较难,倒是对于古代文学大家的基本情况若比较了解,应该知道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律。据说阮咸改造了从龟玆传入的琵琶,后世亦称为阮咸,简称阮。【解析】C。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古琴本题考查历史常识。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律。据说阮咸改造了从龟玆传入的琵琶,后世亦称为阮咸,简称阮。中书监荀勖常与阮咸讨论音律,自叹弗如,由此嫉恨在心,迁阮咸为始平太守,故后人称之为阮始平。阮咸后以寿终,有二子阮瞻、阮孚。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三、最生活题目【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灭火时,冷水和热水的灭火效果相同B.刹车失灵的情况下,如选择跳车,则向后跳相对比较安全C.露水多出现在阴天、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D.白炽灯的灯丝断了,重新搭上后,会比原来亮【解读】此题主要考察是否有生活常识,看美国电影大片应该知道有印象,演员总是往前跑着跳车,原因是车子具有惯性,往前跑能减少伤害。而D项,有此常识的人应该较少,但考察的是初中物理基本常识,灯泡亮不亮主要取决于功率,而功率与电阻成反比,P=U2/R;而电阻与长度呈反比,重新搭上后,电线会变短,因此电阻变小,功率变大。D【解析】D。白炽灯的灯丝断了,重新搭上后,会比原来亮。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接上以后,灯丝就比原来短了,然后电阻与长度正比,所以电阻小了。功率P=U^2/R, 电压没变,电阻变小,所以功率变大,亮度也就更亮了,但灯丝更容易烧断了。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招聘网&&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面试备考: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共变论证与期值论证
秋高气爽的时节,各位考生正在紧张的准备着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工作,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的历年的考试大纲,考德上公培公考研究中心专家为广大考生提供了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解题技巧:两种特殊论证模式的削弱。
1.削弱型题目概述根据考德上公培公考研究中心专家的分析,在近三年的逻辑考题中,可能性推理部分的试题有20道之多,在逻辑部分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我们在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部分的习题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哪项最能反驳作者的观点&,&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作者的结论&,类似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就称之为削弱型的题目。削弱型的题目在可能性部分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并且近年来削弱型的题目越发灵活多变,针对一些颇具灵活性的考题,我们需要掌握其中的关键点和一些方法技巧,之后便可以轻松的得到相应的分数。
2.共变论证的削弱与习题解析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从婴儿到成人,人的年龄越大,他的身高越高,因此年龄变化是身高变化的原因;做的题越多,考试成绩就越好,因此做的题量大是考试考得好的原因。像这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个事物同时发生变化,我们把一个事物的变化当做另一个变化的原因,像这种论证模式我们就称其为共变论证。那么我们如何对共变论证进行削弱呢?我们都知道,在18岁之前,人的身高确实随年龄而增高,但一般到了成人之后就不再生长了;多做题确实可以提高我们的成绩,但是一味的题海战术对我们的考试也是没有益处的。因此我们遇到这种共变论证的模式,相对贴切的削弱方法就是指出该事物成立是具有一定的范围的,超出了该范围此事物就不一定成立。
【例题】在中国的一项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表明,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通常幸福感较低,而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的群体通常幸福感较高,由此可知,钱越多就越幸福。以上哪项最能反驳上述说法?A.日本人的收入比中国人要高很多,但是他们普遍没有中国人幸福B.有很多月收入过万元的人都感觉不如低收入的人幸福C.很多生意人也面临着很大的失败压力D.很多百万富豪选择了自杀
【答案】:B
【解析】:本题为共变论证的削弱型题目,题干的最后一句说明要反驳&钱越多就越幸福&的说法,题目中的两个事物分别为金钱和幸福感。根据我们之前对于共变论证的削弱模式,只需要指出该论断存在着一定的范围即可,题目中B选项说明当钱的数量超过了一定范围,人们的幸福感反而变弱。符合我们的削弱模式。3.期值论证削弱习题解析有这样的一种题目,在办事情之前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国家政策,自我预期,学习计划等。我们希望做完这件事之后能够取得某种效果,但是当事情做完之后我们却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在题目中遇到了类似这种的论证模式,我们要想到这种模式就是期值论证。遇到期值论证时,可以指出如果没有这个计划/目标/政策,我们的结果会更差。
【例题】某国人口总量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预计到2100年,该国的人口总数将只有现在的一半,为此该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到目前为止,该国的妇女平均只生育1.3个孩子,远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2.07个)。因此有人认为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A.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政策是一项长期国策,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B.如果该国政府没有出台这些鼓励生育政策,该国的儿童人口总数要比现在低很多C.如果该国政府出台了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的政策,就可以提高人口总量D.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呈缓慢上升趋势
【答案】:B
【解析】:典型的期值论证的削弱型题目,文中要反驳的是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的观点,那么我们只需要指出没有这些政策,我们的现有状况会更差即可,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考德上公培公考研究中心专家建议考生要多做多练这类题型,逻辑思维的养成不仅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招聘网&&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复言命题考点透析
近些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逻辑判断部分中,大家不难看到一些与复言命题相关的题目,而且事实上,纵观近三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复言命题部分内容的考察成为了必考题型。对于这种题型来说,它的规律性出现可以说是我们考生们的福音,因为,这部分的内容是我们判断推理中为数不多的一类选项迷惑性不大的题型,也就是说与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题型很相似,通过题干条件可以确定唯一答案。同时,这部分的内容也是与考生们的基础知识或者说之前的积累关系不大的一种题型。坦言之,这部分是考生们能够把握和经过复习有效得分的部分。请观察下面几道题目的特点: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110题】某公司行政部人员手机使用情况如下:①小王拨打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②小李曾经拨打过小赵的电话,但是小赵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③不曾接听来自行政部其他人电话的人也就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由此可以推出:A.小赵不曾接听过来自小李的电话B.小李曾经接听过来自小王的电话C.行政部曾有人拨打过小王的电话D.小王接听过来自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
【答案】C由条件③可知其逆否命题为拨打别人的电话&曾接听来自行政部的电话;小王拨打过电话&小王曾接听行政部的电话,即行政部有人给小王打电话;A、B项描述的情况不确定;D项绝对化;故正确答案为C。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112题】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A. 小钱教德语 B. 小孙不教俄语C. 小赵不教法语 D. 小周教英语
【答案】D。解析:题干中(1)和(3)均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有效推理规则为&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2)和(4)均为相容选言命题,其有效推理规则为&否定其中一个选言肢则能肯定剩下的那个选言肢&。根据上面的推理规则,采用逆推法进行推理。要得到&小李教德语&,根据条件(2),必须保证&小钱不教德语&;要得到&小钱不教德语&,根据条件(1),必须保证&小孙教俄语&;要得到&小孙教俄语&,根据条件(3),必须保证&小赵教法语&;要得到&小赵教法语&,根据条件(4),必须保证&小周教英语&。因此答案选D。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118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之中。一个人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别人;任何人也只信赖充分了解他的人,包括他自己。试想,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了解你,他如何值得你信赖呢?由此可以推出:A.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别人B.不了解自己,就不会被任何人信赖C.他充分了解你,所以他值得你信赖D.充分了解自己,就可以获得许多人的信赖
【答案】B。解析: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由&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可知了解自己是了解别人的必要条件,而由&任何人也只信赖充分了解他的人&可知了解他人是被人信赖的必要条件,则题干中的逻辑关系可概括为:被人信赖&了解别人&了解自己。题干没有提到信赖自己,因此A项不能推出;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则可推出B项;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C项和D项不能推出。
【考点点拨】此题的难点在于题干没有明确的联结词,需要根据句意来辨别条件间的关系。观察上面的几道题目,不难发现几道题都涉及到了复言命题中假言命题推理规则部分的考点,也就是我们常用到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招聘网&&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数学复习的三重境界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一直以来是广大考生的复习难点,很多考生对待数学或者不想做,或者做不出来。而随着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考试成绩微分时代的到来,数学成了我们必须跨过的一道坎。很多考生在数学的复习中做了很多题,也听了很多课,但考试时依旧不理想,如何有效的复习数学,本文将给出答案。
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广大考生了解核心题型的特点,熟记基本公式及基本解题思路,一心一意夯实基础。目标是第一时间能判断出题型及相关的概念公式。例1.A、B两山村之间的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相距60千米。邮递员骑车从A村到B村,用了3.5小时;再沿原路返回,用了4.5小时。已知上坡时邮递员车速是12千米/小时,则下坡时邮递员的车速是( )?A.10千米/小时 B.12千米/小时C.14千米/小时 D.20千米/小时解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寻找等量关系。假设A-&B上坡路程为x,下坡路程为60-x;则B-&A上坡路程为60-x,下坡路程为x。根据行程基本公式列方程:x/12+(60-x)/v=3.5;(60-x)/12+x/v=4.5。解得v=20。所以本题答案选D。&
境界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掌握了基本题型特征及公式后,接下来的复习我们需要根据题干的特征,尤其是选项的设置判断是否有更好更巧的解题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基本思想,突破思维的限制。例1.A、B两山村之间的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相距60千米。邮递员骑车从A村到B村,用了3.5小时;再沿原路返回,用了4.5小时。已知上坡时邮递员车速是12千米/小时,则下坡时邮递员的车速是( )?A.10千米/小时 B.12千米/小时C.14千米/小时 D.20千米/小时解析:从A到B再返回,总路程为60+60=120千米,总时间为3.5+4.5=8个小时,平均速度为120/8=15,下坡速度大于15,所以答案选D。作为考生,第一眼我们就应该知道答案一定是在C、D两个当,因为下坡的速度肯定比上坡的速度要快。&
境界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并不是所有的题都能找到很巧的方法猜出答案,而按照基本思路去找关系往往又浪费时间,所以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应该对各类题型有一个总结,熟记核心结论,把握最佳思考方向。例1.A、B两山村之间的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相距60千米。邮递员骑车从A村到B村,用了3.5小时;再沿原路返回,用了4.5小时。已知上坡时邮递员车速是12千米/小时,则下坡时邮递员的车速是( )?A.10千米/小时 B.12千米/小时C.14千米/小时 D.20千米/小时解析:一来一回,根据上下坡的特点,上坡和下坡都走了60千米,上坡需要时间60/12=5,则下坡的时间为8-5=3,所以下坡的路程为60/3=20。答案选D。&以后再遇到上下坡的问题,最佳的解题思路应该是整体观察,根据上下坡的特点,其上坡总路程和下坡总路程都为一个全长。例2.某深山区甲、乙两个村之间的公路全是山坡没有平路,已知一汽车上坡时每小时30公里,下坡时每小时45公里.该汽车从甲村去乙村耗时6.5小时,从乙村回甲村耗时5小时。则甲、乙两村之间的公路有多少公里?A.180 B.207 C.240 D.275解析:上坡总路程和下坡总路程相等,上下坡速度比为30:45=2:3,则上下坡时间比为3:2,总时间为6.5+5=11.5个小时,所以上坡时间为6.9小时,下坡时间为4.6小时,所求路程=30*6.9=207公里。答案选D。&&申论如何拿高分?第三届考德上公培&申论好文章&模考大赛正式启动&&
申论模考系统: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招聘网&&
事业单位全国考试交流群: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解答搜索引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