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能上重庆郭家沱大桥码头吗

重庆郭家沱滚装码头大型安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_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重庆郭家沱滚装码头大型安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来源:长航局 作者:长航局 责任编辑:孙慧 日期:
  日16:30时,标志着国内先进水平的滚装车辆大型安检设施试运行仪式在重庆郭家沱滚装码头举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重庆市副市长凌月明,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阮瑞文,重庆市交委主任滕宏伟、副主任梁雄耀,重庆市港航管理局局长汪伯涛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此次郭家沱港埠有限公司建设完成的滚装安检设施(TC-SCAN检查系统),利用辐射成像原理,射线穿透被检车辆后被探测器接收,经技术处理形成图像,传输到计算机终端,能够直接显示车辆上所载货物的图像,供检查人员查验。重点解决了之前人工检查难以发现危险物品的瓶颈。  2009年以来,长江航务管理局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地方港航管理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建设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强化跟踪协调,大力推进三峡库区载货汽车滚装码头安检设施建设工作,如期在今年春运前建成投入使用。此举标志着三峡库区载货汽车滚装码头大型安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对提升三峡库区滚装运输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三峡库区水路运输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另悉,湖北省秭归县银杏沱港埠有限责任公司大型安检设施同日建成并投入运行。
[ 20:33:52]
[ 20:34:00]
[ 20:34:06]
[ 20:34:10]
[ 20:31:51]当前位置: →
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 00:50:39
第九届市情报告会――十五交通建设成就及十一五交通规划
第九届市情报告会――十五交通建设成就及五交通规划&时&&间:日地&&点:外贸大厦25楼会议室报告人:市交委副主任xxx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  根据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的安排,我代表市交委在此次市情报告会上作发言,主要内容是向大家介绍“十五”期间重庆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十一五”交通发展思路和目标,请各位多提意见和建议。一、“十五”期重庆交通发展成绩  “十五”期间,我们抓住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蓄水等历史机遇,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确定的主要任务,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期间,我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600亿元,比原400亿元增加约200亿元,较“九五”增长约359亿元,是我市交通建设史上投资最高的五年。公路运输业完成投资563亿元,比原的380亿元增加约183亿元,水路运输业完成投资36亿元,比原的20亿元增加约16亿元。  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535公里(另有村道66361公里),比“九五”末增加61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8公里,比“九五”末增加516公里,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5600公里,比“九五”末增加2222公里,等级公路总里程29430公里,占总里程比重从“九五”末的69.4%提高到80.6%,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占有公路里程由“九五”末的36.8公里提高到44.3公里。2005年底,全市航道总里程达到4222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占43.1%。2005年全行业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6.1亿人、227.2亿人公里、3.3亿吨、149.1亿吨公里,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分别增长10.0%、33.5%、41.2%和105.6%。2005年,水路运输完成货运量3896万吨、货物周转量400.5亿吨公里,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分别增长179.9%、278.7%,水路运输周转量跃居四种方式的首位;客运量1388万人、客运周转量11.7亿人公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5251万吨,集装箱达22万标箱,滚装吞吐量达到37.1万辆。  “十五”期间,我市交通发展成绩显著,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五”期间,我们加快了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高速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7亿元,较“九五”增加181亿元,2005年高速公路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3亿元。相继建成了长万、渝黔、渝邻、渝武、綦万等5条高速公路,打通了通往贵州遵义、四川邻水、南充的出口,西南出海大通道全线贯通,“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效益开始显现。去年底“二环八射”实现全面开工,国家高速公路网在我市境内的1880公里已全部建成或在建。截止目前,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8公里,在建项目20个1152公里,通车和在建高速公路覆盖了我市90%以上的区县。  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不仅提高了运输能力、运输安全性,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运行时间,而且优化了产业布局,改善了投资环境,改变了沿线人民的生活观念。  第二,县际及其它干线公路建设成绩斐然  “十五”期间,我市地方干线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先后完成了“8小时重庆”工程、通县油路建设,启动了县际公路建设。主要改造完成了国道319线涪陵至秀山段、省道202线万州至城口段、省道103线万州至巫山段等一批干线公路。相继建成了大佛寺长江大桥、巫山长江大桥、奉节长江大桥、云阳长江大桥等一批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公路桥梁。连接全市约70%乡镇的2000公里县际公路已完成10条、636公里,其余项目也已全部开工。截止目前,全市一二级公路里程达到4852公里,较“九五”期末增加1704公里。已建成的长江公路大桥已达11座(其中“十五”期建成8座),极大的改善了三峡库区及武陵山区落后的交通条件,缩短了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农村交通条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十五”时期,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决策,把农村公路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启动了我市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累计建设农村公路16000公里,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解决了17个乡镇、1418个行政村通达问题,实现了所有乡镇和85.7%的行政村通达,59%的乡镇和11.5%的行政村通畅。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充分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第四,航道建设进程加快,“航电结合”迈出实质性步伐  “十五”期间,我市充分利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139米蓄水机遇,对库区碍航滩险和库尾航道进行了系统整治,内河航道条件有较大改善,航道等级不断提高,通航河流新增51条,通航里程增加111公里,达到4222公里。长江涪陵以下至三峡枢纽坝址482公里航道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可终年通行3000吨级以上的机驳船,忠县神溪口以下库区航段实施分边航行。支线航道方面:完成了潼南莲花寺船闸修复工程、乌江小溪滑坡航道整治工程,启动了嘉陵江梯级开发。  “十五”期间,我市积极贯彻水资源综合开发的方针,开展各支流的航电枢纽建设,通过渠化提高航道通航标准,航电枢纽的建设为我市航运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相继开工建设了涪江富金坝航运枢纽工程、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开展了嘉陵江利泽航电枢纽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五,专业化港口建设速度加快  “十五”期间我市加快了港口建设的步伐,全面启动了三峡库区港口码头复建工程,开工建设了一批专业化、机械化码头,初步构筑了我市港口专业运输系统。按照交通部2001年重新确定的我市三峡库区水运设施淹没复建工作重点,我市共开工建设重点复建项目25个,完成投资10.05亿元。建成投产了万州红溪沟、红花地、鞍子坝、涪陵糠壳湾、丰都丁庄溪、奉节三马山等一批项目,满足了三峡工程初期蓄水航运发展要求。  为适应近年来航运的快速发展,我市及时建成投产了寸滩一期工程、九龙坡改扩建、新港、涪陵新涪等港口码头项目。同时还开工建设了郭家沱滚装、长寿朱家坝长兴、万州江南一期、涪陵黄旗一期、江津五举沱一期、奉节宝塔坪旅游码头、巫山龙门旅游码头等一大批重大港口码头项目,掀起了我市港口建设的新高潮。  “十五”期间新增货运吞吐能力2104万吨,2005年全市港口货运通过能力达6865万吨,并对客运码头进行了结构性调整,逐步完成普通客运向旅游客运的转变,2005年全市港口客运通过能力达6962万人次。  第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立  “十五”期我市交通运输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交通主通道快速增长,运输网络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民航、管道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迅速、衔接更加紧密。初步建立了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间的快速客运系统、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和特种物资运输系统初步形成;以完善信息化、网络化为突破口,加快了智能型交通的发展,推进了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  作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顺利衔接的节点:公路枢纽建设成绩也十分突出,“十五”期相继建成了陈家坪汽车西站、上桥集装箱货运站、公路主枢纽信息服务中心,四公里货运站、人和货运站、龙头寺客运站全面启动。同时建成了20多个区县汽车客货运输站,旅客乘车条件大幅度改善。  公路水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能发挥较大作用,基础设施方面除路网方面发展较快外,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运输装备发展迅猛。至去年底全市机动车总量已达90多万辆(比2000年的41万辆增加了一倍多),私人小汽车在“十五”期呈高速增长势态,年平均增长20%以上。运营车辆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车型结构明显优化,客运车辆舒适化、高档化,货运车辆大型化、专业化。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也初见成效,客运船舶向适应旅游方向转型,货运船舶逐步实现标准化,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到去年底,我市有各类船舶8000多艘,总客位与“九五”期持平(12.58万个),但货运能力增长迅猛,总吨位达280万吨(“十五”末的2000年为90万吨)。  第七,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期我市公路水运运输条件明显改善,运输效率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村客运方面,通达深度大大提高,乡镇和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97%、40%。  交通运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全市2000公里的国省县道公路安装了防撞护栏,提高了行车安全保障;加大了道路运输超载超限专项整治力度,使超载率由80%下降到8%;全市范围内建立了交通“绿色通道”。加强了水上安全监督机制,三峡库区搜救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实施了客渡船改造,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  城市公交方面,“十五”期优化公交线路93条,合理设置站点,加大车辆更新力度,撤除了电车,新增营运大客车4073辆(其中高级车135辆,中级车1190辆),CNG车辆比例达到92%,车容车貌明显改善。广泛推广了IC卡自动收费系统,加装了部分GPS站牌,提高了公交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和欢迎。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运输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行业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我市相继出台了《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重庆市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一批运输管理地方性法规和相应配套规章,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运输行政管理从单一的行政指令向行政服务转化,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有效遏止了运输市场上的违法和不正当竞争行为,2005年成立了重庆交通行政执法总队。  运输企业发展壮大,经营效益明显提高。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凸显。2003年市公交集团成立,2004年市交通运输集团成立,标志着我市运输企业开始向综合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市公交集团、公运集团、重轮总等一大批企业相继扭亏为盈,为下一步扩大再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我们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交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六个制约”:一是建设资金短缺,融资难度加大,还贷压力沉重,建设用地审批严格,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制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二是路网密度低,骨架公路网尚不健全,道路等级不高,抗灾能力弱,水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港口、航道条件差,运力结构不合理,运输组织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制约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三是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仍需加强,客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养护体制改革难以推进,法律法规不完善,制约交通行政能力的提高;四是农村客运网络不健全,通达深度不够,农村公路养护不到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五是交通安全生产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客运市场、征地拆迁等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制约和谐交通行业的建设;六是部分干部职工改革创新意识、廉洁自律意识不够强,行业文明程度不够高,制约交通系统内部潜能的进一步释放。为此,我们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破解交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扎实的工作、更高的标准推动交通发展。二、“十一五”重庆交通发展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八次全会明确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握机遇,科学谋划,实现“十一五”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面临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  在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发展新阶段,我们将努力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奋力推进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看到,尽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较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在全国仍处于相对滞后地位、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在西部地区优势也不明显;尽管我市经济发展迅速,三大经济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尽管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正确认识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这是做好“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要前提。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命脉,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打好基础、建好平台、增大后劲,加快交通发展是关键。  三峡工程蓄水,长江沿线七省二市达成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的共识,为重庆交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需要我们加快水运发展。  实现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改善三峡库区落后的交通条件,实现移民安稳致富,迫切需要加快库区交通建设,尤其是连接区县之间的干线公路,以及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村公路。  市政府加快发展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求要更加注重区域中心交通建设,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形成交通小循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们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服务“三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我们转变发展理念,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我们加快交通科技发展,加大创新力度,支撑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镇化步伐加快、生产力不断优化、人们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输需求总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运输需求总量巨大,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客货运输量增长率将分别保持6.8%和8.0%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分别达到8.8亿人次、5.7亿吨。  (二)“十一五”交通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一五”我市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奋斗目标,坚持“统筹协调,持续发展;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的方针,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与其它运输方式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十一五”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骨架,干支连通;协调发展,形成枢纽。”  建设骨架:重点加快公路主骨架、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交通运输的大通道,加快港站主枢纽的建设,发展干线运输,充分发挥运输大通道的区域辐射作用。  干支连通:积极推进县际及其它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支线航道的建设,形成干支相连、结构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  协调发展:以充分发挥公路水路交通自身优势为主,积极实现综合交通体系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形成枢纽:至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最大的交通枢纽,不仅能为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同时也能为东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宽阔的平台。  (三)“十一五”交通发展的重点任务  1、公路交通  发展目标  公路交通落后的状况得到改善,促进生产力的优化布局,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基本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实现一二级公路连通各区县、三四级公路连通各乡镇,并通达各行政村,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快速高效、安全畅通的公路网络体系,加快客货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公路站场,加快发展农村客运,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基本形成万州、黔江、涪陵、合川、江津、永川六个区域交通枢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重点任务  ――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市域运输主通道  到2010年全面完成“二环八射”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152公里,实现以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为中心,直接连接90%的区市县,打通至湖北宜昌、利川、湖南长沙、四川合江等周边主要城市的出口,使高速公路出口达到10个,实现“6小时重庆”。重点抓好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万州至宜昌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支线垫江至利川公路、成渝环线渝遂高速公路和江津至合江高速公路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力争在2009年全部建成。  ――加强县际及其它干线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县际公路建设是我市继“8小时重庆”之后,推动地方公路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优先确保在2007年前完成纳入规划的36条、近2000公里县际公路建设任务,基本实现相邻区市县之间有一条高等级公路连接。二是根据需要,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对部分区市县间的其它重要联络通道进行改造升级,力争消灭断头路。三是完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对外公路网络,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集聚作用,形成交通小枢纽、小循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农村交通建设是决定这项伟大工程成功的关键,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从构建和谐社会,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好事、办事实的角度,把农村交通建设抓好、抓实,使农民群众获取更多的实惠。农村交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建设任务艰巨,我们要理清思路,做好规划,有重点,分层次,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  抓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都市圈及渝西地区重点实施乡镇和行政村的通畅工程,三峡库区重点实施乡镇通畅和行政村通达工程。“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加强三峡库区农村公路建设,使落后的交通面貌逐步得到改善,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缓解库区产业“空虚化”,实现我市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  ――加强公路养护,实施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  “十一五”期间,把确保公路完好通畅、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作为养护管理工作重点,继续加大路网改造力度,提高公路养护水平。一是继续实施危桥危隧改造,加大对特大桥梁、长大隧道的病害监控,逐步建立起更为成熟的桥隧安全保障体系.二是结合公路大中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安全条件和设施耐久性,将我市干线公路的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是继续组织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重点对干线公路上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段进行综合整治,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标志、标线,力争基本消除干线公路、旅游公路和重要县道的交通安全隐患。&  2、水路交通  发展目标  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将重庆港建成长江上游辐射西南及周边地区最大的集装箱集并港、大宗散货中转港、旅游客运集散中心、汽车滚装运输主通道,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市及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畅通、安全、有竞争力的水运服务。  重点任务  内河航道:全面构建长江及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的高等级航道骨架,高等级航道达26%,长江干线九龙坡以下航段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初步建成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安全高效、便捷畅通的内河航道体系。利用三峡工程175米蓄水的机遇,重点渠化或整治嘉陵江、乌江航道,开发整治大宁河、梅溪河、小江、神女溪等支流航道,完成富金坝、草街枢纽建设,争取利泽枢纽早日开工,实施草街以下航道治理工程,参与乌江银盘枢纽建设,并根据三峡工程的建设进度情况,积极参与启动乌江白马枢纽建设。  港口:建成以主城、万州、涪陵三港区为枢纽,江津、永川、合川、奉节、武隆五港区为重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化港口体系,成为西部物流中心和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船舶:实现货运船舶的大型化、专业化,客运船舶舒适化、旅游化。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集装箱、汽车滚装、化危品、油品和旅游客运等新型船舶,基本实现库区船舶标准化,以提高三峡船闸过闸能力。加大乡镇客渡船的改造力度,保障渡运安全。  支持保障系统:重点建设三峡库区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大宁河等重点航区的航行标志、信号标志、船岸通信等助航设施,逐步实行分边航行;提高水路交通信息化程度.  促进长江三峡旅游发展:重点改造朝天门客运码头,加快建设丰都、忠县、万州、奉节、巫山等旅游码头,使客运码头尽快适应现代旅游的需要。加快旅游船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高档次的涉外豪华游轮和国内游船,适度发展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观光游艇和私人游艇,引导游船企业以资金为纽带走联合之路,提升三峡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3、城市公交  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发展智能交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居民出行。在重庆都市区内建立区域公交、区间公交和大运量快速公交组成的“客流接驳聚散式”为主、“客流源直接连通式”为辅的公交线网体系。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及过江索道、缆车、扶梯、轮渡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使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大的提升。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常规公交站与城市轻轨、长途客运车站的衔接布局,提高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  4、综合运输  在枢纽建设方面,一是要紧扣城市发展需要,加快公路主枢纽建设。重点加快团结村、界石、寸滩、北碚、人和、渔洞、西永等公路主枢纽项目的建设。二是加快建设四公里、西永等9个客运换乘枢纽,实现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顺畅衔接,减小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多式联运,重点加强集疏运通道建设,注重各种方式的衔接转换,着重解决港口、铁路站场和地方公路网的顺畅衔接,进一步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在客运服务方面,加快高速公路长途客运快速化和网络化、中途客运直达化、短途客运公交化、出租车客运规范化进程,基本建立起以骨架公路为载体,以主次公路运输枢纽为依托,以各区县市城市为节点的全市快速客货运输网络。鼓励发展大中型高档客车,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的安全、实用、经济型乡村客车。  在货运服务方面,大力发展新型货物运输方式,实现货运物流化、货物运输无缝衔接。引导大型运输企业由承运人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提高综合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快速货运、集装箱、化危品、大型物件、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的专业化、规模化与现代化水平。完善现代物流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大力推广厢式车,鼓励发展集装箱、冷藏、散装、液罐车等专用运输车辆。  在综合运输问题研究方面,要根据形势、政策及交通需求的变化,针对运输管理、营运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商讨对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  各位领导,各界朋友,同志们,我市交通发展得益于也离不开你们的大力支持。我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包括你们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一定会将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实现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上一篇公文:
?下一篇公文: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按字母检索
按声母检索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号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2004 - 2009
Port. All rights reserved.主营双环小贵族配件
汽车玻璃水配方技术生产设备机器灌装机
汽车防冻液配方技术生产设备机器灌装机 汽车洗车液配方技术生产
汽修/装饰/保养相关分类:
汽修/装饰/保养相关搜索词:
重庆车辆所有分类:
&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家沱大桥征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