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当初给公司的股权凭证样本治理结构是什么样的样本?

股权的力量【寡头之路】_青瓜网
> 股权的力量【寡头之路】
股权的力量【寡头之路】
时间: 05:26:30
来源:文琳阅读
引言:回顾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春风中破茧而出的个体户,到合伙企业、集体企业,再到公司制的企业,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据调查,我国每年新增15万民营企业,同时有10万家民营企业消失,数据显示85%的民营企业在十年内死亡。尤其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更多的民营企业感觉经营越来越困难,这表面上似乎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的,但本质上,这是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发展历程中所带来的必然现象,山雨欲来风满楼,众多中小企业要么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取得细分行业的寡头地位,要么在硝烟弥漫的竞争中慢慢消亡。一、寡头之路1、西方企业:六次并购浪潮西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史深刻地揭示了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过程开始至今,西方企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先后产生了六次大的并购浪潮,使得大部分行业形成了几家寡头企业垄断局面,他们处于行业绝对垄断地位,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充分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必然结果。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集中资源、做大企业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竞争激烈程度为主要目的横向并购成为这次并购浪潮的主导形式,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企业规模和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此次并购主要涉及了铁路、电力、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约有40%的美国公司加入、3000个公司消失了,而随之产生的则是几十个控制各个行业的企业巨头,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司,例如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孚公司等就是这次并购浪潮的产物。第二次并购浪潮始于1922年商业活动的上升时期,终结于1929年严重的经济衰退初期。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工制造业与它的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的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协同效应。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是寡头垄断、追求经济的规模效益、借助并购垄断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供应以及运输与销售服务)。第三次并购发生于二战后的整个50—60年代,在6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并购的动因主要在以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熨平企业收益的波动。在1968年经济衰退之前,美国200个大公司事实上控制了60%的国民经济,旨在发挥资本规模经济的多元并购成为第三次浪潮的特点。第四次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985年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相对稳定,主要以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具体形式,并购规模较大。大型并购频繁,跨国并购明显增加。以“垃圾债券”为代表的新型融资工具推动了这次战略驱动型资产重组,一批活跃在华尔街的金融专家是这次并购的主要推动者,并购的最终目的不是管理公司,而是在企业的买卖中获利。以买卖企业获利的融资并购成为第四次浪潮的表征。第五次并购浪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截止于本世纪初。并购的规模空前巨大,并购成功率与融资能力高度相关。与第一次并购浪潮相仿,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强核心业务能力的横向并购为主要形式,许多规模巨大的并购活动都发生在同行业内部,追求规模效应或优势互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例如,美国的飞机业巨头波音公司并购另一业内巨头麦道公司,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其资产总额高达500亿美元,占据了世界飞机市场份额的65%,一举压倒主要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又如,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开创了一个新型的网络公司收购传统企业的先河。第六次兼并浪潮开始于2003年末,并一直延续到现在,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的高现金余额以及低利率环境。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合并浪潮,近来75%的交易都以现金支付。这个时期发生的许多大宗交易都是因为相关企业期望通过合并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水平2、我国企业:三次并购浪潮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极具活力的中小企业,但是,世易时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企业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等诸多因素叠加,诸多中小企业到了生存死亡的关键时刻,要么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取得细分行业寡头的地位,要么在硝烟弥漫的竞争中慢慢消亡,毫不夸张地说,目前中国三四千万家中小企业,很多一部分会在竞争中消亡殆尽,陪伴着的是少数优秀企业逐渐成长为细分行业的寡头,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短暂的三十年现代企业发展历程,我国企业也经历了以下三次并购浪潮,由此带来了企业的巨大变革:我国企业真正以现代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并购开始于1984年,由此开启了我国企业的第一次并购浪潮。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全国有6966家企业被兼并,转移资产82. 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95家。这次并购浪潮有以下特点:政治色彩浓厚,并购活动均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进行,各地政府直接参与和干预企业购并活动;企业并购具有横向性质。第二次并购浪潮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在中央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情况下,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双重压力下活跃起来的,1992年仅北京就有66家企业被兼并。这次并购活动发生在证券市场初具规模之时,有以下特点:企业并购的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大型合并和收购增加,强强合作增多;产权转让出现多样化,上市公司股权收购逐步占据主要地位,境外企业参与国内企业并购开始初见端倪,但承担目标企业债务式的并购仍占到60%左右;并购范围突破了所有制和地区限制,开始向多种所有制、跨地区方向挺进;企业并购开始由以往的“政治任务”逐步转为以企业为主体,并开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从2002年至今,伴随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我国企业的不断成熟及加入WTO的巨大压力,第三次国内企业的并购浪潮也悄然兴起。出现了易趣与雅宝联姻,联想与赢时通结合,搜狐收购chinaren、华润控股万科,小天鹅与科龙结成战略联盟,海信集团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合并,青岛海尔斥巨资收购海尔空调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份等事件。同前两次相比,这次并购有了明显的变化: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强强连手,是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并购的重点多是高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力图形成优势互补;并购过程基本是企业间的自由磋商,政府不再强制干预。3、寡头地位、垄断利润经济学研究结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下一般性企业只能赚取行业平均利润,充分竞争条件下企业利润会逐渐趋向于0。从企业角度出发,最理想的状态是获得细分行业超然的寡头地位,获得丰厚的垄断利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行业都逐渐进入成熟阶段,而成熟行业的供给能力过剩,产品的利润率将呈下降趋势,行业内竞争激烈,这种状况导致行业的市场份额和产能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行业的寡头市场结构也就随之形成。所以,我们认为,如何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由自由竞争向寡头竞争转变的过程中,把握时机,顺应经济发展潮流,把自己企业发展成为细分行业的寡头,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是民营企业最理想的战略选择。二、经营之道毋庸置疑,企业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是一系列契约的安排,目的是为了创造客户并满足客户需求。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并把价值传递给真正所需要的客户。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消亡,是由于价值创造与传递没有与社会发展趋势、客户需求相契合,而有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则是由于符合了社会和客户的需求,或者甚至是为客户需求界定了标准。我们认为。从短缺经济时代到极度竞争的时代,企业经营的核心——企业价值创造与传递经过了五个年代。1、产品年代企业经营最初是以产品为导向,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日至完善。这个阶段,企业追求扩大产能,常常迷恋自己的产品,以至于有时并没有意识到产品可能并不迎合时尚,甚至市场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这个年代,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生产能力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优势逐渐消失,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发展模式开始转变。2、商品年代此时企业发展开始转向关注市场与客户需求,企业生产用于满足客户需求的交易产品。同样一个东西,在企业叫产品,在市场上就叫商品。从产品到商品,关键在于价值的塑造,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把握。此时,企业需要确定目标市场,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但在这个时期,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如何让自己的商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维持企业高额利润,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如何通过自身品牌建设培养企业的忠实消费群体,推进企业向下一个阶段发展。3、品牌年代品牌年代要求企业产品与客户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品牌是个符号,也是个优质的、让客户放心甚至是痴迷的产品,符合客户需求的优质产品最能抢占消费者心智。品牌建设除了提供优质的商品服务外,还能通过品牌传递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培养忠诚的品牌消费者,进而利用品牌塑造市场壁垒,在同类产品竞争者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行业寡头。正如可口可乐总裁斯蒂夫·海尔所言:“当我一无所有时,我只要有可口可乐这个牌子,我照样可以东山在起”,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遍布世界,但这只能算是“制造经济”。由于没有自己的一流品牌,在国际贸易中,很多中国企业只能通过跨国公司贴牌生产,只能处于整个产业的最底端,获取微弱的初级劳动力利润回报,无法享受品牌带来高额附加利润。所以,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产车间,未来必须进一步成为世界研发车间和世界营销车间”,我们还想加上一句,还必须是世界品牌车间。4、资本年代不管是产品、商品还是品牌,归根究底企业还是更多地靠自身内涵式发展,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不仅需要考虑产品的利润增长模式、产品品牌的价值塑造以及自身业务经营的发展,更重要的还要探索如何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扩大经营利润,放大企业价值,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获取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国内外多次并购浪潮,无不是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完成的。资本市场的繁荣,使得企业资本积累方式发生实质性的转变,谁能够准确把握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科学利用资本市场杠杆作用,谁就能获取巨大的资本支持,扩展企业发展规模,获取规模效应下的高额利润乘数效应,并通过资本市场把利润放大化、价值杠杆化。5、股权年代产品、商品、品牌年代,企业经营重点是具体的“业务”,资本年代考虑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放大“业务”经营成果,而在股权年代,企业已由对“业务”的经营转变为对“人”的经营,企业家经营重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注焦点已经不局限在对企业具体“业务”的经营,而是把“人”作为经营的重点,具体的“业务”由具体的“人”去经营。当企业通过股权将经营重点转向“人”时,企业家已经不是原来以经营企业、发展业务为主,而是站在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此时,企业家对内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股权激励打造奋斗型员工,建立员工为自己干的激励机制,并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教练,自身并不忙于具体业务;对外考虑的是怎么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股权合资合作,进行战略绑定,以股权为纽带实现行业整合,发展成为细分行业的寡头,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三、股权之误1952年,美国菲泽尔公司设计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内外企业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组织架构、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的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1、2、3号文解释,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提供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时间比较短,我国法律也没有对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对于股权激励本质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概况起来有三种典型的错误,即把股权激励做成承包制、薪酬制、合伙制,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拨乱反正,以正视听,以免以讹传讹。1、股权≠承包分红股权激励使得激励对象获得公司股权,让其能够享受股权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权利,甚至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激励其勤勉尽责地为企业公司长期发展服务。股权激励常用方式包含干股(即身股分红)、期权、期股以及实股,其本质就是通过股权将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命运捆绑起来,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分配机制。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股权激励做法,即把股权激励基本等同于承包制,取名为身股分红,简单做法就是企业经营利润的一定比例拿来做分享,超额利润部分多分配。其实身股分红只是股权激励的一种方式,是最初级的方式,并且适用对象及激励效果非常有限,其激励对象通常是只关注企业近期发展、注重眼前利润的员工,这种类似承包制的身股分红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员工“行为短期化、负赢不负亏、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组合受限(承包后不愿意让其他更好的要素资源加入)、所有权和经营权还是无法一致”等多个方面的弊端。2、股权≠薪酬分配股权激励让员工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但这种收益具有未来性,与员工自身的业绩完成情况及公司的未来发展情况直接相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风险性。因此,员工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中长期价值。股权激励对于防止员工的短期行为,引导其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同时,股权激励能够将个人业绩完成与实现公司整体利益相结合,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及创造性,让员工以所有者身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而薪酬分配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资历条件和公司发展情况预先确定,部分与企业短期(月/季/年度)经营业务挂钩,这有可能导致员工为了短期的财务指标而牺牲公司的中长期利益。薪酬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比较刚性。薪酬也难以让员工产生股东身份的归属感,难以改变员工的打工者心态。而现在社会上也有一种错误的做法,就是把股权激励做成人力资源范畴的薪酬分配,简单地根据历史贡献、岗位价值、个人绩效等方面因素对股权进行分配,力图起到股权分配公平合理的效能。其实,股权激励方案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帮助企业打通企业战略、公司治理、资本运作、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企业文化等各模块的经脉,实现企业愿景与执行、组织规则与个人利益的完美对接。没有顶层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必然沦落为人力资源层面的薪酬制度,这对“稀缺”的股权来说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挥霍!3、股权≠合伙分赃社会上还有一种普遍的错误做法是把股权简单地做成几个人合伙经营,保持着多赚多分、少赚少分、不赚散伙的心态。其实,我们认为,股权激励不仅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利益共享,更是一种风险共担的激励模式,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的时候,就需要提前做好了风险防范。这就使得股权激励从根本上不同于中国民营企业常见的“梁山好汉结义式”的创业模式。电影《中国合伙人》里“朋友式合伙,仇人式散伙”,正是当前民营企业股权模式弊端的真实写照,“以利聚,以义合”的类似合伙制的企业组建模式,注重利益的分享,没有风险防范意识,这就使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导致企业的分裂,这与股权激励注重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模式完全不同,所以,股权必须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方能使得“合伙经营”立于不败之地。四、股权之力股权激励的意义已经被西方经济发展史与诸多企业实践所证实,并逐渐被我国企业目前所考证。在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除了要正确认识股权激励的性质外,还需要树立正确的导向,即股权激励的目的是要打造一个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股权激励是一种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是利益相关者一体化发展的激励机制,更是点爆企业走向细分行业寡头地位的战略选择。1、内部员工——激励股权激励是关于“股散人聚,股聚人散”的艺术与学问,通过股权激励,让核心员工拥有公司股权,形成与公司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真正成为公司的主人,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劳动者。在人才经营已经成为企业竞争核心的时代,股权激励是企业留住核心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让能力突出的员工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主动的投身事业,在公司的平台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员工不是为老板打工,而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奋斗。通过股权激励,打造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主动性强、忠诚度高的核心团队,为企业的寡头发展之路,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华为正是依靠内部员工持股计划,打造了一批核心的人才团队,并使得股权激励机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这是其发展成为全球通讯设备供应商的领袖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2、外部人才——吸附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依靠现有的人才团队,更要通过有效手段吸引外部优秀的人才加入,建立人才高地,不断充实自己的“智囊团”。企业的寡头之路,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更是“智者胜”的道路,无论是总体战略布局与规划,还是每一步的决策与行动,均需要有智慧、有谋略、有胆识的人才支撑。传统的薪酬福利,已经难以吸引高端核心人才,只有通过股权激励,授予核心人才股权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外部人才为企业的寡头之路出谋划策。阿里巴巴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在创业初期,马云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吸引包括蔡崇信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的加入,逐步确立了今天阿里在网商的江湖地位。3、同业者——并购股权激励不仅可以实现对人才的整合,更是企业用来进行同业并购的法宝,以股权为纽带,可以快速实现行业整合。我们的客户克明面业、客家彩印等,都是通过以股权为纽带进行行业整合,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行业地位,比如克明面业,通过对同业夫妻店的整合,使得其从一家普通的面业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上市企业,成为了地区性的行业寡头。百丽鞋业初入内地市场时,通过股权并购内地鞋业生产厂商,使得企业飞速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女鞋行业的寡头之一,通过对森达鞋业的并购,也为其进入男鞋市场并最终实现整个鞋业寡头地位铺平了道路。4、利益相关者——打造共同体通过股权激励,建立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战略合作关系,是企业实现细分行业寡头经营的良好选择。让供应商与经销商持有公司一定份额的股权,享有公司股权增值带来的收益,从而使得供应商和经销商与企业之间不仅仅是关联企业关系,更是成为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对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最终实现供应商、企业、经销商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赢。格力电器、海尔电器、泸州老窖等企业都通过经销商股权激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泸州老窖于2006年11月底,向8名是泸州老窖的区域经销商定向增发1228.4万股份,增发价12.22元/股,锁定期为12个月,对经销商激励直接促进老窖的销售量大幅提升,再加上高端品牌“国窖1573”的推出以及中国白酒行业遇到好的发展机遇期,白酒提价,经销商大量进货,泸州老窖销量暴增一跃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跑者之一。结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通向垄断和寡占之路——兼并》中说,“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我国经济在经历三十多年的粗放式增长后,开始转向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整合阶段,最后的经济模式是大部分细分行业几乎均被几个寡头企业所垄断。在这个过程中,收购兼并还是被收购兼并,是摆在各个企业面前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要想避免被兼并的命运,走上兼并其他企业成为细分行业的寡头的地位,就必须把握好股权这一有力而稀缺的手段,通过股权做好企业的顶层设计,通过股权激励和吸附核心人才,通过股权并购整合快速获取市场规模,通过经销商、供应商、金融机构等的股权捆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相关者,最终通过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点爆企业走向细分市场寡头地位。“黄沙吹尽始见金”,卓越的企业不是在大环境好的时候做得春风得意,而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存活下来,并以此为契机整合行业企业,如此方显英雄本色。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逆转,让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一起迎接股权年代的到来。文:郑波本文发表于《企业管理》2014年第1期文琳编辑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今日导读:</s下载合伙投客户端
你不知道的蔡崇信:马云最重要的合伙人
(文/猎云网)
一位神秘台湾囝仔,如何成为马云最重要的合伙人?没有他,阿里巴巴恐怕撑不过电子商务泡沫;没有他,阿里巴巴就拿不到软银资金、吃不下雅虎中国。他让台湾中信辜家和富邦蔡家愿意掏钱投资,马云说:我最感谢的人是他!
这位「台湾囝仔」,不仅在阿里巴巴内位居要职,还是最敏感的职务。当记者向阿里巴巴的员工一问起他,每个人都闭嘴,「他不能谈!」为什么?「他太敏感了,要我谈马总(指马云)都可以,就是不能谈他!」这位台湾囝仔为什么能在阿里巴巴内部引起所有人的高度敏感?还原这位阿里巴巴的资本操盘手。
你不知道的蔡崇信:实际持股可能在马云之上
旗下拥有淘宝网、天猫、支付宝等购物网站的亚洲第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即将挂牌上市,这个上市案,成了纽约、香港、伦敦全球三大证券交易所,今年开春最重要角力拔河的目标。
但能够拍板决定阿里巴巴花落何处的,除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另外还有一个人,他叫「Joe蔡,蔡崇信」,他的英文名是Joseph,朋友都叫他「Joe蔡」。
2013年9月,阿里巴巴正与香港证交所隔空争论之际,阿里巴巴决定向港交所递出一封信,说明他们所坚持的「合伙人制度」理念;但这封信的落款署名,不是马云,而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
蔡崇信是谁?2013年10月上旬,一架从浙江杭州起飞的班机,准时在桃园机场降落。戴着黑框眼镜的蔡崇信下机,立刻驱车直奔位于台北市南京东路五段的阿里巴巴台湾分公司开会;一直到晚上,他才回到位于中正区的住宅休息。
一路马不停蹄,蔡崇信对台北街道的熟悉度,不亚于任何长住台北的你我;他身边的一位好友说:「Joe蔡当然熟悉,台北就是他的家啊!」蔡崇信这位道地的「台湾囝仔」,竟是马云身边的头号人物,阿里巴巴内部人士甚至透露,他的实际持股,可能在马云之上;如果按分析师估计,阿里巴巴重新上市后市值达一千五百亿美元计算,蔡崇信的身价逼近新台币一千亿元。
和马云平起平坐 他的身分很敏感 连员工都不敢谈
今年电子商务预估将占全中国消费比重的一二%,其中,「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就占有八成江山、独揽全中国近一成的消费;亦即中国每十元消费,就有一元是在阿里巴巴的交易平台上产生,换算之后,一家阿里巴巴交易总额等同于台湾GDP的四成。
当阿里巴巴的风潮正在席卷改变全中国的消费零售市场,颠覆传统的贸易行为之际,一位「台湾囝仔」竟然能够堂而皇之进入阿里巴巴总部,并且与马云并肩开会——而且这个位子,他已经坐了十四年之久。
蔡崇信是道道地地的台湾人,在台北出生、在台北长大,就读台北市私立复兴中、小学,十多岁出国念书。他的家人都在台北,台北就是他的家;而蔡崇信的另一个「家」,则是阿里巴巴。
这位「台湾囝仔」,不仅在阿里巴巴内位居要职,还是最敏感的职务。当记者向阿里巴巴的员工一问起「Joe蔡」,每个人都闭嘴,「他不能谈!」为什么?「他太敏感了,要我谈马总(指马云)都可以,就是不能谈Joe蔡!」这位台湾囝仔为什么能在阿里巴巴内部引起所有人的高度敏感?
过去十多年,蔡崇信一直担任阿里巴巴的财务长,直到最近才交棒,转而担任「集团执行副主席」;但无论职衔如何改变,阿里巴巴上上下下的员工都清楚,「只要是财务、投资的事,找Joe蔡就对了!」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投资「总负责人」,所有阿里巴巴的资金调度、转投资、募资入股,甚至到近期阿里巴巴即将重新挂牌上市,全部由他统筹负责。蔡崇信身负的业务敏感性,不言而喻。
但比业务还要更敏感的,是持股。透过公开资讯显示,到2012年7月,阿里巴巴最后要从香港股市下市之前,马云的个人持股是7.43%,而蔡崇信的持股是经营团队的第二多,仅次于马云,为2.15%。
在 2012年《富比世》杂志的「亿万富豪候选人排行榜」上,蔡崇信以8亿美元、约新台币250亿元的身价,名列第二。如果以市场分析师估计阿里巴巴重新上市之后,总市值将达到1500亿美元以上计算,那么蔡崇信的身价将超过新台币1000亿元。这个数字还可能随着电商业务不断扩大,持续快速成长。如果再相较《富比世》台湾富豪排行,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的身价约33亿美元,蔡崇信的身价几乎与尹衍梁相当。
不过,多位了解阿里巴巴股权结构的人士直指,马云的持股其实是一个“stock pool”(股权集中处),因为当时包括马云在内,总共有「十八罗汉」一起创办阿里巴巴,据闻这些创始人的持股,现在都挂在「马云」底下,才有7.43%之多;但如果要论真正的个人持股,「蔡崇信的持股应该超过马云!」这就难怪阿里巴巴内部员工谈到「蔡崇信」三个字要如此谨慎敏感了!
此外,阿里巴巴一路走来,好几度经营面临风雨飘摇,岌岌可危,都是靠蔡崇信高超的筹资能力,枱面上下运筹帷幄,协助度过难关,才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筹资高手出马 低调牵线台湾企业家投资阿里巴巴
把时间拉回到六年前,日晚上,当天中信集团的大家长辜濂松正在台北天母的家中宴客,而主客正是马云和蔡崇信两人。若不是非常重视的客人,辜濂松不会把宴席设在家里。根据与会贵宾转述,当天宾主尽欢,餐桌上,蔡崇信秉持一贯的风格,话不多,多半都是在听,大部分的时间是马云在讲;但宴席上每个人都知道,他和马云近乎是「合伙人」的合作关系,没有他,就没有马云,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隔天,11月5日,本来应该是阿里巴巴要在香港挂牌的日子,但马云硬是为了这趟台湾行,把日子往后挪了一天,挪出的这一天,马云在台湾-中国信托举办的「领袖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说,赢得满堂喝采。
但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一趟台湾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这是一场蔡崇信和马云的「感恩之旅」。因为2004年前后,阿里巴巴曾经有资金周转问题,危急一时,当时蔡崇信以财务长的身分四处奔走找钱,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当然就是他从小长大的台湾。
除了中信辜家,据了解,当时透过蔡崇信的居中牵线,还有富邦蔡家等好几家知名的台湾企业家族,都私人掏钱参与增资。由于阿里巴巴是中国企业,所以这些台湾企业家都希望这笔投资能够「低调处理」,分别透过香港等海外的私人管道投资。因此,2007年阿里巴巴挂牌前,向来重感情、讲义气的马云和蔡崇信,为了答谢当年伸出援手的「救命钱」,宁可将挂牌日期延后一天,也要在阿里巴巴挂牌之前,专程来台道谢。
事实上,蔡崇信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台北街头。中等身材,斯文的外表,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年近五十的他,走在路上还有着几分学生味,在街头擦身而过也不会引起太多注意。即使在难得露脸的公开场合上,也常因站在身形有些特殊的马云后面,所有镁光灯全部聚集在马云一人身上,多半不会注意到蔡崇信,这也是个性非常低调稳重的他最希望的结果。
但无论他再低调、不多话,以阿里巴巴如今对中国,甚至全世界消费市场的影响力,蔡崇信,都是一位外界难以忽视的重要人物。
蔡崇信与马云都是1964年出生,除此之外,两人从家世、学经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是南辕北辙。马云开朗活跃,擅长演讲,有独特的个人魅力;而蔡崇信安静低调不多言,人很随和。两人一动一静,一外一内,却是成就今日阿里巴巴庞大帝国的最佳拍档。
在台湾提起蔡崇信,也许企业界认识他的人并不算多,但如果提起他是「常在法律事务所的第二代」,相信许多人都会有印象;因为蔡崇信的父亲蔡中曾、祖父蔡六乘,就是以国际法律事务见长的「常在法律事务所」创办人,早期在台湾律师界,「常在法律事务所」与「理律法律事务所」可说是台湾独占鳌头的两大律师楼,而蔡崇信,从小就在这个充满法学素养的世家长大。
在耶鲁大学完成学业后,蔡崇信便在海外工作,1996年,与台南帮大老、也是南纺创办人吴三连的孙女吴明华结婚,由于蔡中曾的政商人脉广阔,他还是乖乖回台,在晶华酒店办了一场世纪婚礼。
  实力雄厚 蔡家父子同样出自耶鲁名门
蔡家政商实力深厚,根据「常在」早期的合伙人、现任华通律师事务所所长刘振玮表示,蔡崇信的祖父当年还曾经接受过上海黑帮教父杜月笙的法律咨询,地位可见一斑,来台后,也经常承接行政院等官方大型法律案件的委托;父亲蔡中曾则是台湾取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的第一人,还担任耶鲁大学的校董。后来蔡崇信和父亲一样取得耶鲁法学博士学位,父子同样出自耶鲁名门,曾经是台湾法律界的一则佳话。
但接下来人生的路,父子俩就完全不一样了。「蔡爸爸」个性开朗活跃,还是桥牌好手,在好友口中的蔡中曾是位「天才」,很多新事物一学就上手,因此也把常在律师楼经营得有声有色。当年台湾国际性的司法案件还不多见,「常在」很早就接办这类型案件。
蔡崇信和父亲的个性大不相同,他外表谨慎严谨,不多话,但事情一旦决定,绝对是破釜沉舟使命必达。例如当年蔡崇信要辞掉在欧洲投资银行的工作,进入阿里巴巴,就上演了一番「家族争执」,才顺利过关。
耶鲁毕业之后的蔡崇信,原本在北欧地区最大工业控股公司Invester AB香港工作,负责亚洲业务。1998年,Invester AB计划参与阿里巴巴的增资,于是代表人蔡崇信和当时的马云有了「第一次接触」,没想到,几次谈下来,蔡崇信自己「爱」上阿里巴巴,向马云毛遂自荐,而且还带着太太同行,以示决心。
据媒体报导,当时的阿里巴巴还是一家前途茫茫,「钱」景不知在哪的网络公司,能得到外资金童蔡崇信的「青睐」,马云第一时间还不敢接受,直说只付得起人民币500元的月薪,哪请得起「年薪300万港币」的蔡崇信?
一动一静 马、蔡「完美搭配」成致胜关键
同一时间,就连一向开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蔡中曾也摇头,当时蔡中曾问身边几位经常进出中国市场的好友,据说每位好友都投下「反对票」;但最后,蔡崇信心意已决,蔡中曾仍然放手,让蔡崇信自己选择。
就这样,蔡崇信卷起袖子,把名牌西服收进衣柜,踏入总部位在杭州的阿里巴巴,开始埋锅造饭的工作。
如果以现在资本市场的标准看待,当时的阿里巴巴恐怕只能用「一片荒芜」来形容,别说没有制度、标准,就连最简单的公司登记都没有,蔡崇信到了之后,把阿里巴巴的员工集合在一起,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拿着一块小白板,挥汗如雨地从最基本的“股份”、“股东权益”开始教起,接着又帮创始的「十八罗汉」,拟了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合同,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
紧接而来的最大难关就是「钱」,也是蔡崇信进入阿里巴巴之后最艰钜的任务,尤其2000年前后,网络泡沫折损了一堆网络公司,蔡崇信要帮阿里巴巴在市场上找钱的难度,可想而知。从蔡崇信进入阿里巴巴起算,阿里巴巴一共经历了3次的重要增资,每一次,都让阿里巴巴脱胎换骨,有了崭新的面貌与股东成员,背后都是蔡崇信操刀,辛苦奔波的成果。
第一次增资是2000年,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阿里巴巴要增资2500万美元。当时正值网络泡沫,网络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的状况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软银的孙正义。
当时蔡崇信和马云两人赴软银在东京的办公室谈判,投资银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谙谈判出价之道,即使两人明知当时的阿里巴巴体质羸弱,根本没有多少谈判筹码,但一坐上谈判桌,马云发挥独有的个人魅力,大谈阿里巴巴美丽前景,一旁的蔡崇信虽然不多话,却在关键时刻,对孙正义前两次的出价,勇敢说「不」。最后两人「完美搭配」,让孙正义点头答应拿出2000万美元。这一仗,蔡崇信帮阿里巴巴度过最危险的难关。
软银的资金到位后没多久,美国科技股就因网络泡沫,从高点崩落,许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在这波熊市中灭顶,惟独资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惊无险挺过这场世纪风暴。蔡崇信的运筹帷幄,当然得在功劳簿上记一大笔。
此后,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发挥冷静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分别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合并雅虎中国,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一位投资银行人士分析,一路走来,蔡崇信操盘的最大难度,就是以马云为首的经营团队「根本没有钱」,这群人手中唯一有的就是「看对市场,卡对位置」。
  主导权在握 IPO将成2014年各界关注焦点
蔡崇信必须在「引进市场资金」和「掌握主导权」之间,充分折冲拿捏,如何引进资金,又不能经营权旁落,行进间,还能一步步把阿里巴巴推上电子商务王座,其中马云和蔡崇信,一动一静,一外一内,天衣无缝的搭配,是致胜关键。难怪马云要说,这辈子他要感谢四个人,前二位是让阿里巴巴引进资金和资源的孙正义和杨致远,一位是他一直崇拜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最后一位,就是蔡崇信。
一位蔡中曾的好友说,蔡崇信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看着蔡中曾对事情冷静的策略分析能力,对父亲极为崇拜。早期的大牌律师不只承作法律业务,包括大型投资案、财务规划等也都是主要业务,工作性质就是类似蔡崇信现在的工作。如今他在事业上表现杰出,蔡中曾对其影响最大。
2013 年5月,蔡中曾以年过八十的高龄过世,蔡崇信回台奔丧,许久不见的亲友看到他悲痛的样子,都知道这对父子感情甚笃,父亲过世,显然对蔡崇信影响极大。但丧事办完,蔡崇信又得很快收拾哀伤飞回杭州,因为阿里巴巴重新上市挂牌在即,究竟要选择在哪里挂牌?已经成了美国纽约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甚至连伦敦交易所都积极争取的对象。
而主导权在握的「台湾囝仔」蔡崇信,任何一个细微的决定,都将影响号称2014年全球最大IPO(新股上市)案的资金流向,其募资金额预估将超过1500亿美元,更牵动全球三大证券交易所的敏感神经。
本文来源:今周刊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rchives/30394
扫码关注猎云网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扫码关注微信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治理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