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鹏姚娇 用韩语怎么写写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台湾官员鼓励民众唱双簧专蒙中国大傻逼。ECFA侵害中国
两岸ECFA怎麽签?台湾官员的真心话
12月21日,由台湾经济部国贸局长黄志鹏主讲的第一场ECFA系列讨论会在台北召开,
当有听众发言说,“我们不是为了通而通,而是为了经济去通,所以我应该是支持ECFA的;但是我也会去支持那些反对ECFA的人。因为大陆了解台湾内部的反对声浪后,可能会为了争取更多民心而释放对台湾有利的条件。”
黄志鹏即笑称:“跟你说了别讲,你还讲出来”,并指台湾内部的反对声音确实可利用于谈判当中,作为筹码。
“我觉得这样满好的,民主社会嘛。不过希望等真正在做民调的时候,你还是只能打其中一边的勾唷。因为你不支持,就不会有ECFA及‘反对ECFA’这件事了嘛。”
黄志鹏说,“中国大陆会怎麽看待ECFA,我也许不太会答覆。但它能到今天这个程度不简单,不仅是全世界的製造工厂、也是全世界的市场,各国都不敢轻视他。对于外资而言,大陆投资条件非常好,举例来说“土地是国有的,要割一块土地很简单。但这个代价是从三反、五反清算以来,把民众扫地出门、人民俯首称臣,这个过程是非常不人道的。而我们(指台湾)没有办法这样子降低土地成本和投资环境。”
此外,他认为,大陆因为只开放了经济、管制政治,因此官员的升迁就着重你当地的经济表现。“有外资、台商去,他把你接待、奉承到如果你有钱不去投资的话会很惭愧。”
黄志鹏说,当前两岸领导人都认识到,两岸经济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大陆不仅是在军事上扩张、文化体育影剧也很强,政治上也很厉害。
“最近他拒绝人家G2的提法,说世界大事不能两个国家就做决定;对东南亚国协,当初没有人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能够成功。但他先放手给人家一点优惠后,现在日本和韩国才抢着也要签。对非洲,他把350亿美元的外债一笔勾销,非洲的资源他就掌握了”“如果他是敌人,那他是这样的可怕。”
12月21日,由台湾经济部国贸局长黄志鹏主讲的第一场ECFA系列讨论会在台北召开,接近两百名台湾民众与行会代表坐满了会场。每位听众都领到了一份《ECFA重大议题Q&A》的讲义与政策折页宣传品。
在说明会开始前和结束后,黄志鹏都还不断被记者要求用“一分钟之内、民众能听懂的话”,告诉大家ECFA到底是什麽。
不是万灵丹,却是止痛药,还是威而刚
&在演讲伊始,黄志鹏先以台湾外交处境艰难、只有23个邦交国开场,点出经贸关係是台湾同世界联繫的命脉。然而,在全世界逐步形成260个FTA的潮流下,十年来,台湾佔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由2.2%下降到1.5%,排名则从14名倒退到18名。
再加上东协和大陆、东协和韩国在21010年将分别互相实施大部分产品免关税;东协加日本、东协加澳纽、东协加印度的FTA也确定会在2018年以前会实施。到2020年,日本与越南、韩国和印度签定的FTA也将生效。
而韩国,这个在经济规模、产品形态、区位优势都与台湾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对手,其与大陆的FTA已经进行了五次产官学联合研究、与美国的FTA已签署,只待双方国会同意后生效。韩国同欧盟的FTA也将在2010年第一季签成。
今年十月在泰国华欣举行的东亚高峰会上,中国大陆、日本与韩国更达成共识,要朝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向推展。
“这些都是确定确定再确定的事情”,“每一拳都来得越来越重”黄志鹏说。
台湾囿于其特殊的国际处境,目前仅和五个中美洲国家签署FTA,但该五国仅占台湾在全球市场份额0.187%而已。
黄志鹏在演说中,以更贴近黎民的闽南语搭配国语,直言“有的时候就连外贸厂商也会抱怨,我们政府怎麽这麽无能啦”。
他强调,规画一个国家的愿景,往后看个十年、二十年并不算长,如果“现在我们不做,十年后再回来看,会很怨叹。但现在如果重下树,二十年之后,应该就会有树荫可以纳凉。”
黄志鹏说,“我承认,ECFA对台湾来说绝对不是万灵丹,但至少是止痛药”,这意味ECFA签成之后,“至少台湾商品在大陆的待遇,能与同大陆签署FTA的外国打平,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对于还没有和大陆签成FTA的日本与韩国,“如果台湾先签了,那就更是强心针。讲得粗一点,就是威而刚(伟哥)啦!”
他也坦承,ECFA就像所有经贸协议一般,对内部成员都有正负面的影响,必须有所取捨。但他援引政府智库“中华经济研究院”的影响评估报告指出,若两岸签署ECFA(商品贸易部分,尚未计入服务业与投资自由化),将可拉动台湾经济成长率1.65%至1.72%、总出口量增加4.87%至4.99%。至于就业方面,评估报告指出,与大陆签署ECFA将能使台湾增加26.3万个工作机会。
他认为,签署ECFA整体而言,对台湾的正面效应远大于负面影响,包括出口和外来投资都会增加。至于恐将受到冲击的台湾产业,台当局也已编列未来十年共950亿元新台币的预算,辅导业者转型升级或转业。
&台湾:要的比较多,给的比较少
黄志鹏接着介绍了ECFA大体上将呈现的样貌,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序言”中,表达透过两岸经贸合作关係制度化的长期愿景和基本原则;
“总则”,则类似一本书的目录,将参照国际间其他经贸协议的做法,规定协议追求的合作目标,与贸易及投资自由化的范围和措施。加上给予对方的基本对待方式等。
其后的16条主文,则包括货品贸易与验证、产业合作、关务合作及食品安全的领域。
此外,尚有在ECFA签署之际就可以彼此早期降税的产业清单、反倾销等临时性救济措施,以及避免的第三方“搭便车”的防卫措施。
黄志鹏举例,要适用ECFA的减税待遇,产品在本地製造的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才可以挂上made in Taiwan
最后,还有关于ECFA协议的配套安排,包括临时禁止不安全实品进口的例外条款、争端解决机制、修正与生效及终止条款。以避免一旦签署之后,大陆产品大幅倾销台湾。
黄志鹏向民众解释,如果在ECFA没有签之前就和大陆谈个别产业的早期降税,会违反WTO规定;只有签了ECFA之后,才能和大陆“私相授受”。
在回答笔者问题时,黄志鹏说,目前由于尚处于谈判阶段,故具体产业和品项尚不能对外揭露。但台湾方面会将出口量大、在大陆税率高、且对手已享有免税待遇的品项作为优先产业,例如石化业、纺织业、汽车整车业等。
而列入早期清单的降税项目,则可以排除WTO最惠待遇的精神,不予外国一体适用;但列入早期降税的项目比例,要佔多少也必须双方协商。否则,若比例过高,也很难通过WTO的审查。
至于“永远不再进一步开放”大陆农产品入台和不开放大陆劳工的立场,黄志鹏称台湾方面已多次明确表达,“甚至是每次见面,就会重申一次”。
而没有纳入早期收穫清单的货品及服务业开放项目,则会在未来后续协商中,决定其开放程度与方式。
黄志鹏总结,ECFA作为一个“符合两岸特殊情况的协议”:“我们会要的比较多,给的比较少”。
他呼吁民众支持,放心地让官员去谈;而ECFA的签署也不同于“陈江会”所签过的协议(指签署后至立法院“备查”后,无异议则自动生效),必将经过立法院讨论、通过的程序。
“民意可以在那个时候监督、讨论,如果谈的不好,要不要改条文或重新谈判都有可能”,黄志鹏说。
他承诺,ECFA的十六项条文、早期收穫清单和次第开展的货品及服务贸易协商,将完成合乎WTO精神、具有FTA性质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我们不是附庸”
&针对民进党提出的“三问马英九”,包括ECFA签署后,是否能保证台湾和其他国家亦能签FTA、“敢不敢”要求大陆让台湾与其他东协国家同步展开谈判、以及台湾的贸易对手是否愿意和台湾进行谈判?
黄志鹏解释了台湾政府的立场:依据法理,作为WTO的正式会员,台湾自有权利和其他成员签署FTA;而事实上,台湾的重要贸易伙伴“也都不是大陆的附庸国呀”,各方是否要和台湾组成贸易连结或区域整合,都有其本身整体的利益考量,不需要经过大陆的同意。
而经济部除了推动ECFA外,也同步在和各国推展洽签FTA。
他认为,只要两岸之间“鬆动”之后,台湾即有和其他国家洽签的机会。例如新加坡近来的回应就比较积极。
黄志鹏也援引国台办主任王毅关于台湾是否可和其他东协国家同步展开FTA谈判的表态说明,既然王毅称“两岸应该努力看看用什麽办法解决”,实则形同未对此议加以否定。
他还开了个小玩笑说,“外交官和淑女讲话是不一样的。一个外交官即便心底不同意,他也不会直接说NO;一个淑女即便心底同意了,他也不会直接说YES。因此要‘read
between the lines’,读出对方话裡真正的意思。”
此外,黄志鹏还说,台湾也不需要“要求”大陆让台湾和东盟各国谈判,“我们不是不敢要求,我们早就通知了。台湾又不是他的附庸嘛”。
至于双方要怎麽做,他回应“暂时不能讲太多,就去做。至少请对方(指大陆)不要在台湾和东协洽签时,做出一些政治上的动作。”
他提及,仅在两年前的APEC峰会上,两岸的官员还是针锋相对、散会后避不见面的。“现在老远看到了就会打招呼,显示这种善意的展现、良性的发展,正在进行当中。”
然而,黄志鹏在接受的一个提问时就被问到:上周东协前秘书长塞维裡诺(Rodolfo C.
Severino)在台湾公开指出,台湾想要和东协达成“ASEAN+4”恐怕是“never think of
that”(想都别想),这又如何解读?
黄志鹏回应道,一切操作都要循序渐进、等待政治环境成熟。东协这个群体和欧盟不同,是既能以整体身分和它方签署FTA、也准许各成员独自和外国签署。因此台湾突破的可能性,就在于和东协各成员各自达成协议。
也有听众提及两岸洽签ECFA和GPA(WTO下的政府採购协定)之间的关係。黄志鹏表示,两者之间没有特别关係,因为大陆并非GPA成员。至于两岸厂商是否能够互相参与对方政府採购的竞标,此事则还没有明确进入谘商谈判的阶段。
谈大陆:这种市场你不去拿,老天都要把你笑死
在回答大陆《南方周末》的特约撰稿人提问时,黄志鹏用了颇长篇幅说明其对中国大陆的看法。
黄志鹏说,“中国大陆会怎麽看待ECFA,我也许不太会答覆。但它能到今天这个程度不简单,不仅是全世界的製造工厂、也是全世界的市场,各国都不敢轻视他。对于外资而言,大陆投资条件非常好,举例来说“土地是国有的,要割一块土地很简单。但这个代价是从三反、五反清算以来,把民众扫地出门、人民俯首称臣,这个过程是非常不人道的。而我们(指台湾)没有办法这样子降低土地成本和投资环境。”
此外,他认为,大陆因为只开放了经济、管制政治,因此官员的升迁就着重你当地的经济表现。“有外资、台商去,他把你接待、奉承到如果你有钱不去投资的话会很惭愧。”
黄志鹏说,当前两岸领导人都认识到,两岸经济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大陆不仅是在军事上扩张、文化体育影剧也很强,政治上也很厉害。
“最近他拒绝人家G2的提法,说世界大事不能两个国家就做决定;对东南亚国协,当初没有人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能够成功。但他先放手给人家一点优惠后,现在日本和韩国才抢着也要签。对非洲,他把350亿美元的外债一笔勾销,非洲的资源他就掌握了”“如果他是敌人,那他是这样的可怕。”
黄志鹏回忆,在民进党政府当政时代,凡是在政府内部会议有人提出“此举恐会引起大陆反弹”的考量时,就会挨批评。长官会骂“你是投降主义吗?”
但如果刺激大陆反击,则台湾再反击的力量只有更小。“不是承认我们小,而是为了自己长久的利益,我认为转个弯、绕个圈去办事情是对的。”
黄志鹏说,“大陆既然这麽大,市场地理位置也接近,历史文化语言也都可以(掌握)。人家韩国为了中国市场,全国怎麽样学中文的?这种市场你不去拿,老天都要把你笑死。”
他半开玩笑的说“对可怕的敌人,就要跟他拉交情,假装喜欢他啦;或者说,  
存着喜欢他的心,然后开始交往、关係拉好,把经济做好。”
至于大陆是否有什麽企图,那“长官的长官的长官会去处理”,碰到问题以后再说。”
黄志鹏坦言,我这样讲也许过于白话,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就像我一开始跟韩国人交往,我也是“假装喜欢”韩国;但是不交往不知道,其实韩国人把你当朋友后“很有义气呢”“我就真正开始喜欢韩国人了,我现在还在学韩语。虽然我常常翘课。”
黄志鹏还向民众说,“大陆现在这样不可一世,把格局给撑出来了”,但是过度投资情形很严重,需要许多经费去支持;一旦果营运有问题,会发生经济过热和硬着陆的可能性。“一个国家的经济很好、产业很强,但贫富差距很严重。贪污,非常非常严重。民怨会怎麽汇集,我们不知道。但我们不期盼她变得更坏。”
而当笔者在黄志鹏这一大篇“真情表白”之后提问、自报家门时,听闻又是一家大陆媒体,现场听众都发出了一阵笑声。
&黄志鹏回答笔者问题时说,台湾和大陆洽签ECFA所依据的法源,将会是GATT第24条(规范部分成员之间可以在符合特定且严格的条件下,成立互惠但排他性质的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和第5条(过境运输自由),而不会援用1979年通过、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授权条款》。因为双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不适合。
由于台湾在2002年加入WTO时,也宣布放弃作为“开发中成员”的权利。因此,无法援用比GATT第24条更宽鬆的《授权条款》。援用GATT的24条,意味着两岸间绝大部分贸易(台湾方面希望达八成以上)应在10年内全部免除贸易障碍;但《授权条款》中则规定除“免除”障碍外、还可选择“降低”障碍,实现区内贸易自由化也没有一定的期限。
因此,台湾若援引《授权条款》和大陆签署ECFA,一则恐将引起其他会员提出异议;二则若被其他成员默认“两岸关係特殊,所以特事特办”则所涉的政治敏感性就更显複杂了。
两岸竞合之下:“永远”,是什麽?
&现场亦有听众质疑,ECFA将造成两岸“要素价格均等化”问题、使台湾工资成长停滞不前,甚至被拉低至大陆的工资水平;甚至有民众担忧,如果台湾产业全部迁往大陆,“25岁到40岁的年轻人都到大陆上班了,台湾的小姐要嫁给谁?”
对于“要素价格均等化”问题,黄志鹏表示一定要“严正答覆”。
他说,这个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双方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异;消费者的偏好相同,生产技术也相同。但两岸之间并不符合这样的假设前提。
他以美墨FTA和欧盟东扩举例,指出美国所得并未下降、而西欧国家的要素价格也未因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而降低。何况,台湾还不会开放大陆劳工进入岛内。
至于两岸量体相差甚大,黄志鹏认为
“好处是我们一去,哇,我们有无限的空间;但坏处是,他随便来个东西,我们就很难承受。“
而两岸经贸的现实在于,过去因为没有开放大三通,因此台湾厂商只能将投资地点设在大陆,否则运筹成本将大为提高。
当有听众追问,两岸经贸长期互动下去,真的「永远」不会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现象吗?
黄志鹏当场唱了几句罗大佑的歌词,「妳曾经对我说,妳永远爱着我;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甚麽?」
随后,他解释如果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情况是,双方福祉共同增加,一方增加的快、一方增加的较慢,最后逐渐拉平。“如果是在此情形下互相拉拔,那我觉得可以。”
&他说,正是因为两岸现阶段生产力不同、比较利益不同,才会产生贸易。贸易确实会开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但只要台湾厂商保持技术创新和提升品质,就能把这个过程给拖缓、拖长,甚至反转过来。
对于有民众质疑,韩国之所以能够签成如此多的FTA,可能是台湾官员“懒惰了一点吧”
黄志鹏解释,韩国签FTA的利益比台湾相对大,因为韩国国际品牌较多、外贸产业更形多元广泛,贸易品包括造船、重电机或轨道车辆等成品;台湾则偏重电子电机和资通讯产业等中间财,对税率的敏感度较高、价格弹性较大。
而韩国政府的国家策略是做为世界FTA的hub,因此宁愿先忍受降税的痛苦。
当有听众发言说,“我们不是为了通而通,而是为了经济去通,所以我应该是支持ECFA的;但是我也会去支持那些反对ECFA的人。因为大陆了解台湾内部的反对声浪后,可能会为了争取更多民心而释放对台湾有利的条件。”
黄志鹏即笑称:“跟你说了别讲,你还讲出来”,并指台湾内部的反对声音确实可利用于谈判当中,作为筹码。
“我觉得这样满好的,民主社会嘛。不过希望等真正在做民调的时候,你还是只能打其中一边的勾唷。因为你不支持,就不会有ECFA及‘反对ECFA’这件事了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板凳應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兩岸ECFA怎麼簽?台灣官員的真心話
&兩岸ECFA怎麼簽?台灣官員的真心話自今年初馬英九提出將推動兩岸洽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下稱ECFA) 以來,圍繞著此一構想的攻防,儼然是2009年一整年台灣政經界與傳媒熱議的焦點。即便馬英九在提出構想之初,即已承諾和大陸簽署ECFA後並不會開放大陸勞工進入台灣、也不會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輸台;而台灣石化、紡織等多個產業公會也連連發表聲明,強調2010年東盟+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區建成後,若不和大陸簽署ECFA,則台灣產品將受到不公平的關稅歧視,並導致台灣產業外移、空洞化等嚴重後果。然而,在野的民進黨則質疑,國民黨與大陸商簽ECFA,這導致臺灣大企業更方便地將生産綫移往大陸、再將産品回銷臺灣,衝擊本土內需産業,使臺灣淪爲大陸産品低價傾銷的市場,最終使中小企業、農業與勞工在傾銷壓力下退出生産,成爲輸家。民進黨幷强烈要求和大陸展開ECFA洽簽之前,國民黨政府應將其交付全民公投議决;而國民黨則主動提出,願和民進黨進行政策辯論。但對于將ECFA交付公投與否,國民黨則已國際洽簽FTA均無公投前例爲由,予以拒絕。面對內部的擾攘分歧,台灣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希望在ECFA的民意支持率達到六成時,再來進行簽署。而距離明年上半年第五次“陳江會談”將ECFA列入議題,僅剩下半年的時間。一般預期,在2010年農曆春節前後,兩岸有關部門將就ECFA框架和提早降稅的品項進行正式談判。根據近來的台灣民調顯示,目前支持和大陸洽簽ECFA的僅有48%,持反對意見者有38%。覺得自己不了解ECFA是什麼的民眾,達到67%。有61%的民眾憂慮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93%民眾認為當前的台灣貧富差距嚴重。為強化台灣當局推動政策的民意基礎,負責ECFA實質協商的單位之一、台灣經濟部國貿局近日起動員上下人力,面向台灣各產業公會、行會及一般民眾召開說明會,反覆解釋洽簽ECFA的急迫性和必要性,並答覆民眾的質疑。12月21日,由台灣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主講的第一場ECFA系列討論會在台北召開,接近兩百名台灣民眾與行會代表坐滿了會場。每位聽眾都領到了一份《ECFA重大議題Q&A》的講義與政策折頁宣傳品。在說明會開始前和結束後,黃志鵬都還不斷被記者要求用“一分鐘之內、民眾能聽懂的話”,告訴大家ECFA到底是什麼。不是萬靈丹,卻是止痛藥,還是威而剛&在演講伊始,黃志鵬先以台灣外交處境艱難、只有23個邦交國開場,點出經貿關係是台灣同世界聯繫的命脈。然而,在全世界逐步形成260個FTA的潮流下,十年來,台灣佔世界貿易總量的比重由2.2%下降到1.5%,排名則從14名倒退到18名。再加上東協和大陸、東協和韓國在21010年將分別互相實施大部分產品免關稅;東協加日本、東協加澳紐、東協加印度的FTA也確定會在2018年以前會實施。到2020年,日本與越南、韓國和印度簽定的FTA也將生效。而韓國,這個在經濟規模、產品形態、區位優勢都與台灣具有高度競爭性的對手,其與大陸的FTA已經進行了五次產官學聯合研究、與美國的FTA已簽署,只待雙方國會同意後生效。韓國同歐盟的FTA也將在2010年第一季簽成。今年十月在泰國華欣舉行的東亞高峰會上,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更達成共識,要朝三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方向推展。“這些都是確定確定再確定的事情”,“每一拳都來得越來越重”黃志鵬說。台灣囿於其特殊的國際處境,目前僅和五個中美洲國家簽署FTA,但該五國僅占台灣在全球市場份額0.187%而已。黃志鵬在演說中,以更貼近黎民的閩南語搭配國語,直言“有的時候就連外貿廠商也會抱怨,我們政府怎麼這麼無能啦”。他強調,規畫一個國家的願景,往後看個十年、二十年並不算長,如果“現在我們不做,十年後再回來看,會很怨嘆。但現在如果重下樹,二十年之後,應該就會有樹蔭可以納涼。”黃志鵬說,“我承認,ECFA對台灣來說絕對不是萬靈丹,但至少是止痛藥”,這意味ECFA簽成之後,“至少台灣商品在大陸的待遇,能與同大陸簽署FTA的外國打平,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對於還沒有和大陸簽成FTA的日本與韓國,“如果台灣先簽了,那就更是強心針。講得粗一點,就是威而剛(偉哥)啦!”他也坦承,ECFA就像所有經貿協議一般,對內部成員都有正負面的影響,必須有所取捨。但他援引政府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影響評估報告指出,若兩岸簽署ECFA(商品貿易部分,尚未計入服務業與投資自由化),將可拉動臺灣經濟成長率1.65%至1.72%、總出口量增加4.87%至4.99%。至于就業方面,評估報告指出,與大陸簽署ECFA將能使臺灣增加26.3萬個工作機會。他認為,簽署ECFA整體而言,對台灣的正面效應遠大於負面影響,包括出口和外來投資都會增加。至於恐將受到衝擊的台灣產業,台當局也已編列未來十年共950億元新台幣的預算,輔導業者轉型升級或轉業。&台灣:要的比較多,給的比較少&&&黃志鵬接著介紹了ECFA大體上將呈現的樣貌,包括下面幾個部分:“序言”中,表達透過兩岸經貿合作關係制度化的長期願景和基本原則;“總則”,則類似一本書的目錄,將參照國際間其他經貿協議的做法,規定協議追求的合作目標,與貿易及投資自由化的範圍和措施。加上給予對方的基本對待方式等。其後的16條主文,則包括貨品貿易與驗證、產業合作、關務合作及食品安全的領域。此外,尚有在ECFA簽署之際就可以彼此早期降稅的產業清單、反傾銷等臨時性救濟措施,以及避免的第三方“搭便車”的防衛措施。黃志鵬舉例,要適用ECFA的減稅待遇,產品在本地製造的比例必須達到50%以上,才可以掛上made in Taiwan 的標簽。最後,還有關於ECFA協議的配套安排,包括臨時禁止不安全實品進口的例外條款、爭端解決機制、修正與生效及終止條款。以避免一旦簽署之後,大陸產品大幅傾銷台灣。黃志鵬向民眾解釋,如果在ECFA沒有簽之前就和大陸談個別產業的早期降稅,會違反WTO規定;只有簽了ECFA之後,才能和大陸“私相授受”。在回答筆者問題時,黃志鵬說,目前由於尚處於談判階段,故具體產業和品項尚不能對外揭露。但台灣方面會將出口量大、在大陸稅率高、且對手已享有免稅待遇的品項作為優先產業,例如石化業、紡織業、汽車整車業等。而列入早期清單的降稅項目,則可以排除WTO最惠待遇的精神,不予外國一體適用;但列入早期降稅的項目比例,要佔多少也必須雙方協商。否則,若比例過高,也很難通過WTO的審查。至於“永遠不再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入台和不開放大陸勞工的立場,黃志鵬稱台灣方面已多次明確表達,“甚至是每次見面,就會重申一次”。而沒有納入早期收穫清單的貨品及服務業開放項目,則會在未來後續協商中,決定其開放程度與方式。黃志鵬總結,ECFA作為一個“符合兩岸特殊情況的協議”:“我們會要的比較多,給的比較少”。&他呼籲民眾支持,放心地讓官員去談;而ECFA的簽署也不同於“陳江會”所簽過的協議(指簽署後至立法院“備查”後,無異議則自動生效),必將經過立法院討論、通過的程序。“民意可以在那個時候監督、討論,如果談的不好,要不要改條文或重新談判都有可能”,黃志鵬說。他承諾,ECFA的十六項條文、早期收穫清單和次第開展的貨品及服務貿易協商,將完成合乎WTO精神、具有FTA性質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我們不是附庸”&針對民進黨提出的“三問馬英九”,包括ECFA簽署後,是否能保證台灣和其他國家亦能簽FTA、“敢不敢”要求大陸讓台灣與其他東協國家同步展開談判、以及台灣的貿易對手是否願意和台灣進行談判?黃志鵬解釋了台灣政府的立場:依據法理,作為WTO的正式會員,台灣自有權利和其他成員簽署FTA;而事實上,台灣的重要貿易夥伴“也都不是大陸的附庸國呀”,各方是否要和台灣組成貿易連結或區域整合,都有其本身整體的利益考量,不需要經過大陸的同意。而經濟部除了推動ECFA外,也同步在和各國推展洽簽FTA。他認為,只要兩岸之間“鬆動”之後,台灣即有和其他國家洽簽的機會。例如新加坡近來的回應就比較積極。黃志鵬也援引國台辦主任王毅關於台灣是否可和其他東協國家同步展開FTA談判的表態說明,既然王毅稱“兩岸應該努力看看用什麼辦法解決”,實則形同未對此議加以否定。他還開了個小玩笑說,“外交官和淑女講話是不一樣的。一個外交官即便心底不同意,他也不會直接說NO;一個淑女即便心底同意了,他也不會直接說YES。因此要‘read between the lines’,讀出對方話裡真正的意思。”此外,黃志鵬還說,台灣也不需要“要求”大陸讓台灣和東盟各國談判,“我們不是不敢要求,我們早就通知了。台灣又不是他的附庸嘛”。至於雙方要怎麼做,他回應“暫時不能講太多,就去做。至少請對方(指大陸)不要在台灣和東協洽簽時,做出一些政治上的動作。”他提及,僅在兩年前的APEC峰會上,兩岸的官員還是針鋒相對、散會後避不見面的。“現在老遠看到了就會打招呼,顯示這種善意的展現、良性的發展,正在進行當中。”然而,黃志鵬在接受的一個提問時就被問到:上周東協前秘書長塞維裡諾(Rodolfo C. Severino)在台灣公開指出,台灣想要和東協達成“ASEAN+4”恐怕是“never think of that”(想都別想),這又如何解讀?&黃志鵬回應道,一切操作都要循序漸進、等待政治環境成熟。東協這個群體和歐盟不同,是既能以整體身分和它方簽署FTA、也准許各成員獨自和外國簽署。因此台灣突破的可能性,就在於和東協各成員各自達成協議。也有聽眾提及兩岸洽簽ECFA和GPA(WTO下的政府採購協定)之間的關係。黃志鵬表示,兩者之間沒有特別關係,因為大陸並非GPA成員。至於兩岸廠商是否能夠互相參與對方政府採購的競標,此事則還沒有明確進入諮商談判的階段。談大陸:這種市場你不去拿,老天都要把你笑死在回答大陸《南方周末》的特約撰稿人提問時,黃志鵬用了頗長篇幅說明其對中國大陸的看法。黃志鵬說,“中國大陸會怎麼看待ECFA,我也許不太會答覆。但它能到今天這個程度不簡單,不僅是全世界的製造工廠、也是全世界的市場,各國都不敢輕視他。對於外資而言,大陸投資條件非常好,舉例來說“土地是國有的,要割一塊土地很簡單。但這個代價是從三反、五反清算以來,把民眾掃地出門、人民俯首稱臣,這個過程是非常不人道的。而我們(指台灣)沒有辦法這樣子降低土地成本和投資環境。”此外,他認為,大陸因為只開放了經濟、管制政治,因此官員的升遷就著重你當地的經濟表現。“有外資、台商去,他把你接待、奉承到如果你有錢不去投資的話會很慚愧。”黃志鵬說,當前兩岸領導人都認識到,兩岸經濟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大陸不僅是在軍事上擴張、文化體育影劇也很強,政治上也很厲害。“最近他拒絕人家G2的提法,說世界大事不能兩個國家就做決定;對東南亞國協,當初沒有人認為中國—東盟自貿區能夠成功。但他先放手給人家一點優惠後,現在日本和韓國才搶著也要簽。對非洲,他把350億美元的外債一筆勾銷,非洲的資源他就掌握了”“如果他是敵人,那他是這樣的可怕。”黃志鵬回憶,在民進黨政府當政時代,凡是在政府內部會議有人提出“此舉恐會引起大陸反彈”的考量時,就會挨批評。長官會罵“你是投降主義嗎?”但如果刺激大陸反擊,則台灣再反擊的力量只有更小。“不是承認我們小,而是為了自己長久的利益,我認為轉個彎、繞個圈去辦事情是對的。”黃志鵬說,“大陸既然這麼大,市場地理位置也接近,歷史文化語言也都可以(掌握)。人家韓國為了中國市場,全國怎麼樣學中文的?這種市場你不去拿,老天都要把你笑死。”他半開玩笑的說“對可怕的敵人,就要跟他拉交情,假裝喜歡他啦;或者說,  存著喜歡他的心,然後開始交往、關係拉好,把經濟做好。”至於大陸是否有什麼企圖,那“長官的長官的長官會去處理”,碰到問題以後再說。”黃志鵬坦言,我這樣講也許過於白話,但我確實是這樣想的。就像我一開始跟韓國人交往,我也是“假裝喜歡”韓國;但是不交往不知道,其實韓國人把你當朋友後“很有義氣呢”“我就真正開始喜歡韓國人了,我現在還在學韓語。雖然我常常翹課。”黃志鵬還向民眾說,“大陸現在這樣不可一世,把格局給撐出來了”,但是過度投資情形很嚴重,需要許多經費去支持;一旦果營運有問題,會發生經濟過熱和硬著陸的可能性。“一個國家的經濟很好、產業很強,但貧富差距很嚴重。貪污,非常非常嚴重。民怨會怎麼匯集,我們不知道。但我們不期盼她變得更壞。”而當筆者在黃志鵬這一大篇“真情表白”之後提問、自報家門時,聽聞又是一家大陸媒體,現場聽眾都發出了一陣笑聲。&黃志鵬回答筆者問題時說,台灣和大陸洽簽ECFA所依據的法源,將會是GATT第24條(規範部分成員之間可以在符合特定且嚴格的條件下,成立互惠但排他性質的自由貿易區或關稅同盟)和第5條(過境運輸自由),而不會援用1979年通過、適用於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授權條款》。因為雙方的經濟發展情況並不適合。由於台灣在2002年加入WTO時,也宣布放棄作為“開發中成員”的權利。因此,無法援用比GATT第24條更寬鬆的《授權條款》。援用GATT的24條,意味著兩岸間絕大部分貿易(台灣方面希望達八成以上)應在10年內全部免除貿易障礙;但《授權條款》中則規定除“免除”障礙外、還可選擇“降低”障礙,實現區內貿易自由化也沒有一定的期限。因此,台灣若援引《授權條款》和大陸簽署ECFA,一則恐將引起其他會員提出異議;二則若被其他成員默認“兩岸關係特殊,所以特事特辦”則所涉的政治敏感性就更顯複雜了。兩岸競合之下:“永遠”,是什麼?&現場亦有聽眾質疑,ECFA將造成兩岸“要素價格均等化”問題、使台灣工資成長停滯不前,甚至被拉低至大陸的工資水平;甚至有民眾擔憂,如果台灣產業全部遷往大陸,“25歲到40歲的年輕人都到大陸上班了,台灣的小姐要嫁給誰?”對於“要素價格均等化”問題,黃志鵬表示一定要“嚴正答覆”。他說,這個理論有兩個基本假設:一是雙方生產的產品沒有差異;消費者的偏好相同,生產技術也相同。但兩岸之間並不符合這樣的假設前提。他以美墨FTA和歐盟東擴舉例,指出美國所得並未下降、而西歐國家的要素價格也未因東歐國家加入歐盟而降低。何況,台灣還不會開放大陸勞工進入島內。至於兩岸量體相差甚大,黃志鵬認為“好處是我們一去,哇,我們有無限的空間;但壞處是,他隨便來個東西,我們就很難承受。“而兩岸經貿的現實在於,過去因為沒有開放大三通,因此台灣廠商只能將投資地點設在大陸,否則運籌成本將大為提高。當有聽眾追問,兩岸經貿長期互動下去,真的「永遠」不會出現要素價格均等化的現象嗎?黃志鵬當場唱了幾句羅大佑的歌詞,「妳曾經對我說,妳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甚麼?」隨後,他解釋如果要素價格均等化的情況是,雙方福祉共同增加,一方增加的快、一方增加的較慢,最後逐漸拉平。“如果是在此情形下互相拉拔,那我覺得可以。”&他說,正是因為兩岸現階段生產力不同、比較利益不同,才會產生貿易。貿易確實會開啟要素價格均等化的趨勢,但只要台灣廠商保持技術創新和提升品質,就能把這個過程給拖緩、拖長,甚至反轉過來。對於有民眾質疑,韓國之所以能夠簽成如此多的FTA,可能是台灣官員“懶惰了一點吧”黃志鵬解釋,韓國簽FTA的利益比台灣相對大,因為韓國國際品牌較多、外貿產業更形多元廣泛,貿易品包括造船、重電機或軌道車輛等成品;台灣則偏重電子電機和資通訊產業等中間财,對稅率的敏感度較高、價格彈性較大。而韓國政府的國家策略是做為世界FTA的hub,因此寧願先忍受降稅的痛苦。當有聽眾發言說,“我們不是為了通而通,而是為了經濟去通,所以我應該是支持ECFA的;但是我也會去支持那些反對ECFA的人。因為大陸了解台灣內部的反對聲浪後,可能會為了爭取更多民心而釋放對台灣有利的條件。”黃志鵬即笑稱:“跟你說了別講,你還講出來”,並指台灣內部的反對聲音確實可利用於談判當中,作為籌碼。“我覺得這樣滿好的,民主社會嘛。不過希望等真正在做民調的時候,你還是只能打其中一邊的勾唷。因為你不支持,就不會有ECFA及‘反對ECFA’這件事了嘛。”&&&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生于台北,原籍湖北。偶然西迁苏格兰,曲肱于亚瑟山脚,暂且过上了三天烧饭、两天读书的学徒生活,现为爱丁堡大学当代史项目研究生。电邮:
新浪微博&Facebook:徐和謙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用韩语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