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基础 涉及报刊稿费标准内容在哪一章

当前位置:
《特稿采写宝典》(连载一)
作者:新华出版社&&&&&&&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时间:
特稿采写宝典/余音著第一二六章供连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1ISBN978-7-
录余音的研究很了不起(序一)季广茂趣书一册墨变金(序二)东方明
第一章 天生我才――你也能成为一名“特手”第一节
爱特稿的N个理由一、写特稿可以“铁肩担道义”二、写特稿可以关注人生三、写特稿是走上作家之路的“第一步”第二节
成功距离你并不遥远一、小说家“跳槽”、“客串”写特稿二、从大报编委到著名特手三、诗人也会“移情别恋”四、大学生“打工”的“最佳选择”五、打工仔是特稿生力军六、军营盛产“特种兵”七、从“枪手”到特稿高手八、写特稿不问学历第三节
特手的八大“资本”一、具有基本的文字功底二、具有敏锐的新闻感觉三、具有较高的情商四、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五、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六、具有敢于“碰硬”的胆识七、具有终生学习的求知欲八、具有韧性,经得住挫折第四节
学写特稿从何处入手一、第一条是“新闻路”二、第二条是“小稿路”三、第三条是“自我写真路”第五节
友情提示一、没有记者证、采访证怎么办二、什么条件才能参加特稿笔会三、如何收集特稿编辑的通联信息
第二章 慧眼所见――怎样捕捉有价值的特稿线索第一节 特稿之谜何其多一、特稿的历史是一个谜二、特稿的称呼也是一个谜第二节
新闻特稿派和纪实文学派第三节
发现特稿线索的基本方法一、在公共媒介中“大海捞针”二、与职能部门建立“热线”联系三、到社会信息集散地收集四、向新闻线人“购买”线索五、亲自策划特稿六、向外地同行“求援”第四节
特稿线索的价值如何衡量一、同类比较法二、名人“爆炒”法三、以小见大法四、反差透视法五、逆向思维法六、历史揭秘法七、“出口转内销”法八、“周边有事”法九、编辑鉴定法第五节
友情提示一、哪些新闻线索不值得认真捕捉二、特稿策划应把握什么分寸三、如何才能不断地发现新题材四、什么叫“特稿讲时效而不重时效”
第六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怎样进行艺术地表达第一节 描述:特稿语言艺术的基本特色例证一例证二第二节
使用第几人称最适宜一、第三人称:他二、第一人称:我第三节
善于用细节“说话”一、要处理好细节与主题的关系二、要处理好细节与情节的关系三、要处理好细节与节奏的关系第四节
友情提示一、使用第三人称描述如何增强现场感二、如何才能把情“煽”好三、“读者”到底需不需要煽情类杂志四、怎么才能采访到生动、传神的细节五、在修改稿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序一)季广茂
&&& 读了余音的大作,受益匪浅。他有见识,亦有胆量,敢说,会说,文字漂亮,语言流畅。他的许多观点,我都同意。
  当下文坛,对于纪实文学应该特别值得注意,我也一直关心这个问题,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个工作他做了,所以我觉得他的研究很了不起。
  目前,文艺学无论怎样创新,都是奄奄一息的夕阳学科,它之所以不断要“创新”,而且已经喊了十几年了,就是因为它无“新”可论,当然也无“新”可创。原因很简单:一是不接触实际,二是缺乏理论训练。我佩服他对纪实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执著,相信他能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文艺学要有“现实感”,有“草根性”,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西方的东西也要介绍,古代的东西也要阐发,但都要以现实关切为根本、为核心;否则,就会失去核心、失去根本、失去动力。
  预祝大获成功!(本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趣书一册墨变金(序二)东方明
余音是中国第一位,也可能至今还是唯一一位既会驾驶飞机,又能著书立说,既有记者的敏感、作家的灵性,又有理论家的深刻的新闻从业者,光凭这一点,我就觉得他非常有趣。
  余音君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有点“另类”。那时,这位仁兄老是在一个叫做“中国特稿论坛”的网站上发帖子,跟人探讨、争论关于特稿、纪实文学的理论问题。我觉得有点好笑:你不去写特稿挣钱、挣名气,老是折腾“理论”干吗?出于好心,我真的想劝劝他。一段时间以后,论坛上很少见到余音君的帖子了,我估计可能有人已经劝说过了。
  这段时间里,一些陆陆续续传来的信息使我对余音君有了更多地了解:他祖籍湖北,出生在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安徽省寿县。余氏家族是当地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学深厚。1979年8月,余音君考入海军飞行学院,成为中国首批大学生飞行员;后来,又到海军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书院研究生班学习、深造;再后来,调到北京海军政治部工作,转业后在大连市委宣传部供职。本来,这是一条不错的仕途。可是,余音君却急流勇退,主动回归写作和研究学问。通常说来,有趣的人理应做出有趣的事。果然,有一天,我接到他的电话,得知他完成了一部20多万字的特稿(纪实文学)理论专著。我这才醒悟:原来此君在“中国特稿论坛”上的偃旗息鼓,乃是埋头去做这等大事了!
  拜读之下,我觉得余音君的这部专著果然透着浓烈的趣味,视角特别、观点新颖、独树一帜,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指导性。
当今社会,谁也离不开“经济”――钞票。因此,无论是哪一类文人墨客,面对钞票,大可不必羞羞答答,掩面偷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自由撰稿人、业余作者甚至是专业作家,都踊跃加入特稿采写行列,他们是最先明白“挣钱才是硬道理”的先行者。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购房买车,提前步入小康社会,除了他们的勤奋,更主要的是他们选对了主攻方向,将撰写特稿(纪实文学)作为切入口。
  我认为,余音君的《特稿采写宝典》深入浅出,好读实用。它可以使初学者少走弯路,使特稿从业人员更准确地了解采写规范,对于老特手和理论工作者也有启发价值:如果想发展,就得思考特稿的理论问题;如果不想被市场抛弃,就应该不断地“吸氧”和“充电”。
  中国的特稿,由于深受读者喜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新兴的文体,理论上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文学殿堂里还未能获得应有的地位。余音君的研究,对于改变这种状况是十分有益的。我觉得他的确是在为中国文学做一件具有开创意义的事情。因此,我们应当感谢余音君!  (本文作者本名为魏肇权,上海作家。)
天生我才――你也能成为一名“特手”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1万多家报刊,日报每天的发行量达9800多万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报业生产大国,每天需要数以亿计的稿件。2006年4月,以转载特稿为重要内容的《读者》的期发行量已经突破1000万册;以刊登特稿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知音》等杂志的期发行量达到了五六百万册;中国第一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因为特稿办得好,稿源丰富,各地报社纷纷向它购买特稿转载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特稿已经成为当下读者最喜爱的文体。
第一节 爱特稿的N个理由
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为什么特稿暨纪实文学能够异军突起,而曾经作为文坛霸主的纯文学却江河日下呢?资深作家、两届中国新闻奖得主冯越在《是新闻,更是文学――从〈知音〉杂志的发展看〈纪实文学革命论〉》一文中做了精辟分析:
由于现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由于进入信息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相当迅速,人们可以积极地参与生活事件的变化,这比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具有更切实的技术可能性,而政治民主的进展也保证了这种可能性。所以,人们更重视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摹写(这往往以新闻故事形式出现)。
  像《知音》杂志这样,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故事,又被称为纪实文学,其内容很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即所谓热点),其表达方式很有文学魅力,读者众多,广为流传,应当承认它们在今天文学中的正宗地位。
&&& 《知音》著名编辑陈小芳从编辑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见解。她说:
&&& 今天,我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耳朵里同时飘进两个声音:“我知道了”“I know”。
  我脑子里拐了几个弯之后,终于明白我们这里的这些特手今天为什么可以靠着写特稿就能坐在咖啡厅里聊天了。
从有人开始,中国人关注的就是现象世界,外国人关注的就是抽象世界。唯有现象世界,能让中国人感到幸福。中国人不要宗教,不要彼岸,不要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的就是今生今世,日日夜夜,此时此刻,吃好喝好,睡好玩好。这是外国人为什么永远也理解不了中国人会在一顿饭上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每一个中国人都对《红楼梦》里的饮食起居那么不厌其烦地把玩的原因。
特稿是最中国化的东西。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特稿更迅速、更准确、更生动地反映现象世界的呢?这一幅幅活生生的人间百态、世间万象,中国人不需要行吗?你外国人进教堂的时候,我中国人看特稿还不行吗?
  那么,从特稿写手――特手的角度考察,他们爱特稿到底有多少条理由呢?
一、写特稿可以“铁肩担道义”
  1994年5月,一条新闻牵挂了众人的心:
  四川省达县村民杜学元因车祸失去右臂,妻子长年身患重病,而家中的三胞胎女儿――“东方红”三姐妹杜晓东、杜晓方、杜晓红年岁尚幼,本来家境贫寒的杜学元再也无力供养三个女儿念书,“东方红”眼看就要中途辍学。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驻上海办事处主任、75岁的离休干部马琅读到有关报道后很受触动,他决定慷慨解囊,资助“东方红”三姐妹读书。于是,他一年两次,每次600元,先后汇去捐款几千元。  老马只是千百个热心捐款人中的一位。
  “‘东方红’三姐妹即将失学”的消息经过报刊披露以后,全国各地的捐款像潮水一般涌来,每天都有几千元捐款。日,杜学元把当天收到的62张汇款单换成14000元现金时,捧钱的手不住地颤抖。天啊!仅仅一天时间……他感到有些害怕:钱太多了!
  从1994年5月到1996年10月,全国各地向“东方红”的捐助还是源源不断。杜学元靠捐款迅速“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他每天的作息时间是:先上邮局取款,而后便泡在茶馆里搓麻将,搞一点“小赌不算赌”的游戏,家里的8亩土地租给了别人耕种。1995年,他还请来一个小保姆料理家务,整天游手好闲,乡亲们都说他变了,以前那个“身残志坚的杜学元不见了”。闻讯以后,《华西都市报》记者江枫敏锐地发现这里面“有戏”。日,他来到达县进行了深入采访。
  1996年11月,特稿《冷静看东方红爱心热――捐助“东方红”三姐妹的前前后后》一经发表,犹如石坠古井,引起千重巨浪。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有300余家报纸纷纷转载此文。各大电视台也不甘示弱,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首先与《华西都市报》一起,做了一期节目《善款要用善心待》。随后,上海电视台、浙江卫视、四川卫视、湖南卫视、广东卫视等接踵而来,做专题,搞访谈,“东方红”迅速热遍九州。这篇报道为创办不久、正处于“爬坡”阶段的《华西都市报》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赞誉。
  由于《冷静看东方红爱心热》率先提出了如何对待和管理公益事业募捐的问题,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全国人大办公厅把这篇报道复制了若干份,分发给法学专家。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并自日起施行。这篇特稿成了这部法律立法的重要依据之一,使中国的公益事业募捐活动步上了一个有法可依的良性轨道。
二、写特稿可以关注人生
  林语堂说过:“当一个作者觉得他的头脑中有如电阵一般的搅扰,觉得非将他的观念发泄出来不能安逸,乃将它们写在纸上而觉如释重负时,这就是文学的产生。”(林语堂?《写作的艺术》)
  在特稿界,有一位深受同行尊敬的“吴大姐”吴雯,从1980年初,她就进入《中国青年报》当记者,现为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她是深受我国读者喜爱的纪实作家之一。撰写过大量的优秀报道,得过各种新闻、文学奖项,曾出版了10部纪实著作,其中《漫漫征程》和《离哥德巴赫猜想最近的人》获得全国青年读物优秀图书奖。
  有一次,吴雯采访了一位因公救火、大面积烧伤的青年女工,在鲜花环绕、颂歌声中,她不仅看到了那位女英雄的一面,也看到了她人性的一面:她是一个爱美的姑娘,对爱情充满渴望又充满了绝望。她虽然成了英雄,却毁了容颜,心理负担很重:这一辈子将怎么过呢?谁会与自己相伴而行、白头偕老呢?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值不值得?可是,在通讯发表的时候,这些人性化的生动感人的细节基本都被删去了。吴雯感到很可惜,于是,她改变角度,以特稿的形式重写了一篇。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吴雯主要关注的是普通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先后采写出《三十年情结》、《小小的一片云》、《为不幸的孩子撑起一片绿荫》、《山妹子》等一批较有影响的作品。2000年以后,她的写作领域开始发生变化,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个体命运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而是转向对群体命运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先后写出《我为什么逃离大学》、《盯在背后的眼睛》、《让孩子摆脱噩梦》、《只有差的老师没有差的学生》、《家有考生》、《我只养你到18岁》、《陪读母亲》、《我不是你婚姻的人质》等作品。因为关注的大都是热点问题,所以每篇特稿都能受到读者的青睐。
三、写特稿是走上作家之路的“第一步”
  特稿江湖就像一个大茶馆,门槛不高,约束不多。想来就来,愿走就走。来了不觉得多,走了也不感到少。进来看一眼就走,可以;泡壶茶坐一天,也行。有的来是想品品茶,放松放松心情;有的来是为了看看热闹,借以驱散内心的寂寞;有的来是为了找个平台,以满足舌头跳舞的嗜好;有的来是为了联络感情,谈点在家里、在办公室都不好谈的事情。有的人因茶馆而发财,有的人因茶馆而发迹,茶馆就是茶馆。大款来了,喝1000元一壶的“大红袍”;“瘪三”来了,喝一块钱一壶的“大碗茶”;即使分文未带,口喝了,老板也会送你一杯白开水。会喝的,你品一品龙井,方知壶中有乾坤;不会喝的,你尝一尝花茶,照样口中留残香;在会与不会之间的,你来一杯六安瓜片,清热去火,生津止痰……茶馆就是茶馆。她不像舞台,需要有绝活才好上场;不像早市,什么人都可以“练摊”;不像饭店,需要看人下菜单;不像酒吧、咖啡屋,需要“一本正经”地装出绅士、淑女模样;也不像官场,需要戴着面具行事;更不像公园,来回走的都是过客――茶馆就是茶馆。她可以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让你成为别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在茶馆看风景,看风景的在茶馆也看你……
  这些年来,特稿江湖声名大振,着实吸引了不少作家的光顾,像贾平凹、邓刚、素素、莫应丰、梁晓声等,或许他们在“纯文学”圈内待的时间太久,出来换一换环境,使唤丈八长矛腻了,再试一试青龙郾月刀。一般来说,这些著名作家都是“客串”演员,写几篇就打道回府,很少“恋战”。
  这些年来,特稿江湖已经成为作家摇篮,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和自由作家,多得数不胜数,像东方明、一合、徐剑、林夕、凌寒、江枫、关捷、钟墨等。采写特稿是练笔的过程,更是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积累素材、感悟人生、亲近读者、联系编辑、把握阅读市场的过程。特稿采写离不开与三教九流打交道,而这些进入特手视野的人,往往都带着明显的时代特征,都蕴涵着曲折的人生故事。所以,写特稿就成为许多人走上作家之路的“大课堂”,特稿江湖也就成为培养当代纪实文学家、纯文学家的实习基地。目前,在特稿江湖较有成就者,哪个没出过几本著作?哪个没加入过各级协会、学会,还有不少人做了编剧、主编、制片人。
  西岭雪,辽宁大连人。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1993年辞职,端过盘子、拍过电视、拉过广告、做过制版、开过制版公司,1996年,在首届大连服装节制版业务角逐中,西岭雪在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情况下,完全凭着个人技术与工作态度,终于赢得了彩色印刷品的制版代理权。然后,她又毅然西进,曾任西安《女友》、《家庭之友》杂志社编辑,写了大量特稿,写过当代明星、企业老板、伴舞女郎、酒吧歌手等,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后来,她成为自由作家,先后推出了“西岭雪时尚美文系列”、“西岭雪长篇小说系列”,受到读者欢迎。2002年新年伊始,漓江出版社和北方文艺出版社联合,一次性推出她的个人文集达8部之多,其中包括《初恋布丁》、《黑客江湖》、《画眉之欢》、《盗版爱情》、《调情如酒》、《眼儿媚》、《天香》、《点绛唇》等,轰动一时。西岭雪表示:“我想尝试在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找出一条路来,这是我现在正在做、以后也继续要做的事。”
  王恒绩,湖北红安人,今年35岁。15岁时因家贫失学到武汉做过建筑小工,还守过书摊卖过煤,又做了11年厨师。后来,他边打工边自学写作,迄今已发表230万字文学作品,有90多篇作品被《光明日报》、《读者》、《青年文摘》等100多家报刊转载,其中《打工仔钟劲松死得好惨》还上了央视“焦点访谈”,该文同时获得1997年度“武汉新闻奖”和“长江新闻奖”。日,《长江日报》头版头条推出《打工仔王恒绩奋发成才》的长篇报道。同年12月31日,在著名作家池莉介绍下,王恒绩加入了武汉市作协,成为武汉市首位打工作家。1997年,他荣获武汉市第六届优秀职工自学成才奖。1998年初,《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与王恒绩所打工的酒店老板达成转让协议,从而使他放下瓢把子,拿起笔杆子,在随后7年的采编生涯中,他有14篇作品获得湖北省委宣传部的表扬奖励。1999年6月,
他以武汉市首届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的身份,获赠武汉市户口。他说:“《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待遇虽然不高,但对我是最宽松的。我每个星期可以只上3个小时班(星期一上午开个会就行),其他时间根本不管我,我大量的时间都可以自己安排。全国再也没有比这更自由的杂志社了。老总说,他只重结果,不管过程。只要每月交上来的稿子他满意就行,不必要打卡坐班。再说,我舍不得丢掉这个单位,你看:可以免费出差吧,可以结交天下朋友吧,可以广增见识吧。”“我真正的重心是写中篇或长篇,能拍影视作品,能结交影视传媒大鳄,比大家写特稿快乐百万倍。不过,大量特稿是可以改编成影视作品的。”
  2003年10月,他以舅妈为原型创作了短篇小说《疯娘》,问世之后,网上点击率直线攀升,创造了网络小说点击率的新高,一年多时间,先后有36家影视公司提出购买《疯娘》版权要求,包括著名导演张艺谋。最后,其电影版权被河南省文化厅直属的影视公司买断,电视剧版权则被北京天行九洲影视文化公司买断,并请出了写《妈妈再爱我一次》、《星星知我心》的台湾著名编剧张龙光执笔,预计拍摄成20集电视剧。有个北京大款在《新华文摘》上看到《疯娘》后希望购买版权,王恒绩告诉他已经卖掉了。那个大款爽快地说:“卖了你也坐飞机到京城玩一玩,咱们交个朋友,路上的一切费用都由我买单。”于是,王恒绩乘航班飞到北京。那个大款开着宝马车载着王恒绩满北京兜风,一日看尽长安花,好不潇洒。临别时,那位豪爽的大款还说自己愿意出资50万元,为《疯娘》拍个电视散文式的MTV,让普天之下的儿女体味母爱的纯真。
第二节 成功距离你并不遥远
&&&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如果把特稿界比喻为江湖,那么,她特别像梁山泊;如果把她比喻为梁山泊,那么,特兄特妹们特别像一百单八将,大都是在“纯文学”圈的歧视、经济的压力和小人的排挤下被逼上了梁山泊,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人人古道心肠,事事敢怒敢言――遥想当年,陈独秀、胡适掣起文学革命大旗,掀起了白话文运动,一群二三十岁的无名小卒蜂拥而至,政府官吏周树人(鲁迅),教书匠李大钊、钱玄同、周作人,留学失业青年郭沫若、郁达夫,出版社编辑沈雁冰(茅盾),小学老师叶绍钧,自由作家刘半农等拔笔“尝试”,硬是用八股作家眼里“不文学”的白话文构建了雄伟、辉煌、神圣的现代文学殿堂。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也折射着昨天的影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坚信,用不了多长时间,特手们就能用“纯文学”家眼里“不文学”的特稿构建成雄伟、辉煌、神圣的当代纪实文学殿堂,特兄特妹们中间同样会走出鲁郭茅、巴老曹……
下面,我不妨把我所了解的各种身份的特手简要介绍一下,也好让对特稿感兴趣的朋友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这些活跃在特稿江湖的“一百单八将”。
一、小说家“跳槽”、“客串”写特稿
如梁晓声、莫应丰、叶永烈、东方明、一合、陈桂棣春桃夫妇、邓刚、张敏、徐志耕、陈建功、柳达、张大奎、李幼谦、凌寒、戴岱、关捷、刘郎、何春华(旷野)、徐善新、陈光岳、何晓、班斓等,举不胜举,这里仅以“西安文怪”张敏为证。
  2000年8月,在《家庭》武夷山笔会上,我见到一位个头不高、满头银发、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特兄,非常惊奇,相互一介绍,才知道他就是张敏,曾任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文学编辑,陪着贾平凹练笔,看着张艺谋成长,著名故事片《下棋》就是他编辑的作品,长篇小说《死巷》是他的N部作品之一。熟悉了,才知道他的年龄并不大,才57岁。为什么长着满头白发?他诡谲一笑,才对同行揭开了谜底:原来是喝了一种中药,喝过后,满身须发皆白,连眉毛、胡子、汗毛等体毛一根不少,全都白了;然后,再喝一种中药,把眉毛、胡子等喝黑,留下一头银发。据他披露,有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就是采取这种秘方打造了自己独特的形象……
  张敏为人风趣,像个老顽童;行文幽默,读后能喷饭;做人坦荡,朋友遍天下。其语言功力,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不信,你看看他的《自报家门》(详见张敏《悬念乾陵》,新世界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就能一斑窥豹,领略他的语言魅力:
我爷爷用小车推着我奶奶。我奶奶肚子里装着我的爹。小车吱纽纽,从山东昌邑的东海边,一直推到陕西临潼的渭北高原,时年1908。
  我爹穿一身国民党三十八军的中尉军服,在河南荥阳娶了我的娘。于是,孕我于黄河古道,生我在黄土高坡。半岁时去了新疆哈密,时年1943。
  爹娘赐我大名张庆民。张庆民稍大懂事后,改名张敏,是男非女。这一改,就是50年。
  我9岁那年从新疆哈密回到西安,就落户在唐朝大明宫西侧。这地方,在唐玄宗一朝叫上林苑,也叫舍下省。据考证,我现在住的西安北郊方新村,就是李太白当年醉草吓蛮书的地方。那时节,这地方绿树成荫,芳草茵茵,一湾河水上漂着花瓣,淙淙流向太液池。禁军在几公里之外设岗布哨,寻常百姓无人敢靠近一步。成群的美女在花间穿梭,银铃般的嬉笑声不绝于耳。杨贵妃和唐明皇由着性子,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天下的风流才子们都被圣旨招来,李太白在这里吟诗,吴道子在这里泼墨,公孙大娘在这里跳舞,安禄山在这里玩弄他的阳具。大家各得其所,俊样丑态一并载入历史,才成为今天各种影视剧挣钱的好素材。这地方,紫气东移后便千年衰败了,但却古风犹存,死而不僵。
  在家我是01号,统率老婆儿女。半夜常响的电话是(029)628××19。去机场安检,我的代码是××51。1997年以前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供职,内退后目前在家等死。
  作品不多,堆在地上也就1米高;烧后成灰,也就是多半骨灰盒。
&&& 张敏的特稿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一篇特稿都写的文气十足。洛阳纸贵。
  据笔者所知,近几年,著名作家在《家庭》、《知音》上刊发的特稿有,叶永烈《走出毛泽东家族光环》、《何智丽走出婚变阴影》;邓刚《温馨的“拖累”》、《母亲八十有一》;梁晓声《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莫应丰《事到如今悔也迟》;徐志耕《海天襟怀》;陈建功《七兄妹对命运说不》等。
&&& 二、从大报编委到著名特手
2004年,高汉明想学习《华西都市报》的操作技巧,把特兄特妹们的特稿集中起来,“批发”给各家媒体,共同致富。可是,他花了不少电话费,却没有联系到多少“订货单位”,更让他生气和不解的是,有的国家级报纸的编辑竟然反问他“什么是特稿?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弄得他像跟夜游症患者对话似的,非常郁闷。
  隔行如隔山。鱼儿在水里游着,你觉得它很憋气,就把它捞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它活蹦乱跳着,你很欣慰,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善事,救了它的性命。可是,要不了多久,它就玩完了――站在人的角度思考鱼的活法,就像站在鱼的角度担忧人的活法一样,怎么说得通?
  周泽新,1955年7月出生,湖北荆州日报社副总编辑,分管《荆州晚报》,主任记者。在报社里摸爬滚打20来年,什么文体没摆弄过?可是,对于特稿,他也曾知之甚少,闹过笑话。下面,是他的一个自述,可以原汁原味地再现当年的情景:
我生活在一个叫荆州的小城里。知道湖北的那个荆州吗?就是《三国演义》里几十回提到的荆州,有一道中国最完整古城墙的荆州。
  1998年上半年一天,我去《荆州晚报》周末部闲逛,黄道强问道:“你是不是在外边搞兼职赚了很多钱?”我说:“对天发誓,我没搞兼职。”他神秘地一笑:“我给你指一条致富路,写特稿。”  当时,我在《荆州日报》星期天特刊部当主任,是报社编委,虽然也写“特稿”,但那是什么特稿呢?随便写个东西就自己发了。我不知道外边有一个特稿世界。当记者出身的我还顽固地认为,以前我在那么多权威的报纸上发新闻稿,没见赚多少钱,发不了财的。
  黄道强骄傲地告诉我,他和周末部主任徐至伟写特稿,还出国开笔会。
  《荆州晚报》是荆州日报社主办的。他们的办公室就在隔壁,他们言必称特稿,每天一脸灿烂地拿着各地飞来的稿费汇款单。我仰视他们。
  那年8月,长江爆发特大洪水,我上了抗洪前线采访,带几个人驻扎在荆江分洪指挥部,统管日报、晚报前线记者,配车配人,住在宾馆,有吃有喝,占据了新闻资源。《知音》编辑知道了我的名字,托人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约稿催稿,可是迟钝的我还没意识到生产特稿的大好时机已到,只是卖力地完成“本报讯”。
  荆江已经“封渡”。徐至伟、黄道强却想办法先后从江北来到江南,找到了我的驻地,美其名曰来慰问“周老”。我心里明白,他们是偷偷摸摸来的,可能还是来写他们的宝贝特稿。
  到了8月中旬,抗洪接近尾声,心急如焚的《知音》编辑还是没等到我发去的特稿,就把我所写的刊登在本报的长篇通讯《英勇悲壮虎渡河》要去,发表在《知音》上,稿费照发。这是一篇反映长江支流溃堤的特稿,我的第一篇对外发的特稿。
  突然间,我猛醒:一个多月来,在宾馆,“抗洪一线”的全国各路记者之所以抢看《荆州日报》、《荆州晚报》,就是因为看中了我们这些当地记者所写的详尽新闻,可以用二手的东西写通讯和特稿。
  睡狮醒了,立马发威。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写了3万多字的《荆江分洪,千钧一发》和每篇5000多字的《长江洪水对民垸的无情判决》、《50万条蛇被洪水冲跑以后……》。我在书房里挂上荆江流域地图,搜集了一尺多高的抗洪资料,赤膊上阵,日夜写稿,写的是昏天黑地。
  我不知道投稿地址,也没人无私地奉献地址。我找到一本《中国报刊大全》,按新华社发通稿的办法,向数以百计的报刊邮寄稿件。所有发出去的稿件都是制版印刷的,装订得极其精美,就像出版物一样。3万字的《荆江分洪,千钧一发》是为我们荆州一本杂志专门写的,稿费不高,我不必为这本杂志效忠,又把这篇特稿压缩为1万字,印刷了400份,飞向全国。就这样,我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埋头写稿,埋头赚钱,其乐无穷。
  后来,邮寄费涨价了,8角不行,要160元,我的特稿往往超重,要240元。我的天,这样投稿,一篇特稿广种薄收,光邮寄费就要上千元!这么漫天撒网不是个办法,成本太高。于是,在1999年的一天,我给《华西都市报》特稿部主任张建新打电话,问他们要不要毒蘑菇毒死8个人的题材,我介绍“我叫周泽新”。张主任亲切地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你还是报社编委吧?”他这样的权威人士竟然从别的媒体上搜集到我的个人资料,看来很重视我。
  我受到鼓舞,我赶紧把特稿传真给华西。张主任看了,立即回话,声音像音乐般动听:“写得很好,只是短了,没有4500字吧?加点内容,煽情一点。”我再次受到鼓舞,不费吹灰之力,加了内容,使特稿的故事性、煽情性变得极强。特稿发表后反响强烈,四川一个建筑老板看了我的特稿《美丽蘑菇夺命8条》后,收养了蘑菇中毒死者的一个孤儿。
从1999年下半年起,周泽新当总编与写特稿两不误,采写特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外写特稿,署名除了经常用真名“周泽新”以外,还用“焦阳”“无非”等笔名。2000年起就成为《华西都市报》的骨干作者,先后多次参加《华西都市报》组织的中外笔会。
三、诗人也会“移情别恋”
在中国文坛,纯诗人就像处女一样难找。因为,一般人的写作都是从诗歌起步的,而诗人也未必不写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席卷文坛的时候,写诗的比读诗的人还多,当年有几个爱写作的人不“染诗”。就连身在军营的我,也不能拒绝,冒着风险与一群爱诗的战友成立了军队第一民间诗社――白兰鸽诗社,定期编发《白兰鸽诗报》,经常与全国各地的诗社交流创作心得……后来,《解放军报》还报道了白兰鸽诗社成立的消息;再后来,在那个春夏之交,白兰鸽诗社被上级机关明令关闭了。
  在特稿江湖,李作明不仅善写、多写,而且特能煽情,煽后又常常获奖。以至于《知音》编辑陈小芳曾经这样评价他:“我虽然从来没有见过李作明,甚至没有听到过他的声音,但是我却在2003年6月帮《打工》的另外一个编辑编过他的一篇《好人日记》的稿子。那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第一次知道特稿还可以这样写:用最深的情,写最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那时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编辑的幸福。”李作明特稿的成功,与他曾经是一名诗人大有关系。
  李作明长得白白净净,儒雅得不愧为白面书生。1966年10月他出生在辽宁省建平县农村,兄弟6个,但有谁知道,在成年之前,他一直跟父亲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猫在地里修地球。穷则思变。在朝阳师范学校就读时,诗歌成为他抒发内心情感的最爱,并因此被选为朝阳师范学校诗社社长。他曾在《诗刊》、《诗选刊》、《星星》、《青年文学》等百余家报刊发表诗、散文及评论。1986年,由全国中学生投票,《中学生校园诗报》评选出“中国十大中学生校园诗人”,他与马萧萧、洪烛、邱华栋等人一起榜上有名。
  从朝阳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又回到家乡教了一年书,后因文笔了得,先后被调至县教育局、县文联、县委宣传部。1993年,《辽宁青年报》省内招人时,他背着一大口袋发表过的东西前去报考,就这样以“低学历、多产品”征服了考官,进了省城,当上了记者。迫于生活压力,为了不做“饿死的诗人”,他把诗歌扔到脑后,移情别恋,开始以写特稿为生,并“先结婚、后恋爱”,渐渐迷上了特稿。后来,相继调到《辽宁职工报》、沈阳电视台。当沈阳日报社成立特稿部时,他应聘成功,成为特稿专业户。
四、大学生“打工”的“最佳选择”
上大学开销大,又不忍心给父母增加更大的经济负担,怎么办?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勤工俭学之路,有的到公司里兼职,有的到快餐店打工,更多的是业余时间出去做家教。有没有既能用知识服务社会、挣钱读书,又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为今后就业铺路架桥的“阳光道”呢?写特稿就是。河北某中专学校的一名女学生名叫肖琳,她曾给《知音》编辑陈清贫投了4篇特稿,经过编辑、修改,发出来3篇。按照规定,是见刊后两个月发稿费。一天,她特意给陈清贫打电话,小声问道:“陈老师,谢谢您。对了,请问,我这3篇,稿费有没有300元啊?”
&&& 陈清贫反问她:“你问这个干吗?”
肖琳有点不好意思地沉吟了一下,说:“稿件发表几篇了,同学们都非常高兴,逼着我请客。我想,如果有300元稿费,我就请全寝室的人去吃麦当劳!”
 & 陈清贫笑了笑,说:“如果没有呢?”
 & 她答道:“如果没有,嗯……我就请大家一人吃一盒冰淇淋!”
  陈清贫没直接告诉她谜底,而是把美好的想象空间留给了她。
  结果是,3篇特稿,一共挣了16000多元稿费。
  稿费到手后,肖琳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她马上打过来电话,很纯真地问:“陈老师,你是不是发稿费的时候多写了一个零啊?”
五、打工仔是特稿生力军
特稿江湖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其中,人数比较众多的要数打工“方阵”和军旅“方阵”。为什么打工仔和当兵的人爱写特稿呢?初步分析,有以下原因:一是打工仔和当兵的人都是背井离乡,只身在外闯世界,交际面比较小,业余时间比较多。写作可以提高档次、陶冶情操、打发空闲时光。二是打工仔和当兵的人经济上都不大宽裕,白领阶层瞧不起的稿费,他们看得比较重(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写特稿的人多,出生小地方的人比出生大城市的人写特稿的多,就是一个明显的旁证),因此,对高稿酬有一种疯狂的占有欲,一旦文字基本过关,就会勇敢地闯荡特稿江湖。三是打工仔和当兵的人大都希望通过写作来调换自己的工作,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打工“方阵”出身的特手有:王恒绩、同拥军、邹家梅、邹建华、高汉明、赵美萍、湘男、李和林等。限于篇幅,这里仅仅介绍其中的一男一女两个代表。
  1987年,16岁的高汉明初中毕业就辍学了。1989年4月,他揣着50元钱,提着一杆秤,背着满满一行囊图书离开老家,到武汉靠贩卖蔬菜维持生计。后来,他在饭店打过杂,拿过三级厨师证,也开过小饭店……1994年,开始在武汉街头蹬“麻木”(武汉土话,即人力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收入可知,辛苦可知。在等车候人的空隙,他毅然拿起了笔,并模仿武汉报纸副刊上的文章写作、投稿。“大作”寄出去一篇又一篇,邮资花了一笔又一笔,却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一个蹬“麻木”的人还想当作家、做记者?不但有文化的人觉得可笑,就是蹬“麻木”的同伴也觉得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的人公开向他叫号:“你要是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我把我的姓倒着写不说,还请你吃一个月的饭。”老婆也好心劝他:“什么人是什么命。你是一个蹬‘麻木’的命,就别想着吃耍‘笔杆子’的饭了。你想啊,就你这样的人都能写稿,那报社每天还不让投稿信塞得打不开大门?”
  投稿屡屡不中,已经让高汉明心灰意冷,准备洗手不干了。那些讽刺话和好心相劝,都使他感到很伤自尊,让他绝了退路。于是,他又硬着头皮拿起笔,继续写作、投稿。一天,他带客经过武汉市航空路,看到立交桥下花坛中有两个破旧的篾棚子很煞风景。怎么样才能让篾棚子搬家呢?对,向报社反映一下。于是,他就坐在“麻木”上,给武汉《楚天都市报》写了一封读者来信。未料想,第二天文章就发表了。虽然长长的读者来信被大卸八块,删改得只剩下100多个字,但这100多个字的“处女作”让高汉明感到自己比中了500万元彩票还要珍贵。他激动得把“麻木”蹬得轮下生风,连闯几个红灯,飞快地找到那些讥讽过自己的“麻木”同伴,气喘吁吁地高喊:“见报了,我的文章……见报了。”同伴们围过来瞄了一眼,那个与他打赌的人半冷不热地丢一句话:“这么短的文章,还没有巴掌大,有啥子了不起,有本事写长一些呀?”高汉明被呛得哑口无言,报纸也从手里滑落到地上,泪水和汗水染湿了脸颊。
  2003年春,已经拥有“‘麻木’记者”头衔的高汉明决定用自己的笔来养活全家,自己给自己当老板。他仔细浏览了全国的报刊市场,发现写特稿是一条致富路。于是,就集中火力强攻《华西都市报》。不久,他便敲开了《华西都市报》的大门。
目前,高汉明已经成为特稿江湖上的一员猛将,不但写特稿,而且还出版了《卧底当代丐帮》、《百岁寿星养生档案》等纪实文学著作。
  与高汉明相比,赵美萍的特稿之路更为艰辛,也更富有传奇色彩。
  1970年大年初一,赵美萍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父母婚后8年未育,得了一个千金高兴得不得了。父亲为她起了一个高雅的名字“美萍”,却注定她的前半生像浮萍那样四处做“美丽的漂泊”。
  8岁那年,由于医疗事故,父亲英年早逝,一夜之间,家里的天塌了下来。不久,因生活所迫,母亲领着她和妹妹辗转逃亡到安徽。12岁那年,母亲改嫁,成为安徽省芜湖市一个采石工的妻子。14岁那年,赵美萍辍学,为了给妹妹挣学费,她成了当地最小的采石女。把一块巨石用铁榔头砸成碗口大小,一吨才卖085元。刚开始她只能抡得动10磅榔头,后来长了力气,能像大人那样抡18磅大榔头。如果运气好,放炮炸下的石头多、块头小,一天能砸4吨,挣两三块钱。这一砸,就是5年,少女的花季在砸石头的叮当声中一天天凋谢,留给妹妹的是学费,留给自己的是掌心厚厚的老茧――针扎下去5毫米都不觉得疼痛!
  可是,灾难就像一个欺软怕硬的无赖,总爱干落井下石的勾当。17岁那年,一辆飞驰的拖拉机从赵美萍的身上压了过去,造成她右脚粉碎性骨折,身上多处受伤。很多人都以为她的脚从此残废。她躺在病床上,也觉得自己的世界彻底残废了。她很想哭,却哭不出眼泪。在孤独无助的日子里,是书籍给了她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卧床半年后,奇迹在她的身上出现了,除了疤痕,她什么后遗症也没落下。
  身上的创伤治愈了,可心灵的创伤还在不停地滴血。因为爱读书,父母又不理解,双方经常发生争吵。有时晚上看书,继父为了节省一两毛钱电费,就会不由分说地拉闸断电。有一次,她用积攒好几个月才攒下的3块钱私房钱买了两本心爱的图书,没想到引起母亲的愤怒,母亲不仅埋怨她不会过日子,整天瞎花钱,还怒不可遏地扯过她手里的书,塞进了火红的灶膛……愚昧啊愚昧,最大的愚昧莫过于拿书籍当柴火啊!当年秦始皇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这么干过,今天,一个母亲因为贫穷也被逼成这样!
  19岁那年,赵美萍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背着14本日记来到上海打工。她想,我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即使就看上一眼,死了也甘心。
  在上海,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个体餐馆当服务员,吃住都免费,每月还能开80元工资,而且不用风吹日晒,不用抡大锤。赵美萍是个孝顺姑娘,虽然父母曾让她的心灵受到过痛苦,但是她也能原谅父母的无知与无奈。她雷打不动,每月给家里寄去70元,自己只留下10元零花钱,她庆幸自己的生活从此阳光灿烂。她很珍惜这份“美差”,每天早晨6点钟骑车去买面条,煮面、洗碗、洗菜、配菜,样样干得都很用心。后来,她还是离开了这家餐馆,不是老板炒了她的“鱿鱼”,而是她实在看不惯老板把馊了的面条和发臭的鸡头“包装”以后卖给了农民工。
  她在上海的第二份工作,是到中日合资的熊田时装公司当缝纫工。握惯了榔头把的她,怎捏得住缝衣针?而上海师傅的歧视和责骂,又像利刃穿心,让她抬不起头,直不起腰。
  进厂第7天,那个胖胖的圆圆脸的女师傅让她缝制一件短裤。赵美萍小心翼翼地缝制,生怕出错,结果是越怕越见鬼,一紧张,她把裤衩的前后裆给缝反了。女师傅这下子可找到了奚落乡下人的“由头”,笑得圆圆脸上山高谷深、嘴歪眼斜。她把“杰作”像旗帜一样高高地举起,冲着赵美萍大声嚷嚷:“侬穿裤衩也不分前后吗?”话音未落,就引爆了满车间的笑声。
  赵美萍经受了从未有过的羞辱,她咬紧牙,憋红脸,拼命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她默默地拆开裤片,重新缝纫。可高速平缝机不太好掌握,就在心神不定间,飞针扎进她的左手食指,针头断在指甲里,血滴在了布片上,圆圆脸师傅转喜为怒,大声斥责道:“侬眼睛瞎啦?弄脏了布料侬要赔偿喔!”
在姊妹的陪同下,赵美萍去了公司的医务室,取针头时,她的眼泪再也憋不住了,随着钻心的疼痛,泪水就像开闸之水那样夺眶而出。
3年后,赵美萍终于扬眉吐气了!她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缝纫工到生产组长,再提升为公司里的技术员,成为300多人的时装公司里唯一的打工白领。当初那个骂她的圆圆脸却颠倒了个个儿,变成了她的手下,每天对她毕恭毕敬,点头哈腰。日,上海《青年报》以《外来妹当上上海白领》为题对她做了深入报道。1996年,她还被评为宝山区“优秀外来务工青年”。好事成双。她业余时间创作的故事、小说陆续在《现代家庭》、《上海故事》、《新民晚报》等报刊上亮相,在《上海故事》和《劳动报》联合举办“打工在上海”征文中,她的《花轿》还获得了一等奖。
  27岁那年,她被一家广告公司请去做文员,正式开始与文字打交道。由于业绩突出,进公司当月她就将原定的3个月之内的800元底薪加到1600元。丑小鸭展露出白天鹅的端倪。
28岁,也就是1998年3月,经过一年的采访、写作,她苦尽甘来,脱蛹成蝶。《知音》杂志社邀请她参加新港泰(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泰国)笔会,丑小鸭展翅飞上了蓝天。
  那年4月,赵美萍参加了《知音》杂志社的竞聘考试。按照3条招聘要求:“第一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第二条: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也就是说必须做过编辑、记者);第三条:发表过10万字以上的作品。”赵美萍是不够条件的。但是,《知音》领导却讲文凭更讲水平,同意她破例参加竞聘。经过反复筛选,赵美萍从数百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于4月14日到武汉接受面试。那天上午9点,她和其他10多名面试者一起,坐在《知音》大厦二楼会议厅里。第一场考口试,每位应聘者先要做自我介绍。在她前面的应聘者的自我介绍令她的信心备受打击,他们不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就是其他新闻单位的主任记者,甚至有作家、硕士研究生等。轮到她了,她站起来诚实地介绍自己:“虽然我只有小学文化,没进过大学,但是,社会也是一所大学校,我的经历就是一笔旁人无法能及的财富,它会使我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我请求《知音》杂志社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证明自己的潜能。”
&&& 3天后,好消息传来,《知音》不拘一格降人才,赵美萍被破格录取了。
  在中国报刊界,大家都知道,《知音》杂志社对编辑采取的是“饿狼”战术,狼多肉少,上稿量达不到要求的就会自然淘汰,竞争异常残酷、激烈。经过一番奋斗,赵美萍用敲石头的双手,在电脑键盘上敲出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1998年8月,她与其他几位记者,深入到抗洪抢险最危险的地段牌洲湾采访数日,合作完成了《牌洲湾,英勇悲壮的牌洲湾》一文,并发表在当年的《知音》第10
期上,受到读者好评。她也因此被武昌区人民政府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2002年,她被《知音》集团评为2001年度优秀员工;2002年,被评为武汉市杰出外来务工青年,拥有了武汉市户口;2003年,她搬进了《知音》集团集资建房分给她的130平方米的新家。从此,漂泊无定的赵美萍在江汉之滨城、黄鹤楼下落地生根,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六、军营盛产“特种兵”
自古军旅出才子。曹操、岑参、范仲淹、陆游等距离今天太远,且不去说他;杨朔、刘白羽、杨沫、魏巍、徐怀中、吴强、杜鹏程等是战争年代的产物,也不必说他;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等是老外,不说他没什么;单是当代文坛比较活跃的,如刘恒、李存葆、莫言、刘兆林、周涛、毕淑敏、刘震云、周振天、陆天明、何建明、黄传会、韩静霆、王海瓴、徐贵祥、朱苏进、柳建伟、周大新等,当兵或当过兵的就有一大群,就是很好的例证。
特稿界也是如此:徐剑、关捷、陈清贫、梁水、村童、贾仁山等,如果算上当过兵、还在当兵、现在是预备役的,那就更多了。
  军营特手都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近战、夜战、连续作战的能力很强,又加上身健体壮、肯花力气、无家室拖累,一旦他们选准了题材,就会像是选准了进攻目标一样,那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不攻克“堡垒”决不收兵。所以,在拼抢选题时,你要是与这些“特种兵”们遭遇,那可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否则,在拼抢特稿时,你准占不到什么便宜。
七、从“枪手”到特稿高手
江枫,本名姜锋,1966年出生,四川开江人,现住成都。说到开江,可让我费了两三个小时,在四川省地图上找了好几遍,才被我逮住。在我的潜意识中,开江应该离成都不远;找到之后才知道,她靠近湖北,在今重庆市万州区和四川省达县之间,与成都的直线距离是390多公里,比大连到北京略近一点。江枫为什么选择到成都而不是就近去重庆生活,我没有问过他。不过,据我观察,闲散的成都比较适合他的诗人气质。在特稿界,他的文字比较精美、比较细腻,别人用一天时间写完的特稿,他却颠来倒去,写了一个礼拜才开了个头,往往自己还不太满意。他虽然在《华西都市报》做了多年特稿编辑,是报社的九大“名记”之一,还被四川省老百姓评选为“爱心记者”。2004年3月,他才与《华西都市报》脱离关系。当年,柳达在《华西都市报》一年发了21篇特稿,而这21篇特稿大都是江枫编辑的。
  可是,江枫成为特手以后,每年的发稿量并不高。大家都笑他把特稿太当回事了,写的特稿文学含金量太足,影响了“多、快、好、省”挣银子“原则”,他也知道这是自己的软肋,并表示要向柳达、刘水、李作明、鲁克等快手学习,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坐在电脑面前写特稿,他就不由自主地把写特稿当成了写情书,那个认真劲儿就甭提了。
  江枫在进《华西都市报》之前,就曾是风靡全国的“雪米莉”系列小说的一名“枪手”(帮人代笔,不落名字,只管挣钱,相当于文字打工仔)。“雪米莉”系列小说的商业运作,是有资格写进中国出版史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四川作家谭力、田雁宁等人挑头,集合一帮文学青年,组建了“雪米莉”创作团队,抓住国门刚刚打开,读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的心理,挟金庸热和琼瑶热之余威,工厂化地批量制造小说,作品一部接一部,铺天盖地,弄得读者眼花缭乱。“雪米莉”深谙大众心理学,就是越含蓄便越神秘,越神秘便越能吊人胃口,于是庭院深深,香闺杳杳,云山雾障……好奇的人们心痒难挠,于是只好瞎猜:看这色香味俱佳的名儿,无疑是位冰清玉洁的才女,而搞文学的人都很多情,所以定然是个大情种,应该是粉面生春,风情万种。另外,这“雪米莉”又好像是个混血儿,自然就显得洋气而高贵。几年时间内,“雪米莉”出尽了风头,读者过足了眼瘾,操作者也赚足了银子。
  现在看来,“雪米莉”作品及其“雪米莉热”已经幼稚可笑。但是,当年全国人民喝红茶菌、打鸡血、跳呼啦圈,不也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就是合理的”吗?
  “雪米莉热”有几许,至今还有多大的影响力?似乎谁也说不清楚。日,四川的一篇新闻报道,好像能够间接地说明这个问题。四川在线消息:
“雪米莉跟我熟得很,老朋友。”昨日下午,武成大街上一个男子滔滔不绝地向同伴显示自己“交游广阔”时,不料被人当众戳穿谎言,尴尬无比。
下午4时许,武成大街上一伙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一个年约30岁的男子更是让许多路人侧目。此人音量奇大,正对着自己的七八个同伴大摆“龙门阵”:“你们晓不晓得香港的‘雪米莉’,就是写小说专门以‘女’字开头的,她和我是老朋友,熟得很。”见大家一脸惊讶,此君继续说:“我经常去香港那边耍,除了‘雪米莉’,亦舒这些人也跟我耍得好,经常一起喝茶。”看看周围人崇拜的神情,那位男子更得意了:“哎呀,本来国庆节‘雪米莉’都喊我过去耍的,我没有去。人家还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哦。”
这时,旁边一位女士开了腔:“不对哦,我听说‘雪米莉’只是笔名。”一听这话,那男子的脸一下涨得通红,愣了半天才说了一句:“糟了,我想起了我还有事,先走一步。”随即便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匆匆而去。
&&& 江枫在“雪米莉”操作中有多大的收获,无人可知。但是,很明显,他在特稿中的文学笔法的纯熟运用,与此不无关系。
八、写特稿不问学历
文学与科学不太一样。科学需要理性思维,要靠长期、系统地训练和积累,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攀上新的科学高峰;而文学需要的是形象思维,更多的是靠个人的天赋和不懈努力,现代文学巨匠,如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都没有多高的学历。至于像高尔基、沈从文、马克?吐温那样自学成才的作家,也不少见。据我所知,在特稿江湖上,真正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多,从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传媒学院“科班”毕业的就更少了,这一方面说明当代高等教育特别是写作学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另一方面也说明特稿易学易写门槛低。
  关向东,长得膀大腰圆,又好打抱不平,因而被特兄特妹们称为“关东大侠”。他是黑龙江双城人。1953年10月出生。9岁那年他才上学,因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他在学校特别能打架,是远近闻名的“淘气王”,学习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字儿也写得毛毛草草,用老师的话说:写得跟蟑螂爬的似的。现在,每逢有新书赠送文友,他最打怵的就是别人请他签名留念。
 1966年5月,“文革”爆发,学校停课,关向东生逢其时,虽然只有小学四年级,却被同学们拥戴为学校的“红小兵团团长”。1968年,他上了初中。今天学农,明天学工,后天搞“革命大串联”,没捧几天课本,中学就“毕业”了。所以,他大方地告诉别人,自己真正的文凭是小学四年级。他当过知青、商店营业员、装卸工、食品厂工人、区商业局干事、食品厂车间主任、厂长……业余时间,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一番“攻关”,终于敲开文坛大门,陆续在《哈尔滨日报》发了杂文,在《北方文学》发了散文,在《黑龙江日报》副刊上发了小说……
  1984年底,哈尔滨市人事局要办报纸,到处寻找办报人才,他以厚厚的一叠作品而被局长相中,由集体工人编制破格录用为正式国家干部。日,在他的一手操办下,《人才信息报》正式创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不到一年,就打开了销路……
可是,成也向东,败也向东。日,《人才信息报》刊发了由他采写并编辑的刘宾雁的专访《天下谁人不识君》,闯下惊天大祸。原来,头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就播出“中央决定开除刘宾雁党籍”的消息,而他忙得竟然没顾得看“新闻联播”。事件发生后,中央和省、市都派来调查组进行调查,关向东好汉做事好汉当,拍胸脯承担了一切责任。结果,领导没受牵连,《人才信息报》却被责令停刊。关向东非常遗憾,自己辛辛苦苦创办的报纸却葬送在自己的手里。
  从1996年开始,关向东先后在《知音》、《家庭》、《华西都市报》等50余家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没妈的孩子去天涯》、《跨国界的大爱》等特稿100多篇,成为特稿江湖的著名特手。
  特手构成很复杂,如果细加分析,还有许多。比如,国家公务员写特稿的有颜箐(检察官)、吕树龙(工会干部)、代韧飞(警官学校干部)、杨敬东(团市委干部)等;还有总经理出身的徐向林、纪广洋、文健;“全职太太”王毅;“海归派”詹蒙、叶雨;退休人员刘卓鲜;网络写手伊秋雨、王风鸾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三节 特手的八大“资本”
特手也是普通人,但他们在某些方面又显得与众不同。从上面列举的这些人的身上,我们似乎可以概括、提炼出他们的共同特性如下:
一、具有基本的文字功底
文盲肯定写不了特稿,也就当不了特手。而“基本的文字功底”,说高很高,因为大学教授也可能写错别字,点错标点符号;说低也很低,小学文化程度照样行。具体地说,它的门槛很低,只要是读过书、会写信就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特稿的过程,就是把自己或别人的新鲜、有趣的故事写信告诉远方读者的过程。
二、具有敏锐的新闻感觉
  特稿具有较强的新闻性,特别是给《华西都市报》等报纸投稿,时效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时效性的稿件,哪怕你写得比《红楼梦》还《红楼梦》,也见不了报。特稿编辑江枫指出:特稿作者一定要关注新闻,寻找题材和热点。有好的新闻感觉,才能找到好的题材。他曾举例说:
柳达的新闻洞察力和敏感度是大家公认的,有人说他长了三个记者的脑瓜:一个脑瓜是用来观察的,一个脑瓜是用来思考的,一个脑瓜是构架导语的。柳达的观察有独到之处,他会用当前的宣传形势和宣传方法观察社会、捕捉题材,这就走在了热点前面。在热点或者焦点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先声夺人,独树一帜。他的思考很理性,也很讲原则,绝对不掺杂“不真实”和“不客观”,对某些边缘问题,他只讲现象,不说观点,留给人思考的空间比较大。柳达作品的“导语”或者“第一段”很有特色,一看开头就能够抓住人,就有想阅读下去的欲望。他很有作品的包装意识,并知道如何包装,如何推销,如何挖掘最大利润……我经常称他为“职业大侠”,他嘿嘿一笑,不做声,算是默认。新闻敏感往往决定了一篇特稿的命运。
  2001年3月,北京正在召开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权、性交易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论的热点。因为权、钱交易对于已经捞足了钱的贪官们也没有新意。刘郎接到编辑提供的一条报道线索,闻风而动,在一个普通的行贿案中提炼出“性贿赂”这个新概念,稿子发给《华西都市报》,立即发表。见报以后,反响强烈,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供了权、性交易具体而生动的例证。随后,便有了“两会”关于坚决惩治“性贿赂”的动议。
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训练的。2004年初春,有一次,高汉明路过武汉的一家大型超市,看见超市贴出了招聘“神秘顾客”的《通知》。当时,他感觉挺好奇,闹不清楚什么叫“神秘顾客”。回家后,他马上打开电脑,上网搜索了一番,又打电话咨询一个律师朋友:“‘神秘顾客’究竟合不合法?”当得到确切的答复后,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写特稿的好题材。于是,便开始了深入采访,特稿写成,用电子邮件发给《华西都市报》,第二天,编辑就打来电话,通知他稿件已被采用了。
  新闻感觉是否敏感,有没有一个具体标准?坦率地说,具体的标准没有,形象性的比喻倒是可以给一个,那就是要有狗一样的鼻子、鹰一样的眼睛、兔子一样的耳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司空见惯的生活海洋中能捕捉到“新闻点”。
三、具有较高的情商
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题材,特稿比较喜欢。所以,太理性、太“一本正经”的人不太适合写特稿;写了,也难以写好。你自己都不心动,怎么可能启发被采访人激动,怎么能笔沾血泪让读者感动,而不能使人动情的特稿肯定是失败之作。
  什么叫感情?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下过一个定义:“感情,我指的是欲望、怒气、恐惧、信心、妒忌、愉悦、爱、恨、愿望、怜悯。总之,伴随着快乐与痛苦的那种情感。”(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
  在透露自己写特稿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秘密时,王书春如是说:
&&& 采访和写作的经过和主人公的故事,常常让我感动。
我的人生,遇到过太多的苦难和麻烦,面对这些时我没落过泪。因为我总觉得男子汉是不应该哭的。可是,我常常会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泪流满面。
我曾经采访过从香港来广东山区义务任教的一位富婆。我没想到的是,在广东还有连一辆出租车都没有的县城。坐着三轮摩托车走几十里山路,时刻有送命的危险。采访时,我还没有哭,因为当着孩子的面不敢哭。回家写作时,我哭了多次。想想看,老师病在香港了,学生们认为老师不再来了。他们天天去路口盼老师回来。学生们终于盼来了老师,在大山的路口,满脚泥水的孩子们站在雨中欢迎老师,她能不哭吗?我能不哭吗?
  一个人,还有机会常常被感动,这是多么幸福呀!我的职业,给了我常常被感动的机会,我多幸运呀!(别怪我煽情,我真的有点多情,多情不耽误做硬汉,这样很好。)
四、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用在特稿采写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张大奎个子高、鼻子大。鼻子大,嗅觉灵;个子高,步子大。有一次,一个朋友有急事找他。头天打电话,他说自己在北京;第二天又跟他联系,他说自己在广州。那个朋友很纳闷,问他到底在哪儿。他解释说:昨天晚上,突然得到一个好新闻线索,连夜起飞,现在已经在广州采访了。
  周泽新写稿有个特定动作:点燃一支烟,吧嗒吧嗒猛抽几口,然后头不抬,眼不眨,“刷刷刷”,奋笔疾书,一会儿工夫,一篇特稿基本完成。
  关向东更有绝活,一个素材到手,不吃不喝不睡也要写完,甚至有尿都憋着,怕离开那一小会儿工夫忘了词、丢了段、跑了灵感,有时憋得牙根发痒,大腿根一紧一紧的,小肚子鼓得像赵本山吹喇叭时的腮帮子,直到忍无可忍之时,才三步并做两步,一脚踹开卫生间的门,“飞流直下三千尺”。李作明的稳产、高产,在特稿江湖上声名远播,但他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人难比。他能在搭乘火车或飞机的旅途中写特稿,还能在长途汽车的颠簸中连续10个小时写特稿!他从未游览过敦煌,有一次,他去敦煌附近采访,竟能路过敦煌而不下车。
  高汉明曾创造一个特稿采写纪录:早上起床得知一个特稿线索,马上前去采访,采访3个多小时,回家就写,一直写到次日凌晨。从采访到写作完毕,其中包括吃饭、坐车、午睡,13个小时,写了6000字,后来全文发表,挣了上万块钱。
  看准一个特稿线索,如果等一等、放一放,不立即联系采访,很可能会被同行抢走;如果采访后,想一想、看一看,不及时动笔,很可能就被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写作冲动弱化了,再写就找不回原来的感觉,甚至断了写作的念头;写出来后,如果不尽快投出去,给特稿找个“好婆家”,要么会在同题材特稿竞争中处于下风,要么时效性过了,一流稿只能发在三流报刊上。
五、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采写特稿需要“快速反应”,但是,“快”是有前提的,杀鸡取卵、拔苗助长式的“快”,不是真正的“快”。为“快”而“快”,要么时机不成熟,造成采写失败;要么添枝加叶“催熟”,造成报道失实,引发官司。
  2000年,浙江三门曾发生了一大事件:当地百姓为保护一棵千年古樟而设置路障,使高速公路工程被迫停工。从媒体上捕捉到这一特稿线索后,李作明立即动身赶赴浙江采访。到达现场后,他才了解到,数百名农民为了保护这棵古树日夜轮流站岗“死看死守”,当地官员动用了多种力量都没有使他们屈就。李作明很受感动,老百姓真是太伟大了!他机敏地意识到:这场民与官的冲突,虽然是围绕着一棵千年古树展开的,但这绝不是一棵古树的去留问题,而是古树(古老文化的符号)与高速公路(现代文明的象征)的“较量”,双方的纠葛生动地反映出了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一个代表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闻”恰如其分地凝结在这么一个焦点上。采访以后,以“连续作战”著称的李作明却没有立即动笔,他清醒地意识到,矛盾还在继续、发展、变化,还没有出现最后的结果。于是,他将这个题材“养”了起来,引而不发,并与当事人经常保持电话联系,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一年多后,终于“修成正果”:当地政府向老百姓妥协,斥资几百万元将古樟树活移,民意取得了胜利,古樟树终于被保护了下来。闻讯后,李作明立即飞赴浙江,两天时间内,他马不停蹄地采访20多户农民,与100多位农民进行了交谈,彻底弄清了“古樟树”事件的来龙去脉,农民兄弟那种忠实于自然、忠实于良心的朴实情感让李作明怦然心动。2002年3月,《多情的对峙:千年古樟下的那群父老乡亲》在《知音》上发表,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该文获得了《知音》月奖;后来,又夺得年度《知音》大奖。李作明一下子抱了个“大金娃娃”。几个月后,《知音》受读者之请,专门约他续写反馈文章《古树下的知音情》。
  试想,如果李作明第一次采访了就写,我敢说,以他的才情肯定能写出来,肯定也能发表,但是,肯定不会像后来写得那么好,那么名利双收。
六、具有敢于“碰硬”的胆识
  记者是社会的良知。而最能体现记者价值的,就是记者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一个记者要是只写“过年话”,只会唱“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好来就是好”,只报道“高大全”式的人物,不能说不称职,至少是不尽职。一部新闻史,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一部新闻舆论监督史,一部记者“碰硬”史。
  陆天明是以写反腐败题材而著名的作家。他是海军战士出身,以新闻报道起家,后来“修成正果”,成为全国著名作家。在谈及“纯文学”没落的原因时,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我们的文学脱离大众已经太久了”,“要让大多数的读者喜欢读,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体现他们当下正在遭遇的困惑、矛盾、欢乐和眼前发生的一切。”(《北京青年报》日)遥想当年,伤痕文学、河殇文学摧枯拉朽、洛阳纸贵的盛况,再看看现在的一些作家,以丑为美,恬不知耻,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裸奔”;为了提高发行量,专写“裤腰带”以下的故事。这样远离现实生活、痴迷于三寸以下的“床上文学”,还有什么纯文学可言?不被读者抛弃才怪呢!
  好在文学之树常青。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纯文学”没落,正好特稿(纪实文学)可以取而代之、后来居上。仗义执言,替天行道,为民鼓与呼,是特手的天职,也是特稿之特之所在。
  1983年8月,李雅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青年报》当记者,后来调入《天津日报》,从1994年起,他专门从事特稿采写工作,至今已采写、发表的特稿有400多篇,其中独家披露山东省泰安市委、市政府集体腐败犯罪并疯狂对抗检察机关的《泰山脚下的较量》、独家揭露水利部领导班子集体弄虚作假挪用6亿元抗洪资金建造五星级宾馆的《审计“黑楼”》和独家披露中国地下埋藏着200万枚日本化学武器的《一笔不可不算的旧账》等,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是敢于与黑恶势力较量的记者代表。
  “关东大侠”关向东的“碰硬”经验也很能说明问题:
我写特稿不少年,有时写写停停。退休后,本想一心干侦探公司,可几乎天天接触奇闻怪事,成为丑恶社会现象的愤怒目击者或人间美好行为的旁观者,许多好素材逼着我不得不写。
  纵览世态之妍,俯观天下之变,路遇不平,拔笔相助,挥笔成剑,揭露丑恶,亲密百姓,这也是我的性格决定的。
  现在的老百姓,只从身边实际感受到的事实为真理,写特稿离老百姓太远,老百姓体会不到一点喜怒哀乐,他们绝不会买账。老百姓愿意看揭露性的特稿,喜欢尊重有正义感的特手,正是因为通过特手采写的各种生动感人的故事,有效的启迪教育现实的他们,使他们解脱心灵上的枷锁,看清事实,明辨是非。说实话,特手如果没有对那些违法的、肮脏的、龌龊的、卑鄙的事物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没有公证的态度与立场,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
七、具有终生学习的求知欲
  现在是信息社会,知识大爆炸,如果你不树立终生学习理念,经常“吸吸氧”、“充充电”,就会在知识老化的“温水”中慢慢地消沉、落伍,甚至被社会淘汰。
  我把“吸氧”比喻为学习。因为知识就像氧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弥漫在我们的四周,须臾不可缺失。
  高明的特手写作上都有个“绝招”,那就是写出来的特稿能让内行看了不觉得肤浅,外行看了不觉得费解,写什么好像就懂什么,到哪座山会唱哪座山的歌儿。其实,并不是特手知识真的那么渊博,而是他每天都可能接触新事物,每天都可能遇到不懂的新问题。怎么办?你自己不懂,写出来的特稿读者更不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日积月累,久病成医,特手就成为“杂中有专、博中有精”的博学家了。
  有一次,李雅民写了一篇关于医疗方面的特稿,由于写得有板有眼,医学味道极浓,发表以后,有的读者甚至误以为他是学医出身。在与特兄特妹们的交流中,他毫不保守地回忆了这篇特稿的采写经过:
  一天,在南京某建筑工地上,一位身高1.8米的农民工正在用铁锨拌水泥,一根4米长的钢筋从60多米高处垂直坠落,正好插中这个农民工。钢筋从他的右肩插进去,纵贯胸腹后又进入右大腿,最后从膝盖处出来,砸在水泥地面上反弹起来,农民工被钢筋带离地面半尺高后,摔倒在地。后来,经过南京某医院的全力救治,这位农民工大难不死,奇迹般生还。
  事件发生之后,南京媒体只发表了一条社会新闻(消息),简要地报道了医生成功救治农民工的事实,而没有说明如此严重的一例创伤,伤员为何还能存活的奇迹。受好奇心驱使,李雅民带着众多疑问赶到南京。为弄清楚每个细节,他请医生搬来教学用的人体骨骼架,摊开人体解剖图,与主治医生共同回忆钢筋在人体内一层层穿插的路径,进胸腔时为什么没能严重伤及心肺?进腹腔时为什么没能严重伤及肝胃?整个穿插过程怎么就没有碰到体内纵横交错的血管、大肠?最后连医生如何取出那根钢筋的细节都问清楚了:“几位医生和护士用力按住伤员各个部分,一位男医生猫着腰,双手握紧从膝处露头的钢筋,边转边拔,钢筋咯吱咯吱地摩擦着骨头,带着人体组织的碎屑一点点的向外移动……”当时接受采访的医生都被他的认真劲头打动了,问他:“你是要写新闻,还是要写论文?”
  李雅民的体会是:假若遇到的题材与某一专业有关,你在采访中就要尽可能地钻进那一专业;假若遇到的题材与历史有关,那你就一定要把那段历史弄清楚,这样你写出的东西才会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
  我还把“充电”比喻为特手向同行学习。特手之间,有些像运动员之间那样,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深厚的友谊。只讲竞争、不讲友谊的特手,在特稿江湖上无法安身立命。只有良性竞争,才能相互砥砺,实现“双赢”。
  刘郎是个血性十足的汉子,特稿写得好,还特自信特仗义。他不但善于向别人学习,而且很有团队精神,自觉地担负起为特稿界培养后备力量的任务。他不怕有竞争对手,而且还手把手地培养对手,号召小兄弟们“向我看齐”“向我开炮”。在小兄弟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特稿”的时候,他就替人家找线索、讲题材,然后口传心授,教你如何采访、怎么制作大小标题;写完以后,还帮助修改、润色,最后四处打电话“推销”。稿子见报了,稿费装进了小兄弟的腰包里,他却兴高采烈地请人吃饭,并美其名曰“奖励奖励”。是啊,出远门的喜欢结伴,做生意的喜欢聚堆,麦当劳专爱在肯德基隔壁开店,百事可乐专门与可口可乐“单挑”,他们从19世纪较劲一直较到21世纪,从美国较劲一直较到中国,两家的生意却越来越红火。刘郎学过生物,他肯定懂得生物的进化秘密全在于“竞争”。八、具有韧性,经得住挫折
  同拥军,笔名仝志、西蜀刀客、跃天等,为人厚道,爱开玩笑。1970年,同拥军出生在四川绵阳有“西伯利亚”之称的观太乡,父亲是民办教师,母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1989年,他在高考中名落孙山,做过小学民办教师、厨师、保安等,现在是《绵阳日报》记者。因为长相酷似电视连续剧《傻儿师长》中的傻儿师长,被特友们戏称为“同师长”;因为个子矮小,头大腰圆,又有“冬瓜”之雅号。当了记者后,好作品接二连三,其中就有引起全国关注的《123个公章盖不起一座厕所》、《全国劳模刘定国冤案系列》等报道。
  同拥军写特稿时间不太长,作品却质优量高,很多人认为他写得很老到,甚至老到到报社同仁都怀疑他的特稿的真实性,误以为他的特稿是灌水灌出来的。报社还传出了这样的“段子”:某某记者,飞机掉下来只能写一个“豆腐块”,而“同师长”却可以把空中掉下的一只苍蝇写成一篇故事曲折的“空难”特稿。是褒是贬?很难说,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就是这个“同师长”,在特稿路上也摔过很多跟头。他从1999年开始学写特稿,一直上不了稿。2001年,他使出吃奶的力气,一共写了40多篇特稿,除了在自家办的报纸发了一部分以外,一篇也没卖出去,那一年他灰心到了极点,有几次他都快失去自信,觉得自己不是个写特稿的材料,差一点就要与特稿“拜拜”了。后来,他还是不服气,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并后来居上,选题越来越准,特稿越写越好,现在,他在“两刊一报”的特稿命中率已经达到了80%。
第四节 学写特稿从何处入手
&&& 学写特稿,一点不难,笔者提供以下三条路,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快速“上道”。
一、第一条是“新闻路”
如果你学写过新闻,那么,你就能很容易与特稿“接轨”。写新闻,讲究抓新闻线索;抓到新闻线索后,还要去采访;采访后,还要会判断素材的新闻价值……这些,都是特稿所需要的。有人把特稿称作新闻故事,就是这个道理。其外在的区别在于,特稿比新闻(消息)篇幅长、故事多、分量重。在特手队伍中,至少有一半是“新闻出身”的,像吴雯、刘水、周泽新、李雅民等,都是干过或者正在做记者的特手。
二、第二条是“小稿路”
从“小稿”入手,逐步写长。“小稿”一般在千儿八百字以内,可以是人生哲理性散文,也可以是小小说、小故事。最好是写与人物、故事有关的记叙文。“《知音》教头”陈清贫其实并不清贫,因为他在《知音》做了十几年编辑,培养了一大批特稿新生力量。这样做,既把他人领上了“点字成金”的康庄大道,又给自己培养了稳定而高质量的作者团队。他的投稿骨干,如许燕春、霍忠义、赵美萍、赵海宁等人,都是从“小稿”起步的特稿高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谈及当特手的感受,林鹭说:看到林夕姐姐的很多朋友给《家庭》和《知音》写特稿,稿费是千字千元,每篇都能拿到近万元,而且累计发3篇稿,就能参加国内或欧洲笔会旅游。我把过去公司老总的经历写出来,自己觉得非常离奇,肯定能发表,结果编辑说题材不新,过程不够曲折。我又试着把朋友的感情经历写出来,还是未通过,不是体裁旧,就是细节不够感人。这时才知道一流杂志的稿子要求太严了,分量重,竞争也激烈。于是,作为新手,我认识到自己的功力不足,便在姐姐的提醒下,理智地退而求其次,从自己能够把握的题材写起,把投稿目标锁定在《深圳青年》、《爱人》、《丽人坊》这类杂志上,分量轻一些,篇幅短一些,稿费贱一些,只有千字500元,虽然比不上《家庭》、《知音》,但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对于新手来说,这些报刊就是一个施展才华、尽快出道的好舞台。林鹭的做法,对初学特稿的朋友不无借鉴价值。
三、第三条是“自我写真路”
“自我写真”,也就是用自己的经历、故事练笔。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生。因此,每个人的经历,不管是顺利,还是坎坷,都是唯一的,都具有自身的特色。自己最了解自己,把自己的经历中的“闪光点”写出来,对别人来说,都会有吸引力。不仅练笔者可以通过“自我写真路”走上特稿文坛,即使是作家也常常采取这种“由内向外”、“先自我后他人”的方法一步步进军特稿文坛的。
杨敬东,曾担任大连市青年文学协会主席,写过诗歌、小说等作品。1999年,当他接触特稿后,就觉得自己是个作家,放不下架子外出采访;又因为自己是个作家,也不太懂得采访要领,担心提问问不到点子上被人家笑话。但是,高稿酬又让他不忍心放弃挣钱的机会。于是,他就从自己的恋爱经历、教子故事写起,完成了《我及时阻止了女儿的早恋》、《女儿啊,爸爸欠你一个灿烂的童年》等特稿,发表后,因为感情真挚,故事真实,细节丰富,受到读者的好评。把自己身上的素材用完了以后,他又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在长时间接触过程中不知不觉积累的生活素材,不用采访,就可以“下笔如有神”,一篇篇特稿诞生了。遇到把握不准或者中间有断裂的部分,他才进行补充采访;再后来,身边人的故事挖掘完了,他的采访技巧和写作能力都提高了,虚荣心也消失了,于是,他开始外出采访,把触觉伸向广阔的社会……从而成为特稿“大腕”。
  相比较而言,“小稿”、“情感故事”比特稿稿酬标准要低一些,但是,报刊对“小稿”、“情感故事”需求量大,北京的《婚姻与家庭》、西安的《爱人》、武汉的《幸福》、合肥的《婚姻?恋爱?家庭》和《深圳青年》、《风流一代》等女性、青年类刊物和各地的报纸副刊,都热衷于发表这类稿件。而且,这样的稿件时效性一般都不强,报刊也不大要求一稿一投,只要你角度精巧、语言精确、内容精彩,善于运用投稿技巧进行推销,就能一以当十,稿费不断。因此,从绝对值上看,“小稿”、“情感故事”的收入并不低,有的稿件含金量甚至可以超过一般的特稿。有一位擅长写人生哲理性散文的朋友,现在还把自己前些年的稿件发出去,每个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稿费单像樱花一样飘来,一个月仍然有两三千元的进账。而他写的特稿,虽然当年曾大赚了一笔,于今却时过境迁,基本上发不出去了。
第五节 友情提示〖1〗一、没有记者证、采访证怎么办
特稿是新闻与文学的结晶体,它的父亲是文学,母亲是新闻。因此,除非特手自身传奇、情感历程等题材之外,绝大多数题材是需要采访的。在法制日益健全、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对采访者的从业资质日益看重的大环境里,没有记者证、采访证的确不利于采访。
可是,话分两头说。有记者证、采访证更好,没有,照样可以“遇到红灯绕道走”――这里可以透露一个业内秘密:在特稿江湖,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拥有记者证、采访证。那么,他们是怎样顺利进行采访的呢?
&&& 第一招:借船过河。以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签约作家、作协会员证等“代替”,一般情况下都能“搞定”。
第二招:成果展示。把自己的作品剪报簿带在身上,主动出示给被采访对象看,以证明自己的写作实力,大多也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第三招:迂回前进。把自己的特稿题材向拟投稿的编辑介绍,如果编辑认为有价值,可以请他帮你与被采访人或者单位取得联系,让你以特派记者身份前去采访;也可以通过与被采访人或者单位有关系的朋友引荐,进行采访。
  第四招:结伴采访。现在,写消息的记者对新闻线索求之若渴,很多媒体还对提供新闻线索的人给予一定的报酬,新闻线人行业应运而生。如果你是新发现的特稿线索,你可以以新闻线人的名义给媒体热线打电话,要是他们感兴趣,就会派记者前去采访。记者可能要你陪同,你也可以主动要求前去带路,这样,他采他的新闻(消息),你采你的特稿,井水不犯河水,何乐而不为?这一招也可以简化使用:直接与你熟悉的记者取得联系,结伴采访。要注意的是,与你结伴去的记者不要是“两栖记者”――既写新闻(消息),又写特稿。否则,你很可能像爱唱歌的乌鸦那样,把肥肉主动塞进了别人的嘴里。
二、什么条件才能参加特稿笔会
特稿笔会是报社、杂志社奖励、吸引、联络优秀作者的一种形式。一般来说,各家标准不太一样。只要你在相关报社、杂志社发稿数量、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就具备了参加相关报刊组织的笔会资格。
  参加笔会,特手可以免费游览风景名胜,品尝美味佳肴,与编辑联络感情,同时,也是特手互相认识、切磋“特技”(特稿技法)的大好时机。
  《华西都市报》一年要组织两次笔会,一次国内,一次海外。国内笔会,一般是5篇以上;海外笔会,一般要在10篇以上。
  《知音》笔会,一年一次,有时安排在国内,有时安排在国外,上稿3篇以上(含3篇)者,就有可能接到邀请。
  《家庭》笔会,一年两次,基本都是在国内,她们很有意思,以长江为界,把全国分成南、北两片。每年在这两片中各选一个风景名胜开笔会。条件与《知音》相似。潜力大的作者,可以破格接到邀请。
三、如何收集特稿编辑的通联信息
&&&&查找、收集特稿编辑的电子信箱、联系方式很简单。有下面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报刊直接查询法。一般报纸、杂志,都有相关版面、栏目,你可以到图书馆、资料室等处翻阅报刊,收集特稿编辑的电子信箱、联系方式。如果只有编辑部的通联电话,没有编辑的电子信箱,你可以直接与你需要联系的编辑打电话,索要电子信箱,一般的编辑都欢迎特手“来稿”。
二是网上查找法。网上检索是查找、收集特稿编辑的电子信箱、联系方式最简便的方法。往往是一检索一大堆。但是,由于网民们发布的信息准确性没有保证,有的是多年前的信息,已经不准;有的是东拼西凑的资料,以讹传讹;还有的是“黑色幽默”,故意发布假的信息。一旦你掌握的电子信箱有误,那么,你的特稿写得再特,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所以,我建议你采取“登门拜访”的方法,访问每个报刊的网站或电子版,那上面的投稿信箱、联系方式是可信赖的。报刊网站或电子版的投稿信箱,有的是公共信箱,有的是编辑个人信箱。如果都有,请选用编辑个人信箱,因为稿源多的编辑大多到公共信箱里去索稿。如果只有公共投稿信箱,也可以投稿。最好是通过电话、信息等渠道,与特稿编辑取得联系,获得他们的个人信箱、联系电话等资料。
三是特友介绍法。老特手在特稿江湖上混了多年,见多识广,都有许多特稿编辑的电子信箱、联系方式,向他们求助,他们不但会给你提供有关信息,而且,有些热心的特友还会给你介绍特稿栏目及其编辑特点,有助于提高你的命中率。
四是相互交换法。全国报刊数以万计,很难收集齐全,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收集。而每收集到一个确切的电子信箱、联系方式,就等于你又多了一个“提款机”。所以,对于特手来说,报刊的电子信箱、联系方式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为了提高收集效率和准确率,可以采取“双赢”战略,将你收集到的本地、本省报刊的电子信箱、联系方式,与外地、外省的特友进行交换,互通有无,这样,既可以预防本地特友因为担心同行竞争而不愿意给你提供资料,又可以保证你获得的信息的真实准确。
  以上方法,对于其他写作爱好者收集投稿信箱,也有参考价值。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报刊的版面、栏目及其编辑经常变动,他们的电子信箱、联系方式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收集投稿资料不能一劳永逸,而应该根据报刊版面、栏目及其编辑的变动,及时更新相关资料。最好是每年元旦或春节后,在报刊社新栏目已确定、编辑已调整以后,更新一次。
&&欢迎您对该篇文章发表评论
&新热报道&&&&&&&&&&&&&&&&&&&&&&&&&&&&更多>>
? ? ? ? ? ? ? ? ? ? ?
&版权管理&&&&&&&&&&&&&&&&&&&&&&&&&&&&>>
? ? ? ? ? ? ? ?
&推荐博客&&&&&&&&&&&&&&&&&&&&&&&&&&&&>>
&论坛精华&&&&&&&&&&&&&&&&&&&&&&&&&&&&>>
运营总监:董岩&&&执行主编:杨为民&&&编辑:徐平 赵膺祚 刘洁沅 王莹莹 杨圣杰&&&美术设计:韩龙&&&程序:李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稿费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